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段考高二级历史科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4 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段考高二级历史科试题

2014 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段考高二级历史科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4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63 分。只选一个最佳答案。请将答案填在 答题卡上。 1.学者研究发现:春秋以上是大家族最盛的时期,战国时代渐渐衰微,汉代重新恢复,此后 一直维持了两千年。导致大家族衰微,小家庭增多的原因不包括 A.小农经济发展 B.宗法观念结束 C.诸侯争霸影响 D.各国变法推动 2.“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 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宋代这种情况突出反映了( ) A.三省六部分工明确运行平稳 B.加强集权导致地方贫弱 C.加强君主专制影响行政效率 D.宋代实行三权分立制度 3.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 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落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 4.加官是汉武帝发明的官制。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皆加官。多至数十人。虽无职 掌,谓之宿卫(近在皇帝身边),讲议朝政,奉诏治事。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下列对于 该机构权力的理解准确的是( ) A.以中御外,加强皇权 B.参与机要,取代相权 C.位高权重,掌控决策 D.废除丞相,皇权独揽 5.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宋儒于科举制度下发挥以学术领导政治之新精神。尊师相, 抑君权,虽亦有流弊,要不失为历史之正趋。明太祖、张居正则皆此潮流下反动也。”钱穆意 在强调 A.科举制度具有积极的作用 B.宋朝理学洋溢着革新精神 C.废除宰相与历史趋势相悖 D.宰相制度能有效抑制君权 6.“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关于 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A.三幅图共同反映了君主专制在逐步加强 B.三幅图共同反映了中央集权的逐步加强 C.三幅图共同反映了封建国家的发展 D.三幅图反映了地方政权的自主性逐步提高 7.散在郡县的侯国尽可能地利用自己有限的职 权,招徕流亡,增殖户口,奖励开荒,以图增 加地税收入。许多侯国的户口迅速增长,远远 超过了侯国以外郡县直接控制地区的增长。这 说明 A.封国制度整体上要优于郡县制度 B.强大的经济实力是王国问题形成的根源 C.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的发生是必然的 D.地方自主权的扩大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8.欧阳修说:“窃以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 最号至公……又糊名、誊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厚薄 于其间。”这表明宋代对科举制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A.增加录取数量,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B.降低报考要求,扩大官吏人才来源 C.完善考试程序,体现公平竞争原则 D.革新考试内容,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9.作为党内监督主要手段之一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巡视制度,在建立十余年之后,伴随着中共 十八大之后的反腐高潮,成为中央反腐行动的利剑。我国古代真正用制度监督、管理地方主 要官员开始于 A.西周时的宗法制度 B.汉武帝创设的刺史制度 C.秦朝设置的御史大夫 D.明朝的特务机构 10. “(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 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这表明雅典民主制度的确立 A.呈现和平渐进的趋势 B.得益于优越的地理环境 C.将立法权赋予执政官 D.以财产多寡分享政治权力 11.雅典法律将雅典人分为三种:本邦公民、外邦公民和奴隶,根据犯罪可以处以不同的刑罚。 在实践中,本邦公民伤害了自由民可以支付罚款,外邦人伤害了自由民则被驱除出境, 奴隶 伤害了自由民则可能被判处死刑。由此可知 A.雅典公民权有狭隘性 B.雅典民主是大多数人的暴政 C.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 D.雅典法律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12.以下为《十二铜表法》的部分内容,该材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注重 ◇在他人土地上有通行权的,其道路宽度,直向为八尺,转变处为十六尺。 ◇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 ◇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 A.保持道路畅通 B.保留原始的古老习俗 C.规范人们行为 D.协调贵族与平民关系 13.右图是我国人民法院的标志,其中“天平”的设计寓意源于 A.古代儒家的民本思想 B.古代雅典的民主观念 C.古代罗马法的公平原则 D.近代西方的法治理念 14.1832 年改革以前,英国的议会选举制度十分混乱。从中世纪延 续下 来的旧选举制度没有改造,议会为一小撮贵族寡头操纵,议员或是 由控 制选区的特权人物指派、赠送,或是靠恫吓或贿赂选民当选,完全不是民主选举。这体现出 A.僭主政治是英国议会政治的一大特色 B.1832 年以前英国社会的经济基础仍是封建性质的 C.英国的议会制度本质上是王权专制 D.光荣革命以后英国的政治仍然是贵族政治 15.18 世纪中叶英国政治家威廉·庇特说:“最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 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但是英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不敢进入这间门槛已经 破烂的房子。也就是‘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表明英国政治制度的精髓是 A.法律至上 B.分权制衡 C.责任内阁 D.虚位君主 16.美国开国元勋约翰·亚当斯指出:“梭伦的平衡被破坏,优势被赋予大众……此时雅典人 变得越民主”;“人民”迫使“最睿智的人”和“最能干的将军”违背他们自己的判断,进行 了许多“愚蠢的战争”,国家由此最终遭到毁灭。为此他主张美国应实行 A.直接民主 B.人民民主 C.法律至上 D.分权制衡 17.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可以征税、征兵、发行纸币、决定军事及外交政策;总 统享有行政大权,可以否决国会的立法,还是军队的最高统帅;国会有权调整国际及州际贸 易;最高法院可以行使最高审判权。这些规定的意图是 A.加强专制统治建立美国的世界霸权 B.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 C.确立分权制衡的原则 D.建立民主自由制度 18.《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1787 年美国宪法》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两部文献都 ①颁布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②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 ③是该国首部资产阶级宪法 ④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9. 1877 年 5 月 16 日,法国君主派总统麦克马洪在参议院同意下将众议院解散。在新众议院 的竞选中,参加投票的选民高达 80%以上,共和派取得绝对优势。后来麦克马洪被迫辞职, 共和派人员当选为总统。上述材料反映的问题实质是 A.法国君主派不甘心失败 B.法国共和制进一步巩固 C.法国民众支持共和制度 D.1875 年宪法的作用有限 20.根据德国“1871 年宪法”,皇帝权力几乎不受任何限制,而根据法国“1875 年宪法”,总 统权力不仅受到议会的制约,还受到内阁部长们的制约。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法国政治制度优于德国 B.法德两国面临的任务不同 C.德国仍实行封建专制统治 D.法国实行总统制共和国 21.1871 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部分内容:“第二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 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 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代表帝国……;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 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上述材料最能表明 A.德国本质上仍然是封建专制国家 B.完善的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在德意志确立 C.帝国宪法的立法依据是普鲁士宪法 D.帝国宪法巩固了德意志统一的成果 22.据统计,19 世纪 40 年代下半期,广州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 3 100 万元下降到 1 600 万元, 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 93 艘下降到 70 艘。这一现象说明 A.中国的自然经济尚未开始瓦解 B.当时爆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C.五口通商改变了中国外贸布局 D.世界市场形成后对华贸易减少 23.“许开台湾互市,英、美、法、德相继而来,派领事,划租界,设商行,建栈房,轮船 出入,次第渐兴,而交涉愈繁。咸丰九年,设通商总局于道署,由道办之。”材料显示的情 况最早发生于 A.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24.有些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 引力。”其方案中对民众最具吸引力的是 A.平均分配土地 B.产品上交国库 C.建立民主政治 D.兴办学校教育 25.1895 年 5 月,台湾士绅提出了台湾独立的主张,并于当月 25 日拥原台湾巡抚唐景崧为总 统,改年号为“永清”,正式宣告台湾民主国成立。下列对这段史料最恰当的认识是 A.是台湾士绅模仿美国民主共和制的尝试 B.是非正常情况下保卫祖国的特殊行为 C.是台湾士绅脱离祖国领土的独立行为 D.是坚决拥护大清王朝统治的爱国行为 26. “东洋分沪有银行,亿万金钱进出忙。钞票流通皆信用,与英与法并争强。”此竹枝词 反映出 A.重农抑商已然破产 B.社会生活发生巨变 C.资本输出竞争激烈 D.实业救国蔚然成风 27.1898 年梁启超在日本创办清议报,开辟专栏论说时事。下表评论是针对 题目 所刊载的期数 论非皇上复政则同乱不能平定 第 49 期 论义民与乱民之异 第 52 期 论中国民气之可用 第 57 期 排外平议 第 68 期 A.太平天国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28.据不完全统计,到辛亥革命爆发前,全国已成立的城市自治公所超过 850 个,镇自治公 所超过 530 个,乡自治公所在 1970 个以上。据此可以推论出此时期 A.政府建立了民主制度 B.《临时约法》初见成效 C.出现了一定规模的民主实践活动 D.“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初现 29.费正清在《导论·近代中国历史的透视》中这样评价辛亥革命:“革命的主要目标一直 是推翻中央集权,它的方式本身(指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就是反中央集权的。”由此可知, 费正清认为辛亥革命 A.结束专制统治 B.引发军阀割据 C.强化中央集权 D.实现民族独立 30.1919 年 8 月《青岛潮》描述火烧赵家楼的情景:“时正酉正,电灯已燃。未几,火起, 众大愤,始知曹将烧死学子,以为泄怨计。”而亲历者杨振声在《回忆五四》中说:“(学生) 搜索到下房,有人发现半桶煤油,就起了‘烧这些杂种’的念头。”这说明 A.报刊报道比回忆录真实可靠 B.该报意在淡化学生的责任 C.两位作者政治立场截然相反 D.回忆录加入个人猜测因素 31.法国歌谣《两只老虎》传入中国后衍生出多个版本的歌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近代中国 的革命话语。下列歌词版本产生于国民革命时期的是 A.“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B.“打倒土豪,打倒土豪,分田地!分田地!” C.“打倒老蒋,打倒老蒋,除军阀!除军阀!” D.“打倒日本,打倒日本,除汉奸!除汉奸!” 32.下表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其中 a 年和 b 年分别指 时间 a 年 b 年 总人数 上半年约 6 万人,下半年不足 2 万人 约 12 万余人 组成 工人、农民与知识分子各占 53.8%、 18.7%、19.1% 工人、农民与知识分子各占 10.9%、 76.6%、7.2% A.1921 年和 1922 年 B.1937 年和 1938 年 C.1927 年和 1928 年 D.1949 年和 1950 年 33. 1928 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 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 下列事件的革命模式与此思想相悖的是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34.“我们现在是在敌人新的围攻的前面,中央红军现在是在云贵川地区,这里没有现存的 苏区,而需要我们重新去创造……当前的中心问题是怎样战胜川滇黔蒋这些敌人的军队。为 了战胜这些敌人,红军的行动必须有高度的机动性。”这一决定的提出 A.策应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发展 B.促使中央红军开始伟大的战略转移 C.有利于粉碎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 D.体现了红军长征途中军事路线的重大转折 35.1942 年 10 月 10 日,蒋介石在重庆举行的国庆大会上宣布,美、英等国已“表示愿自动 撤销在华治外法权及其他有关权益”,“我国近百年来所受各国不平等条约之束缚,至此已 可根本解除”。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美、英等国愿意撤销不平等条约的原因是中国的崛起 B.美、英等国愿意撤销不平等条约的目的是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维护反法西斯大局 C.至此近百年来的不平等条约将被彻底废除 D.中国至此将成为一个在国际上备受尊重的大国 36.不同时期的中国教科书对美国有不同的解释,反映了中国对美国的研究及中国人认识美 国的历程。下列哪一项反映的是抗战时期中国人心中的美国形象 A.西方列强,积极侵华 B.政治典范,民主楷模 C.战略伙伴,强大盟国 D.霸权主义,超级大国 37.1938 年 3 月 5 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我之对倭,在以广大之空间土地,求得时间 持久之胜利;积各路之小胜,而成全局之大胜。”这里,蒋介石 A.认为时空因素是胜利的根本 B.效仿中共全民族抗战路线 C.暴露出消极抗战的思想 D.表达了持久抗战的思想 38.共产国际负责人专门约见即将回国的王稼祥时明确指出:“应该承认毛泽东同志是中国 革命实际斗争中产生出来的领袖,告诉王明,不要争了吧!”由此 A.推动国民革命运动进程 B.有利井冈山道路的开辟 C.促成遵义会议顺利召开 D.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9.《蒋总统集》记载“国民党党员成分中,70%以上是工农,20%以上是小资产阶级。”这 一状况可能出现的年份是 A.1921 年 B.1925 年 C.1931 年 D.1939 年 40.右图是 1926 年 11 月至 1927 年 1 月湖南、 湖北和江西三省农民协会会员人数的变化情 况。导致图中三省农民协会人数变化的主要 原因是 A.中共独立领导农民运动 B.北伐战争胜利的推动 C.当时的革命中心在农村 D.土地革命的广泛开展 41.“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 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无产阶级的根本目的是夺取国家政权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无产阶级的使命 C.实现无产阶级统治的途径是暴力革命 D.人民公社是该主张在中国的具体实践 42.巴黎公社会议决定,在市政厅开设公共食堂。公社委员因时间紧张或公务缠身,就在食 堂自己掏钱买定价份饭吃。饭菜的价格和花样都是有规定的,午餐标准 1.5 法郎,晚餐 2 法 郎,每人只准喝半瓶劣质葡萄酒。就是这样一个公共食堂,也严禁公社委员们的家属使用。 材料主要反映了 A.公社因财政紧张提倡节俭 B.巴黎公社倡导公仆意识 C.公社的公共食堂管理规范 D.公社实行平均主义原则 二、材料题:共 2 小题,第 43 题 18 分,第 44 题 19 分,共 37 分。请把答案写在答卷上。 43.为预防和治理腐败,古今中外都做了有益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 题。(18 分) 一、为政以德——防治腐败的德治经验 材料一 秦简上载有秦朝 “为吏之道”,严格规定了官吏的行为规范,包括“五善”“五失”。 唐太宗曾重视对大臣的廉政教育:“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摘编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材料二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 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三 我国古代对官员的考核主要包括政绩和德行,最早可见于《周礼》中的“八法”和 “六记”,前者考核官员政绩,后者侧重考核官德。对官员德行的考核,从先秦到明清历朝看 来,趋向于细化和严厉。例如唐代的“四善”就是把官员的道德修养放在考核的首位。 ——李丽珊《谈中国防治腐败的历史努力》 二、御史之名——防治腐败的监察经验 材料四 西汉统治时期,御史大夫专门行使监督权,其下属御史中丞常驻内宫,专门负责监 督王室和宫廷,也可以说是监察皇帝的;另一下属御史丞则负责监督政府,不论中央、地方 都在内。值得注意的是,御史大夫是宰相的副手,因此,监察权是相权的一部分。……唐代 单独设立御史台,其职权限于监察政府,没有监察皇帝和宫廷的权力。但在政府中,仍存在 专责监督皇帝的,那就是谏官,谏官由宰相任命,宋朝谏官改由皇帝任命,他们就不再监督 皇帝,反过来监督宰相。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宪法学透视》 三、分权制约——防治腐败的制度经验 材料五 中国古代的分权主要以君权与相权,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的划分为表现形 式。……伯利克里时代的城邦政治制度和国家权力系统,已具备了近代国家所具有的行政、 司法、监督等国家职能,并开始向分权的方向过渡。 ——张治平《关于分权与制衡问题的探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中国古代王朝为预防腐败、加强德治的主要措施?(4 分) (2)根据材料四,概括从汉朝到宋朝监察制度的变化趋势。(4 分) (3)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希腊政权机构的“分权”设置。(3 分)并说明其与中国 古代“分权”设置的本质区别。(4 分)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当今反腐倡廉应该吸取古代的哪些经验教训?(3 分) 44.(19 分)对于辛亥革命的意义,众说纷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后,士绅在城市的势力迅速式微,但在农村,“绅权”依然得以延续, 不过,“绅”的构成、职责、权力来源、权力组织等以及官绅关系、军绅关系有了不同程度 的变化。也许,农民在辛亥革命中只是失去一条辫子,士绅失去的东西却要多得多。 ——《辛亥革命时期的农村与农民研究的新问题》 材料二 1915 年 6 月,陈独秀从日本回国到了上海。他的朋友亚东图书馆经理汪孟邹为 他设宴洗尘。在宴席上,他对汪孟邹说:辛亥革命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不过是一块招牌而已, 现在袁世凯连这块招牌也不要了。“中国要进行政治革命须从思想革命开始,首先要革中国 人思想的命”。 ——《陈独秀传》 材料三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 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林伯渠《荏苒三十年》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主要展示了当时农村的什么面貌。(4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陈独秀的主要观点及其理由。(6 分) (3)简析材料三对辛亥革命政治意义的看法。(5 分)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们对辛亥革命形成不同认识的原因。(4 分) 2014 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段考高二级历史科试题答卷 考 号 : 班 级 : 姓 名 : 试 室 号 : 座位号: 43.(共 18 分) (1)措施: (2)趋势: (3) (4) 44.(共 19 分) (1) (2) (3) (4) 答案 一、选择题 1-10 BCBAC BDCBA 11-20 ACCDA DBCBB 21-30 DCBAB CCCBB 31-40 ACDDB CDDBB 41-42 BB 二、材料题 43 (1)措施:为官——遵守行为规范;选官——重德行志节;教育——重视对官员的廉政教 育;考核——重德行政绩。(共 4 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趋势:全面监察皇帝、宫廷、政府到只监察宰相与政府;制度发展逐渐严密,监察制、谏 官制相配合。(4 分) (3)古代希腊“分权”设置(3 分)——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执行机构:五百人会议;司 法机构:陪审法庭。 本质区别(4 分):古代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的不同政府部门的分工。 古代希腊——奴隶制的民主政治。 (4)经验教训:重视官员的道德修养;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分权制约,防止绝对权力的出现; 重视反腐廉政制度和法律建设。(3 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44(1)辛亥革命对农村社会状况尤其是地主权益产生了一定冲击;农民得到的实际利益有限, 封建思想未彻底清除。 (2)观点:辛亥革命是失败的。理由:民主共和成为军阀争权夺利的工具;袁世凯甚至废共和 而复辟帝制;国人思想没有得到根本改造。 (3)这一评价比较客观。该观点认为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这一历史意义不可低估;该观 点认识到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帝王统治,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同时分析 了人们忽视这一意义的原因,即往往没有把辛亥革命放到历史长河中去进行评价。 (4)研究者(评论者)的个人立场;研究视角和方法的差异;时代要求的差异。 答案 一、选择题 1-10 BCBAC BDCBA 11-20 ACCDA DBCBB 21-30 DCBAB CCCBB 31-40 ACDDB CDDBB 41-42 BB 二、材料题 43 (1)措施:为官——遵守行为规范;选官——重德行志节;教育——重视对官员的廉政教 育;考核——重德行政绩。(共 4 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趋势:全面监察皇帝、宫廷、政府到只监察宰相与政府;制度发展逐渐严密,监察制、谏 官制相配合。(4 分) (3)古代希腊“分权”设置(3 分)——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执行机构:五百人会议;司 法机构:陪审法庭。 本质区别(4 分):古代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的不同政府部门的分工。 古代希腊——奴隶制的民主政治。 (4)经验教训:重视官员的道德修养;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分权制约,防止绝对权力的出现; 重视反腐廉政制度和法律建设。(3 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44(1)辛亥革命对农村社会状况尤其是地主权益产生了一定冲击;农民得到的实际利益有限, 封建思想未彻底清除。 (2)观点:辛亥革命是失败的。理由:民主共和成为军阀争权夺利的工具;袁世凯甚至废共和 而复辟帝制;国人思想没有得到根本改造。 (3)这一评价比较客观。该观点认为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这一历史意义不可低估;该观 点认识到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帝王统治,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同时分析 了人们忽视这一意义的原因,即往往没有把辛亥革命放到历史长河中去进行评价。 (4)研究者(评论者)的个人立场;研究视角和方法的差异;时代要求的差异。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