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学案:第7课 记念刘和珍君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学案:第7课 记念刘和珍君

www.ks5u.com 第三单元 现当代散文 在你的成长中,有哪些人或物拨动过你心灵的琴弦?你是否能捕捉到最动人的音符写下最美的曲子?他们的故事是否像一把刻刀把历史的记忆刻在你的心底,永远传唱?学习本单元,品味鉴赏作品中的人物,感悟人物的高尚的情感,体验历史和时代留在作家身上的特殊印记,你将获益匪浅。体验“民族魂”的鲁迅的硬骨头,体验他的充满正义感、责任感和疾恶如仇的心性;感悟百岁老人巴金在十年“文革”中的忏悔意识、道德良心,学习他的坦荡和激情以及敢于说真话的勇气;品味梁启超“祭酒英年俊才最是少,叹中华已无英雄焉?借我三千铁骑,我愿复我浩荡中华”的铿锵话语、雄心壮志。你心灵的琴弦将会弹奏出最美的强音。‎ 总是在蓦然回首,才发现许多人,许多事已深植于记忆,如影随形。正是他们,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感叹,让我们勇敢承载生命的重量。正是他们,陪我们走过一段段风雨之路。即使现在已不在我们身边,却会永远地印在我们的心底……‎ ‎【图说·画中有话】‎ ‎【概说·单元内容】‎ 本单元学习写人记事的散文。三篇课文都是写人记事的佳作,都属于回忆性、纪念性的文章。记事的文章,往往要写出作者对所记述事件的思考与感悟,或抒发真挚、深刻的情感。《记念刘和珍君》通过对“三一八”‎ 惨案相关事件的回放及对刘和珍的生平事迹的回忆,表达了对烈士的悼念、对反动政府及无耻文人的愤怒,警示人们勿忘烈士的鲜血,提倡理性而有效的斗争方式。《小狗包弟》则在朴素、平淡的回忆中,流露出警人心魄的自省与忏悔意识,启发读者对那场浩劫及人性善恶做触及根本的思索。而写人的文章,一般以写出人物的个性为宗旨,同时寄寓着作者的赞美、颂扬或褒贬等情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写出了先生的学识、精神、作风、修养,使一个真实生动的大学者形象跃然纸上。作者对老师的崇敬之情,令人读之叹然。‎ ‎【师说·单元所学】‎ ‎1.梳理内容,把握情感。首先应通读全文,从整体上把握文中写了哪些片段,这些片段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与品质;或者看文章所写的核心事件是什么,作者借此要表现怎样的思想情感或反映怎样的社会现实。‎ ‎2.分析写法,品味语言。经典的作品在写法上各有各的妙处,语言各有各的风格。分析写法、品味语言的过程其实是加深对作品理解的过程。读《记念刘和珍君》,揣摩鲁迅先生以感情起伏结构文章的原因,无疑就抓住了解读该文的关键;读《小狗包弟》,品味其浑然天成的语言风格,无疑也会有助于提高自己对语言的感悟力。‎ ‎3.咀嚼涵泳,心灵共鸣。品文的过程,其实也是品人的过程。优秀的散文作品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对文中人物的精神品质、作者的人格魅力,都应当深入挖掘、细细分析,并最终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力量。鲁迅的刚正不阿、巴金的忏悔意识、梁实秋对师长的敬爱等,都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第7课 记念刘和珍君 她,在恐怖迫害中战斗,在枪林弹雨中穿行,在艰难困苦中从容!她,以柔弱的身躯,扛起一个民族的良知;以坚决的反抗,唤醒黑幕之下的正义;以殷红的鲜血,证明中国女子的勇毅。罪恶的子弹,洞穿她的身躯,却无法穿透她对自由的追求。她,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人类的历史,用自己的精神赢得猛士的尊敬。她,就是刘和珍。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跟随鲁迅先生来纪念刘和珍君吧!‎ ‎1.走近作者 生平 经历 ‎  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1902年去日本留学,后弃医从文,希望用文学和艺术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进行猛烈的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不顾国民党政府的种种迫害,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作品 ‎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 评价 ‎  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2.背景解读 本文写作背景为“三一八”惨案。1926年3月18日,北京各界人士为了抗议帝国主义侵略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会后,游行示威,在段府前请愿。当到达时,早已经戒备森严的府卫队突然向群众开枪射击,并用大刀砍杀,打死打伤二百余人,制造了屠杀爱国民众的“三一八”惨案。‎ 惨案发生之后,军阀的反动文人竭力为其主子开脱罪责,污蔑参加请愿的群众是“暴徒”,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制造了种种谣言中伤他们。在这一惨案中,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学生自治会主席刘和珍遇难了!刘和珍是鲁迅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和震动,加上反动文人的污蔑、中伤,使鲁迅悲愤交集。此时,鲁迅正在写《无花的蔷薇之二》,他怀着满腔悲愤,当天晚上就写下了该文的4~9则,揭露控诉反动派这一暴行,并指出:“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后来,鲁迅又相继写了《死地》《可惨与可笑》等文。4月1日,写下了著名的《记念刘和珍君》。‎ ‎3.相关知识 鲁迅的杂文 杂文(也被鲁迅称之为“杂感”或“短评”),在中国是古已有之的,而现代杂文的兴起、发展和繁荣,则是和鲁迅的名字分不开的。在鲁迅的笔下,杂文具有一种自由地摹写世相、描述见闻、评说人事、言志抒情、启蒙思想和反抗现实的使命,从而以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和独特完美的艺术形式,攀上了中国文学的高峰,进入了“高尚的文学楼台”。‎ 鲁迅一生写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杂文集。在这些杂文集中,鲁迅把笔触伸向了各种不同的文化现象和各种不同阶层的各种不同的人物,其中有无情的揭露,有愤怒的控诉,有尖锐的批判,有辛辣的讽刺,有机智的幽默,有细致的分析,有果决的论断,有激情的抒发,有痛苦的呐喊,有亲切的鼓励,有热烈的赞颂,笔锋驰骋纵横,词采飞扬,形式多样,变化多端。这些杂文彻底打破了中国古代散文“温柔敦厚”的美学风格的束缚,更自由、大胆地表现现代人的情感和情绪体验,为中国散文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更加宽广的道路。鲁迅的杂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容抹杀的。‎ 一生清名毁于“三一八”惨案的段祺瑞 段祺瑞为人严肃刻板,不苟言笑,生活朴素,一生没有积蓄房产,不抽、不喝、不嫖、不赌、不贪、不占,被人称之为“六不总理”。段祺瑞拥有绝对权力,却能如此简朴行政,即便现在看来,仍然显得难能可贵,难怪梁启超这样评价段祺瑞:“其人短处固所不免,然不顾一身利害,为国家勇于负责,举国中恐无人能比。”‎ 在得知卫队开枪打死学生制造出“三一八”惨案之后,段祺瑞顿足长叹:“一世清名,毁于一旦!”他尊重事实,没有封锁消息掩盖真相,闻讯之后随即赶到现场,没有隆重的迎接仪式,没有煽情的表达慰问,以极其传统的方式,面对死者长跪不起,以示忏悔,并决定从此终生食素。临死之前,段祺瑞身体非常虚弱,医生建议他吃点肉食以增强体质,但他还是以“人可死,荤绝不能开”予以回答,直至生命终结也没有背弃终生食素以表忏悔的誓言。‎ ‎1.字音识记 ‎(1)正音 寥落(liáo)  绯红(fēi)   踌躇(chóu)(chú)‎ 洗涤(dí) 噩耗(è) 桀骜(jié)(ào)‎ 尸骸(hái) 不惮(dàn) 浸渍(jìn)(zì)‎ 屠戮(lù) 殒身不恤(yǔn)‎ ‎(2)多音字 干      攒 当 恶 抹 ‎2.字形辨析 ‎3.近义词辨析 ‎(1)流驶·流失·流逝 辨析:三者都表示成为过去,使用对象略有不同。流驶:①犹“流逝”,流走,成为过去;②飞快地移动。多强调移动的过程。流失:①指自然界的矿石、土壤自己散失或被水、风力带走,也指河水等白白地流掉;②泛指有用的东西流散失去;③比喻人员离开本地或本单位。使用对象多指具体事物。流逝:像流水一样消逝。使用对象一般指时间以及某些抽象事物。‎ 即时小练:①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②建造水库蓄积汛期的河水,以免宝贵的水资源白白流失。‎ ‎③美好的童年时光流逝了,祖母也离我而去。‎ ‎(2)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辨析:两者都表示临事不慌张,有把握,但使用对象不同。“从容不迫”指不慌不忙,镇静。不迫,不急促,不慌不忙,沉着镇静。多用来表示为人处世的态度。“游刃有余”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多用来比喻工作的能力。‎ 即时小练:①在任何困难面前,她总是表现得从容不迫,所以她成了大家的“主心骨”。‎ ‎②如果你能够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那么你做起事来就游刃有余 了!‎ ‎(3)目不忍视·不忍卒读 辨析:两者都用来形容“悲惨”“凄惨”,但使用对象不同。“目不忍视”指凄惨得叫人不忍心看(常用来形容场景、事实十分悲惨)。“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常用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即时小练:①前几年房价狂奔不已,蚁居、厕居、蛋居、船居、洞居等深深刺痛我们的双眼,令人目不忍视。‎ ‎②《红楼本事》之残酷,在于打破了高鹗续书中贾府不曾一败涂地的幻想,尤其将林黛玉的可悲结局,分析得丝丝入扣,令人不忍卒读。‎ ‎(4)惊心动魄·心有余悸 辨析:两者都有“害怕、惊骇、紧张”的意思。“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侧重于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心有余悸”指因害怕而心跳得厉害。侧重于因回忆已经过去的危险的事情,心里还害怕。‎ 即时小练:①几个月前,50个受检水龙头因铅含量超标而致四成不合格,从而引发了一场“铅危机”。此事至今仍令人心有余悸。‎ ‎②这部电视剧,主要讲述了“刀之队”探员潜伏在贩毒组织内部,和毒贩展开惊心动魄的较量,最终将笼罩在江南小城上空的毒网一扫而光的故事。‎ ‎4.熟语积累 ‎(1)长歌当哭: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 ‎(2)痛定思痛:指悲痛的心情平静以后,回想以前的痛苦。‎ ‎(3)广有羽翼:到处都有帮凶。‎ ‎(4)百折不回: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5)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6)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 即时小练:(1)长歌当哭,须痛定之后。 但是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反思,那些先后碾压“小悦悦”‎ 的装傻司机以及漠然视之的18个过客良心何在!‎ ‎(2)革命老区金寨,以其山一般宽广的胸怀,培养了一批批为中国革命事业殒身不恤的优秀儿女。‎ ‎(3) 在云南森林火灾救援中,中石油云南公司配合政府打响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供油抢险战”。‎ ‎5.名句积累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2)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3)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陶渊明《挽歌》)‎ ‎1.文章开头为什么说“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而不说“一九二六年三月二十五日”?‎ 提示:文章开篇以“中华民国”作纪年,这是愤慨的揭露和讽刺。所谓“中华民国”早已不是人民的国家;所谓“国民政府”只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代理人,是屠杀中国人民的机器;所谓“执政府”也完全是人民的敌人,是屠杀人民的刽子手。‎ ‎2.作者两次写到“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但为什么又说“我说不出话”呢?‎ 提示:第一次出现的“也早觉得”中的“也”字是针对程君的请求而言的,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是因为程君的请求,更主要的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早”字则进一步说明,要写文章纪念的愿望由来已久,不只是程君的请求才引起的。‎ 鲁迅先生是一位具有强烈正义感的思想家和革命家,“三一八”‎ 事件发生后,他自觉有责任去揭露事件的真相,悼念烈士,鞭挞凶残的杀人者及无耻文人,并且从中总结出经验和教训,使“苟活者”看到“微茫的希望”,激励“真的猛士”奋然前行,自然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但因为“三一八”事件的发生出人意料,他为刘和珍等人惨遭虐杀感到悲痛欲绝,“出离愤怒”;同时,他也深知在当时“非人间”的社会里是无法用语言来分辨是非曲直的,所以“说不出话”。“说不出话”正是对反动政府及其走狗文人的愤怒控诉。‎ ‎3.这篇文章是鲁迅先生对“三一八”惨案的评述,作者为什么以“记念”刘和珍作为写作切入点来评价“三一八”惨案?‎ 提示:刘和珍作为一个品行良好的学生,富有正义感和责任感。作者反复写她的“微笑”“和蔼”,侧面写明请愿群众的形象,让人了解这是一批怎样可爱的青年。段祺瑞执政府杀害的就是这样一批可爱的青年,流言家诬蔑的就是这样一批可爱的青年,其凶残、卑劣便不言而喻,什么“暴徒”,什么“受人利用”,无耻谰言都不攻自破。‎ 写刘和珍遇难,用了一系列特写镜头,枪弹的攒射、大棍的挥舞都历历在目;在枪林弹雨中互相救助的情景也如在眼前。这样的特写镜头远比全景式的描写更为细致,能使人想见这场发生在段祺瑞执政府门前的惨案的全景。写刘和珍,写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追悼会,写程君的话,又真切地反映了惨案之后正义的人们是怎样深切地悼念死难者的。‎ ‎4.作者为什么要引用陶潜的诗?‎ 提示:血痕必将扩大,说明请愿造成的牺牲对当时社会的作用。鲁迅引用陶潜的诗意在说明:烈士之死有包括“我”在内的“亲族,师友,爱人”等人的哀悼已经足够了。因为作者在总结经验教训时已明确:徒手请愿而流血牺牲不值,但是,在此,既因流血而产生影响,血也不是白流了。‎ ‎5.在文中,“中国人”“庸人”“苟活者”“无恶意的闲人”“有恶意的闲人”各指什么样的人?‎ 提示:_“中国人”泛指所有的中国人,不是特指“反动派”。‎ ‎“庸人”即平庸之人。他们对反动派的暴行有所不满,对烈士的死难有所哀痛;但是,他们不敢“直面惨淡的人生”,不敢“正视淋漓的鲜血”,他们特别容易“忘却”历史的教训。他们的苟且偷生在客观上起着维持这“似人非人的世界”的作用。‎ ‎“苟活者”是有一定是非观念,不忘怀烈士的死难而又没有行动起来的人。他们“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他们有可能走向斗争。“苟活者”中包括“苟活到现在”的“我”,这是作者的谦辞,意在反衬刘和珍“为了中国而死”的光荣。‎ ‎“无恶意的闲人”指一般庸俗的市民。这种人尽管在政治上同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有恶意的闲人”)有着根本的区别,但是他们对世界的态度极端冷漠,冷眼旁观,甚至把烈士的鲜血当作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对这种人,作者几乎不抱希望。‎ ‎“有恶意的闲人”指陈西滢之流,作者痛斥其制造无耻流言,对其深感愤慨。‎ 鲁迅先生在第六节第一段写道:“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从文字上看,作者对学生徒手请愿这一种斗争方式并不十分赞成。你是如何看待作者这种观点的?‎ ‎[他人之见]‎ 观点一:我赞同作者的观点。因为徒手的学生面对的是一群武装的反动军警和卫队,学生前往示威,只能是自投罗网,我认为学生爱国精神可嘉,但要讲究斗争策略。‎ 观点二:我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斗争确实要讲究策略,但当时情况非常紧急,如果等策略想好,帝国主义的大炮早就打过来了。为了显示中国人民的反帝决心,使帝国主义的代理人段祺瑞执政府感受到人民的力量,作为进步思想代表的大学生走上街头,游行示威,有何不可?我们不能因为敌人的凶残而停止斗争!‎ 观点三:应从鲁迅先生不赞成青年徒手请愿的出发点分析。鲁迅先生认为那样的请愿等于上门送死,属于无谓的牺牲。鲁迅先生不拒绝反抗,只是怀疑反抗形式的有效性,如果换成真刀真枪的搏斗,先生是不会反对的,虽然牺牲会更多,原因是他看透了当时的政府是绝对不会因为学生的请愿就放下屠刀变好的。倘若换在文明民主的国度,倘若说游行和请愿能够换来好的结果,丝毫不用怀疑鲁迅先生会第一个站出来,支持青年的做法。‎ ‎[吾之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主旨归纳 本文通过对刘和珍的沉痛悼念,深刻地揭露并愤怒地斥责了反动派的凶残和御用文人的下劣;热烈地颂扬了爱国青年勇敢无畏的斗争精神,并热情地激励革命者更加有力地战斗,更加奋勇地前进。‎ 二、结构图示 三、写法赏析 ‎1.巧妙运用修辞手法 ‎(1)比喻 ‎“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鲁迅以煤的形成来比喻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以“大量的木材”来比喻人类在残酷的社会斗争中大量流血牺牲,付出了很高的代价;“结果却是一小块”写由大量木材凝成的煤只是很小的部分,以此来比喻大量流血牺牲而换得的人类历史的前进只是一小步。作者不赞同徒手请愿,主张应当集中革命力量,以有限的代价去换取更大的胜利。 ‎ ‎(2)反语 ‎“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伟绩”指灭绝人性的劣迹,“武功”指凶残野蛮的暴行,这句话用反语揭露中外反动派“屠戮妇婴”“惩创学生”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作者对执政府的愤怒、憎恨和嘲讽。‎ ‎2.叙、议、抒情和谐统一 ‎《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记叙、议论、抒情三者交错结合,达到有机的和谐统一,使文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很强的说服力。如第五节,先记叙了刘和珍等遇难时的情景,描绘了爱国青年英勇斗争的形象,揭露了反动派的凶残。接着写出“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一句。这是在记叙之后,作者悲愤至极的感情的总的抒发,强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的憎恨,对死难烈士的悲痛。而在记叙和抒情中又夹杂着议论,增强了对反动派揭露的深刻性。本文每一段几乎都是熔记叙、议论、抒情于一炉,它不仅增强了文章思想的深度与力度,而且使作者爱憎分明的感情色彩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了。‎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一、知识讲解 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是阅读的基础,能否在上下文语境中迅速地领悟词语的准确含义,是高水平阅读的一项重要标志,也是高考现代文阅读考查的一项最基本的内容,其考查方面主要有:①解释重点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临时义。②理解文中词语的修辞效果和表达作用。③掌握指示代词在文中的指代范围和内容,这样的词一般是代词或者是基本概念。‎ 我们在阅读《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时,常常遇到对重要词语的理解,如“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一句,“沉默”一词是理解句子的关键。根据具体语境,对“沉默”一词的理解可以从“两种结果”的角度来分析。一是从“爆发”的角度理解,“沉默”的过程是积蓄力量,是爆发的先兆;一是从“灭亡”的角度理解,“沉默”是指甘受压迫,国家、民族在黑暗的统治下更加衰颓下去。‎ 二、考查形式 ‎1.文中画线部分中的“×××”指什么?‎ ‎2.文中以“×××”词来比喻什么?其中的含义是什么?‎ ‎3.“×××”一词强调的是什么?‎ ‎4.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第几段中“……”的含义。‎ ‎5.综观全文,简析文中加点词“……”的内涵。‎ 三、答题步骤 ‎1.分析词句本身。若要谈对词语的体会,就要理解词语的原意,因为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总是在原意的基础上或作引申,或作比喻,或作移用,然后结合上下文揣摩其特定含义。若谈对句子的理解,则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句中的特定称谓,句中的代词、动词和修饰语以及运用了修辞的词语。‎ ‎2.弄清词句所在位置。如果句子在文章、语段中起总起作用,那么要想理解它必须从它所领起的那些内容去看、去找;如果句子在文章、语段中起小结作用,那么理解它必须依据它的上文。所以,首先要准确判断句子在文中或语段中的位置,厘清其是否为起始句、收束句、过渡句、中心句等;其次要弄清句子的管辖范围,在句子管辖范围内分析句间关系,确定语句的基本内容或含义。‎ ‎3.返回原文。回到词句在原文中的所在段落,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理解。原文中有时会出现相同意思用不同词句来表达,或有的词语文中有解释的情况,这时应合理加以利用。‎ 四、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怀鲁迅 郁达夫 真是晴天的霹雳,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而听到了鲁迅的死!‎ 发出了几通电报,荟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 ‎22日上午10时船靠了岸,到家洗一个澡,吞了两口饭,跑到胶州路万国殡仪馆去,遇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 这不是寻常的丧葬,这也不是沉郁的悲哀,这正像是大地震要来,或黎明将到时充塞在天地之间的一瞬间的寂静。‎ 生死,肉体,灵魂,眼泪,悲叹,这些问题与感觉,在此地似乎太渺小了,在鲁迅的死的彼岸,还照耀着一道更伟大、更猛烈的寂光。‎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鲁迅的灵柩,在夜阴里被埋入浅土中去了;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 ‎1936年10月24日在上海 文中画线部分所写的“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反映了青年男女什么样的心情?‎ 答:“破裂似的心肺”:对鲁迅去世的悲痛。“紧捏的拳头”:决心继承鲁迅的遗志;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愤恨。‎ 解析:‎ 对重要词语的鉴赏,除了整体把握文本内容,还可以利用平时积累的词语知识,从本义与语境义等多角度分析。有一个成语“撕心裂肺”形容人非常悲痛,这里写的是青年男女得到鲁迅去世消息的心情,因此应是“对鲁迅去世的悲痛”,悲痛时“紧捏的拳头”,可以理解为化悲痛为力量,结合文本,还可以理解出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恨。‎ 在中国被称为“东亚病夫”的黑暗年代,鲁迅抱着医学救国的热情东渡日本留学。日本曾经是中国的学生,隋唐时就派人到中国学习。可是自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步走上了衰退的道路。尽管有洋务运动,可甲午海战却让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政府丧失了跟西方帝国谈判的资本。先进的知识分子去国外留学,观览所在国的科学技术文化以及社会风俗,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武装自己。可在异国他乡,鲁迅却看到了不愿看到的一幕。当他从电影中看到中国人被日军砍头示众、周围却挤满了看到同胞被害而麻木不仁的人群的情景后,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他觉得“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他毅然弃医从文,立志用手中的笔来唤醒沉睡的中国民众的灵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句就是他自己的最好写照。鲁迅是先知先觉的,他敏锐地察觉到中国落后的根源,在列强的强大,更在于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中的奴性。这种奴性,是臣民对皇帝的奴性,长此以往形成了软弱可欺的劣根性。近代史上多次割地赔款、多次一败涂地,正是这个沉睡民族软弱性的体现。鲁迅选择了“弃医从文”,选择了与黑暗的社会现实做斗争,除了抨击政府,还要唤醒麻木的数万万国民。熟悉鲁迅,走进鲁迅的世界,我们会得到人生的启迪,也会获得丰富的作文素材。‎ ‎{素材点金} ‎ ‎1.古今中外凡有成就者,无一不是永不满足者,鲁迅能弃医从文的关键就是他那颗上进心。正因为如此,他在写作上勤奋钻研,努力耕耘,于是收获了成功,使他的人生获得了新生。此作文素材,适用的主题有“改变”“专注”“梦想”“心灵的选择”“独立思考”等。‎ ‎2.人需要梦想的支撑。梦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鲁迅先生是一个具有崇高梦想的人,他把自己梦想的种子扎根在写作的土壤里,并最终收获了一树的美丽和芬芳。‎ ‎3.立国先立人,立人贵在人心,为这信仰,鲁迅先生独立地战斗了一生。独立思考,孤独行走,铸就了先生的伟大。鲁迅因孤独而伟大。此素材也可用于“选择孤独而不丢失自己”。‎ ‎4.人生的转折。鲁迅父亲患病,家道败落,庸医害人,使他选择学医。然而在仙台学医时看到的时事影片的情景,使他又生出了愚弱的民众只能做“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的新认识,于是他决定弃医从文。‎ ‎{精彩运用} 示例1:探究鲁迅,你不仅会看到他冷峻的脸庞和犀利的眼神,你会发现他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对刘和珍的赞美文字“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中蕴涵着的对这“似人非人”世界的有力控诉;你会发现他在《祝福》中,描写祥林嫂在祝福声中凄然死去的笔墨下掩盖的,是内心对封建礼教和这吃人的社会的极度愤怒;你会发现他在《少年闰土》中,对闰土成年后直呼“老爷”的阿谀奉承的描写中洋溢着对少年闰土的怀念和对这残害人身心的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鲁迅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唯有探究才能揭示其中的意蕴。探究,能找寻看不见的另一片天空。‎ 示例2:鲁迅,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从衣食无忧到家道中落,从留洋海外到弃医从文。他是那个从小背上家庭重担的少年,他是那个把“早”‎ 字刻在书桌上的学生,他是那个每天夜以继日写作的斗士。面对家庭,他勇挑重担。面对国难,他热血报国。独立是他的坚强,独立是他的气节。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独立让他独自战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独立让他冷眼观世界。‎ ‎[拓展阅读]‎ 忘不了的人是你——纪念鲁迅逝世七十周年 陈漱渝 ‎1936年10月19日,当你溘然长逝的时候,曾留下遗嘱:“忘记我,管自己生活。”然而,70年以来,你的友与仇从来没有忘记你,在你棺木上覆盖“民族魂”锦旗的民众从来没有忘记你。你的死印证了马克思的名言:“死亡对于死者并非灾难,对于生者才是不幸。”‎ ‎1881年9月25日,你诞生在绍兴东昌坊口新台门周家。在当时,这一天并未因为你的呱呱坠地而显得不同寻常。但在你去世之后,每年的这一天都成了中国人的文化庆典。因为你以“鲁迅”为笔名创造的文化遗产,成了20世纪人类最值得夸耀的精神财富之一。‎ 你的文学活动是以失败开始的,但却以辉煌终结。你作品中蕴含的深邃哲理,过人才智,渊博学识,以及博大的入世情怀,深厚的生活底蕴,独特的艺术风格,使你成了“作家的作家”。你的作品中不仅有中国观念,而且有世界观念;不仅有民族关怀,而且有人类关怀。你每篇文章论述的虽然都是当时具体的局部性问题,但涉及的却是总体和全局,明天和未来。正因为如此,你在中国读者心中的神圣位置,就如同荷马之于希腊人,莎士比亚之于英国人,歌德之于德国人,泰戈尔之于印度人,惠特曼之于美国人……‎ 你在文坛的崇高地位,不仅仅取决于你是一位作家,而首先取决于你是一位战士。中国历史上涌现的作家灿若繁星,但荷戟执戈、毕生鏖战的首推“鲁迅”。你跟重于磐石的黑暗势力搏斗,跟人类灵魂深处的丑陋面搏斗,跟自身的弱点、局限乃至缺点、错误搏斗。在你看来,面对压迫要斗争,对敌宽容是纵恶。你的铮铮硬骨,是支撑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擎天梁柱。‎ 当前我们生活在你生前热切向往的“第三样时代”‎ ‎,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挑战,新的机遇。你作品中对中国社会不和谐深层因素的揭示和批判固然是对我们实现美好愿景的一种启示和促进,而且你作品中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协调发展的精辟论断,更是一种取之不尽的精神资源,也是深入研究你的一种新的学术生长点。“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撩开那层障目的云翳阴霾,一座繁花似锦的春山就会清晰地在我们眼前呈现。‎ 我结识了不少当代作家。他们当中的有些人无法讲清他的哪一篇作品受到了你的什么具体影响,但是他们却毫无例外地把你的作品作为人生的教材,努力按照你的风骨品格塑造自己。他们牢记着你的教导:文艺家固然须有精熟的技巧,但尤须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你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你的甘为泥土、甘为人梯、甘为崇楼广厦一砖一石的精神,仍然是当今时代热切呼唤的时代精神,仍然是当今文艺家立身行事的圭臬。‎ 是的,你离开我们已经整整70年了。两万五千五百多个日日夜夜,这是多么悠长的岁月,但岁月的流水并没有冲淡我们对你的记忆。你的精神背影在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显得愈益清晰,愈益高大。你没有死!你的事业属于人类,你的生命属于永恒。‎ ‎{美点借鉴} 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鲁迅就是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的人。他的作品,他的人格,他的精神,都闪耀着熠熠光辉,深深地影响着人们。他,是一个战士,荷戟执戈、毕生鏖战;他是一个作家,思想深刻,笔锋犀利;他是一个革命者,不屈不挠,艰辛奋战。鲁迅是中国文化的一面旗帜,他用全部的热情为中国乃至世界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他的事业属于人类,他的生命属于永恒。所以,在人们的怀念中,他的形象会愈益清晰,愈益高大。‎ 我读鲁迅 一考生 我最先接触到的鲁迅的作品,是那篇选在语文课本上的《少年闰土》,那时的我年龄尚幼,觉得他的语言读起来十分费解,因此并不喜欢,但那海边刺猹的美好景象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随着时光的流逝,知识的积累,渐渐地,再读起鲁迅的作品来,我便折服于他犀利的文笔之中了。‎ 我读鲁迅,已不仅读他的作品,也读他的思想、性格。‎ 我读他的高洁,面对黑暗中来自四面八方的诘难,他从不屈服。他是猛士,一个勇往直前的猛士;他是强者,一个不惧任何艰险的强者;他又是一片晶莹的雪,正如《雪》中所说:“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因此他笔下的雪,被赋予生命,而这生命是他人生的有机组成部分,雪也就显得那样孤傲、高洁,恰似鲁迅其人。‎ 也读他的坚韧:“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面对死于敌手的年轻人那鲜红的血,他的悲愤更加浓重了,但他化悲痛为力量,以笔代武器,向敌人讨还血债,正因为他对友人爱得深,才会对敌人恨得切,谁能说他不是一个奋然前行的猛士呢?‎ 还读他的幽默:《狂人日记》里对“吃人者”入木三分的刻画,《孔乙己》中对孔乙己迂腐固执的一面淋漓尽致的描写,读来让人忍俊不禁,拍案叫绝!‎ 他的幽默是最让我欣赏,也是最令我佩服的,他用他幽默诙谐的语言,将那充满白色恐怖的年代与人性,披露得一清二白。‎ 我读鲁迅,不仅读他的作品,也读他自己。他深刻,勇敢,坚强,他骨头最硬。读他那“一”字形的胡须,他瘦削的面颊,他一簇直竖起来的头发……‎ 鲁迅为了拯救整个中华民族而三改志愿,他一生“俯首甘为孺子牛”,鞠躬尽瘁。虽然他不是一名共产党员,但他一直在用他的实际行动,支持着年轻的中国共产党,鲁迅当之无愧为“民族魂”。‎ 读金庸、席绢的小说可斜倚床头,随手翻来;而读鲁迅的作品,则须正襟危坐,细细咀嚼。‎ ‎{美点借鉴} ‎ 此文可谓有感而发,从一篇课文读到鲁迅的诸多作品,但作者却不光是读鲁迅的作品,更多的则是读鲁迅的思想,读鲁迅的性格。作者读到了鲁迅的高洁,读到了鲁迅的坚韧,读到了鲁迅的幽默,读到了鲁迅的为人,作者为一代伟人的高尚人格而折服,为一代文豪的笔力而惊叹,可谓感至深矣。作者在那里不是空发议论,无病呻吟,而是建立在读的基础上的有感而发:他读了鲁迅的《雪》,感其高洁;他读了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感其坚韧;他读了鲁迅的《狂人日记》《孔乙己》,感其幽默。作者所感发的情怀中渗着一种东西,那便是对鲁迅的深入探究。探究之后,读通了,悟懂了,再发表感想,才透着真。‎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