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0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学案:第2课 诗两首
www.ks5u.com 第2课 诗两首 精美的诗篇是轻盈的蝴蝶飞跃万年的光阴,轻叩我们的心扉;是圣洁忧郁的丁香飘过无边的烟雨,让我们惆怅;是女孩溪水般荡漾的歌声,玫瑰样的身影,牵引我们的思绪轻曼地飞扬。多情才子戴望舒在飘浮着丁香花淡香的雨季,在深巷中孤独地徘徊,是那么多愁善感;浪漫诗人徐志摩在剑桥轻吟浅唱,淡淡的哀愁拨动了无数文人的心弦。他们就这样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只是把传世的经典留给了诗坛,也把永远的思念留给了我们。 1.走近作者 生平 经历 戴望舒(1905—1950),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余杭区)人。后曾用笔名梦鸥、梦鸥生、信芳、江思等。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1928年发表成名作《雨巷》,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现代》杂志的创作,并成为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的领袖。 作品 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 评价 被称为 “雨巷诗人”。 生平 经历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深受西方文化的熏陶和欧美浪漫主义、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回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同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31年初,与陈梦家、方玮德等人创办《诗刊》季刊,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坠机身亡。 作品 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 评价 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2.背景解读 (1)《雨巷》创作于1927年夏天,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反动派对革命青年进行血腥屠杀,原来热烈响应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在痛苦中陷入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雨巷》就是对当时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 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二岁。一年多以前,他与同学杜衡、施蛰存、刘呐鸥一起从事革命的文艺活动,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用他热情的笔投入到党的宣传工作中。1927年3月,戴望舒因宣传革命被反动当局逮捕拘留。“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咀嚼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 (2)《再别康桥》这首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旅游欧洲的归途中,时值1928年11月6日。“康桥”现在通译为“剑桥” ,是英国的学术、文化中心,也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徐志摩年轻的时候曾在此读书、生活,结识过许多英国朋友。这次重游康桥是在一个夏天的晴朗的下午,他一个人怀着对往事美好回忆的激动心情,悄悄地来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但遗憾的是,由于事先没有联系好,他所熟悉的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地迎接他,于是,他就一个人漫步在七八年前曾生活过的地方,感受那美好的回忆。在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在汹涌澎湃的海涛声中记下了重返康桥时的感受。 3.相关知识 现代派与现代派诗歌 20世纪30年代的现代派是由后期新月派与20年代末的象征诗派演变而成的。被称为现代诗派“诗坛的首领”的戴望舒1927年所写的《雨巷》已经显示了由新月派向现代派过渡的趋向,直到1929年创作《我的记忆》,这首诗就成为现代诗派的起点。1932年5月《现代》杂志创刊,成了刊载现代派诗歌并使之独立与成熟的重要园地,“现代派诗歌”也因《现代》杂志而得名。其代表诗人除戴望舒外,还有施蛰存、何其芳、卞之琳、废名、林庚、李白凤、金克木等。 新月派 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后期新月派以上海的《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前期新月派诗人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与诗的形式格律化。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辞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这一主张奠定了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基础,对新诗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 “新诗”与“自由诗” “新诗”又称“现代诗”,与旧体诗相对而言,一般是指“五四新文学” 运动以后产生的新体诗歌,包括现代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等。它的特点是冲破了旧体诗格律的限制,采用与口语相接近的白话和现代音韵,文体整齐,押韵自由,生动活泼,便于表现复杂的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易为群众所接受。 “自由诗”是一种在节数、行数、字数、音韵等方面都较为自由的诗体,它不受格律的约束,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在形式上自由变化,但要有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创始人为美国诗人惠特曼。我国“五四”以来十分流行这种诗体。 1.字音识记 (1)正音 彷徨(páng)(huáng) 寂寥(liáo) 彳亍(chì)(chù) 惆怅(chóu)(chàng) 凄婉(wǎn) 颓圮(tuí)(pǐ) 篱墙(lí) 河畔(pàn) 荡漾(yàng) 青荇(xìng) 揉碎(róu) 浮藻(zǎo) 沉淀(diàn) 长篙(gāo) 漫溯(sù) 斑斓(bān)(lán) 笙箫(shēng)(xiāo) 衣袖(xiù) (2)多音字 巷 作 泥 载 悄 2.字形辨析 3.近义词辨析 (1)荡漾·动荡 辨析:“荡漾”指水波一起一伏地动。“动荡”指波浪起伏;比喻局势、情况不稳定。 即时小练:①那恍若仙境的地下宫殿,那充满诗情画意的十里画廊,那碧波荡漾的宝峰湖,那充满传奇色彩的百丈峡及太虚幻境般的西海云雾,无不令人流连忘返。 ②目前,备受国际关注的伊拉克进入了斋月,但当地的局势却依然动荡。 (2)积淀·沉淀 辨析:“积淀”(多指思想、文化等)积累沉淀。“沉淀”指沉在液体底层的没有溶解的物质,比喻凝聚,积聚。 即时小练:①烦恼就像杯中的灰尘,越摇荡越显眼,如果让它安安静静摆在那里,灰尘就会沉淀到杯底,杯子里的水看起来就澄清透明。 ②茅台酒能有今天的辉煌,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源自于那深厚的历史积淀。 (3)寂寞·寂寥 辨析:“寂寞”指孤单冷清。多用来形容心情。“寂寥”指寂静;空旷。多用来形容环境。 即时小练:①面对冷冷清清的家,老人很容易产生寂寞、孤独之感,导致情绪低落、焦躁不安、孤僻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出现。 ②幽静而寂寥的小巷一曲一折地向更深处延伸,两边,隐在树影深处的,是一栋一栋的老式建筑。 (4)徘徊·彷徨 辨析:“徘徊”指在一个地方来回走,比喻犹豫不决;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侧重于动作。“彷徨”指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道往哪个方向去。侧重于心理。 即时小练:①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近年中国经济崛起,与美国呈现巨大反差,许多美国华人陷入“留下”或“回国”的彷徨中。 ②由于不懂汉语,一群从韩国来北京的旅游者在十字路口徘徊,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 (一)阅读《雨巷》的第2~6小节,回答问题。 1.第2节中“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作用? 提示:排比。用排比手法把丁香一样的姑娘刻画得非常妩媚,但却带着淡淡的忧愁,充分表达出诗人想追求美好理想,但理想又难以实现的惆怅。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营造了一种幽深空蒙的意境。 2.第4节中“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中的“飘”能否换成“走”? 提示:不能。因为这个姑娘不是真实的,是作者想象出来的,而且这个“飘”与后面的“梦”相吻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丁香姑娘飘忽朦胧的特点。 3.第3节中“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和第4节中“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提示:反复手法。将诗歌的内容巧妙拉长,形成了诗歌回环迭唱的效果,使阅读时有“起势—强调—飞跃”的递进效果。 4.“丁香一样的姑娘”有怎样的特点?作者是怎样刻画这位丁香一样的姑娘的? 提示:美丽、高洁、愁怨。借助“丁香” 这个意象,运用正面和侧面相结合的手法。正面:动作、外貌、神态和心情方面的描写;侧面:用悠长寂寥的雨巷、颓圮的篱墙和绵绵的细雨等环境来渲染“丁香”姑娘的特点。 (二)阅读《再别康桥》,回答问题。 5.诗人为什么一开始连用三个“轻轻的”?有何作用? 提示:诗的开头有意连用的三个“轻轻的”,突出了宁静,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突出地表现了自己对康桥的爱和依依惜别的情感;同时,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意境。这也正是康桥给诗人最美丽的印象。 6.“在康河的柔波里”,诗人“甘心做一条水草”,“甘心”二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提示:表现了诗人对康桥的依恋何等强烈,又何等缠绵。 7.分别找出诗中含有色彩的词语和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并分析各自的好处。 提示: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享受,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等。 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离别之情在不同的人看来是不一样的。王勃说:“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柳永说:“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徐志摩说:“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你会如何对待离别之情? [他人之见] 观点一:离别是走向新的征程。有了离别才会有新的奇迹。如果没有离别,人生可能会少了许多色彩。平静的湖水无法锻炼出真正优秀的水手,浪潮澎湃的大海才是水手最好的战场。只有告别温馨的小巢,闯进广阔的天地,我们才会真正领悟人生的真谛。回顾过去必不可少,但只有忘却过去的忧伤,才能展望未来,拥抱希望。或许正因如此,诗人才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观点二:离别是对自己失落的梦的永久的怀想。徐志摩再次回归母校,却物是人非。前来怀念往昔美好岁月的诗人,怅然若失。“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将失落的梦永久地放在内心深处,让康桥与自己的心灵同在。 [吾之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主旨归纳 《雨巷》: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描写了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这些象征性的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所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再别康桥》:诗人通过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的情景,着意描写了康桥迷人的风光,及由此引发的诗意联想,表达了对康桥对母校的热爱之情,暗含了对逝去的康桥生活的无限留恋之情。 2.结构图示 3.写法赏析 《雨巷》 (1)借象征手法含蓄抒情。《雨巷》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具有象征意义。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怀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2)运用重叠、反复手法。这首诗音调和谐,节奏舒缓。全诗七节,每节六行,每行虽然长短不一,有的一句一行,有的一句排成几行,但诗句的停顿却很有规律。诗中多处运用重叠和反复的手法,如第三节“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第四节“像梦一般的”“ 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等诗句。而首尾两节,除“逢着”换为“飘过”外,其他语句完全相同。诗句的重叠反复,构成声音和情感的回环往复,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全诗每节第三、六行押韵,一韵到底,保证了音韵的和谐一致,使诗从头到尾保持了一种鲜明的音乐效果。 《再别康桥》 (1)音乐美。诗的章节统一,韵脚严整,节奏鲜明,旋律和谐,每行基本上都是由三个音组成组的,其中的音组再由二至三个音节构成,每一节二、四行押韵,韵脚依次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读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 (2)建筑美。诗节和诗行的排列匀称整齐,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行的字数基本为六七个字,间或八个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 (3)绘画美。诗人注重诗的画面感,用词讲究色彩运用和搭配。如“云彩”“金柳”“艳影”“青荇”“彩虹”“斑斓”等词语充满色彩感,诗的每一节几乎都可看作是一幅色彩鲜明、丰富的图画,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 鉴赏古代的诗歌景象 一、知识讲解 景物形象指写景诗或杂诗中的一般景物。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来表达主观感情的,这种承载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就是景物形象,即“意象”。如诗歌中的湖光山色、田园桑林、大漠孤城之类。写景时,作者常常挑选特定的景物,并用带有浓郁的个人感情色彩的词去修饰这些景物。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自然中有万般景象,因为作者有思乡之愁,所以他偏挑选“藤”“鸦” 等景物;这些景物也有各种特征,而作者偏偏要用带有思乡之愁的词去修饰它们。 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分析意象的特点,主要围绕以下两方面展开:(1)要抓住描述该意象的关键性词语,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把握其外在特征。要特别关注意象的时令色彩和冷暖色调,因为不同季节、不同色调所呈现出的特征,尤其是情感特征是不同的。(2)要抓住“物”与“志”“情”的契合点,由外在的形象特征深入挖掘其内在的品质特征。 分析意象的作用,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1)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等营造意境方面的作用。(2)提供环境或背景的作用。它通常表现为通过多个意象组成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环境或背景。(3)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这是最主要的。一些传统意象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往往是固定的,如“江中扁舟”“月落乌啼”传达出“诗人的羁旅之苦”,“空城落花”传达出“作者对国力衰微的哀叹”及“一腔的爱国情”。 意象在具体诗歌中的传达情感方面的作用,则由具体诗歌的内容来定。(4)衬托人物节操或性格的作用,多表现在咏物诗中。(5)结构上的线索作用。有的意象贯穿始终,是诗歌的线索。 意境,通俗地讲,就是诗歌中所有意象的“总和”。概括诗歌的意境,常用这样一些术语,如:动(活泼、热烈、繁华、喧闹)、静(恬静、幽静、宁静、静谧、恬淡)、悲(悲凉、悲壮、孤寂、清冷、凄凉、萧瑟、幽远、孤清)、壮(壮阔、壮丽、空旷、慷慨、雄浑)、美(优美、明丽、雅致、清新、自然、质朴、含蓄、飘逸)。 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或几句诗,或一句诗所营造的境界;而意象只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只是构成这个建筑的一些砖石。如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些事物就是诗中的意象,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具有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悲凉意境。意象是具体的事物,意境是由具体的事物组成的整体环境和感情的结合,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二、考查形式 1.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事物形象? 2.某联描写了某物的什么形象?有何作用? 3.这首诗中描写的事物有什么特征?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4.这首诗中的某物具有什么品格? 三、答题步骤 1.审清题干要求,确定答题步骤。 2.所写物象是什么?(步骤1) 3.作者从哪些方面(不同感官),或运用什么手法(如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对比、侧面烘托),写出了物象的什么特点?(步骤2) 4.所写之物象征什么?或作者借所写物象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步骤3) 四、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简析这首诗塑造的杏花形象。 答:这首诗塑造了风姿绰约、妖娆美丽,宁可飘零天涯,也不愿忍受屈辱的杏花形象。(步骤1)通过对妖娆美丽、占尽春光、花落逐春水、芳魂无玷的杏花形象的描写,(步骤2)表达了政治家、诗人王安石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坚守自己的节操和见解,坚持变法改革的志向。(步骤3) 1.古语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一介文人,戴望舒热切地关注着时局的发展,积极地参加各种进步活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革命处于低潮。作者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就是这种心情的真实反映。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先在上海继续著译,1938年5月赴香港,与许地山等人组织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任理事。1942年,因其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寇逮捕入狱,受伤致残,所作《狱中题壁》和稍后的《我用残损的手掌》,表现了他崇高坚贞的民族气节。套用顾城和艾青的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来描述作者的思想,或许是可以的。 2.徐志摩的精神家园是他的康桥,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素材点金} 1.戴望舒虽为文人,但一心爱国,可用于“精神家园”“人生境界”“爱国”“气节”“责任”等相关写作主题。也可灵活运用《雨巷》的相关诗句作为行文的线索,用于每段行文的开头,这样既可以使文章结构清晰,也会增强文章特有的韵味。 2.《再别康桥》这首诗,记下了诗人重返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的一切,早就给诗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可用于“诗意的生活”“怀旧”“人生的一种经历”“亲近自然,感悟生命”等相关写作主题。 {精彩运用} 示例1:下雨的时候,雨丝浸润着古巷,笼罩着古巷,仿佛在小心翼翼地为一个婴儿洗浴,瓦片上的青苔,含苞的花朵都在欣喜地啜饮天降的甘霖。雨天人们是不怎么出门的,泡一壶清茶坐在藤椅上,翻翻古老的线装书,吟着《雨巷》,也会有调皮的孩子在雨中嬉戏,清脆的笑声如挂在檐角的风铃,美妙悦耳,丁香般的姑娘,举着油纸伞消失在巷口,留下背影让人遐想。这里的一切都如一首婉约的诗,一花一木都充满了灵气,营造着诗意的氛围。 示例2:撑着油纸伞,血管里冲涌着莫名的悲与喜,感受着空气里的清新,和岁月积淀下来的味道;江南的盛世在烟雨中落下了帷幕,唯有这雨后的江南小巷,褪尽铅华,延展着世人的想象。空气中浸透着静谧。幽远的小巷中,我的移动和雨儿们的跳动,成全了小巷的生动。小巷的两边是安然矗立着的老屋子。一幢幢灰瓦白墙的老屋子,饱受了风雨的侵袭,彰显着一种沧桑积淀后的黯然。灰白色的墙面在斑驳间隐现时光的痕迹,青黑的瓦片耐不住寂寞,邀了几根闲草做伴。 示例3: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现代诗人戴望舒在《雨巷》中塑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借这个美好的人物形象,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的追求。诗人写这首诗时,全国正处于白色恐怖之中,他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在迷惘和失望中仍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爱因斯坦说:“不管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风尚怎样,人总可以凭着自己高尚的品质,超脱时代和社会,走自己正确的道路。”再看另一位诗人流沙河,他在20世纪50年代被打成了“右派分子”,遭遇不公待遇二十余年,但他始终怀着对未来的憧憬,战胜坎坷,最终走过了人生那段黑暗的时光。他在诗中说:“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拓展阅读] 天才徐志摩 余 杰 扔了这沉重的皮囊吧,是人没有不想飞的。是人没有不想飞的。这皮囊若是太重挪不动,就掷了它。可能的话,飞出这圈子!飞出这圈子! ——徐志摩 1931年11月19日午后2时,一架司汀逊式小型运输机展翅北飞,把它的身影投射在深秋斑斓的大地上。忽然,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雾铺天盖地,飞机顿时迷失了航向。经过几分钟艰难的飞行,飞机撞到了泰山北麓的白马山上,“轰”的一声巨响,紧接着一团冲天大火,挟裹着浓烟坠落山下……这架飞机上有一位特别的乘客——现代诗坛的夜莺徐志摩。在烈焰中,这位年轻的诗人结束了他34岁的生命,而他的灵魂已飞向天外,逍遥地“云游”去了。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徐志摩是一位从头到脚都充满了浪漫气息的天才诗人。他的一生,如同他热烈崇拜的拜伦、雪莱、济慈一样,彻底地奉献给了远在云端的理想。我感到惊奇的是,在那被鲁迅形容为“处处是非人间的黑暗”的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怎么会有这样一个“单纯”信仰的诗人?我始终觉得他不像一个纯粹的中国人。因为中国人很少像他那样快快乐乐、认认真真地做梦。中国人都是世故的,乡愿的,滑头的。而在徐志摩的眼里,生命如同一注清泉,处处有飞沫,处处有闪光;生命也像一段山路,处处有鲜花,处处有芳草。不幸的是,错乱的时代与困苦的现实一天天侵蚀着他明朗的心房,他渴望像孩子那样哭,像孩子那样笑,但生活却强迫他长大。他的歌声越来越低沉,他的目光越来越黯淡,他的笑容越来越稀疏,他的诗作越来越晦涩。一只秃笔去,一只秃笔回,再无当年剑桥的神采飞扬。生活的牵制、政治的压迫、舆论的指责、友人的背离……团团地包围住了这位坚持浪漫理想的诗人。“你们不能更多地责备我,我觉得我已是满头的血水,能不低头已算好的。” 是的,徐志摩一辈子没有绝望过,也没有怨恨过谁。在最悲壮的那一幕到来之前,尽管现实的黑暗一点点地吞噬着他那理想的新月所放射的清辉,他还是在痛苦中竭尽全力挣扎着,写诗作文、教书、办刊物、开书店,甚至实验农村乌托邦计划……作为一个诗人,他注定像蚕一样用生命结成雪白的茧,在茧成的那天羽化飞升而去;作为一个诗人,他也注定像荆棘鸟一样,衔着锐利的荆棘,在只有一弯新月的夜晚,不断为理想而鸣唱,直到满嘴鲜血淋漓,直到生命的终点。 徐志摩是为了艺术,为了自由,为了美而生活的。“我之甘冒世之不韪,竭全力以奋斗者,非特求免凶惨之痛苦,实求良心之安顿,求人格之确立,求灵魂之救度耳……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在答复梁任公的责难时,徐志摩说出了肺腑之言。但是,世间有没有真正的“灵魂之伴侣”呢?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有不爱而勉强爱的,有爱而不能爱的,有且爱且不爱的。总之,无论怎样求索,他的“爱”一次次被现实碰得粉碎。这是必然的结果。浪漫的爱,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这爱永远处于可望而不可即的地步,永远存在于追求的状态中,永远被视为一种圣洁高贵虚无缥缈的东西,一旦接触实际,真的与这样一个心爱的美貌女子自由结合,幻想立刻破灭。原来的爱变成了恨,原来的自由变成了束缚,于是从头再开始心目中的爱。这样周而复始、两次三番地演下去,以至于死。 这是一个无法摆脱的悲剧模式,徐志摩深深地陷到了漩涡之中,每一次的挣扎反而加速漩涡的运转。徐志摩本不该来到这么一个世界的,就好像一粒沙落进眼睛里肯定会被流出的眼泪冲走一样,他只能被当作异端。不设防的城市往往招致最猛烈的攻击,这是一种他怎么也参不透的逻辑。进入30年代以后,徐志摩开始感到,尽管诗歌弱小的翅膀在那里扑腾,还是没有力量带整份的累赘往天外飞。“ 太丑恶了,我们火热的胸膛里有爱不能爱;太下流了,我们有敬仰之心不能敬仰;太黑暗了,我们要希望也无从希望。太阳给天狗吃去,我们只能在天边的黑暗中沉默着,永远地沉默着!这仿佛是经过一次强烈的地震的悲惨,思想、感情、人格,全给震成了无可收拾的碎片,再也不成系统,再也不得连贯,再也没有发现。”当每个聪明的成年人都对皇帝的新衣赞不绝口的时候,那个喊出“什么也没有看见”的孩子的下场也就可想而知了。在这一点上,徐志摩很像安徒生——既深味人世的苦楚,又保持不老的童心。然而,长不大的彼得·潘毕竟只是一个遥远的神话,徐志摩则是一棵无法与土地告别的树。追求了一辈子的美,突然发现面前傲然开放的是一朵恶之花。我们无法揣度他当年的心态,而好友梁遇春的回忆录中,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徐志摩拿着一枝纸烟向一位朋友借火时说的一句话:“Kissing the hire”。人世间的经验好比是一团火,许多人都敬鬼神而远之,隔江观火,拿出冷酷的心境去估量一切,不敢投身到轰轰烈烈的火焰里去,因此这个暗淡的生活,简直没有一点光辉。“只有徐志摩肯亲自吻这团生龙活虎的烈火,火光一照,化腐朽为神奇,遍地开满了春花,难怪他天天惊异着,难怪他的眼睛跟希腊雕像的眼睛相似,希腊人的生活就像他这样吻着人生的火,歌唱人生的传奇。”还是梁遇春看得真切透彻,徐志摩的血液里,真有希腊人天真好奇的因子呢。 “飞”是徐志摩理想的象征。在诗歌《爱的灵感 奉适之一》中,他写道:“脱离了这世界,飘渺的/不知到了哪儿,仿佛有/一朵莲花似的云拥着我/拥着我到极远的地方去/唉,我真不希望再回来/人说解脱,或许那就是罢!” 于是,他真的不回来了,真的解脱了。这是一个他早已洞悉的宿命。我不得不相信宿命的存在。否则,这个沼泽地一样的世界上,怎么会有徐志摩这样一个不湿鞋袜的人来走一遭呢? (有改动) {美点借鉴} 死亡是人类永远也无法克服的有限性。很喜欢《金蔷淑》中的一则故事:渔村里,一代又一代的居民几乎全部死在海上。一名游客好奇地问:“大海太危险了,你们为什么不换一种生活方式呢?”渔村里的小伙子反问道:“我们都会死去,在床上死去跟在海上死去有什么区别呢?” 于是,脑海里闪电般地浮现出徐志摩来。他的死和他的诗一样富于诗意,好像是星的坠落。飞机失事的徐志摩已经长眠,他的灵魂却向死而生。当逝去的生命被纳入漆黑的彼岸世界时,灵魂却结晶成雪白的燧石。被追忆和尊敬所激活的火花,与我们鲜活的生命同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