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必备物理实验冲刺含答案精华珍藏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中考必备物理实验冲刺含答案精华珍藏版

‎2019中考必备物理实验冲刺(精华珍藏版)‎ ‎1, 声音 ‎2, 光的反射规律 ‎3, 平面镜成像特点 ‎4, 凸透镜成像规律 ‎5, 水的沸腾 ‎6, 固体密度测量 ‎7, 牛顿第一定律 ‎8, 滑动摩擦力 ‎9, 液体压强 ‎10, 大气压测量 ‎11, 影响浮力大小因素 ‎12, 杠杆平衡条件 ‎13, 测量滑轮组组机械效率 ‎14, 影响电阻大小因素 ‎15, 电阻测量 ‎16, 电功率测量 ‎17, 焦耳定律 ‎18, 电磁铁磁性强弱 第一题 【声音】‎ 在学习声音的过程中海狮们做了很多有趣的小实验,请把下面的实验补充完整 ‎(1)如图所示,左手用力击鼓,右手放在鼓面上,会感到鼓面振动,鼓面振动停止后,不 再听到鼓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2)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罩内闹钟的 铃声逐渐减弱,最后听不到铃声,这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同时也说明 和 ‎ 可以传声 ‎(3)如图所示,用手拨动塑料尺,发出的声音是由塑料尺 产生的,塑料尺振幅越大, 声音的 越大.若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声音的 发生改变 ‎【答案】‎ ‎(1) 振动(注意:后面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非常必要)‎ ‎(2) 介质;空气;玻璃 ‎(3) 振动;响度;音调 ‎【注意】声学的实验由于都是定性实验,所以一般不作为专门的实验探究题出现,而是以填 空或者选择的形式进行。 实验本身都非常简单,但是设计都非常精妙。一般都是证明有关或者无关,所以只需要通过 移除条件来看实验结果改变从而证明相关;添加条件来看实验结果不变从而证明无关。‎ 第二题 【光的反射规律】‎ 小海员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 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线贴着纸板沿 EO 方向入射,如图甲所示;‎ ‎1,光的反射规律的内容是:‎ ‎2,小宇想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将纸板 (选填“A” 或“B”)绕 ON 向前或向后弯折,硬纸板的作用是 ;弯折后 (选填 “能”或“不能”)在纸板上发现 (选填“入射”或“反射”)光线,说明:‎ ‎3 ,改变入射角大小做三次实验后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根据数据得出结论 ‎ ;做三次实验的目的是: ‎ ‎【答案】‎ ‎1,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 平面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 B;把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呈现在同一平面内;不能;反射;反射光线、入射光线 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3,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多次实验得到普遍规律 ‎【注意】‎ ‎1, 反射规律一定要答全 ‎2, 硬纸板的作用;结论要和猜想对应 ‎3, 多次实验是为了得到普遍规律。一定要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分开。一次实验会测量多组 数据,而一次测量只会得到统一事务的多个数据。‎ 第三题 【平面镜成点】‎ 小海员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1)将一块薄玻璃板 立在铺有白纸的水平桌面上;‎ ‎(2)取两支相同的蜡烛 A 和蜡烛 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 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在玻璃板后所 成的像 ,并用笔在白纸上标记出蜡烛 A 和蜡烛 B 的 ;‎ ‎(3)多次改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前面的步骤;‎ ‎(4)用刻度尺分别测量蜡烛 A 和蜡烛 B 到玻璃板的距离. 在此实验中:‎ ‎① 我们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选用薄玻璃板的目的是:‎ ‎ ;实验应当在 (选填“明亮”或“昏暗”)的环境中进行;做实验时 另 一 位 小 海 员 发 现 用 茶色 透明玻璃板做实验 效果 更 好 , 这 是 因 为 :‎ ‎② 我们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③ 实验中多次改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关系;‎ ‎④ 如果实验中采用厚玻璃板,观测到蜡烛 A 通过玻璃板在不同位置成了两个清晰的像,且 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 0.8c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 cm.‎ ‎⑤ 现有的数据 (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平面镜成像的时候像和物左右相反。‎ ‎【答案】‎ ‎1) 竖直 ‎2) 完全重合;位置 ‎① 同时看到像和后面的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排除玻璃板厚度对测量像距的影响;昏 暗;使用茶色玻璃得到的像更明显,容易观察(答到意思即可)‎ ‎② 大小 ‎③ 多次实验得到普遍规律 ‎④ 0.4‎ ‎⑤ 不能(三个点在同一直线上,如果不在可以)‎ ‎【注意】这个实验的细节非常繁琐,玻璃板的选择和放置都很有讲究,所以一定要明白正确 的操作分别都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注意语言的规范性。 题目中有空的地方都是要点所在,建议记忆,最好能完全背诵。‎ 第四题 【凸透镜成像规律】‎ 小海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 ‎(1)测量透镜的焦距: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 (选填“平行光源”或“电 光源”)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 的焦距为 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 中心,使其大致在 上,为实验探究做好准备.‎ ‎(3)如图乙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 10cm 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 晰的像为止.生活中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 ‎(4)在图乙所示情况下,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为 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焦距适当的 . A.凸透镜 B.凹透镜 ‎(5)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标尺 35cm 处,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的 像;如果把蜡烛向下调,则像向 运动;如果把透镜向下调,则像向 运动 ‎(6)如果用不透明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结果 .‎ A.没有影响 B.不能成像 C.成一半的像 D.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 ‎(7)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将所缺的实验数据和像的性质补充完整 ‎○ 11 ;○22 .‎ ‎【答案和解析】由于要测量的数据太复杂,所以本实验多考的是操作的细节和成像规律应用 ‎(1) 平行光源;10.0(注意估读;拓展:用点光源怎么测焦距)‎ ‎(2) 同一高度 ‎(3) 照相机(成像的原理总结为: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一般幻灯机不建议作答)‎ ‎(4) B(双透镜的问题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思路解决)‎ ‎(5) 倒立放大;实;上;下(成像规律应用)‎ ‎(6) D ‎(7) 倒立、缩小的实像;30(答题的规范以题目中给出的例子为第一原则)‎ 第五题 【水的沸腾】‎ 海边物理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腾.从点燃酒精灯加热开始计时,当液 体中有气泡上升时,每隔 1min 记录水的温度如下表所示:‎ ‎(1)图中还缺少的实验器材是 ;实验时应当用酒精灯火焰的 部分加热。‎ ‎(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数据是第 分钟时的数据, 正确的数据应当是 。‎ ‎(3)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此时水的沸腾的温度为 ℃,说明此时的大气压 ‎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标准大气压;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选填 “升高”、“不变”或“降低”),烧杯上面的白气本质上是 ,形成原因是 。‎ ‎(4)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某同学这 样做了之后发现烧杯中水不会立即停止沸腾,这是因为 。‎ ‎(5)加盖的目的是为了 加热时间(选填“缩短”或“加长”),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还可以做的有: 水的初温, 水的质量。‎ ‎【答案】‎ ‎(1) 停表;外焰 ‎(2) 17;98‎ ‎(3) 98;小于;不变;小水滴;水蒸气液化 ‎(4) 停止加热;烧杯温度比水的沸点高,水还是能从烧杯吸热从而沸腾 ‎(5) 缩短;提高;减小 第六题 【固体密度测量】‎ 小海参同学想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但是密度均匀瓷片的密度,步骤如下:‎ ‎(1)测量之前先把天平放在 桌面上,然后 ,最后调节 ‎ 使天平平衡;一开始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则应当把右边的平衡螺母向 调。‎ ‎(2)调好之后,把瓷片放进 盘,再往 盘加砝码。已知此天平配有 20g,10g,5g 的 砝码各两个小海参按照要求操作,最后放入 5g 的砝码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右侧,则接下 来的操作是 ,最终结果如图,则此次测量 结果是 g。‎ ‎(3 )用右图所示装置测量瓷片的体积。 不直接用用量筒测量瓷片的体积原因是:‎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适量是指水面把瓷片 ,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 然后取出瓷片;‎ b.先往量筒装入 40mL 的水,然后将量筒的水缓慢倒入烧杯中,让水面到达标记处, 量筒里剩余水的体积如图所示,则瓷片的体积 cm3。‎ ‎(4)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瓷片的密度ρ为 g/cm3。‎ ‎(5)根据以上步骤,你认为小海参同学测出的瓷片密度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原因是: 。如果 先测的体积,后测的质量,那么测量结果会 (选填“偏大”或“偏小”)。‎ ‎(6)小海员同学也想测量这个瓷片的密度,但是他只有量筒和天平,没有烧杯,请你帮他 想一个办法。‎ ‎【答案】‎ ‎(1) 水平;将游码移到零刻度处;平衡螺母;‎ ‎(2)左;右;用镊子取出 5g 的砝码,调节 游码使天平平衡;32.0‎ ‎(3)瓷片体积太大,放不进量筒;浸没;14‎ ‎ (4)2.29(2.3 也可以) ‎ ‎(5)偏小;取出瓷片可能沾水,使测量出来的体积偏大,从而最终密度片小;偏小 ‎(2) a,把瓷片敲碎,选取体积适当(可以放入量筒)的一小片;b,用天平测量小瓷片的 质量 m;c,用量筒测量小瓷片的体积 V;d:得出瓷片的密度ρ=m/V 第七题 【牛顿第一定律】‎ 如图所示,是海员同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方案,试根据探究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 ‎ ‎ 。我们把物质的这种性质叫做: ,因此 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 。‎ ‎(2) 实验时使同一小车从同一 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平面上开始运动时,具有相同 的 ,这种实验方法叫做: 。‎ ‎(3) 小车在平面上运动时除了收到摩擦力还受到 和 ;我们能够忽略 这两个力来探究物体只受摩擦力时运动状态是因为: ‎ ‎(4) 请将小海员在本实验中的结论填写完全: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 说明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 .由此推想,运动着的 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物体将 。上述结论是在 的基 础上,经过 得出的,这种方法叫作 .‎ ‎【答案】‎ ‎(1)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惯性;惯 性定律 ‎(2) 高度;初速度;控制变量法(填位置;速度也可以,不过建议以标准答案作答)‎ ‎(3) 重力;支持力(顺序可以颠倒,不过还是建议答案的顺序);这两个力在竖直方向平 衡,合力为零,对于小车运动没有影响。(答出平衡、合力为零即可)‎ ‎(4) 远;小;慢;一直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实验;推理;科学推理法(理想实验法也可)‎ 第八题 【滑动摩擦力】‎ 海边实验小组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他们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 的因素可能有:a,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b,接触面积的大小;c,接触面的粗糙程度;d, 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为了验证这些因素,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1) 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必须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做 运动,根据 原理,可知此时摩擦力与拉力二力 ,否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等于摩擦力.‎ ‎(2) 要验证猜想 a,需要选择 两组实验,发现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选 填“相同”或“不同”),得到的结论是: 。‎ ‎(3) 要验证猜想 b,需要选择 两组实验,发现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选 填“相同”或“不同”),得到的结论是: 。‎ ‎(4) 要验证猜想 c,需要选择 两组实验,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较大的是 , 得到的结论是: 。‎ ‎(5) 要验证猜想 d,需要选择 两组实验,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较大的是 , 得到的结论是: 。‎ ‎(6) 请分析上述实验的不足之处: ‎ ‎(7) 实验小组对实验装置进行改动,如图己所示,重复实验,发现效果更好.此装置的 优点是: 。‎ ‎【答案】‎ ‎(1) 匀速直线;二力平衡;大小相等 ‎(2) 甲、乙;相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 ‎(3) 甲、戊;相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 ‎(4) 丙、定;丁;压力相同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5) 乙、丙;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6) 每次只有一组对比试验,不能得到普遍规律;(或者:控制 A 以一定速度匀速直线 运动操作比较困难)‎ ‎(7) 不需要匀速拉动木板也能保证物块 A 受力平衡(答出黑体部分即可)‎ 第九题 【液体压强】‎ 海萌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 该实验装置的名称是 .使用前应检查装置的 . 检查方法是: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结果发 现 U 形管两边的液面的高度几乎不变,则说明装置 ‎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使用时会往 U 形管内滴几滴红墨 水,原因是: ;如果为了使实验现象 更明显,应该选择更 (选填“粗”或“细”)的 U 形管。‎ ‎(2) 该装置的原理是:压强作用在橡皮膜上时,使管内的气体压强 (选填“增 大”或“减小”),对应的左侧液柱 、右侧液柱 (选填“升高”或 “下降”)。作用在橡皮膜上的压强越 (选填“大”或“小”),U 形管左右 的液面高度差越大。‎ ‎(3) 海萌同学调节好装置之后按照要求进行的实验,得到了如下表所示的数据。‎ a, 比较序号为 1、2、3 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b, 比较序号 3、4、5 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c, 比较序号 为 5、 6 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 是 ‎ ‎【答案】‎ ‎(1)压强计(U 形压强计或者液体压强计也可);气密性;漏气;使实验现象更明显;细 ‎(2)增大;下降;升高;大 ‎(3)a,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b,同种液体的特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c,在同一深度处,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第十题 【大气压测量】‎ 小海员利用最大刻度值标有容积为 V 的一次性注射器等器材,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其 实验步骤如下:‎ a.先让注射器吸入少量水,然后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 当注射器的小孔充满水后,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另一端与弹簧测力 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如图所示.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 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 c.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 L.‎ d.根据测量数据,算出大气压的值.‎ ‎(1)实验所用的器材为: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帽、水和 .‎ ‎(2)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是为了 ;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 动时读数是因为此时注射器活塞受到的大气的压力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 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3)实验的原理是 ;此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是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 出大气压强为 ‎ ‎(4)小明发现,同学们在做此实验时测得的大气压值误差很大,对此小明与同学找出了下 列可能的原因:‎ ‎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 ‎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 ‎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 ‎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 上述原因一定会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的是 .‎ ‎(5)小红对小明所做实验进行改进,在完成 a、b 步骤,活塞口到注射器底端后,添加了“取 下封住注射器小孔的橡皮帽,再次水平向右慢慢匀速拉动注射器筒,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为 F’ ”这一实验步骤,这是为了 ;改进后的测量出的大气压强应该为 .‎ ‎【答案】‎ ‎(1) 刻度尺 ‎(2) 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等于 ‎(3) P=F/S;V/L;FV/L ‎(4) ①④‎ ‎(5) 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F – F’)V/L 第十一题 【影响浮力大小因素】‎ 在进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海边的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A: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B: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C: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D:可能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明选用了物块甲和乙(甲和乙的体积相等但密度不同)、弹簧测力计、 一杯水、一杯盐水、细绳等器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分析比较实验①⑤,可以知道甲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是 N;‎ ‎(2)分析比较实验①④⑤,可以验证猜想 是错误的;‎ ‎(3)分析比较实验①⑤与②⑥,可以验证猜想 是错误的;‎ ‎(4)分析比较实验 ,可以验证猜想 C 是正确的.‎ ‎(5)分析比较实验 ,可以验证猜想 D 是正确的.‎ ‎(6)综合以上分析,得出最后的实验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 ‎ ‎ 有关.‎ ‎(7)实验运用的试验方法是 .‎ ‎【答案】‎ ‎(1)2.0;(2)A;(3)B;(4)②⑥⑦;(5)①③④;‎ ‎(6)物体排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 ‎(7)控制变量法.‎ ‎【点评】 这个实验是一个非常简单也非常经典的相关性探究实验。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设计实 验→验证猜想→得出结论,因为是探究相关性,所以验证每一个猜想时都只有两组对比实验,‎ 注意是两组,因为每一次浮力的测量都需要两次操作才能够完成,所以每组实验包含两次操 作。‎ 需要注意的是答题规范要以题目中示例的规范为准,比如(2)中的①④⑤,其实是①‎ ‎④和①⑤,所以(4)的答案是①③④而不是①③和①④或者③④;而题目中的最后结论则 要以猜想中给出的“物体排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来回答。‎ 另外这个实验千万不要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这个实验分开,一个是多因素探究实 验,一个是规律验证实验,实验思想是不同的。‎ 第十二题 【杠杆平衡条件】‎ 小海狮和小海参一起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 丙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停在如图甲所示的位 置.小明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小红认为也可以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 ‎(选填“右”或“左”)。使用前使杠杆平衡的目的是 ‎ ‎(2)在杠杆的加挂钩码,并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的目的 是 .多次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如下表格中.‎ 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 ‎(3)小明根据以上数据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 .‎ ‎(4)小红将图乙中杠杆两侧的钩码各取下一个,杠杆会 (选填“右侧下降” 或“左侧下降”).‎ ‎(5)若小明只将图乙中的杠杆左侧的两个钩码取下,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 右侧钩码 (说出钩码移动的方向及格数)‎ ‎(6)画出丙图中杠杆受到的阻力 F2 及动力臂 L1.‎ ‎【答案】(1)右;右;消除杠杆自重的影响 ‎(2)便于测量力臂;得到普遍规律;‎ ‎(3)F1l1=F2l2;(文字描述也可以,注意顺序不要反)‎ ‎(4)左侧下降;‎ ‎(5)向左移动 2 格;‎ ‎(6)如图 ‎【点评】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实验实际是一个杠杆平衡定 律的验证实验,没有提出任何猜想,而是直接测量和平衡时的力和力臂,而且是先告知了规律后再来验证,因为如果没有任何提示的话,一般人很难直接想到力×臂上去,因为不 知道有什么意义。‎ 第十三题 【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 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同样的滑轮安装了如图甲、乙所示的 滑轮组,其中所有滑轮的重都相同,实验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 ‎(1)实验仪器除了铁架台、重物、滑轮组和弹簧测力计之外,还需要 。‎ ‎(2)在测量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时,应当 拉动弹簧测力计; 原因是: 。‎ ‎(3)第 4 次实验中,用的是图 (选填“甲”或“乙”)所示的 滑轮组;此时这个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4)比较 1、2、3 这三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5)比较 1、4 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对于相同的一组滑轮,仅仅改变滑 轮之间的绕线方式 (选填“会”或“不会”)改变滑轮的机械效率。‎ ‎(6)除了实验中涉及到的两个因素,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呢?请提出一 个合理的猜想 ‎ ‎【答案】(1)刻度尺(2)竖直向上匀速(顺序可以反)(3) 乙;66.7%(4)对于同一个滑轮组,被提升的物体的重力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5) 不会(6) 动滑轮的重会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答绳子重,各种摩擦也可以)‎ ‎【点评】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表面上看是一个测量实验,但是由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受 多个因素影响,甚至拉不同的物体机械效率也不同,所以一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到底是多 少并不重要,测量的过程和数据的分析才是重点。(1) 学会跟据实验数据推导需的测量仪器(2) 有动滑轮的滑轮组必须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因为滑轮组的拉力 会收到拉力方向的影响,而竖直向上是最小力;匀速是为了保持正常使用时的平衡 状态。(3)计算结果要看已有的数据是怎么保留精确度的。(4) 三组实验,所以得出了一个越·······越····的规律(5)尊重实验事实,确实没有改变 第十四题 【影响电阻大小因素】‎ 在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时,研究小组中甲、乙、丙三位同学作出如下猜想: 甲: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乙: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丙:‎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实验室备有几种电阻丝,参数如下表.‎ ‎(1)实验中应通过比较 的大小,来比较电阻丝电阻的大小,达到验证猜想的目的.这 种实验思想叫做 。‎ ‎(2)实验之前滑动变阻器滑片应置于 (选填“左边”或“右边”),接上电阻丝之 后移动滑片使电表示数到合适的位置。调节好之后 (选填“不可以”或“可以”) 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 ‎(3)若要验证甲同学的猜想,则应该选用 两根电阻丝(填编号)进行对比实验.‎ ‎(4)若要验证乙同学的猜想,则应该选用 两根电阻丝(填编号)进行对比实验.‎ ‎(5)若要验证丙同学的猜想,则应该选用 两根电阻丝(填编号)进行对比实验.‎ ‎(6)选择电阻丝的方法依据是 。‎ ‎【答案】‎ ‎(1) 电流表示数(电表示数、电流都可以);转化法(2) 右边;不可以(3) b、c ‎(4) c、d(5) a、b(6) 控制变量法 ‎【点评】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因素这个实验又是一个十分经典且直观的涉及到几个因素的控制变量法 的应用实验,实验本身非常简单易操作,涉及到的几个因素也都非常直观好观察,对应现象 也诶长明显,因此在控制变量法的考察中出现频率很高。‎ 本题出了比较简单的实验主体之外,还考察了转化法的应用,即如何表现电阻这个看不见的 量;同时对于实验时的细节——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做了细致的规范,希望同学们注意。‎ 前门的思路点拨等已经很详尽了,那么接下来的四道题,我们自己做完,不看解析,然后核 对下答案 第十五题 【电阻测量】 用伏安法测量某定值电阻 R 的阻值 ‎(1)请按照图 1 所示的电路图,以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 2 的电路连接.‎ ‎(2)根据实验需求在虚线框内设计一个记录表格;并将第一次实验的电表示数(图 3 所示) 及计算结果填入表中. ‎ ‎(3)连接电路时应当把开关 S (选填“断开”或“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一开始 应该置于 (选填“左边”或“右边”);实验时向 (选填“左”或“右”)缓 慢移动滑动变阻器,发现电流表示数 (选填“增大”或“减小”),电压表示数 ‎ ‎(选填“增大”或“减小”),当电表的指针到合适的位置时,记录此时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 示数;然后重新移动滑动变阻器,得到多次测量数据。‎ ‎(4)实验的原理是 ;,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 ‎(5)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的示数都接近零而电压表的示数接近电 源电压,则可能的原因是 ‎ ‎(6)如果实际电路中电流表有微小的电阻而电压表只是电压非常大而非完全短路,那么我 们用图 1 所示电路测量出来的电阻阻值将 (选填“偏大”或“偏小”)‎ 第十六题 【电功率测量】‎ 如图是某兴趣小组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部分实验电路,电源电压恒为 3V,小灯泡额定电压 是 ‎ ‎2.5V,其灯丝电阻为 10Ω左右,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 1A”字样,电流表(0-0.6A,0-‎ ‎3A),电压表(0-3V,0-15V)各有两个量程.‎ ‎(1)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使其成为完整的实验电 路,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左移动时,小灯泡变亮;‎ ‎(2)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 ,滑动变阻器的 滑片 P 应滑到 (“A”或“B”)端;检查电路连接 无误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但 电压表有示数,分析故障的原因是 .‎ ‎(3)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测量数据如表所示.‎ 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 阻阻值是 ;在第 1,2 两次实验中,灯泡不亮的原因是 ‎ ‎ (答出一个原因即可).‎ ‎(4)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灯泡的 U-I 曲线。若灯泡的电压为额定电压一半时的功率记为 P1, 若灯泡的电流为额定电流一半时的功率记为 P2,则 P1 P2(选填“小于”、“等于”或 “大于”)‎ 第十七题 【焦耳律】‎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瓶内有阻值分别为 R 甲、R 乙的电阻丝,瓶中插入温度 计 a、b ‎(1)利用此装置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在两瓶中加入 、 初温都相同的煤油.闭合开关一段时间,可以观察通过 ,判断电阻丝产生 热量的多少.此方案是探究 和时间相同时,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与 大小的关系,为了达到这个条件,两个电阻应该 (选填“并联”或“串联”).‎ ‎(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 ‎(3)瓶内的液体选择用煤油而不是最常见的水 这是因为 ‎ ‎(4)如果还要探究时间一定时。电流通过电阻 R 甲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那么还缺少的实 验器材是 ,请在原有实验电路的 基础上画出新的测量电路图。‎ ‎(5)在甲、乙两瓶内换用质量、 都相同的不同液体,且电阻丝的阻值 R 甲 R 乙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时,可以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若温度计 a 比温 度计 b 温度升高得快,则甲、乙两瓶内液体的比热容关系是 c 甲 c 乙.(选填“小于”、 “等于”或“大于”)‎ 第十八题【电磁铁磁性强弱】 为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小海员用电池(电压 一定)、滑动变阻器、数量较多的大头针、铁钉以及较长导线为主要器材,进行如图所示的简易实验.‎ ‎(1)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 ‎(2)实验过程中我们通过观察 来判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这种方法叫做 ‎(3)连接好电路,使变阻器置于 ‎(选填“左边”或“右边”),闭合开关,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接着,移动变阻器滑片,使其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小,观察到图乙所 示的情景,比较图甲和乙,可知 图中的电流较小,从而发现,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 (选填“大”或“小”)磁性越强 ‎(4)为了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和线圈匝数的关系,应当把两个匝数 (选填“相 同”或“不同”)的电磁铁 (选填“串联”或“并联”)起来,这是为了控 制 相同。 猜想有:电流大小、线圈匝数多少、有无铁芯,所以控制变量法是核心。在表现磁性强弱 这个物理量时我们用了能够吸引的大头针的个数来做代替,这种方法叫做转化法。‎ 在定性研究是否相关的基础上,也可以多次实验来探究到底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表格的 设计也是一个方向。‎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