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第2单元议论文第5课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教学案粤教版必修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版高中语文第2单元议论文第5课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教学案粤教版必修

◆5 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天下为公,得民心者得天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也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但有一些干部还仅仅将其作为政治口号,或只说不做,或言 行不一,这影响了民众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胡锦涛主席向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明 确提出要求并作出具体论述,意在强调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性。 信念无敌 一个探险队正在沙漠上艰难前行着,这时大家发现了一个大问题——所有人的水壶都没 水了。在沙漠中,没水意味着什么,大家心里都很清楚。所有队员都感到死神正在向他们招 手,他们都觉得四肢乏力,几乎走不动了。这时,队长把所有队员召集在一起,只见他拿起 一个水壶,缓缓地说:我这里还有一壶水,我们还有希望在喝完这壶水之前走出沙漠,找到 水源。他接着说,但我们就这一壶水了,没有走出这沙漠,谁也不能喝这壶水。这壶水从队 员手中传开,大家拿着水壶都感到沉甸甸的,一股希望重新在身上流淌着,浑身充满了力量。 终于,探险队走出了沙漠,就在大家喜极而泣的时候,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那壶水,那壶 水再次从所有队员的手中传开,最后回到了队长的手里,队长缓缓地打开壶盖——倒下了满 满一壶的沙子。 微感言: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3.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国者,必以奉法为重。——《列子·说符》 4.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 5.公则生明,廉则生威。——[清]朱舜水 6.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清]林则徐 一、作者视窗 胡锦涛,1942 年 12 月生,安徽绩溪人,1964 年 4 月入党,1965 年 7 月参加工作,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河川枢纽电站专业毕业,工程师。 曾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共中央军 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国共产党第四 代领导核心。 二、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求是》2003 年第 13 期), 题目是编者加的。 2002 年 2 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指出:“中国共产党应该成为代表中国先进生产 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执政党。” 同年 5 月概括为“三个代表”。 2003 年 7 月 1 日上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胡锦涛在讲话中强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 向 21 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 民。 三、基础梳理 1.字音识记 (1)单音字 ①嘹.亮( ) ②阐.述( ) ③疫.情( ) ④缜.密( ) ⑤波澜.壮阔( ) ⑥妥.善( ) ⑦统筹.( ) ⑧凯.歌( ) ⑨卓.绝( ) ⑩贪图安逸.( ) (2)多音字 ①系 联系.( ) 系.鞋带( ) ②宿 归宿.( ) 住一宿.( ) 星宿.( ) ③薄 薄.弱( ) 薄.饼( ) 薄.荷( ) ④扎 扎.实( ) 挣扎.( ) 扎.腰带( ) 答案 (1)①liáo ②chǎn ③yì ④zhěn ⑤lán ⑥tuǒ⑦chóu ⑧kǎi ⑨zhuó ⑩yì (2)①xì/jì ②sù/xiǔ/xiù ③bó/báo/bò ④zhā/zhá/zā 2.辨形组词 (1) 决 诀 抉 (2) 辨 辩 辫 (3) 径 胫 泾 答案 (1)决策/诀别/抉择 (2)辨别/辩论/辫子 (3)途径/不胫而走/泾渭分明 3.近义词辨析 (1)维护·保护 维护:重在“维”,使保持原样,免于遭受破坏。保护:重在“保”,尽力照顾,使不 受损害。 例句:①由于五金工具产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随着夏季温度升高和雨量 增加,一些五金工具产品的性能如不加强________就会发生变化。 ②在企业的 IT 基础架构中,数据已经取代硬件系统本身,成为最有价值、同时也是最值 得________的 IT 资产。 (2)发挥·发扬 发挥:指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发扬:指发展和提倡(优良作风、传统等)。 例句:①政协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充分________政协委员的作用,是搞好政协工作、 加强政协自身建设、提高政协整体工作水平的基础和关键。 ②世界汉诗杂志总编辑周拥军在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艺术团通过打造诗歌话 剧,不定期举行演出活动来________汉语诗歌的世界性。 答案 (1)①维护 ②保护 (2)①发挥 ②发扬 4.词语解释 (1)突如其来: (2)波澜壮阔: (3)以身作则: (4)身先士卒: (5)众志成城: (6)艰苦卓绝: 答案 (1)突然发生。(2)形容声势雄壮浩大(多用于诗文、群众运动等)。(3)用自己的行 动做出榜样。(4)作战时将帅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多泛指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5) 大家同心协力,就像城墙一样的牢固,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就能克服困难,得到成功。(6) 形容斗争十分艰苦,超出寻常。 一、文本助读 本文紧紧围绕中心,阐明: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 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 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 力量之源;我们一定要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党的全部工作中去,始终把最广大 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切实把关心群众的工作做好、做细、做实,只有这样,我们才 能集聚起强大的力量,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 【结构图示】 二、小组合作 1.什么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什么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答: 答案 (1)“立党为公”就是说中国共产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外,没有任何的私 利私求可言。“执政为民”就是说我们的政权是人民的政权,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党要为人 民掌好权、用好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归根结底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 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 要求,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2.作者是怎样紧扣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 答: 答案 作者紧扣中心论点,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为什么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然后具体阐述如何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并以抗击“非典”的实例进行论证,证明 我党能够坚持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最后得出结论并发出号召:“切实把立党 为公、执政为民具体地、深入地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论证条理清晰,脉络分明,显示了 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师生探究 1.课文从哪些方面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的要求后为什么还要展开具体论述? 答: 答案 (1)从“三个必须落实”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即必须落实到党 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必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必须 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 (2)如果不展开具体论述,广大党员干部只知道从哪些方面做,而不知道如何去做、如何 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通过展开具体论述,就具有了很强的指导性。 2.文中提出“三个落实”后直接用“总之……”收束全文,去掉第 8 段,好不好,为什 么? 答: 答案 不好。因为抗击“非典”胜利这一重要论据是用来证明只要认真实践“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切实把关心群众的工作做好、做 细、做实,就能集聚起强大的力量,战胜一切艰难险阻。若去掉这一论据,就只剩下理论, 全文也会因缺少事实而无说服力了。 3.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并简析其作用。 论证方法 例 句 效果(作用) 答案 论证方法 例 句 效果(作用) 道理论证(引证 法)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 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论据 引述之后,通过议论,将它作为 演绎推理的大前提,对论点进行 推论。 引用孟子的观点,论证了“人心 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 权盛衰的根本因素”,“只有顺 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 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 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比喻论证(喻证 法) 我们说,始终做到“三个代表”, 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 把实践“三个代表”比喻为立党 的根本、执政的基础、力量的源 力量之源。 泉,形象地阐述了争取群众的支 持和拥护的重大意义。 举例论证(例证 法) 抗击“非典”战役的胜利。 运用实例,证明我们党能够坚持 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能 够落实好“三个代表”的重要思 想。 一、阅读延伸 公则生明 朱镕基将“公则生明,廉则生威”这句话作为他的人生信条,于是,我们看见了一个公 正无私、威严廉洁的高大形象。 “公则生明”,单单四字,意蕴深远。公正,不偏私地想问题、办事情,则处理问题明 智正确;反之,带有主观色彩,便不能公正无私地认识和处理问题。而人往往受主观影响, 难以对事物做出正确深刻的认识,所以要做到“公则生明”并非易事。 人们首先要克服感情上的亲疏远近才能客观地认识事物。《韩非子》寓言中的富人,没 有听取儿子和邻居老人的劝说把被雨淋坏的墙修好,在被窃后先怀疑邻居老人,觉得他儿子 很聪明,完全为感情亲疏所左右,这样的主观臆断,是很难认识到真相的。所以,感情上的 亲疏远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判断,要想获得正确的认识,必须理智客观地分析研究 事物,不带一丝感情色彩。 历览古来圣贤人,无不在对事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在处理事情上力求做到公正不偏 私。 我们要向铁面包拯学习,他公正廉洁,不包庇一切罪行。他的铡刀上斩昏君,下斩罪民, 只要是真相,就能在他面前闪光;只要有罪恶贪婪,一律逃不过他公正无私的眼睛。于是, 才在青史上永远镌刻着“包青天”的威名。 不论是故去的古人,还是现存的今人,只有做到公正无私,才能在对事物的认识上得到 真理,才能在对事物的处理上得到赞美。 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从事革命工作近 40 年,在任期间,面对家属“农转非”的 多次机会,杨善洲要么直接推托,要么将申请表藏进抽屉,他乐呵呵地劝说家人:“大家都 去吃居民粮了,谁来种庄稼?我们全家都乐意和 8 亿农民同甘共苦建设家乡。”退休后,他 放弃了到昆明安享晚年的待遇,冲着“我要为百姓做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的承诺,一头扎 进了荒草丛生的大亮山,住竹篾搭的屋子,睡树桩搭的床,带领工人植树造林 7 万多亩。绿 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感动了中国。 感情上的偏私只能陷人于不分青红皂白、不辨是非之中,我们要坚决拒绝让感情主宰理 智。“公则生明”这句话犹在耳边回荡,让我们摒除感情的干扰,理智公正地在世为人吧! 【赏析】 本文内容上切合题意,中心突出:要克服感情上的亲疏远近才能客观地认识 事物,做出正确判断,才能做到“公则生明”。先结合寓言材料剖析,再以包拯断案公正无 私、杨善洲大公无私为例证。论据充分有力,行文思路清楚,结构严谨,引古论今,结合巧 妙。 二、写法迁移 长句说理 表意严谨 本文在句式上多运用逻辑性较强的长句表达丰富的思想。如:“我们党 80 多年的一切奋 斗,无论是战争年代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无论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展大规模的 社会主义建设,还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 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句中“无论……无论……还是……都是……”表条件 关系的关联词语,概括了我们党 80 多年来,各个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 根本利益。 议论文若要说理严密透彻,往往使用表意严谨的长句。关联词语的准确使用,使事物间 的逻辑关系清晰地表述出来。 【我来练笔】 下面几个句子都是有关“嫉妒”的,请你改写成表意全面、准确、严谨的长句。 (1)嫉妒是人人都具有的。 (2)嫉妒是一种缺憾心理。 (3)嫉妒是不足为奇和无可厚非的。 (4)嫉妒是由于羡慕一种较好的生活,想获得一种较好的地位,或是想得到一种较贵重的 东西而产生的。 答: 答案 (示例)嫉妒是由于羡慕一种较好的生活,想获得一种较好的地位,或是想得到一 种较贵重的东西而产生的一种人人都具有的不足为奇和无可厚非的缺憾心理。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两项是( ) A.9 月 9 日午后,证监会一个突如其来....的立案调查,令传统绩优股五粮液股价暴跌。 B.曾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的 50 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巨制《解放》,让人们重温了解放战 争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C.7 月 5 日前后,广西柳州军民面对洪灾,齐心协力,众志成城....,顽强拼搏,勇于奋斗, 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抗洪救灾、重建家园的新篇章。 D.司马迁在《史记》中赞扬飞将军李广时曾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由此可见,李 广是一个以身作则....的人。 E.马克思的科学见解,远远超过同时代人,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出神入化....。 答案 DE 解析 D 项“以身作则”指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与语意不合。E 项“出神入化”形容 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此处应为“入木三分”。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志愿者需要培育,需要细心地浇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志愿 者需要锻炼,需要在实践中熟稔和砥砺心中的志愿者精神。 B.养老“双轨制”,是造成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待遇差距大的原因之一。国家已采 取多种措施,积极推行养老“双轨制”所导致的不合理差距问题的解决。 C.有些小小说作家喜欢把一个故事放在一个极短的时间里来写,目的是为了强化故事的 情节,突出矛盾的尖锐性,使读者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强烈的审美冲击。 D.华山不愧为“奇险天下第一山”,攀上山顶真的很不容易,所以我们带上来的食物也 不是很多。最后我们决定,将其中的大部分食物留给晚上来的人。 答案 A 解析 B 项搭配不当,“推行……解决”不搭配,可以将“推行”改为“推动”。C 项句 式杂糅,应删去“目的”或者“为了”。D 项表意不明,“晚上来”既可理解为“晚上上来”, 也可理解为“迟些上来”。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2016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6 月 12 日上午发布。报告指出,__①__近两年经济下行, __②__2015 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基本稳定,__③__大学毕业生的创作和深造比例上升, 减少了需就业的基数;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从 2013 届的 2.3%上升到 2015 届的 3.0%。__④__, 信息、教育、医疗等知识密集型产业近年来增长较快,__⑤__大学毕业生在经济结构变化中 的就业适应性更好,__⑥__就业受传统经济的影响较其他人群更小。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尽管 / 实际上是 不过 而 所以 B 即使 然而 / 的确 因此 而 C 虽然 但 这是因为 此外 / 从而 D 确实 可是 可能是 还因为 导致 / 答案 C 解析 “近两年经济下行”是实际情况,①处不能填“即使”,排除 B 项;③④后面的 句子是解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基本稳定的原因,④不能填“不过”,排除 A 项;“导致” 表示“造成”的意思时,常用于不好的结果,不能放在⑤处,排除 D 项。 二、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用什么支撑我们的精神大厦 贾梦雨 ①我们平时所说的“精神亚健康”,是指一个人的精神状态、精神追求方面失去正确标 准,缺乏价值支点,种种消极甚至扭曲的思想意识占据主导地位,并体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 中。其实,“精神亚健康”的症状在很多人身上都或隐或显地存在着。 ②关注一下我们的周围,随处可以见到“精神亚健康”的影子,而且它已经蔓延到各个 角落:一人遭受车祸后横躺马路,行人纷纷避让;乘客在公交车上遭人偷窃,周围众人漠然 而视;大学生沉沦网络不可自拔,终致退学;“文化名人”华威先生到处讲学,贩卖“口水 式文化”;现代化的写字楼里,不少人在巨大的压力下忙碌,但他们不知道事业的意义在哪 里。 ③“精神亚健康”的症状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对事业 缺乏激情,精神萎靡,庸碌无为;二是对生活缺乏热情,对他来说,活着的意义仅仅在于活 着;三是对他人缺乏感情,淡漠、疏离,甚至于防范、欺骗;四是对社会缺乏责任感,社会 的冷暖对他来说已经变得无足轻重。总体来说,陷落于物质的汪洋之中,沉沦于享乐的迷茫 之中,浮躁而无信仰、无敬畏、无追求。正如南师大中文系教授贺仲明所说:“精神亚健康 的重要表现,就是公众无法从精神涣散的日常生活中获得安宁;理想和信仰丧失;浮躁的心 灵为物质所累,排斥关怀和诚信。” ④是什么导致了“精神亚健康”的弥漫呢?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地球村”可以拉近 人们之间的距离,不过,它也无时不在拉远人们之间的距离,造成新的疏离。全社会消费思 潮的迅速膨胀,在这种后现代的炫目泡沫下,大众都在不知不觉中被消费主义的狂欢陶醉, 被牵着鼻子走,人变成了“经济人”“时尚人”,永远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拉着你,让你无法 脱身,并且身不由己。此外,我们过分重视外在的所谓“成功”,整天追求的都是那些“看 得见的东西”:房子、汽车、锦衣玉食、无休止的享乐。而且,我们渐渐迷失在这些“身外 之物”中不可自拔。物质日益强大而膨胀,而精神的萎缩状态正在加剧,在这种“内忧外患” 的夹击下,我们被裹挟其中,身心交瘁。 ⑤理想、激情,一个人的精、气、神,其实这些都应该是我们的追求,是一个人安身立 命的支点。而现在,从心灵层面来说价值的支撑点,人生的追求目标,对幸福的感受等渐渐 处于错乱状态。从生存状态来说,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处理 爱情、家庭、事业等之间的关系,这其中充斥着扭曲。 ⑥物欲主义和消费主义,目前正借助经济、文化和人员流动的全球化大潮,向全世界蔓 延,也深刻影响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特别是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在市场经济的 大发展和全球化大潮中,世俗化大潮开始侵蚀到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 ⑦因而,我们都应该有一定的精神追求。我们应该解决好自己的归宿感问题。这就要求 一个人增强免疫力,实现内心的真正强大,面对诱惑超然,面对挫折泰然,并在对时代的正 确认识中增强责任感。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环境,真正关心人的精神追 求。在文化多元化的基础上,更好地创造文化的和谐,从多方面创造以人为本的文化生态环 境。 4.下列不属于“精神亚健康”症状的一项是( ) A.精神追求方面失去正确标准,缺乏价值支点,种种消极甚至扭曲的思想意识占据主导 地位。 B.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不少人在物欲主义和消费主义蔓延的环境里不停地忙碌着。 C.对事业缺乏激情,对生活缺乏热情,对他人缺乏感情,对社会缺乏责任感。 D.过分重视外在的所谓“成功”,心绪浮躁而无信仰、无敬畏、无追求。 答案 B 解析 B 项没有揭示出“精神亚健康”的症状,“在物欲主义和消费主义蔓延的环境里 不停地忙碌着”的人,未必“不知道事业的意义在哪里”,未必没有“一定的精神追求”。 5.下列对文意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这篇思想评论,围绕“用什么支撑我们的精神大厦”这一论题,联系生活实际,层层 深入地进行论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B.本文笫⑥段在前两段论述的基础上,指出全球化、世俗化的大潮开始侵蚀到人们的精 神生活领域,从更高的层次来论述中心,增强了论证的深度。 C.文中引用南师大中文系教授贺仲明的话,进一步揭示了“精神亚健康”症状的实质, 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 D.禁不住物欲的诱惑、不能泰然面对挫折的人,是因为他们不能正确认识时代的特征, 缺乏社会责任感。 E.“精神亚健康”的弥漫其根本原因是全球化浪潮拉远了人们之间的距离,造成人类彼 此间的疏离和自我的迷失。 答案 DE 解析 D 项信息来源于第⑦段的论述,“禁不住物欲的诱惑,不能泰然面对挫折的人”, 主要是因为没有解决好自己的归宿感问题。E 项全球化浪潮的影响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而 非根本原因,且自我迷失也非全球化浪潮引起的。 6.生活在今天的人们,怎样才能支撑起自己的精神大厦?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 答案 ①要有高洁的理想追求,以增强个人免疫力。②要满怀生活的激情,树立正确的 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③要妥善处理自己与别人、与社会、与自然等之间的关 系,为创造以人为本的和谐文化生态环境而努力。 解析 通读全文,找到涉及“精神健康”的建议和做法即可。 三、语言运用 7.阅读下列新闻报道,给“草鞋书记”杨善洲拟写一段颁奖词。(不超过 80 字) 杨善洲:不负群众的草鞋书记杨善洲原任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从事革命工作近 40 年,在任期间,面对家属“农转非”的多次机会,杨善洲要么直接推托,要么将申请表藏 进抽屉,直到去世后才被发现。“大家都去吃居民粮了,谁来种庄稼?我们全家都乐意和 8 亿农民同甘共苦建设家乡。”到了退休的年纪,组织上想安排杨善洲去昆明安享晚年,他又 一次婉言谢绝。长期乱砍滥伐,大亮山生态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我要为百姓做几件 实实在在的事情。”冲着这句承诺,杨善洲在卸任后一头扎进了荒草丛生的大亮山,住竹篾 搭的屋子,睡树桩搭的床,他希望给乡亲们再造山清水秀。自那以后,杨善洲与林场职工同 吃同住,每天从早忙到晚,雨季植树造林,旱季巡山防火。创业初期资金短缺,老书记把平 时种下的几十盆盆景全部移栽到大亮山上,他甚至跑到大街上去捡别人丢弃的果核,积少成 多,用马驮上山。担任林场负责人的 20 多年间,杨善洲带领工人植树造林 7 万多亩,林场林 木覆盖率超过 87%,修建 18 公里的林区公路,架设 4 公里多的输电线路。 颁奖词: 答案 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 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60 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解析 颁奖词是在某一主题的颁奖典礼上,对获奖对象的事迹所作的一种陈述评价性的 礼仪文稿。颁奖词的基本写法是:①大笔写意,点明人物的事迹。指从大处着眼,抓住人物 最主要的令人钦敬的事迹,简要概述,如同画写意画,力求用最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丰满的 笔下之物。因此,颁奖词不要求详尽地交代人物事迹的来龙去脉或是细枝末节。人物事迹点 到为止。②纵深开掘,彰显人物的精神。对人物精神的赞美是颁奖词写作的重点,也是难点。 通过人物的事迹,引出对人物精神的评价。因此,在颁奖词中,要体现出人物的闪光心灵、 人格魅力,或是坚强的意志、崇高的思想品质等,最好能体现一定的哲理。③综合表达,事、 理、情有机融合。颁奖词在表达方式上,需要将叙述、议论、抒情这三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将人物事迹、精神以及对人物的赞美之情有机融合在一起。④言简意丰,自然流畅。颁奖词 一般很简短。这就要求语言高度浓缩,言简意赅。这样的语言往往字字珠玑、意蕴丰富,具 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同时还要自然流畅,音韵铿锵悦耳,富有音乐美。 8.观察下面的漫画,完成后面的题目。 (1)请写一段文字,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120 字以内) 答: (2)写出这幅漫画的寓意。 答: 答案 (1)漫画右方有一个穿着皮鞋、身着套装的中年男子,他弯腰鞠躬,大约呈 90 度, 双手放在膝盖外侧,秃顶的头向上抬着,眼睛看着漫画左上方。在漫画的左上方有“为人民 服务”五个大字,其中“人民”两字被一张纸币遮住。漫画右下方写着“虔诚”两字。 (2)这幅漫画讽刺了某些人眼中只有金钱而没有“人民”的现象。 解析 介绍漫画内容题和看图作文题有明显的不同。介绍画面内容主要点在画面中,画面之 外的东西不要增加进来,介绍中不能出现议论性的语句。介绍画面中的内容要有先后主次之 分,一定要安排好介绍的顺序。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