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5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新高考四调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2020~2021 学年度高三年级上学期四调语文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一)小说阅读 1.B B 项,“因在我婆婆(奶奶)逝世的酒席上发觉张大鼓没带搭档,父亲为了可怜他,为他单开了一桌……”强加因果关系,张大鼓没带搭档,是因为他是来感恩的;父亲为张大鼓单开了一桌,是表示感谢的;我过去为他敬酒, 既是感谢更是因为心中对老师张大鼓的敬重。 2.D “张大鼓借张善良抛弃妻子的故事讽刺书记与糟糠之妻打了脱离”无中生有,原文并未讽刺,加演的只是一曲新戏,没想到被书记对号入座。 3.①语言描写:通过描写“张大鼓用一口地道的家乡话行腔报字”“有道是,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须臾冬笋出,天意报平安。”等特色语言,凸显了张大鼓表演的专业与认真;(2 分) ②动作描写:通过对张大鼓“分饰不同角色,手法、唱法、身法、步法灵活多变”,“双手合拳”等动作描写,表现了他表演的认真以及技艺的高超;(2 分) ③侧面描写:由端菜的托盘不上菜,坐席的不下箸,孩子们停止了喧闹的人物反应,突出了张大鼓得技艺精湛;“突然间,鼓板如骤,地裂石开,嫩笋簌簌而出”通过对表演效果的细致描写,显示出他的技艺高超;(侧面描写分 两个部分,答出任意一部分得 2 分) 4.①小说的情节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空间,让人联想丰富,言有尽而意无穷;②照应了前文下着雪,张大鼓头上飘着雪花,现在酒席结束,雪也停了;③表现了“我”对张老师的关心,怕他酒后行走困难。也体现了 “我”对他的敬重。(每条 2 分) (二)散文阅读 5.C C 项,“……作者的目的是为了表现传统手工艺人保守、不能与时俱进的一面”错误。这里体现的是老手艺人对品质以及传统的坚持,并不是否定。 6.C C 项,“……运用借代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敬重之情”错误。并将“父亲”比作“针”,运用了比喻修辞,并不是借代。 7.①“一针一线”的绝活,表现了父亲的技艺高超和高尚的人格。②“一针一线”的劳动不仅是劳动,更关乎亲情、乡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③这种表达充满着诗情画意,又突出了文章主题。(每条 2 分) 8.①语言质朴、口语化,通俗易懂,如“头年多半时间给师父家挑水打柴干家务活”生活气息浓厚。 ②文中描写父亲手艺时大量运用拟声词;如“——咔哧”“咚咚咚”,再现了生活场景,语言生活化。 ③地方色彩浓厚,如“乡工”“上门工”“贪墨”等词语。 ④运用比喻,把父亲的裁剪比作农夫耕地,充满乡村的泥土气息; ⑤运用乡村俗语,如“裁缝不落布,穿个冒裆裤”,风格明快风趣。 (每条 2 分,答出任意三条即得满分) 二、文言文阅读 9.C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句子大意是:楚地有个叫曹丘的先生是一个擅长辞令、能言善辩的人,多次借重权势获得钱财。他曾经侍奉过赵同等贵人,与窦长君也有交情。季布听到了这件事便寄了一封信劝窦长君说:“我听说曹丘先生不是个德高望重的人, 您不要和他来往。” 其中“楚人曹丘生”“辩士”是判断句,“辩士”是对“曹丘生”的评价,中间应当断开,排除 AB 项;“季布”是“闻之”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D 项。 10.A A 项,“夷灭三族是古代最残酷的刑罚”错,“灭九族”才是最残酷的刑罚。九族说法一,是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说法二,另一种认为是从本人算起向上五代,向下五代,共是九代为九族。 11.B “朱家”和“周氏”应该对调。原文是“季布匿濮阳周氏……乃髡钳季布,衣褐衣,置广柳车中,并与其家僮数十人,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买而置之田”。 12.(1)许多有名望的人物都称赞季布能变刚强为柔顺,朱家也因此而在当时出了名。 (2)由于我到处宣扬,您的名字天下人都知道,难道我对您的作用还不重要吗?您为什么这样坚决地拒绝我呢! (1)多:称赞;以:因为;名闻当世:省略句,名闻(于)当世,译为“在当时出了名。”句意 1 分 (2)仆:我;顾:难道;距:通“拒”,拒绝;句意 1 分 13.(1)刘邦听取了滕公的进言。(2)季布为项羽卖力,是尽了他的职分,是忠心的表现。(3)刘邦赦免季布,向天下显示胸怀宽广。(4)逼迫季布,会为敌国所用。 参考译文: 季布是楚地人,为人好逞意气,爱打抱不平,在楚地很有名气。项羽派他率领军队,曾屡次使汉王刘邦受到困窘。等到项羽灭亡以后,汉高祖出千金悬赏捉拿季布,并下令有胆敢窝藏季布的论罪要灭三族。季布躲藏在濮阳 一个姓周的人家。周家说:“汉王朝悬赏捉拿你非常紧急,追踪搜查就要到我家来了,将军您能够听从我的话,我才敢给你献个计策;如果不能,我情愿先自杀。”季布答应了他。周家便把季布的头发剃掉,用铁箍束住他的脖 子,穿上粗布衣服,把他放在运货的大车里,将他和周家的几十个奴仆一同卖给鲁地的朱家。朱家心里知道是季布,便买了下来安置在田地里耕作。朱家便乘坐轻便马车到洛阳去了,拜见了汝阴侯滕公。滕公留朱家喝了几天酒。 朱家乘机对滕公说:“季布犯了什么大罪,皇上追捕他这么急迫?”滕公说:“季布多次替项羽窘迫皇上,皇上怨恨他,所以一定要抓到他才干休。”朱家说:“您看季布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滕公说:“他是一个有才能的人。” 朱家说:“做臣下的各受自己的主上差遣,季布受项羽差遣,这完全是职分内的事。项羽的臣下难道可以全都杀死吗?现在皇上刚刚夺得天下,仅仅凭着个人的怨恨去追捕一个人,为什么要向天下人显示自己器量狭小呢!再说 凭着季布的贤能,汉王朝追捕又如此急迫,这样,他不是向北逃到匈奴去,就是要向南逃到越地去了。这种忌恨勇士而去资助敌国的举动,就是伍子胥所以要鞭打楚平王尸体的原因了。您为什么不寻找机会向皇上说明呢?”汝 阴侯滕公知道朱家是位大侠客,猜想季布一定隐藏在他那里,便答应说:“好。”滕公等待机会,果真按照朱家的意思向皇上奏明。皇上于是就赦免了季布。在这个时候,许多有名望的人物都称赞季布能变刚强为柔顺,朱家也 因此而在当时出了名。后来季布被皇上召见,表示服罪,皇上任命他做了郎中。楚地有个叫曹丘的先生,擅长辞令,能言善辩,多次借重权势获得钱财。他曾经侍奉过赵同等贵人,与窦长君也有交情。季布听到了这件事便寄了 一封信劝窦长君说:“我听说曹丘先生不是个德高望重的人,您不要和他来往。”等到曹丘先生回乡,想要窦长君写封信介绍他去见季布,窦长君说:“季将军不喜欢您,您不要去。”曹丘坚决要求窦长君写介绍信,终于得到, 便起程去了。曹丘先派人把窦长君的介绍信送给季布,季布接了信果然大怒,等待着曹丘的到来。曹丘到了,就对季布作了个揖,说道:“楚人有句谚语说:‘得到黄金百斤,比不上得到你季布的一句诺言。’您怎么能在梁、 楚一带获得这样的声誉呢?再说我是楚地人,您也是楚地人。由于我到处宣扬,您的名字天下人都知道,难道我对您的作用还不重要吗?您为什么这样坚决地拒绝我呢!”季布于是非常高兴,请曹丘进来,留他住了几个月,把 他作为最尊贵的客人,送他丰厚的礼物。季布的名声之所以远近闻名,这都是曹丘替他宣扬的结果啊! 14. D 排除法可以做出答案。①“归”:称许、赞许。③“见”:接见;⑤“约”:贫困。 15.C “只要不违法,就可以率性而为”不正确。孔子的意思是:事情不管怎么做,一切都要依循义、不能背离义的原则。 三、古代诗歌阅读 16.D 项“含蓄蕴藉”错误,这首诗通过蚕妇之口,直接控诉了她们对统治阶级剥夺她们劳动果实的强烈不满和怨恨,语言激昂悲愤。 17.C C 项,“营造一种清新却又喧闹快乐的气氛”分析错误,正确的理解应是:营造一种凄清的气氛,表达诗人悲苦的心情。 18. ①用典:诗人借黄帝梦游华胥国及《梁甫吟》的典故,抒发离乱之苦;②借景抒情:秋意渐浓,木叶脱落,树林影疏,破晓寒风吹来阵阵雁声,渲染凄凉氛围,表达离乱之悲;③直抒胸臆:诗开篇用“郁郁羁怀”“寥 落”,结句用“怅”直接抒发思乡与悲时之痛。 (每条 2 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 19. (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6)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五、语言文字运用 20.C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及标点的能力。 融入,指与环境相适应,或者物体融化与其它物体混合,或指加入其中而自我独立,一般指比较广义的汇入;溶入,指易溶解物体溶解于液体,化解后不分你我,一般指液体的汇入;根据语境,此处应该选用“融入”。 光顾,书面表达,敬语;惠顾,是一个敬辞,指商家欢迎顾客光临,比光顾更显尊重;从语境看,此处是一般性叙述,应该选用“光顾”更准确。 轶事,指世人不知道的史事,多指未经史书记载的事迹,或指别人闻所未闻的事,不可思议的事;故事,指过去的事,或指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根据语境,此处指的是施特劳斯曾经留下的并不为更多人知道的 事,应该选用“轶事”。 “在哥灵精如同在家一样”是具体的音乐作品的名称,应该用书名号。 21.①他们仅仅为了赚钱糊口。②杯中酒液宝石般晶莹闪光。 22.①原文“旧式风灯”呼应前文“老店”,更能体现古朴的氛围,突显小店的历史底蕴。②原文“密密实实”“深深浅浅”,运用叠词,富有音韵美,而且生动传神地描写了风灯下葡萄叶充满诗意的特点,与原文整体风格比较一致。 23.“精神亚健康”是人们因精神追求失去正确日标、缺乏价值支点,表现出对生活、他人、事业和社会缺乏热情、感情、激情和责任感的一种精神状态。 【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图文转换及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此类试题的解答,首先要认真分析流程图,明确各层级的关系。根据箭头指向,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给“精神亚健康”定义。“精神亚健康”是人们因精神追求失 去正确日标、缺乏价值支点,表现出对生活、他人、事业和社会缺乏热情、感情、激情和责任感的一种精神状态。 六、作文 24.立意及分析 一、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李大爷和老伴辗转赶到某知名医院就医,却被告知就医需要“网上预约”。取消现场挂号让李大爷这样“慢了一拍”的老人“望网兴叹”。这是题目提供的真实情境,考生应由此展开联想和思考。李大爷就医 只是信息化、智能化社会中“慢一拍”群体中的一个例子。考生针对这种现象应该思考的问题是:如何看待医院以及其他类似的做法?在“快一拍”的信息化、智能化社会中,如何解决“慢了一拍”群体的问题?考生不可跳出 这一情境,也不可拘泥于医院“网上预约”这一点。 2.典型任务的限制。“针对这种现象,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是题目给出的任务,要求考生针对老年群体在信息时代四处碰壁这一社会现象作出分析思考,形成自己的看法。作为一道新闻类的作文材料题,考生最好写时评类 文章,将看法说清楚,给出有说服力的依据和道理。 3.价值判断的限制。考生一方面要肯定网上预约挂号带来的便利,不能全盘否定之;另一方面,我们要看到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应该更多去帮助“慢一拍”的群体熟悉和适应社会的发展,考生在思辨材料的时候应该树立正 确的价值观,不能消极应对材料中的社会现象。 二、开放性 1.立意角度自由。考生在表达对这一事件的思考时,可以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危害,以及改善的措施。从社会和个人两方面的角度,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社会方面,要考虑老人群体的特殊性,对他们要多理解、多关怀; 个人方面,老人不能有畏难情绪,自身也要积极学习,家庭成员也有义务帮助老人融入当下社会环境。只要符合材料中的立意,从任何角度切入均可。 2.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本题材料与社会热点话题相关,与考生的生活相贴近。考生的家中也会有不懂网络的老人,考生自然会承担起帮助家中老人融入信息时代的责任与义务,有深切的生活感受。同时,可供联想的事例是丰 富的,作为一个社会热点话题,相应的新闻事件时常发生,考生可以综合不同领域的类似事件展开思考和分析。 三、立意参考 切题立意: 1.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2.预约挂号不能一刀切。 3.用行动温暖数字难民。 4.帮助老人迈过数字鸿沟。 5.智能社会不能落下“慢一拍”群体。 …… 偏题立意: 1.不再推行预约挂号。(未准确抓取核心信息)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脱离材料,胡乱立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