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人民版本高考历史(专题1 第28讲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轮复习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5人民版本高考历史(专题1 第28讲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轮复习题

‎【走向高考】2015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1 第28讲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随堂巩固 人民版必修3‎ ‎1.“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礼法),上(尚)功用,大(重视)俭约,而僈差等(忽视等级差别)。”这句话应是战国时期哪两个学派之间的争鸣(  )‎ A.儒家、道家 B.儒家、墨家 C.法家、墨家 D.墨家、道家 ‎[答案]B ‎[解析]材料体现了儒家仁爱和墨家兼爱的区别。仁爱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是有等级差别的爱;墨家的兼爱是没有等级差别的爱,故选B项。‎ ‎2.下图漫画体现的是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 A.荀子 B.墨子 C.韩非子 D.老子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认为矛盾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图中信息体现了老子的这一观点。‎ ‎3.“这部分人已经完全遗弃了儒家学说的老一套保守传统,他们是第一批认同新社会秩序的人,……认识到只有统治者本人……才是真正的起作用和负责任的人。”材料中的 “这部分人”指的是战国时代的(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答案]B ‎[解析]材料中“这部分人”“遗弃了儒家学说的保守传统,认同新社会秩序和统治者本人的作用”,这符合战国时代法家的观点。‎ ‎4.汉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和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体现了(  )‎ A.“君权神授”思想 B.“大一统”思想 C.反专制思想 D.理学思想 ‎[答案]B ‎[解析]用主父偃谋实行“推恩令”,其实质是剥夺王国封地,加强中央集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以思想上的统一维护政治上的统一,两者都体现了“大一统”的思想。‎ ‎5.南朝吴均在《齐春秋》中记载:“有病邪者,以问欢(人名)。欢曰‘君家有书乎?’曰:‘惟有《孝经》三篇。’欢曰:‘可取置病人枕边,恭敬之,当自瘥(治愈)。’如其言,果愈。后问其故,欢曰:‘善禳祸,正胜邪,故尔。’”这则故事反映了(  )‎ A.儒家经典在民间被神圣化 B.儒学正统地位开始确立 C.思想界出现三教合一趋势 D.儒学影响中医治疗方法 ‎[答案]A ‎[解析]《孝经》可以治病,且其因是“正胜邪”,这体现了儒家经典在民间被神圣化;儒学正统地位在西汉已经确立,排除B项;C项不符合材料;D项不是故事反映的实质问题。‎ ‎6.《汉书·董仲舒传》说:“(董)仲舒遭秦灭学之后,六经离析,下帷发愤,潜心大业,令后学者有所统一,为群儒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侯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 夫仁、谊(义)、礼、知(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佑,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四 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以田,以赡不足,塞兼并之路,……然后可善治也。‎ ‎——《汉书·食货志》引董仲舒语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的主张。为此,汉武帝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2)据材料二、三,指出董仲舒又提出了怎样的主张。这些主张在当时有何作用?‎ ‎(3)据材料四,概括实现“善治”的主要途径。这一途径体现了孟子的什么治国理念?‎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董仲舒历史地位的认识。‎ ‎[答案](1)大一统理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用儒生;设置太学及地方教育系统;表彰六经。‎ ‎(2)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和三纲五常理论。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 ‎(3)主张限田,反对土地兼并。仁政。‎ ‎(4)改造传统儒学,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儒学大师。‎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