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通用版专题3-1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练习)-2020年领军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通用版专题3-1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练习)-2020年领军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作业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1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解析版)‎ 一、 选择题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冲刺(四)】径流深为径流总量和流域面积之比,径流深又分为地表径流深和地下径流深。下图示意我国西南地区某小流域多年平均月降水量与径流深,该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约1334mm,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约920mm,地表和地下多年平均径流深合计约为757mm。‎ 据此完成下列1-3题。‎ ‎1.该流域5月份较4月份降水量明显增加,而径流深增加缓慢,与此不相关的是 A.3、4月地表较为干燥 B.流域内植被茂盛,水流汇聚速度慢 C.4、5月农业用水较多 D.前期地下溶孔裂隙处于非饱和状态 ‎2.若不考虑人类因素,下列有关该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流域水资源总量减少 B.有流域外地表径流汇入 C.有流域外地下径流汇入 D.流域内地表水下渗严重 ‎3.地下水矿化度是指单位体积地下水中可溶性盐类的质量,浅层地下水矿化度与农业生产和植被状态等方面密切相关。调查发现,当地秋季地下水矿化度最低,水质最好。有关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A.植被生长旺盛,消耗土壤矿物质最多 B.作物大多已成熟,化学肥料使用量少 C.秋季降水量大,雨水淋溶作用较强 D.河流径流较大,流水溶蚀作用较强 ‎【答案】1.B 2.C 3.B ‎【解析】考查水循环相关知识。‎ ‎1.5月份较4月份降水量明显增加,径流深增加缓慢,是因为春季气温回升快,大风天气多,气候干旱,地表较为干燥,同时前期降水少,地下溶孔裂隙处于非饱和状态,吸纳大量降水,春季作物返青,工农业需水量大,因此ACD正确,B错误,选B。‎ ‎2.不考虑人类因素,即没有工农业用水以及生活用水和浪费的影响,因此该流域水资源总量不会减少,没有人类活动干扰,没有流域外地表径流汇入,但是地下含水层是相通的,因此会有流域外地下径流汇入,流域内地表水下渗严重除了地形的因素之外,人类活动比如铺设砾石会拦截地表径流增加下渗,植树种草也会增加下渗等,因此正确答案选C,ABD错误。‎ ‎3.当地秋季地下水矿化度最低,说明单位体积地下水中可溶性盐类的质量少,水质最好,同时浅层地下水矿化度与农业生产和植被状态等方面密切相关,秋季作物大多已成熟,浅层地下水中和化学肥料使用量相关,矿化度最低化学肥料使用量少,因此正确答案选B。主要和植被有关,和降水对地表的影响无关。ACD错误。‎ ‎【2017届江苏省(中华中学、溧水高级中学)等六校高三2月联考】左图中A、B分别为两条河流上的观测站。多年数据显示,两条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均较大,右图是甲河流某季节河流水位与两侧的地下潜水位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4-5题。‎ ‎4.关于左图区域地理环境叙述正确的是 A.大陆沿岸有暖流经过 B.大陆沿岸终年受西风影响 C.A、B两地自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防洪任务最重的月份是1月或2月 ‎5.右图所示季节叙述正确的是 A.此季节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B.此时可能是7、8月 C.此季节河流处于枯水期 D.此时可能是 1、2月 ‎【答案】4.C 5.B ‎【解析】‎ ‎4.由材料可知,该河流径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说明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区,7、8月份降水较多,因此防洪任务最重的月份是7月或8月,A、B两地自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所以C正确。‎ ‎5.由材料可知,该河流径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说明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区,7、8月份降水较多,右图所示季节,河流处于丰水期,河流水补给地下水,所以B正确。‎ ‎【湖南省长郡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查干诺尔湖是位于内蒙古中部的封闭型内流湖,由咸淡分明的东、西两湖组成。雨季时,其中一湖的湖水会越过两湖间的天然土坝向另一湖泄水。20世纪90年代,人们为了引用东湖水源,在土坝上修筑水闸,阻断了两湖间的水体交换。受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西湖不断萎缩,至2002年几乎干涸,湖区盐碱尘暴多发2003年起,随着大面积推广碱蓬(植株高可达1米,能吸收土壤盐分)种植,湖区生态得以改善。下图示意1987年和2007年的查干诺尔湖。‎ 读图回答下列6-7题。‎ ‎6.判断雨季时东、西两湖中水位较高的湖泊及湖水性质( )‎ A.东湖淡水湖 B.东湖咸水湖 C.西湖淡水湖 D.西湖咸水湖 ‎7.对1987—2002年期间查干诺尔湖湖区年蒸发总量和流域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叙述正确的是( )‎ A.湖区年实际蒸发总量增加 B.湖区年可能蒸发总量减少 C.流域年降水量增加 D.流域年降水量减少 ‎【答案】6.A 7.D ‎【解析】试题考查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 ‎6.两幅图对比后可知,水闸修建后,西湖面积明显萎缩,而东湖变化不大,说明水闸修建前东湖水流向西湖,因此东湖水位高,是淡水湖,A正确。‎ ‎7.该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蒸发旺盛;西湖面积萎缩,可蒸发面积减少,湖区实际蒸发量减少;可能蒸发总量因全球变而增加;西湖干涸说明汇入的地表径流锐减,流域降水量减少,D正确。‎ ‎ ‎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第八次模拟】‎ 作为一种新型灌溉方式,涌泉根灌通过微管把水肥溶液直接输送到果树根区,进行地下局部灌溉。下图示意我国陕西省某果园6月初采用不同方式(滴灌和涌泉根灌)灌溉后1小时和24小时土壤含水量的垂直分布状况,滴灌和涌泉根灌所使用的水量相同。据此完成下列8-10题。‎ ‎8.图中表示涌泉根灌24小时后土壤含水量的曲线序号是 A.① B.②‎ C.③ D.④‎ ‎9.该果园果树根系集中分布的土壤深度为 A.0—30厘米 B.40—70厘米 C.60—90厘米 D.90—120厘米 ‎10.与滴灌相比,涌泉根灌能够 A.提高地下水位 B.增加土壤蒸发 C.减少杂草生长 D.减少植物蒸腾 ‎【答案】8.D 9.B 10.C ‎【解析】‎ ‎8.根据材料,“涌泉根灌通过微管把水肥溶液直接输送到果树根区”,从图中看,根管比滴灌的水分布深度要深,③④为根灌,①②为滴灌,排除AB;③与④相比,④曲线的水分分布范围广,集中性低,因此④为根灌24小时之后的土壤含水量,故选D。‎ ‎9.该果园果树根系集中分布的土壤深度可以根据根灌的深度进行判断;从图上看,根灌土壤含水量较大处分布在水深40—70厘米的深度处,即为植物根系分布位置,故选B。‎ ‎10.滴灌和根灌都是节水灌溉方式,不会影响地下水位,A不对;相对于滴灌,根灌在地下根系分布处,降低土壤蒸发,B不对;根灌后水分很快被作物根系吸收,杂草生长缺少水分,生长不好,C对;根灌和滴灌不影响植物的蒸腾,D不对。‎ 故选C。‎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第八次模拟】新疆的坎儿井是人工开挖可自流引水的古代水利工程,是绿洲农业及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它由竖井、暗渠 (含集水段与输水段)、地面输水的明渠道和储水用的涝坝等部分组成(下图)。 近几十年来,坎儿井水量衰减或干枯等现象威胁绿洲。据此回答下列11-13题。‎ ‎11.坎儿井水冬季不断流,其主要原因是 ‎ ‎①地下水补给为主水源稳定 ②全球变暖,冰雪融化增多 ‎③ 暗渠输送,受气候影响小 ④山地阻挡冬季风,冬季不易结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绿洲位于坎儿井的 A.竖井周围 B.明渠两侧 C.坎儿井上游 D.涝坝下游 ‎13.近几十年来,坎儿井水量衰减的主要原因 A.超采地下水导致区域地下水位下降 B.城市化使硬覆盖增多,下渗减少 C.全球变暖,高山冰雪融水减少 D.砂砾石层,使井水下渗,水量变少 ‎【答案】11.C 12.D 13.A ‎【解析】‎ 本题以新疆坎儿井为背景资料,考查有关区域水资源的问题。第1题分析坎儿井冬季不断流的原因,应该从坎儿井的水的来源方面考虑。第2题考查绿洲的分布。仔细观察图示信息,可以看出绿洲的分布位置,再结合影响绿洲分布的因素进一步验证即可。第3题注意题目强调“近几十年来”应该更多的是人为原因导致。‎ ‎11.从图中看,坎儿井的水源以地下水补给为主,水源稳定,①对;全球变暖,冰雪融化增多,冬季不会融化,②不对;该地流水经过暗渠输送,受气候影响小,较稳定,②对;该地坎儿井的水经过地下补给,与冬季是否结冰没关系,③不对。故选C。‎ ‎12.竖井位于坎儿井的集水和输水段,地下水埋深较深,取用水不方便,不是绿洲分布地,A不对;从图中看,明渠两侧并没有绿洲分布,明渠是在地面进行输水的河段,要输水至涝坝存储,不是绿洲集中地,B不对;坎儿井上游地下水水位低,地形坡度大,不是绿洲分布地,C不对;从图中看,在涝坝下游有绿洲分布,此处水源丰富,取水方便,D对。‎ 故选D。‎ ‎13.近几十年来,由于人口增多,超采地下水导致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坎儿井失去了水的来源,A对;城市化使硬覆盖增多,下渗减少与坎儿井的消失关系不大,B不对;全球变暖,高山冰雪融水短期应该增多,C不对;砂砾石层在近几十年没有发生变化,对井水的下渗的变化影响不大,D不对。故选A。‎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19年高三5月调研】下图示意R河流域,R河最终注入L湖。L湖后期因面积缩小一分为二。据此回答下面14-16题。‎ ‎14.R河径流量从源头到河口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15.L湖“一分为二”的原因不包括 A.人类过度引用河水 B.流域内蒸发量增大 C.源头冰川融水增加 D.湖泊中部地势较高 ‎16.L湖萎缩对周边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为 A.农业灌溉水源减少 B.空气水汽含量增加 C.当地气温日趋升高 D.土地的荒漠化加剧 ‎【答案】14.C 15.C 16.D ‎【解析】本题以为我国西北地区某区域为例,考察河流径流量的变化、湖泊水文特征及面积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4.本题考查河流流量的变化,据图分析R河发源于祁连山两山之间,有高山冰雪融水的补给,水量不断增加,逐渐流出山后,由于气候干旱蒸发增加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水量减少,并出现断流,据此判断R河流量:先增大后减少,故选C。‎ ‎15.本题考查湖泊水量变化的原因,L湖“一分为二”说明湖泊水量减少,面积萎缩,结合选项,人类过度引用河水、流域内蒸发量增大、湖泊中部地势较高都会造成湖泊一分为二,A、B、D错误;而源头冰川融水增加会增加湖泊的水量,湖泊水位上升,不会造成一分为二, C正确,故选C。‎ ‎16.据材料分析,L湖萎缩,说明水量减少,会导致农业灌溉水源减少,但不是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A错;湖泊面积减少,导致蒸发量减少,空气中水汽含量减少,B错;当地气温的变化与气候变化一致,C错;当地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湖泊面积萎缩会加剧当地土地的荒漠化,D正确。‎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美国波特兰市的数条街道按照“低影响开发”理念和技术,将人行道和街道侧石间的空间利用起来,建设了若干个连续的侧石扩展池,并在池中种植植物,形成一条特殊的“绿色街道”。下图左图示意侧石扩展池的结构和雨水流向,右图示意绿色街道景观,据此完成下列17-18题。‎ ‎17.在侧石扩展池内设计小型拦水坝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增加雨水的 A.储水量 B.蒸发量 C.下渗量 D.径流量 ‎18.“绿色街道”最适合建设在城市的 A.中心商务区 B.高级住宅区 C.停车场附近 D.街心公园内 ‎【答案】17.C 18.B ‎【解析】考查“绿色街道”的生态功能。‎ ‎17.拦水坝减缓地表径流汇水速度,可以增加下渗水量。故选C。‎ ‎18.“绿色街道”交通建设主要是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全面构建集排水、蓄水、绿化于一体的城市生态系统,推进“绿色街道”建设,大幅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打造更高水平的和谐宜居环境,最适合建设在城市的高级住宅区。故选B。‎ ‎ ‎ ‎【江苏省七市(南通、泰州、扬州、徐州、淮安、宿迁、连云港)2019届高三第三次调研】千泉湖是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南部边缘沙漠中的淡水湖,因湖区泉眼众多而得名。近年来,湖泊面积扩大至5 000多亩。下图为千泉湖位置及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19-20题。‎ ‎19.千泉湖湖水的主要补给形式为(  )‎ A.大气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C.地下水 D.冰川融水 ‎20.千泉湖面积的扩大主要是由于(  )‎ A.夏季风的增强 B.全球气候变暖 C.冬季积雪增多 D.植被覆盖增多 ‎【答案】19.C 20.B ‎【解析】本题组考查有关水体相互补给的知识点。‎ 第19题湖水的主要补给方式的判断要根据材料中信息,如“千泉湖是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南部边缘沙漠中的淡水湖,因湖区泉眼众多而得名”得出湖水是泉水涌出形成,再根据相关知识判断即可。第20题解答此题要结合上一问湖水的主要补给方式,然后结合选项进行分析解答。‎ ‎19.A. 根据材料,该地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南部边缘沙漠中”,位于中国西北内陆地区,大气降水少,A不对。B. 季节性积雪融水水量较少,且只在春季出现,因此不是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B不对。C.根据材料,“因湖区泉眼众多而得名” ,因此湖水是由泉水涌出形成;泉水是指地下水在出露地表形成的,因此,该湖水的主要补给方式是地下水,C对。‎ D.冰川融水与气温呈正相关,夏季会形成汛期,冬季会出现断流,因此该地湖水不是直接由冰川融水补给;D不对。故选C。‎ ‎20.A. 该地由于远离内陆,且受到高大山脉阻挡,很难受到夏季风影响,A不对。 ‎ B. 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冰川融水增多,更多地补给地下水,地下水补给湖水的水量增加,B正确。C. 该地受海洋水汽影响小,因此冬季积雪量较少,因此冬季积雪增多影响不大,C不对。D. 植被生长会耗用水量,植被覆盖率增加短时间内可能会使湖水面积缩小,而不是增加,D不对。‎ ‎【山东省枣庄市2019届高三5月份调研】内蒙古河套灌区(下图所示)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用水主要来自黄河。近年来随着引黄水量的减少,部分灌区实施了“井渠结合”的灌溉方式,即打井抽取地下水补充灌溉。据此完成下列21-23题。‎ ‎21.“井渠结合”灌溉主要是为了 A.降低地下水矿化度 B.降低地下水位 C.弥补河水水源不足 D.治理土壤盐渍化 ‎2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不适合“井灌”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3.该地每年10—11月定期引黄河水集中浇灌耕地,其目的是 ‎①灌溉增产 ②淋盐排盐 ③补充地下水 ④储水保墒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21.C 22.D 23.D ‎【解析】‎ ‎21.由“近年来随着引黄水量的减少,部分灌区实施了‘井渠结合’的灌溉方式”分析,这种方式主要是为了应对黄河水量不足,蒸发强,灌溉用水量大的问题,故C项正确。井水矿化度比河水高,所以不能降低矿化度,治理盐碱化,同时也不是为了降低地下水位,故ABD项错误。‎ ‎22.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地下水矿化度分析,丁地矿化度最高,抽取灌溉易造成盐分在地表积累,所以最不适合“井灌”的是丁地,故选D正确。‎ ‎23.该地每年10—11月已经进入农业生产淡季,定期引黄河水集中浇灌耕地,其目的不是①灌溉增产和③补充地下水 。通过引盐度低的河水可以溶解地表因蒸发析出的盐分,降低土壤盐度,同时补充因夏季蒸发而减少的土壤水分。故②④正确,选D项。‎ ‎【点睛】‎ 地下水中的盐分不会随水蒸发离开地面,相反会在地表析出集聚。‎ 二、综合题 ‎24.【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第四次模拟】图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m。R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mm。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 ‎(1)R河大峡谷呈现出谷底荒漠,北壁林木苍翠,南壁植物稀少的景观,分别说明其成因。 ‎ ‎(2)分析R河河口出现断流现象的人为原因。 ‎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气、水、土、地、生等各方面)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 ‎【答案】(1)大峡谷深居内陆,谷底下沉气流控制,降水稀少,形成荒漠景观;北壁为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林木苍翠;南壁为背风坡,降水少,植物稀少。‎ ‎(2)甲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多,R河梯级开发和引水工程截留了大量中上游来水.使下游的径流量减少,河口出现断流现象。‎ ‎(3)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质变差;来水来沙的减少。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海水入侵,海岸线侵蚀加剧;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蒸发旺盛.气候更加干旱,大陆性增强;荒漠化加剧,下游生态环境趋向恶化。‎ ‎【解析】‎ 本题以流域及周边地区图为背景,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应用,考查河流出现断流的原因,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详解】‎ ‎(1)根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可以确定R河河口是地中海气候;吹西风(西南风)时,来自海洋的湿润的西南风顺河谷向里吹,大峡谷北壁为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所以林木苍翠;南壁为背风坡,降水少,所以植物稀少。‎ ‎(2)河口的断流显然与河流中上游地区大量截水、用水有关,故可以从水利工程的截水和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量增大两个方面作答。结合材料中信息,“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说明了甲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多,R河梯级开发和引水工程截留了大量中上游来水,使下游的径流量减少,因而河口出现断流的现象。‎ ‎(3)自然环境要素包括:气候、水文(河、湖)、生物(动物、植物)、土壤、岩石(地形、地貌)等。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就从以上角度思考、分析、表述。对水文角度,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质变差;来水来沙的减少。土壤角度,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生物角度,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气候角度,气候更加干旱,大陆性增强。地形地貌角度,海水入侵,海岸线侵蚀加剧。‎ ‎25.【广东省深圳市宝安中学等七校联合体2019届高三冲刺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25题。‎ 赵述岛位于中国南海西北部,面积0.22平方公里。200多位居民生活在岛上,缺水缺电一直是困扰岛上居民生活的主要问题。以前靠轮船“送水”,后来用柴油机发电淡化海水,但仍未能很好解决岛上饮水问题。2017年,江苏某公司生产的世界首台“风光储互补智能微电网海水淡化成套设备”建成运转,可日产淡水100吨,供600人一天使用,达到了国家桶装饮用水的标准,结束了当地“淡水贵如金”的历史。该设备结合海岛特点,采用集装箱式模块化的运输和安装方式。下图为集装箱式微电网海水淡化设备工作原理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赵述岛淡水资源缺乏的原因。‎ ‎(2)说明赵述岛引进风光储互补智能微电网海水淡化技术的理由。‎ ‎(3)简述该海水淡化设备能够实现稳定供电供水的原理。‎ ‎(4)简述该海水淡化设备采用集装箱式运输和安装方式的优势。‎ ‎【答案】(1)岛屿面积小,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人口相对较多,生活需水量大。‎ ‎(2)岛屿缺水缺电,市场需求大;柴油机发电淡化海水技术,能源运输和消耗大;临海,风力大,风能资源丰富;纬度低,太阳辐射能丰富;风能、太阳能等是清洁能源,污染小,可以有效解决岛屿供水供电问题。(任答3点)‎ ‎(3)晴朗的白天可利用太阳能、风能供电供水;阴天和夜晚太阳辐射能不足,利用风力发电实现供电供水;当日照充足或风力很大导致产生的电能过剩时,蓄电池将多余的电能储存起来;当系统发电量不足时,由蓄电池向海水淡化设备提供电能。‎ ‎(4)体积较小,便于长距离海上运输;便于安装和管理,适用于面积小的岛屿;可以防腐蚀、防台风,保护设备安全。‎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资源开发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获取材料,调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详解】‎ ‎(1)赵述岛淡水资源缺乏的原因。所谓缺乏是指淡水资源少,而需求大所致。由材料可知,“赵述岛位于中国南海西北部,面积0.22平方公里。200多位居民生活在岛上”说明该岛面积小,不利地表水和地下水储存,同时,人口数量相对较多,生活用水量大,所以导致淡水资源短缺。‎ ‎(2)赵述岛引进风光储互补智能微电网海水淡化技术的理由从当地可行性及需求角度分析。当地进行该项目的可行性看,由于纬度低,太阳辐射能丰富。位于海上,摩擦力小,风力大,风能丰富。从需求来看,该岛屿面积小,缺水缺电,市场需求量大。且发展风能及太阳能发电,属于清洁能源,污染小,既可以解决供水也可以供电,所以应该引进风光储互补智能微电网海水淡化技术。‎ ‎(3)海水淡化设备能够实现稳定供电供水的原理结合互补及储能角度分析。由于风能和太阳能都具有时段性特征,白天太阳能丰富,而夜晚或者阴雨天可以利用风能发电供水。当过剩时,可以储能,而系统发电量不足时,可以利用储电池供电。‎ ‎(4)海水淡化设备采用集装箱式运输和安装方式的优势要结合运输方式的特点及设备的特性,结合海岛环境特征进行分析。由材料可知,““风光储互补智能微电网海水淡化成套设备”可日产淡水100吨,供600人一天使用”说明该设备体积不大,便于长距离运输。设备转进集装箱,受海水腐蚀小,且可以有效防台风,使得设备更加安全的抵达。‎ ‎【点睛】‎ ‎(1)造成水资源紧缺的原因 自然原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 人为原因:数量---人口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用水增加;质量---水质污染 ‎(2)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①开源措施:建立蓄水工程,修建跨流域的引水工程,合理开采地下水,海水淡化,人工增雨;‎ ‎②节流措施:提高公民节水意识,改进工农业用水效率,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 ‎③农业节水:推广节水灌溉,推广耐旱农作物;‎ ‎④工业节水:合理布局减少污水排放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采用先进工艺至无水工艺;‎ ‎⑤城市节水:分质供水,推广节水型器具;‎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