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部编版人教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重点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部编版人教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重点

‎2018部编版人教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重点 ‎16 猫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写“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 来历 外形 性情 家人对它的态度 结局 小猫对“我”家的影响 第一 只猫 从隔壁要 来的 花白 很活泼 喜欢 死亡 难过、酸辛 第二 只猫 从舅舅家要来的 黄色 更活泼,‎ 更有趣 喜欢 丢失 愤恨、诅骂,‎ 怅然 第三 只猫 流浪猫 花白,不好看,很瘦,毛被烧脱 忧郁、‎ 懒惰 不喜欢它,若有若无,不注意 死亡 难过,良心受伤 ‎3.作者重点写了第几只猫?为什么?‎ 明确:第三只猫。这只猫最终被冤死在邻家的屋脊上。它让“我”明白自己冤屈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小动物,它的死亡让“我”耿耿于怀。‎ ‎1.家里的人喜欢第一只猫,从哪些细节描写可以看出来?‎ 明确:如“三妹常常地,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作者则是“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2.第二只猫的“更有趣,更活泼”,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 明确:从性情和本领等方面来表现。“园中乱跑”“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等表现了它的性情;“会爬树”“捉蝴蝶”“会捉鼠”等表现了它的本领。‎ ‎3.第三只猫的“可厌”,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的?‎ 明确:是从形态和性情等方面来写的。“不好看,又很瘦”“毛被烧脱好几块”“忧郁”“懒惰”。‎ ‎4.“我”根据什么判定芙蓉鸟是这只猫咬死的?实际上是谁咬死了芙蓉鸟?根据是什么?‎ 明确:“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是只凶恶的黑猫把鸟咬死的。根据是“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 ‎5.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亡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明确: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的主观臆断,断定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我”‎ 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无处辩诉,最后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认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 ‎1.作者通过回忆三次养猫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人生道理?‎ 明确:这篇课文通过回忆三次养猫的经历,告诉我们要平等地对待生命。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会有与其他的小生命共同相处的时候,只有平等地对待它们,尊重它们,我们才能感受到生命之美才能避免看到生命之悲。‎ ‎2.学习本文,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请从“我”和“第三只猫”两个角度谈一谈。‎ 明确:(1)从“我”的角度: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 ‎(2)从“第三只猫”的角度:不受欢迎的人,往往成为冤案的牺牲品,因此要免遭厄运,需自我完善。‎ 三、板书设计 猫 ‎1.浏览课文,画出你最欣赏的描写猫的语句,并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妙,最有表现力。‎ 示例一:“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写出了猫外貌的可爱。‎ 示例二:“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滚来滚去”这一动词有表现力,形象地写出了猫的活泼、可爱。‎ 示例三:“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作者运用动作描写来突出小猫的活泼可爱。‎ 示例四:“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儿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跃”“跑”这两个动词传神、形象地写出了第二只猫的轻捷活泼。‎ ‎2.第二只猫死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又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明确:第二只猫丢失后,失落感久久萦绕于心。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叫人难受,于是才有好久不想养的想法。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而且在暴怒之下打它并最终致其死亡,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由于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见了猫反而触发自己灵魂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生命,于是才有了永不养猫的想法。‎ ‎1.请将“芙蓉鸟事件”的始末,按照故事发展的过程,给每一情节拟一个小标题,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安排情节。‎ 明确:有六个情节,小标题可依次拟为“买鸟”“凝望”“被疑”“蒙冤”“受罚”“真相”。前五个情节是详细叙述第三只猫的不幸遭遇,把读者置于疑云中。直到最后一个情节 ‎,才用寥寥数语揭示真相,于是疑云顿开。这样安排,不仅使情节显得曲折跌宕,而且容易激起读者对第三只猫的同情与怜悯。‎ ‎2.本文多处设置了伏笔,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伏笔的设置表现为:写第一只猫忽然消瘦预示其病死;写第二只猫不怕生人、街上乱跑,预示其被人捉走;写第三只猫凝望鸟笼,预示其被冤打致死。所有这些都起到了穿针引线,连珠缀玉的作用,把三个故事和各个故事之间的情节缀连成有机的整体,浑然天成,天衣无缝。‎ ‎3.作者为什么不单写第三只猫,而要在前面写第一、二只猫?‎ 明确:这样写使第三只猫与前两只猫形成鲜明的对比:一是第三只猫是只野猫,与前两只都是主人喜爱而要来形成鲜明对比;二是它毛色难看,性情忧郁,不喜欢玩游戏与前两只猫的活泼可爱形成对比。因此,大家都不喜欢它,它是只“若有若无的动物”,连最爱猫的三妹“对于它,也不加注意”,这与前两只猫的地位形成鲜明的对比。‎ 由于有前两只猫作对比,后者的命运被衬托得更加悲惨,这就必然会引起人们更加深切的同情,就更加突出了“我”的过失之大,悔恨之深,因而更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4.本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有什么好处?‎ 明确:作品中的“我”,是三只猫的主人,“我”喜欢前两只猫,厌恶第三只猫;“我”是前两只猫的悲剧的目击者,又是第三只猫的悲剧的制造者。这样,作者可以极自然地利用“我”在文章中的地位,借“我”之口,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引起读者共鸣,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假如你是第三只猫,当时你会怎样为自己辩护呢?(请用第一人称写一段话,语言要符合身份和地位)‎ 示例:主人,您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我真的没有偷吃鸟,我久久凝望着它们,只是出于好奇心,没有一点不轨的图谋。只是您不分青红皂白地打了我一通,深深地伤了我的自尊。我真的是被冤枉的,请您相信我,好吗?‎ ‎17 动物笑谈 ‎1.读课文,找一找本文的中心句。‎ 明确:在研究高等动物的行为时,常常会发生一些趣事,不过逗笑的主角常常不是动物,而是观察者自己。‎ ‎2.课文写了黄冠大鹦鹉“可可”哪三件趣事?其中哪一件给你印象最深?‎ 明确:第一件:在艾顿堡车站,“我”对前来寻找“我”的鹦鹉可可大声喊叫;第二件:鹦鹉可可把父亲身上的衣服扣子全咬下来了;第三件:鹦鹉可可把母亲的毛线缠绕在树上。示例:喜欢第三件趣事,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可可的聪明、淘气,像个淘气顽皮的小孩,惹人喜爱。‎ ‎3.作者和动物们建立了非常亲密的关系。这种亲密关系是如何建立的?试结合课文做具体说明。‎ 明确:“小凫一出壳……我就学着母水鸭的叫声,不停地唤着它们。”“这些小鸭子一点儿也不怕我,它们信任地望着我,挤成一堆,听任我用叫声把它们带走。”“我带着那群小鸭子在我们园里青青的草上又蹲又爬又叫地走着。”和小鸭们打成一片,成为小鸭们的朋友。‎ ‎1.本文的语言幽默风趣。而对“我”心理活动的描写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找出这样的语句,读一读,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示例:“老天!这不是可可吗?它的翅膀稳定地动着,不是很清楚地表示它正要去做长途飞行?”“我怎么办?该不该喊它一声呢?”‎ 分析:表现出作者与大鹦鹉朋友式的相处和对鹦鹉的关心。‎ ‎2.指出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辞,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1)果然,这一次这些小鸭子一点儿也不怕我,它们信任地望着我,挤成一堆,听任我用叫声把它们带走。‎ 赏析:使用拟人的修辞,赋予小鸭子以人的灵性,写出了它们可爱的情状。‎ ‎(2)它总是一口咬住露在外面的活线头,很快地飞到空中,把一整团线都打开来,就像一个纸风筝拖着一条极长的尾巴。‎ 赏析:该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作者把“可可”比作“一个纸风筝拖着一条极长的尾巴”,写出了可可动作的轻盈敏捷。‎ ‎1.这篇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有什么好处?‎ 明确:本文的内容是通过“我”传达给读者的,表示文章中所写的都是叙述人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使读者得到一种亲切真实的感受。同时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 ‎2.在描绘动物时,作者使用了侧面衬托的手法,请列举一例进行分析。‎ 示例:我跑到“犯罪”现场一看,果然,可可不但把这位老教授身上的扣子全咬下来了,而且还整整齐齐地排在地上:袖子上的扣子作一堆,背心上的作一堆;另外,一丝不错地,裤子上的扣子也排作一堆。‎ 分析:通过“我”的见闻,从侧面写出了“可可”的调皮、淘气。‎ ‎1.从作者身上,我们学到了哪些与动物相处的方式?‎ 示例:①亲近动物,才能取得动物的信任;②了解动物的习性,才能和动物和谐相处;③用童趣的眼光去看待动物,你会发现动物的美。‎ ‎2.为了探求真理,作者不惜放下人类“高贵的身段”与动物打成一片,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科学态度?‎ 明确:作者热爱自己的事业并对此具有忘我精神、献身精神,专注于科学研究。‎ ‎18 狼 ‎(1)重点实词 ‎①缀行甚远(连接、紧跟)      ②两狼之并驱如故(一起;跟原来一样)‎ ‎③屠大窘(处境困迫,为难) ④弛担持刀(解除,卸下)‎ ‎⑤苫蔽成丘(覆盖、遮盖) ⑥眈眈相向(凶狠注视的样子)‎ ‎⑦意暇甚(这里指神情、态度) ⑧屠暴起(突然)‎ ‎⑨狼亦黠矣(狡猾)‎ ‎(2)一词多义 敌 止 意 其 之 前 乃 以 ‎ (3)古今异义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今义:一门学科)‎ 屠自后断其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 ‎(4)词类活用 狼不敢前(名词作状语,上前)‎ 一狼洞其中(洞穴,名词作动词,指挖洞)‎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通道,名词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3.学生试译课文,师生共同点评,纠正错误。‎ 重要语句翻译:‎ ‎①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②恐前后受其敌——恐怕前后一起遭受它们的攻击。‎ ‎③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一样。‎ ‎④犬坐——像狗似的蹲坐。‎ ‎⑤洞其中——在积薪中打洞。‎ ‎⑥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4.分组合作,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复述故事情节。‎ 开端:遇狼。‎ 发展:惧狼、御狼。‎ 高潮和结局:杀狼。‎ ‎1.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狼贪婪凶恶、狡诈阴险的本性?‎ 明确:贪婪凶恶: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狡诈阴险: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文章是如何刻画屠户的形象的?(要求从人物描写方法并以文中句子为例加以分析)‎ 明确:①心理描写:惧——投骨避狼;大窘——骨尽狼仍从;恐——前后受其敌;悟——刀劈两狼。作者写出了屠户从妥协退让,到当机立断、奋起杀狼这一心理发展变化的过程。②动作描写:“投以骨”“复投之”写屠户试图投骨避狼,结果无效。“顾”“奔”“倚”“弛”“持”五个动词,写屠户迅速抢占有利的地形,保护自己,准备反击。“暴起”“劈”“毙”写屠户趁一狼径去,一狼假寐的有利时机,当机立断,奋起杀狼,取得胜利。“转视”“断”“毙”等动词写屠户高度警惕,果断出击,再获全胜。这些动词写出了屠户有勇有谋,果断智慧的形象。‎ ‎3.文章结尾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 明确:文章结尾的议论,是作者对所写故事的看法,既是对狼的可悲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的赞扬。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在有高度智慧的勇敢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1.本文从整体倾向看,主要写的是人呢,还是狼?‎ 明确:主要写狼。以《狼》为题,体现出作者的着眼点;通过屠户的种种情态变化来反映狼的贪婪、凶诈,每段描写均落在狼上;作者直接评论“狼性”及其结局,表明落脚点是在“狼”。由此可知,屠户在文中的出现,是作为表现“狼”的对立面,其用意并不仅仅在赞扬屠夫的机智勇敢,更在于突出“狼无论怎样贪婪、狡诈,在勇敢机智的人的面前终究是要失败的”这一中心。‎ ‎2.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议论中,“止增笑耳”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 明确:运用讽刺的手法写两只狼的贪婪、阴险、狡诈。尽管如此,最终还是毙命于屠户刀下,因此作者的议论告诉人们: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怎样狡诈,不管耍弄什么花招,总归是会被识破、被歼灭的。故事虽然短小,但其中蕴含的哲理发人深省。‎ ‎3.从屠户胜利的故事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明确:①一切像狼一样的恶人都是以害人始,以害己终,最后的下场是自取灭亡。‎ ‎②人有狼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人能够战胜狼,战胜像狼一样的恶势力。‎ ‎③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识破假象,并且不存幻想,勇于斗争。‎ ‎④除恶务尽,要像屠户那样并毙两狼,不留后患。‎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