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4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全国一卷地理试题及解析
2016年全国一卷文综地理试题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1—3题。 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广阔 B.原材料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 D.国家政策倾斜 2.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A.产业结构调整 B.原产料枯竭 C.市场需求减小 D. 企业竞争加剧 3.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A.资金充足 B.劳动力成本低 C.产业基础好 D.交通运输便捷 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据此完成4—6题。 4.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 A.服务种类 B.服务等级 C.服务范围 D.服务人口 5. 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 A.技术创新 B.空间集聚 C.市场拓展 D.产品升级 6. 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 B.降低人口密度 C.促进城市竞争 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图1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7—9题 7.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稳定 D. 反复进退 8.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 A.形成新的贝壳堤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C.形成河口三角洲 D.迫使河流改道 9.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 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图2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10~11题。 10.磷高累积区是 A.高山草甸带 B.高山冰雪带 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 常绿阔叶林带 11.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 A.大气温度较低 B.生物生产量较低 C.土壤含水量较低 D. 地表径流量较小 3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温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花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图5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6分) (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8分) (3)目前横县县城集聚了100多家茉莉花茶厂。分析横县县城集聚众多茉莉花茶厂的原因。(6分)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4分) 问题①:说明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 问题②:为以茉莉种植为基础的横县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3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某科考队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勘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图6示意勘察加半岛的地形。 (1)说明勘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6分) (2)分析勘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10分) (3)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测他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6分) 42.【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莫干山近年以“民宿”开发而蜚声中外,“民宿”是指利用农民空闲房屋,为消费者提供配套乡野休闲、养生的新型酒店模式。莫干山民宿旅游起步于2007年,受政府政策鼓励,逐步形成了以吸引高消费人群为主体的旅游目的地。某民宿经营者说:“目前来乡里居住及游玩的多数来自大城市,以家庭及情侣为主,他们不仅来吃农家饭,还喜欢和我们聊天,喜欢下田上山体验农活。”2015年,莫干山已有民宿200多家,年营业收入达1.7亿元,图7示意莫干山的位置。 分析莫干山名宿旅游快速发展的原因。 43.【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我国部分沿海地区人们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在陆上修建高位养虾池(图8)。高位虾池底部铺设隔水层,引海水养虾,养虾过程中要投饵料、换海水,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洋。引水、蓄水、排水过程都有渗漏。 分析高位虾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 2015年全国一卷文综地理试题 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图1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1-3题。 1.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A.为植物提供养分 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 C.吸附雨水污染物 D.保持土壤水分 2. 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A. 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 B. 种植土层和砂层 C. 砂层和砾石层 D. 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 3. 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A. 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B. 保护生物多样性性 C. 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D. 调节局地小气候 甘德国际机场(图2)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据此完成4~6题. 4. 导致甘德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因素是 A. 位置 B. 经济 C. 地形 D. 人口 5. 甘德国际机场失去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B. 横跨北大西洋航班减少 C. 飞机飞行成本降低 D. 飞机制造技术进步 6. 一架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以65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1小时候后该飞机的纬度位置可能为 A. 66.5°N B. 60°N C. 53°N D. 40°N 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图3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7-9题。 7.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 ) A、葫芦岛 B、秦皇岛 C、大连 D、烟台 9、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 A、资源量不足 B、破坏环境 C、成本过高 D、市场需求不足 图4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图4,完成10-11题。 10、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 A、持续淤积 B、先侵蚀、后淤积 C、持续侵蚀 D、先淤积、后侵蚀 11、推测1992~1997年期间( )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 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36、(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卤虫生存于高盐水域,以藻类为食,是水产养殖的优质活体饵料,也是候鸟的食物来源,美国大盐湖(图7)属内陆沿湖,卤虫资源丰富,20世纪50~70年代,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小,产品需低温运输,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类,80年代以来,随着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1)分析大盐湖盛产卤虫的原因。(6分) (2)说明早年卤虫产业规模较小的原因。(4分) (3)推测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的影响。(8分) (4)你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4分) 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分布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度地区和青藏高原海拔地区。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为-3.5°~-2°C。 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机铁路路基。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图8a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的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图8b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热棒地热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 (1)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度地区低的原因。(8分) (2)图8a所示甲地比五道梁路基更不稳定,请说明原因。(8分) (3)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冬季或夏季)简述判断依据,分析热棒倾斜设置(图8b)的原因。(8分) 42. (10分)旅游地理 近年来,滑雪、登山、徒步等户外活动渐成一种休闲和时尚的生活方式。几位户外运动爱好者拟于8月前往图9所示区域进行峡谷徒步旅游。 分析该时段在该地区峡谷徒步旅游可能遭遇的风险。 43、(10分)环境保护 近年来,我国道路施工愈加注重保护环境,喀斯特地区土层薄,保护土壤尤为重要。在南方喀斯特地区修建公路,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在工程结束后,仍在原地维持土壤的生产功能。 指出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后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 2014年全国1卷文综地理试题 太阳能光热电站(图1)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山东半岛 D.东南丘陵 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A.提升地表温度 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C.误伤途经飞鸟 D.提高作物产量 3.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P,则 A.春秋分日P=0 B.夏至日P=1 C.全年P<1 D.冬至日P>1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2所示。读图2.完成4~6题。 4.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 5.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 6.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表1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7~9题。 年 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植株数量 灌木植物 1 1.00 1.00 1.00 1.00 草本植物 1 1.18 1.20 1.21 1.23 地上生物量 灌木植物 1 1.09 1.10 1.12 1.11 草本植物 1 1.47 1.55 1.52 1.53 地下生物量 灌木植物 1 1.01 0.99 0.98 0.97 草本植物 1 1.21 1.29 1.42 1.58 7.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①生物量提高 ②生物量降低 ③植株密度改变 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8.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A.植株数量 B.总生物量 C.地上生物量 D.地下生物量 9.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C.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 图3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图3,完成10~11题。 10.图4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1.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A.1910-1930年 B.1930-1950年 C.1950-1970年 D.1970-1990年 36.(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6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6分)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5分) (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7分) (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6分) 37.(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21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位置见图7)。初期开采的矿石运往乙地加工。2013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于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 (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8分) (2)分析在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8分) (3)在甲地或乙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都会造成污染。有观点认为“ 与乙地相比,甲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造成的污染危害较轻”。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通过对甲、乙两地的对比分析,阐述理由。(6分) 42.(10分)旅游地理 近年来,一种不同于传统观光游的“深度游’悄然兴起。深度游是指旅游者通过徒步、自驾等方式,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获得深刻体验的旅游活动,有3旅游者结伴拟于4月下旬自驾前往图8所示区域(湖面高程3 196米),进行以观鸟为主题的深度游。 指出为应对旅游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他们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并说明理由。 43.(10分)环境保护 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图10为切沟景现。 指出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 2013年全国Ⅰ卷高考文综地理试题 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1,完成1~3题。 1.每年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的鲜切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地势较平 B.降水较丰沛 C.气温较高 D.土壤较肥沃 2.哥伦比亚向美国运送鲜切玫瑰花宜采用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海洋运输 3.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 A.运费低 B.热量足 C.技术高 D.品种全 图2为45°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 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图2,完成4~6题。 4.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大气环流 B.地形 C.纬度位置 D.洋流 5.该区域位于 A.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 B.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 C.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 D.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 6.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针阔叶混交林 D.草原 图3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变化率。当前,该城市总人口约1 300万。据此完成7~8题。 7.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 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总人口减少 C.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D.人口净迁入量减少 8.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A.美国 B.日本 C.俄罗斯 D.德国 图4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读图4,完成9~11题。 9.图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 A.偏东风 B.偏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10.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预报,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 A.14日14时 B.14日19时 C.15日4时 D.15日11时 11.该地区及图示气压形势出现的月份可能为 A.华北平原,3、4月份 B.四川盆地,1、2月份 C.黄土高原,10、11月份 D.东南丘陵,4、5月份 36.(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7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7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1)分析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8分) (2)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6分) (3)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的角度提出质疑。说为小亮的质疑提供论据。(8分) 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 134米,鱼类资源丰富。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中。20世纪50年代,尼罗河鲈鱼被引入维多利亚湖,并迅速繁殖。该湖的尼罗河鲈鱼经捕捞、加工后多销往欧洲,成为昂贵的美食。图8示意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及周边水系。 (1)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6分) (2)分析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6分) (3)分析尼罗河鲈鱼迅速繁殖对维多利亚湖鱼类资源及捕捞业的影响。(6分) (4)说明尼罗河鲈鱼的引进对维多利亚湖沿岸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6分) 42.(10分)旅游地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2年6月21日,我国正式公布在海南省设立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三沙市岛礁面积约为13平方千米,是我国人口最少、海域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三沙市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强烈地吸引着游客。图11示意三沙市的地理位置。 说明三沙市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及当前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43.(10分)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企业在甲地(图13)开采锰矿并建有电解锰厂,生产过程中需用硫酸和铅,在附近山坡上建有尾矿矿渣库。 分析该尾矿矿渣库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并说明为防止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 2016年高考地理答案解析 1.【答案】D【解读】本题主要考察工业区位因素、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以及运用相关知识解决、评价地理问题的能力。注意抓住关键词“20世纪80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 再联系到珠三角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迅速发展的历史事实就容易确定D选项正确。 2.【答案】A【解读】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空间结构、产业结构及其变化以及区域产业转移等知识内容。“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是解析本题的关键词语,既然划分为主城区,从宏观考虑,作为对环境污染较重的陶瓷业的发展必然受到限制,产业结构调整便成为促使其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故本题应直选A项。 3.【答案】C【解读】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选择和及产业转移的原因等内容。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就是全国的瓷业中心,陶瓷业产业基础好,是它相对其他地区,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比较优势。至于资金充足、劳动力成本低、交通运输便利等条件,其优势要么不存在,或者对吸引产业意义有限。 4.【答案】A【解读】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空间结构,区域产业结构、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内容。读背景材料,抓住关键词“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就不难理解这种空间规划,限制的是各个核心城市的服务种类,从而强化了各核心城市的职能分工,故A项正确。 5.【答案】B【解读】本题主要考察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产业活动的聚集等知识内容。结合背景材料和第4题的分析,既然每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个城市分工明确,都有自己的服务种类,所以这种空间规划的实施,促进的是同类产业活动在各核心城市的聚集,故B项正确。 6.【答案】 D【解读】“城市在外,郊区在内,城市环绕绿心分布的空间特征,能体现生态城市的新理念:这种独有的区域空间结构,能兼顾产业活动和居住环境基本要求。兰斯塔德空间规划实施的基本目标就是构建和优化城市的空间结构,建设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本题D选型正确。 7.【答案】 C 【解读】本题组主要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由于更多地涉及海岸地貌,整合了流水作用与海浪作用的相关内容,所以本组试题旨在强化对知识迁移、对地理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题目难度较大。 贝壳堤只能形成于海岸地带,因为只有海岸附近才会有死亡贝类的大量堆积。具体的一个贝壳堤的形成,既要有有大量死亡的贝类物质,还须有有长期的堆积过程,这就需要海岸线位置的相对稳定。海岸线的频繁移动无法保证贝壳堤形成。所以C项正确,其余各项均错。 8.【答案】B【解读】贝壳堤在海岸地带形成后,在其内侧能限制了河流入海,在其外侧则加强海洋堆积填海造陆,形成高出海面的新海滩,随着海滩升高扩大,海岸线向海洋推进,与贝壳堤越来越远,所以本题B选项正确。另外,本题亦可用排除法求解:泥沙堆积不能形成贝壳堤,而河口三角洲不是海浪堆积地貌,于是A、C选项错;贝壳堤外侧一般不会有河流的,不存在改道的问题,因而D选项错误,故本题B选项正确。 9.【答案】D【解读】本题着重考查学生对海岸地带外力地貌的形成机制的理解能力,也体现了对考生的地理思辨能力的考查,难度较大。贝壳堤形成于海岸地带,图中多条贝壳堤的空间位置和形成时代相差较远,说明当地海岸线发生过几次明显的移动;由于题目已告知:“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可见当地河流泥沙堆积旺盛,所以本题D选项正确。 需要强调,通读题组全部内容,用辩证思维的方法系统的分析演绎当地海岸堆积地貌的形成全过程,本组题地理解就会水到渠成:即就特定时期看,海岸是相对稳定的,从而形成了具体的某一条贝壳堤。但从更大时间尺度看,海岸线随着河口大量的泥沙堆积,是阶段性向海洋推进的,从而形成多条贝壳堤。 10【答案】A【解读】本组题目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及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等知识内容,同时也考查考生运用地理原理分析评价地理事物的能力。由背景材料知,磷存在于土壤有机质中,高山冰雪带不会有发育完后的土壤,磷含量不可能很多,故B项错。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海拔超过4000米高处气温低、土壤水分多的环境不可能形成针阔叶混交林带和常绿阔叶林更有利形成更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的高山草甸。由此推知A项正确,C、D项均错。 11【答案】C【解读】本题对考查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力度较大。可利用排除法去伪存真。首先由海拔低处气温较高可排除A项;山地径流由高向低一般呈增加趋势,排除D项;在海拔2000~3000米处一般分布森林带,生物量不会低与高山草甸带,所以B选项错。再进一步推理,气温高,土壤水分缺少,有机质分解快,是森林带有机磷积累偏少的原因所在,本题C选项正确。 36.【答案】(1)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纬度较低,高温期较长;高温期湿度较高(降水较多)。(而江浙一带或梅雨期过湿。或伏旱期过旱且时有超过37℃的高温);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 (2)(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平坦便于种植;排水良好,土壤不会过湿;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土层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发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3)(茉莉花茶生产应接近茉莉花产地。)横县茉莉花生产规模大,花源供应充足且品质佳;县城交通使得,便于收集茉莉花;县城基础设施较好,便于生产组织。(离南宁市较近,便于产品销售。);众多厂家聚集在县城,也有利展开生产技术协作,形成规模,提高效益。 (4)问题①: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扩大生产规模以达到规模效益和影响(实行专业化生产);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问题②:加强茉莉种植和茉莉花茶生产的科研投入,确保茉莉花茶的品牌优势;加大茉莉花其他产业化应用的研发;开发新产品;拓展旅游、文化市场。实现经营多元化。 【解读】 本题的考查内容主要包括农业区位选择,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等 ,更注意考查学生利用图文资料获取有效地理信息,并综合利用地理原理、评价地理事物、地理现象或解决可持续发展中实际问题的能力。(1)结合背景材料,围绕茉莉花生长对气温、降水和光照的要求,结合两地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季风环流各方面的影响来考虑。相比江浙,广西横县纬度偏低,高温季节长但少有极端高温存在、梅雨和台风造成的过度降水也少 ,由于北部云贵高原阻挡,冬季受冬季风和寒流影响小,气温偏高,冻害较少。 (2)根据材料提示“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润不利于其根系发育。”横县属于冲积平原土层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发育,接近水源,灌溉方便;而位于旱地,意味着地面存在一定的地形坡度和起伏,对排水有利,地下水埋藏较深,土壤不会因低洼而过湿,且不易受洪涝灾害威胁; (3) 横县县城集聚众多茉莉花茶厂的原因主要从原料、质量、交通、基础设施等条件进行分析,亦应从产业的聚集效应考虑其合理性。 (4) 问题①,主要突出因地制宜,发挥当地农业优势,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问题②,主要是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加大科技投入,形成品牌,实现经营多元化发展。 37.【答案】(1)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阻挡冬夏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造成东西气温、降水差异明显,地形高差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 (2)纬度高,光热不足,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环境空间差别大,适宜生存的空间小;冬季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 (3)河流附近,熊出没的机率大;且有森林,便于隐蔽;降水较少,晴天较多,利于拍摄。 【解读】(1)该半岛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主要是山地对冬、夏季风的影响,造成东西两侧气温、降水的明显差异。再考虑山地海拔高,会造成垂直差异明显的特点。 (2)勘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与该地区适宜动物存在的条件恶劣密切相关:热量不足,植物生长慢,食物有限;环境复杂,能适宜生物生存空间也有限;纬度高,冬季风的影响强,造成冬季漫长寒冷,生存环境更为恶劣。 (3)根据材料提示“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甲地位于河流沿岸距离河口较远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捕鱼的理想地段,居高临下拍摄角度较好;半岛南部森林覆盖好,便于隐蔽拍摄;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晴天较多,利于拍摄。 42.【答案】莫干山高质量的民宿旅游产品迎合了高消费人群回归自然、体验乡野田园生活的心理需求;长三角高消费人群规模大;莫干山与主要客源地距离适中,靠近主要交通线,交通便捷;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解读】本题主要考查对区域旅游发展条件的评价。 某项旅游活动的迅速发展与自身资源条件、市场需求、外部环境、基础设施配置等因素有关。根据文字材料提示,“民宿为消费者提供配套乡野休闲、养生的新型酒店模式。既舒适、回归自然,体验田园生活于一体,符合高消费人群心理需要;对经营者来说,能利用用农民空闲房屋,相对成本低;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相协调,又能得到政府大力支持。再结合图中信息,可知莫干山与上海、南京、杭州等长三角大城市较近,距离客源地近,高消费人群规模大,交通便利。 43.【答案】养殖过程海水渗漏,导致地下淡水碱化,附近表土盐碱化,影响农作物和地表植物的生长,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废水造成附近海域污染,海水富营养化。 【解读】本题主要考查对人类活动对水污染及其生态环境的影响。此题对考生的生产生活的体验及阅历要求较高。体现考生活中的地理的高考理念。审题时,一定要弄清高位虾池与低位虾池的主要区别在于它要把海水引到岸上土地从事养殖活动。进而理解 “引水、蓄水、排水过程都有渗漏”的信息提示。 因为各个环节都存在海水渗漏,直接的影响首先是地下水变咸,附近土壤盐碱化,对植被及农业生态环境不利;而养殖的废水排放会引起海水污染尤其是富营养化现象。 2015年高考地理答案解析 D B C试题分析: 1、通过简图可发现该模式的底部为砂层和砾石层,铺设此层利于让经过上层土层处理的雨水下渗,并把渗下的雨水导出流走。故该雨水花园地下部分含水量变化很大,为保证地表植物生长,必须保持土壤合适的水分条件,覆盖树皮可达到此目的。 2、雨水下渗后种植土层和砂层可对雨水直到过滤作用,达到在一定程度上净化雨水的作用。B正确。 3、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增加雨水的下渗量并回收利用雨水,同时因减小了地表径流,可有效起到降低暴雨后城市内涝的频率和程度。故C正确。 考点:水循环 A D C 试题分析: 4、该机场位于北大西洋空中航线的必经之地,该机场位于纽芬兰岛上。该岛是北美洲的最东端,飞机飞离北美洲,飞往欧洲地区最后的补给点。也是由欧洲飞往北美洲地区航线上,在飞近北美大陆时第一个补给点。故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让其成为最繁忙的机场。A正确。 5、随着飞机制造业技术的发展,飞机载油量增加,单位距离能耗降低,飞机携带的燃油可满足航渡大西洋的需要,已无必要经过该航空港。D正确。 6、机场位于50°N附近,假设该飞机沿经线飞行,在1小时内飞过650千米,大约6个纬度。因此飞机所在纬度最高约56°N,最低约44°N。故C正确。 考点:航空运输、距离计算。 B A C试题分析: 7、气温越低,低温期持续时间越长,海冰越厚。图中四地气温低于4°C持续时间较长的为甲、乙两地。甲地位于渤海内部,海水深海水体积巨大。乙地位于大陆附近,故乙海水较浅,海水体积较小,易结冰且结冰期更长。B正确。 8、冰层厚度越大,单位面积海冰资源量越大。图中葫芦岛市纬度最高,气温最低,当地海冰厚度最大。故A正确。 9、开采海冰资源比开采河冰资源成本更高,开采难度更大。故C正确。 考点:海洋环境 D B 试题分析: 10、该区域外力以淤积作用为主,近海地区海水变浅,则水深2米的位置与检测距起点的距离越大,反之当海水侵蚀的速度超过泥沙的沉积速度,则两者的距离变小。图中两者距离在1975年至1978年间,两者距离扩大,此后两者距离总体上逐渐缩小。故当地外力作用是先淤积为主,后侵蚀为主。D正确。 11、在1992年——1997年间两者距离持续缩小,说明海域沉积作用持续减弱,应是黄河携带入海的泥沙减小所致。若该时间段黄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增加,黄河的水量会增大,河流输沙量增大,河口地区泥沙淤积强烈,A错;此时段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小,会导致泥沙量减少,B正确;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注入黄河的径流量会增加,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也会使黄河水量增加,故C、D错。 考点:流水作用 36、【答案】(1)属于内陆盐湖,为高盐水域。(3分)注入该湖的河水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适合藻类等卤虫饵料的生长。(3分) (2)运输成本高(需低温运输);(2分)(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市场需求量小。(2分) (3)原因:海洋渔业产量减少;(2分)市场需求增大;(2分)近海水产养殖技术提高。(2分) 影响:对卤虫需求量增加,(促进了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2分) (4)赞成:卤虫资源丰富,市场需求大,经济价值高,技术成熟,增加就业等。(4分) 不赞成:让卤虫自然生长,维护生物链的稳定,保护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解析】试题分析:(1)从卤虫的生活习性入手,结合当地湖泊的环境特征进行分析。大盐湖为内陆湖,陆地河流带来盐分在湖泊中积累,使湖泊成为咸水湖,湖水盐度高,适宜卤虫生长。陆地河流带来大量的营养盐类,为藻类的繁生提供了条件。属于内陆盐湖,为高盐水域。注入该湖的河水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适合藻类等卤虫饵料的生长。 (2)材料中明确了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卤虫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类,市场需求量小。同时受制于其运输需要低温条件,运输不便,导致当时卤虫产业规模小。运输成本高(需低温运输);(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市场需求量小。 (3)从渔业资源的枯竭及市场需求分析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过度捕捞使野生渔业资源日益枯竭,捕获量减小;环境保护力度加大,限制了野生鱼类的捕捞量;对鱼类的市场需求扩大。海洋渔业产量减少;市场需求增大;近海水产养殖技术提高。影响:受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对优质鱼饲料的需求量大增,促进了大盐湖卤虫捕捞产业的发展,卤虫捕捞量增加,从业人员增加。对卤虫需求量增加,(促进了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 (4)赞成:发展卤虫捕捞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卤虫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可促进当地就业;增加当地经济收入;带动交通等基础设施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卤虫资源丰富,市场需求大,经济价值高,技术成熟,增加就业等。 不赞成:过度捕捞会导致卤虫资源枯竭;该湖为咸水湖,湖泊生态系统非常脆弱,易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让卤虫自然生长,维护生物链的稳定,保护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考点:咸水湖生态系统、产业活动 【名师点睛】试题以区域图为背景,图像与文字材料结合,素材常规但不落俗套。设问体现地理思维的层次性,层次递进,落点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试题立意于平实之中,但意味深远。在问题设计上,各小题之间联系紧密且又具有适当的梯度。 第(1)小题从入手,考查考生对地理事像的探究分析能力;第(2)小题从产业发展条件入手,考查考生对地理现象的理解、分析能力;第(3)、(4)小题从产业发展原因和影响入手,考查考生对地理现象的理解、分析能力和对地理意义的归纳概括能力。地理思维过程按照“独特地理环境→发展条件→产生的影响”的思路展开,意在引导考生关注产业可持续发展、关注地理学科本质、掌握地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37. 【答案】(1)青藏高原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辐射强;(3分)(东北高纬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1℃~1℃,可以形成多年冻土。)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小,当年平均气温同为—1℃~1℃时,冬季气温高,冻结厚度薄,夏季全部融化,不能形成多年冻土。(5分) (2)甲地年平均气温更接近0℃,受气温变化的影响,活动层更频繁地冻融,(冻结时体积膨胀,融化时体积收缩,)危害路基;(4)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五道梁,夏季活动层厚度较大,冬季有时不能完全冻结,影响路基稳定性。(4) (3)冬季。(2分)依据:冬季气温低于地温,热棒蒸发段吸收冻土热量,(将液态物质汽化上升,与较冷的地上部分管壁接触,凝结,释放出潜热,)将冻土层中的热量传送至地上(大气)。(3分) 热棒倾斜设置的原因:使热棒能深入铁轨正下方,保护铁轨下的路基(多年冻土)。(3分) 【解析】试题分析:(1)海拔高是导致青藏高原地区气温低的主要原因。和东北地区相比,青藏高原地区纬度较低,冬季获太阳辐射量多,冬季气温高,冻结厚度薄。夏季地表温度高,冻土层融化。青藏高原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辐射强;(东北高纬度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1℃—1℃,可形成多年冻土。)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小,当年平均气温同为-1℃—1℃时,冬季气温高,冻结厚度薄,夏季全部融化,不能形成多年冻土。 (2)观察图中甲地与五道梁地区的温度和纬度差异。甲地年均温高于五道梁地区,甲地冻土层厚度变化大,永久冻土厚度较小,地基土频繁的冻融不稳。甲地年平均气温更接近0℃ ,受气温变化的影响,活动层更容易频繁的冻融(冻结时体积膨胀,融化时体积收缩),危害路基;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五道梁,夏季活动层厚度较大,冬季有时不能完全冻结,影响中期稳定性。 (3)工作季节为冬季。冬季高原面上气温低,冷凝段温度低于路基温度,蒸发段将液态物质汽化上升,气态物质在此段冷凝转化成液态流回蒸发段。冬季气温低于低温,热棒蒸发段吸收冻土热量(将液态物质汽化上升,与较冷的地上部分管壁接触,凝结释放出潜热),将冻土层中的热量传送至地上(大气)。倾斜设置可增加热棒与地层的接触面积,使热棒能深入铁轨正下方,对地层温度的调节作用更强。使热棒能深入铁轨正下方,保护铁轨下的路基(多年冻土) 考点:青藏高原自然环境、板块构造 【名师点睛】该题以“青藏铁路建设中多年冻土障碍的克服”为背景材料,层层设问,包括青藏高原的独特气候成因、青藏地区的地质条件和热棒工作原理引导学生探究地理问题,并解决地理问题。该题难度大,是本套试题中难度最大的题,要求学生具备综合分析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42.【答案】可出现山洪、滑坡和泥石流、雪崩、落石和地震等风险。该季节当地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多且多暴雨,强降雨可诱发山洪。该地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多地震,山体破碎,在强降水条件下可出现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该地山体高大,地势陡峻,山上多冰川及积雪,受夏季水汽充足影响,山上降雪量、融雪量均增加,易出现雪崩、落石等灾害。 试题分析:结合图中经纬网可判断当地为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该季节当地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多且多暴雨,强降雨可诱发山洪。该地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多地震,山体破碎,在强降水条件下课出现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该地山体高大,地势陡峻,山上多冰川及绩效,受夏季水汽充足影响,山水降雪量、融雪量均增加,易出现雪崩、落石等灾害。 考点:青藏高原地区夏季自然环境特征 43.【答案】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湿润,降水丰富,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在开挖石料之前,应收集表层土壤并就近集中堆放,在堆放过程中,可建设围墙以防止水土流失。堆放弃料后,应对弃料进行压实,把收集的土壤平铺到弃料上,并施加有机肥保持土壤肥力,以利于复耕复种。 考点:土壤保护 2014年文科综合(地理部分)答案 1.【试题答案】A【立意】本题考查太阳辐射的分布,考查学生结合图文信息调动区域知识的能力,属简单题。 【解题思路】柴达木盆地地处青藏高原,由于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多晴朗天气,所以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能丰富。而黄土高原、山东半岛和东南丘陵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阴雨天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比青藏高原地区强,故太阳辐射能较少,B、C、D错误。 2.【试题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推断能力 【解题思路】依据材料和图片太阳能光热电站是通过反光板聚焦太阳能进行发电的,故不会提高地表温度,A错;聚焦太阳能不会产生电磁干扰,故不会干扰飞机电子导航,B错;聚焦太阳能与农作物产量无关,D错;而聚焦太阳能产生的强光和热能可能误伤途径发电站的飞鸟,C正确。 3.【试题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计算,考查学生的计算、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情况:二分日:66.5°,夏至日:90°,冬至日:43°,春秋分日影长不是0,故p不为0,A错;夏至日影长为0,p=0,B错;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小于45°,影长大于塔高,p>1,C错,D正确。 4. 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交通线路的影响因素,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属简单题。 【解题思路】结合图中信息,兰新铁路在图示区域基本沿着1000米等高线延伸,沿线并没有聚落和河流,图中叶没有耕地信息,故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地形,D正确。 5.【试题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铁路选线问题,考查学生提取区域图有用信息的能力,难度居中。 【解题思路】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兰新铁路距吐鲁番市和鄯善县较远,对两地经济的带动作用不大,故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的理由可能是距城镇过远,B正确。 6.【试题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城镇分布的影响因素,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难度较小。 【解题思路】图示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影响城镇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水源,西北地区为内流河,河流水量不稳定,而绿洲地区水源充足,适合人类居住;兰新铁路沿线没有绿洲,没有充足的水源,故不适合人类居住,所以兰新铁路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B正确。 7.【试题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数据信息的能力。 依据表中所给数据,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之和逐渐变大,故生物量提高;实验地面积一定,植株密度有没有改变,可以看植株数量的变化,根据表中信息,灌木植物数量没有变化,但蓝本植物数量发生变化,故A正确。 8.【试题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比较数据信息的能力。 【解题思路】依据表中数据,植株数量灌木植物保持不变,草本植物相对增加;地上生物量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都相对增加;地下生物量灌木植物逐渐减少,草本植物逐渐增加,故D正确。 9.【试题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数据信息的能力。 【解题思路】依据表中数据,植株数量灌木植物保持不变,草本植物数量增加;地上生物量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都有所增加,但草本植物增幅大于灌木植物;地下生物量灌木植物减少,草本植物增加,故总体来看,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 10.【试题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人口迁移的相关知识,考查读图计算能力,难度居中。 【解题思路】题中所给信息为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总人口=移民人数/移民占总人口比例,算出各个年份总人口,可得出结论,A项正确。 11.【试题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人口增长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分析计算能力;难度居中。 【解题思路】根据第10题得出的结论,可以看出所给选项的四个时段中,总人口是一直增加的,但是1950年以后曲线变陡,说明1950年后总人口数量增速加快;根据图3信息, 1950-1970,移民人数减少,1970-1990移民人数增加,据第10题结论可以看出这两段时间总人口数量增加相差不大,故1950-1970年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 36. 【命题立意】本题以青藏高原局部区域图为背景考查风沙的成因、铁路交通的危害及防治风沙的措施等方面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调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居中。 【解题思路】(1)根据题中材料“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读图可知桑曲和巴索曲在错那湖东北部,图示区域以山地为主,河流携带泥沙流入错那湖,泥沙沉积在湖底;图中河流为内流河,湖泊为内陆湖,冬春季节河流水量小,水位低,湖泊缺少河水补给,水位也低,故河滩和湖泊边缘裸露泥沙面积较大,为风沙活动提供沙源。 (2)根据图文材料可知图示区域冬春季节盛行西风,大风日数多,而河谷基本为东西走向,与风向平行,错那湖面积较大,对西风阻挡作用很小,而冬春季节地表植被稀少,对西风阻挡作用也小,所以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沙源冬春季易起沙。 (3)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风沙的侵蚀和堆积对铁路产生破坏,风沙流会磨损损害列车的相关设备,从而影响列车的运行安全。 (4)由图可知该路段为干旱地区,地表缺水,不适合采取生物措施防风因沙,应当采取工程措施防止防风固沙,如设立沙障、沙墙等。 【试题答案】(1)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较大。(2分)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2分)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路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2分) (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2分)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水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3分) (3)(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2分)侵蚀路基(和路肩);(2分)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2分)影响运行列车安全。(1分) (4)(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2分) (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2分) (若所提措施不符合当地实际,如植树造林,不得分) 37. 【命题立意】本题以阿拉伯半岛区域图为背景考查工业生产的区位条件、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简单题。 【解题思路】(1)工业发展条件主要从自然条件(土地、水源、原料、动力等)和社会经济条件(运输、市场、劳动力、政策等)两方面考虑,结合图文材料信息可推断出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有交通运输、市场、资源、能源,资金等。 (2)结合题意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分析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甲地地处沙漠地区气候干旱,自然环境条件恶劣,不利于工业城建设;甲地所处地区城镇少,距其他城镇也比较远,故缺少劳动力;由于是新建工业城,地理位置又比较偏远,故工业基础方面较差。 (3)开放性试题,说明观点,自圆其说即可。 【试题答案】(1)沙特阿拉伯(靠近亚洲、非洲、欧洲市场)濒临海洋,产品运输方便;(2分)磷酸盐矿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2分)油气资源丰富,能源成本低;(2分)资金雄厚。(2分) (2)高温干燥,淡水资源短缺,施工环境差;(3分)地处偏远地区,人口稀少,劳动力缺乏;(3分)地区开发历史短,工业与基础设施薄弱。(2分) (3)赞同:甲地人口少,未利用土地多,能容纳更多污染物;(3分)乙地人口多,经济活动密集,对污染更敏感;位于港口,容易污染海洋等。(3分) 反对:甲地生态环境更脆弱(水资源短缺,植被稀少,易沙漠化);(3分)乙地环境保护设施较完善,污染物处理技术较成熟。(3分) (所述理由需支持所持立场,否则不得分) 42. 【命题立意】本题以青海湖“深度游”为背景考查旅游地理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 【解题思路】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等信息可知该湖为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压低,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冬春季节强风天气多,所以应当携带相应的供氧设备,防风防寒冷、防晒物品;由于“深度游”时间长,故必须带高压锅,否则煮不熟食物。 【试题答案】海拔较高(3 000米以上),氧气含量偏低,需带氧气袋(瓶)、抗缺氧药品等;(2分)气压偏低,水的沸点低,需带高压锅等;(2分)空气较稀薄,太阳辐射强,需带防晒物品。(2分)气温偏低,昼夜温差大,需备防寒衣物;(2分)此时该区域多大风,需备防风帐篷等。(2分) 43. 【命题立意】本题以坡地切沟景观图为背景,考查流水侵蚀对坡耕地的危害问题;考查学生提取图片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从切沟景观图中可以看出,流水侵蚀使得坡耕地上形成切沟,切沟形成后,不仅分割了耕地,而且会增强流水侵蚀能力,加剧水土流失;为了防治切沟的形成和扩大,减少其对耕地的破坏,就采取相应的措施减轻流水侵蚀,如修建排水设施,在易汇集水流处增加植被覆盖,对已经形成的切沟进行人工填埋等。 【试题答案】 危害:切沟分割土地,损坏耕地,妨碍耕作,(严重时可阻断交通);(2分)加大土壤侵蚀量(切沟形成后,水流集中,冲刷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加剧)。(2分) 防治措施:调整耕作方式,防止水流集中(如等高耕作、间作、修地埂等);修建引水排水设施(如修建排水沟等);(在水流集中区域)设置障碍(如草地,灌丛等);在切沟中修建拦水坝(谷坊);切沟填埋。 (答对1项措施得2分,答对其中3项即可得6分。) 2013年文科综合地理答案 1.C 2.C 3.A 【解析】本题组考查农业区位分析相关知识和技能。 第1题,哥伦比亚和美国农业区位比较,根据2月14日,正值美国冬春季节,美国本土气温较低,而哥伦比亚地处低纬气温较高,故选C项。 第2题,花卉保质期比较短,需要快捷交通,其产品较轻,利润率较高适合航空运输,选C项。 第3题,在众多影响因素中,墨西哥相对哥伦比亚具有地缘上优势,交通距离短,运费低。 4.B 5.D 6.C 【解析】本题组考查自然带相关知识和技能。 第4题,据相关图文信息可知,因为该地距海近,东西部荒漠和植被覆盖地的差异,可判断出主导因素为水份,可推出该区域在北半球中纬西岸,受中纬西风和地形抬升作用影响,西部降水多,故选B项。 第5题,该地以高原,高山为主,又在45°N大陆西岸,可推断地处美国西岸,故选D项。 第6题,该区域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山麓基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且该地纬度相对较高,故选C。 7.D 8.A 【解析】本题组考查柱状图判读及人口增长相关问题。 第7题,据柱状图可知,该市总人口增长速度放缓,但人口总数还在不断加大,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小幅上升,因国内净迁移率大幅减小,人口净迁入量减少,故选D项。 第8题,该城市自然增长率较高,并且对国外移民有较大的吸引力,应该是美国。俄、德自然增长率低,甚至是负增长。日本国内人口迁移率较小。根据其人口数量及变化特点在美国可能性较大,故选A项。 9.B 10.B 11.D【解析】本题组考查等压线图中风向的判断及天气系统相关。 第9题,据题意14日6~9时,甲相对于天气系统来说略偏西移,根据北半球风向相对水平气压梯度力右偏,可判断是偏南风,故选B项。 第10题,据题意甲相对于天气系统来说偏西移大约100KM,受低压中心控制开始形成暴雨,其所用时间约半天,选B项。 第11题,此月份该地气压较低,且根据天气系统东移,该地气压呈下降趋势,应为夏半年,10、11月份黄土高原气温开始降低,气压应该升高,故选D 。 36.(1)【答案】纬度较低;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8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影响气温因素分析的掌握,攀枝花相对于成都和昆明而言1月平均气温高的原因可从纬度、海拔、地形、大气环流等方面入手分析。 (2)【答案】多晴天、少云雨,风力弱,气温较高,较稳定(波动小)(6分) 【解析】本题考查天气特征的描述,可从气温高低、阴晴、风力大小、天气是否稳定等方面描述。 (3)【答案】论据:钢铁工业以及其他工业、城市交通等排放大量废气;(山高谷深,)地形相对封闭,下沉气流空气稳定(易出现逆温),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因此,空气质量可能不佳,不适宜度假。)(8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避寒度假胜地对天空气质量的要求。应从污染源及大气运动对污染物的扩散这两方面分析。 37.(1)【答案】(维多利亚湖)处于相对封闭的高原盆地中(北部唯一出口通向尼罗河);湖泊海拔高,尼罗河上游多瀑布,阻挡了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6分) 【解】尼罗河鲈鱼进入维多利亚湖的唯一途径只有逆流而上,但河道中的瀑布却产生了阻碍作用。 (2)【答案】维多利亚湖湖面广阔,为体型大的尼罗河鲈鱼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湖中鱼类为尼罗河鲈鱼提供充足的饵料。(6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分析淡水渔业发展的优势自然条件,从水域面积和饵料两方面(紧扣相关图文信息)分析。 (3)【答案】尼罗河鲈鱼体型大,食量大,导致一些原有鱼类数量迅速减少甚至灭绝;(尼罗河鲈鱼体型大,捕捞技术和方法与当地传统不同,)冲击传统捕捞业,同时出现专门捕捞尼罗河鲈鱼的捕捞业(6分) 【解析】本题的“影响”可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回答。 (4)【答案】产量大价格高(国际市场需求量大,)出口创汇;捕捞、加工、运输等产业随之兴起,扩大就业,促进相关产业发展。(6分) 【解析】本题紧扣材料“尼罗河鲈鱼经捕捞、加工后多销往欧洲,成为昂贵的美食”,鲈鱼的引进可带动相关捕捞、加工、运输业发展,实现出口创汇。 42. 【答案】独特性:热带海域风光;岛礁(珊瑚礁)景观。(4分) 应注意的问题:做好旅游规划;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适当配置旅游服务设施,保障生活用 品供给;处理好旅游环境容量与旅游规模的关系。(6分) 【解析】旅游开发中注意的问题可从当地旅游开发评价中的不利条件入手分析。 43.【答案】危害:该尾矿矿渣库位于江河上游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易发洪水、泥石流、滑坡等。若将上坡上的尾矿矿渣冲入江中,(其中的硫酸、铅等)会对江水造成污染,危及沿岸用水安全。 措施:加固尾矿矿渣库;兴建必要的行洪通道,防止洪水等将矿渣冲入江中。 【解析】注意提取图文中有效信息,结合当地的实际从水文、地质灾害可能对尾矿矿渣库产生破坏,认清其潜在危害,并有针对性地分析措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