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4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淮南市高考历史二模试卷解析
2016年安徽省淮南市高考历史二模试卷 一、本卷共12小题.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大事表》记载了大量“弑君”、“出君”事件,到了战国时期这种现象已较为罕见.材料反映战国时期( ) A.诸侯国推行了郡县制度 B.政治局面相对稳定 C.中央集权有了较大发展 D.社会矛盾逐渐缓和 2.唐朝前期,担任国子祭酒(中央官学最高长官)一职的官员总共有48人,基本上都是大儒。唐德宗以后,可考的国子祭酒共78人,其中仅藩镇军将兼任祭酒的就有24人。国子祭酒的职事作用相对缩小,成为文臣武将的迁转之资。材料意在说明唐朝( ) A.藩镇割据削弱了中央集权 B.统治者对儒学的态度转变 C.儒学地位遭受佛道的冲击 D.科举制度下儒学逐渐僵化 3.宋代的官僚士大夫是书法名画的消费主体,更将之作为标榜身份的象征;新崛起的富民阶层困没有政治特权,基于书画作为精神类奢侈品的特性,也广泛加入书画消费行列;平民阶层消费的书画类型多以通俗类为主,但一些小工商业者对书画艺术品的追捧也蔚然成风.这种现象表明( ) A.宋代的社会阶层差异逐渐消失 B.书画消费的分层功能已经显现 C.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文人画成为主流形式 D.书画消费成为社会身份建构的重要手段 4.王夫之认为“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占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这表明他( ) A.强调郡县制存在有其必然性 B.通过理学解释治乱兴衰 C.意识到郡县制改革的迫切性 D.利用盛衰论谴告统治者 5.中国社会传统的习俗是女子婚前梳辫,婚后梳髻.清末民初广东顺德、中山、南海等地,盛行女子在未婚的情况下自行易辫为髻以立志独身不嫁的风俗,这些女子称为自梳女.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风俗逐渐近代化 B.程朱理学对女性的束缚削弱 C.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 D.西方文明和生活方式的传播 6.孙中山在《对黄埔军官学校告别词》中说:“中国现在革命,都是争个人的平等、自由,不是争团体的平等、自由.所以每次革命,总是失败…只全党有自由,个人不能有自由,然后我们的革命,才可以有望成功.”材料反映了孙中山( ) A.已经放弃了对民主共和的追求 B.正确分析革命失败的原因 C.反思新文化运动中的个人主义 D.借鉴俄国革命的成功经验 7.1952﹣1966年,北京钢铁学院共培养学生约14400人,其中担任副部级以上领导职务的至少有32人;一大批学生的考试分数都超过了清华大学的录取分数,但他们的第一志愿都是钢铁学院冶金系.材料反映了( ) 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时代背景 B.北京钢铁学院生源素质较高 C.青年学子建设国家的高涨热情 D.干部选拔注重学校和专业素质 8.公元前415年,雅典发生毁坏神像案.报案者称,以前经常看到阿西比德和他的同伴一起聚饮,其间诸多可疑言行,定为他们所为.结果身为雅典将军的阿西比德及其同伴均被判有罪.苏格拉底是贵族酒会的常客和主角,他的死在很大程度上也与此有关.材料反映雅典( ) A.聚众饮酒违反城邦法律 B.城邦精神排斥私人空间 C.法律体现了公平与公正 D.公民都有权利管理城邦 9.约翰•麦克里兰说:“民主开始得势之后,想提出限制国家权力的论点,变得越来越困难,因为国家的行动已经愈来愈被看成我们透过我们自己选出的代表而产生的行动:代表们的行动就是选民的行动,因为那些行动是他们授权的.”作者意在说明( ) A.权力无法得到有效限制 B.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渐完善 C.宪政与民主的内在冲突 D.民主制度建立的艰难过程 10.鸦片战争后,英国政府极力推动鸦片贸易合法化,其意图在1858年通过《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的签订得以实现.1905年自由党上台后,英国议会主动提议逐年削减并最终停止对中国鸦片出口.这种变化说明( ) A.鸦片贸易损害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B.工业革命的发展使鸦片贸易无利可图 C.英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受制于政党利益 D.自由主义者开始反思鸦片贸易的罪恶 11.如表为l930﹣1940年《苏联对外贸易进出口统计表》(单位:百万卢布) 表:孙家恒、孙秀峰主编《苏亮对外经济贸易》 年代 1930 1931 1932 193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外贸总额 1643 1502 1002 661.8 510.3 477.4 485.4 523.7 475.1 271.4 485.2 表中外贸总额的变化反映了( ) A.经济危机严重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B.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政权的经济封锁 C.苏联工业化建设轻视世界市场的作用 D.计划经济体制具有自给自足的优越性 12.《联合国宪章》规定安理会在形成重大决议方面,中、法、苏、英、美五国具有否决权;对于威胁、破坏和平及侵略行为,安理会可决定采用武力之外的各种方法对其实行制裁或采取必要之空海陆军行动,以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及安全.材料反映安理会( ) A.有效避免了战争的威胁 B.成为美国推行霸权的工具 C.顺应了多极化发展趋势 D.突出了大国的责任和作用 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37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慈善的概念实际上等同于社会保障.孔子认为只有调均才能维护社会稳定,这一思想被汉代的董仲舒作了更为直白的阐述,认为要使社会易治就必须“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致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致于忧”.董仲舒还认为天和人是相通的,使得历代统治者把天灾看成是上天对自己的警示.在统治者看来,灾害的发生在极大的程度上来源于自身,因此自己有责任解除臣民的生存危机. 古代社会保障机构主要有官办、民办、宗教开办、宗族内部救助、商人互助等种类.在频繁的自然灾害风险中,我国更加重视灾后的救助.对于弱势群体,官府以及其他社会保障机构总是将对他们的保障当作自己的责任,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障制度与措施,其内容主要基于国家减灾和储备的防御性保障、老年保障、临灾生活保障、弱势群体或不幸人群保障.为了使有关社会保障的诏令或制度落实到实处,中央政权往往建立对各级官员的考核监督体制,并对保障实施中可能出现的漏洞予以防范. ﹣﹣摘蝙自王君南《基于救助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国古代社会保障体系研究论纲》 材料二1834年英国颁布了新济贫法,它的主题和基调是通过惩治“懒惰”贫民根治贫穷问题.19世纪70年代后,许多人开始将贫困问题视为影响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障碍.在贫困问题上,国家开始采取更为积极的措施.1861年到1891年,英国每年增加的1000张病床中,有3/4是在济贫院医院.政府还建设一批条件较好的济贫院,采取一定措施改善济贫院的物质与精神娱乐.1891年后,开始为老年贫民购买书籍报纸,为儿童购买玩具.从1875﹣1888年14年间总共完成了16项贫民窟的改造工作.在贫民的教育方面,政府也加大干预力度,英国政府于1 880年开始推行《强制教育法》,将初等教育视为民众必须遵守的国家义务.1891年,初级教育做到了完全免费. ﹣﹣摘鳊自郭家宏《19世纪末期英国贫困观念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社会保障制度形成的思想基础和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济贫政策的变化.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对中国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有何启示.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表1 美、日、欧经济增长速度比较(%) 美国 日本 欧共体 1966﹣﹣1970 3.0 11.0 4.9 1971﹣﹣1975 2.2 4.3 2.9 1976﹣﹣1980 3.4 5.0 3.0 ﹣﹣(美)《总统经济报告》 材料二 表2:世界上主要国家工业生产占世界比重(%) 美国 日本 英法德等国 1948 56.4 1.6 19 1970 38.7 9.5 25.6 ﹣﹣根据王蕙提、韩玉贵《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概论》相关内容整理 根据材料,提取两项有关20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信息,并依据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分析准确。) 三、选做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共1小题,满分15分) 15.材料一 要之,新生活运动者,即除去不合理之生活,代之以合理之生活.如何能使国民之生活合理’日曲提倡以”礼义廉耻”为日常生活之规律.一、提倡“礼义廉耻”使反乎粗野卑陋之行为,求国民生活之艺术化,﹣﹣.二、提倡“礼义廉耻”使反乎争盗窃乞之行为,求国民之生活生产化.…三、提倡“札叉廉耻”使反乎乱邪昏懦之行为,求国民之生活军事化. ﹣﹣《新生活运动纲要》 材料二 同在竭力推动“新生活”的贺衷寒和张学良,时“新生活”的理解却截然相反.贺衷寒说:“‘五四’是把中国固有的精华完全不要,今天的新生活运动,是把中国固有的精华加以发扬”:张学良却大唱反调:“所有仍在崇信本国精神文明,以为在今日推行新生活运动无其必要的国人,我以为应当赶快觉醒了”法学家章渊若当日的批评可谓一针见血:“只有在一个赏罚分明、贪污绝迹、纪律振肃的国家,社会才有是非,才有公道,而民众才会明礼义,知廉耻.有纪律,守秩序.”如高华所言:“国民党只是在中央一级实行‘以党统政’,省以下则实行党政的完全分开,在省姒下的基层,其党务机构形同虚设” ﹣﹣摘自《该不该嘲讽蒋介石的新生活运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国民党推行新生活运动的目的. (2)综合下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淡你对新生活运动的认识. 四、选做题【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共1小题,满分0分) 16.材料一 18l1年3月初,诺丁汉地区的一些工厂主削减工人工资,愤怒的工人起采反抗,几个工厂的六十多台织机被毁.到11月,诺丁汉的工厂主们收到有“奈德卢德”将军或“卢德王”签名的书信,信中解释了捣毁机器的理由.捣毁机器活动在诺丁汉爆发时,主要采用焚烧工厂、制造机器故障、夜晚突袭、匿名信恐吓等方式,临近的约克郡、兰开郡…纷纷效 =﹣﹣陈红兵等《新老卢德运动比较研究》 材料二 贵院并不是由全国人民选举出来的 目前大不列颠及爱尔兰的人口约有2600万,而其中只有90余万人有权投票选举代表,以制定法律,统治全民.现行产生代表的办法不但是极有限制的和不公平的,而且分配不均一威胁利谤、作伪舞弊甚至扰乱治安在历届大选中层出不穷,个中情况最为贵族议员所熟知.…请愿人深知,集会自由是无可置疑的. ﹣﹣《宪章派的第二次请愿书》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英国工人运动提出的具体要求及斗争方式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工人运动斗争方式发生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五、选做题【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共1小题,满分0分) 17.材料一 (1)日本在中韩两国,英国在中国拥有特殊的利益,各自的利益在受到侵害时,将采取必要的措施. (2)日英双方为了保护以上的利益而和第三国开战的时候,另一国将保持中立 (3)在上述情况下,如果交战中的第三国和其他一国或数国结成同盟进行参战的话,日英特协同作战,畴和也将根据同盟国相互间的协议进行. ﹣﹣第一次英日同盟协约 材料二 在1921年召开的英帝国会议上,就英日同盟是否续约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对此,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下院的一次演说中表示:“日本是英国的旧友,在20年的同盟中,双方甚有所益.当今英美关系极为和谐,我认为首先F该增强与美国的友好合作,其次也要维持同日本的亲善与合作.” ﹣﹣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中“在20年的同盟中,双方甚有所益”的理解. (2)根据材料二,指出劳合•乔治对待美国、日本的态度.结合国际背景分析其原因. 六、选做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共1小题,满分0分) 18.材料一 沈括字存中,钱塘(夸浙江杭州)人,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科技思想家之一.《宋史》卷331《沈括传》说他“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嘉祐八年二月,洗括因支持变法而被任命为删定三司条例官.熙宁六年曾连续三个月进行测量,才得到极星离开北极三度有余的结论;为了验证“虹能入溪涧饮水”的问题,曾“与同职扣涧观之”,井进而发现“自西望东则见,立润之东西望,则为日所铄,都无所睹”.,此外如关于凹、凸面镜的成像特点的认识,关于指南针装置方式的认识,关于月亮盈亏现象的认识等等,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一…对于所观察到的现象和问题,经反复思索,研究后仍无法解决的,他就只是如实记录,井说明不知其中道理的症站所在,而决不故弄玄虚,妄下断语.例如,在记述磁针有指南、也有指北的现象后,说“理应有异,来深考耳”.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沈括的人生历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沈括的科学精神. 2016年安徽省淮南市高考历史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本卷共12小题.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大事表》记载了大量“弑君”、“出君”事件,到了战国时期这种现象已较为罕见.材料反映战国时期( ) A.诸侯国推行了郡县制度 B.政治局面相对稳定 C.中央集权有了较大发展 D.社会矛盾逐渐缓和 【考点】郡县制. 【分析】本题考查古代政治制度,着重要求学生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在政治上的反映,对抗君主的现象由普遍到减少,说明君主的权威加强,体现在政治上中央权力的发展. 【解答】材料中春秋时期出现大量“弑君”、“出君”事件,说明分封制崩溃,宗法制遭到破坏,体现君主和中央权力的乏力,战国时期较少见,说明君主的权威和中央权力逐渐加强.郡县制度的推行,是中央集权加强的表现,故A与C项相比,C项更准确和直接,故排除A,C项符合;BD项与当时史实相反,排除.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信息和所学知识的运用测能力,对春秋战国社会大动荡、大变革时期,要求学生能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综合掌握. 2.唐朝前期,担任国子祭酒(中央官学最高长官)一职的官员总共有48人,基本上都是大儒。唐德宗以后,可考的国子祭酒共78人,其中仅藩镇军将兼任祭酒的就有24人。国子祭酒的职事作用相对缩小,成为文臣武将的迁转之资。材料意在说明唐朝( ) A.藩镇割据削弱了中央集权 B.统治者对儒学的态度转变 C.儒学地位遭受佛道的冲击 D.科举制度下儒学逐渐僵化 【考点】宋明理学.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藩镇割据时儒学的发展问题.唐初国子祭酒一职基本上都是大儒担任,而唐德宗以后仅藩镇军将兼任祭酒的就有24人,说明动荡时期,儒学受到冲击,地位下降,武将逐渐受宠. 【解答】本题题干表述的是藩镇割据时担任国子祭酒一职的官员从基本上由大儒担任发展到部分由藩镇军将兼任,反映了儒学地位在下降.B符合题意. A项错.题干不能体现藩镇割据削弱了中央集权. C项错.题干未涉及佛道问题. D项错.科举制度在隋唐时创立并完善,有利于儒学发展,明清时才逐渐僵化. 故选B. 【点评】本题将藩镇割据与儒学发展、科举制度等内容放在一起考查,有一定的综合性和迷惑性,应注意题支内容与题干材料的关联性. 3.宋代的官僚士大夫是书法名画的消费主体,更将之作为标榜身份的象征;新崛起的富民阶层困没有政治特权,基于书画作为精神类奢侈品的特性,也广泛加入书画消费行列;平民阶层消费的书画类型多以通俗类为主,但一些小工商业者对书画艺术品的追捧也蔚然成风.这种现象表明( ) A.宋代的社会阶层差异逐渐消失 B.书画消费的分层功能已经显现 C.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文人画成为主流形式 D.书画消费成为社会身份建构的重要手段 【考点】宋朝的商业发展;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起源和演变.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代社会文化.其命题意图在于考查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 【解答】联系所学知识,宋代商品经济发展,使市民阶层壮大,为了成为上层身份而加入了书画消费行列,这是其抬高身份的一种手段. A项中的“阶层差异逐渐消失”表述错误. B项中的“分层功能已经显现”未在题干得以描述,故排除B项. C项中的“文人画”是元明清时期出现,题干中也未体现. 故选D. 【点评】本题将宋代社会文化和当时的政治、经济综合起来考查,同时对材料阅读能力也加以考查,综合性强.应注意题干与题支的联系. 4.王夫之认为“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占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这表明他( ) A.强调郡县制存在有其必然性 B.通过理学解释治乱兴衰 C.意识到郡县制改革的迫切性 D.利用盛衰论谴告统治者 【考点】郡县制. 【分析】本题考查古代政治制度中的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了解郡县制的建立及对秦朝及后世的影响. 【解答】材料中“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占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说明郡县制的存在有其必然性,故A项正确; 王夫之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故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材料中没有提到盛衰论,故D项排除.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信息和所学知识的运用测能力,了解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认识地方行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5.中国社会传统的习俗是女子婚前梳辫,婚后梳髻.清末民初广东顺德、中山、南海等地,盛行女子在未婚的情况下自行易辫为髻以立志独身不嫁的风俗,这些女子称为自梳女.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风俗逐渐近代化 B.程朱理学对女性的束缚削弱 C.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 D.西方文明和生活方式的传播 【考点】中国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自梳女也称妈姐或姑婆,是指女性把头发像已婚妇一样自行盘起,以示终生不嫁、独身终老,死后称净女,是古代中国女性文化的一种.中国古代封建礼法严苛,不少女性不甘受虐待,矢志不嫁,或与女伴相互扶持以终老,这就是自梳女的雏形.明代中后期由于蚕丝业的兴起为女性提供了独立谋生的机会,自梳的习俗在封建礼法的压迫下,得以相沿300余年,在晚清至民国前期达于高潮. 【解答】材料中只提到女子梳发的变化,不能代表社会风俗逐渐近代化,故A项错误; 自梳女的出现不是程朱理学影响的结果,故B项错误; 题干中描述的是中国传统社会中女子习俗与民国初年自梳女的出现,这体现了民国之后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能够独立谋生,故C项正确; 自梳女的出现不是西方文明和生活方式的传播影响的结果,故D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解题的关键在于掌握由于经济发展为妇女提供独立谋生的机会,出现大量的自梳女. 6.孙中山在《对黄埔军官学校告别词》中说:“中国现在革命,都是争个人的平等、自由,不是争团体的平等、自由.所以每次革命,总是失败…只全党有自由,个人不能有自由,然后我们的革命,才可以有望成功.”材料反映了孙中山( ) A.已经放弃了对民主共和的追求 B.正确分析革命失败的原因 C.反思新文化运动中的个人主义 D.借鉴俄国革命的成功经验 【考点】国民大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国民大革命,材料中对黄埔军校军官要求“只全党有自由,个人不能有自由,然后我们的革命,才可以有望成功”,说明强调组织性和纪律性,对选项进行排除法进行分析. 【解答】从材料中孙中山的讲话精神中体会,他强调一个政党和团体,具有严密组织和纪律的必要性.是孙中山从俄国革命中,列宁创建的具有严密组织性纪律性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十月革命成功的影响,故D项符合;A项错误,B项与史实不符,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AB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信息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了解国民大革命的背景,从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思想,体验他与时俱进、献身革命挽救民族的革命情怀. 7.1952﹣1966年,北京钢铁学院共培养学生约14400人,其中担任副部级以上领导职务的至少有32人;一大批学生的考试分数都超过了清华大学的录取分数,但他们的第一志愿都是钢铁学院冶金系.材料反映了( ) 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时代背景 B.北京钢铁学院生源素质较高 C.青年学子建设国家的高涨热情 D.干部选拔注重学校和专业素质 【考点】中国近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解答】根据时间“1952﹣1966年”“但他们的第一志愿都是钢铁学院冶金系”可知是一五计划以及大跃进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影响下的产物,故A项正确; 北京钢铁学院生源素质较高是对材料断章取意的理解,故B项错误; 报考清华大学,也能体现青年学子建设国家的高涨热情,故C项错误; 材料“北京钢铁学院共培养学生约14400人,其中担任副部级以上领导职务的至少有32人”材料的意思是北京钢铁学院可以担任重要领导职务,但不能等同于干部选拔注重学校和专业素质,故D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解题的关键在于抓住“1952﹣1966年””“但他们的第一志愿都是钢铁学院冶金系”分析. 8.公元前415年,雅典发生毁坏神像案.报案者称,以前经常看到阿西比德和他的同伴一起聚饮,其间诸多可疑言行,定为他们所为.结果身为雅典将军的阿西比德及其同伴均被判有罪.苏格拉底是贵族酒会的常客和主角,他的死在很大程度上也与此有关.材料反映雅典( ) A.聚众饮酒违反城邦法律 B.城邦精神排斥私人空间 C.法律体现了公平与公正 D.公民都有权利管理城邦 【考点】古希腊城邦. 【分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认识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 【解答】材料中“阿西比德和他的同伴一起聚饮,其间诸多可疑言行,定为他们所为.结果身为雅典将军的阿西比德及其同伴均被判有罪”,表明判罪的理由是“诸多可疑言行”,因此A项不符合;饮酒时的言行被举报,表明私人的空间受到限制,故B项符合;材料中的事件,不能体现法律的公平公正,故C排除;D项表述错误,故排除.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准确解读和所学知识的识记和运用能力.了解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及伯利克利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雅典民主政治的作用和影响.客观评价雅典民主政治. 9.约翰•麦克里兰说:“民主开始得势之后,想提出限制国家权力的论点,变得越来越困难,因为国家的行动已经愈来愈被看成我们透过我们自己选出的代表而产生的行动:代表们的行动就是选民的行动,因为那些行动是他们授权的.”作者意在说明( ) A.权力无法得到有效限制 B.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渐完善 C.宪政与民主的内在冲突 D.民主制度建立的艰难过程 【考点】美国总统共和制的确立. 【分析】本题考查了美国总统共和制的确立.美国政体从大的方面说,没有君主,是实行共和制的国家.美国共和制的特点是实行三权分立,但行政、立法、司法三大机构中,又以掌握行政和军事大权的总统为核心,因此美国政体是“总统共和制”. 【解答】权力无法得到有效限制与材料主旨不符,故A项错误; 材料显然是评价民主制度的不足,故B项错误; 根据材料“民主开始得势之后,想提出限制国家权力的论点,变得越来越困难”“代表们的行动就是选民的行动,因为那些行动是他们授权的.”可知是指民主与国家权力之间存在矛盾,故C项正确; “民主开始得势之后”得出民主政治已确立,故D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美国总统共和制的确立,解题的关键在于根据材料“民主开始得势之后,想提出限制国家权力的论点,变得越来越困难”“代表们的行动就是选民的行动,因为那些行动是他们授权的.”分析. 10.鸦片战争后,英国政府极力推动鸦片贸易合法化,其意图在1858年通过《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的签订得以实现.1905年自由党上台后,英国议会主动提议逐年削减并最终停止对中国鸦片出口.这种变化说明( ) A.鸦片贸易损害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B.工业革命的发展使鸦片贸易无利可图 C.英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受制于政党利益 D.自由主义者开始反思鸦片贸易的罪恶 【考点】鸦片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后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对个经济侵略方式的变化.材料中英国自行停止对华鸦片贸易,分析其变化的原因,主要从资产阶级利益角度去思考. 【解答】鸦片战争是工业革命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推行鸦片贸易合法化有利于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需要.1905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垄断资本主义出现,资本输出为主要经济侵略方式,鸦片贸易无论从经济还是道义都不利于工业资产阶级利益,故A项符合; B项与史实不符,鸦片战争就出现在英国工业革命后,故B排除; 英国的外交政策受制国家的根本利益,故C项错误,排除; D项不是材料的体现,故排除.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准确提取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了解工业革命后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经济侵略方式的变化,理解文化的原因. 11.如表为l930﹣1940年《苏联对外贸易进出口统计表》(单位:百万卢布) 表:孙家恒、孙秀峰主编《苏亮对外经济贸易》 年代 1930 1931 1932 193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外贸总额 1643 1502 1002 661.8 510.3 477.4 485.4 523.7 475.1 271.4 485.2 表中外贸总额的变化反映了( ) A.经济危机严重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B.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政权的经济封锁 C.苏联工业化建设轻视世界市场的作用 D.计划经济体制具有自给自足的优越性 【考点】斯大林模式;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苏联模式就是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它的关键要害在于树立个人崇拜.它无情践踏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基本原则,以长官意志取代社会主义性质的民主集中制,形成了自下而上的金字塔式的个人崇拜,往后踞塔顶的则是斯大林及其接班人. 【解答】从图中可知,经济危机期间苏联的对外贸易并未受很大影响,故A错误; 材料看不出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政权的经济封锁,故B错误; 斯大林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排斥市场,故C正确; 从图中可知,苏联的对外贸易额有升有降,并不稳定,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属于中档题,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斯大林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排斥市场. 12.《联合国宪章》规定安理会在形成重大决议方面,中、法、苏、英、美五国具有否决权;对于威胁、破坏和平及侵略行为,安理会可决定采用武力之外的各种方法对其实行制裁或采取必要之空海陆军行动,以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及安全.材料反映安理会( ) A.有效避免了战争的威胁 B.成为美国推行霸权的工具 C.顺应了多极化发展趋势 D.突出了大国的责任和作用 【考点】联合国的成立. 【分析】本题考查联合国的成立,材料中联合国宪章强调了安理会五大国的权利,为了安全,安理会五大国可采用武力,说明安理会五大国的突出地位和责任,由此进行判断. 【解答】材料中安理会对战争威胁可采取武力或武力之外的方法进行制止,但不可能有效避免了战争的威胁,故排除A; 二战后初期,联合国一度成为美国推行霸权的工具,但随着第三世界兴起,大国控制联合国的局面已改变.故B排除; 联合国成立后形成美苏两极格局,故顺应多极化趋势错误,故排除C; 材料中强调了安理会五大国在世界安全方面的权利和责任,因此D项符合.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正确解读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了解联合国成立的成立和发展中对世界和平的作用. 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37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慈善的概念实际上等同于社会保障.孔子认为只有调均才能维护社会稳定,这一思想被汉代的董仲舒作了更为直白的阐述,认为要使社会易治就必须“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致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致于忧”.董仲舒还认为天和人是相通的,使得历代统治者把天灾看成是上天对自己的警示.在统治者看来,灾害的发生在极大的程度上来源于自身,因此自己有责任解除臣民的生存危机. 古代社会保障机构主要有官办、民办、宗教开办、宗族内部救助、商人互助等种类.在频繁的自然灾害风险中,我国更加重视灾后的救助.对于弱势群体,官府以及其他社会保障机构总是将对他们的保障当作自己的责任,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障制度与措施,其内容主要基于国家减灾和储备的防御性保障、老年保障、临灾生活保障、弱势群体或不幸人群保障.为了使有关社会保障的诏令或制度落实到实处,中央政权往往建立对各级官员的考核监督体制,并对保障实施中可能出现的漏洞予以防范. ﹣﹣摘蝙自王君南《基于救助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国古代社会保障体系研究论纲》 材料二1834年英国颁布了新济贫法,它的主题和基调是通过惩治“懒惰”贫民根治贫穷问题.19世纪70年代后,许多人开始将贫困问题视为影响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障碍.在贫困问题上,国家开始采取更为积极的措施.1861年到1891年,英国每年增加的1000张病床中,有3/4是在济贫院医院.政府还建设一批条件较好的济贫院,采取一定措施改善济贫院的物质与精神娱乐.1891年后,开始为老年贫民购买书籍报纸,为儿童购买玩具.从1875﹣1888年14年间总共完成了16项贫民窟的改造工作.在贫民的教育方面,政府也加大干预力度,英国政府于1 880年开始推行《强制教育法》,将初等教育视为民众必须遵守的国家义务.1891年,初级教育做到了完全免费. ﹣﹣摘鳊自郭家宏《19世纪末期英国贫困观念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社会保障制度形成的思想基础和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济贫政策的变化.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对中国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有何启示. 【考点】材料解析题;董仲舒的思想主张;第一次工业革命. 【分析】(1)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社会保障制度形成.考查中国古代社会保障制度形成的思想基础和主要特点. (2)本题考查英国济贫政策.考查英国济贫政策的变化以及对我国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有何启示. 【解答】(1)第一小问的基础,依据材料一“孔子认为只有调均才能维护社会稳定,这一思想被汉代的董仲舒作了更为直白的阐述”可以得出儒家思想的影响(仁义、民本思想);依据材料一“董仲舒还认为天和人是相通的,使得历代统治者把天灾看成是上天对自己的警示”可以得出天人感应观念;依据材料一“在统治者看来,灾害的发生在极大的程度上来源于自身,因此自己有责任解除臣民的生存危机”可以得出政府的责任意识. 第二小问的特点,根据第一小问可以得出思想基础的多样性;依据材料一“古代社会保障机构主要有官办、民办、宗教开办、宗族内部救助、商人互助等种类”可以得出举办主体的多元化;依据材料一“官府以及其他社会保障机构总是将对他们的保障当作自己的责任,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障制度与措施,其内容主要基于国家减灾和储备的防御性保障、老年保障、临灾生活保障、弱势群体或不幸人群保障”可以得出保障项目的全面性;重视灾后救助和对弱势群体的救助;依据材料一“中央政权往往建立对各级官员的考核监督体制,并对保障实施中可能出现的漏洞予以防范”可以得出强调监督管理. (2)第一小问的变化,依据材料二“1834年英国颁布了新济贫法,它的主题和基调是通过惩治“懒惰”贫民根治贫穷问题”可以得出19世纪前期认为贫困是道德问题,强调惩治贫民;依据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后,许多人开始将贫困问题视为影响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障碍”可以得出70年代以后,将贫困视为社会问题;依据材料二“英国每年增加的1000张病床中,有3/4是在济贫院医院.政府还建设一批条件较好的济贫院,采取一定措施改善济贫院的物质与精神娱乐.1891年后,开始为老年贫民购买书籍报纸,为儿童购买玩具.从1875﹣1888年14年间总共完成了16项贫民窟的改造工作”可以得出政府注重对贫民物质、医疗和精神方面的救助;依据材料二“在贫民的教育方面,政府也加大干预力度,英国政府于1 880年开始推行《强制教育法》,将初等教育视为民众必须遵守的国家义务.1891年,初级教育做到了完全免费”可以得出通过加大教育投入解决贫困问题. 第二小问的启示,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应发挥政府重要作用;通过多种手段解决社会保障问题. 故答案为: (1)思想基础:儒家思想的影响(仁义、民本思想);天人感应观念;政府的责任意识;宗教观念. 特点:思想基础的多样性;举办主体的多元化;保障项目的全面性;强调监督管理;重视灾后救助和对弱势群体的救助. (2)变化:19世纪前期认为贫困是道德问题,强调惩治贫民;70年代以后,将贫困视为社会问题;政府注重对贫民物质、医疗和精神方面的救助;通过加大教育投入解决贫困问题. 启示:发挥政府重要作用;通过多种手段解决社会保障问题. 【点评】中国古代保障制度和英国的济贫政策都属于民生问题,是高考的常考点.在复习中应注意掌握保障制度的背景、措施、特点以及影响.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表1 美、日、欧经济增长速度比较(%) 美国 日本 欧共体 1966﹣﹣1970 3.0 11.0 4.9 1971﹣﹣1975 2.2 4.3 2.9 1976﹣﹣1980 3.4 5.0 3.0 ﹣﹣(美)《总统经济报告》 材料二 表2:世界上主要国家工业生产占世界比重(%) 美国 日本 英法德等国 1948 56.4 1.6 19 1970 38.7 9.5 25.6 ﹣﹣根据王蕙提、韩玉贵《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概论》相关内容整理 根据材料,提取两项有关20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信息,并依据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分析准确。) 【考点】探究型材料题;西方国家经济“滞涨”现象;战后西欧和日本的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二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20世纪70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和滞涨;越南战争对美国的影响;二战后西欧与日本的发展. 【解答】本题是历史阐释题,首先依据材料得出信息,然后对信息进行说明.依据材料一美、日、欧经济增长速度比较表,可以看出,在三个时间段中,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币日本和西欧慢.可以得出信息一是美国经济增长慢于日本和欧洲发达国家,美国占世界工业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然后结合60﹣70年代美国的处境进行说明,即以美国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崩溃;20世纪70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对美国的打击;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依据材料二世界上主要国家工业生产占世界比重表,可以看出,日本、英、法、德等国占世界工业的比重增长,与美国的差距缩小,可以得出信息二是二战后,日本、英、法、德等国占世界工业的比重加大,与美国经济的差距缩小.然后结合二战后日本、英、法、德等国的史实分析其原因即可,即西欧国家走上联合,并摆脱了美国控制;二战后,西欧得到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战后日本民主改革和美国的大力扶植;日本和西欧国家制定符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故答案为: 信息1:美国经济增长慢于日本和欧洲发达国家,美国占世界工业的比重呈下降趋势. 说明:以美国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崩溃;20世纪70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对美国的打击;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 信息2:二战后,日本、英、法、德等国占世界工业的比重加大,与美国经济的差距缩小. 说明:西欧国家走上联合,并摆脱了美国控制;二战后,西欧得到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战后日本民主改革和美国的大力扶植;日本和西欧国家制定符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点评】二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表现: (1)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达. (2)资本主义国家结合自己的国情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 (3)西方国家福利制度得到发展,社会福利政策普遍实行. (4)第三产业蓬勃发展,高科技产业部门发展迅速,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新经济”时代出现. 三、选做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共1小题,满分15分) 15.材料一 要之,新生活运动者,即除去不合理之生活,代之以合理之生活.如何能使国民之生活合理’日曲提倡以”礼义廉耻”为日常生活之规律.一、提倡“礼义廉耻”使反乎粗野卑陋之行为,求国民生活之艺术化,﹣﹣.二、提倡“礼义廉耻”使反乎争盗窃乞之行为,求国民之生活生产化.…三、提倡“札叉廉耻”使反乎乱邪昏懦之行为,求国民之生活军事化. ﹣﹣《新生活运动纲要》 材料二 同在竭力推动“新生活”的贺衷寒和张学良,时“新生活”的理解却截然相反.贺衷寒说:“‘五四’是把中国固有的精华完全不要,今天的新生活运动,是把中国固有的精华加以发扬”:张学良却大唱反调:“所有仍在崇信本国精神文明,以为在今日推行新生活运动无其必要的国人,我以为应当赶快觉醒了”法学家章渊若当日的批评可谓一针见血:“只有在一个赏罚分明、贪污绝迹、纪律振肃的国家,社会才有是非,才有公道,而民众才会明礼义,知廉耻.有纪律,守秩序.”如高华所言:“国民党只是在中央一级实行‘以党统政’,省以下则实行党政的完全分开,在省姒下的基层,其党务机构形同虚设” ﹣﹣摘自《该不该嘲讽蒋介石的新生活运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国民党推行新生活运动的目的. (2)综合下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淡你对新生活运动的认识. 【考点】材料解析题;国民党的“制宪”和人民民主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国民党的新生活运动.考查国民党推行新生活运动的目的以及对新生活运动的评价. 【解答】(1)本小问的目的,依据材料一“日曲提倡以‘礼义廉耻’为日常生活之规律.一、提倡‘礼义廉耻’使反乎粗野卑陋之行为,求国民生活之艺术化,﹣﹣.二、提倡‘礼义廉耻’使反乎争盗窃乞之行为,求国民之生活生产化.…三、提倡‘礼义廉耻’使反乎乱邪昏懦之行为,求国民之生活军事化”可以得出目的是以儒家“礼义廉耻”为依据准则,达到生活艺术化、生产化、军事化. (2)本小问的认识,可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分析.消极方面依据材料二“同在竭力推动‘新生活’的贺衷寒和张学良,时‘新生活’的理解却截然相反”可以得出对“新生活”缺乏统一的认识和标准;依据材料二“国民党只是在中央一级实行‘以党统政’,省以下则实行党政的完全分开,在省姒下的基层,其党务机构形同虚设”可以得出国民党专制、腐败及基层党组织形同虚设等,导致最终失败.积极方面,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蒋介石理想化地希望新生活运动能使人民改头换面,具备“国民道德”和“国民知识”,从根本上革除陋习,并在基础上加强对人民的统治;对抗战起了一定的正面作用. 故答案为: (1)目的:以儒家“礼义廉耻”为依据准则,达到生活艺术化、生产化、军事化. (2)认识:蒋介石理想化地希望新生活运动能使人民改头换面,具备“国民道德”和“国民知识”,从根本上革除陋习,并在基础上加强对人民的统治;对抗战起了一定的正面作用;对“新生活”缺乏统一的认识和标准;国民党专制、腐败及基层党组织形同虚设等,导致最终失败. 【点评】新生活运动,简称新运,指1934年至1949年在中华民国政府第二首都南昌推出的国民教育运动,横跨八年抗战.新运以”礼义廉耻“重要思想为主,使人民改头换面,具备“国民道德”和“国民知识“.新运最后因中华民国政府于1949年国共内战失利“暂停办理”,无疾而终,总体成效不大.1960年后,新运在台湾延续. 四、选做题【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共1小题,满分0分) 16.材料一 18l1年3月初,诺丁汉地区的一些工厂主削减工人工资,愤怒的工人起采反抗,几个工厂的六十多台织机被毁.到11月,诺丁汉的工厂主们收到有“奈德卢德”将军或“卢德王”签名的书信,信中解释了捣毁机器的理由.捣毁机器活动在诺丁汉爆发时,主要采用焚烧工厂、制造机器故障、夜晚突袭、匿名信恐吓等方式,临近的约克郡、兰开郡…纷纷效 =﹣﹣陈红兵等《新老卢德运动比较研究》 材料二 贵院并不是由全国人民选举出来的 目前大不列颠及爱尔兰的人口约有2600万,而其中只有90余万人有权投票选举代表,以制定法律,统治全民.现行产生代表的办法不但是极有限制的和不公平的,而且分配不均一威胁利谤、作伪舞弊甚至扰乱治安在历届大选中层出不穷,个中情况最为贵族议员所熟知.…请愿人深知,集会自由是无可置疑的. ﹣﹣《宪章派的第二次请愿书》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英国工人运动提出的具体要求及斗争方式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工人运动斗争方式发生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考点】材料解析题;英国宪章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英国宪章运动.考查工业革命前后英国工人运动的具体要求及斗争方式的变化、斗争方式发生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解答】(1)第一小问的要求,依据材料一“诺丁汉地区的一些工厂主削减工人工资,愤怒的工人起采反抗”可以得出提高工资,改善工作环境;依据材料二“目前大不列颠及爱尔兰的人口约有2600万,而其中只有90余万人有权投票选举代表,以制定法律,统治全民.现行产生代表的办法不但是极有限制的和不公平的,而且分配不均一威胁利谤、作伪舞弊甚至扰乱治安在历届大选中层出不穷,个中情况最为贵族议员所熟知”可以得出取得民主政治权利(普选权). 第二小问的变化,结合材料一“几个工厂的六十多台织机被毁”、材料二“请愿人深知,集会自由是无可置疑的”可以得出由捣毁机器等自发的斗争转变为争取政治权利的自觉斗争. (2)第一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二“1842年”,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的完成,无产阶级力量壮大且政治觉悟日益提高;工人协会等组织的作用. 第二小问的影响,结合所学以英国宪章运动为代表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意义回答即可.根据所学可知,工人运动由捣毁机器等自发的斗争转变为争取政治权利的自觉斗争标志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坚实的阶级基础;揭开了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争夺政治权利的斗争的序幕;使无产阶级锻炼了队伍,日益走向成熟,并推进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进程. 故答案为: (1)要求:材料一,提高工资,改善工作环境;材料二,取得民主政治权利(普选权). 变化:由捣毁机器等自发的斗争转变为争取政治权利的自觉斗争. (2)原因:工业革命的完成,无产阶级力量壮大且政治觉悟日益提高;工人协会等组织的作用. 影响: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坚实的阶级基础;揭开了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争夺政治权利的斗争的序幕;使无产阶级锻炼了队伍,日益走向成熟,并推进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进程. 【点评】1836﹣1848年在英国发生的争取实现人民宪章的工人运动,是世界三大工人运动之一.宪章运动的目的是,工人们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普选权问题是饭碗问题”,工人阶级希望通过政治变革来提高自己的经济地位.英国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法国里昂丝织工人起义称为世界三大工人运动,表明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但其最后失败,失败的原因是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五、选做题【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共1小题,满分0分) 17.材料一 (1)日本在中韩两国,英国在中国拥有特殊的利益,各自的利益在受到侵害时,将采取必要的措施. (2)日英双方为了保护以上的利益而和第三国开战的时候,另一国将保持中立 (3)在上述情况下,如果交战中的第三国和其他一国或数国结成同盟进行参战的话,日英特协同作战,畴和也将根据同盟国相互间的协议进行. ﹣﹣第一次英日同盟协约 材料二 在1921年召开的英帝国会议上,就英日同盟是否续约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对此,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下院的一次演说中表示:“日本是英国的旧友,在20年的同盟中,双方甚有所益.当今英美关系极为和谐,我认为首先F该增强与美国的友好合作,其次也要维持同日本的亲善与合作.” ﹣﹣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中“在20年的同盟中,双方甚有所益”的理解. (2)根据材料二,指出劳合•乔治对待美国、日本的态度.结合国际背景分析其原因. 【考点】材料解析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分析】本题考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考查英日同盟的好处、英国对美日的态度及其原因. 【解答】(1)本小问实际是在考英日同盟的好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1年以来的20年间,英国获得的好处有英国利用日本在远东牵制俄国等,保障其在中国的利益;日本获得的好处有日本则借助英国力量加大在远东(中国东北和朝鲜)的扩张. (2)第一小问的态度,依据材料二“当今英美关系极为和谐,我认为首先F该增强与美国的友好合作,其次也要维持同日本的亲善与合作”可以得出态度是优先与美合作,但也不放弃与日结盟. 第二小问的原因,结合当时的国际背景可知,一战间,日本扩展了其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势力,对美英构成威胁;一战后,英国实力削弱,对美国有经济依赖;美国实力上升,极力扩大在远东的势力,英国需要与日本合作抵制. 故答案为: (1)理解:英国利用日本在远东牵制俄国等,保障其在中国的利益;日本则借助英国力量加大在远东(中国东北和朝鲜)的扩张. (2)态度:优先与美合作,但也不放弃与日结盟. 原因:一战间,日本扩展了其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势力,对美英构成威胁;一战后,英国实力削弱,对美国有经济依赖;美国实力上升,极力扩大在远东的势力,英国需要与日本合作抵制. 【点评】一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东亚以及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体系.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错误继续,重新巩固了帝国主义在世界上的位置,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使中国回到了由几个帝国主义国家支配的局面. 六、选做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共1小题,满分0分) 18.材料一 沈括字存中,钱塘(夸浙江杭州)人,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科技思想家之一.《宋史》卷331《沈括传》说他“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嘉祐八年二月,洗括因支持变法而被任命为删定三司条例官.熙宁六年曾连续三个月进行测量,才得到极星离开北极三度有余的结论;为了验证“虹能入溪涧饮水”的问题,曾“与同职扣涧观之”,井进而发现“自西望东则见,立润之东西望,则为日所铄,都无所睹”.,此外如关于凹、凸面镜的成像特点的认识,关于指南针装置方式的认识,关于月亮盈亏现象的认识等等,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一…对于所观察到的现象和问题,经反复思索,研究后仍无法解决的,他就只是如实记录,井说明不知其中道理的症站所在,而决不故弄玄虚,妄下断语.例如,在记述磁针有指南、也有指北的现象后,说“理应有异,来深考耳”.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沈括的人生历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沈括的科学精神. 【考点】材料解析题;中国古代的天文 历法成就. 【分析】本题考查沈括的事迹.考查沈括的人生历程和科学精神. 【解答】(1)本小问的历程,依据材料一“沈括登进士第.熙宁二年奉诏提举司天监,从此开始了他投身于振兴宋代科技事业的人生历程.晚年退隐润州梦溪因而著《梦溪笔谈》一书”可以得出沈括的人生历程是参加科举考试,进士及第;支持王安石变法,担当要职;投身科技事业,编著《梦溪笔谈》. (2)本小问的精神,依据材料二“他(沈括)曾连续三个月进行测量,才得到极星离开北极三度有余的结论”、“关于凹、凸面镜的成像特点的认识,关于指南针装置方式的认识,关于月亮盈亏现象的认识等等,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可以得出重视对事物的观察和科学实验,力图从中发现科学事实和客观规律;依据材料二“对于所观察到的现象和问题,经反复思索,研究后仍无法解决的,他就只是如实记录,井说明不知其中道理的症站所在,而决不故弄玄虚,妄下断语”可以得出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谦虚谨慎的治学态度. 故答案为: (1)人生历程:参加科举考试,进士及第;支持王安石变法,担当要职;投身科技事业,编著《梦溪笔谈》. (2)精神:重视对事物的观察和科学实验,力图从中发现科学事实和客观规律;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谦虚谨慎的治学态度. 【点评】沈括一生致志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名作《梦溪笔谈》,内容丰富,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2016年8月31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