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26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求百分数的问题 冀教版 (3)
百分数解决问题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解答方法; 2、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迁移类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感知知识生成过程,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 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迁移类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感知知识生成过程,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本节首先从出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画面入手,展示PPT:学生跑步、练武术、跳绳等画面,引出老师调查了一次跳绳比赛情况,出示练习题。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引起学生对锻炼身体的重视,从德育入手,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的紧密性。PPT展示:参加跳绳比赛的男生有24人,女生有18人,根据从中了解到的数学信息提出有关分数的数学问题。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汇总以下几个问题,以PPT展示:①男生是女生的几分之几?②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③男生比女生多几分之几?④女生比男生少几分之几?然后让学生试着解决这些问题,并总结出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解题思路,并用PPT展示:1、确定单位“1”,做除数;2、求出比较量与单位“1 ”的量间的差,做被除数;3、结果写成分数形式。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因为分数解决问题和百分数解决问题具有连贯性,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和过渡。 在学生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认知基础上,老师将以上学生提出的四个分数应用题改成百分数应用题,将几分之几的“几”改成“百”,引出本课要学的新知。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几分之几变成百分之几的过程,也就是经历旧知变为新知,找到新旧知识联系与区别,学生经历了这个过程,也就学会了知识迁移的方法,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二、探究新知 1、探讨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 这一题型,通过画图、探究,找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知道:求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就是求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是女生的百分之几,列出算式:(24-18)÷18≈33.3%。然后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题,先求男生是女生的百分之几,再求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列式:24÷18-1≈1.333-1=0.333=33.3%。倡导多角度思维,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探讨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百分之几 这一题型放手让学生讨论,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PPT展示小组讨论内容:①单位“1”是谁?②求女生比男生少百分之几就是求________。③用两种方法解答。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通过以上的学习,学生对此题已有了初步解决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由扶到放,通过合作找出解答问题的途径,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3、师生共同总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方法 通过以上几个环节,学生很容易发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问题方法基本相同,只是结果写成百分数形式。 三、巩固应用 在设计巩固应用这一环节中,为了加深对新知的认识,题目由易到难,以闯关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关:口头测试,甲乙两数的比是4:5,甲比乙多百分之几?乙比甲少百分之几?学生掌握的很熟练。第二关:姐姐身高150cm,比弟弟高10cm,姐姐比弟弟高百分之几?此题单位“1”的量没有告诉,需要求出,而两个量的差已给出,列式为10÷(150-10)。第三关:让学生自己寻找生活中百分数的应用,自己编题,使知识又上升了一个难度。 四、课后总结 本课最后总结这一环节,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收获,学生们已很熟练地说出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解题思路。老师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尝试知识迁移的方法,应用旧知来解答新知,师生共同轻松愉快地度过一节课。 课后反思: 一、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本课从开始出示练习题,就从生活实际入手,到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经常用百分数的表述,到根据生活实际自编题目,从始至终感受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开放课堂,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 让学生根据教师所给的条件,提出有关分数应用题,给学生提供积极思考的时间,小组合作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百分之几的解题方法,最后由学生总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解题思路,与分数进行比较,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加强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 百分数与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迁移类推,利用知识的连贯性,用旧知解决新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