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暨临川一中实验学校2020届高三实战演练冲刺(一)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暨临川一中实验学校2020届高三实战演练冲刺(一)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2020 届临川一中暨临川一中实验学校高三实战演练冲刺(一) 语文试卷 总分:150 分 时量: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今,信息革命带来生产力发展质的飞跃,强力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进步,深刻影响社 会环境和文化形态,文艺创作也如此。互联网介入文艺创作,绝不仅仅是简单的传播途径扩 大和呈现载体改变。就像部分戏曲演出于勾栏瓦舍,电影在黑漆漆的盒子里造梦,电视带来 全家欢,一种文艺形式的发展、接受与所适配的媒介形式无法分开。网络小说、网络剧、网 络大电影、网络综艺等以“网”之名蓬勃兴起的文艺形式不只是传统艺术在小小荧屏上再次 呈现,而是有其独特的创作方法、传播规律。 互联网特有的“用户思维”,让受众成为创作关注点。相较于传统文络小说的阅读场景 发生变化,写作场景随之改变。一位网络作家说,他特别重视读者在网络上的阅读体验,比 如分段分节要短、条理要清楚;每 2000 字左右.这是手机阅读者能接受的最佳长度;每一章的 故事剧情都要有进展、有悬念等等。根据第四十三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 至 2018 年 12 月,短视频用户规模达 6.48 亿,网民使用比例为 78.2%。随着手机移动端的普 及,手机已经不再是个人电脑的延伸.越来越多的视频内容开始适应小尺寸竖屏显示。与电脑 “读屏”方式不同,手机是以“滑屏”模式呈现,相应的,在短句、短段、留白和空行技巧 上都要更加适应“滑屏”特点,所以才会流行“一镜到底”的长图,才会为适应 9:16 的竖屏 显示而自主削弱对背景、环境的交代,更聚焦于人物刻画。竖屏访谈类节目、竖屏短剧等也 应运而生。 互联网“点对点”的传播特性和便捷的及时反馈,使得创作不再是单枪匹马的行为,受 众可以广泛参与创作过程。在传统观念中,文艺创作是一项偏于“文科”的工作。但在互联 网背景下。越来越多来自理工专业的数据分析师加入创作队伍。他们研究分析网络上的点击 量曲线和观众反馈,根据测算结果对创作提出改进意见。例如,当前热播的古装剧《东宫》 曾出现一个剧情高潮。大量网友在弹幕上对其没有配背景音乐表示遗憾。数据分析师对此迅 速反应。在别集播出不到 21 小时的时间内为其加入背景音乐。许多观众得以欣赏更好的版本: 网络综艺《这就是灌盐》本希望凭借明星导师吸引受众。但播出几集后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网 友更关注参与的球员。于是在之后的剪辑过程中就更多注重挖掘球员亮点。数据分析不仅能 - 2 - 敏锐抓住观众的“看点”并对创作进行实时调整,更可以进行“定制化”服务。争取最大观 众群。优酷在 2017 年创建泛内容大数据智能预测平台“鱼脑”,最近即将播出的一部网剧的 男主角就是通过“鱼脑”对众多演员进行大数据分析,再结合剧情类型进行数据匹配,最终 选择出来的。 互联网和文艺创作之间的关系耐人寻味,互联网产生的一系列技术变革使文艺创作紧随 其后,而这种追随是为了更好地让作品抵达受众。创作者和受众本身就是一种平等关系,在 过去,虽然作品已经完成但依然需要接受读者和观众审问、评价,而互联网的便捷性缩短了 受众反馈的时间差,再加上互联网“用户思维”的介入,受众已经加入到创作队伍中,甚至 能够改变一部作品的走向。面对新形势、新技术,如何更好利用互联网特性,释放更大创造 力,让文艺更好地为受众服务,同时发挥价值引导作用,是摆在每个从业者面前的课题。 (摘编自任飞帆《互联网给文艺创作生产带来深刻变化》)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网络文艺不是传统艺术在荧屏上的再次呈现,而是有独特的创作方法、传播规律。 B. 网络小说分段分节短、条理清楚、每章 2000 字左右,都是受众被关注的表现。 C. 随着手机移动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视频内容都已经能适应小尺寸竖屏显示。 D. 数据分析能抓住观众的“看点”,进行“定制化”服务,争取到所有观众群。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了互联网对于文艺创作的深远影响。 B. 文章指出互联网影响文艺创作是基于传播方式的改变和用户思维的介人。 C. 文章引用统计报告数据是为了说明短视频用户人数多,网民使用比例大。 D. 文章末段论证了文艺创作追随互联网,受众已经成为创作者主导的观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受众可以广泛参与创作过程说明创作不再是单枪匹马的行为,这得益于互联网“点对点” 的传播特性和反馈的便捷。 B. 目前人们使用较多的短视频平台抖音,采用的就是竖屏模式,人们可以方便地通过滑动屏 幕来获取更多的信息。 C. 理科数据分析师们加入文艺创作队伍是通过对网络上的点击量曲线和观众反馈数据进行 分析,进而以结果干预创作。 D. 过去的作品创作出来后需要接受读者和观众审阅、评价,而当下因为受众参与了创作,所 以作品不再被审阅、评价。 - 3 - 【答案】1. B 2. D 3. D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 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 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A 项,“网络文艺不是传统艺术在荧屏上的再次呈现”中的“不是”错,原文中说的是“不只 是”; C 项,“都已经能适应小尺寸竖屏显示”中的“都已经能”错,原文中是“开始适应”; D 项,“争取到所有观众群”中的“所有观众群”错,原文是“最大观众群”。 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 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 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 “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D 项,“受众已经成为创作者主导的观点”错误,原文中是“利用互联网特性”“让文艺更好 地为受众服务”,“创作者和受众本身就是一种平等关系”。 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 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 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 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 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D 项,“作品不再被审阅、评价”错误,通过定位后,我们能够发现原文是“一样会被审阅、 评价,只是缩短了时间”。 故选 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 4 - 材料一:“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正 确处理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关系到中医药的前途和命运。守正,即正本清源、传承发扬;创 新,即适应时代、积极进步。守正创新是对中医药自信的深刻阐释,也是对中医药发展道路 的最佳指引。创新的方向和依归离不开对守正的坚持;守正的活力和根基也离不开不断创新。 正确处理好守正和创新的关系,才能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 利用好。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让中医药焕发无限生机,为健康中国提供坚强保障。 (摘编自人民网) 材料二:小柴胡汤源自于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是治疗伤寒疫症的中医方剂, 被人称道为最符合我国人文传统之方。20 世纪 80 年代,广药白云山光华制药在《伤寒杂病论》 记载的基础上,研发出了小柴胡颗粒。传统方剂虽为良药,但苦口且煎煮费时。白云山光华在 岭南医派“经方”研究和应用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制药经验,对传统配方进行了改良。其将 小柴胡原来的“人参方”改为“党参方”,使药品对不同体质的人群的适应性大大增加,并传 承古法将药物浓缩研制出工业方“小柴胡颗粒”,既保留古法制剂功效,又便于携带、服用, 且口感清甜。2000 年,白云山光华原创的小柴胡颗粒被正式收入《中国药典》。2011 年,白云 山光华小柴胡制剂方法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药白云山光华制药被确认为医 圣千年古方小柴胡传承企业。 (摘编自《中医药品牌故事》) 材料三:目前,扬子江药业集团的产品以中药为主,有 7 个产品被列为“国家中药保护品 种”,8 个产品被评为“中国知名品牌”。扬子江药业集团能在品牌建设方面始终保持竞争力, 除了在研发方面的大力投入以外,主要靠对中药质量管控的重视。至今,扬子江药业集团已经 连续 25 年开展质量月活动,提升全员质量品牌意识。近些年来,集团也致力于通过智能化的技 术手段,改革传统中药生产工艺,解决生产能耗大、标准不可控等难题。中医药要产业化、国 际化,必须有效、安全、可控,目前许多疗法和药品的“有效”和“安全”已经可以肯定,但 “可控”还需要进一步努力。要想“可控”,标准化是必由之路,包括中医对疾病的诊疗,以及 中药的种植、加工、炮制等,都应有相应的标准。此外,需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成果, 推动产业和科技深度融合,让科技创新成果支撑中医药产业发展。 (摘编自《中医药品牌故事》 材料四:从走方郎中,到供奉御药的太医,再到遍布全国的连锁品牌,同仁堂已有 300 多年 的历史,一直服务予人们的身体健康。近几年,为了能够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和要求,同仁堂 主动拥抱互联网,一直在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为人们提供全方面的健康方案,满足大家对健康 - 5 - 的更高标准和要求。同仁堂发力大健康①产业,是基于国内健康产业发展趋势的影响。近年来 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变,大健康是每个人的刚需,相比于西医在被动医疗上的强势, 中医药与大健康产业的关系更为密切。同仁堂致力于线上线下有机融合、创造极致的消费者 体验,这恰恰是新零售的核心理念。在新零售领域,盒马鲜生、米家有品等都是典型代表,通过 品类创新和消费场景升级,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依靠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借 助于新零售所倡导的商业模式,同仁堂成功地在传统药店服务、客户、产品、模式上进行了 大胆的创新,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摘编自《中医药品牌故事》 [注]①大健康强调关注各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和误区,提倡自我健康管理,对生命全过程全 面呵护。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中医药工作,习总书记作出了“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指示,其指示包含着传承与创新 的辩证关系。 B. 《伤寒杂病论》由东汉时期的张仲景所著,用于治疗伤寒疫症的中医方剂——小柴胡汤第 一次出现在该书中。 C. 目前,许多中医药疗法和药品在有效性和安全性上已经可以肯定了,但其不具备可控性,故 需要进一步努力。 D. 在被动医疗上,西医表现强势,相对于此,中医药在自我健康管理,以及全面呵护生命全过 程上关注度更高。 5. 针对上述材料,下列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这一宝贵的财富,正确处理好守正和创新的关系是必不可 少的。 B. 将药物浓缩而研制出的“小柴胡颗粒”,适应不同体质的人群,口感清甜,其也被收入了 《中国药典》。 C. 中医对疾病的诊疗,以及中药的种植、加工、炮制等都需要相应的标准,这样,“可控”才 有可能实现。 D. 同仁堂历史悠久,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发展,在目前,仍在不断地探索,以适应时代,满足人们 的要求。 6. 结合材料,具体分析材料中各中医药企业是如何“守正创新”的。 【答案】4. C 5. B - 6 - 6. ①守文化(传统)之正,创配方之新。广药白云山光华制药继承中医药文化传统,改良小柴胡 汤的配方,既保留其功效,又弥补其不足。②守质量保障之正,创技术(工艺)之新。扬子江药 业集团一方面高度重视质量的管控,保障中药质量;一方面通过智能化的技术手段,改革传统 中药生产技术。③守健康需求之正,创模式(平台)之新。同仁堂一直服务于人们的身体的健 康,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和要求,创新发展模式,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 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 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C 项,“不具备可控性”错误,原文表述为“‘可控’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故选 C。 【5 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 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 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B 项,“适应不同体质的人群”扩大范围,原文表述为“对不同体质的人群的适应性大大增 加”。 故选 B。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文意的理解, 从文本中筛选出主要信息,然后运用文中词语概括作答。 中医药企业是如何“守正创新”?结合文本分析如下: ①材料二,“白云山光华在岭南医派“经方”研究和应用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制药经验,对 传统配方进行了改良。”“2000 年,白云山光华原创的小柴胡颗粒被正式收入《中国药典》。 2011 年,白云山光华小柴胡制剂方法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药白云山光华制 药被确认为医圣千年古方小柴胡传承企业。”因此要守文化(传统)之正,创配方之新。 ②材料三,“扬子江药业集团能在品牌建设方面始终保持竞争力,除了在研发方面的大力投入 以外,主要靠对中药质量管控的重视。”“扬子江药业集团的产品以中药为主,有 7 个产品被 列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8 个产品被评为‘中国知名品牌’”。因此要守质量保障之正, - 7 - 创技术(工艺)之新。 ③材料四,“近年来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变,大健康是每个人的刚需,相比于西医在 被动医疗上的强势,中医药与大健康产业的关系更为密切。”“依靠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 借助于新零售所倡导的商业模式,同仁堂成功地在传统药店服务、客户、产品、模式上进行 了大胆的创新,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体验。”因此要守健康需求之正,创模式(平台)之新。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基础,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都建 立在这个基础之上。从读物中辨别各种信息的性质,筛选并整合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是达到 阅读目的、获取所需信息的重要手段。这里所说的信息,在不同的实用文体中有不同的表现。 在新闻类文体中,信息主要指消息;在人物传记中,信息主要指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感情、态度 与价值观;在访谈类文体中,信息主要指被访谈人物提及的知识、观点和人生理念;在调查报 告类文体中,信息主要指相关的学科知识和调查获得的事实或结论。把握这些信息,是解读 文本的关键。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梁小青 贾大山 最近,文化馆要举办一次声乐训练班,为工厂、企业培训一批业余歌手。开班的前一天, 来了一个农村姑娘,非要参加这次训练班不可。她说,她爱好文艺,唱歌、跳舞、演戏,她 什么都爱;要是不收,她就不走,行李都带来了。馆长请示我,怎么办? “她多大?”我问。 “二十一二岁。”馆长说。 “哪村的?” “梦庄的。” 一听是梦庄的,我的耳边立刻响起一个遥远的歌声。我说:“明天让她参加试唱吧。” 这一天,我的耳边总是响着那个遥远的歌声…… 那一年的冬天,大雪封了路。一天下午,我们几个插队青年没事做,在小土屋里打扑克 牌。一个同伴忽然说:“听,有人唱歌!”仔细一听,果然有人唱歌。那歌声很轻,很嫩,一 会儿飘到窗前,一会儿绕到屋后,仿佛是故意让我们听的。我们所有的眼睛一齐望着窗口, 认真地听。 真的,自从到了梦庄,我们从未听到这样的歌声。在我们的印象里,梦庄最大的特点就 - 8 - 是静悄悄、静悄悄。静悄悄的田野、树木,静悄悄的街道、房屋,静悄悄的太阳、月亮。早 晨,一两声长长的牛叫;晚上,几个卖豆腐的梆子声,是这里唯一的音乐。在这样的雪天, 我们听着那轻柔的、飘忽不定的歌声,就像是在无边的沙漠里,忽然发现了一片绿阴,一股 清泉…… 我开门一看,只见门前的槐树那里,站着一个小姑娘,不过七八岁,穿一件大红袄。她 看见我,朝树后一躲,歪着头冲我笑。我向她招了招手,把她叫到屋里问: “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呀?” “我叫梁小青。”她认生地望着我们说。 “这样冷天,跑出来干什么?” “你们城里人,一定会唱歌吧?” “想跟我们学唱歌?” “行吗?” “行呀,你得先唱一个。” 她歪着头想了一下,说,“唱个《绣手绢》吧?” 她唱起来了。唱的是民歌曲调: 一条手绢绣得新,上绣着日月并三春。哎咳哎咳哟,上绣着日月并三春…… 她唱完了,我们一齐拍着手说:“小青,你的嗓子真甜呀!” “我们村的姑娘嗓子都甜--我们村的水甜!” 说完,她又唱了几支古老而又新鲜的民歌。 此后,她经常来找我玩儿,我教了她许多革命歌曲。于是,上学下学的路上,每天飘起 了她的歌声;冬天拾柴火,夏天采木耳,沙滩上的树林里也飘起了她的歌声…… 她高兴地唱着,后来又爱上了戏曲--那是因为大队买了电视机。几出京剧,不知看过多 少遍了,还是看。一天晚上,正播《红灯记》,突然停了电,急得她跳着脚喊: “点着蜡演!点着蜡演!” 那天晚上一直没有来电。回家的路上,她走得很慢,一句话也不说。走着走着,她忽然 站住脚,抬头望着我说:“叔叔,总有一天,我也能演铁梅!” 朦胧的月色里,她的眼睛很明亮,她的表情很奇特。我牢牢地记住了她的眼睛,记住了 她的表情…… 第二天上午,我在文化馆的小礼堂里见到了她,真的就是梁小青!她长高了,胖了,穿 一件华美的淡粉色的连衣裙。那裙子很薄,很轻,一着风吹,浑身就起了波纹,像是能把她 - 9 - 吹走似的。我不懂衣料,一个姑娘告诉我,那叫什么“柔姿纱”。 她不叫我“局长”,仍然叫我“叔叔”。我问她今天演唱什么歌曲,她很自信地说:“《绣 手娟》,行吗?” 我怔了一下,不由得又想起那遥远的民歌,那遥远的雪地。我又问:“别的呢?” “《社员都是向阳花》。” “别的呢,别的呢?” 她还没有回答,馆长宣布试唱开始了。一个叮咚叮咚的声音,拖着长长的尾巴,在小礼 堂里响起来,那声音颤悠悠的,仿佛来自深山幽谷,湖面井底,很是动听。小青坐在我的身 后,悄悄地问: “叔叔,这是什么东西呀?” “电子琴。”我说。 紧接着,架子鼓、电贝司、电吉他,一齐响起来了,轰隆隆、叮当当、呜喇喇,音势浩 大,震耳欲聋。在电声乐的伴奏里,歌手们演唱着自己最得意的歌曲。唱法十分新奇,像呐 喊,像惊叫,像私语,像叹气,各自不同,各尽其妙。至于他们唱了什么,我一句也听不清, 心里只想着那遥远的民歌,那遥远的雪地…… 他们唱完了,馆长叫:“梁小青”但是没有答应。 她走了。她悄悄地走了。这是我所料到了的,也是我所没有料到的。其实,她不该走。 她的歌子虽然陈旧,但是比较起来,歌手们的音色、音准、乐感,哪一个也不如她。 农历七月十五,梦庄庙会,我想借检查文化市场的机会,顺便去看看她。 梦庄的大街热闹极了。街道两旁,排满了做生意的车、摊、棚、帐;卖小吃的吆喝声, 变戏法的聒噪声,耍猴儿的锣鼓声,响成一片。村东口上更是热闹,十几个老太大和中年妇 女,哗哗地打着扇鼓,正在“跳神儿”。我挤上前一看,这队伍里竟有梁小青!她仍然穿着 那件华美的淡粉色的连衣裙,哼哼地唱着,翩翩地舞着,像一只飞来飞去的大蝴蝶。我生气 地叫一声:“小青!” “叔叔!”她看见我,立刻向我跑过来,满面笑容地说:“叔叔,你看我跳得怎么样啊? 欢迎指导!” “你,年纪轻轻,怎么也搞迷信活动?” “这不是迷信活动,这是舞蹈。” “胡说,这叫什么舞蹈?” “这叫乡下迪斯科呀!” - 10 - 说完,她又跑回去,尽情地唱起来、跳起来了。 我呆呆地站着,眼睛有些模糊,满耳一片哗哗的扇鼓声。我听不清她唱什么,看不清她 的表情,眼前只有一个华美的淡粉色的连衣裙飞舞飘动着--那确实是叫“柔姿纱’’。 (选自《梦庄记事》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通过“我”的回忆插叙了与小姑娘的相识过程,突出梁小青对艺术的热爱,也交代了 开头一幕发生的缘由,拓展了小说的叙事空间。 B. 梁小青在上学放学路上、在四季的劳动中都在唱歌,有着乐观的性情;她热爱戏曲,信自 己也能演“铁梅”,对艺术梦想有着执着的追求。 C. 梁小青虽有甜美的嗓音,但她的演唱曲目陈旧,与城里的新式乐器和新式表演格格不入, 她知难而退悄悄离去,倒也在“我”的意料之中。 D. 小说并没有制造激烈的矛盾冲突,而以朴实淳厚的语言和清新的格调来展现人物美好的性 情,通过“我”的情感体验,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 8. 记忆中的梦庄是“静悄悄的”,而再次看到的梦庄却是“热闹的”,请分析作者这样安排 有何作用? 9. 梦想演“铁梅”的梁小青,却最终成为乡村庙会“跳大神”队伍中的一员,有人认为这是 梁小青的悲剧,你怎么看? 【答案】7. C 8. ①使情节安排显得更合理。梦庄最大的特点是“静悄悄”,这样“我们” 才能听到梁小青那甜美的歌声。她的歌声才会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带给“我”精神上 的愉悦,在我记忆深处久久不能忘怀。 ②烘托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鲜活。“热闹大街上”的梁小青,与过去“静悄悄”村庄里 认生的小姑娘,都表达出对音乐的热爱,对艺术的追求,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蓬勃的生命 力。 ③暗示社会环境的改变。现在梦庄的“热闹”与记忆中的“静悄悄”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 时代的变迁,农村面貌的变化。 ④深化了小说的主旨。梦庄从“静悄悄”到“热闹”的改变,表现了作者对随着时代变迁, 农村面貌呈现出巨大变化的思考。 9. 观点一:是悲剧。①梁小青既有甜美的嗓音,又对艺术有着执着的热爱,却没有在艺术道 路上有更好的发展前途;②因为身在农村,她的歌子陈旧,无法跟上时代的变化,最终成为 乡村庙会“跳大神”队伍中的一员;③她的艺术天分被埋没,艺术才华得不到施展她越是在 - 11 - “跳大神”的队伍里尽情地唱跳,就越显出她的悲剧性。 观点二:不是悲剧。①梁小青从小唱着民歌民调,并不适合城里的新式乐器和新式表演,这 不算什么遗憾:②她唱民歌、“跳大神”,也是对自己艺术梦想的追求和坚守。③她在“跳 大神”等民间艺术活动中尽情地唱,尽情地跳,得到了精神的愉悦。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 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 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本题中,C 项,“她 知难而退悄悄离去,倒也在‘我’的意料之中”错误。梁小青的离开有着复杂的情感和心理, 且“知难而退”与前文她想要演铁梅表现出的坚定执著性格相冲突;据原文,她的离去既在 作者意料之中,却也在意料之外。 故选 C。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把握小说情节布局能力。具体考查的是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有: 为下文作铺垫;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社会背景等;突出某种环境特点,为中心(或 表现人物的某种精神风貌或表达某个道理)服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等。梦庄是小说故事 情节展开的一个具体社会环境,不管是“静悄悄的”的还是“热闹的”梦庄,都是梁小青这 个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所,所以对表现社会环境、表现人物、推动情节发展、揭示主题具有重 要的作用。解答时,首先找到相关的情节,仔细阅读,如“梦庄最大的特点就是静悄悄、静 悄悄。静悄悄的田野、树木,静悄悄的街道、房屋,静悄悄的太阳、月亮。早晨,一两声长 长的牛叫;晚上,几个卖豆腐的梆子声,是这里唯一的音乐”“梦庄的大街热闹极了。街道 两旁,排满了做生意的车、摊、棚、帐;卖小吃的吆喝声,变戏法的聒噪声,耍猴儿的锣鼓 声,响成一片”。从表现社会环境、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内容主旨等角度回答。分析时注 意结合“静悄悄的”和“热闹的”的前后变化,分析变化背后人物的改变、社会的因素的影 响等。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可以根据 自己的理解和生活体验作答。解题思路是:首先亮明观点——是不是梁小青的悲剧;而后结 合小说具体内容分析,言之成理,言之有据;最后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表达自己的体会,注 - 12 - 意不要脱离小说的内涵而凭空想象。解答本题既可以肯定是梁小青的悲剧,也可以否定是梁 小青的悲剧,不管是哪一种观点,都要结合文本中对梁小青的描写分析,如:“唱的是民歌 曲调”“我们村的姑娘嗓子都甜--我们村的水甜!”“上学下学的路上,每天飘起了她的歌 声;冬天拾柴火,夏天采木耳,沙滩上的树林里也飘起了她的歌声”“她仍然穿着那件华美 的淡粉色的连衣裙,哼哼地唱着,翩翩地舞着,像一只飞来飞去的大蝴蝶”“这不是迷信活 动,这是舞蹈”“尽情地唱起来、跳起来了”。重点分析她对唱歌的热爱,她一直唱的是民 歌,文末对她“跳大神”的描绘等。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答题技巧。一是把握主题。虽说文学作品考查八大能力,但其中 把握主题是核心。可以说,阅读题的几个小题都是围绕主题设置的,答每一题都要点到主题, 只不过侧重点不同。因此,不管题目怎样问,考生都要往主题上引。把握主题的方法是,找 点题的议论句。它一般在篇首或篇尾。二是同样的意思要用文中的句或词来做答。因为答案 都是从这个角度给出的。但是一般不去照抄关键句,要压缩精简,去掉修饰,抽取内核。三 是以阿拉伯数字分点作答。一般来说,分值 4 分的题答案有两点或四点,6 分的题答案有三点 或六点。分点答题的作用是,阅卷老师能一目了然,防止误判漏判,考生答题能尽可能答出 每一点,防止漏答。答题“点”到为止,不必展开细答;某一点答得再深入,也不过是这一 点的分,而其他点没有答出老师也不会额外开恩。四是多角度答题。如:解释词义,要从表 面义和主题义角度回答;理解句义,要从句本身义、形式(表现方法、结构作用)、内容(主 题义)角度回答。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哲宗立,(苏轼)复朝奉郎、知.登州,召为礼部郎中。迁起居舍人。轼起于忧患,不欲骤 履要地,辞于宰相蔡确。确曰:“公徊翔久矣,朝中无出公右.者。”轼曰:“昔林希同在馆 中,年且长。”确曰:“希固当先公耶?”卒不许。二年,兼侍读。每进读至治乱兴衰、邪 正得失之际,未尝不反复开导,觊有所启悟。哲宗虽恭默不言,辄首肯之。尝读祖宗《宝训》, 因及时事,轼历言:“今赏罚不明,善恶无所劝沮;又黄河势方北流,而强之使东;夏人入 镇戎,杀掠数万人,帅臣不以闻。每事如此,恐浸成衰乱之渐。”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 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 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知杭州。未行,谏 官言前相蔡确知安州,作诗借郝处俊事以讥太皇太后,大臣议迁之岭南。轼密疏:“朝廷若 - 13 - 薄确之罪,则于皇帝孝治为不足;若深罪确,则于太皇太后仁政为小累。谓宜皇帝敕置狱逮 治,太皇太后出手诏赦之,则于仁孝两得矣。”宣仁后心善轼言而不能用。轼出郊,用前执 政恩例,遣内侍赐龙茶、银合,慰劳甚厚。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 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七年, 徙扬州。旧发运司主东南漕法,听操舟者私载物货,征商不得留难。故操舟者辄富厚,以官 舟为家,补其敝漏,且周船夫之乏,故所载率皆速达无虞。近岁一切禁而不许,故舟弊人困, 多盗所载以济饥寒,公私皆病。轼请复旧,从之。未阅岁,以兵部尚书召兼侍读。 (节选自《宋史•苏轼列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知杭州。 B. 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知杭州。 C. 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知杭州。 D. 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知杭州。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知,有主持,执掌意;知州,地方行政机构州之长官。元祐年间,苏轼知登州,写下了“西 北望,射天狼”的词句。 B. 古代多以右为上,为贵,为高。文中的“朝中无出公右者”与“位在廉颇之右”句中的 “右”的意思是相同的。 C. 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名称。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烽火扬州路” 意思相同。 D. 牒,文书;度牒,官府发给出家僧尼的凭证,宋时官府可出售度牒以充军政费用。苏轼易 米救饥,即卖度牒之利。 12.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轼侍帝读经,冀有启悟。每次在皇帝面前诵读到治乱兴衰及朝政得失的时候,都反复开 导,希望皇帝能有所启发。哲宗虽沉默不言,却常常赞成。 B. 苏轼主掌贡举,关怀士子。苏轼主持礼部考试,巡考的宦官常抓住应试士人的个别意义暧 昧的辞语,诬陷为罪状,苏轼把这些宦官都奏请驱逐。 C. 苏轼密疏进言,秉持忠诚。听到谏官对蔡确的处置,苏轼上疏密奏,提出自己的建议,太 后接受了苏轼的建议,在他外任之时,给予优厚的慰劳。 D. 苏轼担任知州,德泽生民。杭州饥疫并发,苏轼请求减免赋税,用度牒换米以救饥者;扬 - 14 - 州船家因禁私载而生活困苦,苏轼请求恢复旧制得到允许。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轼密疏:“朝廷若薄确之罪,则于皇帝孝治为不足;若深罪确,则于太皇太后仁政为小累。” (2)故操舟者辄富厚,以官舟为家,补其敝漏,且周船夫之乏,故所载率皆速达无虞。 【答案】10. D 11. A 12. C 13. (1)苏轼上密奏说:“朝廷如果处分蔡确轻了,那对皇帝以孝治天下就不足;如果治罪 重了,那对太皇太后的仁政又有所欠缺。 (2)所以驾船的人就富裕了,把官船当作自己的家,修治船只,还救济船夫们的困乏,所以 所载货物都很快到达而且没有事故。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 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 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 上 的 对 称 , 省 略 、 对 偶 、 反 复 等 修 辞 ; 尤 其 要 关 注 “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本题, AB 项,“为当轴者所恨”中“为”“所”组合构成“为……所”结构,表被动,意思是“被 当权的人所恨”,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AB 两项; C 项,“请外”“知杭州”承前省略主语“轼”,“外”的意思是“调到外地”,作动词“请” 的宾语。“知”为动词,意思是“任(做)……知州”,“杭州”作其宾语,“请外”“知 杭州”为完整的动宾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C 项。 再结合句子大意:元祐四年,因积累了一些议论政事的话,被当权的人所恨。苏轼怕不被他 们所容忍,请求调到外地,任杭州知州。句子可以断开为: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 恐不见容/请外/知杭州。 故选 D。 【11 题详解】 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 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 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 - 15 - 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A 项,“元祐年间,苏轼知登州,写下了‘西北望,射天狼’的词句”说法错误,“西北望, 射天狼”出自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此词作于密州知州任上。 故选 A。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 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 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 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C 项,“太后接受了苏轼的建议”不合文意,原文是说,苏轼上疏密奏提建议,太后认为他的 建议很好(心善其言),但是没有采用(而不能用)。 故选 C。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 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 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 落实。本题关键词有:(1)密疏,上密奏,或秘密上奏;薄,这里指处分轻;深,重;深罪, 治罪重,或重重治罪;小累,有所欠缺。(2)故,所以;辄,就;周,救济;率,一概,都; 无虞:没有事故。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 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 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 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 “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哲宗即位,(苏轼被)授朝奉郎、登州知州,召他做礼部郎中。升为起居舍人。苏轼从忧 患中被起用,不想骤然间登上要职,向宰相蔡确推辞。蔡确说:“你徘徊不进已经很久了, 朝廷中没有比你更合适的。”苏轼说:“从前林希和我同在馆里,而且他年纪大。”蔡确说: “林希真应当比你先起用吗?”终于没有答应。元祐二年,兼侍读。每次在皇帝面前诵读到 治乱兴衰、奸邪正直及朝政得失的时候,未曾不反复开导,希望对皇帝有所启发。哲宗虽然 - 16 - 恭敬沉默不说话,常常很赞成。曾经读到祖宗的《宝训》,因而讲到时事,苏轼一一地诉说: “现在赏赐处罚不分明,善没有勉励恶没有禁止;又黄河正向北流,而硬要它向东流;西夏 攻入镇戎军,杀掠几万人,统帅不奏报。每每出现这类事情,恐怕渐渐会成为衰亡和动乱的 开端。”元祐三年,暂代知礼部贡举。正逢大雪严寒,士子们坐在庭院中,颤抖地不能说话。 苏轼放宽他们的禁约,使他们能尽量发挥。巡视考场的宦官常侮辱应试士人,而且抓住意义 暧昧的个别辞语,诬陷为罪状,苏轼把这些宦官都奏请驱逐。元祐四年,因积累了一些议论 政事的话,被当权的人所恨。苏轼怕不被他们所容忍,请求调到外地,任杭州知州。尚未动 身,谏官说前任宰相蔡确任安州知州,作诗借郝处俊的事讥讽太皇太后。大臣们建议把他流 放岭南。苏轼上密奏说:“朝廷如果处分蔡确轻了,那对皇帝以孝治天下就不足;如果治罪 重了,那对太皇太后的仁政又有所欠缺。认为应由皇帝下敕书立案逮捕治罪,太皇太后就下 手诏宽赦他,那就仁和孝两方面都得当了。”宣仁后心里认为苏轼的话好而不能实行。苏轼 出行外任时,朝廷使用过去执政大臣的旧例,派宦官赏赐他龙茶、银盒,慰劳很优厚。苏轼 到杭州后,遇上大旱,饥荒和瘟疫并发。苏轼向朝廷请求,免去本路上供米的三分之一,又 得赐予剃度僧人的牒文,用以换取米来救济饥饿的人。第二年春天,派人带着医生到各街巷 治病,救活的人很多。元祐七年,移扬州。以前发运司主管东南漕运法,允许驾船的人私自 载运货物,征收商税不许刁难。所以驾船的人就富裕了,把官船当作自己的家,修治船只, 还救济船夫们的困乏,所以所载货物都很快到达而且没有事故。近年一切私载都被禁止,所 以船只破旧人员贫困,多数人偷盗所运货物来救饥寒,公家私人都受害。苏轼请求恢复旧制, 朝廷允准。不满一年,召为兵部尚书兼侍读。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 闻 筝 康 海 宝靥西邻女,鸣筝傍玉台。 秋风孤鹤唳,落日百泉洄。 座客皆惊引,行云欲下来。 不知弦上曲,清切为谁哀。 【注】康海(1475 年-1540 年)明弘治年间状元,他本抱负宏大,不幸因刘瑾案获罪,坐党 落职,还乡后遂狂荡不羁,郁愤终身。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17 - A. 首联用“宝靥”写女子,用“玉台”写弹筝环境,起笔非凡,为全诗展开进行铺垫。 B. 颈联简洁明快地将人和物的反应结合起来,衬托出平常的邻家女子弹奏技艺的高妙。 C. 尾联正面写出了西邻女的凄切哀伤,其中隐含着诗人对自身命运的伤感和对国事的担忧。 D. 全诗语言明白如话,但诗人并非一味“率直”,在语言、意境上也不乏精雕细琢之处。 15. 本诗的颔联与白居易《琵琶行》“转轴拨弦三两声……四弦一声如裂帛”同为摹写音乐 的文字,试结合诗句分析其摹写方法及音乐效果的异同之处。 【答案】14. C 15. 同:都运用比喻、通感的修辞手法从正面摹写音乐境界。(答比喻、 视听结合亦可。)康诗将筝声比作了秋风中的鹤鸣的声音,以及落日下的百泉回旋的图景;白 诗将琵琶声比作了急雨、私语,以及大珠小珠落玉盘等声音及图景。 异:白诗写出了音乐的曲折变化,康诗从整体上摹写。白诗写出了琵琶女演奏的曲调起伏变 化,康诗只是写了听众整体感知到的筝声的急促紧张。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主要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内容、情感、主题的 鉴赏。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领 悟思想情感,思考表现手法等,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细细揣摩得出答案。 C 项,“尾联正面写出了西邻女的凄切哀伤”错误。尾联“不知弦上曲,清切为谁哀”并不是 西邻女的凄切哀伤,而是说乐曲凄切哀伤。 故选 C。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概括诗句的异同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对所要分析的诗句 有一定的了解,其次结合诗意,情感,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对两首诗进行比较,综合归纳 其异同点。 相同点:手法运用上: “秋风孤鹤唳,落日百泉洄”的意思是习习的秋风中天上白鹤长鸣,落日的余晖中地下的水 流回旋。虽是写秋风中的鹤鸣的声音,实际上是对筝声的形象描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将筝声用所见到、听到的的景物来写,可以说是从听觉、视觉和触觉上,写出了琴声的委婉 动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意思是粗弦弹 - 18 - 奏的嘈嘈声好像下着急雨,小弦和缓幽细切切如有人私语。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 好像是大珠小珠撒落在玉盘里。很明显,将弹奏大弦时的声音比作急雨,弹奏小弦时的声音 比做人低声的讲话,将大小弦一起弹奏时的声音比作珠落玉盘,也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同时也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的意思是琵琶声一会 儿像花底下宛转流畅的鸟鸣声,一会儿又像水在冰下流动受阻艰涩低沉、呜咽断续的声音。 “间关”之声,轻快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像“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 象的优美。“幽咽”之声,悲抑哽塞,而这种声音又好像象“泉流冰下”,视觉形象的冷涩 强化了听觉形象的冷涩。“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 如裂帛”意思是突然间好像银瓶撞破水浆四溅;又好像铁甲骑兵厮杀刀枪齐鸣。一曲终了她 对准琴弦中心划拨;四弦一声轰鸣好像撕裂了布帛。 琵琶声在那“幽愁暗恨”在“声渐歇”的过程中积聚了无穷的力量,无法压抑,终于如“银 瓶乍破”,水浆奔迸,如“铁骑突出”,刀枪轰鸣,把“凝绝”的暗流突然推向高潮。才到 高潮,即收拨一画,四弦同时发出声音,如同撕裂布帛一样,戛然而止,也是运用了比喻的 修辞手法的同时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 不同点:内容上: 本诗颔联“秋风孤鹤唳,落日百泉洄”,抓住了“习习的秋风”“长鸣的白鹤”“地下回旋 的泉流”“落日的余辉”等意象,写出了西邻女筝声的孤高、凄清、深沉的境界,可以说是 从整体上进行的摹写,使听者从整体上感知到的筝声的急促紧张。 “转轴拨弦三两声……四弦一声如裂帛”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 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中,“切切”“嘈嘈切切”是指弹奏琵琶时的音调高低起伏变化。 “间关”之声,轻快流利。“幽咽”之声,悲抑哽塞,写出了琵琶旋律流利程度变化,由轻 快流利到悲抑哽塞,直至声音停歇(凝绝不通声暂歇)。满以为音乐至此就结束了,可是在短 暂的停顿之间积聚了无穷的力量,无法压抑,终于如“银瓶乍破”,水浆奔迸,如“铁骑突 出”,刀枪轰鸣,把“凝绝”的暗流突然推向高潮。才到高潮,即收拨一画,如同撕裂布帛, 戛然而止,写出了琵琶女演奏的整首曲子曲调起伏变化。 【点睛】诗歌类选择题主要集中对诗意、诗的思想主旨、诗的语言、技巧、结构等内容的考 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诗歌特色 和手法的赏析,分析诗歌意思要读懂文章,主要是内容、主旨、情感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 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在诗歌表达技巧上,主要考核内容主旨表达、情感抒发、诗 句作用等。赏析时首先要读懂诗,然后根据选项进行分析。选择题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 - 19 - 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用设问句式和借景打情的手法,以 在谪居地所闻动物呼号声来表情达意。 (2)杜牧《阿房宫赋》中,运用反问、比喻的手法形容长桥的形态的一句是“__________”, 运用反问、想象的手法描写通道的美丽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行路难》中诗人引用两个典故,表示世路虽艰,但自己对前途并未丧失信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其间旦暮闻何物 (2). 杜鹃啼血猿哀鸣 (3). 未云何龙 (4). 不霁何虹 (5). 闲来垂钓碧溪上 (6). 忽复乘舟梦日边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 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 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 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暮”“啼”“何”“霁”“钓”“复”。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 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 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 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 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 “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当前,国际社会最需要的是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凝 聚起战胜疫情强大合力,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3 月 26 日晚,习近 平主席在北京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并发表题为《携手抗疫 共克时 艰》的重要讲话。这是中国为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尽责担当的重要一页。面对当前全球疫 情形势及其造成的严重影响,我们提出中国经验,介绍中国主张,阐述中国倡议,作出中国 贡献。坚决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 战,有效开展国际联防联控,积极支持国际组织 - 20 - 发挥作用,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来自中国的“四点倡议”,( ),赢得国际 社会积极 。 国际社会公认,中国发挥的建设性作用,为世界各国合力战胜疫情注入了正能量,带来 了新希望。疫情在全球多国多点暴发,中国基于本国业已取得的抗疫经验积极 他国,推 动国际合作。中国向伊朗、伊拉克、意大利、塞尔维亚、柬埔寨、巴基斯坦派遣医疗专家组, 实施对 89 个国家和 4 个国际组织的抗疫援助,同 100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近 20 场经验 分享视频会议,让世界同感中国 的情谊、天下为公的胸怀。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狙击 回应 支援 同甘共苦 B. 阻击 回应 支持 同甘共苦 C. 狙击 响应 支持 患难与共 D. 阻击 响应 支援 患难与共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既立足当下又着眼长远,以团结合作为基调,既强调加强疫情防控又兼顾世界经济发展 B. 既强调加强疫情防控又兼顾世界经济发展,以团结合作为基调,既立足当下又着眼长远 C. 以团结合作为基调,既立足当下又着眼长远,既强调加强疫情防控又兼顾世界经济发展 D. 以团结合作为基调,既立足当下又着眼长远,既兼顾世界经济发展又强调加强疫情防控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面对当前全球疫情形势及其造成的严重影响,我们介绍中国经验,提出中国主张,阐述中 国倡议,作出中国贡献。 B. 针对当前全球疫情形势及其造成的严重影响,我们介绍中国经验,阐述中国主张,提出中 国倡议,作出中国贡献。 C. 面对当前全球疫情形势及其造成的严重影响,我们提出中国经验,作出中国主张,阐述中 国倡议,介绍中国贡献。 D. 针对当前全球疫情形势及其造成的严重影响,我们阐述中国经验,介绍中国主张,作出中 国倡议,提出中国贡献。 【答案】17. D 18. C 19. B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注意主语语境、语体风格、情感色彩、语 - 21 - 法功能等等,然后结合语境进行辨析。 第一空:“狙击”,指的是暗中埋伏、伺机袭击,这是一种偷袭的作战方式。“阻击”,以 防御手段阻止对方的行动,是公开的对抗和较量,目的是阻敌前进、断敌退路。依据语境, 此处指的是“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有效开展防控”,应该填入“阻击”。 第二空:“响应”,回声相应,比喻用言语行动表示赞同、支持某种号召或倡议。“回应”, 回答、响应。根据文意,“赢得国际社会”后面搭配“响应”更合适。 第三空:“支援”,用人力、物力、财力或其他实际行动去支持和援助。“支持”赞同鼓励。 根据文段内容,中国根据取得的抗疫经验积极为他国提供帮助和支持,所以应填入“支援”。 第四空:“同甘共苦”,意思是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担当艰苦。“患难与共”,意思是同心 协力,共同承担危险和困难。依据语境,此处用来形容世界与中国的情谊,填入“患难与共” 更为合适。 故选 D。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本题属于补写句子,具体而言也可以归为衔接题,作答本类 题型应回到原文中去,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根据前文可知,前文是“来自中国的‘四点倡 议’”,后文是“赢得国际社会积极响应”,说明中间部分是“四点倡议”能赢得国际社会 积极响应的理由。“基调”是基础和背景,应该放在最开头。先“立足当下”后“着眼长远”, 与之搭配的,应是先“加强疫情防控”后“兼顾世界经济发展”,更符合逻辑层次。 故选 C。 【19 题详解】 本题考核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是 否存在结构、逻辑等问题,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 配不当、残缺等问题。 本题主要错点均是搭配不当。前半句的“面对”强调“遭遇”疫情,“针对”强调述说的对 象,更符合我国介绍经验的语境,由此排除选项 A、C;后半句“经验”应该搭配“介绍”, “倡议”搭配“提出”,“贡献”搭配“作出”,“主张”可以“阐述”,所以排除选项 D。 故选 B。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赘余、结构混乱、语意 不明、不合逻辑;而这六种类型又可归纳为两大类,即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 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 - 22 - 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 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 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 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 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0.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用四字短语概括 5G 网络的特点,不超过 20 字。 在 5G 网络下,用户可以每秒钟下载一部高清电影,它的峰值下载速度可以达到 20G/秒, 未来我们只需要一个显示器就可以上网了。随着技术的发展,5G 可以为更多的应用提供网络。 5G 网络可以用于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等领域,这些领域要求在高速中保证及时的信息传递 和及时反应,而 5G 网络能够达到 1 毫秒的时延,甚至更低,完全可以为高速运行提供支持。 5G 网络可以让某些智能设备一周或者一个月进行一次充电,这将极大的提高我们的使用体验 以及增加更多的设备到万物互联的大家庭。 【答案】速度更快时延更低功耗更低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所给材料,特别是材料中提 到的 5G 网络,先分出语段的层次,再保留关键句剔除次要信息,逐步压缩;其次要明确题干 要求的是概括 5G 网络的特点。本语段划分为三层,第一句话为第一层,是说 5G 网络下载速 度快;第二三句话为第二层,是说 5G 网络能够达到 1 毫秒甚至更低的时延应用于多个领域; 最后一句话为第三层,5G 网络可以让某些智能设备充电周期延长,强调能耗低。最后要注意 字数要求,写出三个四字短语,对 5G 网络的特点进行概括。 【点睛】“压缩语段”考查的是将一段话进行正确地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特点是“化 繁为简”。“压缩语段”的题目,注重体现思维的外化,也就是说,不论何种形式的语段压 缩,其本质都是对语段主旨和内容的准确把握。 其中,1、叙事性语段的压缩:要抓住记叙的要素来概括信息。记叙的要素主要指时间、地点、 人物(包括对象、身份等)、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 2、描写性语段的压缩:要抓住所描写的景物,景与物的主要特征,描写的角度及目的、感情 等; 3、议论性语段的压缩:要抓住议论的话题、中心论点,证明中心论点的论据,得出的结论; 4、说明性语段的压缩:要抓住被说明的事物的主要特征、范围、说明的目的等。 21.众所周知,“快餐文化”当下盛行,而创作实为不易。请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然后回答 - 23 - 问题。 (1)请为漫画拟写一个标题。(8 字以内) (2)请就漫画的构思谈谈你的看法。(90 字以内) 【答案】(1)诗歌美餐或“诗歌饭局”。 (2)漫画的构思别具匠心,主要表现在:一是饭局中的饭菜换成了诗歌,颠覆了人们的惯常 认识,新人耳目;二是服务员跑过来喊“让你们久等了”,说明诗歌创作的不易,引发了人 们的共鸣。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第一问时,须仔细观察图画,找出组成画面的重要 部分,在全面理解画面内容的基础上概括漫画内容。第二问可从漫画内涵与构成要素的对比 中分析构思的巧妙之处。本题画面中央是几个人围坐在餐桌旁等待就餐,右侧一个厨师打扮 的人手托一盘写着“诗歌”的菜肴,兴高采烈地跑过来,一边说:“让你们久等了!”,题 目需要概括画面内容,可用“诗歌美餐”或“诗歌饭局”。构思巧妙之处可从饭局中的饭菜 换成了诗歌以及“让你们久等了”的含义方面作答。 【点睛】漫画类题目的解题思路:第一步:读画面,明白画中有什么。1、看标题。标题是漫 画的眼睛,有时透过这“画眼”,可洞察整幅画的主题。故在审画时首先要看标题是什么, 然后再把标题同漫画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就容易弄清漫画的寓意所在。2、看画面。 漫画是一门绘画艺术,它常用简单而又夸张的手法,勾画出幽默、诙谐的画面,用以说明某 种观点。因此,分析漫画的画面是解题的重要环节。漫画画面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对表达漫画 的寓意有提示作用。因此,我们在审漫画题时,一定要仔细、全面观察画面。3、看画中字。 - 24 - 漫画为了表达其寓意,常常配有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语言文字。因此,我们在解漫画题时, 要仔细品味画中的语言文字,认真思考这些语言文字中所隐含的观点,有时它会成为我们弄 清漫画寓意的金钥匙。4、看夸张处。漫画为了说明某种观点,常常对人物行为或场景描绘给 以变形夸张,以引起观者共鸣。因此,解漫画题时要注意分析漫画的夸张之处。夸张之处往 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是漫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第二步:联系现实展开想像,揣摩画外 之音。1、看画面指向,对应相关现实;2、透过现象看本质,跳出画面思画外。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说: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 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 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有人赞成米兰·昆德拉的观点,认为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都应该负重前行,这样才会真正获 得成功。也有人反对他的观点。如果就此组织一场以“必须负重前行/无须负重前行”为辩题 的辩论赛,请结合上述材料,选择正方或反方写一篇论辩陈词,或者以主持人的身份综合两 方的观点写一篇总结陈词。 要求:观点鲜明,理由充分,符合文体要求,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题目自拟,不少于 800 字。 【答案】范文 生命因负重而精彩 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们讨论的辩题为“在校大学生创业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一叶扁舟在惊 涛骇浪中,因为负重而平稳,一位农妇命运多舛,因为负重而健康,我方认为我们每一个人 的生命也会因为适当负重而精彩。 人生的旅途中,如果生命的担子太轻,养尊处优,生活优裕,反而会精神空虚,迷惘无 聊,这样的人生,没有多大的价值。 刘禅肩负父王和国家的重托,却让所背负的高山般沉重的责任变得比鸿毛还轻,于是, 留下了乐不思蜀的笑柄;唐玄宗贵为君王,在国泰民安的大好局面下,让自己肩上的行囊空空, 在花天酒地歌舞升平中,险些丢掉江山。没有负重的生命如同一片枯叶,只要微风轻轻一吹, 就会随风而逝,负重的生命则坚如磐石,任尔东西南北风,也会稳如泰山。 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曾说:“一切重压与负担,人都可以承受,它会使人坦荡而充实地 - 25 - 活着,最不能承受的,恰恰是轻松。”一个人如果没有一点压力,松松垮垮,无所事事,就 会在闲散中慢慢磨去棱角,钝化志趣,这样的人生,只会有空虚、寂寞、孤独和忧愁相伴。 生命的过程不是轻歌曼舞,不是雅阁品茗,更不是海滩度假。生命的意义在于负重前行, 在于勇敢承担各种责任。负重的人生虽然会经历种种磨难与不幸,不过,这种磨难与不幸会 成为你最宝贵的财富,它们会让你变得更有韧性,会让你的名字像耀眼的流星一样划过历史 的夜空,并在百姓的心中定格成精彩的永恒。 生活中,有人追求清闲,任弼时却说,他最怕的是没有事可做;有人畏惧西藏恶劣的环境, 孔繁森却志愿援藏十多个春秋;有人大学毕业后,竞相奔往大城市,徐本禹却把自己的青春献 给了贫困的山区教育事业。岁月带来了真实的感动,他们虽然经历了苦难,却让负重的生命 开出了绚丽的花朵。负重的人生注定有苦难,也注定有崇高;轻松的人生注定是优裕的,也注 定是平庸的。 花儿为什么这么艳丽?宝剑为什么这么锋利?海燕为什么这么矫健?因为它们经历了严寒, 经历了磨砺,经历了风雨。负重不但没有压垮人们坚挺的脊梁,反而让我们的生命显得更加 精彩、更加辉煌、更加坚强。 综上所述,我方重申人生因负重而坚强,生命因负重而精彩,让我们勇敢地去迎接挑战 吧!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表达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 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说理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 略进行立意。 审题: 这次作文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引用的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的原话;一部分是出题 者的意图,所以,我们要将重点放在出题者给出的范围,弄清楚出题者的意图即可。题目中 存在两种观点:有人赞成米兰·昆德拉的观点,认为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都应该负重前行, 这样才会真正获得成功。也有人反对他的观点。要求是:请结合上述材料,选择正方或反方 写一篇论辩陈词,或者以主持人的身份综合两方的观点写一篇总结陈词。从这就可以知道可 以从三个角度来写作这次作文: 可以是选择正方,同意“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都应该负重前行,这样才会真正获得成功”这 个观点; 在这个观点下,就需要抓住关键词“个人”“民族”“负重前行”“成功”,指出“负重前 - 26 - 行”对个人或者国家民族的意义以及历史上的负重前行的重要人物的事例,以此来激励人们, 说服人们要这样做,如:华为集团顶住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国的许多不公平对待,突围而 出;当前疫情下,中国政府顶住来自坚持“人权”“要求自由”的压力,实行停工停产,最 后以最小的牺牲取得了大役面前的胜利。或者告诉人们怎样“负重前行”最有效,以及在“负 重前行”的过程中如何处理“过重”与“前行”的关系等等。 可以选择反方,认为“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不负重前行,这样才会真正获得成功”; 这个观点下,就需要抓住“个人”“民族”“不负重”“取得成功”。“不负重”就意味着 活在当下,不将过多的重任重担一时间一股脑的压在一己之身。可以写活在当下,以当前为 出发点,认真做事,同样也会取得成功,比如我们中学生,认真做好现在的功课,不好高骛 远,不将过多的压力转化到现在,反而能够取得好的成绩。或者一个人负担过重,可以分享 “重担”,寻求合作伙伴,比如,在抗日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仅凭中国或者任何一个 小的国家都很难取得胜利,但是世界各国人民联系起来共同反抗法西斯纳粹党就会取得胜利 等等。需要寻找不负重依然取得胜利的事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还有就是以主持人的身份份综合两方的观点写一篇总结陈词。 既然是总结陈词,这就需要概述正反双方的观点,并且有自己的立场,“负重前行”或者“不 负重前行”,关键点在于个人或者是国家的处事方式,有的有压力可以化动力,有的可以轻 松上阵依旧取得成功。只要能够自己的事例论述支持自己的观点即可。 另外要注意文体,是论辩陈词,要提出本方立场,再提出定义,然后得出标准。 立意: 1.生命因负重而精彩 2. 负国家之重担,扬青春之风采 3. 无需负重,轻松前行 4.适合最重要 5.放下包袱,轻松前行 素材: 1. 放下包袱,让人生更有价值。一个人若总是背负着包袱前行,势必疲惫不堪。李白骑一匹 骏马,在仕途的古道上奔驰,然而官场的黑暗冷却了他的一腔热血。他在高力士的丑态中读出 了卑鄙,从杨贵妃的娇笑中读出了阴险,从唐明皇的眼中读出了昏聩。他清醒了,宁愿散尽 千金求一醉,也不愿意做御用文人。于是他藏起“安天下,济苍生”的理想,放下仕途不得 志的包袱,把自己交给大自然。酒入豪肠,三分酿成月光,七分啸成剑气,大笔一挥便是半 - 27 - 个盛唐。他与友人在自然中“同销万古愁”,在历史上留下一首首绝美的诗篇。正是李白敢 于放下包袱,历史上才多了一位杰出的诗人。 2. 一艘货船卸货后返航时,突遇巨大风暴,老船长果断下令:“打开所有货舱,立刻往里面 灌水!”水手们半信半疑地照着做了。虽然暴风巨浪使旧那么猛烈,但随着货舱里的水位越 来越高,货轮渐渐地平稳了,装满水负重的船在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带领下安全返航。 3. 华为自 2018 年 1 月份以来却接连遭受了包括来自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国的许多不公平 对待,任正非表示,华为今天碰到的问题,在十多年前就有预计,公司已经准备了十几年, 并不是完全仓促、没有准备地来应对这个局面。眼前的困境会让华为更要坚持走创新之路, 突围而出。华为从未在世界上这么有名,应为这次广告宣传付钱。 4.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则使人亡身。庄宗临危受命连战连捷。国家安定却被伶人所困;唐玄 宗逆境称帝励精图治。开元盛世却沉迷声色……在发黄的历史册卷里。阐释着一个永恒的真 理:“负重”的生命因压力而精彩。“失重”的生命却因安乐而褪色。 结构分析: 本文是就正方的观点写成的一篇文章。文章开始采用排比的句式一气呵成地指出论点“我们 每一个人的生命也会因为适当负重而精彩”。接着一反常态从反面进行论证,指出如果不负 重,人的生命就失去了价值,主要是通过一些史上有名的人物的例子来论证说明;然后又从 正面生命的历程、现代负重前行的人实现人生价值来论述,最后连用几个反问加强语势,再 次强调“人生因负重而坚强”的观点。 - 28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