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5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10 宇宙生命之谜 人教部编版
10 宇宙生命之谜 语文要素 阅读: 1.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些什么。 2.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解决问题。 3.借助旁批,圈画关键词,提取信息,梳理、交流阅读方法。 写作: 掌握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并学会运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解决问题。 难点:掌握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并学会运用。 课前准备 配套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要求 1.自学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完成本课“预习卡”的内容。 2.根据课后练习的提示,默读课文。 课时目标 1.会写“谜、尚”等14个字,会写“起源、昼夜”等22个词语。 2.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些什么。 3.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宇宙图片或小视频,交流感受,进入本课学习。 2.出示课题,理解课题。 (1)提出问题:地球之外是否存在生命?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讨论。 (2)自然过渡到课文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通过“预习卡”养成三遍读书,边读边批注的学习习惯。 二、交流预习,提问检查 1.同桌交换“预习卡”,互相检查生字的读写。 2.同桌互看,对方提出的课堂探究能不能解决。 3.选择一两位同学的问题在全班交流。 预设:本课有许多科技词汇不太好理解,要在课前安排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如“核酸、厌氧菌、磁场、有机分子”等,课堂上简单交流一下,读通即可,不需深入讲解。 三、根据提示,找关键信息 1.宇宙中,除了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来看看旁批给了什么提示。 2.默读课文第二处旁批,理解旁批的意思。 (1)提问:从这处旁批中你读懂了什么?(阅读时注意找每个自然段的关键句) (2)追问:怎么找关键句呢?有些段落也可能没有关键句,怎么办? (3)交流指导。 预设:关键句一般在开头或结尾;没有关键句的,找一个个并列的关键词或根据内容概括。 3.默读第2~9自然段,用“____”画出各段的关键句或关键词。 4.交流指导。 学生交流,教师提示学生结合每一个批注,找到需要的关键词或句子,并适时填表。 预设: 段落,关键词句2,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 3,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必要的水分、适当成分的大气、足够的光和热。 4,水星、金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5,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 6,探测器对火星的观测推翻了人们的猜测。 7,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 8,在探测器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 9,陨石上存在有机分子,说明太空可能存在生命。 5.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 (1)教师提示说明文常见的写作顺序:提出问题(质疑)——分析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结论)。 (2)合作与交流。小组合作,给课文划分层次,归纳出每一层次写了什么。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质疑:课文的第一部分,也就是第1自然段,对了解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没有帮助,这段话是不是多余的?能否删除呢? 预设:教师可从以下角度引发学生思考: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从古至今,强调时间之久远,人们一直对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感兴趣,可见这个问题实在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用了对比的手法,古代科学不发达,只能用神话来解释,而如今科学发达了,却依然没有确切的答案,可见这个问题确实是个“谜”,自然过渡到后文的探究。 2.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结合课前导语、课后习题和旁批阅读)。 3.小结:本文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信息量很大,还有一些专业术语,初读下来,同学们可能觉得有点难,但是只要抓住了每段的中心内容,了解了全文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来说明,我们就能很清楚地把握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课时目标 1.借助旁批,圈画关键词,提取信息,梳理、交流阅读方法。 2.掌握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并学会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回顾课文 课件出示:地球和宇宙关系图示。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学到了不少关于宇宙的知识,大开眼界,跳出了我们的常识圈——认为地球非常非常大,而忘了宇宙的存在,其实地球只是茫茫宇宙中一个非常小的星球,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其他星球看一看。 二、选择问题,自主阅读 1.默读课后思考题的第二题,任选一个问题。 2.带着疑问再次浏览这篇文章,找到和疑问相关的内容。 3.细读相关内容,提取关键信息,解决疑问。 三、汇报交流,相机指导 汇报问题1: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呢? 1.圈画关键词。 (1)过渡:通过找关键词句,我们知道第3自然段介绍了天体上有生命存在的四个必备条件。这一段对解决疑问很重要,我们仔细读一读。 (2)细读第3自然段,结合旁批提示,圈画出天体上有生命存在的四个必备条件。 (3)汇报交流,相机指导。 ◇适合生存的温度,-50~150 ℃ ◇必要的水分 ◇适当成分的大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足够的光和热 2.借助旁批,提取关键信息。 (1)过渡:也就是说只要有星球符合以上必备条件,就有可能有生命存在。让我们接着往下读第4自然段,看看其他星球是否具备这些条件。 (2)结合旁批提示默读第4自然段,提取关键信息,完成“行星信息卡”。 行星信息卡名称,水星,金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为什么不具备条件,,,,,, (3)过渡:排除了以上行星,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 (4)默读第5~8自然段,结合旁批提示提取关键信息,填写“火星”名片。“火星”名片和地球相似之处, 表面特征, 气候,土壤, (5)综合信息,解决疑问(除地球外,目前,其他星球上没有生命存在)。 汇报问题2: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 1.浏览全文,聚焦第5~8自然段(和火星有关的段落)。 2.默读第5~8自然段,圈出关键句和关键词。 3.自由读第7自然段,提取关键信息,填写对照表。 必备条件,火星情况,是否具备合适的温度,, 必要的水分,, 适当成分的大气,, 足够的光和热,, 4.自由读第8自然段,摘录对火星考察的两个重要结果。(一是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分子,二是表面取样中未发现微生物) 5.综合信息,得出结论:目前,人类还不能移居火星。 四、教师小结 《宇宙生命之谜》是一篇学习阅读策略的“阅读例文”,为我们提供了完成阅读任务的多种阅读方法:(1)浏览:略去无关内容。(2)找段落中心句:判断内容与问题的关联度。(3)画出关键词:整理解答问题的要点。(4)提取关键信息:进行对比分析。(5)细读:对照条件逐层分析,得出结论。对我们今后阅读信息量大的科普类文章有指导作用,课后多多运用。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网络收集更多相关文字资料和图片,查阅相关书籍,将收集到的资料,做成电子作品。 2.完成本课“随堂练”。 板书设计 教学资源 1.《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参阅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 2.《月球之谜》,参阅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 3.《探月工程——人类探月为得月》,吴沅编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4.《今日天文:太阳系和地外生命探索》,[美]埃里克·蔡森/[美]史蒂夫·麦克米伦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5.《生命简史:从宇宙起源到人类文明》,王章俊著,米莱童书编创,中国大地出版社。 教学反思 《宇宙生命之谜》是六年级第三单元的一篇科普类文章。其中科学术语比较多,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有些难度。课文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艰难历程,并最终说明了到目前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 六年级的学生,对于记叙类文章更容易理解,而对科普类文章则稍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调动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这篇文章,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知、不断探索的精神,从而逐渐激发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科普类文章往往较为直接,我们可以从标题,甚至从开始或结尾轻易发现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但是如何科学有理地完成论证过程,则是重点。本文中,我们发现通过排除、比较等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支撑论据。而通过句首,以及句中的关键性词汇“理论上”“至少”“可能”“唯一”可以加强文章语言的严谨准确,符合科学精神。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