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校202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数学(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校202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数学(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 2020 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理科数学试卷 考试说明: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时 间 120 分钟.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选择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 体工整,字迹清楚; (3)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 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得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第Ⅰ卷(选择题共 6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个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  2| 3 0A x y x x    ,  | 3 1xB x y   ,则 A B  ( ) A. (0,3] B. [0, ) C.  0 3x x  D. (0, ) 【答案】B 【解析】 【分析】 解不等式即可求出集合 A , B ,进而求出 A B 的值. 【详解】因为    2| 3 0 | 0 3A x y x x x x       ,    | 3 1 | 0xB x y x x     , 所以  | 0A B x x   .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的并集运算,属于基础题. 2.设 2 1 iz i   ,则 z  ( ) A. 2 B. 3 C. 3 2 D. 10 2 【答案】D 【解析】 - 2 - 【分析】 先利用复数的除法运算化简复数为 1 3 2 2z i  ,再利用求模公式求解. 【详解】因为       2 12 1 3 1 1 1 2 2 i iiz ii i i        , 所以 2 23 2 1 10 2 2z             .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运算和复数的模的求法,还考查了运算求解的能力,属于基础 题. 3.已知向量 (1, 2), ( ,1)a b k    且 ( )a a b    ,则 k  ( ) A. 1 B. 2 C. 3 D. 2 【答案】C 【解析】 【分析】 算出 a b  的坐标,再利用向量垂直的坐标形式可得 k 的方程,解出 k 后可得正确的选项. 【详解】  1 , 1a b k     , 因为 ( )a a b    ,故      1 1 2 1 0k       ,故 3k   . 故选:C. 【点睛】如果    1 1 2 2, , ,a x y b x y   ,那么:(1)若 / /a b   ,则 1 2 2 1x y x y ;(2)若 a b  , 则 1 2 1 2 0x x y y  . 4.设 1 5 5 5log 3, log 4, 2a b c   则( ) A. a b c  B. b c a  C. c a b  D. c b a  【答案】A 【解析】 - 3 - 【分析】 利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可得三者的大小关系. 【详解】因为 5logy x 为 0,  上的增函数,故 5 5 5log 3 log 4 log 5 1a b     , 因为 2xy  为 R 上的增函数,故 1 052 2 1  , 故 a b c 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指数、对数的大小,解决此类问题关键是根据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单调 性来比较大小,必要时需借助中间数来传递大小关系. 5.若 1cos2 4   ,则 2 2sin 2cos  的值为( ) A. 7 8 B. 19 32 C. 13 8 D. 3 2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利用降幂公式把 2 2sin 2cos  化成与 cos2 有关的三角函数式,从而可求原代数式的值. 【详解】 2 2 1 cos2 1 cos2 3 cos2 3 1 13sin 2cos 22 2 2 2 2 8 8               , 故选:C. 【点睛】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问题,可以从四个角度去分析:(1)看函数名的差异;(2)看 结构的差异;(3)看角的差异;(4)看次数的差异.对应的方法是:弦切互化法、辅助角公 式(或公式的逆用)、角的分拆与整合(用已知的角表示未知的角)、升幂降幂法. 6.在等比数列 na 中,若 5 4 22 , 2a a a  ,则 6a  ( ) A. 64 B. 16 C. 8 D. 32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先求出公比,再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可求 6a . 【详解】设公比为 q,因为 5 42a a ,故 2q = ,所以 4 6 2 32a a q   , 故选:D. - 4 - 【点睛】一般地,如果 na 为等比数列, nS 为其前 n 项和,则有性质: (1)若 , , , *,m n p q N m n p q    ,则 m n p qa a a a , m n m na a q  ; (2)公比 1q  时,则有 n nS A Bq  ,其中 ,A B 为常数且 0A B  ; (3) 2 3 2, , ,n n n n nS S S S S   为等比数列( 0nS  )且公比为 nq . 7.若函数   22 2xf x a x a   的零点在区间( )0,1 上,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 2     B.  ,1 C. 1 ,2     D. ( )1,+¥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单调递增, ,故选 C. 考点:零点存在性定理. 8.函数 ( ) sin(2 ) 13f x x   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向右平移 6  个单位,可得到函数 sin 2y x 的图像 B. ( )y f x 的图像关于 (0,1) 中心对称 C. ( )y f x 的图像关于直线 5 12x  对称 D. ( )y f x 在 2( , )6 3   上为增函数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利用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逐一判断即可. 【 详 解 】 将 ( ) sin(2 ) 13f x x    向 右 平 移 6  个 单 位 得 到 的 函 数 为 2sin 2 1 sin 2 16 3 3y x x                     ,故 A 错误; - 5 - 因为 3(0) sin( ) 1 13 2f       ,所以 ( )y f x 的图像不关于 (0,1) 中心对称,故 B 错误; 因为 5 5( ) sin(2 ) 1 212 12 3f        ,所以 ( )y f x 的图像关于直线 5 12x  对称,故 C 正 确; 当 2( , )6 3x   时, 2 (0, )3x    ,故 D 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较简单. 9.在 12 2020 11 x x      的展开式中, 2x 项的系数为( ) A. 10 B. 25 C. 35 D. 66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 12 2020 11 x x      的展开式的本质就是考虑 12 个 2020 11 x x      ,每个括号内各取 2020 11, ,x x 之一进行乘积即可得到展开式的每一项,利用组合知识即可得解. 【详解】 12 2020 11 x x      的展开式考虑 12 个 2020 11 x x      , 每个括号内各取 2020 11, ,x x 之一进行乘积即可得到展开式的每一项, 要得到 2x 项,就是在 12 个 2020 11 x x      中,两个括号取 x ,10 个括号取 1, 所以其系数为 2 12 66C  . 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求多项式的展开式指定项的系数,关键在于弄清二项式定理展开式的本质 问题,将问题转化为计数原理组合问题. 10.已知三棱锥 P ABC 的外接球的球心为O , PA  平面 ABC , AB AC , 4AB AC  , 2PA  ,则球心 O 到平面 PBC 的距离为( ) - 6 - A. 1 3 B. 6 3 C. 3 3 D. 3 【答案】B 【解析】 【分析】 设 BC 的中点为 E , PA 的中点为G ,连接 OE ,可证 //OE PA ,再连接 PE 交OG 于 H 点, 过 O 作 OD EH ,垂足为 D ,则可证 2, 1OH OE  且 OD  平面 PBC ,从而可求 O 到平面 PBC 的距离. 【详解】 因为 , 4AB AC AB AC   , 故 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 4 2BC  ,而 E 为 BC 的中点. 故 E 为 ABC 的外心,故OE  平面 ABC . 因为 PA  平面 ABC ,所以 //OE PA ,故 , , ,P A E O 共面. 连接 PE 交OG 于 H 点,过O 作OD EH ,垂足为 D . 因为 ,AB AC BE EC  ,故 AE BC , 在直角三角形 PAC 中, 2, 4PA AC  ,故 2 5PC  ,同理 2 5PB  , 因为 BE EC ,故 PE BC ,而 PE AE E ,故 BC ⊥平面 GAEO , 因为 BC 平面 PBC ,故平面GAEO  平面 PBC . 因为平面GAEO平面 PBC EH ,OD EH ,OD  平面GAEO , 所以OD  平面 PBC . 因为O 为三棱锥 P ABC 的外接球的球心,故OG PA , - 7 - 因为 PA  平面 ABC , AE  平面 ABC ,故 PA AE , 在平面 PAEO 中,因为 PA AE ,OG PA ,故 //OG AE , 故四边形 AGOE 为矩形,且 1OE GA PG   , 1 2 22OG AE BC   . 又因为 90 , ,PGH EOH PG OE PHG EHO         , 故 PGH EOH△ △ ,故 1 22OH GH  . 在直角三角形 OEH 中, 1 2 6 31 2 OD   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球心到给定平面的距离,注意根据外接球球心的性质确 定球心的位置,并把点到平面的距离归结可解的直角三角形中来计算,本题属于较难题. 11.在 ABC 中, , ,A B C 的对边分别为 a ,b ,c ,且满足  28cos 2cos2 7 02 A B C    , 2a  ,则 ABC 面积的最大值为( ) A. 6 B. 3 1 C. 3 1 2  D. 3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  28cos 2cos2 7 02 A B C    ,结合二倍角的余弦公式化简得到  22cos 1 0A  , 解得 1cos 2A  ,从而得到 3sin 2A  ,再根据 2a  ,利用余弦定理结合基本不等式得到bc 的范围即可. 【详解】因为  28cos 2cos2 7 02 A B C    , 所以    4 1 cos 2cos2 7 0    A A , 所以 24cos 4cos 1 0A A   , 即 22cos 1 0A  , - 8 - 解得 1cos 2A  所以 3sin 2A  又因为 2a  , 由余弦定理得: 2 2 2 2 22 cosa b c bc A b c bc bc       , 所以 4bc  ,当且仅当b c 时,取等号, 则 ABC 面积 1 1 3sin 4 32 2 2ABCS bc A    △ , 所以 ABC 面积的最大值为 3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以及基本不等式的应用和二 倍角公式的应用,还考查了运算求解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12.已知定义域为 R 的奇函数  f x ,满足 1   0 2 ( ) {2      2 xe x f x e xx     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为( ) ①存在实数 k,使关于 x 的方程  f x kx 有 7 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②当 1 21 1x x    时,恒有    1 2f x f x ③若当  0,x a 时,  f x 的最小值为 1,则  1,2a e ④若关于 x 的方程 5( ) 4f x  和 ( )f x m 的所有实数根之和为零,则 5 4m  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对于①,当 0 2 ek  时,直线OA与函数在第一象限有 3 个零点,关于 x 的方程  f x kx 有 7 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所以①正确; 对于②,当 1 21 1x x    时,函数 ( )f x 不是单调函数,所以②不正确; - 9 - 对于③,令 2 1,e x  所以 2x e ,则  1,2a e ,所以③正确; 对于④,通过数形结合分析得到其是错误的. 【详解】对于①,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由于函数是奇函数,所以只要考查 (0, ) 的零点个 数, 由于 (0) 0f  ,所以只要考虑 (0, ) 的零点有 3 个即可. 由题得 (2, )A e ,所以直线OA的斜率为 2 e ,此时直线OA与函数的图象有 5 个交点,当 0 2 ek  时,直线OA与函数在第一象限有 3 个零点,关于 x 的方程  f x kx 有 7 个不相 等的实数根,所以①正确; 对于②,当 1 21 1x x    时,函数 ( )f x 不是单调函数,所以    1 2f x f x 不成立,所以② 不正确; 对于③,令 2 1,e x  所以 2x e ,当  0,x a 时,  f x 的最小值为 1,则  1,2a e ,所以③ 正确; 对于④,由于函数 ( )f x 是奇函数,关于 x 的方程 5( ) 4f x  和 ( )f x m 的所有实数根之和为零, 当 0x  时, 5( ) 4f x  有三个实根, 1 2 30 2x x x    , - 10 - 则 1 2 3 1 2 3 3 2 5 8 82, , , 24 5 5 e e ex x x x x xx           , 所以 ( )f x m 的所有实数根之和为 82 5 e  . 令 8 2 5 5( 2 ) ,85 5 4 42 5 e e em f e e          所以 D 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零点问题,考查直线和曲线的位置关系,考查函数的图象和性 质,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和分析推理能力.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90 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13 题~第 21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 22 题,23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 13.过点  2,2P 的直线与抛物线 2 4y x 交于 ,A B 两点,且 0PA PB  uur uur r ,则此直线的方程为 _________. 【答案】 y x 【解析】 【分析】 设    1 1 2 2, , ,A x y B x y ,利用点差法可求 ABk ,从而可求其直线方程. 【详解】设    1 1 2 2, , ,A x y B x y ,则 2 2 1 1 2 24 , 4y x y x  , 故 2 2 1 2 1 24 4y y x x   ,整理得到    1 2 1 2 1 24y y y y x x    , 1 2 4 ABk y y   . - 11 - 因为 0PA PB  uur uur r ,故 P 为 AB 的中点,所以 1 2 4y y  , 所以 1ABk  ,故直线方程为  1 2 2y x x     , 故答案为: y x . 【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注意与弦的中点有关的计算,应该用点差法来 考虑,本题属于基础题. 14.函数 ( ) lnf x x x 的单调减区间是______. 【答案】 1(0, )e 【解析】 分析:先求出函数的定义域,函数的导函数,令导函数小于 0 求出 x 的范围,写成区间形式, 可得到函数 lny x x 的单调减区间. 详解:函数的定义域为 0x  , ' ln 1y x  ,令 ln 1 0x   ,得 10 ,x e   函数 lny x x 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10, e      ,故答案为 10, e     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属于简单题.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的 步骤为:求出  'f x ,在定义域内,分别令  ' 0f x  求得 x 的范围,可得函数  f x 增区间,  ' 0f x  求得 x 的范围,可得函数  f x 的减区间. 15.在我校本年度足球比赛中,经过激烈角逐后,最终 , , ,A B C D 四个班级的球队闯入半决赛. 在半决赛中,对阵形式为: A 对阵C , B 对阵 D ,获胜球队进入决赛争夺冠亚军,失利球队 争夺三四名.若每场比赛是相互独立的,四支球队间相互获胜的概率如下表所示: A B C D A 获胜概率 — 0.3 0.4 0.8 B 获胜概率 0.7 — 0.7 0.5 C 获胜概率 0.6 0.3 — 0.3 D 获胜概率 0.2 0.5 0.7 — - 12 - 则 A 队最终获得冠军的概率为_____. 【答案】0.22 【解析】 【分析】 先考虑 A 胜C 的概率,再考虑 B 胜 D 且 A 胜 B 、 D 胜 B 且 A 胜 D ,从而可得 A 队最终获得 冠军的概率. 【详解】 A 胜C 的概率为 0.4 , B 胜 D 且 A 胜 B 为 0.5 0.3 0.15  , D 胜 B 且 A 胜 D 为 0.5 0.8 0.4  , 故 A 队最终获得冠军的概率为  0.4 0.15 0.4 0.22   , 故答案为: 0.22 . 【点睛】本题考查与独立性事件有关的概率计算,计算此类概率时注意合理分类,本题属于 基础题. 16.正方体 1 1 1 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 2,点 K 在棱 1 1A B 上运动,过 , ,A C K 三点作正方体的 截面,若 K 为棱 1 1A B 的中点,则截面面积为_________,若截面把正方体分成体积之比为3:1 的两部分,则 1B K =_______. 【答案】 (1). 9 2 (2). 3 1 【解析】 【分析】 (1)首先作出截面 ACMK ,再求截面的面积; (2)取 1 1B C 上的点 M , 1 1B K B M x  ,连接 ,KM MC ,由题意可知 1 1 1 1 1 4B MK BCA A B CD ABCDV V  ,利用体积公式求 x 即可. - 13 - 【详解】(1)取 1 1B C 的中点 M ,连接 KM , MC , 1 1/ /KM AC ,而 1 1AC / / AC , / /KM AC , , ,A C M K 四点共面,且 AK MC 四边形 ACMK 是等腰梯形,如下图,过 K 作 KH AC ,垂足为 H , 2KM  , 2 2AC  , 2 2 12 2 52AK        , 2 2 2 2 2 2AH   ,   2 22 2 2 3 25 2 2KH AK AH           ,  1 3 2 92 2 22 2 2ACKMS      ; (2)设 1B K x ,取 1 1B C 上的点 M , 1 1B K B M x  ,连接 ,KM MC , 由(1)知 , , ,A C M K 四点共面, 由图形可知 1 1 1 1 31 1 24 4B MK BCA A B CD ABCDV V    1 2 2 31 1 1 1 1 12 2 2 2 2 23 2 2 2 2 4B MK BCAV x x                  , 即 2 2 2 0x x   ,解得: 3 1x   ,或 3 1x    (舍去), - 14 - 因此 1B K 3 1  故答案为: 9 2 ; 3 1 【点睛】本题考查截面面积和几何体的体积,意在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于中档 题型,本题的关键作出过点 , ,A C K 的平面.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已知等差数列 na 前三项的和为 3 ,前三项的积为15 , (1)求等差数列 na 的通项公式; (2)若公差 0d  ,求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 nT . 【答案】(1) 4 9na n  或 7 4na n  (2) 2 5 , 1{ 2 7 12, 2n nT n n n     【解析】 【分析】 (1)设等差数列的 na 的公差为 d ,由 1 2 3 3a a a    , 1 2 3 15a a a  ,建立方程组求解; (2)由(1)可知 4 9na n  ,根据项的正负关系求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 nT . 【详解】(1)设等差数列的 na 的公差为 d 由 1 2 3 3a a a    ,得 23 3a   所以 2 1a   又 1 2 3 15a a a  得 1 3 15a a   ,即 1 1 1 1 ( 2 ) 15 a d a a d        所以 1 5 4 a d     ,或 1 3 4 a d     即 4 9na n  或 7 4na n  (2)当公差 0d  时, 4 9na n  1)当 2n  时, 4 9 0na n   , 1 1 2 1 25, 6T a T a a       设数列 na 的前项和为 nS ,则 2( 5 4 9) 2 72n nS n n n      - 15 - 2)当 3n  时, 4 9 0na n   1 2 3 1 2 3n n nT a a a a a a a a               1 2 3 1 22na a a a a a       2 22 2 7 12nS S n n     当 1n  时, 1 5T  也满足 2 1 2 1 7 1 12 7T       , 当 2n  时, 2 6T  也满足 2 2 2 2 7 2 12 6T       , 所以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 2 5 1 2 7 12 2n nT n n n      【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等差数列求和,以及含绝对值数列的前 n 项的和,属于中 档题. 18.如图,在多面体 1 1 1ABC A B C 中,正方形 1 1BBC C 所在平面垂直于平面 ABC , ABC 是 等腰直角三角形, 1AC BC  , 1 1 / /B A BA , 1 1 1 2B A BA . (1)求证: 1 1C A  平面 1 1ABB A ; (2)若 M 为 1B B 的中点,求直线CM 与平面 1 1C A A所成角的正弦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15 .15 【解析】 【分析】 (1)取 AB 中点O ,连结 1 ,AO OC ,可证出四边形 1 1AOCC 为平行四边形,利用等腰三角形 和面面垂直的性质得出 CO BA 和 1AO CO ,最后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证出 - 16 - 1 1C A  平面 1 1ABB A ; (2)由题可知, 1, ,CA CB CC 两两垂直,故以C 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 1(1,0, )2CM   和平面 1 1AAC 的法向量,利用空间向量法求线面的夹角,即可得出直线CM 与 平面 1 1C A A所成角的正弦值. 【详解】解:(1)可取 AB 中点O ,连结 1 ,AO OC , 1 1 / /B A BA , 1 1 1 2B A BA , 1 1 1 1 1/ / , 2B A BO B A BA BO   , 所以四边形 1 1AOCC 为平行四边形, 则 1 1/ /C C AO , 由于 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则CO BA , 而正方形 1 1BBC C 所在平面垂直于平面 ABC ,且 1C C BC , 1C C  平面 ABC ,CO  平面 ABC , 1C C CO  ,即 1AO CO ,而 1BA AO O , CO  平面 1 1ABB A ,而 1 1 / /C A CO , 1 1C A  平面 1 1ABB A . (2)易知 1, ,CA CB CC 两两垂直,故以C 为坐标原点, 分别以 1, ,CB CA CC 的方向为 , ,x y z 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各点坐标如下:       1 10,0,0 , 0,1,0 , 1,0,0 , , ,02 2C A B O     ,    1 1 1 1 1 1, ,1 , 1,0,1 , 0,0,1 , 1,0,2 2 2A B C M           , 则 1(1,0, )2CM   , 1 1 1 1 1 1 1, ,0 , , , 12 2 2 2C A A A               , - 17 - 设平面 1 1AAC 的法向量为  , ,n x y z   , 则 1 1 1 n C A n A A      ,即 1 1 02 2 1 1 02 2 x y x y z        , 令 1x  ,则 1, 1y z    , 平面 1 1AAC 的法向量为 (1, 1, 1)n     , 设直线CM  与平面 1 1AAC 所成角为 , 则 11 152sin cos , 155 32 CM n CM m CM n                  , 所以直线CM 与平面 1 1AA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15 15 . 【点睛】本题考查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利用空间向量法求空间线面的夹角,还涉及平行四 边形的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面面垂直的性质等知识点,考查推理证明和计算能力. 19.已知点 1( , 2)2D  ,过点 D 作抛物线 2 1 :C x y 的两切线,切点为 ,A B . (1)求两切点 ,A B 所在的直线方程; (2)椭圆 2 2 2 2 1( 0)x y a ba b     ,离心率为 3 2 ,(1)中直线 AB 与椭圆交于点 P,Q,直线 , ,PQ OP OQ 的斜率分别为 k , 1k , 2k ,若 1 2 3k k k  ,求椭圆的方程. - 18 - 【答案】(1) 2y x  ;(2) 2 2 148 12 x y  . 【解析】 【分析】 (1)设出切点,利用切点处的导数是斜率,表示出切线方程, 1( , 2)2D  在切线上,求出两 解,分别对应切点 ,A B 坐标,则方程可求. (2)离心率为 3 2 确定 a b、 的一个关系;联立直线和椭圆方程,用上韦达定理,结合 1 2 3k k k  ,再建立 a b、 的一个关系,则椭圆方程可求. 【详解】解: (1)设切点 1 1( , )A x y 2 2( , )B x y ,则 2 2 1 1 2 2,x y x y  切线的斜率为 2y x  , 所以抛物线上过 1 1( , )A x y 点的切线的斜率为 12x ,切线方程为   2 1 1 1 1 12 , 2y y x x x y x x x     , 1( , 2)2D  在切线上,所以 2 1 1 2 0x x   , 1 2x  或 1 1x   , 当 1 2x  时, 2 1 1 4y x  ;当 1 1x   , 2 1 1 1y x  , 不妨设  (2,4), 1,1A B  , 1ABk  , 所以两切点 ,A B 所在的直线方程 2y x  . (2)由 3 2e  ,得 2 2 3 4 c a  ,又 2 2 2c a b  , 所以 2 24a b . - 19 - 2 2 2 2 4 4 y x x y b      ,得 2 25 16 16 4 0x x b    , 2 16 5 16 4 5 P Q P Q x x bx x       , 21 , QP P Q k k yy x x   , 1k  ,又因为 1 2 3k k k  ,    3, 3, 2 2 3P Q P QQ P Q Q PP P Q P Q P Q x x x xy y x y xy x x x x x x      ,  2 P Q P Qx x x x  , 2 216 16 42 , 125 5 b b    , 2 48a  , 所以椭圆的方程 2 2 148 12 x y  . 【点睛】以直线和抛物线、椭圆的位置关系为载体,考查求直线方程、椭圆方程的方法;中 档题. 20.“海水稻”就是耐盐碱水稻,是一种介于野生稻和栽培稻之间的普遍生长在海边滩涂地 区,具有耐盐碱的水稻,它比其它普通的水稻均有更强的生存竞争能力,具有抗涝,抗病虫 害,抗倒伏等特点,还具有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的功效,防癌效果尤为显著.海水稻的灌溉是 将海水稀释后进行灌溉.某试验基地为了研究海水浓度 x (‰)对亩产量 y (吨)的影响,通过在 试验田的种植实验,测得了某种海水稻的亩产量与海水浓度的数据如表.绘制散点图发现,可 用线性回归模型拟合亩产量 y 与海水浓度 x 之间的相关关系,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得 y 与 x 之间 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88ˆ 0ˆy bx  . 海水浓度 ix (‰) 3 4 5 6 7 亩产量 iy (吨) 0.62 0.58 0.49 0.4 0.31 残差 ie  (1)请你估计:当浇灌海水浓度为 8‰时,该品种的亩产量. - 20 - (2)①完成上述残差表: ②统计学中,常用相关指数 2R 来刻画回归效果, 2R 越大,模型拟合效果越好,并用它来说 明预报变量与解释变量的相关性.你能否利用以上表格中的数据,利用统计学的相关知识,说 明浇灌海水浓度对亩产量的贡献率?(计算中数据精确到 0.01) (附:残差公式 ˆ ˆi i ie y y  ,相关指数     2 2 1 2 1 ˆ 1 n i i i n i i y y R y y         ) 【答案】(1)当海水浓度为 8‰时,该品种的亩产量为 0.24 吨(2)①填表见解析;②所以浇 灌海水浓度对亩产量的贡献率是 98% ,详解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算出 ,x y ,将样本中心点 ,x y 代入线性回归方程为 .88ˆ 0ˆy bx  ,求出 ˆb , 从而可估计当浇灌海水浓度为 8‰时,该品种的亩产量. (2)根据线性回归方程 0.08 0.8ˆ 8y x   和残差公式 ˆ ˆi i ie y y  ,即可求出个海水浓度时 对应的残差,即可完成残差表;根据相关指数 2R 的公式,求出 2R ,根据 2R 的意义,即可得 出浇灌海水浓度对亩产量的贡献率. 【详解】(1)根据题意,可得 3 4 5 6 7 55x      , 0.62 0.58 0.49 0.4 0.31 0.485y      , 而 y 与 x 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88ˆ 0ˆy bx  , 则 ˆ0.48 5 0.88b  ,解得: ˆ 0.08b   , 当 8x  时, 0.08 8 0. .24ˆ 88 0y      , 所以当海水浓度为 8‰时,该品种的亩产量为 0.24 吨. (2)①由(1)知 0.08 0.8ˆ 8y x   , 根据残差公式 ˆ ˆi i ie y y  ,得残差表如下: 海水浓度 ix (‰) 3 4 5 6 7 - 21 - 亩产量 iy (吨) 0.62 0.58 0.49 0.4 0.31 残差 ie  -0.02 0.02 0.01 0 -0.01 ②根据题意,可得:   2 22 2 2 2 0.0004 0.0004 0.0001 0 0.00011 0.14 0.1 0.01 0.08 0.17 R           0.001 641 0.980.065 65     , 所以浇灌海水浓度对亩产量的贡献率是98% . 【点睛】本题考查线性回归方程和残差的计算,以及相关指数 2R 的求法和根据 2R 的意义对 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考查运算能力. 21.已知函数 ( ) ( 2) lnxf x x e a x ax    ( a R ) (1)若 1x  为 ( )f x 的极大值点,求 a 的取值范围;. (2)当 0a  时,判断 ( )y f x 与 x 轴交点个数,并给出证明. 【答案】(1) a e (2) ( )f x 有唯一零点;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求出 ( ) 1)( xxe af x x x   ,对 a 与 e 的大小关系进行讨论,得出函数 ( )f x 的单调性, 分析其函数的极值,得出答案. (2)讨论 ( ) ( 2) lnxf x x e a x ax    与 x 轴交点个数,由 ln 0x x  即讨论 ( 2) ln xx ea x x   的实数根的个数,设   ( 2) ln xx e xh x x    ,分析出  h x 函数的单调性,分析出  h x 函数值的情 况,得出答案. 【详解】(1) ( ) ( 1)( ) 1)( x x a xe af x x e xx x      设 ( ) xg x xe a  , ( ) 1 0xg x x e  ( ) ,所以 ( )g x 在 R 上单调递增. 当 a e 时, (1) 0g e e   ,当 1x  时, ( ) 0g x ,当 1x  时, ( ) 0g x , - 22 - 所以当 1x  时, ( ) 0f x  , ( )f x 单调递增,当 1x  时, ( ) 0f x  , ( )f x 单调递增,所以 此时 ( )f x 无极值. 当 a e 时, (1) 0g e a   ,  ( ) 1 0a ag a ae a a e     则一定存在  0 1,x a ,使得 0( ) 0g x  所以当  01,x x 时, ( ) 0g x ,从而 ( ) 0f x  , ( )f x 单调递减. 当 0 1x  时, ( ) 0g x ,从而 ( ) 0f x  ( )f x 单调递增. 所以此时满足 1x  为 ( )f x 的极大值点 当 a e 时, (1) 0g e a   , 所以当 1x  时, ( ) 0g x ,从而 ( ) 0f x  ,所以 ( )f x 在 1  , 单调递增 此时 1x  不可能为 ( )f x 的极大值点. 综上所述:当 1x  为 ( )f x 的极大值点时, a 的取值范围是 a e . (2)讨论 ( ) ( 2) lnxf x x e a x ax    与 x 轴交点个数,即讨论方程  ( 2) lnxx e a x x  的根的个数. 设   lnr x x x  ,则   1 11 xr x x x     令   0r x  ,得 1x  ,令   0r x  ,得 0 1x  所以  r x 在 0,1 上单调递减,在 1  , 上单调递增,所以    1 1 0r x r   所以讨论方程  ( 2) lnxx e a x x  的根的个数,即探讨 ( 2) ln xx ea x x   的实数根的个数. 设   ( 2) ln xx e xh x x    , 则                 ' ' 2 2 21 ln 12 ln 2 ln ln ln x x x e x x xx e x x x e x x xh x x x x x                   设   2ln 1x x x x      ,则      2 2 2 11 21 x xx x x x        令   0x  ,得 2x  ,令   0x  ,得 0 2x  - 23 - 所以  x 在 0 2, 上单调递减,在 2  , 上单调递增.所以    2 2 ln 2 0x     所以当 1x  时,   0h x  ,当 0 1x  时,   0h x  所以  h x 在 01,上单调递减,在  1  , 上单调递增 又当  0 2x , 时,   2 0( ) ln xx eh x xx    ,且  2 0h  , 当  2x  , 时,   2 0( ) ln xx eh x xx    且 x   时,  h x   所以当 0a  时,方程 ( 2) ln xx ea x x   有唯一实数根. 综上: 0a  , ( )y f x 与 x 轴有唯一交点 【点睛】本题考查根据函数取极值的情况求参数的范围,讨论函数的零点情况,分析函数的 点单调性是关键,属于难题 请考生在第 22、23 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请写清题 号. 选修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22.在直角坐标系 xOy 中,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 2 3cos 3sin x y       ( 为参数),以 O 为极点, x 轴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 1l , 2l 的极坐标方程分别为 0  , 0 0( (0, ), )2 R        , 1l 交曲线C 于点 ,M N , 2l 交曲线C 于点 ,P Q . (1)求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 (2)求 2 2| | | |MN PQ 的值. 【答案】(1) 2 4 cos 5 0     (2)36 【解析】 【分析】 (1)先得到曲线C 的普通方程,再将其化成极坐标方程即可; (2)依题意得 1 2l l ,将 0  , 0 2    代入 2 4 cos 5 0     中,得 - 24 - 2 04 cos 5 0     , 2 04 sin 5 0     ,设点 , , ,M N P Q所对应的极径分别为 1 , 2 , 3 , 4 ,由韦达定理可得 1 2 04cos    , 1 2 5    , 3 4 04sin     , 1 2 5    ,然后利用 2 2 2 2 2 2 2 2 2 2 1 2 3 4| | | | | | | | | | | |MP NQ OM OP ON OQ             计算出答案即可. 【详解】(1)曲线C 的普通方程为 2 2( 2) 9x y   令 cosx   , siny   得 2 2 2( cos 2) cos 9      , 即曲线C 极坐标方程为 2 4 cos 5 0     (2)依题意得 1 2l l ,根据勾股定理, 2 2 2MP OM OP  , 2 2 2NQ ON OQ  将 0  , 0 2    代入 2 4 cos 5 0     中, 得 2 04 cos 5 0     , 2 04 sin 5 0     设点 , , ,M N P Q所对应的极径分别为 1 , 2 , 3 , 4 , 则 1 2 04cos    , 1 2 5    , 3 4 04sin     , 1 2 5    ∴ 2 2 2 2 2 2 2 2 2 2 1 2 3 4| | | | | | | | | | | |MP NQ OM OP ON OQ                2 2 1 2 1 2 3 4 3 42 2             2 2 0 016cos 10 16sin 10 36     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的互化以及极坐标 的应用,考查了学生的转化能力,属于中档题. 选修 4—5;不等式选讲 23.已知函数   1 2 2x xx xf    = . (1)若关于 x 的不等式  f x a 有解,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2)若不等式   3f x x m + 对任意 xR 成立,求实数 m 的取值范围. 【答案】(1) 3a  (2) ( , 4]  【解析】 【分析】 - 25 - (1)由题意可知   3, 0 2 3,0 1 4 5,1 2 3, 2 x x xf x x x x             ,根据分段函数的值域,即可求出 a 的取值范围; (2)画出函数  y f x 与 3y x m   对应的草图,结合图象可得 m 的取值范围. 【详解】(1)   3, 0 2 3,0 11 2 2 4 5,1 2 3, 2 x x xf x x x x x x x                  , ∴  f x 的值域为 3,3 , ∵关于 x 的不等式  f x a 有解, ∴ 3a  , (2)设  y f x 与 3y x m   ,作出草图,如下图: 由图象知,要使  f x x m +3 对任意 xR 成立, 只需要  2 2 3f m   ,且 0m  解得 4m   , 故 m 得取值范围为 ( , 4]  . 【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和不等式恒成立问题,考查了数形结合思想和分类 讨论思想,属中档题. - 26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