- 2021-05-25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基本营养物质学案
第33讲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基本营养物质 考纲要求 1.了解乙醇、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2.了解乙醇、乙酸发生化学反应的类型。 3.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考点一 乙醇和乙酸 1.乙醇、乙酸结构和性质的比较 物质名称 乙醇 乙酸 结构简式 CH3CH2OH CH3COOH 官能团 —OH —COOH 物理性质 色、态、味 无色特殊香味的液体 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挥发性 易挥发 易挥发 密度 比水小 溶解性 与水任意比互溶 与水任意比互溶 化学性质 (1)燃烧 (2)与Na反应 (3)氧化反应 ①催化氧化 ②KMnO4(H+)氧化 (4)酯化反应 (1)燃烧 (2)弱酸性(酸的通性) (3)酯化反应 完成下列关于乙醇、乙酸的化学方程式 (1)Na与乙醇的反应: 2C2H5OH+2Na―→2C2H5ONa+H2↑。 (2)乙醇的催化氧化:2CH3CH2OH+O22CH3CHO+2H2O。 (3)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4)乙酸与CaCO3反应:2CH3COOH+CaCO3===(CH3COO)2Ca+CO2↑+H2O。 2.乙酸乙酯的制取 (1)实验原理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2)实验装置 (3)试剂 ①向试管内加入化学试剂的顺序: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最后加入乙酸,注意不能向浓硫酸中加入乙醇或乙酸,防止液体溅出伤人。 ②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和吸水剂。 ③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 a.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醇; b.与挥发出来的乙酸反应生成乙酸钠,除去乙酸; c.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使溶液分层,便于分离得到酯。 (4)装置 ①长导管的作用:导出乙酸乙酯和冷凝回流乙酸和乙醇。 ②碎瓷片的作用:防止暴沸。 ③长导管位置:不能插入溶液中,防止倒吸,若插入液面以下,应使用防倒吸装置,如干燥管等。 (5)加热 ①刚开始小火均匀加热的目的:防止乙醇、乙酸过度挥发,并使二者充分反应。 ②反应末大火加热的目的:使生成的乙酸乙酯蒸发出来。 (6)产物分离:用分液法分离,上层油状物为产物乙酸乙酯。 3.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 CH3COOC2H5+H2OCH3COOH+C2H5OH CH3COOC2H5+NaOH―→CH3COONa+C2H5OH。 1.(RJ必修2·P76,4改编)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钠与乙酸、苯均不发生反应( ) (2)乙醇与溴水反应生成乙酸( ) (3)乙醇、乙酸与Na2CO3均产生CO2( ) (4)乙酸溶液滴入几滴紫色石蕊变红( ) 答案: (1)× (2)× (3)× (4)√ 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醚(CH3CH2OCH2CH3)和乙醇( ) (2)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氧化反应、取代反应( ) (3)可以用乙醇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 ) (4)乙醇、乙烷和乙酸都可以与钠反应生成氢气( ) (5)分子式为CH4O和C2H6O的物质一定互为同系物( ) (6)乙醇、水与钠反应的现象一样,钠都漂浮在液面上( ) (7)金属钠、无水硫酸铜都可用于检验酒精中是否有水( ) (8)可用浓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醇、乙酸(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3.(1)能否用Na检验酒精中是否有水?应如何检验酒精中的少量水? (2)水、乙醇、乙酸溶液与钠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哪一个最快?其原因是什么? 答案: (1)不能,因为Na与乙醇也发生反应。实验室常用无水CuSO4来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水。 (2)乙酸溶液。在这三种物质中,乙酸溶液中c(H+)最大。 考向一 官能团(—OH、—COOH)与物质的性质 比较乙酸、水、乙醇、碳酸分子中羟基氢的活泼性 乙酸 水 乙醇 碳酸 分子结构 CH3COOH H—OH C2H5OH 与羟基直接相连的原子或原子团 —H C2H5— 遇石蕊试液 变红 不变红 不变红 变浅红 与Na 反应 反应 反应 反应 与Na2CO3溶液 反应 水解 不反应 反应 羟基氢的活动性强弱 CH3COOH>H2CO3>H2O>CH3CH2OH 1.下列物质都能与Na反应放出H2,其产生H2的速率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C2H5OH ②CH3COOH(aq) ③NaOH(aq)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②>③>① 答案: D 2.莽草酸可用于合成药物达菲,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7H6O5 B.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 C.可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 D.在水溶液中羧基和羟基均能电离出H+ 解析: 莽草酸的分子式为C7H10O5,A项错误;分子中含有羧基、羟基和碳碳双键,B项错误;在水溶液中,羟基不能电离出H+,D项错误。 答案: C 3.在同温同压下,某有机物和过量Na反应得到V1 L氢气,取另一份等量的有机物和足量NaHCO3反应得V2 L二氧化碳,若V1=V2≠0,则有机物可能是( ) B.HOOC—COOH C.HOCH2CH2OH D.CH3COOH 解析: 相同条件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之比。设选项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则各物质与n1、n2的对应关系为 n1(与Na反应生成H2的物质的量) n2(与NaHCO3反应生成CO2的物质的量) 1 mol 1 mol HOOC—COOH 1 mol 2 mol HOCH2CH2OH 1 mol 0 CH3COOH 0.5 mol 1 mol 答案: A 熟记三种典型官能团的性质 碳碳双键 (1)加成反应: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2)加聚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 (3)氧化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羟基—OH (1)置换反应:与活泼金属(Na)反应 (2)催化氧化:Cu或Ag催化下被氧化成醛或酮 (3)酯化反应:与羧酸形成酯 羧基—COOH (1)酸性 (2)酯化反应 考向二 乙酸乙酯的制备 4.实验室合成乙酸乙酯的步骤如下:在圆底烧瓶内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瓶口竖直安装通有冷却水的冷凝管(使反应混合物的蒸气冷凝为液体流回烧瓶内),加热回流一段时间后换成蒸馏装置进行蒸馏,得到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烧瓶中除了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外,还应放入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 (2)反应中加入过量的乙醇,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将上述实验步骤改为在蒸馏烧瓶内先加入乙醇和浓硫酸,然后通过分液漏斗边滴加乙酸,边加热蒸馏。这样操作可以提高酯的产率,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拟分离含乙酸、乙醇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下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请在图中圆括号内填入适当的试剂,在方括号内填入适当的分离方法。 试剂a是________,试剂b是________;分离方法①是________,分离方法②是________,分离方法③是________。 (5)在得到的A中加入无水碳酸钠粉末,振荡,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只要熟悉乙酸乙酯制取实验,就比较容易答好前三个小题。对于第(4)和(5)小题,可从分析粗产品的成分入手。粗产品中有乙酸乙酯、乙酸、乙醇三种物质,用饱和碳酸钠溶液进行萃取、分液可把混合物分离成两种半成品,其中一份是乙酸乙酯(即A)、另一份是乙酸钠和乙醇的水溶液(即B)。 蒸馏B可得到乙醇(即E),留下残液是乙酸钠溶液(即C)。再在C中加稀硫酸,经蒸馏可得到乙酸溶液。 答案: (1)碎瓷片 防止暴沸 (2)提高乙酸的转化率 (3)及时蒸出生成物,有利于酯化反应向生成酯的方向进行 (4)饱和Na2CO3溶液 稀硫酸 萃取分液 蒸馏 蒸馏 (5)除去乙酸乙酯中的水分 [拓展] 若CCH318O18OH与CH3CH2OH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则生成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 CCH318OOCH2CH3 考点二 基本营养物质 1.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种类、组成及关系 代表物 代表物分子式 相应关系 糖类 单糖 葡萄糖 C6H12O6 葡萄糖和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果糖 二糖 蔗糖 C12H22O11 蔗糖和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麦芽糖 多糖 淀粉 (C6H10O5)n 淀粉、纤维素由于n值不同,所以分子式不同,不属于同分异构体 纤维素 油脂 油 植物油 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脂肪 动物脂肪 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含有C—C键,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蛋白质 酶、肌肉、毛发等 氨基酸连接成的高分子 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2.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 (1)糖类的性质①葡萄糖:[CH2OH(CHOH)4CHO] ②双糖 在稀酸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两分子单糖,如蔗糖水解: C12H22O+H2OC6H+C6H ③多糖 a.在稀酸催化下发生水解反应,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6H10O5)n+nH2OnC6H12O6 b.常温下,淀粉遇碘变蓝。 (2)油脂的性质 ①酸性条件水解 油脂+水甘油+高级脂肪酸 ②碱性条件水解(皂化反应) 油脂+NaOH高级脂肪酸钠+甘油 (3)蛋白质的性质 3.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用途 (1)糖类的用途 (2)油脂的用途 ①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能量。 ②用于生产肥皂和甘油。 (3)蛋白质的用途 ①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 ②在工业上有很多用途,动物的毛和皮、蚕丝可制作服装。 ③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 1.(RJ必修2·P83,5改编)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葡萄糖等所有糖类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 (2)油脂和蛋白质都只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 (3)植物油和动物脂肪均属于油脂,亦为酯( ) (4)氨基酸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 答案: (1)× (2)× (3)√ (4)× 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糖类物质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动植物所需能量的来源( ) (2)吃馒头,多咀嚼后有甜味属于水解反应( ) (3)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 ) (4)蚕丝、羊毛和淀粉分别属于纤维素、蛋白质和多糖 ( ) (5)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但都属于酯( ) (6)油脂都不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 (7)向鸡蛋白溶液中加浓硫酸铵溶液,有白色物质析出,加水也不溶解 ( ) (8)鸡皮遇到浓硝酸呈黄色、在普通玻璃导管口点燃纯净的H2火焰呈黄色都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3.(1)日常生活中为什么可以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炊具上的油污? (2)在物质和用途之间连线 答案: (1)热的纯碱溶液因水解显较强的碱性,可促使炊具上的油污水解变为可以溶于水的高级脂肪酸的钠盐和甘油。 (2)①—b ②—c ③—d ④—a 考向一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化学性质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淀粉、蔗糖和葡萄糖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得到高级脂肪酸和丙三醇 C.棉、麻、羊毛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 D.蛋白质是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中一定含有C、H、O、N四种元素 解析: 葡萄糖不发生水解反应,A错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得到高级脂肪酸盐和丙三醇,B错误;羊毛属于蛋白质,除C、H、O元素外,还一定含N元素,燃烧时一定有N2生成,C错误;D正确。 答案: D 2.鉴别下列各组有机物所用试剂及现象均正确的是( ) 选项 有机物 鉴别所用试剂 现象与结论 A 葡萄糖与果糖 钠 有气体放出的是葡萄糖 B 麦芽糖与蛋白质 溴水 褪色的是麦芽糖 C 油脂与蛋白质 浓硝酸 变蓝的是蛋白质 D 淀粉与蛋白质 碘水 变蓝的是淀粉 解析: A项,葡萄糖和果糖都能与钠反应放出气体;B项,向麦芽糖与蛋白质溶液中分别加入溴水均不褪色;C项,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色。 答案: D (1)编织糖类知识网络 (2)对比明确油脂“三化” 油脂中的“三化”是指氢化、硬化、皂化,氢化是指不饱和油脂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饱和油脂的反应;通过氢化反应后,不饱和的液态油转化为常温下为固态的脂肪的过程称为硬化;皂化是指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与甘油的反应。 [拓展] 已知C17H33COOH分子中含1个碳碳双键,C17H31COOH分子中含2个碳碳双键。 则1 mol与足量NaOH反应 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一定条件下与足量H2反应,消耗H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 答案: 3 mol 3 mol 考向二 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 3. 某学生设计了四种实验方案并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其中实验方案设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 A.淀粉溶液水解液溶液变蓝。结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 B.淀粉溶液水解液无红色沉淀。结论:淀粉完全水解 C.淀粉溶液水解液中和液有红色沉淀。结论:淀粉已水解 D.淀粉溶液水解液无现象。结论:淀粉没有水解 解析: A项,方案正确,结论错误,因为当淀粉部分水解时,残留的淀粉也会使碘水变蓝色;B、D项,方案设计及结论均不对,因为当水解液呈酸性时,加入的Cu(OH)2(或银氨溶液)首先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而无法与葡萄糖作用。 答案: C 4.为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试管甲和丙均用60~80 ℃的水浴加热5~6 min,试管乙不加热。待试管甲中的溶液冷却后再进行后续实验。 实验1:取少量甲中溶液,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没有砖红色沉淀出现。 实验2:取少量乙中溶液,滴加几滴碘水,溶液变为蓝色,但取少量甲中溶液做此实验时,溶液不变蓝色。 实验3:取少量丙中溶液加入NaOH溶液调节至碱性,再滴加碘水,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淀粉水解需要在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进行 B.欲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最好在冷却后的水解液中直接加碘 C.欲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可在水解液中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并加热 D.若用唾液代替稀硫酸,则实验1可能出现预期的现象 解析: 题中实验甲与乙、甲与丙都是对照实验,前者探究温度的影响,后者探究催化剂的影响,通过对照实验可知A正确;因为I2可与NaOH发生反应:I2+2NaOH===NaI+NaIO+H2O,故用I2检验淀粉是否存在时,不能有NaOH存在,B正确;用新制Cu(OH)2检验水解产物的还原性,必须在碱性环境中进行,故在水解液中先加NaOH中和稀硫酸至碱性后,再加入新制Cu(OH)2并加热,C错误;若用唾液代替稀硫酸,则不必加碱中和,直接加入新制Cu(OH)2,加热即可出现预期现象,D正确。 答案: C (1)判断的依据 ①淀粉在酸的作用下能够发生水解反应,最终生成葡萄糖;②淀粉遇碘变蓝;③淀粉不能发生银镜反应;④葡萄糖遇碘不变蓝;⑤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 (2)步骤 (3)现象与结论 现象A 现象B 结论 ① 未出现银镜 溶液变蓝 淀粉未水解 ② 出现银镜 溶液变蓝 淀粉部分水解 ③ 出现银镜 溶液未变蓝 淀粉完全水解 [拓展] 可供选择的试剂有:NaOH溶液、稀硫酸、新制Cu(OH)2悬浊液、碘水。 蔗糖水解的催化剂是________,向水解液中先加________,再加________来检验,其水解产物中含有葡萄糖。 答案: 稀硫酸 NaOH溶液 新制Cu(OH)2浊液 Ⅰ.[新课标全国卷Ⅱ]在一定条件下,动植物油脂与醇反应可制备生物柴油,化学方程式如下: Ⅱ.[山东高考题]利用粮食酿酒、制醋的工艺流程―→―→―→ [高考还可以这样考] (1)写出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检验淀粉已水解完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葡萄糖的分子式为________,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设计实验检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怎样用化学方法鉴别区分乙醇和乙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乙酸与乙醇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若乙醇中的氧原子改为18O,则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后18O在乙酸乙酯中还是在水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乙酸乙酯的分子式为C4H8O2,与它含有相同官能团的有机物还有几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写出其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属于油脂吗?____________。 (10)油酸甘油酯的结构简式为,它能使溴水褪色吗?1 mol油酸甘油酯最多能与多少摩尔H2发生加成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天然油脂有固定的熔、沸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6H+nH2OnC6H (2)向所得水解液中滴入几滴碘水,若溶液不变蓝色则证明淀粉已水解完全 (3)C6H12O6 CH2OH(CHOH)4CHO 醛基(或—CHO)、羟基(或—OH) (4)向患者的尿液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煮沸,若产生砖红色沉淀,则证明患者尿液中含有葡萄糖 (5)方法一 用紫色的石蕊溶液鉴别,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的为乙酸 方法二 用Na2CO3(或NaHCO3)溶液鉴别,滴入Na2CO3(或NaHCO3)溶液后,有气体生成的是乙酸 方法三 用新制Cu(OH)2悬浊液鉴别,加入Cu(OH)2后,沉淀溶解,溶液变澄清的是乙酸 (6)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7)酯化反应的实质是羧酸提供羟基(—OH),醇提供羟基氢,则18O会留在乙酸乙酯中 (9)不属于油脂 油脂是甘油和高级脂肪酸所形成的酯 (10)能 原因是油酸甘油酯中含有碳碳双键。1 mol油酸甘油酯最多能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11)没有 课时训练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基本营养物质 1.下列有机化合物中沸点最高的是( ) A.乙烷 B.乙烯 C.乙醇 D.乙酸 答案: D 2.下列混合物可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 A.苯和植物油 B.乙酸乙酯与饱和碳酸钠溶液 C.甘油和水 D.苯和液溴 解析: 苯和植物油,甘油和水均互溶,苯和液溴能发生化学反应,因而均不可用分液漏斗分离。 答案: B 3.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从溴水中提取溴可用植物油作萃取剂 B.用热的纯碱溶液去油垢效果更好 C.硬水使肥皂去垢能力减弱是因为发生了沉淀反应 D.用热的纯碱溶液可区别植物油和矿物油 答案: A 4.乙醇分子中各化学键如图所示,对乙醇在各种反应中的断键方式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 A.和金属钠作用时,键①断裂 B.和CuO共热时,键①和③断裂 C.和乙酸、浓硫酸共热时,键②断裂 D.发生酯化反应时,键①断裂 答案: C 5.(2016·全国卷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烷室温下能与浓盐酸发生取代反应 B.乙烯可以用作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原料 C.乙醇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溴乙烷 D.乙酸与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 解析: 乙烷与浓盐酸不反应,A项错误;利用乙烯可以制取聚乙烯,聚乙烯可用作食品包装材料,B项正确;乙醇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溴乙烷不溶于水,C项正确;乙酸(CH3COOH)、甲酸甲酯(HCOOCH3)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D项正确。 答案: A 6.(2016·全国卷Ⅰ)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 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 解析: A项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时蚕丝有烧焦羽毛的气味,人造纤维则没有。B项食用油反复加热会发生复杂的反应,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C项加热能使流感病毒体内的蛋白质发生变性,从而杀死流感病毒。D项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 答案: D 7.(2016·河北邯郸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纤维素、蔗糖、葡萄糖和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 B.油脂都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石油分馏、煤的干馏均为物理变化 D.提纯鸡蛋白中的蛋白质时,可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浓硫酸铵溶液,然后将所得沉淀滤出,经洗涤即得到较纯净的蛋白质 解析: 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A项错误;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液态油中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项错误;石油分馏是根据组分沸点的不同而进行的分离操作,属于物理变化,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是化学变化,C项错误;提纯鸡蛋白中的蛋白质时,可利用蛋白质在轻金属盐(或铵盐)的饱和溶液中溶解度较小,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浓硫酸铵溶液,然后将所得沉淀滤出,经洗涤即得到较纯净的蛋白质,D项正确。 答案: D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乙醇完全燃烧时,所需氧气的质量相等 B.乙酸和油脂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可以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来检验尿液中的葡萄糖 D.饱和(NH4)2SO4溶液和饱和CuSO4溶液都能使蛋白质溶液产生沉淀,且原理相同 解析: 乙醇的分子式是C2H6O,可写成C2H4·H2O,因此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乙醇完全燃烧时所需氧气的质量相等,A项正确;乙酸与NaOH发生酸碱中和,油脂在碱性条件下能水解,B项正确;在加热条件下,新制Cu(OH)2悬浊液与葡萄糖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故可用新制Cu(OH)2悬浊液检验尿液中的葡萄糖,C项正确;饱和(NH4)2SO4溶液能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发生盐析,当(NH4)2SO4溶液浓度变小,可以促进蛋白质溶解,是可逆过程,CuSO4溶液是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是不可逆过程,原理不一样,D项错误。 答案: D 9.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的试剂是( ) A.氢氧化钠溶液 B.新制氢氧化铜 C.石蕊试液 D.碳酸钠溶液 解析: 氢氧化钠溶液能够与乙酸反应,但没有明显的现象,与葡萄糖不反应,所以氢氧化钠溶液无法鉴别这三种溶液,A错;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能够溶解在乙酸溶液中,加热的条件下能够被葡萄糖溶液还原为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所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能够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B对;石蕊试液无法鉴别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C错;碳酸钠溶液只与乙酸反应,与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都不反应,所以无法鉴别,D错。 答案: B 10.下表为某有机物与各种试剂的反应现象,则这种有机物可能是( ) 试剂 钠 溴水 NaHCO3溶液 现象 放出气体 褪色 放出气体 A.CH2===CH—CH2—OH B. C.CH2===CH—COOH D.CH3COOH 解析: 有机物中羟基、羧基可与钠反应放出氢气,羧基可与NaHCO3反应放出CO2气体,不饱和碳碳键(如“C===C”)可使溴水褪色。A项不与NaHCO3反应,B项不与Na、NaHCO3反应,D项不与溴水反应。 答案: C 11.(2015·全国卷Ⅱ)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1 mol 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 mol羧酸和2 mol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 ) A.C14H18O5 B.C14H16O4 C.C16H22O5 D.C16H20O5 解析: 因1 mol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 mol羧酸和2 mol乙醇,即C18H26O5+2H2O―→+根据原子守恒,得CxHyOz为C14H18O5,所以选A。 答案: A 12.制备乙酸乙酯的绿色合成路线之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的分子式为C6H12O6 B.N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 C.④的反应类型属于取代反应 D.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 D 13. 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 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解析: 香叶醇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错误;碳碳双键和—CH2OH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从而使溶液的紫红色褪去,故C错误;香叶醇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卤素单质、乙酸等发生取代反应,故D错误。 答案: A 14.(2016·河南南阳模拟)乳酸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乳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乳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 B.1 mol乳酸可与2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 C.1 mol乳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可生成1 mol H2 D.有机物与乳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解析: 乳酸中含有的官能团是羟基和羧基,都能发生酯化反应,A项正确;1 mol乳酸只含有1 mol羧基,只能和1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而羟基不与NaOH反应,B项错误;羧基和羟基都可以和Na反应产生氢气,C项正确;与乳酸中的羟基位置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D项正确。 答案: B 15.(2016·山东济南一模)屠呦呦因对青蒿素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可以青蒿酸(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为原料合成,下列关于青蒿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15H24O2 B.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C.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D.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解析: 根据青蒿酸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15H22O2,A项错误;青蒿酸分子结构中没有苯环,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B项错误;青蒿酸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含有羧基,能发生酯化反应(取代反应),C项正确;青蒿酸分子中含有—CH3等结构,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D项错误。 答案: C 16. 已知A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28的气态烃,它可转化为其他常见有机物,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 ____________。 (3)B→C的转化,通常用铜或银作催化剂,写出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是一种聚合物,常用于生产塑料产品,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答案: (1)CH2===CH2 (2)加成反应 (3)2CH3CH2OH+O22CH3CHO+2H2O (4)CH2—CH2 17.有机物X是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Y的俗名是酒精;Z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把果实催熟,在催化剂作用下,Z可以制得重要的包装材料P。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 (2)Y与N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Z―→P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__________反应。 解析: (1)X是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X的分子式为C6H12O6。(2)C2H5OH(Y)与Na反应生成C2H5ONa和H2。(3)CH2===CH2(Z)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加聚反应可制得CH2—CH2(P)。 答案: (1)C6H12O6 (2)2C2H5OH+2Na―→2C2H5ONa+H2↑ (3)nCH2===CH2 CH2—CH2 加聚 18.实验室制取乙酸丁酯的实验装置有如图所示两种装置供选用。有关物质的物理性质如下表: 乙酸 1丁醇 乙酸丁酯 熔点(℃) 16.6 -89.5 -73.5 沸点(℃) 117.9 117 126.3 密度(g·cm-3) 1.05 0.81 0.88 水溶性 互溶 可溶(9 g/100 g水) 微溶 (1)制取乙酸丁酯的装置应选用________(填“甲”或“乙”)。不选另一种装置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生成物中除了主产物乙酸丁酯外,还可能生成的有机副产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结构简式)。 (3)酯化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为提高1丁醇的利用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制备乙酸丁酯所得的混合物中分离提纯乙酸丁酯时,需要经过多步操作,下列图示的操作中,肯定需要的是________(填选项编号)。 (5)有机物的分离操作中,经常需要使用分液漏斗等仪器。使用分液漏斗前必须________(填写操作);某同学在进行分液操作时,若发现液体流不下来,其可能原因除分液漏斗活塞堵塞外,还可能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 答案: (1)乙 由于反应物(乙酸和1丁醇)的沸点低于产物乙酸丁酯的沸点,若采用甲装置,则会造成反应物的大量挥发,从而降低反应物转化率,乙装置则可以冷凝回流反应物,提高反应物转化率 (2)CH3CH2CH2CH2OCH2CH2CH2CH3 CH3CH2CH===CH2 (3)增加乙酸浓度、及时移走生成物(或减小生成物浓度) (4)ac (5)检查是否漏水或堵塞 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上的凹槽(或小孔)未与漏斗颈上的小孔对准(或漏斗内部未与外界大气相通,或玻璃塞未打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