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3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度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教版练习: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第 5 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编者选题表 知识点 题号 易 中 “人是万物的尺度” 1、2 3 “美德即知识” 4 5 综合 6 7 一、选择题 1.(2018·山东青岛期中)古代希腊出现了许多伟大的哲学家,他们在 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发表了许多理性的言论。下列各项与智者的观点 相符的是( ) A.“未经理性审查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 B.“一切都是人们约定俗成的” C.“荣誉远比财富、名声等东西更重要” D.“生好还是死好只有神知道” 解析:B “未经理性审查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是古希腊先哲苏格拉 底的名言,故 A 项错误;“一切都是人们约定俗成的”重视人的主体作 用,这与古希腊智者学派“人是万物尺度”的表述如出一辙,故 B 项正 确;“荣誉远比财富、名声等东西更重要”,这是苏格拉底的名言,强调 的是道德的重要作用,故 C 项错误;“生好还是死好只有神知道”同样 是苏格拉底的名言,强调的是要将研究的重心转移到人身上,故 D 项错 误。 2.黑格尔评论某一思想:“希腊英雄们都是出现在法律尚未制订的时代, 或者他们自己就是国家的创造者,所以正义和秩序,法律和道德,都是 由他们制订出来的,作为和他们分不开的个人工作完成的。”据此判断, 黑格尔评论的是( ) A.智者学派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解析:A 从材料看出古希腊时期,英雄们为自己立法,制订规则,确立 制度,体现了智者学派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故 A 项正确;材 料强调英雄们是法律和道德的制订者,强调个人是衡量事物的标准,故 B 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柏拉图的思想,故 C 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亚 里士多德对真理探求的思想,故 D 项错误。 3.古希腊人不仅留下了表现力与美的《掷铁饼者》(如图)等一系列艺 术品,也留下了在奥林匹亚竞技会上几乎是赤身裸体参加每一项竞技 活动的佳话。这种以裸体为美,以健美发达的躯体为荣的风尚说明古希 腊社会( ) A.效仿神灵,无拘无束 B.古风浓厚,世情淳朴 C.崇尚自然,歌颂人性 D.人民主权,个人自由 解析:C 《掷铁饼者》“以裸体为美,以健美发达的躯体为荣”展现的 是人的力与美,歌颂的是人性,不是效仿神灵,故 A 项错误,C 项正确;从 《掷铁饼者》无法看出古风浓厚,世情淳朴,故 B 项错误;图片没有涉及 政治制度,故 D 项错误。 4.(2018·湖南十校联考)古希腊某著名学者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 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他要追求 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 于己。这说明该学者( ) A.否定了自然界的客观存在 B.彻底否定了神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C.主张认识自己,研究自我 D.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 解析:C 题干反映两层信息,第一层说明古希腊某著名学者追求真理, 第二层反映他主张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即个人道德, 由此可判断该学者为苏格拉底。故 C 项正确。 5.(2018·江苏南京月考)“他承认人为万物尺度,同时认为是理性而非 感觉才是人最重要的品质。反对真理的相对性,他认为人们能够发现独 立于人类欲望之正确和公平的恒久原则。在教育方法上,他反对死记硬 背,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让人们去思考。”下列选项属于材料中“他” 主张的是( ) A.人的感觉是万物尺度 B.教育使人认识美德 C.人非达到目的的工具 D.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解析:B 材料中“他”强调“理性而非感觉才是人最重要的品质”,在 教育方法上“不断地提出问题让人们去思考”,由此推断“他”是苏格 拉底。A 项属于智者学派的观点,故错误;B 项属于苏格拉底的主张,正 确;C 项是康德的主张,故错误;D 项属于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故错误。 6.在信仰问题上,普罗泰格拉公然宣称自己不信神,并由此招致了雅典 的惩罚;而苏格拉底则相信自己的“灵机”而不是传统的邦神,这也成 为了他被控告的一个有力的理由。这实质表明两人( ) A.都公开反对宗教神学 B.都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C.都因犯罪遭到了惩罚 D.都注重于对人的思考 解析:D 材料中普罗泰格拉及苏格拉底以人的眼光来考量世界,但并 未反对宗教神学,A 项错误;根据所学,普罗泰格拉主张“人是万物的尺 度”,肯定人的价值尊严,忽视道德,B 项错误;C 项不是二者“实质”层 面的共同点,错误;材料“公然宣称自己不信神”“相信自己的‘灵机’ 而不是传统的邦神”表明二者对神持怀疑态度,实质上反映了二者肯定 人性和人的价值尊严,具有人文主义的性质,D 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7.(2018·北京海淀区期末)人对文化知识的认识受各种因素影响。阅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普罗泰格拉从具体感性的人出发,提出了“感觉即知识”的观 点,“感觉是对于存在的感觉,既然它是知识,也就是无误的”,那么,像 神的存在“我们是不能承认其真实性,对它只能存疑”。 材料二 苏格拉底认为,知识的本质存在于概念思维中,个人的感觉知 识是不确定的,“如果我们以眼睛看着事物或者试想靠感官的帮助来了 解它们,我们的灵魂就会完全变瞎了,我想我们还是求援于心灵的世界, 并到那里去寻求存在的真理更好些”。这种知识论反映在实践理性上, 他把对“善”的目的追求和对真理的追求统一起来,实现哲学和伦理的 一体化。 ——马良、朱晓明《古希腊哲学的知识论轨迹探寻》 依据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普罗泰格拉和苏格拉底对知识的 看法及积极意义。 解析:据材料一“普罗泰格拉从具体感性的人出发,提出了‘感觉即知 识’的观点”得出普罗泰格拉的看法是从具体感性入手,提出知识来源 人的感觉;“像神的存在……只能存疑”即怀疑神的存在,这有利于确 立人的主体地位;据材料二“知识的本质存在于概念思维中,个人的感 觉知识是不确定的”得出苏格拉底的看法是知识源于理性的思维;“对 ‘善’的目的追求”即追求美德,认为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的看法将 知 识 上 升 到 理 性 的 高 度 , 使 哲 学 真 正 成 为 一 门 研 究 “ 人 ” 的 学问。 答案:普罗泰格拉:知识来自于个人的感觉;因为感觉不到神,所以质疑 神的存在。有利于确立人的中心地位。 苏格拉底:知识来源于理性的思维;认为美德即知识。使哲学真正成为 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