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4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练习:第四单元 单元综合检测(四)
单元综合检测(四) (时间:45 分钟,分值: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1.(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高一阶段测试)据档案记载,1840 年 7 月,中英厦门之战中,清 军战死的 9 名士兵的年龄从 22 岁至 59 岁不等,英军无伤亡。据此可知,清军( ) A.兵役体制落后 B.腐败问题较为严重 C.军备废驰严重 D.武器装备悬殊较大 解析:选 A。从题干可以看出,清军年龄大都在 22 岁到 59 岁之间,说明清朝的兵役制度 已经相当落后,因为士兵在 30 岁左右是最恰当的,故 A 项正确。 2.(2019·邯郸高一期末)鸦片战争后,1842 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 一个不平等条约。下列条款属于《南京条约》的是( ) A.开放天津 B.协定关税 C.开设工厂 D.公使驻京 解析:选 B。《北京条约》开放天津为商埠,故 A 项错误;《南京条约》规定中国海关收 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协定,故 B 项正确;《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华设厂,故 C 项错误;《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故 D 项错误。 3.某学者在研究中国近代人口的变化时,根据相关资料编制了下面的表格。据表格信息, 推断导致此时期三省人口锐减的最主要因素是( ) 1851 年、1874 年安徽、江苏、浙江三省人口变化表 省份 1851 年 1874 年 安徽 约 3 760 万 不足 1 460 万 江苏 约 4 430 万 不足 2 000 万 浙江 约 3 000 万 不足 1 100 万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战争的冲击 B.通商口岸开放后对人口的吸引 C.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恶果 D.近代工业兴起对劳动力的吸纳 解析:选 A。从表格看出,安徽、江苏、浙江三省的人口在 1851—1874 年这一时期都大 量锐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太平军和清军在这些省份战争不断,导致 人口大量减少,故 A 项正确。 4.(2019·惠州高一期末)1894 年,当时日本国内舆论普遍宣扬: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 解放之战、救亡之战。文明之战是指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解放之战是指解放中国、 光复中原;救亡之战是指黄种人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方。下列各项对这种观点认识最准确 的是( ) A.正确分析了战争爆发原因 B.试图竭力掩盖战争的本质 C.准确分析了中日两国国情 D.表明中国备受侵略的事实 解析:选 B。由材料“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文明之战是指一 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解放之战是指解放中国、光复中原;救亡之战是指黄种人团结起 来,共同对付西方”可知,日本力图掩盖战争的侵略性、掠夺性,故 B 项正确。 5.(2019·福州高一月考)有的史学家称中国辛亥革命为英国版的“光荣革命”。此观点的 提出是基于( ) A.同盟会发动武装起义旨在推翻清朝统治 B.武昌起义导致了清政府统治的土崩瓦解 C.列强以武力威胁向革命政权施加了压力 D.清政府和平交权实现了对袁世凯的妥协 解析:选 D。“光荣革命”是指英国通过不流血的政变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从“和 平交权”可知与“光荣革命”不流血的政变性质相符,故选 D 项。A 项武装起义与“不流血” 不符,错误;B 项也是用暴力革命的方式,错误;C 项是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不能够证 明材料观点,错误。 6.(2019·惠州高一期中)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实际上经历了 “西化”“反西化”“近 代化”三个交叉的探索过程。下列各项中,符合“反西化”和“近代化”内容的是( ) A.虎门销烟 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 C.辛亥革命 戊戌变法 D.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解析:选 B。义和团运动以扶清灭洋为口号,表现了“反西化”的特点,辛亥革命推翻了 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表现了“近代化”的特点,故 B 项正确。 7.(2019·桂林高一联考)“自从 1914 年爆发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 1917 年俄国十月 革命在地球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以来,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起了一 个变化。”由材料可推知( ) A.十月革命被中国资产阶级认可 B.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运动渐成主流 C.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了新阶段 D.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解析:选 C。1919 年的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进入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故选 C 项。十月革命只是被资产阶级激进派中的先进知识分子所认可, 并非为所有中国资产阶级认可,A 项错误;题目的时间点是 1917 年,此时是资产阶级民主主 义革命时期,B 项错误;1949 年取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胜利,D 项错误。 8.(2019·北京高一期末)下表是摘自一部中国近代史著作的部分目录,其中第 3 个子标题 应是( ) 第二十二章 思潮澎湃和反帝运动中的国家统一 22.1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2.2 国民党的改组 22.3 22.4 民族主义外交 22.5 南京国民政府 A.同盟会的成立 B.北伐与国共分裂 C.日本对东北的侵略 D.长征和遵义会议 解析:选 B。国民党进行改组,实现了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领导了国民革命, 但最终失败,国共关系破裂,国民党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故选 B 项。表格信息是按照时间 进行排列的,同盟会成立于 1905 年,明显早于中国共产党成立,A 项错误;日本对东北侵略 开始于 1931 年的九一八事变,与题目隐含时间信息不符,C 项错误;遵义会议发生在 1935 年,与题目隐含时间信息不符,D 项错误。 9.(2019·烟台高一检测)下面是民谣《炮火声战号声》的歌词对白。该民谣的流传反映出 ( ) (女):哎呀嘞/炮火声来战号声/打只山歌亲人听/快与敌人决死战/一点个年纪红军哥/活捉 老蒋何应钦// (男):哎呀嘞/妹子山歌情意深/声声唱来感动人/敌人围剿定粉碎/一点个年纪同志妹/你就 早搭凯旋门// A.红军重视通过多种形式发动民众 B.人们对苏维埃政权的支持与拥护 C.长征成为播撒革命火种的播种机 D.共御外侮是全体国人的共同心声 解析:选 B。结合歌词内容“活捉老蒋何应钦”“敌人围剿定粉碎”可判断,民谣《炮火 声战号声》出现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粉碎蒋介石反革命围剿的信心,也 反映出人们对苏维埃政权的支持与拥护,故选 B 项。 10.(2019·定州高一期中)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共关系的演变可以概括为“合作—对立— 合作”。能够体现此变化的一组历史事件是( ) A.国民革命—北伐战争—遵义会议 B.黄埔军校—西安事变—南昌起义 C.北伐战争—八七会议—太原会战 D.五四运动—秋收起义—西安事变 解析:选 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黄埔军校、北伐战争属于国 民革命时期;大革命后期国共关系破裂,中共召开“八七会议”,领导了秋收起义,长征途 中召开了遵义会议,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抗日战争初期,太原会战等战役积极抗战,故 C 项正确。A、B、D 三项不符合题意。 11.(2019·武昌高一调研)1942 年 2 月蒋介石出访印度,英国舆论认为中国“以远东眼光 共保合作,为唯一解决英属地途径”,美国舆论认为蒋“动员印度之庞大潜力,则所予同盟国 之帮助,实不可限量”。中国领导人的这次印度之行( ) A.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唤醒国际社会关注远东事务 C.促进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D.准备中印对日作战转入反攻 解析:选 A。蒋介石出访印度,得到英美舆论的一致肯定,体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故 选 A 项。材料只表明了蒋介石访印,英美舆论的看法,不能体现唤醒国际社会关注远东事务, B 项错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于 1942 年元旦,C 项错误;材料只提到蒋介石出访印度及 英美国家舆论反应,并没有体现中印对日作战转入反攻,D 项错误。 12.(2019·长治高一期末)下列根据图中的口号概括的主题,最准确的是( ) A.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演变 B.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历程 C.近代民主革命的风起云涌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解析:选 D。四幅图片,①是五四运动,②是井冈山道路,③是抗日战争,④是渡江战役。 ①②③④都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故选 D 项。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6 分,共 52 分) 13.(2019·合肥高一期中)诗歌是鲜活历史的反映,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 变迁。读下列诗词,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①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②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③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诗①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5 年,台湾重回祖国怀抱的原因何 在?1949 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其原因又是什么?(9 分) (2)导致诗②中“远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标志“远征”取得最后胜利的事件又是什 么?“远征”胜利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时代精神?(9 分) (3)诗③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哪一战役?此前揭开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和基本 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的两大事件又分别指什么?(8 分) 解析:(1)由诗句①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清政府甲午海战被日本打败,被迫割 让台湾给日本。1945 年,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台湾得以回归祖国;国共内战,国民党 败退台湾。(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远征”指的是红军长征。红军长征的原因是王明等人的 “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6 年 10 月,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 长征顺利结束。长征的胜利向世界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反映了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集体主义。(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百万雄师过大 江”指的是解放战争中的渡江战役,此战役之后,国民党被迫退回台湾,国民党政权被摧毁。 1947 年夏,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三大 战役共消灭国民党反动军队 150 多万,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奠定了基础。 答案:(1)《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抗日战争的胜利。国共内战,国民党败退台湾。 (2)原因:“左”倾错误。 事件:1936 年 10 月,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 时代精神: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集体主义。 (3)渡江战役。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 14.(2019·蚌埠高一质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 年 7 月中共一大时,党员 50 余人;1922 年 7 月中共二大时,党员 195 人; 1923 年 6 月中共三大时,党员 432 人。此后至 1924 年 5 月中央扩大执行委员会召开,即国民 党改组前后一年时间,党员基本上没有增加,一些地方还明显减少。 ——王健英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料汇编》 材料二 1927 年初,中共中央通过决议声称:我们过去有一个根本错误,就是在国民革 命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划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以为今天只能做国民革命,仿佛多做了一 点便违反了革命铁律。现在知道,革命就必须超越这个限制,不仅要努力争取无产阶级的实 际领导权,而且要“做到工人农民及其他被压迫阶级的民主独裁制,集中铁路、航业、矿山、 大工业于国家机关支配之下,以行向社会主义”。 ——《中共中央政治局对于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 第七次扩大全体会议关于中国问题决议案的解释》 材料三 莫斯科支持中共按照俄国革命的模式发动苏维埃革命,从政治方针一直到具体 政策文件的制定,从决定中共领导人到选派代表亲临上海,甚至到苏区就近帮助工作和指导 作战,可以说是事无巨细,几乎一包到底。但是,在经历了一系列惨重的失败之后……土生 土长的毛泽东在中共领导人中迅速崛起,或可谓一种必然。 ——沈志华《中苏关系史纲》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 1921 到 1924 年中共党员人数变化的原因。(8 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共决议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9 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理解毛泽东的崛起是“一种必然”。(9 分) 解析:(1)从阶级属性和国共合作方面分析。(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1927 年初”,从 国内民主革命、共产国际影响等方面回答;第二小问从革命思想、民主革命角度思考。(3)结 合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领导和探索出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的史实进行说明即可。 答案:(1)发展壮大的原因: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代表更广泛人民的利益,具有 吸引力。 停止增加的原因:国共合作实现,中共忽视了组织和革命的独立性。 (2)原因: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展;工农运动发展的推动;急于求成心理的作用;共产国际 的影响。 影响:“左”倾思想抬头;对第一次国共合作产生不良影响。 (3)理解:一系列城市武装起义失败的教训;“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提出及成功运用; 党内“左”倾错误领导,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 实践和探索;中共逐渐成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