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0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七单元论述类文本阅读A卷含解析
1 第七单元 论述类文本阅读(A 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 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 我国的家训文化最早产生于周代,之后陆续出现了班昭的《女诫》、颜之推的《颜氏家训》、 司马光的《家范》等家训代表著作。家训文化在团结族人、凝聚家庭氛围、形成良好家族风气等方 面作用十分突出。古人一方面强调自身道德品质的修养,向贤德之人学习;另一方面,也身体力行, 将家风形成文字,使之能够代代相承。 家训文化绵延至今,已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训家风曾经潜移默化地影响 着人们的心灵。当下,发掘家训文化的时代内涵、传承优秀家训的文化精神,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文 化建设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家训包含立德、修身、齐家、处世等方面的内容,兼及传统文化和主流价值观。传统 家训文化的教育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家风重陶与个体自觉并举。传统家训一般流传于家族内部,是特定历史时期,某个家族的全体 成员需要共同遵守的价值准则。家训代表着祖先对后人、族长对族人、长辈对幼辈在关于为人处世、 待人接物等方面的重要教诲和训示。全族成员都需要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践行家训,维护良好家风。 亲情感化与家规约束并用。“三纲五常”是中国古代儒家伦理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强 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及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思想,来维护封建社会的伦理 道德和社会秩序。古代家训强调礼法并重,既有劝导性教育,更要加之以强制性的惩罚,以训诫没 有遵循家规之人,从而维护家训的尊严。 榜样示范与言传身教并重。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家庭是子女的第一所学校。这与古人在教育方 面讲求以身示范、身体力行来达到教育晚辈的目的是较为一致的。他们都是通过言传身教,营造正 面而健康的家庭氛围,以期对晚辈的人格塑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家风熏陶深深融入到了每个人的生活之中,影响颇为深远。家训文化展现了道德的力量,与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诸多内在一致性,弘扬家风对于引导人民群众接受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具有重要意义。优秀的家风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丰富的精神内涵 和深刻的价值追求。良好家风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亦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和丰 富滋养,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传承优秀家训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认同。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进步 则社会进步。要使精神文明建设适应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就要更注重家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从 而形成施教导民、上下和合的良好局面。 (摘编自王西维《家训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与创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家训文化源远流长,它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内心、精 神、思想及其生活。 B.中国传统家训文化意蕴丰富,在立德、修身、齐家、处世等方面均有其行为规范,它还包括传统 文化及其价值倾向。 C.我国的家训文化在周代就已经产生,家训文化的作用非常明显,如团结族人、凝聚家庭氛围、形 成良好家族风气等。 D.传统家训文化教育,讲求的不外乎是家风熏陶与个体自觉、亲情感化与家规约束、榜样示范与言 传身教三方面结合。 【答案】C 【解析】A 原文在“潜移默化”前有“曾经”加以限制。B“及其价值倾向”错,原文是说“和主流 价值观”。D“不外乎”过于绝对,原文是说“主要体现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举《女诫》《颜氏家训》《家范》家训代表著作之例,旨在论证家训文化早已有之。 B.文章摆事实,讲道理,正反论证,有力地阐述了家训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与创新。 C.文章论证了发掘家训文化时代内涵、传承优秀家训文化精神、弘扬家风的现实意义。 D.文章阐述古代家训的劝导性功能和强制性作用,旨在论证古代家训强调礼与法并重。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 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B 项说“正反论证” 错,文章没有进行反面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进一步注重家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从而形成施教导民、上下和合的良好局面,是使精神文明建 设适应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的前提。 B.“三纲五常”强调君、父、夫分别为臣、子、妻的纲以及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思想,旨在 以此维护封建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 C.现代教育理念肯定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家庭是子女的首所学校。这一理念与古人讲求以身示 范来达到教育晚辈的目的基本一致。 D.优秀的家风积淀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它所蕴含的基本精神,将成为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源泉。 【答案】D 2 【解析】本题 D 项曲解文意。原文是说“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提供源源 不断的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与“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的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意思不一样,前者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强调的是一种未然,后者的“与时俱 进和创新发展”强调的是一种已然。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 近十五年来,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 92 万个,并正以每天 1.6 个的速度持续递减。12 月 10 日发 布的《中国传统村落蓝皮书》列出传统村落保护的五大挑战,包括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过度商业 开发、“空心村”现象等。 有人说,中国人往上数三代,多数来自农村,来自泥土。即使人在城市,也经常会遐想“暧暧 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恬淡意境。然而现实中,为了保护古村落,却往往不得不与时间赛跑。有 的村子年久失修;有的村民翻新住房,拆掉祖屋抹去壁画;有的全村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儿童;有 的地方把古村落当“摇钱树”,随意搭建破坏古貌……正如著名作家冯骥才所感叹的那样:“每座 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不能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就让这些古村落在城镇化的大潮中消失不见。” 对于发源于农耕文化的中华文明,村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从《汉书》所言“或久无害,稍 筑室宅,遂成聚落”的自然萌生,到社会学家林耀华在《金翼》里所言“别忘了把种子埋进土里” 的朴素信仰,村落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文化属性。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写道:“从 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这里,“乡土”并不是一个贬义的概念,而是千百年来农 业社会发展特点的集大成。即使是今天,城镇化成为通往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高楼大厦伸向天际 之时,也离不开从历史文脉中吸纳地气。因而,保护村落、振兴乡村,就成了追索“从哪里来”的 方式,也成为标记“向何处去”的注脚。 城乡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构,需要顺势而为、水到渠成。这就意味着保护古村落,不仅要 关注建筑风貌上的岁月留痕,更要聚焦村庄中人们的生活质量。贵州黎平铜关侗寨被称为“时光边 缘的古村落”,当地侗族人居住的干栏式民居有着 700 多年历史。然而,在纳入国家保护试点后, 有的村民却因木房子容易起火,不愿再建民族特色的木居。这启示我们,保护要见物,更要见人。 村民固然是村落保护的第一责任人,但同时也要让他们成为村落保护的受益者。只有传统村落更加 宜居,人们在这里生活质量更好,对村落的保护才有更坚实的基础。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城里人”和“村里人”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 城镇化的目标所在。对许多一辈子种田劳作的村民来说,村子就是他们的家;对拥挤在钢筋混凝土 森林中的人们而言,乡村又何尝不是精神的归宿?村落不可能也不应该一成不变,只是,这样的变 化不应是衰败,而应是成长。惟其如此,才能守护好我们的乡愁,留住我们的根。 (摘编自盛玉雷《守护好乡愁才能留住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生活在城市,会经常遐想乡村的恬淡意境,其重要原因是多数人的根在乡村。 B.想要解决“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问题,就要在保护村落的同时推进城镇化。 C.保护古村落,不是要关注实体建筑,而是要关注村民生活,使其成为受益者。 D.只要村落不断变化成长,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守护我们的乡愁,留住我们的根。 【答案】A 【解析】B 项强调“保护村落同时推进城镇化”错,根据第三段结尾部分内容可知,文章意在强调 保护好古村落。C 项“不是……而是”关系错,原文为“不仅要关注建筑风貌上的岁月留痕,更要 聚焦村庄中人们的生活质量”。D 项“只要……就”关系错误,原文为“唯其如此,才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从现实中古村落锐减现象写起,提出聚焦村民生活质量保护古村落的建议。 B.第三段通过引用《汉书》中的名言,点明了中华千百年来农业社会发展的特点。 C.铜关侗寨的事例从反面印证了保护古村落见物更要见人,保护的基础才更坚实。 D.围绕“守护好村落,才能守护好乡愁留住根”的论点,作者分析了原因及做法。 【答案】B 【解析】B 项引用《汉书》中的名言,点明了村落对于中华文明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近些年来传统村落数量锐减,其中缘由包括过度商业开发和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等。 B.村落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属性,即使在城镇化的今天它也有重要意义。 C.冯骥才的感叹恰恰反映出作家对城镇化大潮来势凶猛、古村落保护时间紧迫的担忧。 D.美丽乡村之所以成为城市人的精神归宿,是因为往上数三代,中国人都来自乡村。 【答案】D 【解析】范围失当,原文是多数来自农村。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 近代以来,为了应对国际战争和冲突,构建持久稳定的国际秩序,一系列全球治理方案接踵而 出,但总体上收获甚微。这不禁令人反思一个重大问题:构建持续和平稳定发展的国际秩序是否可 能? 依照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的理解,构建持续和平稳定发展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能的。在他 看来,战争是伦理发展的必然环节,是保持各民族伦理健康的必要手段,“持续的甚或永久的和平 会使民族堕落”。应当说,在黑格尔所处的现代性发展阶段,这种理解不仅是正确的,还是相当深 刻的。因为黑格尔把握了那个时代主体间、国家间关系的本质,即“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 正如前文所述,在各个国家为了实现自我发展而激烈争夺有限的发展条件时,战争和冲突是不可避 免的,暂时的和平不过是弱小国家面对大国霸权的无奈选择,或多个大国之间的短期相互制衡。在 这种情况下,一旦某一国家在发展中获得更大的优势和力量,平衡便必然会被打破,“弱肉强食” 的国际秩序仍将继续。 但问题在于,当今世界已经远不是黑格尔所处的那个现代性起步和快速发展的时代,而是处于 现代性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今日世界现代性问题的严重化和普遍化,并不是靠丛林法则就能根本 解决的。对外战争不能确保自身和平,限制他国发展不能确保自我发展,不合作就不能发展,不共 赢就不能单赢,这已经是时代发展的大趋势。这时候再抱着传统现代性全球治理方案不放,显然就 不能适应时代发展了。时代发展呼唤新的全球治理方案。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准确把握时代的新特 3 点和新趋势,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全球治理方案,这是时代发 展的必然。中国在世界历史发展中首次突破和超越了传统现代性全球治理方案的单一主体性思维, 在主体性基础上强调公共性,开启了全球治理的崭新篇章。 现代性发展的新阶段和新特点,是所有国家都居于其中的历史境遇。那么,为何唯有中国能够 率先提出超越传统现代性的全球治理方案呢?这并不是出于偶然,而是由中国道路和中国文化决定 的。中国道路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道路,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现代化道路从来就不是个人 主义或自由主义式的发展道路,而始终是一种集体主义或公共主义式的发展道路。这使得中国的现 代性从其开启之日起,就与西方经典现代性存在本质区别。西方的市民社会、原子化的个人、“一 切人反时一切人的战争”,在中国道路中没有生根发芽的土壤。 由此可见,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意义,不仅体现于提出一整套具体的、可操作 的方案,而且做到了准确把握现代性发展的新变化和新特点,成功提出一种超越传统现代性全球治 理观和发展观的新方案。其最根本、最重要的世界意义在在于,中国发展道路的拓展和中华民族复 兴进程的推进,为这种新方案的实施提供了充分的证明和鲜活的示范。 (节选自桑明旭、郭湛《人类命运共同体:历史坐标、现实基础与世界意义》)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黑格尔认为战争是必然的,有了战争就能保持各民族伦理健康,民族就不会堕落。 B. 在现代性发展的初始阶段,战争和冲突不可避免,和平只是小国的妥协或大国间的制衡。 C. 中国为适应时代发展摒弃传统的主体性思维,强调公共性,提出全球治理的新方案。 D. 受中国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现代化道路是一种集体主义或公共主义式的发展道路。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 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 A 项,“有了战争就能……”错,战争只是保持各民族伦理健康 的必要手段。C 项,“摒弃传统的主体性思维”错,原文是“在主体性基础上强调公共性”。D 项, 原文没有谈及中国文化和中国道路的关系。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论题,文章首先设问,然后通过对比论证得出结论。 B. 文章引用黑格尔的“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是为了证明在当时战争和冲突是必然的。 C. 第三段通过分析当今世界处于新的历史阶段,论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D. 文章从历史回顾、现实基础和世界意义等方面来论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问题。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 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 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 C 项,“可行性”错,新的历史阶段论证的是必然性,“可行性”无 中生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过去所提出的一系列全球治理方案收效不大,其中一个原因是没有很好把握时代特点。 B. 因为西方文化关注个体、关注自身利益,所以他们很难提出有效的全球治理方案。 C. 中国如果最初选择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道路,就不会率先提出符合时代的全球治理方案。 D. 全球治理方案只有准确把握现代性发展的新变化、新特点并且具体可操作,才会有效。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考核文中的观点。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 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 C 项,没有中国道路不一定提不出符合时代的全 球治理方案,还有中国文化的因素。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 散文就是散文,何来快餐化 郭军平 时下散文领域有一些学人喜欢把那些精短类的散文称为“快餐化散文”,我实在认为不妥。 散文就是散文,何来快餐化。在散文前面冠以“快餐化”总感觉是对精短类散文的蔑视。持这 种观点的学人无非就是喜好那些长篇大论的三五千字以上或者洋洋万言的散文,总认为这样的散文 就是大散文,就是厚重、有分量、有历史责任感、有生命感悟力的好散文,就是耐人寻味、耐人咀 嚼、流传百世万世千古流芳的好散文;甚至有些学人还极力指责批评各类报纸副刊的散文,称为其 大都是些快餐型散文。这种狭隘散文观的错误认识,其实是严重缺乏文学常识的,是对散文创作领 域的错误指导。 散文创作和其他文学体裁创作一样,都要反映生活,提炼生活,升华生活,指导生活,以其健 康向上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艺术形式来打动读者、感染读者。作为散文素材的生活,本身就是丰富 多彩的、包罗万象的,大到天文地理,小到家长里短,中到国家大事,人物春秋,可以说是无所不 包,无所不有,在所有的文学体裁里,最有表现力的最能够表现生活真实的恐怕还是散文家族,散 文其实就是所有文学体裁里的一个泱泱大国。自古及今,从中到外,几乎所有在文学上有所建树的 文学大师们都有散文著作,更不用说许许多多的无名之辈的散文作者了。 散文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还不是因为其表现形式灵活,不像诗歌那样受到这样那样的约束。 散文,名为散,顾名思义,放开之文,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所可写你自然可以洋洋万言,甚至 几万言自由挥洒,无人嫌你长;无所可写你自然也可以几百字或者千把字来表现,也无人嫌你短。 散文的质量高低好坏不能以长短来评定,评定散文质量的高低好坏最终还是以其是否有思想内涵和 优美的表现形式为准的。 4 有些散文看起来短,但是却以其深厚的思想内涵和优美的艺术形式打动着千百年来的无数读者。 以中国古代散文来看,无论是《论语》的简短的对话体,还是孟子的论辩体,或者是《老子》的格 言体,以至于到《荀子》《韩非子》《庄子》的学者体,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不是因为其内容的长 和短来确定的,而是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艺术形式决定的。唐宋八大家,明清散文,甚至 包括影响较大的《古文观止》里所收录的所有散文,哪一个不是依照这样的标准。如果要按照有些 学人的标准以字数来论短长,这些岂不都成了快餐散文,如果给它们加上快餐二字,岂不是对他们 的亵渎和不尊吗? 古代散文是这样,那么现代散文呢?像鲁迅、郭沫若、巴金、胡适、周作人、冰心、郁达夫等, 他们的精美散文何尝是以长篇大论独领风骚的,恰恰相反,他们的散文大都很精短,具有较高的艺 术性,因此才成为后人们不断学习和借鉴的范本。特别一提的是现代著名散文家梁实秋有一个观点 就是“力求散文精和短”,并且他也是追求“散文精和短”艺术的实践者。那么外国散文家呢?像 培根的哲理散文、蒙田的随笔哪一个是因为长篇大论而驰名中外的呢?因此,散文的长并不标志着 思想容量大,艺术性强;散文的短也不标志着思想内容贫乏,艺术性弱。有些散文的长反而让人感 到啰嗦、乏味、无聊;而有些短,反而让人感到余音绕梁、回味无穷。 因此,散文的写作尽可以依照真情真性真识来写,没有必要以文字的长短来确定其艺术价值的 高低。朱自清的《背影》既不华丽,内容也不长,但是却登上了散文的高峰,指引着散文的创作。 如果以字数长短来评价,岂不是连朱自清这样的大家的文章也成了快餐化散文,这真是对散文的亵 渎,对大师的污蔑。 散文本来就是不拘形式、自由灵活的一种文体,大师们可以写,无名作者就是老百姓也可以写, “以吾手写吾心”,自由倾吐,自由抒发,何来那么多的规矩,何必规定这样写、那样写。东指点, 西指点,好像他就是散文大师一样,其实让他自己来写,也不见得就比谁高明。所以,要让散文创 作繁荣,还是应以一种包容宽宏的视野来看,不要随便框定形式,框定名词,随意贬低报纸副刊上 发表的各类散文;毕竟报纸副刊上的散文无论艺术性还是思想性,其实都是很不错的,去掉“快餐 化”的贬称,恢复散文就是散文的称呼。 (选自《新华副刊》)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快餐化散文”是对精短类散文的蔑视,其判断标准是错误的。 B. 散文素材广泛,因此,根据不同素材进行写作,就会出现形式长短的不同。 C. 散文关注思想内涵和艺术性,与长短无关;散文的质量是以真情真性真识来决定的。 D. 散文创作的繁荣容不得一些批评,要多包容,多鼓励,才会出现精品。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 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 A 项,“‘快餐化散文’是对精短类散文的蔑视”说法绝对化, 原文是“总感觉”。B 项,散文的长短与素材内容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属于强加因果。D 项,“散文 的创作繁荣容不得一些批评”说法错误,无中生有。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文章第 2 段用充分的事例说明有些学人提出“快餐化散文”观点的基础,为下文批驳打下基础。 B. 文章第 3 段作者宕开一笔,阐述了散文文体的本质特点,在第 4 段提出自己的观点,为下文展开 论证作铺垫。 C. 文章第 5、6 段分别从古今中外著名散文家的写作实践来谈论这个道理,显得论证严密,无懈可 击。 D. 文章第 7 段提出了散文写作的依据,这与作者最后一段的论述某些方面有些矛盾。 【答案】 D 【解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 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 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 D 项,“这与作者最后一段的论述某些方面有些矛盾”说法错误,第 7 段作者提出了散文写作的依据为“真情真性真识”,这是揭示了散文写作的原理,与最后一段的 “自由倾吐,自由抒发,何来那么多的规矩”不矛盾。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散文前面加一个“快餐化”是对散文的贬称,文章呼吁去掉,不要乱扣帽子,如果这样,不利于 散文的繁荣。 B. 散文的长与短无关质量的高低,所以我们不能以散文的长和短来评价散文的高低。 C. 如果依照作者提出的观点,那么长文章里可能也有劣品,短文章里可能也有精品。 D. 文章呼吁去掉“快餐化散文”名称,其实是为短文章张目,不利于散文向深度厚重开掘。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考核文中的观点。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 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 D 项“其实是为短文章张目,不利于散文向深度 厚重开掘”理解错误,作者批评了这种说法,但并没有反对文章向长向深开拓。原文第 4 段可为依 据。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 欧阳修与“君子之勇” 孙明 在宋代的政治史、文学史、学术史和思想史上,欧阳修都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人。他以参与庆历 改革而将“以姑息为安”的政治推向王安石变法;以提倡古文而上接韩柳,下开一代文风;以“庆 5 历正学”而从唐代经学注疏传统通往王安石的新学和朱熹的理学集大成。这些发展史统统绕不过他, 后来者却也指摘他。受他提携的王安石,当政后阻挠神宗召他回朝参与变法,说他不知经,不识义 理。朱熹也批评他经学造诣不高,并且不能躬行实践。上世纪六十年代是检讨中国文化的年代,刘 子健先生站在历史家的立场,做宏观趋势的评判:“从欧阳修的经历,看到经学兴而求致用,古文 兴而议论更犀利,士大夫权力提高而反不稳定。总之,儒家思想虽已部分实现,而官僚政治的纠纷, 反因而愈变愈坏,至于不可收拾!”可是当推崇宋学的陈寅恪要托一位先贤来表明心迹时,只找到 了欧阳修。他曾将自己的议论比于曾国藩和张之洞,到“奄奄垂死,将就木矣”的时候,这两个人 却还当不得他一生的旨趣。正是欧阳修高扬儒家君子的理想,“贬斥势利,尊崇气节”,形塑、引 出了宋代的优秀文化,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史家的“空文”乃是有益于“治道学术”的。 生逢一个活泼时代,欧阳修活得波澜跌宕而又丰富多姿。王安石、朱熹用经学不深批评他,却 都不能不承认欧阳修的文章好,欧阳修本心也未必把文学看得低于经学。他也作艳词,广为歌妓传 唱,这是道学家攻击他不重实践的原因之一,今天说起来却让人更觉得欧阳修的自由与可爱。欧阳 修喜欢酒,他不仅以“醉翁”自况,同游诸君也多是爱酒的人,连称赞诗僧,也是在“酒友”的语 境中豪阔道出的:“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皆奇男子也。然喜为歌诗以自娱。当其极饮大醉, 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美文、美人、美酒,若止步于人生快意,欧阳修也就是个 烂漫文人,在如此快意中,他对衰老的惶惑更见生命经验的厚度。庆历二年,正是事业的上升期, 欧阳修却由亲见朋友的生老盛衰,而自叹“余亦将老矣”。面对衰老,他也“形骸苦衰病,心志亦 退懦。前时可喜事,闭眼不欲见”。他本是继韩愈起而排佛老之说的,而立时寄希望于“不朽”, 最后却对佛教生出崇敬之意。放纵、疏阔、消极,凡此所思所行,不仅不与儒家君子的追求矛盾, 反让我们看到君子的意态并非“假道学”的刻板印象,而是儒释道共同证成,丰满、终极而深沉, 还有一点侠义。欧阳修的豪气也一边在生命的惶惑中徊磨,一边又在世俗之美与信仰思考中淬炼, 最后,在进退的大问题上顽强地绽放儒家道德的的灿烂光芒。六十五岁的欧阳修“以论政不合,固 求去位”,当时还未到归田的年龄,故“天下益以高公”。史传评欧阳修一生“可谓有君子之勇”。 君子之勇,即是道德之勇。士大夫学术和政治一身二任,但皆以道德统驭之。 (选自《读书》,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在宋代的政治史与文学史、学术史和思想史之间,欧阳修都算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人。 B. 陈寅恪将自己的议论比于曾国籓和张之洞,而寄托、表达心迹的先贤却找了欧阳修。 C. 欧阳修所作的艳词表达自由与爱意,广为歌妓传唱,这使得道学家攻击他不重实践。 D. 因享有了美文、美人、美酒的人生快意,欧阳修对衰老的惶惑更见生命经验的厚度。 【答案】B 【解析】A 项,“在宋代的政治史与文学史、学术史和思想史之间”表述不当,混淆范围,原文是 “在宋代的政治史、文学史、学术史和思想史上”。C 项,“欧阳修所作的艳词表达自由与爱意” 错,因果倒置,原文是“他也作艳词,广为歌妓传唱,这是道学家攻击他不重实践的原因之一,今 天说起来却让人更觉得欧阳修的自由与可爱”。D 项,“因享有了美文、美人、美酒的人生快意” 错,曲解文意,原文是“美文、美人、美酒,若止步于人生快意,欧阳修也就是个烂漫文人”。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文章开篇先肯定了欧阳修在宋代文化上的地位,之后以“庆历改革”“倡导古文”“庆历正学” 三个例子证明了这一点。 B. 文章第一部分用了引证、例证,例证中还包了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的使用比较自然地引出欧阳修 的“君子之勇”的内涵。 C. 文章第二部分采用多样变化的论证视角:既有古人的视角,也有今人的视角;既有欧阳修本人的 视角,也有作者的视角。 D. 文章将述、评、论结合,既述说了欧阳修在文化上的贡献,也评价了他的影响和意义,还论证了 他“君子之勇”的要义。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 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C 项“也有今人的视 角”错,文中没有今人的视角。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王安石、朱熹批评欧阳修“经学造诣不高”“不能躬行实践”,作者引用刘子健先生的观点表明 这可能因“官僚政治的纠纷”而起。 B. 欧阳修高扬儒家君子的理想形塑并引出了宋代的优秀文化,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史家的“空 文”其实是有益于“治道学术”的。 C. 王安石、朱熹都不能不承认欧阳修的文章好,虽然他们都用“经学不深”批评欧阳修,其实欧阳 修本心也未必把文学看得低于经学。 D. 欧阳修的所思所行让我们看到君子的意态是儒释道共同证成的,君子之勇是一种道德之勇,道德 价值高于并统摄学术与政治的价值。 【答案】D 【解析】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 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 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比如本题 B 项“道德价值高 于并统摄学术与政治的价值”错,原文是“士大夫学术和政治一身二任,但皆以道德统驭之”,并 没有说道德价值高于学术与政治的价值。 6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 唐人古体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 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 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 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 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 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一般说来,较之 魏晋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 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生发议论, 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 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 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南朝)以前诗 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 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 攀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分了。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 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子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变,可 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 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 谓通达之见。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五七言 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 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说话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 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杜甫《自京 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 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 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杜甫《哀江头》),以至于“中兴诸将 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马》),则不管是悲慨 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抗坠,铿锵成韵。我国古 代传统上有诵诗与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 分别大抵类此。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在东汉中叶以后即日渐脱离 音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范围内,直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 乐歌唱的缘故。 (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有删改) 1. 关于古体诗,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 五七言古体至唐而新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唐人古体虽名为“古体”,其实已与以往古风 不同。 B. 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的 特点。 C. 古体诗在形式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更似绝句律诗。 D. 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在唐出现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生命力更强的近体诗后,逐渐走向衰微。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B 项,“因而”强加因果,由文中内 容可知,“格律限制并不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皆是古体 诗的特点,前后没有因果关系,另外,原文中说古体诗“格律限制不太严格”,而非“并不严格”。 C 项,“更似绝句律诗”没有依据。D 项,“逐渐走向衰微”无中生有。本题后三个选项的信息主要 集中在文本的第一段,但 C 项中的“更似绝句律诗”和 D 项中的“逐渐走向衰微”需结合全文内容 来判断,B 项原文中各个特点之间是并列关系,不存在因果联系。 2. 下列关于“汉魏古诗”和“唐人古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汉魏古诗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在作品表现范围上,不像唐人所作古诗那样开阔。 B. 唐人古诗有的在今体诗的影响下表现为声律和谐与对仗工整,有的继承汉魏古诗有意“反律 化”。 C. 就含蓄淳厚的作风而言,汉魏古诗略胜一筹;就表情达意的功能而论,唐人古诗则更具优势。 D. 两者各具特色,由汉魏古诗到唐人古诗,是变化,是拓展;一味地贬抑唐人古诗,失之偏颇。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B 项,原文是说“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 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 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可见“反格律化”是受到今体诗的影响,而非继承汉魏古诗。据此可知 B 选项说“继承汉魏古诗”在文中没有依据。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清王士禛对唐人五言古诗只认可五家,足见其偏见;明许学夷明察唐人五古特色,其观点可谓通 达。 B. 本文引用的语句分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 7 同。 C. 本文第三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明确了唐人古体中的五言和七言在节奏感和韵律感方面的不 同。 D. 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抒情悲慨,读来抑扬抗坠,铿锵 成韵。 【答案】B 【解析】B 项,“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不正确,引用的 诗论部分,在于陈述观点,是为了说明后人对唐人古诗的态度,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唐人古体中五 言和七言的区别。有的是为了说明古人对唐代的古诗有偏见,如引用清朝王士禛的“四唐古诗之变, 可以略睹焉”就是为了说明王士禛对唐代古诗有偏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