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一轮复习江苏专版第11单元第22讲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届一轮复习江苏专版第11单元第22讲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学案

‎ [框图概览·线索归纳]‎ ‎【认读导引】 ‎ 两条线索: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即儒家思想的演变;中国古代其他思想及佛教、道教思想对儒学的冲击。‎ 四大重点: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汉代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宋明时期理学的诞生;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第22讲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异彩纷呈——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背景 经济因素 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政治因素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 文化因素 ‎“私学勃兴”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阶级关系 ‎“士”的地位上升,代表本阶层和政治派别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希望用自己的思想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愿望 学术环境 在缺少绝对权威和政治控制的情况下,人们的思想不受束缚和制约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变革,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二、主要派别和思想 ‎1.儒家 ‎(1)孔子(前551-前479)‎ 孔子的学说从根本上说是保守的,但孔子坚持统治者应在合理的道德原则基础上进行统治,所以他的思想具有进步的一面。‎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 (2)孟子(约前372-前289)‎ 思想主张 地位 主张实行“仁政”‎ 实质是建立并维护小农经济;内容是给农民以土地,不犯农时,宽刑减税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是儒家学派重要的奠基人,‎ ‎(思想核心)‎ 后人称之为“亚圣”‎ 民本思想 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伦理观 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所以要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 ‎“仁”与“仁政”的不同 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是“爱人”;孟子将其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即“仁政”。孟子的“仁政”思想是对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3)荀子(约前313-前238)‎ 思想主张 影响 政见 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 ‎①荀子改造、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积极合理成分,成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民本思想 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论断 伦理观 认为人性本恶,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礼法并用,使人向善 ‎②丰富了早期儒家思想的内容,使儒家思想体系更加完整 唯物思想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等观点 ‎③战国后期,儒学成为百家中的大宗 ‎2.道家 ‎(1)老子 核心思想:“道”‎ 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道”是永恒不变的;他还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摒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 辩证法 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是在不停运动,任何事物都具有相反的两面并不断转化,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政治主张 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小国寡民 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有消极悲观的态度,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社会 ‎(2)庄子(约前369-前286年)‎ ‎①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对的。‎ ‎②认为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无为而治”强调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3.墨家 ‎(1)创始人:墨子(约前468-前376)。‎ ‎(2)主张 ‎“兼爱”‎ 墨家的“兼爱”是不分等级贵贱的,与儒家重视等级名分的思想不同 ‎“非攻”‎ 主张各国和平共处,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 ‎“尚贤”‎ 主张治国以贤,反对任人唯亲 ‎“节俭”‎ 反对统治者铺张浪费 ‎4.法家 ‎(1)代表:韩非子 ‎(2)主张 集权观 加强君主集权,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改革观 社会在发展,政治要改革,反对儒家“是古非今”的历史观 政见 ‎“法”“术”“势”相结合,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震慑臣民 法治观 以法治国,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韩非子的“法治”思想不能等同于今天的“法治”思想,前者是为了让君主利用刑律强化集权,是专制王权的统治手段,法律是用来统治人民的;后者是要实现人民意志,否定任何特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三、“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对当时和后来的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2.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3.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各派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诸子百家的历史地位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探究1 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史料一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史料二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孟子》‎ 史料三 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三得者具而天下归之,三得者亡而天下去之。‎ ‎——《荀子·王霸》‎  据上述史料,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说明儒家治国理念的积极性与保守性。‎  史料一表明孔子主张“德政”;史料二体现了孟子以民为本的“仁政”思想;史料三反映了荀子的民本思想,他认为国家兴亡之关键在于人民。‎  积极性:儒家的“仁”“仁政”“民本”的思想,对于缓和阶级矛盾,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的作用,其改良政治的主张,也体现了与时代同步的精神,但其为政以德的治国理念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中是无法真正实现的。保守性:儒家的“礼”等思想带有承认等级和阶级剥削、压制人民斗争的消极性,以后的历代统治者都把它作为进行阶级压迫的思想工具。‎ ‎ 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比较 项目 孔子 孟子 荀子 同 仁的思想 爱人 仁政 仁义 民本思想 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异 人性论 性相近 性本善 性本恶 目的 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 缓和阶级矛盾,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统治 ‎►探究2 诸子百家的治国理念 史料一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  史料一体现了道家的什么治国主张?应如何认识这一主张?‎  史料一中“为无为,则无不治”是老子的治国主张。‎  主张:无为而治。‎ 认识:该治国主张对约束统治者的暴政、恢复社会秩序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社会环境下,难以实现,是一种消极应对社会变革的治国思想。‎ 史料二 “废先王之教”,而实行变革,“以法为教”;“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 ‎——摘编自《韩非子》‎  史料二中韩非子的主张有何影响?其主张为什么得到嬴政赏识?‎  史料二体现了法家的改革观、法治观和集权观。‎  影响:该治国主张不仅为当时地主阶级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后来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理论借鉴。原因:他的主张客观上符合当时的社会发展潮流。‎ ‎ 诸子百家争论的焦点 ‎(1)人性善恶:孔子认为“性相近”;孟子认为“人性善”;荀子及法家认为“人性恶”。‎ ‎(2)人际关系 ‎①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问题:孔子提出“爱人”的主张,但讲求等级;墨子提出“兼爱”的观点,即互敬互爱,不分等级。‎ ‎②关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孟子从“人性善”的理论出发,提出了“民贵君轻”的观点;荀子从“人性恶”的理论出发,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 ‎(3)人与自然:荀子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老子认为人应顺应自然。‎ ‎(4)治国理念 ‎①儒家推崇“人治”,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强调道德感化,实行仁政,带有民本思想。即所谓“王道”。‎ ‎②法家提倡“法治”,即强调法的作用,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即所谓的“霸道”。‎ ‎③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强调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要顺应 时势和民心,休养生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即所谓“帝道”。‎ ‎(5)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则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主张避世,强调超脱。‎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2020·无锡调研)战国时期某思想家:“马骇舆,则莫若静之,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选贤良,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与“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相符合的思想是(  )‎ A.克己复礼 B.无为而治 C.兼爱非攻 D.君舟民水 D [材料中说明的是“庶人安政”的措施,“庶人安政”导致“君子安位”,显然概括了君臣关系,与荀子提出“君舟民水”思想相符,故D项正确;A项是孔子倡导维护周礼的思想;B项是道家无为思想;C项是墨家思想,不符合题意。]‎ ‎2.先秦时期……位思想家颂扬道而贬低人的力量,认为政治干涉是罪恶的渊薮。如果让百姓任其自然,他们将和大自然以及彼此之间和谐相处。这位思想家应是(  )‎ A.老子  B.孔子 C.韩非子   D.墨子 A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主张“崇尚自然,无为而治”,故A项正确;孔子属于儒家代表人物,主张“仁和礼”,故B项错误;韩非子是法家思想代表人物,主张“以法治国”,故C项错误;墨子是墨家思想代表人物,主张“兼爱”“非攻”,故D项错误。]‎ ‎3.公元前5世纪前后,思想话语的承负者与政治权力的拥有者在这个时候出现了分离,……思想与权威的疏离无疑正好造就了思想者,当他们无须围绕着政治、军事进行实用性的阐释的时候,他们就可以独立地思考更深入的问题……于是士阶层崛起和独立。他们的“独立地思考更深入的问题”的结果是(  )‎ A.百家争鸣   B.商人地位提高 C.重农抑商   D.民间私学发展 A [“公元前5世纪前后”属于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可以“独立地思考更深入的问题”,形成不同学术流派,并碰撞交流,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故选A项;春秋战国时期商人社会地位提高的原因是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故排除B项;重农抑商是秦国商鞅变法推行的政策,故排除C项;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 ‎ “霸王道杂之”——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西汉初年:黄老之学 ‎1.背景 ‎(1)西汉建立之初,经济残破,百废待兴。‎ ‎(2)汉初的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3)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适应了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 黄老思想中“黄”指的是黄帝的学说,即修身、养生;“老”指的是老子的学说,即治国、无为。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汉初以此为统治思想,即“休养生息”。‎ ‎2.评价 ‎(1)积极影响:西汉前期,对恢复经济和巩固西汉政权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汉武帝时期国家的强盛奠定了良好基础。‎ ‎(2)消极影响:黄老之学的清静无为,使中央权威被削弱。‎ 二、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背景 经济 经济恢复发展,国力增强,为中央集权的加强奠定了物质基础 政治 诸侯国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威胁西汉的稳定 思想 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已不能满足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董仲舒的新儒学 ‎(1)思想来源:董仲舒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并加以改造。‎ ‎(2)内容 ‎①为加强中央集权: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②为加强君权:宣扬“君权神授”,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③为维护统治秩序:提出“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 ‎3.汉武帝独尊儒术 ‎(1)思想: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并付诸实施。‎ ‎(2)政治:起用儒学之士参与国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 ‎(3)教育 ‎①规定儒家“五经”为官方教科书,教育被儒家垄断。‎ ‎②中央兴办太学,在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使得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地位。‎ 董仲舒的新儒学 汉武帝的“独尊儒术”采取了“综合的办法”,“吸收了各种学派的思想,甚至包括对立派的思想中的有用的东西,收罗进‘儒术’这个思想体系之中,然后要人们去‘独尊’,同时,对于思想上的各派别,既不‘焚’,也不‘坑’,而是让其存在”。‎ ‎——郭志坤《评议武帝的“独尊儒求”》‎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探究1 董仲舒的治国思想 史料一 五年春,置五经博士。八月……征吏民有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术者。详延天下方闻之士,咸荐诸朝。其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举遗兴礼,以为天下先。太常其议予博士弟子,崇乡党之化,以厉贤材焉。丞相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学者益广。‎ ‎——摘编自《汉书·武帝纪》‎  根据史料一,分析儒学的影响。‎  史料一说明儒家的地位得以提高,其影响不断扩大。‎  儒学促进了社会教化和风尚的变化。‎ 史料二 董仲舒把自然界的“天”塑造成有意志的人格神,把人间的一切都说成是上天有目的的安排,天意与人事紧密相连。他还大力宣扬孔孟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观念。他提出的“性三品”说,认为人性是有等级的,上等的是圣人,是天生的统治者,下等人只能永远当牛马和奴隶。‎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根据史料二,概括董仲舒的政治观点,并指出董仲舒提出该观点的目的。‎  史料二共三句话,每一句话都代表董仲舒的一个观点。‎  观点:“天人感应”学说;“三纲五常”的观念;人性分等级的主张。‎ 目的:从维护封建中央集权统治的立场出发,神化专制皇权,把政权、神权、族权、夫权结合起来,为统治阶级服务。‎ ‎ 董仲舒的治国思想 ‎(1)治理权力的“合法来源”:“王权天授”。董仲舒把源于阴阳五行的学说与儒家的天命、天道结合起来,以“天人感应”说确立了“王权天授”“‎ 君权神授”观,为王权的合法性进行了哲学及神学上的论证。‎ ‎(2)制约机制的设计:“伸君,伸天”。强调“屈民而伸君”,民要服从于君,即民受制于君。君主是民众的治理者。但君权要受天的制约,即“屈君而伸天”,君主必须秉承天意,依上天的原则办事,必须对君权进行约束和规范。‎ ‎(3)意识形态的专制统治:“独尊儒术”。统治者治理国家,要有统一的法度,必须实现意识形态上的统一,人民才能有统一的行为准则,才能去遵守这个法度。‎ ‎(4)国家治理的基本范式:“大德而小刑”。国家治理的实践中,要儒法并用,但德治尤为重要。在德教与刑罚的关系上,主张德刑并用、恩威并施,强调以德教为主要手段,辅以刑罚。‎ ‎►探究2 董仲舒新儒学的影响 史料一 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学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为封建统治找到了较为理想的意识形态。他的学说为稳定和巩固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对于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田昌五、安作璋主编《秦汉史》‎  根据史料一,指出汉代儒学地位发生的根本变化,并概括其主要影响。‎  史料一从思想、政治、民族心理等角度反映了董仲舒新儒学的影响。‎  根本变化:汉代儒学官方化,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影响:为封建统治提供思想基础;有利于维护统一局面和加强中央集权;促成了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 史料二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之周到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根据史料一、二,说明儒家思想对于封建统治的作用。‎ ‎ 史料二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统治者的行为规范、人民生计等角度叙述了汉武帝独尊儒术的作用。‎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构成了官僚集团的行为规范;使封建政府关注百姓的生计;缓和阶级矛盾,有利于国计民生。‎ ‎ 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1)对汉代政治: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削弱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2)对民族精神: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 ‎(3)对学术文化: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钳制作用;另一方面,尊儒又提倡了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 ‎(4)对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以家国情怀认识董仲舒新儒学的作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董仲舒是汉代的第一大儒,封建社会理论大厦的设计师和建筑师,封建社会初期颇有建树的思想家,同时,他还是汉代的第一大教育家,以上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方面。不过,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也包含了神秘主义的、形而上学的东西,特别是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其在维护封建专制和压抑人性方面,始终是消极的,特别是到封建社会后期,更日益走向了阻碍社会前进的反动方面。‎ ‎——王永祥《董仲舒评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董仲舒的主要思想加以评析。(要求:结合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在回答时,应首先表明观点,若是赞成,主要从其思想有利于社会发展、政局稳定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角度分析;若是否定,则从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禁锢了人们思想,“天人感应”学说宣扬了“君权神授”,“三纲”思想充满专制等级色彩的角度分析;当然也可结合上述材料一分为二地全面分析,形成其他观点。‎ 答案:示例一:‎ 观点:赞成董仲舒思想。‎ 史实依据: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春秋大一统”思想可以为实现今天祖国的统一提供理论支撑;董仲舒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有利于专制统治的长治久安;“五常”思想即仁、义、礼、智、信,可以改造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弘扬。‎ 示例二:‎ 观点:反对董仲舒思想。‎ 史实依据:“春秋大一统”思想充满唯心色彩;“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不利于学术文化的自由发展:“天人感应”学说宣扬了“君权神授”;“三纲”思想充满专制等级色彩。‎ 示例三:‎ 观点:对董仲舒的思想应该一分为二地客观评价。‎ 史实依据:积极方面:①“春秋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②其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长治久安;③其推崇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发挥重要作用。‎ 消极方面:①“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充满专制等级色彩;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禁锢人们的思想。‎ 总之,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采取批判继承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的新高地。‎ ‎ 正确认识董仲舒新儒学的作用 ‎(1)“大一统”主张有积极意义,反映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对今天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有重要现实意义。‎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限制其他学术流派发展的做法不可取,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但这种做法对形成中华民族尊师重教、勤奋好学的优良传统也有积极作用。‎ ‎(3)“五常”推崇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的封建成分,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信”是今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汉武帝建元六年四月,高祖的陵寝发生火灾,汉武帝当即脱下“龙袍”,穿了五天白色的冠服,并颁布了一道虔诚的自我谴责的诏书。这体现了(  )‎ A.“三纲五常”的学说 B.“独尊儒术”的主张 C.“知行合一”的主张 D.“天人感应”的学说 D [“天人感应”是中国古代儒教神学术语,中国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唯心主义学说,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认为天能影响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材料中现象正体现了“天人感应”思想,故D项正确;“三纲五常”是关于伦理道德的思想,故A项错误;“独尊儒术”是学术思想统一,故B项错误;“知行合一”是明朝王阳明思想,不符合材料主旨,故C项错误。]‎ ‎2.秦汉时期,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汉高祖、汉文帝推崇道家无为而治,到汉武帝时期“尊儒”且 “尚法”。这反映出(  )‎ A.思想价值取决于形势需要 B.君主专制影响了学术走向 C.经济发展推动了思想演变 D.汉承秦制的说法有待商榷 A [根据材料“秦汉时期,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汉高祖、汉文帝推崇道家无为而治,到汉武帝时期‘尊儒’且‘尚法’”可见思想的选择与当时的国情相关,故选A项;秦汉时期,秦始皇、汉高祖、汉文帝、汉武帝时期,君主专制的本质没有变化,排除B项;由材料“秦汉时期,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汉高祖、汉文帝推崇道家无为而治,到汉武帝时期‘尊儒’且‘尚法’”无法判断经济与思想的关系,排除C项;“秦汉时期,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汉高祖、汉文帝推崇道家无为而治”与“汉承秦制”不矛盾,排除D项。]‎ ‎3.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神学依据。该学者还主张 A.兼相爱,交相利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存天理,灭人欲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 [由题干可知,该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 目的是为了给君主专制统治提供神学依据。董仲舒吸收道家和阴阳家的思想形成“天人合一”和“阴阳五行”理论,神化皇权维护君主专制统治,还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故B项正确;A项是墨家代表人物的观点,强调互爱互利,故排除;C项是宋明理学的观点,强调压抑私欲,维护天理,故排除;D项是明末清初顾炎武的观点,强调社会责任感,故排除。]‎ ‎4.下图为汉武帝采纳的有关太学运作的具体方案。据此可得出太学的创办(  )‎ A.在文化上提升了大一统的水平 B.使地方教育有了统一的管理机构 C.初步形成了面向社会考试选官的制度 D.培养了一批精通各派学术经典的人才 A [汉武帝兴办太学,太学生员学习儒家五经,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任官,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促进思想上的统一,因此太学的创办在文化上提升了大一统的水平,故选A项;太学不是管理地方教育的机构,故排除B项;太学生员来自中央官和地方官的推荐,并非面向社会,面向社会的是科举制,故排除C项;太学生员学习儒家经典,无法培养精通各派学术经典的人才,故排除D项。]‎ ‎2015-2019年考情统计 年份 命题角度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T4:孔子的思想主张 ‎2018年 T21:汉代儒学 ‎2019年 ‎-‎ 命题规律:从内容看,近5年集中考查了儒家思想;从题型看,选择题与非选择题并重;从考查方式看,主要考查对儒学思想的理解。‎ 趋势:以文明史观为指导,从思想文明演进的角度,把握诸子百家对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及汉代儒学的积极影响。‎ ‎[真题研练·感悟考法]‎ ‎1.(2017·江苏高考·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 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 D [孔子的“克己复礼”是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礼”的准则,符合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而朱熹的“克己”则要求克服人的私欲,维护封建伦理道德,二者不完全一致,故D项正确;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故A、B两项错误;朱熹的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发展,故C项错误。]‎ ‎2.(2014·江苏高考·1)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B [材料中“民贵君轻”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而董仲舒“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的思想显然是主张君为民本,违背了原始(先秦)儒学的民本思想,故选B项;A项错在“全部”;C项中的“仁爱”与D项中的“德治”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故排除。]‎ ‎[新题快递·自我评估]‎ ‎1. (2019·扬州一模)余英时在《士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指出:“士”在中国史上形成了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这主要是在强调这一文化传统的(  )‎ A.本土性 B.多样性 C.凝聚性  D.连续性 D [题干指出了“士”阶层的形成,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传统,这体现出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和继承性,故选D项;A、B、C三项表述虽然都正确,但是与题干材料创设的情境信息不符合,故排除。]‎ ‎2.(2019·南京三模)战国某思想家:“……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年饱,凶年免于死亡。”下列主张与其属于同一学派的是(  )‎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C.“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D.“爱多则法不立,威寡则下侵上”‎ A [由材料“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可知,他强调统治者要善待百姓,推行仁政,这属于儒家的思想,A项是孟子的主张,故正确;B项是墨子的主张,C项是道家的思想,D项是法家的思想,故均排除。]‎ ‎3.(2019·徐州一模)《论语》载: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意思是不管父亲是否正确,他责骂或责打你,做儿子的都应该在脸上挂着愉悦的神色,否则,就会伤慈父之心,就是不孝。荀子认为“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乃“人之大行”,可谓大孝。这说明荀子的主张(  )‎ A.丰富了民本的内涵 B.发展了孝道的思想 C.强调了仁爱的意义 D.突出了德治的主张 B [“伤慈父之心,就是不孝”,这是孔子对孝敬的理解,而荀子认为孝敬父母或者君王要遵守“道义”,说明荀子对孝道的主张,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民本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论证的是孝道思想,不是仁爱思想,故C项错误;题干反映的不是国家治理问题,故D项错误。]‎ ‎4.(2020·南京期初摸底)有学者认为:“自汉武以后,名虽尊儒,然以帝王之利便为本位以解释儒学,以官家解释为楷模而禁人自由思索。后人所研读的儒家经典不是经典本身,只是经典的疏注。儒家的精神,孔 子的精神,通过后代注疏的凸凹镜后已是变歪了的。”该观点意在强调(  )‎ A.儒学公信力和价值遭到了普遍质疑 B.汉以后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 C.儒学钳制人们思想摧残了社会文化 D.儒家思想应统治者需求而发生变化 D [根据材料“自汉武以后,名虽尊儒,然以帝王之利便为本位以解释儒学,以官家解释为楷模而禁人自由思索。……儒家的精神,孔子的精神,通过后代注疏的凸凹镜后已是变歪了的”可知,自汉武帝以后,打着尊儒的名义,以符合君主统治的角度对儒学进行解释,而不准其他学派自由传播,儒学的精神已和先秦时期的儒学不一样了,故D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学者的个人观点,没有体现儒学公信力和价值遭到普遍质疑,故A项错误;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汉以后从符合君主统治的角度进行解释的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B项片面,故错误;C项与材料无关,故错误。]‎ ‎5.(2020·无锡天一中学调研)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刘彻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  )‎ 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 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 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 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 B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推行了几十年的休养生息政策,国家实力增加,但仍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如诸侯国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这些都威胁着西汉的稳定,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积极有为的措施,这实际上反映了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故A项错误;统治者采用何种统治思想取决于其根本利益的需要,不是道学理论存在缺陷,也不是新儒学的博大精深,故C项错误;统治者采用何种统治思想取决于其根本利益的需要,与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无关,故D项错误。]‎ ‎6.(2020·省前黄中学、如东中学、姜堰中学联考一)董仲舒以《春秋》中的事例补充汉代法律;长孙无忌用经、义解释法律,编成《唐律疏议》,‎ 后来被唐高宗赋予同等的法律效力。这一变化表明(  )‎ A.独尊儒术已成定势 B.仁政思想等同于法律 C.文官阶层主导立法 D.儒学理念渐趋法制化 D [根据题干中“以《春秋》中的事例补充汉代法律”“长孙无忌用经、义解释法律”可知,儒学理念的法制化,故D项符合题意。]‎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