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二轮复习人教版专题6社会主义民主和我国的政治制度教案(教材必背一站清)(全国)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考二轮复习人教版专题6社会主义民主和我国的政治制度教案(教材必背一站清)(全国)

专题六 社会主义民主和我国的政治制度 ‎■核心知识·巧整合·‎ ‎[核心考点一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广大人民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选出各级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2.如何全面认识我国的权力机关 ‎(1)性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常设机关:人大常委会。‎ ‎(3)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其他国家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4)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5)体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3.如何全面认识人大代表?‎ ‎(1)法律地位: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2)产生与任期:县级以上人大代表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即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县级及乡级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各级人大代表任期五年。‎ ‎(3)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4)义务 ‎①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②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③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真题印证] ‎ 上述知识主要借助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人大代表的相关活动,考查全国人大的权力、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如2017全国卷Ⅰ,39、2017全国卷Ⅲ,17、2016全国卷Ⅰ,17、2014全国卷Ⅱ,38(2)、2013全国卷Ⅱ,38(2)。‎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1)民主集中制的含义: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2)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在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②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③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5.如何全面认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含义: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2)地位: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基本内容: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4)优越性: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5)坚持和完善: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真题印证] 上述知识主要结合全国人大以及相关国家机关的活动,考查对民主集中制原则的理解。如2015全国卷Ⅱ,17。‎ 温馨提示 本考点讲义及练习见主本P59‎ ‎[核心考点二 我国的政党制度]‎ ‎1.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1)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2)作用: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2.如何把握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3)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 ‎[真题印证] 借助于扶贫攻坚、区域发展战略、重大改革举措的制定和实施,考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等。如2017全国卷Ⅰ,15、2017全国卷Ⅱ,17、2013全国卷Ⅰ,38(1)。‎ ‎3.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 ‎(1)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关系。‎ ‎(2)我国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4)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5)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 ‎4.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 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党制度,也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适合我国国情,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它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它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和建设生态文明;它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它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5.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如何处理好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 ‎(1)明确各自地位和相互关系 ‎①政治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是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 ‎②组织上:是相互独立的关系,不存在隶属关系。‎ ‎③事业上:是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民主党派不是在野党,不是反对党。‎ ‎④监督上:是互相监督的关系,不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⑤合作机构上: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 ‎(2)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6.如何全面认识人民政协?‎ ‎(1)性质: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组织,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点。‎ ‎(2)组成:包括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各界爱国人士、港澳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等。因此,人民政协并不只由各民主党派组成,也不是各民主党派的议事机构。‎ ‎(3)职能: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真题印证] 侧重考查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各民主党派作用的发挥。如2016全国卷Ⅱ,18、2013全国卷Ⅱ,17、2016全国卷Ⅲ,38(1)。‎ 温馨提示 本考点讲义及练习见主本P62‎ ‎[核心考点三 我国的民族与宗教政策]‎ ‎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2)民族团结:是指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重要性: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3)各民族共同繁荣: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重要性: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设立的原因。‎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含义: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②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③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④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2)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客观依据: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②意义: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蓬勃发展。‎ ‎3.全面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 ‎(3)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支配。‎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既是社会主义社会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各宗教自身的要求。‎ ‎4.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因素。‎ ‎(1)根本前提: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政治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3)贯彻和落实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4)制度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合理的宗教政策: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充分尊重少数民族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 ‎5.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2)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3)要求: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的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 ‎[真题印证] 高考对民族问题的考查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往往是提供中央对民族自治地方实施的新政策、当前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就等素材,考查我国的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民族政策等知识点。以国家对宗教事务方面的政策措施或宗教界的活动等为背景材料,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宗教政策内容的理解和我国宗教的积极作用等,尤其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如2017全国卷Ⅱ,18、2016全国卷Ⅰ,18、2015全国卷Ⅱ,18。‎ 温馨提示 本考点讲义及练习见主本P65‎ ‎■易错诊断·明原委·‎ 一、高考题选项 ‎1.(2016·北京高考·T33②)行政机关负责人主动出庭应诉表明行政机关积极接受司法机关的监督并对其负责。‎ 教材探源:(教材必修2 P59)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行政机关积极接受司法机关的监督,但不对其负责。‎ ‎2.(2017·江苏高考·T17③)我国消除了各民族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教材探源:(教材必修2 P72)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依然存在,而且难以在短期内消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但各民族间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 二、高考题预测 ‎3.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教材探源:(教材必修2 P5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4.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联合执掌国家政权。‎ 教材探源:(教材必修2 P69)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我国的执政党只能是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议政。‎ ‎■时政金句·精提炼·‎ 主题一 依法治国战略和根本政治制度 ‎1.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十九大)‎ ‎2.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十九大)‎ ‎3.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十九大)‎ ‎4.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十九大)‎ ‎5.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十九大)‎ ‎6.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十九大)‎ ‎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十九大)‎ ‎8.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健全人大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支持和保证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使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成为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成为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十九大)‎ 主题二 党的领导和政党制度 ‎1.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十九大)‎ ‎2.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全党要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十九大)‎ ‎3.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十九大)‎ ‎4.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十九大)‎ ‎5.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十九大)‎ ‎6.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十九大)‎ ‎7.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十九大)‎ ‎8.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要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十九大)‎ ‎9.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人民政协工作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完善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重点监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十九大)‎ ‎10.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支持民主党派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求更好履行职能。(十九大)‎ ‎■精彩答案·要谨记·‎ 典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略)‎ 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如何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生态。‎ 答案:①法律是治国之重器,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中国共产党要运用法律法规铁腕惩治、震慑腐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营造不敢腐的高压态势。②中国共产党要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坚持依法执政、依宪执政。中国共产党要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形成全社会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③中国共产党要加强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 坚持管党治党、从严治党,健全反腐倡廉的体制机制,形成不能腐的政治生态。④中国共产党要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加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教育。深入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活动,增强执行廉政政策的严肃性和自觉性,从思想上牢固树立规矩意识,做到在任何时候不违规、不越线、不想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