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0 发布 |
- 37.5 KB |
- 3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21-伟大的悲剧_人教版(2016部编版) (3)
伟大的悲剧21 传 记 顽强奋战后的失败和轻易获得的胜利同样可贺可敬!是啊, 失败和成功应同样受到人们的敬仰和尊重。然而,一直以来,我 们的记忆中只容得下成功者,有人说,历史便是为他们而写的, 其实并非如此,千百年来,在人类征服自然界的各个领域中,都 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失败英雄”,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就是 其中的一位,接下来,让我们随着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再次回顾 那段光荣的历史吧! (难点) 1. 感知课文内容,领会课题中的“悲剧”和“伟大”的 含义。 2. 学习本文抓住细节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3. 理解斯科特等人的优秀品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 (重点)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 茨威格一身正气,怀着良知,为人世间 的苦难,写下了无数充满同情、动人心 魄的壮丽篇章。小说、戏剧、诗歌、传 记、散文等文学体裁他无不涉猎,其著 述之丰、之精是惊人的。代表作有小说 《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 本文写了人类历史上先后到达南极点的科学探险队——挪威 的阿蒙森队和英国的斯科特队。阿蒙森队和斯科特队都准备征服 南极点,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 年12月中旬到达南极点,斯科特队比阿蒙森队晚了几个星期。最 后,阿蒙森队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空,而 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点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提前到来, 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 后长眠在茫茫的冰原之中。作者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 胶卷、日记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文学想象写成了这篇文章。 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 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和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 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 传记和历史关系密切,某些写作年代久远的传记常被人们当 史料看待。一般由他人记述;亦有自己记述的,称“自传”。传 记大体分两类:一类是以记述翔实史事为主的史传等;另一类属 文学范围,传记作者在记述传主事迹的过程中,可能会渗透自己 的某些情感、想象或者推断,但和小说不同,传记一般不虚构, 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传 记 拽 无垠 癫狂 凛冽 吞噬 销蚀 羸弱 步履 告罄 遗孀 毋宁 毛骨悚然 一 读一读字音 zhuài yín diān lǐn shì shí léi lǚ qìng shuāng wú sǒng wèi( )缩不前 鲁mǎng( )大胆 念念有cí( ) 精疲力jié( ) 语无lún( )次 yáng yáng( )得意 二 写一写字形 畏 莽 词 竭 伦 扬扬 1.坚持不懈: 2.风餐露宿: 3.精疲力竭: 三 记一记词义 指坚决保持、维护或进行,毫不松懈。 例句:虽然饱受病痛的折磨,但她仍坚持不懈地接受训练, 希望有一天能够站到最高领奖台上。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例句:她一路上风 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在预定时间到达了目的地。 精神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已尽,形容极度疲乏。 例句: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捕,他背着女儿已经跑了五十多里 路,早就精疲力竭了。 4.毛骨悚然: 形容十分恐惧。悚然,恐惧的样子。 例句:那部恐怖电影的宣传海报十分血腥,看得我毛骨悚然。 毛骨悚然、胆战心惊辨析:同:两者都有害怕的意思。 异:“毛骨悚然”形容害怕到了很深的程度。“胆战心惊” 形容非常害怕,程度要比“毛骨悚然”弱。 例:在这深山中,半夜听到凄厉的狼嚎,人们不禁毛骨悚然。 走在不到一米宽的悬崖边上,我感到胆战心惊。 5.闷闷不乐: 6.怏怏不乐: 因有不如意的事而心里不快活。 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闷闷不乐、怏怏不乐辨析 同:两者都有不开心的意思。 异:“闷闷不乐”指心里不快活。而“怏怏不乐”侧重指失望、 不满意的神情。 例:因为考试失利,他这几天都闷闷不乐。 这次升职他本来最有希望,但是经理还是选择了别人,他只能怏 怏不乐地接受了现实。 导思1.简要复述斯科 特一行到达南极及失 望返回途中与自然进 行搏 斗的过程。 导思2:文章从哪个角 度来说斯科 特一行 的举动是悲剧? 经历 悲剧 导思4.文章多处运用 了细节描写,生动、 细腻、充满感情。试 找出一处来 加以分析。 细节描写 关键词: 悲壮 线索 献身 导思3.文章从哪一方 面来说斯科特一行的 壮举又是伟大的? 伟大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 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伟大的悲剧》课文朗读。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圈点要求 第一部分(①—③): 第二部分(4—13): 写斯科特一行到达南极点,却发现已有人捷 足先登,只好失望返回并为胜利者做证。 写斯科特等人陆续死亡的过程。 第三部分(14—16): 写英雄们牺牲后,受到世人的悼念和敬仰。 1. “拽”有何表达效果? 【答案】本题运用关键词语表达效果法。“拽” 把心情拟人化了,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探险队员迫 不及待冲击终点的激动心情。 2.“他们的心在战栗,只不过还想尽量安慰自己罢了——就像 鲁滨逊荒岛上发现陌生人的脚印时竭力想把它看作是自己的 脚印一样。”这句话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案】本题运用赏析句子表达效果三步法。用鲁滨逊的想 法与斯科特一行人的想法形成类比,写出他们发现有人捷足 先登但又不愿意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的侥幸心理,表达了他 们痛苦、极度恐惧的心情。同时这里的忐忑心情与上文激动 的心情形成对比,增强了文章的悲剧性。 3.“千万年来”“太古以来”“一个月内”三个表示 时间的词语有什么作用? 【答案】 “千万年来”“太古以来”与“一个月内”形 成对比,写出阿蒙森和斯科特两支探险队惊人的壮举。 “一个月内”也表示斯科特一行晚了一个月,为下文的 悲剧作铺垫。 【答案】这句话是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来写的,表达了斯 科特在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但事实上 作者本人并不这么认为,因为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 传,本身就说明作者不同意“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 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这一说法。 4.结合文段思考,“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 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这句话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作者同意这种说法吗? 【答案】本题运用引用作用分析法。引用斯科特日记 里的内容,表现了斯科特因没有战胜阿蒙森而极度失 望、无奈和痛苦的心情,增加了文章的可信度。 5.引用斯科特日记里的内容有何作用? 【答案】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的是斯科 特和伙伴们的极度痛苦的心情。此时,在痛苦万分的 斯科特眼中,风中飘扬的挪威国旗就是他的对手,胜 利者阿蒙森似乎站在那里耀武扬威、扬扬得意。 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这里作者运用 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6. 【答案】英国人普遍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实、守 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正是由于这种绅士风度, 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为他人的业绩做证的任务,也正是 因为这一行为,表现了他高尚的人格。 7.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任务? 8.结合第④段思考,为什么说“回来的路程危险增加了 十倍”? 【答案】 (1)返回的路途中最大的危险是不能偏离自己 原来的脚印,以免错过贮藏点;(2)漫天的大雪;(3) 他们缺乏初来时的充沛精力。 信息提炼法。此类题是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感知。 首先围绕问题的关键词,确定答题范围,在确定好的 答题范围中寻找关键语句,然后按要求进行提炼、整 合、概括。 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着回家, 毋宁说更害怕回家。 阅读方法解密 【答案】本题运用关键词语表达效果法。“鲁莽”一词 本来指做事草率,不加思考。这里是贬义词褒用,表达 了作者强烈的怜惜之情。从大自然方面来看,他们是“ 鲁莽”的,而在人类的眼中他们却是真正的英雄。 9.既然是“勇敢者”作者为什么说他们是“鲁莽”的? 10.“对他怎么办? 把他抛弃在这没有生命的冰原上?不。可 是另一 方面,他们又必须毫不迟疑地迅速赶到下一个贮藏点,要 不 然……从日记里看不出斯科特究竟打算怎么办。”从斯科特矛 盾的句子里你能体会到什么? 【答案】驱使他们带上埃文斯的是人性、友情,驱使他们抛弃埃 文斯的是生存的需要。的确,一切在生存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 在离死神咫尺之遥的地方,他们求生的愿望是多么强烈!然而曾 经的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又使他们无法做出残忍的抉择。在此处 画线句中,作者将取和舍的关系表达得十分透彻,他们除了承受 巨大的身体痛苦之外,还要面对巨大的精神压力。 【答案】不矛盾。这里不敢劝阻,并非胆怯,而是因 为令人绝望的无助和无奈。面对漫天的暴风雪,所有 人都自身难保,对奥茨也爱莫能助。奥茨选择英雄式 的死亡,大家只能理解、尊重他的选择。 11.写奥茨走向死亡,其他人不敢劝阻,这和上文他 们表现出来的集体主义精神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案】本题运用关键词语表达效果法。“心中的海 市蜃楼”是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前心中回忆的美好的 往事和他对遥远的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想。它们与 严酷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海市蜃楼是美好的, 却是根本无法实现的,这更加增强了悲剧效果,给人 以心灵的冲击。 12. “心中的海市蜃楼”指什么?这样表达有何作用? 13.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答案】本题运用结尾句(段)作用分析法。斯科特他 们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他们的肉体倒下 了,但是他们的心灵经受住了考验,从而变得无比高 尚。有价值的、美的毁灭就是伟大的悲剧。这句话是 全文的主旨句,照应了题目。 【答案】本题可运用标题含义分析法和标题作用分析法进 行分析。“悲剧”前冠以“伟大的”,给人以深深的震 撼。失败、死亡的“悲剧”性结局的确令人悲哀,但其中 体现的英雄气概、崇高的精神和人格魅力,足以变成“伟 大”的力量,震撼世人的心灵。题目点明了主旨,确定了 文章的感情基调,激发了读者阅读的兴趣。 1.【难点探究】请你结合全文,谈谈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答案】这可以从课文的最后两句话中找到答案:“一个人虽然 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 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作为一 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不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许多历史 事件给人的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按照这个标准,茨威格当然认 为给斯科特作传会更有意义,会给人长久的思考。 2.【难点探究】茨威格为何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 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这悲壮的经历? 晚到南极,绝望而归(失败——做 证之悲) 归途艰难,悲壮覆灭(死亡之悲) 临终遗言,情系亲朋(死别之悲) 魂留南极,世人敬仰(世人之悲) 勇于探索 坚毅执着 集体主义精神 诚信、绅士风度 无私的爱 伟 大 的 悲 剧 悲 剧 伟 大 文章通过对英国探险队斯科特队在归途中悲壮覆 没的描写,歌颂了他们既是英国的英雄,也是全人类 的英雄,颂扬了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 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1.以时间为顺序,条理清晰。 课文记叙了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历尽艰难、满怀希望地奔向南 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 途,最后一个个悲壮死去的故事。文章按照时间顺序逐一叙述, 条理清晰。 2.出色的细节描写。 文中多处运用细节描写,充满感情。比如,奥茨用冻掉了脚趾的 脚板行走;再如,威尔逊博士在死亡的边缘仍坚持科学观察,并 在极度艰难的情况下,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这些细节描 写表现了作者对他们的赞美之情,同时感动了所有的读者。 斯科特虽然在探索领域里失败了,但是他这种对科 学的探索精神和爱国精神等,不仅是英国人的骄傲,而 且是我们全人类的骄傲,人们以此为荣;他虽然在探险 事业中牺牲了,但他的探索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