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高分突破第一篇专题15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高分突破第一篇专题15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案

第15课时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备考导航]‎ 考点 知识条目 考试要求 真题分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a 判断题(2017,11月,T7、2018,11月,T7)‎ 选择题Ι(2018,4月,T24)‎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和原因 b 判断题(2017,4月,T6、2015,10,T6)‎ 选择题Ι(2018,4月,T24、2016,4月,T26)‎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基本内容及其核心 b 判断题(2018,4月,T6、2016,4月,T6)‎ 选择题Ι(2018,4月,T24、2015,10月,T26、2017,11月,T25、2018,11月,T24)‎ 综合题[2016,10月,T39(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a)‎ ‎1. (2018·11月浙江选考,7)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原因就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 答案 F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包容性是重要原因而不是唯一原因。‎ ‎2.(2018·4月浙江选考,24)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迅速走红。它通过讲述我国九大博物馆镇馆之宝的历史轶事和今生故事,让观众了解它们承载的古老文明和人文精神。央视推出的此类节目(  )‎ ‎①印证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展示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③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 ④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A.①② B.③④ ‎ C.①③ D.②④‎ 解析 材料中“《国家宝藏》通过讲述我国九大博物馆镇馆之宝的历史轶事和今生故事,让观众了解它们承载的古老文明和人文精神”,表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因此①②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④观点与题意无关。‎ 答案 A ‎3.(考查政治认同)歌曲《中国娃》中唱道:“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方块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字。下列关于汉字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②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③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A.①③④ B.①②④ ‎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汉字在中华文明史上的地位和作用,②③④观点正确;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因此①错误,故选D。‎ 答案 D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b)‎ ‎4.(2016·4月浙江选考,26)“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唐诗的艺术成就令人叹为观止,不仅数量多、质量高,而且诗体大备、流派纷呈。唐诗曾让众多帝国的诗人黯然失色,也对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文化(  )‎ A.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B.源远流长,历经沧桑 C.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D.薪火相传,越燃越旺 解析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唐诗作为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曾让众多帝国的诗人黯然失色,也深刻影响着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独特性,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也没有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B、C、D项排除。‎ 答案 A ‎5.(考查科学精神)中国人的饮食有所谓“东酸、西辣、南甜、北咸”之别,在饮食上的差别反映出中华文化的(  )‎ A.区域性 B.差异性 C.民族性 D.结构性 解析 此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点。“东、南、西、北”显然是区域概念,C、D不符合题意,B表述太笼统,故选A。‎ 答案 A 特别提醒 准确理解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是由中华各地域文化和中华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的,但不能认为是它们的简单相加。各地域文化或各民族文化既渐趋融合,但又保持各自特色。‎ ‎6.(考查科学精神)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剧、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 A.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纷呈 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C.中华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 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 解析 京剧是经徽剧、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这一过程就是一个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取长补短的过程,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C符合题意。‎ 答案 C 名师指津 判断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常见标志词 广泛吸收、博采众长、古今交融、中西合璧、和而不同、和睦相处、完美结合、借鉴等。‎ 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基本内涵(b)‎ ‎7.(2018·4月浙江选考,6改编)坚定信念、百折不挠,是“红船精神”的内涵之一,它体现了梦想精神和奋斗精神。‎ 解析 坚定信念、百折不挠是梦想精神和奋斗精神的体现,故正确。‎ 答案 T ‎8.(2018·11月浙江选考,24)‎ 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欢迎宴会祝酒辞中说:“儒家倡导‘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主张‘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这种‘和合’理念同‘上海精神’有很多相通之处。”这种“和合”理念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  )‎ A.创造精神 B.奋斗精神 C.团结精神 D.爱国精神 解析 “协和万邦”主张人民之间和睦相处、国家友好往来;“和衷共济”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共同渡过难关;“四海一家”是说四海之内,犹如一家。这种“和合”理念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精神,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9.(考查科学精神)“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中国发射“神舟”系列飞船的目的是和平利用太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  )‎ A.创造精神 梦想精神 B.团结精神 梦想精神 C.奋斗精神 团结精神 D.创造精神 奋斗精神 解析 材料给我们两个信息,一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这体现了团结精神;二是和平利用太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体现了梦想精神。‎ 答案 B 特别提醒 不能将伟大的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等同于其全部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除了这五个基本内涵外,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敬老尊贤的伦理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及天人合一的合作精神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b)‎ ‎10.(2017·11月浙江选考,25改编)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塞罕坝人经过55年的艰苦奋斗,三代人的顽强拼搏,创造了荒原变林海、沙漠成绿洲的奇迹。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这彰显了中华民族的(  )‎ ‎①爱国主义精神 ②团结精神 ③梦想精神 ④奋斗精神 A.①② B.③④ ‎ C.②③ D.①④‎ 解析 “牢记使命、艰苦创业”体现爱国主义精神、奋斗精神,①④入选,答案选D;题意与团结精神、梦想精神无关,故排除②③。‎ 答案 D ‎11.(2015·10月浙江选考,26改编)我国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弘扬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这一精神的核心是(  )‎ A.团结精神 B.爱国主义 C.奋斗精神 D.创造精神 解析 解题时抓住试题设问的题眼“这一精神的核心”,明确这一精神所代表的“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即很容易选出正确选项B。‎ 答案 B 易错点1 混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两个基本特征 提醒 源远流长是从时间上来讲的,要从纵向上来理解,强调的是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博大精深是从内涵丰富的角度来讲的,要从横向上来理解,强调的是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底蕴深厚。‎ 矫正训练1 (考查科学精神)“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韵味传神的青花瓷穿越千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  )‎ A.包容广纳 B.推陈出新 C.博大精深 D.源远流长 解析 本题意在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之一源远流长,故D项符合题意,而中华文化的另一特点“博大精深”未体现出来,A、B两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D 易错点2 错误理解中华文化与各地域文化、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提醒 中华文化是由中华各地域文化和中华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的,但不能认为中华文化是各地域文化或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各地域文化或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中华文化。‎ 矫正训练2 (考查科学精神)荣获首批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称号的海口骑楼老街始建于1849年,融琼州海峡北岸内陆建筑文化与南洋建筑文化于一体。骑楼适应当地气候特点,一楼廊道既可遮蔽阳光,又可躲避风雨。散发着建筑文化芳香的海口骑楼(  )‎ ‎①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②彰显不同文化交流融合的魅力 ③‎ 是海南地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要载体 ‎④表明地域文化的性质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 A.①② B.①③ ‎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海口骑楼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之称,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①符合题意。海口骑楼“融琼州海峡北岸内陆建筑文化与南洋建筑文化于一体”,体现了不同文化交流融合的魅力,②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文字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主要载体。地域文化的性质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的,④说法错误。‎ 答案 A 易错点3 错误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提醒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矫正训练3 (考查科学精神)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中已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  )‎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 A.①② B.②④ ‎ C.①③ 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及作用、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等知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故①错误;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故②错误。“中国元素”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独特性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之一,故③④正确。‎ 答案 D 易错点4 爱国主义是抽象的 提醒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矫正训练4 景海鹏是我国唯一一位三度飞天的航天员,他的航天之路启示我们:个人只有为国家和民族贡献自己的智慧,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才能无愧于祖国、无愧于时代。这彰显出(  )‎ ‎①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和建设者 ②‎ 爱国主义既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爱国主义更应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 ③正是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A.①② B.③④ ‎ C.①③ D.①④‎ 解析 ②表述错误,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④表述错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航天英雄的航天之路启示我们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和建设者,同时,也正是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故①③入选。选C。‎ 答案 C 本课时选考命题主要以选择题形式进行考查,一是考查中华文化两个基本特征的区分与判断;二是考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具体表现,如考查中华文化的区域性、民族性等。对民族精神的考查,要熟悉一些历史事实、名言警句,分析、辨别伟大民族精神的五个方面,重点把握民族精神的核心,注意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的影响、作用、建设等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例1】 (考查科学精神)《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通过比赛的形式,带领观众在“熟悉的陌生题”中重温经典诗词,领会中华诗词文化精髓。中华诗词(  )‎ ‎①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②决定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③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④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A.①② B.①④ ‎ C.②③ D.③④‎ 解析 ①错误,传统建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排除;②错误,中华诗词不能决定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排除;中华诗词属于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③当选;中华诗词内涵丰富,精妙绝伦,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④当选。‎ 答案 D ‎[变式训练]‎ ‎1.(考查科学精神)无论是公元2世纪到7世纪东传的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融合,还是起始于西汉“丝绸之路”上的东西方文化交流,无不证明中华民族始终在吸纳异质文化,同时也在感染异地文化,从而造就了几千年的多样文化共生并存、相辅相成的融合态势。材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 ‎①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②文化交流导致文化的多样性 ③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国际影响力 ④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②错误,文化的多样性不是文化交流导致的,而是由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决定的。正是因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才有交流的必要。‎ 答案 D ‎【例2】 (考查政治认同)“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这句话体现了爱国与爱家是统一的,下列名言与这句话主旨一致的是(  )‎ A.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B.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C.千龄人事一朝空,四海为家此路穷 D.国家将兴有祯祥,国家将亡有妖孽 解析 “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表达了爱国主义的情感。“一片丹心图报国”表达的是爱国主义的情感,与题干主旨一致,故B符合题意,入选;A项表达了勤俭的重要性,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表达国家兴盛对个人的重要性,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表达了国家兴亡,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答案 B ‎[变式训练]‎ ‎2.(考查政治认同)60年来,在建设和养护川藏、青藏公路的过程中,形成和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两路”精神(  )‎ ‎①是新时期民族精神的表现 ②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③‎ 体现了团结与梦想精神 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A.①② B.③④ ‎ C.①④ D.②③‎ 解析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②错误;“两路”精神未体现梦想精神,③排除;①④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C。‎ 答案 C 弘扬中华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 注:把左栏的“信息提取”与右栏的“信息解读”通过“连线”形式一一对应。[创新预测]‎ ‎1.(考查科学精神)汉字是中华文化的代表作之一,成熟的汉字体系至少在我国商代的中后期就已经形成,已经经历了三千多年的发展演变,是中国古代智者贡献给人类的一份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字之林的一朵奇葩。这表明(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 ②汉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③汉字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④汉字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A.①② B.①④ ‎ C.③④ D.②③‎ 解析 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作为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①②正确;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③错误;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④错误。‎ 答案 A ‎2.(考查科学精神 ‎)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参演剧目民族特色浓郁、地域特点鲜明、精品力作荟萃,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主题。材料表明(  )‎ ‎①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③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区域性 ④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A.①② B.③④ ‎ C.②④ D.①③‎ 解析 参演剧目民族特色浓郁、地域特点鲜明、精品力作荟萃,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族性、区域性,①③正确;②材料未体现,④说法太绝对。‎ 答案 D ‎3.(考查政治认同)如今,中国各行各业、千家万户都进入电脑时代,汉字应用问题的解决功不可没。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汉字文化的复兴。据此,有人认为,汉字复兴意味着中华文化的复兴。‎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从中华文化的角度,谈谈你对“汉字复兴意味着中华文化的复兴”的认识。‎ 解析 本题要求从中华文化的角度,谈谈你对“汉字复兴意味着中华文化的复兴”的认识,属于辨析题型。回答本题一方面要指出汉字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应指出中华文化复兴的措施。‎ 答案 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并借助信息技术加速传播。汉字复兴,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传承中华文明的作用,有利于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为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做贡献。②汉字复兴并不意味着中华文化的复兴。要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就应坚持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指导,就应立足实践,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努力在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耕耘,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课时检测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文字与史书典籍。(  )‎ 解析 是汉字,不是文字。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答案 F ‎2.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民族不同,民族文化的色彩也就不同。(  )‎ 解析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自己的民族特性,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答案 F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汉字和史书典籍的延续。(  )‎ 解析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答案 F ‎4.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基本内容是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  )‎ 答案 T ‎5.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 解析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答案 F 二、选择题 ‎6.(考查科学精神)中国北京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右图是北京申办冬奥会的标识,该标识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人书一体,天人合一;“冬”字下方两点顺势融为2022,生动自然。标识的下方则是国际奥委会的五环标识。上述材料表明(  )‎ ‎①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文化创新要立足实践,体现时代精神 ③文化创新要固守传统文化 ④不同文化在交流中得以传播发展 A.①② B.②③ ‎ C.①④ D.③④‎ 解析 北京申办冬奥会的标识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传递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因此①②符合题意;③错误,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答案 A ‎7.(考查科学精神)回文诗是中国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如《后园》(南朝齐·王融)正读:斜峰绕径曲,耸石带山连。花馀拂戏鸟,树密隐鸣蝉。逆读:蝉鸣隐密树,鸟戏拂馀花。连山带石耸,曲径绕峰斜。品味回文诗,我们可以感受到(  )‎ ‎①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②中华文学艺术内涵绚丽、风格独特 ③古典文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④传统文化典籍体裁多样、优劣并存 A.①② B.③④ ‎ C.②③ D.①④‎ 解析 回文诗是中国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品味回文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学艺术内涵绚丽、风格独特,在世界文化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①②符合题意;材料主要强调中华文化的独特性,③④均与题意不符。‎ 答案 A ‎8.(考查科学精神)我国的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工程;我国的吴越文化精致淡雅,滇黔文化热情奔放;我国许多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各民族的歌舞极具特色……这一切说明(  )‎ A.我们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我们的中华文化独树一帜 C.我们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D.我们的民族文化无比优越 解析 都江堰的宏大、吴越文化的精致淡雅、滇黔文化的热情奔放;少数民族能歌善舞……无不体现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故本题应选C。‎ 答案 C ‎9.(考查科学精神)中国珠算,最早见于汉代徐岳撰的《数术记遗》,宋代已经开始应用,明代先后传到日本、朝鲜等地,近年在美洲也逐渐流行。由于算盘不但是一种极简便的计算工具,而且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所以至今仍盛行不衰。小小算盘折射出(  )‎ ‎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很注重实际应用 ②科技与教育结合才具有强大生命力 ③民族文化具有包容性才能走向世界 ④中华民族具有非凡的智慧和创造力 A.①② B.①③ ‎ C.②④ D.①④‎ 解析 ‎ 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算盘是中国古代发明的计算工具,具有很强的实用性,①④符合题意。②观点太绝对。③说法错误。‎ 答案 D ‎10.(考查政治认同)俗语说:“沧海不遗点滴,始能成其大;泰岱不弃拳石,始能成其高。”中国文化绵延不绝,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华文化具有(  )‎ A.民族性 B.包容性 ‎ C.开放性 D.灵活性 解析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正是这种包容性,维系了中华文化绵延不绝。故本题选B项。‎ 答案 B ‎11.(考查科学精神)梦回唐朝,千古一梦……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唐朝一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唐朝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而在当时的都城长安,说胡言、穿胡服、跳胡舞,成为朝野的时尚。唐代的这种生活景观反映出(  )‎ ‎①地域不同文化也不同 ②中华文化没有民族性 ③中华文化兼收并蓄 ④中华文化求同存异 A.①② B.③④ ‎ C.①③ D.②④‎ 解析 唐代的生活场景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③④符合题意,故选B。‎ 答案 B ‎12.(考查公共参与)首支绿色中国梦公益广告《中国梦——库布其治沙篇》在央视多频道播出后,库布其人绿化沙漠的奋斗精神使人们深受震撼,沙漠变绿洲的中国梦让全社会的正能量再次积聚。这表明(  )‎ ‎①人民群众创造文化,享用文化 ②核心价值凝魂聚气,人人践行 ③中华美德源远流长,指引方向 ④民族精神历久弥新,永不泯灭 A.①② B.②③ ‎ C.①④ 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库布其人绿化沙漠的奋斗精神使人们深受震撼,沙漠变绿洲的中国梦让全社会的正能量再次积聚,这表明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民族精神历久弥新,永不泯灭,①④‎ 符合题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魂聚气,但人人践行的说法不符合现实,②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引方向,不是中华美德指引方向,③错误;故本题选C。‎ 答案 C ‎13.(考查政治认同)孙中山“集毕生之精力以赴之,百折而不挠”地从事革命事业所表现出的民族精神是(  )‎ A.创造精神 B.团结精神 C.奋斗精神 D.艰苦朴素 解析 奋斗精神是指中华民族所具有的自强不息、革故鼎新的精神。孙中山“集毕生之精力以赴之,百折而不挠”是奋斗精神的具体表现,故选C。A、B、D三项不合题意。‎ 答案 C ‎14.(考查政治认同)回眸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四十年的发展,这不仅在于我国拥有“中国道路”,也在于拥有“中国精神”。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这说明“中国精神”(  )‎ ‎①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点 ②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丰富发展 ③是我们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 ④为中国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A.①② B.①④ ‎ C.②③ D.③④‎ 解析 题干主要体现的是“中国精神”具有支撑祖国进步发展的巨大作用,但没有体现对传统文化优点的弘扬,①错误;材料表明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与民族精神随时代变化不断丰富发展无关,②排除;③④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D。‎ 答案 D ‎15.(考查政治认同)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人虚构荒唐细节,消解和恶搞英雄,抹黑历史事实,损害英雄在社会公众心中的光辉形象,混淆是非曲直。英雄不容亵渎!一个国家对英雄的缅怀和敬重是其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这是因为(  )‎ ‎①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②民族精神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③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深深植根于伟大的民族精神之中 ‎④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根基 A.①②③ B.①②④ ‎ C.②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一个国家对英雄的缅怀和敬重是其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这是因为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民族精神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根基,①②④符合题意;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③说法错误,故选B。‎ 答案 B 三、综合题 ‎16.(考查科学精神)岭南画派是由广东籍画家组成的一个地域画派。西洋画法传入中国后,岭南画家首开中西结合之风。这一画派在保持传统中国画笔墨特色的同时融汇中西绘画之长,以革命的精神和强烈的时代责任感改造中国画,创制出有时代精神、有地方特色、笔墨劲爽豪纵、色彩鲜艳明亮、晕色柔和匀净的现代绘画新风格。而油画和版画等画种,主要也是由岭南画家介绍进中国,并由他们使之走向繁荣。‎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是如何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的?‎ ‎(2)这一特性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有何作用?‎ 解析 第(1)问属于体现类题目。回答时要注意把材料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一一对应。第(2)问直接答出教材内容即可。‎ 答案 (1)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油画和版画等画种,由岭南画家介绍进中国,并使之走向繁荣,表明中华文化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体现了求同存异;岭南画家开中西结合之风,在保持传统中国画笔墨特色的同时融汇中西绘画之长,表明中华文化在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中能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兼收并蓄。‎ ‎(2)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