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2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语文阅读技巧阅读训练1一轮复习学案
阅读专题训练 一、阅读古诗,回答下列问题: 颂钓者 唐·船子德诚禅师示法诗 千尺丝纶①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注释】①丝纶:钓鱼的丝线。 1.“直下垂”和“万波随”两词极富韵味,描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2 分) 2.“满船空载月明归”一句极为传神,请作简要赏析。(3 分) 二、阅读《地震与海啸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地震与海啸的关系 2012 年 3 月 11 日下午日本东北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后,印尼气象部门随即发出海啸警报, 中国国家海洋预报台也表示,这次地震可能会在震中周围数百公里范围内引发区域海啸。 历史上环太平洋地区的大地震往往都能引发大小不一的海啸。因此每当这个地区出现地 震时,各国气象部门都会对海面情况进行严密监测,以确定是否发布海啸警报。但地震是否 一定引起海啸?地震震级越高海啸的破坏力也越大吗?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有时浪高可达数十米。这种“水墙”内含极大能量, 它以极快的速度运动,冲上陆地后会造成巨大破坏。1960 年智利大海啸形成的波涛,就冲 击了整个太平洋。 海啸通常由风暴潮、火山喷发、水下坍塌滑坡和海底地震等引发。其中,海底地震是海 啸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历史记录显示,特大海啸基本上都是海底地震所引起的。 大多数海底地震发生在太平洋边缘地带,称为“亚延地带”。海底地震发生后,使边缘地带 出现裂缝。这时部分海底会突然上升或下降,海水会发生严重颠簸,犹如往水中抛入一块石 头一样会产生“圆形波纹”,故而引发海啸。 此外,地震海啸的产生还会受海底地震震源断层、震源区水深条件、震级、震源深度等 条件影响。比如,震源位于深水区比浅水区更易产生海啸。当震源断层表现为错动时,不会 产生海啸,而如果震源断层表现为倾滑,就可能引起海啸。 不过,海底地震未必一定就会引发大海啸。中国地震局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在 1.5 万次海底构造地震 中,大约只有 100 次引起海啸。一些专家则认为,引发海啸的地震震级 一般在里氏 6.5 级以上,震源深度在 25 公里以内。 但即便是强烈地震也不一定就会导致海啸。如 2005 年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 8.5 级强烈地震,就没有引发大海啸。专家解释说,这是因为此次地震的震源比较深,因此虽然 震级很强,但海底地表上下错动幅度可能也比较小,因此没有形成海啸。 除了与地震震级等相关外,部分专家还表示,海啸的发生与全球气候变化也有关系。2004 年的南亚大海啸发生后,中国国家气候中心有关专家进行相关分析后指出,这场由海底地震 引起的大海啸与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等因素密切相关。 3.选文的第六自然段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4 分) 4.“中国国家海洋预报台也 表示,这次地震可能会在震中周围数百公里范围内引发区域海 啸” 。一句中加点的“可能”能否去掉?为什么?(3 分) 5.请根据文意简要说明地震是否一定引起海啸?为什么?(4 分 初三语文阅读专题训练(二十四) 一、阅读古诗,回答下列问题: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一① 【宋】姜夔 细草穿沙雪半消,吴宫②烟冷水迢迢。 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注释】①除夜:除夕。石湖:今江苏苏州西南。苕溪:指湖州。②吴宫:春秋时吴国宫殿 遗址。 1. ①一、二两句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2 分) 2. ②诗的三、四两句和王安石的“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都写梅花,且有异曲同工 之 妙。请就此作比较赏析。(3 分) 二、阅读《蔷薇几度花 》,回答下列问题: 蔷薇几度花 喜欢那丛蔷薇。 与我的住处隔了三四十米远,在人家的院墙上,趴着。我把它当作大自然赠予我们 的花,每每在阳台上站定,目光稍一落下,便可以饱览它了。这个时节,花开了。起先只是 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素妆,淡淡笑。眼尖的我发现了,欢喜地叫起来,呀,蔷 薇开花了。我欣赏着它的点点滴滴,日子便成了蔷薇的日子,很有希望很有盼头地朝前过着。 也顺带着打量从蔷薇花旁走过的人。有些人走得匆忙,有些人走得从容;有些人只 是路过,有些人却是天天来去。 看久了,有一些人,便成了老相识。譬如那个挑糖担的老人。老人着靛蓝的衣,瘦 小,皮肤黑,像从旧画里走出来的人。他的糖担子,也绝对像幅旧画:担子两头各置一匾子, 担头上挂副旧铜锣。老人手持一棒槌,边走边敲,当当,当当当。 惹得不少路人循了声 音去寻,寻见了,脸上立即浮上笑容来。呀!一声惊呼,原来是卖灶糖的啊。 可不是么! 匾子里躺着的,正是灶糖。奶黄的,像一个大大的月亮。久远了啊, 它是贫穷年代的甜。那时候,挑糖担的货郎,走村串户,诱惑着孩子们,给他们带来幸福和 快乐。只要一听到铜锣响,孩子们立即飞奔进家门,拿了早早备下的破烂儿出来,是些破铜 烂铁、废纸旧鞋的,换得掌心一小块的灶糖。伸出舌头,小心舔,那掌上的甜,是一丝一缕 把心填满的。 现在,每日午后,老人的糖担儿,都会准时从那丛蔷薇花旁经过。不少人围过去买, 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有人买的是记忆,有人买的是稀奇——这正宗的手工灶糖,少见了。 便养成了习惯,午饭后,我必跑到阳台上去站着,一半为的是看蔷薇,一半为的是 等老人的铜锣敲响。当当,当当当——好,来了!等待终于落了地。有时,我也会飞奔下楼, 循着他的铜锣声追去,买上五块钱的灶糖,回来慢慢吃。 跟他聊天。“老头!”我这样叫他,他不生气,呵呵笑。“你不要跑那么快,我追都 追不上了。”我跑过那丛蔷薇花,立定在他的糖担前,有些气喘吁吁地说。老人不紧不慢地 回我:“别处,也有人在等着买呢。” 祖上就是做灶糖的。这样的营生,他从十四岁做起,一做就做了五十多年。天生的 残疾,断指,两只手加起来,只有四根半指头。却因灶糖成了亲,他的女人,就是因喜吃他 做的灶糖嫁给他的。他们有个女儿,女儿不做灶糖,女儿做裁缝,女儿出嫁了。 “这灶糖啊,就快没了。”老人说,语气里倒不见得有多愁苦。 “以前怎么没见过你呢?” “以前我在别处卖的。” “哦,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了。”我这样一说,老人呵呵笑起来,他敲下两块灶糖给 我。奶黄的月亮,缺了口。他又敲着铜锣往前去,当当,当当当。敲得人的心,蔷薇花朵般 地,开了。 一日,我带了相机去拍蔷薇花。老人的糖担儿,刚好晃晃悠悠地过来了,我要求道:“和 这些花儿合个影吧。”老人一愣,笑看我,说:“长这么大,除了拍身份照,还真没拍过 照片呢。”他就那么挑着糖担子,站着,他的身后,满墙的花骨朵儿在欢笑。我拍好照, 给他看相机屏幕上的他和蔷薇花。他看一眼,笑。复举起手上的棒槌,当当,当当当,这 样敲着,慢慢走远了。我和一墙头的蔷薇花,目送着他。 我想起南朝柳恽的《咏蔷薇》来:“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诗里的蔷薇花,我自 轻盈,我自香,随性自然,不奢望,不强求。人生最好的状态,也当如此罢。 3.简析“蔷薇”在文中的作用。(4 分) 4.品味文中两处画线句,按要求答题。(6 分) (1)赏析“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紊妆,淡淡笑。”的句子。 (2) “哦,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了。”句中加点的“甜”字好在哪里? 5.结合文章有关材料,你认为挑糖担的老人具有怎样的品格?(3 分) 初三语文阅读专题训练(二十三)【参考答案】 (1)写出了水之深和江面的广阔无垠。(2 分) (2)运用拟人的手法,表明人生哲理:人生中遭遇失败和挫折都是常事,但不能丧失 信心和勇气,仍然相信前途是光明的。或:求之不得,但仍然心存希望,求“道”的过程中 本身也是一种美的享受(3 分) 3.举例子、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海底地震未必一定就会引发大海啸。 4.不能去掉。因为“可能”表推测,表明地震有导致海啸的倾向,但并非一定会发生。若 去掉,就太绝对了,语言就不准确了。 5.不一定。震源位于深水区比浅水区更易产生海啸;震源断层表现为倾滑,就可能引起海 啸;引发海啸的地震震级一般在里氏 6.5 级以上,震源深度在 25 公里以内。 初三语文阅读专题训练(二十四)【参考答案】 ①清幽、冷寂、迷蒙。(各 1 分,共 2 分,答出其中两个给满分,意思相近即给分。) ②王诗以“不是雪”和“暗香”从视觉和嗅觉的角度含蓄地写出了梅花的纯净洁白和清香, 以“遥知”来表现梅花清香的悠远,其笔下之梅香色俱佳。姜夔笔下之梅深藏在竹林之中, 只闻其香不见其形,以“一夜”和“过”表现了梅花清香的悠远绵长,更添朦胧之美。(王 诗分析 1 分,姜诗分析 2 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3)①作为贯串全文的线索。②引出挑糖担的老人。③比喻(象征)老人的品格(或:比喻人生 最好的状态)。④烘托老人的形象。(每点 1 分) 4(1)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蔷薇花的不张扬、素雅。(3 分,手法 1 分,表达 效果 2 分。意对即可) (2)一个“甜”字,赞美老人的手工灶糖给很多人带来了甜蜜和快 乐。(3 分,“赞美 老人”1 分,“赞美”的内容要答出“给别人带来甜”的意思,2 分。意对即可) 5.(3 分)随性自然,不奢望,不强求。(每点 1 分,意对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