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第03课解题锦囊(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第03课解题锦囊(含解析)

第 03 课 解题锦囊 论述类文本阅读十大常设误区及解题技巧 设题误区一:范围不清。主要指空间错位,即以部分代替整体,以局部代替全局;或者 以全局代替局部,以一般代替个别,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解题技巧:阅读文章时, 要特别注意关键名词、动词前边的修饰限制词,例如“一些”“几乎”“除……之外”“到 ……为止”“绝大多数”“全都”等,见到这些词,就用横线画出来或者做特殊标志。 设题误区二:混淆时间。就是指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 成事实。 解题技巧:在阅读原文时,考生应把“可能”“大概”“也许” “将来”“一定会”等 这些修饰限制词语作为关注点,否则就会造成时间上的混淆。 设题误区三:张冠李戴。主要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误 导考生。解题技巧:阅读原文时,要关注事物的对象,并用圈、点、画、批的方法标出。做 题时,应注意看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接的现象,尤其看选项的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 一致。 设题误区四:条件错误。设题方式有两种,或是条件不充分,或是将必要条件当成充分 条件。 解题技巧:在选项中见到诸如“只要……就……”“只有……才……”等条件性关联词 语的时候,要仔细辨析。 设题误区五:因果混乱。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错断为“果” ,“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是 因果。 解题技巧:在遇到涉及有因果关系的选项时,要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仔细分析有 无因果关系,或者是否因果倒置。 设题误区六:遗漏信息。在保留原文基本内容的前提下,看似不经意地漏掉原文中的某 个词语,实际上是“暗藏杀机”。 解题技巧:遗漏信息是最常见的错项设计方式,认真阅读,把握准确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所在。 设题误区七:无中生有。在拼凑原文某些词语时,命题者常常有意加入自己的“私货” ,从而造成干扰。 解题技巧:所给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材料中未涉及,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则是 凭空臆造的,属于无中生有。 设题误区八:指代不明。就是指代词的指代内容模糊、不明确,甚至是指代错误。 解题技巧:解答此类试题,要留心文中的“这些”“那些”“这个”“那个”“其”等 词语,必须联系上下文,弄清指代性词语所指代的具体内容,再进行判断。 设题误区九:逻辑错误。指命题者在设置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象题的选项 时,从逻辑推理角度设置陷阱。 解题技巧:进行推断应该根据原文而又不拘限于原文,应以原文提供的信息为基础进行 合理的引申或推断,根据各选项所涉及的内容,先回到原文中找到相关信息,然后进行合乎 逻辑的推理,看能否得到选项中的某个结论。 设题误区十:曲解原意。指对词句的理解与原文意思发生了偏离,曲解了作者所要阐述 的观点或所要表达的意思。 解题技巧:阅读中我们要从整体上感知,准确寻找出原文中与选项对应的语句,找出语 句含有的意义,提取与答案相关的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类题目 【2017 年高考课标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 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 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 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 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 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 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 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 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 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 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 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 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 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 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 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 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 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 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 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 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 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 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 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 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 1.【答案】A 2.【答案】A 【解析】A 项“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说法错误,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 瓷器的比较,证明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 【2016 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文学中有历史。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 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 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 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但在“五四”以前,史料 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 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 实,但“炎皇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 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 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 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 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 列于数术类。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 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 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 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 部小说家类。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 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 历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是比 较雅正的部分,谭其骧就写了《〈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的地 理知识水平。将历史成分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商先王 亥为最明显的例子。 上面说的是介于文学与史学之间的文献,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 但发掘史料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 现实没有错,可是如果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凿了。戏说之类当然是 文学,但读者观众往往误以为是历史。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日昇当时担任 与俄国谈判的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作为中介的,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 语,观众看到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 (摘编自周振鹤《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当今历史学界,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不断地扩展,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有可能成 为他们研究历史的资料。 B.古代的史学家选取史料的范围比较狭窄,他们并未广泛采用“以诗证史”或将小说用 于社会历史研究之类的方法。 C.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 怀疑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 D.历史学者对《山海经》有不同认知,《隋书·经籍志》把它列入史部,视为史书,王 国维则把它作为古史材料看待。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很多人认为《山海经》的记载荒唐夸张,与真实的历史差别较大,司马迁也持这种观 点,因此《史记》并不采用《山海经》。 B.《四库全书》的编者认为,《山海经》所记的神话传说并无真实可言,不宜归入史部, 而应列入子部小说家类。 C.谭其骧和王国维利用《山海经》研究历史的方法不同,前者是将神话和历史分而治之, 后者则从神话中发掘史料。 D.电视剧《康熙王朝》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虚构,其中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有 出入,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C 项“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 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怀疑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说法有误, 原文第二段“王国维在《古史新证》总论里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 而亦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 也’”,可见王国维要表达的意思是“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并不能说 “就不会‘疑古’”,选项中“如果……就……”这个条件是不成立的。A 项可根据原文 第一段“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 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 料范围还在不断地扩大”推断。B 项根据原文第一段“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 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推断。D 项根据第一段“一两千年 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就是《山海经》”和第 二段“王国维在《古史新证》总论里说”推断。 2.【答案】D 【2017 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10 分) 社会传播过程要求至少有两个人。他们结成信息分享关系,共享一套信息符号。结成传 播关系的目的是寻求信息、劝说、传授、娱乐或其他。目的不同,参与者的角色也不同。比 如,追求娱乐的人愿意“悬置怀疑”;预料对方会劝说的人将加强防范。然而,无论扮演什么 角色,参与者总是要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编制信息代码,将他 编制的符号发送给对方。我们将这样的传播行为称为 A 类传播行为。白纸黑字的符号可以长 期保存,手势或面部表情或讲出来的话则稍纵即逝。无论时间长短,在传播过程的某个时刻, 这些符号都独立存在,脱离了参与传播的双方。 接受讯息的参与者,将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决定是否接受 对方发出的符号。如果接受,他就按照自己的认知地图对这些符号进行加工。我们将这种行 动称为 B 类传播行为。第二个参与者也可能要进行编码,这些编码多半是非正式的、无意的, 可能是面部表情,也可能是其他信号,表示有没有兴趣、是否相信、是否理解等的信号;第 一个参与者对第二个参与者的信号进行解码,将其当作反馈。如果情况需要,第二个参与者 还可能进行正式的编码,发出这些符号,转而进行 A 类传播行为;反过来,第二个参与者的 A 类传播行为又可能引起第一个参与者的 B 类传播行为,如此等等,循环往复。 换言之,任何讯息都不能直接引起一望而知的外显行为。如上所述,讯息不像电流,电 能沿电线流动,抵达灯泡,灯泡随即发亮。诚然,有些反应嵌入本能,近乎自动;例如,一 听见汽车喇叭声,一听见“失火了”的呼喊,我们很快就做出反应。然而,即使这些快速反 应也要经过一些中间步骤。首先我们要听到那样的声音,然后我们要对它进行解释:“他是在 对我鸣喇叭吗?”“哪里着火啦?”外在符号影响行为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改变形势在他心 中的印象。外来符号到达时,如果接受者决定利用其中的讯息,他首先要加工这一讯息,加 工的根据是他储存的形象;一般地说,产生的结果可能有几种:证实既存的构想,稍许修正 原有的界定,或澄清原来不清楚的地方。就像改变信仰一样,彻底改变原有观念的情况是极 为罕见的。然而,改变信仰的现象的确时有发生;同样,感觉突变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比如, 听说自己的房子着火时,脑海里对情况的感觉就会突变,迅速的反应就是必然的结果了。 9.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4 分) 9.①社会传播行为类型(A 类传播行为与 B 类传播行为)。②社会传播过程特点(传播至少两 人,角色可以转换,循环往复)。 分析文章结构类 (2017 届宁夏石嘴山市高三第二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华礼制变迁的现代启示 中华礼制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 力和向心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善社会风气、提升 国人道德,凝聚中华儿女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探究中华礼制变迁的规 律,无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毋庸讳言,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诸民族之间有过矛盾与冲突。但它们能在认同中华 礼制的前提下逐渐缓和矛盾、化解冲突,形成共存共荣的良好关系。例如,在我国历史上, 无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北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还是之后建立辽朝的契丹族、建立金朝的 女真族、建立元朝的蒙古族及建立清朝的满族,无一例外地认同并服膺中华礼制,从而能使 民族融合不断向前推进。显然,发挥中华礼制的凝聚功能,是凝聚国人、增强自信的重要途 径。 中华先民并不只是讲究礼仪“进退周旋,威仪抑抑”的外在形式,而且注重探求礼仪的 内在精神实质。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礼记•郊特 牲》称,“礼之所尊,尊其义也”。所谓尊其义,就是追求道德境界、强调道德践履。孔子 称颂那些能够修身立德、行礼律己、道德高尚的前代圣贤,反复强调“不学礼,无以立”。 坚持知礼行礼、知行合一,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体现了中华先民的主流价值观。中华礼制 注重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强调知行合一,这使它起到了塑造道德人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的重要作用。 可以说,中华礼制自诞生之日起就具备了教化功能,并在演化过程中逐渐将道德教育与 理想教育紧密结合,强调自幼及长、礼教终生,提倡仁爱精神、忠恕之道,注重培养道德人 格、建设礼仪之邦。所谓礼仪之邦,就是有高度道德自觉的社会,是诸族和谐、政治清明、 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众富庶的社会。中华礼制提出的愿景,是中华先民们向往和着力构 建的社会。中华礼制所倡导的仁爱精神、忠恕之道、和谐社会等学说,能为今日构建和谐世 界贡献中华民族的智慧。 作为一种制度,中华礼制在历史上曾为各种政权服务。在封建社会,它强调封建等级, 包含一些糟粕。然而毋庸置疑的是,中华礼制能够与时俱进、吐故纳新,不断改革与变迁。 孔子提到三代礼制传承中的“损益”,便是一种改革;《礼记》进一步提出“时为大”这一 与时俱进的礼制改革原则。适时变革是中华礼制演进的重要原则,这使它成为与中华民族同 生共长、传承久远的文化传统。 由孔子创建、孟子加以发挥的儒家礼制观,在战国时期曾饱受其他思想家的批判,那是 因为这种礼制观仅仅重视礼的道德层面,而对礼的制度规范层面关注不够。秦汉之后,我们 的先人力图将礼与法结合起来,融礼入法、礼法合一成为中华礼制变迁的重要转折。礼法合 一要求人们遵礼守法,违礼即违法。礼既是道德要求,又是法律规范;礼制既有教化功效, 又有法制规范之用。《礼记•经解》认为“礼禁乱之所由生”,可以起到“止邪也于未形,使 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的作用。古人通过礼来“止邪于未形”,使人们“徙善远罪”, 达到“禁乱”和教育人的目的,对我们今天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有一定启示意义。 (《人民日报》2016 年 03 月 25 日) (1)下列对中华礼制的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中华礼制历史悠久,有着很强的凝聚功能,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中 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和载体。 B.中华礼制具备教化功能,注重道德与理想之道紧密结合起来,强调自幼及长、礼教终 身,提倡仁爱精神、忠恕之道。 C.中华礼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进而在塑造道德人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 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D.中华礼制能起到缓和民族矛盾、化解民族冲突的作用,是因为诸民族都能认同中华礼 制,都愿意形成共存共荣的良好关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礼记•郊特牲》中“礼之所尊,尊其义也”强调“尊其义”,在孔子反复强调“不 学礼,无以立”中有所体现。 B.儒家礼制观,在战国时期因仅仅重视礼的道德层面而曾饱受其他思想家的批评,秦汉 之后礼与法才真正结合起来。 C.孔子提到三代礼制传承中的“损益”,《礼记》进一步提出的“时为大”都在一定程 度上说明中华礼制演进需要适时变革。 D.中华礼制在历史上曾为各种政权服务自然会包含一些糟粕,但这并不影响其与时俱进、 吐故纳新,不断改革与变迁的趋势。 (3)下列对本文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第二段运用事实论证的方法,列举了我国历史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认同并服膺 中华礼制的例子,证明了中华礼制的高度凝聚力。 B.本文第三段以名家的言论为载体,论述中华礼制的外在形式和内在精神,“进退周旋, 威仪抑抑”是形式,“礼之所尊,尊其义也”是实质。 C.本文不仅论述了中华礼制对民族发展的积极作用,还指出其包含的糟粕和自身的不是, 正反对比论证,使人们对礼制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D.本文第四段主要采用道理论证,论述了中华礼制的教化功能并提出“建设礼仪之邦” 的愿景,是对其精神实质的延伸与拓展。 (1)【答案】D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题中 D 项“秦汉之后礼与法才真正结合起来”错, 原文最后一段说“秦汉之后,我们的先人力图将礼与法结合起来”。 (3)【答案】C 【解析】本文没有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指出其包含的糟粕和自身的不足,是为了说明中华礼 制能与时俱进、吐故纳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①就中国的文化源头而言,无论是孔、孟,还是佛、老、墨翟、申、韩,孜孜汲汲,惕 励忧勤,无不以济世安民为己任,怀抱一种死而后已的念头。自庄子、列子之后,继之以巢 父、许由,乃至西晋的王衍之辈,倡导洁身自好,愿做山林高人、达士,隐士之风骤然而起。 两者之分,其根本在于“人”、“我”之别: 孔、孟认得“人”字真,身心性命只是为了天 下国家;而庄、列则认得“我”字真,视天地万物只是成就自己。 ②事实确乎如此。在儒家学者中,孔、孟到处周游,辙环天下,孔子弟子亦不免事奉季 氏。究其原因,固然因为事势不得不然,舍此无以自活;但更重要的因素,还是因为孔、孟 怀抱起死回生之力,而天下又有垂死欲生之民,所以遍行天下,希望藉此行道。 ③那么,士人为何必须出仕做官?从原始儒家的观点来看,显然是为了达臻兼善天下的 公共理想。担任官职是士人维持小农生存、实践其公共理念的必要媒介。即使是史书中所广 泛记载的隐士、逸民,尽管他们远离官场,然此类隐居行为之所以被不断强调,还是因为他 们原本就怀抱一种被君主征召入仕的期待。 ④就原始儒家的理想而言,士人积极入仕体现为一种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当然,这种依 附性尚不足以证明士人阶级的存在完全是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儒家的忧乐观足以证明士人 阶级原本怀抱一种“孔颜之乐”的理想情操。“孔颜之乐”自宋儒周敦颐提出之后,已经成 为宋明理学的核心理念。所谓孔颜之乐,就是孔子“疏食饮水”,乐在其中;颜子身处陋巷, 箪食瓢饮,不改其乐。究其本义,并非是说孔子以“疏食饮水”为乐,而是孔子将“不义而 富贵”,视之轻如浮云。至于颜子之乐,则是倡导身处陋巷,不失自己的本心,即使身处富 贵,仍能坚持自己的节操。儒家又有“仁者不忧”之说。所谓“不忧”,就是不忧于未来, 是一种不对个人未来祸害加以担心的境界。至于万民之忧,却被儒家一直系挂心头。为此, 儒家士人也就有了“居朝廷则忧其民,处江湖则忧其君”之论。 ⑤随着士大夫社会的确立,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开始发生异化,也就是从做官为了“养 民”、“爱民”,进而异化为做官为了追逐个人的一己私利。于是,士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 也从高尚的淑世理想,转而变成单纯追逐利益的寄生官僚意识。随之而来者,则是官员为官 意识、习气的三大转变:一是从“养德”转变为“养态”,士大夫不再为可怒、可行之事而 显现出刚正、果毅的德容,而是追求宽厚浑涵,不再任事敢言、忧国济时的俗状;二是从“策 名委质”转变为“营营于富贵身家”,士大夫不再为了任天下国家之事而不顾个人的安危得 失,而是营营于富贵身家,将社稷苍生委质于自己,不再认真做事;三是“功名”观念的转 变,也就是从做官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转乾旋坤,继往开来, 转而变为追求富贵。 (选自《中国官本位意识的历史成因》,2014 年 11 期《新华文摘》,有删改)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段从中国文化源头说起,通过分析仕与隐的不同明确本文的讨论重点,即为何有 人“居朝廷”有人“处江湖”。 B.第③段承上启下,分析“士人必须出仕做官”的原因,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任职是士 人实践公共理念的必要媒介。 C.第④段进一步阐述士人出仕做官体现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强调士人阶级的这种依附 主要不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 D.第⑤段着重剖析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异化的情况,即做官目的、依附国家体系的性质、 为官意识与习气等的转变。 【答案】A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题型比较固定,相对来说备考也容易些。 第 1 题:侧重于对原文中的概念、句子的理解,或者对原文基本内容的分类、把握,每 一选项基本上都是对原文内容的转述或者概括,通常不包含“分析”的因素。因此,解答第 1 题主要的方法是找到每一选项的对应句或句群(甚至是全文各层次的要点),然后比对所涉及 的概念、范围、程度、关系是否一致。这其中的关键是找准对应句。 第 2 题:题干用语多为“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考点涉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有时兼及重要概念、句子的理解,涉及文本的范围多是 全文。做题时只要循序阅读,锁定信息范围,细心比较即可。 第 3 题:题干用语多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考点涉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以及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思考范围 自然是全文。因为该题不只是考查筛选信息,更有利用文中的观点信息进行判断、分析文本 外问题的意图。因此,做题时要首先准确筛选文本信息,再看所持的判断、分析在文中是否 有依据,依据这些信息是否能做出这样的判断、分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