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政治二轮专题精选试题(11)建立和完善现代经济体系,发展现代经济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高考政治二轮专题精选试题(11)建立和完善现代经济体系,发展现代经济

‎(11)建立和完善现代经济体系,发展现代经济 ‎1. (2018课标1卷)我国2013~2017年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以推断出:‎ ‎①经济结构在逐步转型升级        ‎ ‎②全社会资本形成总额逐年下降 ‎③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 ‎④经济增长逐渐由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本题考查学生从经济数据图中获取关键数据进面作出正确的推理和判断的能力,要求考生根据指标、数据及其变化趋势判断经济增长形势。根据我国2013-2017年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再结合经济增长是由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拉动的经济知识,可以判断出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断增强,故选项③正确。从图形上可以看出,消费拉动的贡献率达到了58.8%,超过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故可以进一步推断出,我国经济增长更多的是由消费拉动带来,有别于以前以投资主导的经济结构,经济结构在逐步转型升级,故选项①D正确。但要注意的是经济增长以消费拉动为主,并不意味着经济增长逐渐由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因为从图形上可以看到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仍然很大,达到了32,1%,因此,我国的经济增长是消费和投资的双驱动,故选项④是不正确的。图上的信息是全社会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是逐年下降的,由此得不出“全社会资本形成总额逐年下降”,而且实际情况中资本形成总额并不是下降面是逐年增加的,故选项②不正确。正确答案是B。‎ ‎2.(2013年安徽卷,2)表1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整理而成。分析该数据可看出(  )‎ 表1 2004~2012年我国CDP及三大产业占GDP比重 年份 CDP(亿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04‎ ‎159878‎ ‎13.4‎ ‎46.2‎ ‎40.4‎ ‎2006‎ ‎210871‎ ‎11.7‎ ‎48.9‎ ‎39.4‎ ‎2008‎ ‎314045‎ ‎10.7‎ ‎47.5‎ ‎41.8‎ ‎2010‎ ‎401513‎ ‎10.1‎ ‎46.7‎ ‎43.2‎ ‎2012‎ ‎519322‎ ‎10.1‎ ‎45.3‎ ‎44.6‎ A.三大产业结构渐趋优化        B.农业的基础地位在逐渐减弱 C.第二产业产值有所减少        D.GDP增长必然优化产业结构 ‎【答案】A。【解析】本题的题眼是“我国GDP及三大产业占GDP比重”。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2004~2012年我国GDP快速增长,第一、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有所下降,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在上升,这表明我国三大产业结构渐趋优化,A项正确。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并没有改变农业的基础地位,B项错误;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下降,并不意味着第二产业产值减少,实际上随着GDP的增长,第二产业产值也在增加,C项错误;GDP增长并不意味着产业结构一定会优化,D项说法绝对化。‎ ‎3.(2013年北京卷,31)继续保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①促进金融、通讯等服务业发展   ②加大研发投入,推进科技创新 ‎③增加出口补贴,扩大出口规模   ④提高存款利率,减少居民消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解析】本题的题眼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金融、通讯等服务业发展有利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①观点正确;加大研发投入,推进科技创新,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②观点正确;扩大出口规模、提高存款利率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无关,③④排除。‎ ‎4.(2015年四川卷,10)某省对经过培训和考核、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进行“新型高级职业农民”资格认证,并对他们所带领的合作社、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给予土地流转、融资贷款、项目扶持等政策倾斜。这样做能够( )‎ ‎①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 ‎②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 ‎③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促进农业集约化发展 ‎④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解析】本题以政府对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视与扶持为出题素材,考查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相关知识,难度较小,容易得分。材料中的措施是通过各种扶持政策重视新型农民的培育,其意义应落在农民和农业发展角度,①③符合题意,当选;②中“确保”表述过于绝对,错误,排除;④中“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与材料无关,排除。故答案选B。‎ ‎5.(2015年天津卷,6)湖南省长沙县是工业强县,也是排碳大县。针对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该县提出创建全国“零碳县”的目标,引进推广了中南林业大学新研发的“绿心速生草”。这种草吸收和固化二氧化碳是相等面积森林的14倍左右,它不仅生长快,而且种植户可以多次收割并加工成碳产品出售。该材料说明( )‎ ‎①环境保护问题应该主要由政府解决   ②保护环境应该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 ‎③经济发展可以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④科技创新有助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B【解析】本题以长沙县解决环境问题为背景,考查可持续发展的知识,考查难度稍难,不易得分。针对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长沙县引进中南林业大学新研发的“绿心速生草”,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说明科技创新的对于保护环境的促进作用,也说明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可以协调发展;③④符合题意;材料中环境问题的出现是市场配置资源弊端的引起的,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但不应该主要靠政府解决,①②不选;所以答案选B。‎ ‎6.(2010·全国卷·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近些年来,国内接连发生重特大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一批相关政府官员因此被行政问责。据某省煤监局统计,该省中型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是大型煤矿的3.8倍,小型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则是大型煤矿的11.3倍。中小煤矿资源,回采率一般只有20%左右。大量小煤矿和非法采煤点的存在,,使管理部门很难准确掌握全省煤炭的实际产量,导致税费流失严重。‎ 该省2008年开始了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改革。原有的2598家煤矿企业被整合为1000家,兼并重组后的企业规模不低于年产300万吨。省政府明确提出,在兼并重组企 业的准入上,坚持一视同仁的原则,“强进弱退,优选劣退”。在整合过程中,一些企业资产以作价或参股的方式被合并,但有的资产作价偏低。此外,个别兼并企业涉足煤炭开采业务时间不长,要消化掉新兼并采的大量产能,短期内需要抽调和培养大批各层级的管理和技术人员,这将构成新的安全隐患。‎ ‎(1)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该省煤炭行业实行重组的意义。对于材料提到的重组中存在的问题,你认为应如何解决?(14分)‎ ‎【答案】(1)提高技术水平和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实现规模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税费流失;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坚持市场化原则,对资产作价进行科学评估;注重业务整合、强化安全生产管理。‎ ‎【分析】‎ 第(1)小题主要有两问,第一问考查学生对·企业和行业联合与兼并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第二问考查学生对煤炭行业重组中所存在问题的解决能力,均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灵活运用材料和所学知识有层次、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有一定的难度。结合材料和所学企业联合与兼并的相关知识,某省煤炭行业重组的意义可以从安全生产、经济效益以及对地方财政的贡献三个角度来分析。从安全生产角度来看,煤炭行业重组使得中、大型煤矿增多,管理和技术水平提高,从而减少伤亡率,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煤炭行业重组不仅可以实现企业或行业的规模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而且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从对地方财政的贡献来看,煤炭行业重组后,中、大型煤矿增多,能使地方管理部门较好地掌握煤炭的实际产量,减少税费流失。‎ 关于煤炭行业重组中所存在问题的解决,考生首先要积极发现问题之所在。从材料可知,重组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有的企业资产作价偏低、个别兼并企业因难以消化新增的大量产能而易出现新的安全隐患等。其次,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资产作价偏低主要是因为科学评估力度不够、坚持市场化的程度不够等。新的安全隐患的产生与个别煤炭企业的行业历史短暂、资源整合不够到位、对安全隐患未引起足够重视有关。最后,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根据上述分析,在资产作价上,坚持市场化原则,对资产作价进行科学评估。在防止和减少新的安全隐患的发生上,应注重业务整合、强化安全生产管理。‎ ‎7.(2015年山东卷,41)发展高科技产业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2010-2013年A、B两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情况图 材料二:下表是2013年AB两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部分相关数据表 项目 省份 技术市场 成交额 专利申数 请授权数 高技术 企业数 高技术产业 研发人员数 高技术产品 出口贸易额 ‎(亿元)‎ ‎(件)‎ ‎(个)‎ ‎(人)‎ ‎(亿美元)‎ A省 ‎179.40‎ ‎76976‎ ‎2015‎ ‎60097‎ ‎173.94‎ B省 ‎527.50‎ ‎239645‎ ‎4865‎ ‎127989‎ ‎1279.65‎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5分)‎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请你就如何促进A省高技术产业发展提出建议(13分)‎ ‎【解析】第(1)问,本题以图表为材料,考查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考查难度适中,较易得分。本图表是围绕A、B两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行比较的。主要指标涉及主管业务收入及收入增长率。写信息是要看到本省的变化情况,同时不能忽视两省的差距。‎ 第(2)问,本题以A、B两省的高技术产业发展相关数据为背景,考查如何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难度适中,较易得分。本题属于措施类型主观题,回答怎么做时可以从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入手。图表一是从整体上比较A、B两省的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情况,图表二是从高技术产业的具体项目数据进行比较,因此可以从市场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劳动者素质、人才培养、出口产品结构等角度作答。‎ ‎【答案】(1)从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的角度看,2010 年至2013年,B 省逐年降低,A省先升后降,A省增长率赶超B省;(2分)从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的角度看,2013 年A省仍低于B省;(2分)总体上看,A省的高技术产业发展仍与B省存在差距。(1分)‎ ‎(2)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培育高技术企业;(3分)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高自主创断能力;(2分)完善科技交易市场,发挥市场拍照资源的决定性作用;(3分)提高劳动者素质,为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2分)培育以技术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扩大高技术产业出口。(2分)(若考生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8.(2013年全国卷Ⅱ,38,1)(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镇化,指农村人口、剩余劳动力和企业逐渐在空间上聚集而转化为城镇的经济要素,成为促进经济发展重要动力的过程。‎ ‎2004年,某县在R镇征地近2000亩(1公顷=15亩)建立了一个工业园,在一家知名装备制造企业入驻后,150多家配套企业相继入园,2012年该园区实现产值120亿元。在园区周围,学校、医院、银行等纷纷出现。2012年,该镇人口由2.3万增加到3.5万,新增人口中有7000多人是脱离土地的农民,他们在接受培训后成为园区的产业工人。务工农民留下的土地由一些经管大户集中起来、统一经管,建立了一批优质稻米、蔬菜和水果等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镇90%的劳动力实现当地就业,人均收入明显增加。‎ ‎(1)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城镇化对R镇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14分)‎ ‎【答案】企业的聚集发挥了规模经济优势,带动了产业发展,促进了产值增加;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为园区和该镇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土地的统一集约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居民收入的增加,刺激了消费,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或有利于扩大内需)。(其他诸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等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9.(2013年浙江卷,40‎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的全过程。(31分)‎ 材料一 2006~2012年我国环境治理、科研投入和经济成就 年份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亿元)‎ 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亿元)‎ GDP(万亿元)‎ ‎2006‎ ‎2566‎ ‎3003‎ ‎21.6‎ ‎2008‎ ‎4490‎ ‎4616‎ ‎31.4‎ ‎2010‎ ‎6654‎ ‎7062‎ ‎40.2‎ ‎2012‎ ‎-‎ ‎10242‎ ‎50.8‎ 材料二 2006~2012年我国节能减排主要指标情况 注:①我国每万元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美国的2.3倍,欧盟的4.5倍,日本的8倍。②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空气污染指数PM2.5(细颗粒物)经常超过300微克/立方米的重度污染标准。‎ ‎(1)指出材料一、二反映的经济信息。(8分)‎ ‎(2)结合材料,运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中。(12分)‎ ‎【解析】本题以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为依托,从为什么、怎样做等角度进行设问。第(1)问对我国环境治理、科研投入和经济成就进行“描述和阐释”时,需要看两组数据,一是读材料一表中的内容,对三项指标分别进行纵向比较,得出直观的结论;二是看材料二的图和下面的“注”,得出直观的结论,同时要注意揭示深层次的问题,即在节能降耗、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面临严峻形势。第(2)问要求结合材料,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角度,说明如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中。‎ ‎【答案】(1)材料一、二反映了2006~2012年我国在GDP总量实现较快增长的同时,科研经费投入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也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加,每万元GDP能耗和空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量在下降;但是,我国每万元GDP能耗与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说明我国在节能降耗、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形势仍然不容乐观。(2)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需要加大环境治理和节能降耗方面的科研投入,大力推进环境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加强生产发展过程中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需要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落实到每个企业和每个家庭。‎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