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5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上海语文高考试卷含答案
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三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考生注意: 1. 本场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共7页,满分150分,答题纸共2页。 2. 作答前,在答题纸正面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反面填写姓名。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3. 所有作答务必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4. 用2B铅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水笔或圆珠笔作答非选择题。 一 积累应用 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此地有崇山峻岭, ,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 (2) ,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辛弃疾《 ·登建康赏心亭》) (3)柳永《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两句,直抒胸臆,感情深厚;陆游《书愤》中也有直抒胸臆的一联是“ , ” 。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小明做事马虎,他想写一句话来警醒自己,以下句子合适的一项是( )。(2分) A.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B.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C.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 D.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吴人的祖先很会唱歌,这是人所共知的。 ,而且被民间文艺工作者收集保存。可是吴地的舞蹈呢?我们祖先的那种伴有呜呜歌声的舞蹈哪里去了呢? A.吴歌、白茅山歌从古到今都有人会唱 B.吴歌、白茅山歌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 C.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D.从古到今都有人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二 阅 读 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16分) 常识和理论 依据我们的常识,桌面是光滑的,物理学的理论却告诉我们,桌子由原子组成,原子之间有空隙,桌面其实坑坑洼洼,很多人疑惑:理论和常识冤家碰头时,我们是该相信理论还是该坚守常识呢? 其实,理论和常识很难笼统地拿来比较。因为平时说的“常识”一词,所称的内容十分繁杂。鲸鱼是一种鱼,这份常识保存在“鲸鱼”这个词里。但鲸鱼是哺乳动物,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太阳东升西落是常识。而地球围着太阳转也是常识。为了区分,我们把“鲸鱼是哺乳动物”“地球围着太阳转”这一类常识称作“科学常识”。本文要讨论的常识,是指来自日常经验的常识而非科学常识。“常识”这个词也不能指称错误的东西,错误与否不以科学为判断标准,而以日常经验为标准,一旦发现某些原本相信的东西不符合日常经验,我们也就不再称之为“常识”。 常识是由正常情况培养起来的。我们看到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那就是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常识并非没有道理。金星、牛郎星都是星星,而太阳、月亮不是,其中的道理是明显的。鲸鱼和鲨鱼是一类而不与老虎同类,道理也是明显的。常识通常是以事实的方式给予我们的,我们接受这些事实,同时就逐渐明白了其中包含的道理。当出现反常情况时,我们会寻求将反常转化为正常,这就是常识解释。爹妈个子大,子女个子也大,这是正常情况,爹妈个子大,孩子怎么这么矮?小时候没吃的,营养不够。这也是正常情况。 常识解释并不总是奏效。出现月食是月亮被天狗咬了,就像月饼被咬一口就会缺一块,这当然是常情。但天狗是为月食特设的:不咬月亮的时候它在干什么?为什么每次咬了月亮还必须吐出来?至于细致、系统观察到的现象,仪器观察合实验所产生的结果,常识不知道这些事,当然更谈不上由这些事形成什么道理。理论家知道这些事情,而且特别关注这些事情,恰恰是因为常识不能为它们提供良好的解释。异常的事情特别能显示出理论的解释力。 理论的解释不是凭空而来。理论靠什么提供解释?靠讲道理,从何处找到道理?从常识,除了包含在常识里的道理,还能从哪里找到道理?还有什么我们能够理解的道理?理论家在成为理论家之前先得是个普通人,是个常人。爱因斯坦说的“科学整体无非是日常思考的精致化”,也实在这个方向上说的。 理论所依据的道理来自常识,但是,理论解释不同于常识解释。常识包含的道理并不提供对世界的整体解释。“两小儿辩日”中,一个小儿说太阳早上比中午近,因为看东西近大远小,一个小儿说太阳中午离我们更近,因为发热体近热远冷,连孔子也“不能决”。这个故事吗,妙就妙在找到一个焦点,让常识中的两个道理狭路相逢。而理论专为整体解释而生。所谓整体解释,就是同一个道理就解释了正常现象,也解释了反常现象,理论家为了提供整体解释,必须把包含在常识中的种种道理组织成系统,他必然格外重视其中的某些道理,把它们上升为原理,通过种种延伸和变形,从中再得出更多的定理。理论的系统性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减少原理的数目,二是用推理把原理和定理联系起来,理论家的思考并不古怪,但他会用我们都能明白的思考和推理引出让我们大吃一惊的结论。 可见,理论和常识无所谓谁更准确,只是理论用整体的道理对世界做出整体解释,把我们对世界的识见带到更深或更高的层面。 3.第段画线的词语“冤家碰头”在文中指的是 (2分) , 4.对第段画线问句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两个反问句表明了理论对异常的事情很有解释力。 B.这两句话以困惑的语气表现作者对天狗食月的疑问。 C.这两个问句能引发读者对天狗食月这一解释的思考。 D.这两个问句展现了理论家们研究月食现象时的思路。 5.第段提出“常识包含的道理并不提供对世界的整体解释”的观点,并用“两小儿辩日”一例加以证明,请具体分析这一例子是如何证明观点的。(3分) , , 6.下列对“理论”这一概念的理解与文意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爱因斯坦认为理论解释比常识解释更系统。 B.在理论中,原理是比定理更为基础的道理。 C.能用来解释反常现象的一组道理就是理论。 D.理论解释优于常识解释,因为前者有推理。 7.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5分) , , ,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5分) 相 思 贾平凹 一个盒子,是原竹做成的,竹节的部分截下来,打磨,雕琢,玲珑剔透得万般可爱了,上边装一块活动的玻璃,这便是你的珍藏了。下了班,或者吃着饭,或者要睡觉去,这盒子就放在你的手心,你屏住气凝视着,呼出的热气在玻璃上结成一层水珠。盒子里边是一只蟋蟀样的小昆虫,长长的腿,细细的触须,浑身金黄,像是一片跃动的金砾。于是,你不自觉地就哼起评弹调来,在这漠漠的戈壁滩上,评弹调游丝一般的,铮铮飘远。 唉,你是个粗糙的人,那额角,那鼻头,那方方的下巴颏子,使人想象着是用斧子砍出来的,除了两个眼镜片子,你身上还有闪亮的物件吗?头发总是乱的,胡子剪得七长八短,你应该是一个不修边幅的角色,竟偏偏玩这种玩意儿?! 你说,这是黄蛉,是你从老家带来的。 这使人多么不理解!你的老家在苏州,苏州,是怎样一个美妙的地方啊,你生在那里,大学毕业后就到大西北来了。大西北是寸草不生的玄武岩山,是有孤烟直长的大沙漠,你是学地质的,你已经在这里奔波了二十年。二十年的帐篷,在沙山沙海里,犹如一叶小舟,冷月弯弯地照着,苏州城外的寒山寺的钟声,是能“夜半到客船”吗?妻子在望着你,相思的网撒满了脸面,她在打捞着远去的一颗爱的心。你每年回去一次,每一次在门前植一丛慈竹,但是,你又走了,留给她的是一丛一丛竹叶的“个”字。孩子已经六岁了,他的记忆里,你只是一个照片上的平面人,他在你植的竹园里喊着“爸爸”,你不能回答,你的竹园里却生出了无穷无尽的黄蛉,它们在鸣叫着,窸窸窣窣的,那是你的神经,是你的精灵,是你的乡思乡音。所以,她捉住一只,装在这精巧的盒子里,在你再一次回去的时候,送给了你吗? 你拥抱着你的妻儿,求他们宽恕你,但你还是又一次走了,你说:“祖国需要金子,大西北的沙漠里是有金子的,等十个金矿找到,我就回来了!” 一个竹子做成的盒子,一个盒子里装着的黄蛉,便和你从苏州出发,八千里路云和月,你们一起生活在了大西北。 你或许冷了不知道添衣,热了不知道减衣,但你却明明白白提醒自己:黄蛉的生存是要有一定的温度的。这黄蛉盒子你不装在贴身的衣兜里,担心热坏它,你又不肯装在大衣的外兜,害怕冻坏它,你花费了三个钟头,拙手拙脚地在大衣内侧缝了一个小口袋。夜里,一盏孤灯伴着你,画图纸,鉴定矿石,常常忘了吃饭,但你忘不了给黄蛉喂食,它只吃苹果,这苹果却同你的仪器、书籍一样重要,你是专门让人从内地带来的。 现在,北斗星已经斜了,银河里风平浪静,你要睡下了,你便要将黄蛉盒子轻轻放在枕边,放在你的脖子下。你,听见了黄蛉的窸窸窣窣声,那是世界上最微弱的声音,也是最清脆的音乐,是金石之响,是心律之韵。你于是就入了梦里。 啊,你是梦见了你的妻子吗?梦见了你的儿子吗?在这深夜里,月光静泻,风儿没有起,狗儿没有叫,你的妻子打着灯笼正站在竹园边上,你的儿子,蹑手蹑脚进了竹园,竹叶上的露珠滑下来,落在他的头上,他穿着一身雪白的衣服,往竹丛里走。立即,无数的黑点溅满了他的全身,他快活地大叫,你的妻子跑来,用一只玻璃杯子,对着那白衣上的黑点一罩,黑点便弹进去,一只黄蛉就捉在土瓷罐里了。 他们捉了好多好多的黄蛉,母子围着土瓷罐,就听着那窸窸窣窣的生命之歌。 妻子说:“这歌子是唱给你爸爸的,这歌子在召唤着你的爸爸。” 于是,在你的脖子下,在你的耳膜下,窸窸窣窣的声音叫得更响了,更清了,你听见了这爱情的召唤,这家庭的召唤。 第二天早上,你爬起来,背起帆布做成的地质包,你又去找金子了。你依稀还记得夜里的梦,说:“是的,我是要回去的,要回去就得加紧我的工作!” (有删改) 8.把帐篷比喻成“小舟”形象生动,而从第段画线句整体来看,“小舟”这一喻体的选择另有巧妙之处,请加以赏析。(4分) , , 9.“黄蛉”在文中有重要作用,请加以分析。(4分) , , 10.本文运用第二人称来指称主人公,请赏析其表达效果。(3分) , , 11.评析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情感的意义。(4分) , ,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8分) 广陵赠别 (唐)李白 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 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 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 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 12.这首诗共有几个字押韵?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两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 13.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2分) A.含蓄委婉 B.雄奇瑰丽 C.高亢豪放 D.明快俊逸 14.本诗是怎样抒写临别情感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5分) , , ,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8分) ①李大亮,雍州泾阳人,少有文武才干。隋末,署庞玉行军兵曹。在东都与李密战,败,同辈百余人皆战死,贼帅张弼见而异之,独释与语,遂定交于幕下。 ②大亮自东都归国,授土门令,贼寇境,大亮众少不敌,遂单马诣贼营,召其豪帅,谕以祸福,群贼感悟,相率请降,大亮杀所乘马,以与之宴乐,徒步而归,前后降者千余人,县境以清。迁安州刺史,又令徇广州。行次九江,会辅公柘反,遣兵围猷州,大亮击破之。 以功赐奴婢百人,大亮谓曰:“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一皆放遣。 ③寻召拜太府卿,出为凉州都督,以惠政闻,尝有台使到州,见有名鹰,讽大亮献之,大亮密表曰:“陛下久绝畋猎,而使者求鹰。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其自擅,便是使非其人。”太宗下书曰:“有臣若此,朕复何忧!”后拜左卫大将军,兼领太子右卫率,宿卫两宫,甚为亲信,大亮每当宿直,必通宵假寐。太宗尝劳之曰:“至公宿直,我便通夜安卧。”太宗每有巡幸。多令居守。房玄龄每称大亮之节,可以当大位。 ④大亮虽位望通显,而居处卑陋,衣服俭率。每怀张弼之恩,而久不能得。弼时为将作丞,自匿不言。大亮遇诸途而识之,持弼而泣,恨相得之晚。多推家产以遗弼,弼拒而不受。 [注]台使:朝廷的使者。 将作丞:官职名,级别较低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贼寇境 (2)见有名鹰,讽大亮献之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大亮杀所乘马,以与之宴乐( ) A.送给 B.和,同 C.参加 D.帮助 (2)每称大亮之节,可以当大位( ) A.接受 B.担任 C.适合 D.把守 17.第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 B. 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 C. 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 D. 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 18.把第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 大亮遇诸途而识之,持弼而泣,恨相得之晚。多推家产以遣弼,弼拒而不受。 , 19.第段画线句反映了太宗怎样的心情?下列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欣慰 B.自豪 C.感动 D.庆幸 20.第段“劝降敌人”和“遣散奴婢”两件事情分别反映了李大亮 和 的特点。(4分) , ,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3分) 进学斋记 (宋)张耒 ①古之君子,无须臾而不学,故其为徳无须臾而不进。鸡鸣而兴,莫夜而休,出则莅官治民、事师友、对宾客,入则事其亲、抚其家,教其幼贱,无须臾之间不习其事、学其礼。观天地之道,察万物之理,以究道徳之微妙,未始有顷刻之休,是故其徳日进而不可止。 ②古之君子,饮食、游观、疾病之际,未尝不在于学。士会①食而问肴烝,则饮食之际未尝不在学也。曾晳风乎舞雩咏而归,则游观之际未尝不在学也。曾子病而易大夫箦,则疾病之际未尝不在学也。今之所谓学者,既剽盗其皮肤,攘掇其土苴②,比于古之人大可愧矣。冠而仕则冠而弃之,壮而仕则壮而弃之。故后世之君子大抵从仕数年,则言语笑貌嗜欲玩习之际,比之进取之初以儒自名者,固已大异矣。 ③元丰之乙丑,余宦于咸平,治其所居之西,即其旧而完之。既洁 新矣,于是取《诗》、《书》、古史陈于其中,暑则启扉,寒则塞向,朝夕处乎其中。余惰者也,故取古之道而名之曰“进学”,而书其说,庶朝夕得以自警焉。 [注]①士会:春秋时晋国卿士 。②土苴:糟粕。 21.可填入第③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之 B.其 C.则 D.以 22.对第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提出古人时刻学习而道德日进的观点,列举生活事实,从正反两方面阐述。 B.提出古人时刻学习而道德日进的观点,从古人为学和道德日进两方面阐述。 C.提出古人时刻都在完善道德的观点,以出入之际坚持“进学”的事实来阐述。 D.提出古人时刻都在完善道德的观点,以古人仰观俯察探究事理的事实来阐述。 23.对第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后世君子为官数年后往往言行志趣迥异于前。 B.后世君子往往留恋官场,无意追求修身进学。 C.后世君子大多数会贪求世俗享乐,忘记本心。 D.后世君子踏入仕途后往往进学之心消磨殆尽。 24.分析第段所用论证方法的作用。(4分) , , 25.分析第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3分) , , 三 写 作 70分 26.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 (2)不少于800字。 2017年上海语文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一 积累运用 10分 1.(5分)(1)茂林修竹(2)遥岑远目 (3)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评分说明:答对一空给1分。 2.(1)(2分)C (2)(3分)A 二 阅 读 70分 (一)(16分) 3.(2分)评分量表 分值 答案示例 分数解释 2分 (1)发生冲突(2)相矛盾 能准确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1分 (1)狭路相逢(2)有差异 能大致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0分 (1)相遇(2)一致(3)未作答 不能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4.(3分)C 5.(3分)答案示例:“两小儿辩日”中有“近大远小”“近热远冷”两条常识,它们单独来看都是正确的,但在判断太阳离地远近时,却会导出不同的结论,表明常识包含的道理只能解释相关现象的一部分,由此证明常识包含的道理并不提供对世界的整体解释。 评分说明:“有‘近大远小’‘近热远冷’两条常识”“单独来看都是正确的”“在判断太阳离地远近时,却会导出不同的结论”“表明常识包含的道理只能解释相关现象的一部分”为四个点,答对1点给1分,给满3分为止。 6.(3分)B 7.(5分)答案示例:文章先给出讨论对象,即常识和理论;然后明确讨论对象,将“常识”界定为“来自日常经验的正确认识”;在此基础上展开论证,得到“常识解释有局限因而需要理论”“理论的道理来自常识”“理论解释更有整体性”三个观点;最后得出结论,即常识和理论都正确,不过理论能对世界做整体解释。 评分说明:给出讨论对象,1分;明确讨论对象,1分;展开论证,得出三个观点,2分;得出结论,1分。 (二)(15分) 8.(4分)答案示例:画线句中的“小舟”,与冷月清辉下广袤的沙山沙海形成对照,苍凉辽阔的环境突显出帐篷的微小,表现出主人公的孤独;“小舟”又让人联想到“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诗句,想象寒山寺的众生跨越万里,慰藉主人公的相思之苦。选择“小舟”作为喻体,能将沙漠、冷月、客船、家乡的钟声巧妙勾连起来,营造出深邃悠远的意境。 评分说明:“与冷月清辉下广袤的沙山沙海形成对照”“苍凉辽阔的环境突显出帐篷的微小,表现出主人公的孤独”“‘小舟’又让人联想到‘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诗句” “想象寒山寺的众生跨越万里,慰藉主人公的相思之苦” “ 能将沙漠、冷月、客船、家乡的钟声巧妙勾连起来”,“营造出深邃悠远的意境”为6个点,答对1点给1分,给满4分为止。 9.(4分)答案示例:黄蛉是全文的线索,文中人物的活动以黄蛉为中心来展开;黄蛉是相思之苦的凝聚物,既寄托着主人公对妻儿的思念,也寄托着妻儿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评分说明:作为线索的作用2分,作文情感凝聚物的作用2分。 10.(3分)答案示例:本文用第二人称来指称主人公,仿佛叙述者和主人公就在同一场合,拉近了双方距离;也让读者在阅读时更容易产生代入感,易于体会主人公的心理和情感。 评分说明:“叙述者和主人公就在同一场合”“拉进了双方距离”“让读者在阅读时更容易产生代入感”“ 易于体会主人公的心理和情感”为4个点,答对1点给1分,给满3分为止。 11.(4分)答案示例:本文表现了主人公个人情感与报效祖国的社会责任感的融和,在当下社会,有很好的教育和激励作用。生活、工作中,当个人情感和社会责任有所冲突时,我们应承担社会责任,对事业不懈追求,同时心存个人情感,不忘家人。 评分说明:评价对象的概括2分,评析的过程2分。 (三)(8分) 12.(1分)C 13.(2分)D 评分说明:选D给2分;选C给1分。 14.(5分)答案示例:本诗前两联写饮酒送别,“数里送君还”中的“数里”,写出别情的深厚,第三联借景写情,以壮阔的景色写出送别时的洒脱。尾联直接抒情,表达不须因离别而醉酒,也体现了洒脱的情怀。 评分说明:“怎样抒写”3分;“临别情感”2分。 (四)(18分) 15.(2分)(1)侵犯 (2)用言语暗示 16.(2分)(1)A (2)B 17.(2分)D 评分说明:选D给2分;选B给1分。 18.(6分)答案示例:大亮在路上遇见张弼,认出了他,拉着张弼掉下眼泪,为这么晚找到他而遗憾。(大亮)大量地拿出家产来送张弼,张弼拒绝了,没有接受。 评分说明:“大亮遇诸途”“而识之”“持弼而泣”“恨”“相得之晚”“多推家产以遗弼”“弼拒而不受”为7个点,1点有错扣1分,扣到0分为止。 19.(2分)A 20.(4分)评分量表 分值 空一答案示例 空二答案示例 分数解释 2分 有勇有谋 宽厚仁爱 对人物特点的概括全面、准确 1分 (1)勇敢 (2)有谋略 (1)善良 (2)有爱心 对人物特点的概括基本准确 0分 刚正不阿 爱国爱民 不能对人物特点做相关概括 量表说明:两空分别评分,每空2分。 (五)(13分) 21.(1分)D 22.(2分)B 23.(3分)A 24.(4分)答案示例:第 段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作者列举士会等例,论证古之君子饮食、游观、疾病之际都在进学修身的观点;再以后世君子与古之君子作对比,论证后世君子不如古之君子能坚持进学修身。 评分说明:论证方法2分;分析2分。 25.(3分)答案示例:第段画线句点明进学斋命名的来由,照应文章标题,表明本文的写作目的,勉励自己勤于进学。 评分说明:“点明进学斋命名的来由”“照应文章标题”“表明写作目的,勉励自己勤于进学”为3个点,1点1分。 26.写作(70分)评分标准 一类卷(63-70分)基准分67分 能准确把握题意,立意深刻,选材恰当,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有文采。 二类卷(52-62分)基准分57分 符合题意,立意较深刻,选材较恰当,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39-51分)基准分45分 基本符合题意,立意—般,选材尚恰当,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充实,感情尚真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 四类卷(21-38分)基准分29分 偏离题意,立意或选材不当,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 五类卷(20分以下)符合以下一项即为五类: (1) 脱离题意。(2)文理不通。(3)全文不足400字。 说明: (1)未写题目扣2分。(2)错别字1个扣1分,至多扣3分。(3)标点错误多, 酌情扣l—2分。(4)文面不整洁,酌情扣1—2分;文面整洁美观,酌情加l—2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