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5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浙江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
专题十二 真题精选 一、[2017·江西]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题目。 山 行 [唐] 项 斯 青枥①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 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注】 ①枥:同“栎”,落叶乔木。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诗歌描写了诗人山行时在村里村外的所见所闻。 B.首联呈现了一幅恬美、和谐的山村图,其中有景,有人,有村落。 C.颔联描绘了奇峰倒影的美姿和群鹿竞奔的景象。 D.颈联描写了烘茶的过程与抽丝的声音,展现出农事繁忙的景象。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诗歌语言清新、细腻、贴切,读起来如闻如见,引人入胜。 B.颔联以“回峰影”和“过鹿群”加以渲染,使所描绘的两幅画富有动态之美。 C.诗歌构思奇特,所写景物极不寻常。 D.诗歌结尾流露出了诗人归隐山林的想法,意味深长。 二、[2017·滨州]阅读下面宋词,完成题目。 浣溪沙·春日即事 刘辰翁 远远游蜂不记家,数行新柳自啼鸦,寻思旧事即天涯。 睡起有情和画卷,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 1.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展现的画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17·德州]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村 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1.诗中颔联、颈联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描绘出山野美丽的景象,请具体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传达诗人情感的词语,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2017·日照]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赠从弟(其二) 刘 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诗中“一何盛”“一何劲”分别写出了“风”和“松”的什么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2017·长沙]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折杨柳① 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②,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注】 ①选目《全唐诗》,“折杨柳”,乐府歌曲名。杨巨源,唐代诗人,字景山。②曲尘丝:指颜色如酒曲般细嫩的柳叶。 1.全诗写了哪些意象?主要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的最后两句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请分别做简要赏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2017·庆阳]阅读纳兰容若的这首词,完成题目。 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 消息半浮沈①,今夜相思几许。 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 【注】 ①浮沈:即“浮沉”。意谓消息隔绝。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3分)( ) A.忆江南 B.如梦令 C.天净沙 D.沁园春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2017·苏州]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题目。 一剪梅·舟过吴江① 蒋 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②。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③。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注】 ①词作于南宋亡后作者飘零于姑苏太湖之滨时期。②帘招:指酒旗。③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意思是调弄有银字的笙,点熏炉里心字形的香。 1.上片中词人是如何渲染他的愁绪的?请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洗客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理期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你对“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2017·泰州]阅读文天祥的《泰州》一诗,完成题目。 泰 州① 羁臣家万里,天目鉴孤忠。 心在坤维②外,身游坎窞③中。 长淮④行不断,大海望无穷。 晚鹊传家讯,通州路已通。 【注】 ①南宋末年,诗人为避元军追捕,行经泰州,藏身于船十余日,后向东由通州出海,南归,继续抗元。②坤维:指西南方,当时诗人家人和益王(后在福州登位,即瑞宗)都在西南方。③坎窞(dàn):地底深穴。④长淮:辽阔的江淮大地。 1.谈谈你对颔联中“心在坤维外”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尾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2017·盐城]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送日本国僧敬龙①归 韦 庄 扶桑②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 此去与师谁③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注】 ①敬龙:日本来唐朝学佛求经的和尚。②扶桑:传说中的日出之处。③与师谁:“师”指敬龙法师,“与师谁”即“谁与师”。 1.诗歌第二句中的“东更东”意在强调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2017·菏泽]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题目。 牡 丹 徐 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①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②朝霞。 【注】 ①占断:独占。②破:超出、胜过。 1.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人爱牡丹的两个原因。(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写牡丹为什么要联系洛川神女?(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2017·绵阳]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思吴江歌 张 翰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 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 1.请结合全诗赏析“秋风起兮木叶飞”一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2017·成都]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山 雨 翁 卷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1.本诗描绘了哪两幅画面?请结合所绘内容概括作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样表现雨的猛烈,本诗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写法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2017·乐山]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摊破浣溪沙① 李清照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②,太鲜明③。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注】 ①这是一首咏桂花词。②彦辅:晋代名士乐广的字,以风流清高被人推崇。③太鲜明:《晋书·刘隗传》载刘纳语:“王夷甫(王衍)太鲜明,乐彦辅我所敬。” 1.这首词是宋代婉约派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所作,词的上片前两句都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来写桂花的________和________。(3分) 2.请分析词的下片写“梅花”和“丁香”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四、[2017·眉山]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宴 词① 王之涣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②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③,桃溪浅处不胜舟。 【注】 ①宴词:宴会上所作。②畎(quǎn):田间小沟。③催去棹(zhào):催促船儿离开。棹,长的船桨。 1.这是一首写“离愁”的送别诗,诗中一个“绿”字点明春水特色,“悠悠”一个词则暗示了诗人一片________________的深情。(1分) 2.如何理解“桃溪浅处不胜舟”?结合写法做简要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2017·宿迁]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晴① 杜 甫 久雨巫峡暗,新晴锦绣文②。 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 竟日莺相和,摩霄鹤数群。 野花干更落,风处急纷纷。 【注】 ①本诗是诗人流落蜀中时所作。②文:花纹、图案。 1.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是如何描写景物的?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中的“急纷纷”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六、[2017·济宁]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回答问题。 送 别 范 澄 酒尽津鼓①喧,风生浦帆乱。 山回不见君,夕阳在沙岸。 【注】 ①津鼓:古时渡口客船启行,鸣鼓催客。 1.前两句描述了怎样的场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四句运用了借景抒情手法,请加以赏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七、[2017·荆门]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①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②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③,天上接行杯④。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⑤。 【注】 ①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开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②迥:渺远的样子。③下榻:指留宿处。④行杯:传杯饮酒。⑤回:回荡,摆动。 1.诗中第二联“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最妙的当属“引”和“衔”二字,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做简要赏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诗意简要分析诗中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运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八、[2017·无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菩萨蛮① 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②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注】 ①这首词写于词人晚年流落浙江绍兴、金华期间。②沉水:沉香的别称,是一种名贵的熏香。 1.请对“睡起觉微寒”中“微寒”一词做简要赏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香消酒未消”一句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九、[2017·泸州]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早 发 韦 庄 早雾浓于雨,田深黍稻低。 出门鸡未唱,过客马频嘶。 树色遥藏店,泉声暗傍畦。 独吟三十里,城月尚如珪。 1.诗歌题为“早发”,请简要分析全诗是怎样扣住“早”字来写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尾联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模拟训练 一、[2017·杭州模拟]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题目。 [甲] 塞上听吹笛 [唐] 高 適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乙]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 李 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塞上听吹笛》中,诗人是通过“________”一字来抒发强烈感情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诗人则是通过“________”一字来抒发强烈思想感情的。(2分) 2.这两首诗都用了乐声传情的表现手法,又有所不同,请结合画线诗句进行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17·温州模拟]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题目。 宿济州西门外旅馆 晁端友 寒林残日欲栖乌①,壁里青灯乍有无。 小雨愔愔②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③。 宿渔家 郭 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 ①欲栖乌:意为“乌欲栖”,乌鸦要归巢了。②愔(yīn)愔:寂静无声。③残刍:刍,喂牲畜的草。意为草料不多了。 1.晁端友的诗以______为线索,由“残日”“________”“卧听”等词可知。(2分) 2.两首诗同为旅途所见所感,诗人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17·杭州模拟]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定林①所居 [宋] 王安石 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 临溪放艇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 二月四日作② [宋] 陆 游 早春风力已轻柔,瓦雪消残玉半沟。 飞蝶鸣鸠俱得意,东风应笑我闲愁。 【注】 ①定林:地名,为名胜之地。②此诗作于淳熙八年(1181年),作者落职闲居家乡。 1.《定林所居》中的“溪”“山”分别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2分) 2.尽管两首诗中都有“闲”字,诗人的心境却不一样,请具体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2017·温州模拟]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卜算子 张元幹① 风露湿行云,沙水②迷归艇。卧看明河③月满空,斗④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⑤悲人境。起舞闻鸡⑥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 ①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时南宋朝廷偏安江南,这首词是词人辞官后所作。②沙水:即沙溪,闽江上源之一。③明河:即银河。④斗:指北斗星。⑤多事:这里指国家多难。⑥起舞闻鸡:晋代祖逖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共被同寝,中夜闻鸡起舞。后匈奴攻陷洛阳,晋怀帝被俘,祖逖自请统兵北伐,收复中原失地。 1.请简要赏析“沙水迷归艇”中的“迷”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2017·湖州模拟]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北宋] 张 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1.词中张先郊外出游可能看到的景象是(2分)(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D.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2.“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中的“无影”二字甚妙,试简要品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2017·台州模拟]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初授官题高冠①草堂 岑 参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 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 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②。 【注】 ①高冠:山谷名,岑参终南山隐居地。②一渔竿:古代许多隐士垂钓水滨,因而渔竿成了隐士或者隐逸生活的一种标志。 1.颈联上下两句中最练传神的分别是“吞”“醉”二字,请简要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2017·绍兴模拟]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如梦令·春思① [北宋] 苏 轼 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帘外百舌儿②,惊起五更春睡。居士,居士③,莫忘小桥流水。 【注】 ①这首词是苏轼离开黄州多年后,回想起当年的生活情景而写的。②百舌儿:鸟名。③居士, 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这里是作者的自我呼叫。 1.词中第二句“无限”一词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从“莫忘小桥流水”中读出了苏轼怎样的情怀?(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2017·嘉兴模拟]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夜泊钱塘 [明] 茅 坤 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 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 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 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 1.颔联借用“________”与“________”的意象,渲染了孤独凄凉的氛围。(2分) 2.颈联中“迸”“入”两字精妙传神,请结合作品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2017·宁波模拟]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雨夜呈长官(节选) [唐] 李群玉 远客坐长夜,雨声孤寺秋。 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 1.由纯名词组成诗句,往往画面感强,意蕴丰富。如本诗的第二句,句中有人有景有情,请你想象画面和人物,进行描述。(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洪迈在《容斋随笔》中对后两句诗的评价是“两句十字,尽其意态”。联系你学过的写愁诗句,评析这两句诗的妙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2017·丽水模拟]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金陵酒肆留别 李 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①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②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注】 ①吴姬:卖酒的女子。②欲行不行:欲行,想离开的人;不行,送行的人。 1.诗歌首句中的“香”字既指______香,又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香,诗人借此渲染了“金陵子弟”相送时热烈温馨的气氛。(2分) 2.试简析最后两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2017·温州模拟]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甲]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乙]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①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注】 ①这是淳熙二、三年间(1175-1176),词人途经造口壁写的。他想起金人追赶隆祐太后御舟至造口,太后情急下,连夜赶路,一路上百姓逃难的情景,感慨万千提笔写下此诗歌。 1.甲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联系第1题,谈谈对乙词中“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两句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2017·台州模拟]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山 行 [唐] 项 斯①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 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注】 ①项斯:仙居人。是台州第一位进士,也是台州第一位走向全国的诗人。项斯除短暂做过丹徒县尉外,辞官长期身居草野,擅长写山村夜景。 1.诗歌中写出了村人农事的繁忙,请你写出两件村人的农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2017·无锡模拟]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如梦令 苏 轼 为向东坡①传语,人在玉堂②深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注】 ①东坡:苏轼被贬黄州,垦辟故营地数十亩,命名为东坡,耕其中。②玉堂:翰林院。此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后又到京城做翰林学士时。 1.词中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中的两个“归去”,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四、[2017·上海嘉定区模拟]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蝶恋花 柳 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强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黯黯生天际”是因“春天的愁绪”而引起的。 B.“危楼”“草色”“烟光”“残照”衬托了“春愁”。 C.词人感到无奈,只能借酒浇愁却更添“春愁”。 D.词人所谓的“春愁”不外乎是“相思”二字。 十五、[2017·宁波模拟]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 [宋]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 ①李弥逊:字似之,宋朝吴县(今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的地方。 1.本诗首联用字巧妙,请选一字或一词进行赏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阐释。(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六、[2017·济南模拟]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端 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 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1.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营造了________的氛围,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情感。(2分) 2.赏析诗歌首句加点词“悠悠”的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七、[2017·启东模拟]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村 行①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 ①本诗是王禹偁淳化二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作。 1.本诗描写初秋晚景,盎然生机中透着凄凉;作者也经历了一个由________到________的心路历程。(分别用一个词来形容作者的心情)(2分) 2.颔联“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请选择一个角度赏析这两句诗的妙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八、[2017·营口模拟]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 日 [宋] 晁冲之 阴阴①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②桃花。 【注】 ①阴阴:草木阴阴。②趁:追逐。 1.这首诗通过描绘________、细雨翻萍、________的春日景象,构成了一幅优美而完整的图画。(2分) 2.三、四句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九、[2017·潍坊模拟]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浣溪沙 [宋] 欧阳修 湖上朱桥响画轮①,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琉璃滑净无尘。 当路游丝萦醉客,隔花啼鸟唤行人,日斜归去奈何春。 【注】 ①画轮:代指华丽的车子。 1.这首词第二句中的“浸”字妙不可言,请简要赏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最后一句“日斜归去奈何春”常被人津津乐道,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理状态?请结合词的意境具体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十、[2017·南通模拟]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送崔融 [唐] 杜审言 君王行①出将,书记②远从征。 祖帐③连河阙④,军麾⑤动洛城。 旌旃朝朔气,茄吹夜边声。 坐觉⑥烟尘⑦扫,秋风古北⑧平。 【注】 ①行:将要。②书记:崔融为节度使掌书记之官。③祖帐:为送别设的酒宴帷帐。④河阙:河,黄河。阙,宫殿。指京城。⑤军麾:军旗。⑥坐觉:安坐军中,运筹帷幄。⑦烟尘:这里指战事。⑧古北:指北方边境。 1.颔联中加点的“连”“动”两个动词用得贴切传神,请简要赏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的情感在送别诗中“别具一格”,请结合下面两句诗以及本诗的尾联简要分析。(3分) 诗句一: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句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十一、[2017·长沙模拟]阅读诗歌,完成题目。 沙塞子 朱敦儒① 万里飘零南越,山引泪,酒添愁。不见凤楼龙阙,又惊秋。 九日江亭闲望,蛮树绕,瘴云浮。肠断红蕉花晚,水西流。 【注】 ①朱敦儒:北宋词人。本词为靖康之难后,北宋灭亡,作者随宋室南渡,流落岭南时所作。 1.上片中写到了________、________等意象,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结合内容,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下片。(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十二、[2017·苏州模拟]阅读诗歌,完成题目。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十六) 陶渊明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弊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1.两首诗都描写了诗人居住的庐屋,其写作用意是否相同?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哪句诗展现的意境和情感,与其他三句有明显的不同?(2分)( )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C.临空一鹤排云上,怅望青田云水遥。 D.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二十三、[2017·常熟模拟]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题目。 浣溪沙 晏 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破阵子 晏 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1.两首词中描绘的景物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分别有怎样的表达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画线句在写景方面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并简要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诗句所体现的词风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2分)( ) A.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B.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C.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D.沙场秋点兵。 原创预测 一、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题目。 送 别 [唐] 骆宾王 寒更承夜永,凉夕向秋澄。 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 送 别 [唐] 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两诗中分别以何物相赠友人?从中表现了诗人各自怎样的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题目。 城西访友人别墅 [唐] 雍 陶 澧水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 1.诗歌用词精妙,“日高”二字看似平实,实则意蕴丰富。结合全诗加以赏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构思精巧,写的是诗人的一路所见,却含蓄地写出了友人的情怀。结合全诗加以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词,完成题目。 玉楼春 晏几道① 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碧楼帘影不遮愁,还似去年今日意。 谁知错管春残事,到处登临曾费泪。此时金盏②直须深,看尽落花能几醉! 【注】 ①晏几道:北宋著名词人。②金盏:精美的酒杯。 1.前两句中,“________”和“________”两词流露出了词人对东风的愁怨。(2分) 2.“此时金盏直须深,看尽落花能几醉”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请简要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①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 ①此词是作者贬官为民闲居带湖期间,投宿博山脚下一户王姓人家所作。 1.词的上片描绘了“王氏庵”居住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特点。(2分) 2.有人评价“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构成了辛词的悲壮基调”,请从下片中选取具体词句加以品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点绛唇·桃源① 秦 观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注】 ①此词为秦观于贬官途中所作。 1.“尘缘”在诗中指的是世俗之事,如名利一类;“花深处”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2分) 2.秦观在词中感叹“山无数,乱红如雨”,辛弃疾在《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感慨“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同是群山阻隔,其中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旅 宿 杜 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湘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鄂渚除夜书怀① 来 鹄 鹦鹉洲②头夜泊船,此时形影共凄然。 难归故国干戈后,欲告何人雨雪天。 箸拨冷灰书闷字,枕陪寒席带愁眠。 自嗟落魄无成事,明日春风又一年。 【注】 ①此诗为广明元年(880年)黄巢起义军攻克长安后,作者避游荆襄(现湖北一带)所作。②鹦鹉洲:洲名,在湖北汉阳县西南江中。 1.《旅宿》中________、________、远梦、家书等意象的组合表明这是一首羁旅诗。(2分) 2.诗歌中两位作者都提到“愁眠”,它们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房兵曹胡马① 杜 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注】 ①诗歌写于开元二十八年,正值杜甫漫游齐赵的一段时期。 1.诗歌前四句以________、________两个极传神的动词,勾勒了骏马凌厉奔驰的雄姿。(2分) 2.诗歌后四句转写马的品格,诗人以托物言志的手法,想要借马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八、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 中秋月 [宋] 晏 殊 十轮①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②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阳关曲·中秋月③ [宋] 苏 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 ①十轮:月光筛过梧桐影,落在地面就在叶影间成像,显得不止一轮。②素娥:嫦娥。③此诗作于熙宁十年(1077年),苏轼时任徐州知府,与相别七年的弟弟苏辙共度了一百多日,并有了难得的共同赏月的机会。 1.两首诗中的“中秋月”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2分) 2.两首诗都是通过描写中秋月来抒发情感,那么诗人所抒发的情感是否一样?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真题精选 一、 1.D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D项,原诗颈联“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意思是从茅舍升出的袅袅炊烟中闻到了烘茶的香味,隔着竹篱听到了抽丝(缲丝)的声音。诗句并没有直接描写烘茶的过程。 2.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的语言风格、写法、构思、结构、表达方式等方面的赏析能力。C项,诗人选取了一片枥林、一条溪水、几户人家,以及“山当日午”“草带泥痕”“回峰影”“过鹿群”等,这都是极普通常见的事物,并非“极不寻常”。 二、 1.示例:燕子归来,依傍着人飞来飞去,似乎有情但却又默默无语;晚风习习,吹落瓶中之花。(画面合理,语言顺畅即可)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把诗句描述成画面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把诗句描述成画面不等同于翻译诗句,需要在翻译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补充一些空白,突出诗句的画面感,营造优美的意境。就此题而言,学生要注意修饰语的运用,如“依傍着人+燕子的动态(飞来飞去)+情态(似乎有情但却又默默无语)”“修饰词+晚风”,同时还要抓住人(物)、时、地、事四个要素,把画面描绘丰满。 2.思念家乡。 [解析] 此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把握。结合“远远游蜂不记家”“寻思旧事即天涯”中的“不记家”“寻思旧事”“天涯”等词语,可以判断作者远在天涯,已经很久没有回家了,可见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三、 1.示例:晚籁与斜阳,动静对比,沉寂幽静;胭红与雪白,色彩对比,鲜明绚丽;群山万壑与棠梨荞麦,远近高低对比,层次分明。 [解析] 解答此题,应抓住诗中“颔联”“颈联”的主要景物,如“晚籁”“斜阳”“棠梨”“叶落”“荞麦花开”,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景物的特点。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此外,还要注意题干中“运用对比手法”的要求。 2.示例:兴长、惆怅。诗人原本游兴正浓,一看到“村桥原树”极像家乡景物,便触发对故土亲人的思念之情。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中作者情感的把握。认真研读本诗,诗句中“兴长”“惆怅”很明显地表达出了作者的情感。“村桥原树似吾乡”一句,写出了睹物思乡,看到他乡景色与家乡景象相同,激起了作者的思乡愁绪,心情自然有了很大的变化。 四、 1.第一个“一何”突出了风之大,第二个“一何”突出了松柏的雄健挺拔(坚韧)。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炼字的能力。“一何”是“多么”的意思,分别修饰“盛”和“劲”,突出的是风“大”和松“劲”。 2.象征手法。全诗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自喻高洁、坚贞的情怀,在自勉中也勉励从弟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词写法和情感的能力。诗歌的题材是吟松,但写作目的是赠从弟,借赞松柏的精神达到劝勉从弟的目的,很自然会想到象征手法。情感是劝勉从弟要做松柏一样的人。 五、 1.本诗写了杨柳、春风等意象。主要表达了诗人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情感。寻找意象,即是找出诗中出现的带有主观情感的事物。“杨柳”“春风”等都是意象,同时注意“水边”和“马”并非作者为抒发情感而描写的事物。这是一首送别诗,由“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可揣摩出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即主要表达了作者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 2.拟人:作者将“春风”当作人来写,使得本是无情的春风,看上去也变得有情了,更好地表达了情感。 比喻:作者巧妙地以春风和柳枝的关系来比喻送者和行者的关系,更生动形象、新颖别致地表达了情感。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技巧。题目要求分别从拟人和比喻的修辞角度赏析诗的最后两句。首先要找到体现这两种修辞手法的地方。春风“相惜”与“殷勤”,只有春风最爱惜柳条,虽然柳条已被折下,春风依旧在殷勤地吹拂着,就像有千万种的深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物比人,蕴含深情。此外,柳枝被折下来,离开了根本,犹如行人将别。所以行者借折柳自喻,而将送者比作春风。作者巧妙地以春风和柳枝的关系来比喻送者和行者的关系,生动而贴切,新颖而别致。 六、 1.B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词牌名的理解与把握能力。结合所学的几种词牌名,然后逐一对照,再确定该词为哪种词牌。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亲人(妻子)的相思之情。[或:因不得与亲人(妻子)相聚而生的愁苦之情。]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词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的分析与理解能力。我们可从词中找出关键词“残月”“西风”等,这些词渲染了凄凉、冷清的气氛,再从“相思”一词中,即可知道本词表达的是作者的相思之情。 七、 1.①直接写愁多:“一片春愁待酒浇”,“一片”言愁闷之多;“待酒浇”,以酒排解愁绪,表现愁绪之浓。②以景物渲染愁绪:“风又飘飘,雨又萧萧”,“飘飘”“萧萧”描绘了风吹雨急的景象,以风雨渲染其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把握能力。如何表现愁,可从内容和表达形式两方面入手,可具体抓住一些词如“一片”“待酒浇”等。也可从描写方法如环境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等入手,如这里的“风又飘飘,雨又萧萧”是环境描写,通过描绘了风吹雨急的景象,渲染了惆怅的情感。另外还可以从表现手法如对比、衬托等入手。 2.作者期待归家后“银字笙调,心字香烧”,过上安定和美的生活。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洗客袍”从字面上看是洗衣服,这件衣服是漂泊在外时所穿,表达了回家过上安定生活的愿望,这一点还是很明显的。 3.这是时序的暗示,是“流光容易把人抛”的形象化诠释,抒发了岁月无情、年华易逝的感叹,流露出一个亡国遗民的愁闷。 [解析] 本题考查对名句的赏析。前面的“流光容易把人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很明显是对“流光容易把人抛”的具体形象的描绘,所以情感上是抒发了岁月无情、年华易逝的感叹。再结合注释中的背景,应该还有亡国遗民的愁闷,这一点可能不太容易答出来。 八、 1.写出自己虽身陷坎窞,藏于船中,但自己未曾放弃恢复国家,建立家园的念头,表达了诗人的忧国思家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的步骤如下:第一步,抓住关键词,解读诗句的内涵。第二步,结合语境,指出作者所表达的感情。理解“心在坤维外”,首先要理解“坤维”一词,其次联系语境,揣测其言外之意。“坤维”指西南方,当时诗人家人和益王的所在地,此句含有忧国思家之情。联系写作背景和下一句“身游坎窞中”来看,该句还表明了诗人矢志抗元、九死不悔的决心。 2.运用拟人和借景抒情的手法,“传佳讯”赋予晚鹊情感和动作,写出了诗人因为“路已通”,不用再藏匿船中的欣喜之情。 [解析] 此题考查诗句赏析。赏析诗句,一般可从表现手法、内容、情感等方面来思考。联系写作背景来看,诗人藏身于船十余日,内心自然惊恐、苦闷,“长淮行不断,大海望无穷”便写出了这种感受。“晚鹊传家讯,通州路已通”,欣闻通州路通,自然喜不自胜。诗人把晚鹊拟人化,移情于物,传达了这种欣喜之情。 九、 1.“东更东”指东面还要往东。运用叠词,强调了朋友此去归家路途之遥远。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由标题及注释可知,诗歌的主要内容与送别有关。前两句“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大意为:远的扶桑已在渺茫之中,您家在扶桑东面还要往东。“东更东”强调朋友归家的路途没有边际,非常遥远。 2.表达了诗人对敬龙法师远归的不舍和留念;对其归去一帆风顺的祝愿;对其清风明月般品质的赞美。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揣摩诗句情感的能力。第三句“此去与师谁共到?”即祝他平安抵达家乡;“一船明月一帆风”,顺风朗月的好景贯彻全程,陪同他直抵家乡,表达了良好的祝愿与诚挚的友情。而明月又具有象征义,代表了他明月般的品质。 十、 1.①暮春时节,群芳凋谢,牡丹独开,享尽春光,占断万物之风光;②牡丹盛开时的娇媚姿态胜过灿烂的朝霞。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信息的提取能力。诗人爱牡丹是因为牡丹的美丽,美丽又体现在两个方面。前两句写所有花都凋谢的时候,唯有牡丹占据了万物风光,因此牡丹是美丽的。后两句将牡丹比作洛川神女的作品,美丽胜过朝霞,更是神化了牡丹的美丽。 2.洛神是“皎若太阳升朝霞”,而牡丹是“千娇万态破朝霞”,犹言牡丹花放射着洛神的灵气,千娇百媚、千姿百态,美丽胜过朝霞。 [解析] 本题考查衬托写法。需要考虑“牡丹”和“洛川神女”之间的关系。其中写牡丹的句子“千娇万态破朝霞”,即取意于《洛神赋》,将牡丹之形、态、色以一“破”字托出。洛神是“皎若太阳升朝霞”,而牡丹是“千娇万态破朝霞”,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写牡丹要联系洛川神女。 十一、 1.该句通过对秋风、落叶的描写,交代了写作的时节,勾勒出一幅凄冷、萧条的画面,诗人触景生情,引出下文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奠定了全诗伤感与落寞的感情基调。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这是典型的写景句,又是开头句,可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作答。首句中的“秋”交代季节时令,“木叶”即树叶,“木叶飞”即树叶纷飞,画面显得萧条凄凉,为全诗笼罩了一层悲凉的感情色彩。 2.表达了作者思乡而不能归乡的遗憾与悲伤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作者的思想感情。根据第三句中的“家未归”和诗题中的“思吴江”来看,这是思乡诗;第四句中的“恨”“悲”直接表明诗人的心情,其中,“恨”在古诗文中多为“遗憾”之意。 十二、 1.山林晴夜、雨后流急。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此诗前两句描写了山林之景:整个夜晚,天空缀满了星星,月亮也挂在空中,月光洒满了整个树林,没有乌云,没有雷声,这是晴朗的夜空,是雨前之景。天亮以后,发现溪水水流湍急,才知道其他山上下了雨了,这是写雨后之景。 2.本诗通过描写雨后湍急的溪流,从侧面写出山雨的猛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除了“床头屋漏无干处”的侧面描写,还通过描摹“雨脚如麻”的景象对雨的猛烈进行正面描写。(意思对即可)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本首诗写夏天山中夜雨,写得含蓄。写雨,不写雨中之景、雨本身,而由雨前之景一下子切换至雨后之景,这是典型的侧面描写。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十三、 1.比喻 颜色 叶子(进一步答出“颜色金黄”和“叶子碧绿、茂密、繁多”也可) [解析]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判别及内容的理解。首先根据注释①,明确本词咏的是桂花,从而明确上片前两句写的是桂花。然后理解前两句的大意“桂花那金光灿烂的色彩和碧玉一般如刀裁似的层层绿叶”,明确词人将“桂花”比作“黄金”,写出了桂花色彩金黄;又将桂花的叶子比作“碧玉”,写出了叶子碧绿、繁多、茂密的特点。 2.词人分别用“梅花”和“丁香”的“俗”“粗”,来反衬(对比)桂花的清雅不俗,表达词人对高尚品行的向往与追求。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写作手法的鉴赏能力。根据对全词大意的理解,以及彦辅“以风流清高被人推崇”,并抓住下片中对“梅花”和“丁香”的评价“何俗甚”“苦粗生”,理解词人写“梅花”和“丁香”是采用抑彼而扬此的对比、反衬手法,明贬梅与丁香的“俗”“粗”,暗誉桂花之清、雅,从而抒发个人情怀——思慕、追求桂花(彦辅)的“风度精神”。 十四、 1.惜别(依依不舍) [解析] 本题考查揣摩作者的思想情感。题干已经明确了这是一首写“离愁”的送别诗。作者的思想情感一般包含在对景物的描写中,或者蕴含在作者的抒情议论中。本诗显然是属于前者。本诗通篇没有一个“愁” 字,读者却已通过诗中描绘的画面,充分领略到诗人的满腹愁绪了。碧澄的河水“悠悠”地流去了,眼前美景却激起诗人的无限忧思,暗示了诗人的一片惜别深情。 2.桃花溪太浅,怕载不动这满船的离愁。此诗句运用了反衬手法,以“溪浅”反衬“离愁”之深重。(或:化虚为实的手法,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愁”赋予重量感,写出了愁之深重。或:运用夸张手法,将“离愁”夸大,担心溪水浅,载不动,进而写出离愁之深、之多。)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联系李清照《武陵春》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词句,抓住“不胜舟”理解诗句意思,“不胜舟”即载不动这满船的离愁。“溪浅”表现的则是“离愁”之深重,因而是反衬的手法。诗人想象越来越多的离愁别恨一齐载到船上,这离愁太“重”,溪水太浅,舟都会载不动。诗人通过想象,化虚为实,借“溪浅不胜舟”形象地表现了离愁之重。这样写“离愁”,也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关于手法的赏析,答出其中一个即可。 十五、 1.选取典型的景物,发挥想象,动静结合(视觉听觉相结合、远近结合、虚实结合),写出了雨后初晴的巫峡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景象。 [解析] 颔联“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中,“湖外草”是眼前景,“海东云”是远处或想象景;颈联“竟日莺相和,摩霄鹤数群”中,“莺相和”是近景、听觉,“鹤数群”是远景、视觉。诗人将“湖外草”“海东云”“莺相和”“鹤数群”等几种景物放在一起描写,写出了一派生机的巫峡景色。 2.“急纷纷”写出了对野花纷纷凋零的怜惜(无奈、伤感)以及自己漂泊无依的忧伤(悲哀、抑郁)。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的感情。“急纷纷”是写“野花”“落”时的情形,通过“落花”这一意象表现了诗人漂泊无依的伤感。 十六、 1.渡口催人启行的鼓声喧腾,风起后,客船帆影纷乱;描述了紧张忙碌的送别场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要从诗歌描写的意境入手,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情景,可适当使用一些修辞手法。 2.夕阳的余晖铺洒在沙岸上,借寂寥宁静之景抒发孤独落寞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题干中明确为“借景抒情”,第四句中的“夕阳”点明送别的时间已晚,“在沙岸”描写夕阳余晖映照在沙滩和岸上,没有发现人的踪迹,只有诗人留在岸上的余晖里,自然可以体会出孤独寂寞之感。 十七、 1.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大雁、高山以人的情感,把愁心带走,把好月送来,表现了李白流放遇赦后的高兴心情。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修辞手法。“雁引愁心”“山衔好月”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结合诗句“愁心去”“好月来”,可知反映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2.身处岳阳楼,仿佛是在云间下榻,天上喝酒。这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岳阳楼的高耸入云,抒发了诗人豪迈奔放的情怀。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通过分析诗句,可以确定运用的是夸张的表现手法。注意这两句诗从表面看写的是“云”和“天”,实际上要表现的是岳阳楼的高,从而表现了李白豪迈奔放的情怀。也可以从侧面烘托的角度进行赏析。 十八、 1.运用双关手法,点明早春的季节特点(天气微冷)及词人的凄凉心情,是词人思乡的情感触发点(为下文抒情作铺垫)。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古诗词中关键词的能力。先根据注释提到的背景“晚年流落”,粗略把握词的内容。再整体读词,定位给出的句子“睡起觉微寒”,探究上下文语境。从“春犹早”可知是早春时节,从“鬓上残”“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香消酒未消”,可知词人晚境凄凉,心情凄苦,借酒浇愁。“微寒”既写早春天气特点,又暗点心境,抒发了思乡念家的情感。 2.思乡之情(思念亲人),亡国之恨(对朝廷的不满、对时局的担忧)。 [解析] 本题考查古诗词的情感主旨。先读题,由“哪些情感”可确定答题点不止一点。接着在词中定位该句,探究上下文语境,结合“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以及李清照的晚年境遇可知抒发了思乡之情,还有对朝廷苟安无能,时局难以改变的不满。 十九、 1.首联用“早雾”直接点题,第二联用“鸡未唱”“马频嘶”强调客人起得早,第三联“树色遥”“泉声暗”突出了时间之早,尾联写诗人行“三十里”后月亮依然高挂,可见诗人出发之早。 [解析] 分析全诗是怎样扣住“早”字来写的,也就是要找出诗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早”字。首联的“早雾”,颔联的“鸡未唱”“马频嘶”,第三联的“树色遥”“泉声暗”都突出了时间之早,尾联写诗人行“三十里”后月亮依然高挂,这些都表现出诗人出发之早。 2.比喻。将月亮比作一种玉器(珪),突出了早行时月光的皎洁,表达了诗人远行时的孤独寂寞之感。 [解析] “独吟三十里,城月尚如珪”中的“如”是一个明确的提示,表明本句运用了比喻手法。“月”和“珪”是本体和喻体的关系,以“珪”这种玉器作比,突出了月光的皎洁。说自己已经走出了三十里,天上的月亮依旧高悬,极力说明行路之早,表达了诗人远行时的孤独寂寞之感。 模拟突破 一、 1.满 尽 2.高诗妙用通感,将《梅花落》笛曲的听觉转化为梅花飘落的视觉,边地无梅引发故乡梅的联想。李诗“不知何处”,写出了诗人月夜闻笛时的迷惘心境,映衬出夜景的空寥寂寞。“一夜”和“尽望”又道出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 二、 1.时间 青灯 [解析] 首句写到“残日”表示太阳将落,是黄昏时分;第二句描绘了油灯(青灯)忽闪忽明的场景,点明了时间是夜晚;三四句写夜雨愔愔,诗人不能入眠而听到马嚼着残余草料的声音,点明时间是半夜。 2.晁诗表现了诗人旅途中所感受到的孤单寂寞、前路茫然(纷乱惆怅)之情。“寒林残日”,乌鸦归巢,明灭的油灯营造了冷清的气氛,体现了诗人的孤寂之情;从“假寐”到“卧听”的动作转换可见诗人深夜难以入眠,感到前路茫然,纷乱惆怅。 郭诗表现了诗人旅途中住宿在渔家所感受到的温暖、愉悦之情。“灯前笑说”,描写了渔人待客的热情,主客之间无拘无束、愉快交谈的生活情景,让诗人在渔家感受到了温暖、愉悦。(意近即可) 三、 1.蜿蜒曲折(弯曲) 高耸 2.示例:《定林所居》中的“闲”字写出了诗人纵享山水的闲适自得之情,而陆游《二月四日作》中的“闲”字写出了诗人因落职闲居而失意苦闷的愁绪。 四、 1.“迷”字,写水面迷蒙的雾气使归舟迷失了航向,烘托出朦胧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迷惘。 2.①化用了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表现了作者胸怀大志,而报国之志难以实现,内心悲愤无奈;②寓情于景,描写江潮的退落和秋江的冷寂,委婉地表达了作者面对国事衰退内心的悲凉,寄寓了浓郁的爱国情感。(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五、 1.C 2.时已深夜,万籁俱寂,院中的月色正是清新明亮的时候,无数的柳絮飘浮空中,没有留下一丝倩影。写杨花在月下飘浮无影,既极言其小,更极言其轻。这里写“无影”是虚,写无声是实。写出了热闹归于平静,最终恬淡清明的意境,这种无影有静的写法,令人玩味。 六、 1.“吞”,表现出涧水淹没山间小路的恣肆无拘的情态;“醉”,写出山花装点栏杆、旁若无人怒放的情态。两个字表现了高冠谷秀丽清幽的自然环境,表现了作者对原来隐逸生活的留恋之情。 2.用典、借代(答出一个即可)。表现了诗人为微官薄禄不得不割舍闲适自得的隐逸生活的矛盾心情。 七、 1.繁茂、生机盎然。 2.对当年清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的怀恋和向往。 八、 1.孤灯 一雁 2.颈联中“迸”“入”两字精妙传神。“迸”,写出了乡愁之强烈;“入”,将乡梦化无形为有形,写出了乡愁之绵长。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九、 1.一座荒僻的寺庙,泠泠秋雨伴着瑟瑟秋风,一个孤独的游子,在这秋意深浓的夜晚惆怅不已。 2.示例:我学过的写愁诗句有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把愁比喻为一江春水,写出了愁的绵绵不绝。本诗同样化无形为有形,以东海水的深浅来量愁,两者对照,形象地表现了愁之深广。 [解析] 可联系的诗句有:①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③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十、 1.柳花 酒 2.反问、对比、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李白离别愁绪之深之长。 十一、 1.表达了词人完成统一大业的崇高理想,杀敌立功的雄心壮志以及壮志未酬的感慨。 2.从1题来看,词人是有坚定的报国之志的,所以,这两句表面上是实写词人自己举头眺望,视线却被青山遮断,但浩浩荡荡的江水仍冲破重重阻碍,奔腾向前。其实暗喻自己的报国之志非常坚定,有百折不回的意志,也有像那浩浩荡荡的江水最后冲破阻碍,获得最后胜利的信心。 十二、 1.蒸茗、缲丝。 2.表现了诗人热爱自然,不惜谢绝仕途而归隐山林的情感。 十三、 1.设问。词人自问自答,想象别后东坡此时雪压小桥、无人问津的冷清景象,表现了词人对黄州东坡的无限思念之情。 2.两个“归去”,表达了词人想要归耕农亩的愿望,也委婉地表达了词人对京官生活的厌倦之情。 十四、 1.勉强欢乐 2.B 十五、 1.略。 [解析] 可选取“网”“狼藉”等字词,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用字的妙处。 2.写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的凄凉景色,寄寓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愁绪和对世态炎凉的感叹。(言之成理即可) 十六、 1.冷寂、凄清 悲愁、孤寂和思亲 2.示例:“悠悠”,长久,遥远之意,诗人远离家乡和亲人,时间已经很久了。这句诗正是诗人在盼远书而不至,觅归梦而不成的情况下,从心灵深处发出的一声长长的叹息。“悠悠”二字,既形象地显示出远别家乡,得不到亲人书信的时间已久,也传神地表现出希望落空时怅然若失的神情。 十七、 1.悠然(悠闲、欣然、高兴、愉悦) 惆怅(怅惘) 2.示例一:听觉与视觉相结合,前句写傍晚秋声万壑起,是耳闻;后句写数峰默默伫立在夕阳里,是目睹。有声与无语两种不同的境界相映成趣,越发显示出山村傍晚的沉寂,富有情趣。示例二: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前句写万壑中的晚籁,为动,后句说数峰无语,为静,以晚籁之动衬数峰之静,突出了山村傍晚的宁静美。示例三:用拟人手法,把山峰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富于情味。 十八、 1.草木阴阴 鹅鸭戏水 2.通过描写小溪中鹅鸭逐春的情景,流露出作者的爱春(惜春)之情。 十九、 1.“浸”字把映照说成浸泡,就等于把云的影子说成是真的云,形象地写出了湖水的清澈。 2.作者由日斜归去想到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这是无可奈何的事;西湖春游,度过了一天欢快的日子,归去之际,不免若有所失,由欢乐而转入惆怅,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表现了作者由欢快转向悲凉的心理状态。 二十、 1.“连”“动”两个动词(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饯别的帐篷连绵不断,从宫阙直延伸到河边,军旗在风中猎猎飘舞,表现了出征时饯别场面的热烈隆重和军容的威严雄壮(或:出征送行的场面声势浩大、气势强劲)。 2.诗句一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诗句二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惜别、关切、担忧等复杂的感情,可见一般的送别诗往往抒发离愁别绪,表达依依惜别之情。本诗尾联想象友人运筹帷幄的雄姿和展望荡平敌寇的情景,表达了对战争必胜的信心和对友人荡平敌寇的鼓励与祝愿(或表达作者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对国家安定的期盼、对友人军事才华的赞美),毫无惜别不舍之意,可见其“别具一格”。 二十一、 1.山 酒 流落异乡的悲苦之情和浓烈的思乡之情,深沉的亡国之痛和怀国之情 2 .下片前三句借景抒情,借树木错杂缠绕、瘴云浮而不见天日的蛮荒之景,抒发了词人的沉郁伤感之情;后两句以乐景衬哀情(反衬),用红蕉的明艳美丽和江水西流反衬词人内心悲痛之深。 二十二、 1.不相同。《饮酒(其五)》中诗人借修建人境的庐屋来表现自己虽身处闹市,内心却宁静悠远,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心境。《饮酒(十六)》中作者借“敝庐”来表现自己虽饱受饥寒之苦,但仍固守节操,穷困而不改其志的人生态度。 2.时近黄昏,南山云雾缭绕,景色宜人,不远处,几只飞鸟结伴而行,自由自在,飞返山林。 3.B 二十三、 1.《浣溪沙》词萧条凄凉,令人伤感;《破阵子》词情趣盎然,充满生机。《浣溪沙》词通过描写夕阳下花谢燕归的暮春之景,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限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流连;《破阵子》词通过描写清新自然的春天之景,表现了东邻女天真欢乐、聪明而富于想象、纯洁无瑕的美好心灵。 2.采用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手法。“池上碧苔”是从视觉角度来写的,“黄鹂一两声”是从听觉角度来写的。(或: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池上碧苔”为静景,“飞絮”为动景。) 3.A 原创预测 一、 玉壶冰和杨柳(柳枝、杨柳枝)。骆诗借此抒发对纯真友情的不舍,王诗借此表达离愁别恨(送别时的伤感悲苦之情)。 二、 1.“日高”二字,写出了诗人赶路时间之久,行程之远,表现了诗人为拜访友人不辞劳苦地奔波和“未到君家”的焦急心情,并暗示了友人远离尘嚣、恬然自适的高雅情怀。 2.诗人未写“君家”,但诗人巧妙地以境写人,路途幽深偏远,处处枳花,含蓄地写出了诗人对友人恬淡自适的高雅情怀的赞赏。 三、 1.无情 吹满或吹满地 2.词人表面上自解自慰,说伤春惜花费泪无益,不如痛饮美酒,恣赏落花,语极旷达,实际上却极为沉痛,较之惋惜更深一层,蕴藏着无计留春、悲情难抑的痛苦。 四、 1.萧瑟破败 2.示例一:从“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两句可以看出词人志向转战大江南北,杀敌立功,事实上却是容颜苍老满头白发,给人一种壮志未酬的悲壮之感。 示例二:“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两句写出词人在秋夜因被子单薄被冻醒,却还依稀记得梦里的万里江山,收复失地的理想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给人一种悲壮之感。 五、 1.桃源(桃花源、远离世俗的地方) 2.秦观的词表现了作者向往桃源的美好生活而不可得的愁绪(表现了作者贬官后仕途阻力重重、难回朝廷的苦闷心情);辛弃疾的词表达了对山河沦陷的痛苦之情。 六、 1.寒灯 断雁 2.《旅宿》中作者在“愁眠”中蕴含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鄂渚除夜书怀》中的“愁眠”所蕴含的情感更为复杂:既有对故乡遭受战争的苦痛,难回故乡的悲凉之情,又有光阴飞逝而自己却一事无成的感叹。 七、 1.批 入 2.积极进取、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感 八、 1.清 冷(寒) 圆(写出其中两点即可) 2.不一样。晏殊《中秋月》中“此夕羁人独向隅”意思是如此良夜我却羁旅他乡,一个人孤独地站在角落,表达了凄怆的游子心情,流露出一种浓厚的乡愁。苏轼《中秋月》中“此生此夜不长好”意思是团圆之夜如此美好,但担心不会长久,表达了兄弟久别重逢,共赏中秋圆月的快乐,也隐含着诗人担忧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或:苏轼《中秋月》中“明月明年何处看”一句意思是明年又到何处去欣赏如此佳景良夜,抒发了诗人对前途未卜的哀伤与感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