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0 发布 |
- 37.5 KB |
- 3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件:第32讲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31张)
第 32 讲 PART 32 区域农业发展 ——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考点分阶突破 │ 当堂自主检测 第 32 讲 考纲解读 ①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特点及存在问题。 ②区域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③区域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考点分阶突破 一、自然条件 考点一 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 主干整合 特征 影响 气候 条件 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水热条件基本可满足作物一年一熟;农作物易受到低温冻害的影响 地形 条件 平原、山地、高原相对完整 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条件;山地丰富的森林为我国三大林区之首;东北平原面积居我国三大平原之首;西部高原地势平坦,降水较多,是优质草原牧场 土壤 条件 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使东北地区粮食单产较高,是东北地区成为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之一 考点分阶突破 二、社会经济条件 图 32-1 我国主要农业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考点分阶突破 知能拓展 典型地区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方向 农耕区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过度注重耕作业,忽视了多种经营,从而使农耕区生态退化;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出现土壤污染、农产品质量下降等现象 走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之路;延长产业链,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工业,提高经济效益;向生态化方向发展,建绿色农产品基地 牧区 内蒙古高原、青海牧区 过度放牧引起草场退化 保护草地,建人工草地,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对畜牧产品进行深加工 林区 东北大、小兴安岭林区 只采不育、资源衰竭、生态环境恶化 采育结合,对林木产品进行深加工 考点分阶突破 考向一 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特征 1 . [2015· 浙江卷 ] 经过半个 多世纪的开发,三江平 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 用。图 32-2 为三江平原 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 示意图。完成 (1) ~ (2) 题。 题组训练 图 32-2 考点分阶突破 (1) 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可推断出 ( ) A .甲地海拔较高 B .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 C .丁地地势低平 D .丁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甲地 【 答案 】 (1)B 【 解析 】 第 (1) 题,本题主要考查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图中甲地位于三江平原,海拔较低;丙地附近原来有耕地,可判断该地农业基础较好,故其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丁地位于河流上游,为林地主要分布区,地势较高,开发耕地会加剧水土流失。 考点分阶突破 (2) 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 ( ) ① 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②增加耕地面积 ③增加农业资金投入 ④改变耕作制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答案 】 (2)B 【 解析 】 第 (2) 题,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会导致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减少,促使当地农业实行机械化作业,利于农业大规模经营;目前该地区耕地面积较大,故增加耕地面积与农业大规模经营关系不大;增加农业资金投入,有利于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有利于农业大规模经营;改变耕作制度与农业大规模经营无关。 考点分阶突破 考向二 东北地区的区域特征 2 . 读我国东北地区轮廓图 ( 图 32-3) ,完成 (1) ~ (2) 题。 (1) 下列关于东北地区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东北平原的西、北、东三面分别为小兴安岭、 大兴安岭和长白山 B .东北平原由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组成 C .该地区地形最突出特征是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D .东北平原的特征为面积广大,多丘陵地貌 图 32-3 考点分阶突破 【 答案 】 (1)C 【 解析 】 第 (1) 题,东北平原西、北面分别是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东北平原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组成,地表坦荡,少丘陵。 考点分阶突破 (2) 下列关于东北地区土地资源的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 ) A .耕地面积大,但分布分散 B .宜农荒地多,但肥力不高 C .有大面积肥沃的红土地 D .地势平坦,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 答案 】 (2)D 【 解析 】 第 (2) 题,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广大,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宜农荒地多,耕地集中连片分布,非常适合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考点分阶突破 考点分阶突破 一、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三大问题及对策 主干整合 考点二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问题 对策 黑土 开发 生产潜力尚未充分发挥,表土流失较为严重,土壤肥力下降 ① 实行 “ 少耕深松、耕松结合、深松蓄水 ” 的耕作制度;②加强黑土的培肥,增施有机肥;③植树造林,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 林业 发展 森林资源不断减少,森林覆盖率日益下降 ① 以营林为主,合理采伐; ② 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生态环境 湿地 保护 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湿地面积逐年减少,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动物的栖息环境日益恶化 ① 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②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田;③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 考点分阶突破 二、东北地区商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方法 途径 调整农业 产业结构 稳步发展商品粮生产;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发展第二、三产业 推进农业产 业化进程 加强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抓好养畜基地建设,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强农业基 础设施建设 加强治涝和灌溉工程建设,提高抵御旱涝能力;加快中低产田和水土流失耕地的治理;加强农畜产品加工和市场建设 加快农业技 术应用推广 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速文化教育普及,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改善农业 生态环境 加强耕地建设和保护,搞好森林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护,合理解决农牧交错带的农牧争地矛盾 考点分阶突破 三、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 图 32-4 考点分阶突破 1 .区域农业发展条件评价 既要分析优势条件,又要找出制约因素。优势条件或制约因素一般包括位置、 自然条件 ( 地形、气候等 ) 、资源、交通、产业基础、政策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可确定 区域产业发展方向。 2 .区域农业特点的描述 区域农业特点的描述一般包括农业地位、农业类型、主要农产品、农业分布区、 耕作制度、农业经营方式、农业现代化水平等方面。 3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及防治措施 针对限制性因素或人地关系矛盾,找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遵循“人地协调、 因地制宜、趋利避害”的原则提出防治措施和建议。 考点分阶突破 4 .区域农业区位条件的评价方向 思考方向 答题术语 农业区位条 件评价的答 题要素 有利 条件 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等等 不利 条件 热量、光照、水分不足,多旱、涝等灾害,土壤贫瘠,交通不便,机械化程度低,科技水平低,等等 考点分阶突破 四、我国商品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图 32-5 考点分阶突破 考向一 区域农业发展产生的问题 3 . 图 32-6 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区域土地利用的 变化。将该区域分为 25 个方格,每个方格 中的两个数字按从左向右的顺序分别代表 1979 年和 2005 年土地利用类型。据此完 成 (1) ~ (2) 题。 (1) 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 ) A .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 B .空气湿度明显增加 C .干旱、洪涝发生频率减小 D .水生生物物种增加 题组训练 图 32-6 考点分阶突破 【 答案 】 (1)A 【 解析 】 第 (1) 题,由图中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可知,湖泊转变为耕地,湖泊面积减小,空气湿度会明显减小,水生生物物种会减少,干旱、洪涝的发生频率会增加,故 B 、 C 、 D 项错误。 考点分阶突破 (2) 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 ) A .推广蔗基鱼塘 B .推广水稻种植 C .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D .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 答案 】 (2)C 【 解析 】 第 (2) 题,该区域处在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带,属于典型的灌溉农业区,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不适合发展基塘生产,排除 A 项,也不适合发展水稻种植和大牧场放牧业,排除 B 、 D 项。 考点分阶突破 考向二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4 . 图 32-7 为我国东北地区中西 部的草业 — 畜牧业 — 加工业 耦合发展模式示意图。读图, 完成下列问题。 (1) 简述“易地育肥”对草场 建设的意义。 图 32-7 考点分阶突破 【 答案 】 (1) 减轻对草场的压力,有利于保护草场;有利于实施退耕还草。 【 解析 】 第 (1) 题,“易地育肥”将牲畜幼仔转移到中部产粮区育肥,减轻了对西部草场的破坏,并且有利于实施退耕还草。 考点分阶突破 (2) 指出西部草原区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 答案 】 (2) 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推动退耕、退牧和围栏限牧工程的顺利实施,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 解析 】 第 (2) 题,使草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牧业走集约化的道路。 考点分阶突破 (3) 图中所示生产模式对西部草原区、中部产粮区各有什么影响? 【 答案 】 (3) 这种农业生产模式有效地保护了西部草原区的生态环境,使中部产粮区的粮食就地转化,使中西部地区建立了密切的协作关系,形成有机联系的产业链条,各自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 解析 】 第 (3) 题,有利于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做到了区域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在专业化的基础上实现大力协作、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具有保护作用。 当堂自主检测 图 32-8 中甲地出产的小枣因核小肉厚、含糖量高而成为优质红枣品种。据此完成 1 ~ 3 题。 1 . 甲地因地制宜种植该品种枣树, 主要是因为其( ) A .耐旱 B .耐涝 C .抗病虫害 D .占耕地少 图 32-8 考点分阶突破 【 答案 】 A 【 解析 】 根据经纬度及等高线可大致判断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甲地因地制宜种植枣树,区域环境应该是干旱,所以枣树耐旱,选 A 。 当堂自主检测 2 . 对甲地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A .干旱 B .洪涝 C .台风 D .冻害 【 答案 】 D 【 解析 】 枣树耐旱,排除 A 。甲地海拔在 2000 ~ 3000 米,且该地在冬半年为冷锋 ( 寒潮 ) 影响范围,就应该考虑其主要的自然灾害为冻害。甲地深居内陆,台风影响不到,排除 C 。该地降水少,发生洪涝的可能性小,排除 B 。故选 D 。 当堂自主检测 3 . 甲地小枣品质优良,主要是因为该地( ) A .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B .气温日较差小,降水多 C .降水少,地势平坦 D .绿洲广布,土壤肥沃 【 答案 】 A 【 解析 】 甲地小枣品质优良,含糖量高,主要是因为光照强和气温日较差大,利于糖分积累。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 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生长过 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 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图 (a) 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 地。图 (b) 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 园景观。世界上酒精度最高 (16.2 度 ) 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 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 当堂自主检测 图 32-9 考点分阶突破 (1) 分析甲地有利于种植葡萄的地形、气候条件。 【 答案 】 (1) 甲地位于 ( 南北向的 ) 河谷中,灌溉 ( 和排水 ) 条件好; ( 北纬 45° 附近 ) 葡萄生长季节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葡萄成熟期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 【 解析 】 第 (1) 题,读图 (a) 可知,甲地在河流沿岸,附近等高线密集,由此可知,地形为河谷。由图中给出的经纬度可知该区域为欧洲西部的地中海沿岸地区,为地中海气候。答题时要注意这种地形和气候条件是如何有利于葡萄生长的,这点可从题文当中给出的光照和昼夜温差两方面说明。 考点分阶突破 (2) 简述乙地气候类型和特点,并说明气候条件以及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 答案 】 (2) 乙地 ( 临近地中海 ) 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葡萄生长季节光照、热量充足。鹅卵石利于保持土壤水分 ( 利于地表水下渗,防止土壤水分蒸发 ) ;鹅卵石白天 ( 受到太阳辐射 ) 增温快,夜间降温也快,增大气温的日较差,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 【 解析 】 第 (2) 题,首先说明乙地的气候及其特点。通过经纬度确定是地中海气候,特点是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然后从气候和鹅卵石两方面说明其对葡萄生长的影响。气候条件可仿照第 (1) 题做简要描述,而鹅卵石的存在起到加强作用。因为鹅卵石增温快、降温快,可以增大气温日较差,利于葡萄糖分的积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