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3章第二次世界大战第4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和结束学案北师大版选修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历史第3章第二次世界大战第4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和结束学案北师大版选修3

第四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和结束 课 程 标 准 重 点 难 点 1.了解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 2.认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门 的。 1.斯大林格勒战役;第二战场的开辟;二战 期间的重大会议。(重点) 2.二战中交战双方的战争优势变化及原因。 (难点) 斯大林格勒会战和库尔斯克战役 1.斯大林格勒会战 (1)背景:德军在进攻莫斯科失败后,改变了原有的战略,从全面进攻转为重点进攻。 (2)过程 ①1942 年 7 月,德军南北夹击斯大林格勒。 ②1942 年 11 月中旬起,苏军开始发起反攻。 (3)结果:1943 年 2 月,大会战以苏军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4)意义:不仅构成了苏德战场的根本转折,而且也成为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2.库尔斯克战役 (1)经过:1943 年 7—8 月,德军向库尔斯克地区发起进攻,结果失败。 (2)意义:是二战中最大的会战之一,苏军完全掌握了主动权,德军被迫转入防御。 诺曼底登陆和第二战场的开辟 1.背景 (1)1943 年 11 月的开罗会议讨论联合对日作战问题。 (2)德黑兰会议决定开辟第二战场。 2.经过 (1)1944 年 6—7 月,美英联军在艾森豪威尔指挥下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 (2)在付出巨大代价之后,盟军登陆成功。 3.影响 (1)解放巴黎,戴高乐将军在巴黎成立了法国临时政府。 (2)第二战场的开辟,加速了处于两面夹击中的德军的灭亡。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1.意大利投降 (1)背景 ①1942 年,阿拉曼战役后,形势急转。 ②二战局势发生根本性转折。 (2)经过 ①1943 年 7 月,盟军登陆西西里岛__。 ②意大利政变,墨索里尼政府垮台。 ③1943 年 9 月,意大利投降。 (3)意义:标志着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 2.德国投降 (1)背景 ①第二战场的开辟,使德国腹背受敌。 ②美、英、法和苏联等国军队攻入德国境内。 ③1945 年 2 月,召开雅尔塔会议,协调了盟国行动。 (2)经过 ①1945 年 4 月,美、苏军队在易北河会师。 ②苏军发动柏林战役,4 月 30 日,希特勒自杀身亡。 ③1945 年 5 月 8 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3.日本投降 (1)背景:1945 年夏的波茨坦会议重申雅尔塔会议的精神。 (2)经过 ①1945 年 8 月,美国向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日本伤亡惨重。 ②苏联对日宣战,围歼中国东北境内日军。 ③中国发动全面反攻。 ④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宣布投降。9 月 2 日,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3)意义: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欧洲第二战场的含义、开辟原因及作用 1.含义 是指英、美在欧洲开辟的反对德国法西斯的战场,即以英国为基地,美、英联军横渡英 吉利海峡,在法国北部登陆,直接对德国作战。 2.开辟原因 (1)军事力量对比有利于盟国,美、英希望尽早结束战争。 (2)美、英力图限制苏联影响,争取在战后取得有利地位。 3.作用 第二战场的开辟,拖住了德国法西斯的大批兵力,有力地支持了苏军的反攻作战,也消 除了德军跨海征服英国的直接威胁;同时,它鼓舞了欧洲人民的斗志,促进了抵抗运动的进 一步发展。从此以后,德国法西斯陷于东西夹击、腹背受敌的困境之中,加速了德国法西斯 的灭亡。 1.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次著名战役示意图,该战役( ) A.发生在 1943 年 7 月 B.是代号为“火炬”的两栖登陆战 C.将开罗会议的具体决定付诸行动 D.使德国处于东西两线作战局面 【解析】 据图可知应是 1944 年 6 月的“霸王行动”,是指在诺曼底登陆,是德黑兰会 议的决议,据此排除 A、B、C 三项;D 项是其影响。 【答案】 D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四次重要的国际会议 会议名称 背景 主要内容 意义 开罗 会议 反法西斯力量在各个 战场取得了胜利,为加 速战争的进程而召开 签署《开罗宣言》,规定: 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 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 等必须归还中国 各国协同对日作 战,加速日本的 投降 德黑兰 会议 决定开辟第二战场;战后 处置德国;成立国际组织 等 加速德国法西斯 溃灭的进程 续表 会议 名称 背景 主要内容 意义 雅尔塔 会议 苏军收复国土,已越出 国境;美、英、法军已 攻入德国境内,德国败 局已定 加快战争进程(如苏联 出兵东北)、战后对德国 的处理、确保战后世界 和平与安全等 初步确立了战后的世 界秩序 ——雅尔塔体系 波茨坦 会议 反法西斯战争全面胜利 的前夕;敦促日本无条 件投降 重申雅尔塔会议关于处 理德国问题的精神,并 以中、美、英名义发表 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 《波茨坦公告》 加速日本的投降,巩固 对德的胜利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国召开代号为“公共交通起讫点”的会议,杜鲁门认为它“只 是一次炒冷饭,是一次把已有的协定付诸实施的会议”。杜鲁门指的是( )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解析】 关键是理解题干材料中“炒冷饭”和“把已有的协定付诸实施”等关键词语, 这显然是指波茨坦会议重申《开罗宣言》的条文必须实施。 【答案】 D 阅读下面材料: 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以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 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 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之本志。 然自交战以来,已阅四载,虽陆海将兵勇敢善战,百 官有司励精图治,一亿众庶之奉公,各尽所能,而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 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残害所及,真未可逆料。如仍继续交战,则不仅 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如此,则朕将何以保全亿兆之赤子,陈谢于皇祖 皇宗之神灵乎。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停战诏书》(1945 年 8 月 14 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日本《停战诏书》发布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停战诏书》对侵略战争的辩解。 【思路分析】 考查角度 日本法西斯的投降 材料解读 材料信息:日本接受美、苏、中、英四国条件,宣布无条件投降。但日本向美 英宣战是为了日本的生存和东亚的安定,美国投放原子弹是破坏人类文明,灭 亡日本种族的残酷行为,为了保障日本民族生存,日本政府接受四国条件,结 束战争 解答思路 第(1)题据材料得出美国在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然后结合 1945 年 8 月欧洲 战场、中国战场史实回答背景。第(2)题歪曲史实的辩解可从材料中“希求帝国 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敌方最近使用……破坏人类之文明”等概括解答 【尝试解答】 (1)历史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历史背景:德国战败;《波茨坦公告》发布;美国在广岛、长崎投掷原子 弹;苏联对日宣战;中国抗日力量大反攻;日本已无力抵抗。 (2)评价:回避了侵略中国和东南亚的事实;美化战争目的,掩盖侵略本质,推卸战争责 任;没有写明“无条件投降”;将投降辩解为挽救人类文明;不利于反思战争罪责。(答出其 中四点即可) 一、选择题 1.“德国人已经打到这座城市的中心,在那里他们陷入了困境。……战役已不是运动战, 而变成了‘老鼠战’,人们在地下室里,在屋顶上,在小巷、院子和下水道里短兵相接”, “苏军的顽强抵抗,死死拖住了德国的精锐部队,为苏军的大反攻赢得了时间”。这是下列 哪一战役中的情景( ) A.莫斯科战役 B.斯大林格勒会战 C.库尔斯克战役 D.柏林战役 【解析】 从材料中的描述可以知道,当时在苏联进行了惨烈的巷战。此战苏联人民付 出了巨大的牺牲,但却赢得了战争,成为苏德战场乃至整个二战的转折点。 【答案】 B 2.右图是 1943 年中国政府代表参加的一次国际会议的照片。这次会议的内容涉及( ) A.中国参加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问题 B.中国收回台湾等被占领土主权的问题 C.中国参加筹建联合国的问题 D.苏联对日作战问题 【解析】 1943 年《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窃取的中国满洲、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归还 中国。 【答案】 B 3.下面漫画提供了极丰富的历史信息,其中不能读出的是( ) A.“霸王行动”开始,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B.盟军登陆西西里岛,墨索里尼政府垮台 C.被困于突尼斯的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事结束 D.斯大林格勒会战和库尔斯克战役沉重打击德军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43”和图片信息中德国法西斯的标志以及题干要 求“不能读出的是”。结合所学知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于 1944 年,所以 A 项不能从题干中 读出,符合题意。 【答案】 A 4.“满天凉露压降旗,武运凋残日下西。会看大和魂葬处,豺鸣哭化暮鸦啼。”这是摘 自李汝伦《紫玉箫二集》中的一首诗。这首诗写作的背景是( ) A.1945 年意大利投降 B.1945 年日本无条件投降 C.1945 年德国无条件投降 D.1941 年日本偷袭珍珠港 【解析】 根据诗词中“降旗”“武运”“大和”等提示,应该理解为日本发动的所谓 “武运长久”的侵略战争以日本的失败而告终。所以应选 B 项。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斯大林格勒会战中的苏军尸体 英军在阿拉曼战役中乘胜追击德意军队 中途岛战役中的美国海军俯冲轰炸机编队 材料二 美利坚合众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中国……兹宣告: (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 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联合国家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三幅图片描绘的战役分别开始于什么时间?作战双方是哪些国家? (2)综合材料一、材料二,分析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如何打开胜利之门的。 【解析】 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2)题应从政治和军事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答案】 (1)斯大林格勒会战开始于 1942 年 7 月,苏军对德军;阿拉曼战役开始于 1942 年 10 月,英军对德意军队;中途岛战役开始于 1942 年 6 月,美军对日军。 (2)政治: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大大加强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反法西斯各国在 战争中互相配合,互相支援,保证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军事:随着斯大林格勒会战、阿拉曼战役和中途岛战役的胜利,各主要战场都发生了根 本性的转折,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开始牢牢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一、选择题 1.“像希特勒这样法西斯国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那一天起,就是建立在 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它的生命也就完结了。”毛泽东的这番话是针对希特勒在下列哪 次战役中的失败( ) A.斯大林格勒会战 B.莫斯科保卫战 C.柏林战役 D.阿拉曼战役 【解析】 从材料信息“进攻上面”“希特勒……的生命也就完结”,说明此次战役是 希特勒发动的二战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会战成为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二战的转折点。 【答案】 A 2.“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其他日 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该文献资料最早见于( ) A.《开罗宣言》 B.《波茨坦公告》 C.《德黑兰宣言》 D.《雅尔塔协定》 【解析】 给出的四个文件中,最早的是 A 项。它向世人庄严宣告:日本所窃取的中国 领土,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这与材料的意思是相符的。 【答案】 A 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一次国际会议中,为了不失去“上场取得最后一分,以决定 全局胜利”的机会,罗斯福说服丘吉尔同意了斯大林的一项建议,客观上加快了德国法西斯 灭亡的进程,这次会议是( )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解析】 德黑兰会议期间斯大林提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建议,1944 年诺曼底登陆, 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答案】 B 4.下图漫画是著名漫画家华君武的代表作之一《榜样》,对这幅漫画的背景描述不正确 的是( ) A.美英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两面夹击德国 B.召开波茨坦会议 C.召开雅尔塔会议 D.美苏军队易北河会师 【解析】 解答本题,一是理解漫画的含义,二是注意漫画的时间(1945 年 5 月)。 【答案】 B 5. 1943 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根本好转,主要表现在( ) ①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②苏军转入战略反攻 ③北非战事结束 ④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指 1944 年 6 月诺曼底登陆,故①时间不符。 【答案】 D 6.1942—1943 年,反法西斯三大战场均出现转折,主要原因在于( ) A.反法西斯国家相互支持、相互配合 B.苏军的英勇作战 C.美国实力强大 D.轴心国内部矛盾重重 【解析】 本题考查对基础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 。反法西斯国家同盟之间的互相支持、 相互配合是各大战场反法西斯取胜的根本原因。 【答案】 A 7.为了抗击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反法西斯国家军民浴血奋战,逐渐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 的胜利。下列各次重要战役,按其开始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斯大林格勒会战 ②中途岛战役 ③诺曼底登陆 ④柏林战役 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②④①③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①开始时间是 1942 年 7 月;②开始时 间是 1942 年 6 月;③开始时间是 1944 年 6 月;④开始时间是 1945 年 4 月。 【答案】 A 8.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主要大国之间在军事上既合作又斗争。下列实物中,最 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 A.一枚铸有苏、美、英国旗和“1944 年 6 月”的纪念币 B.一份“1940—1944 年租借法受援国及物资”的清单 C.一本 20 世纪 40 年代的中文版《开罗宣言》 D.一张布雷顿森林会议场景的照片 【解析】 注意题干信息“反法西斯主要大国之间在军事上既合作又斗争”,B、C 两项 体现的是反法西斯国家合作的一面,D 项不属于军事上的内容,排除 B、C、D 三项。A 项体现 了苏、美、英盟国围绕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斗争与合作,故 A 项正确。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面材料: 彩虹是由各不相同的颜色组成的,但它们汇集在一起,就成了一条绚丽夺目的彩带。我 们的国家也是如此。我们有不同的习惯、哲学和生活方式。……我们的理想是可以汇成一个 和谐的整体的……当我们结束这历史性的聚会,我们定能在世界的天空上看到这条希望的彩 虹。 ——德黑兰会议期间罗斯福在丘吉尔生日宴会上的演讲 请回答: (1)结合德黑兰会议的背景说明,材料中“彩虹”的寓意是什么?“我们”有什么共同的 “理想”? (2)为了看到“希望的彩虹”,会后盟军在欧洲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行动?这一行动有何 意义? 【解析】 第(1)题要结合反法西斯战争的基本形势,说明“彩虹”寓意着合作,也就是 要团结起来,共同为打败法西斯、实现世界和平而斗争。第(2)题说明诺曼底登陆的重大历史 意义即可。 【答案】 (1)寓意:合作。共同理想:打败法西斯,实现世界和平。 (2)军事行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或“诺曼底登陆”)。 意义:使德军陷于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加快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若回答“加速 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等也可)。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按照丘吉尔的意图,英国应当主要在外围作战,用局部性打击、海上封锁、空 袭工业枢纽和居民点等办法削弱敌人的实力,竭力避免在西欧同德军主力激战,以免造成重 大的实力伤亡。因此,1941—1942 年,虽然苏联政府一再提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问题,但 是丘吉尔总是顽固地拒绝这一正当要求。 材料二 美国首脑对开辟第二战场的看法与英国却不同,他们出于对战争全局利益的考 虑,同意开辟第二战场。罗斯福清楚,纳粹头目们十分害怕第二战场,而开辟第二战场必将 会大大缩短战争进程并减少牺牲。因此,1942 年 4 月,美国总统私人代表哈里·霍普金斯和 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将军,到伦敦同丘吉尔以及英国其他领导人讨论在西欧登陆问题。 材料三 希腊记者在《丘吉尔的秘密》一书中写道:“丘吉尔希望苏联在战争中流血牺 牲,希望在胜利前苏联已经完全筋疲力尽,无法在欧洲和世界起着首要作用。红军经过战争 初期的短暂失利后,已经成为决定同盟国能否胜利的重要因素。这时,丘吉尔企图通过战争 削弱苏联的想法更加强烈。战争主要是在陆地上进行的,俄国人单独承担对德作战的重担, 他们希望形成钳形攻势夹击敌人……斯大林紧急呼吁开辟西线第二战场,可是丘吉尔却一味 搪塞,他希望俄国孤立地同德国人斗,这样不论结局如何,双方都将财尽力竭。” 材料四 1944 年 6 月,美英等同盟国军队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丘吉尔在 1941—1942 年拒绝开辟第二战场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希望尽早开辟第二战场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该记者的分析是否正确?为什么?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到 1944 年时,美英最终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5)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导致第二战场开辟问题之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解析】 第(1)(2)题根据材料信息进行概括即可。第(3)题该记者的分析道出了丘吉尔 拒绝开辟第二战场的原因,即国家利益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冲突。第(4)题,可以从双方力量的 对比、限制苏联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第(5)题根据材料信息回答即可。 【答案】 (1)丘吉尔认为英国此时不具备开辟第二战场的条件;主张从外围打击德国, 避免重大伤亡。 (2)美国从确定它亚欧乃至世界霸权地位的根本利益考虑;希望开辟第二战场,使苏联得 到实际的援助,坚定苏联与美国合作的决心,以便减少美国的压力和损失。 (3)正确。因为英国和苏联是两个不同性质的国家,丘吉尔不愿看到战后出现一个强大的 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4)军事力量对比有利于同盟国,希望尽早结束战争;力图限制苏联的影响,争取在战后 欧洲取得有利地位。 (5)国家根本利益的不同。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