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0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青海省西宁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西宁市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末调研测试卷高一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 1. “春种-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从农业生产角度看,唐代诗人李绅(772—846年)《悯农二首》反映了 A. 古代农民为社会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B. “安史之乱”期间农民的生存状况进一步恶化 C. 唐代土地兼并导致了贫者无立锥之地 D. 农民的辛劳和产出效率低下的农业生产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反映的是农民劳作的辛苦与不易。“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则反映的是当时的生产力低下,故D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农民的巨大贡献,排除A;材料不能体现时间信息,排除B;材料与土地兼并无关,排除C。 2. 明代户口分为民、军、匠三等,其中匠籍地位最低,且要世代世袭,不能轻易脱籍。到官府手工业中轮班服役工匠叫轮班匠,由各行省遣派到京师轮流服役。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普遍实行“匠班银”制,轮班匠役一律征银,政府以银雇工。实行“匠班银”制的意义不包括 A.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B. 促进了官办手工业发展并强化了中央集权 C.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 松弛了匠籍的人身依附从而解放了生产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明朝时期的轮班匠从定期服役到纳银代役,体现的是政府对工匠的人身控制减弱,增加了自由劳动力,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因此ACD均不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B符合题意。故选B。 3. 元末明初施耐庵长篇小说《水浒传》中的“李逵元夜闹东京”,以及清代石玉昆长篇侠义公案小说《三侠五义》等文艺作品中的“五鼠闹东京”情节,可以从侧面映证 A. 隋朝以洛阳为中心的大运河交通盛况 B. 唐朝扬州等江南市镇的“雄富冠天下’ C. 宋代商业都会的繁盛和市场的繁荣 D. 清代苏州的“十万烟火”“富甲天下”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李逵元夜闹东京”“五鼠闹东京”这些情节可知,其都反映了宋代夜市的繁华,以及城市商业繁荣的场景,故C正确;两部作品描写的都是宋代的情形,故排除ABD项。 4. 1976年同1966年相比,按人口平均计算的粮食产量仅增长9.7%,年平均增长不足1%。工业增加值平均只增长7.6%。10年间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平均每年只增长1.9%。这一数据反映了 A. 世界经济危机及其滞胀波及到了中国 B.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了社会生产力 C. 中国对朝鲜和越南的援助拖累了经济 D. “文化大革命”冲击了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6年同1966年相比,人均粮食产量、年平均增长、工业增加值和全国居民消费年增长率等都非常有限,反映出“文化大革命”冲击了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D项正确;1966到1976年,中国工农业的发展不足与世界经济危机和滞胀无关,A项错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对生产力的破坏通过调整在1965年已经恢复,B项错误;朝鲜战争在1953年已经结束,与文革时期经济增长缓慢无关,C项错误。 5. 1982年至1986年,中共中央连续五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史称“五个一号文件”。在1986年发布的一号文件中,肯定了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必须继续贯彻执行。“五个一号文件”部署“三农”工作的核心是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 B. 城市经济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C. 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改革 D. 集体林权和土地经营流转改革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2年至1986年,中共中央以“三农”为主题,部署、肯定的农村改革方针政策的核心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项正确;城市经济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开始于1984年,B项错误;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改革即社会主义的合作化运动发生在1953到1956年,C项错误;集体林权和土地经营流转改革是本世纪初深化改革的举措,D项错误。 6. 2017年中国经济总量达到82.7亿万元,继续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全球经济的增长率.超过30%。我国创新指数的全球排名已从2015年的第29位跃升至2019年的第14位。我国取得如此辉煌成果主要得益于 A. 房地产对财政的贡献率 B. 中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C. 改革开放的持续和深化 D. 欧洲和美国的日渐衰落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故C符合材料主旨;AB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B;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7. 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因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生活方式不同,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传统民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图所示民居是 A. 鸦片战争后租界区的西式住房 B. 北方地区的传统典型民居四合院 C. 近代京津地区欧化的花园洋房 D. 沿海城市中西结合的毗连式房屋 【答案】B 【解析】 【详解】四合院,又称四合房,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合院式建筑,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因此根据材料可知B正确,ACD排除。故选B。 8. 沈葆桢在同治六年(1867年)的《条说议铜线铁路》中陈述道:“秦筑长城,当时以为殃,后世赖之。铜线铁路,如其有成,亦中国将来之利也。且为工甚巨,目前亦颇便于穷民。然欲朝廷明定条约,许其开工,则大不可。何者?商贾之生计,有力者尚可改图,民间之田庐,贪利者犹可易地;至坏其祖父之坟墓……在沈葆桢看来,外国人在中国签约铺设铁路 A. 与秦始皇役使民力修长城一样,是一项侵害民生的不良之举 B. 会造成冲击商业、侵占农田、毁坏坟墓、族众反抗的严重后果 C. 是一件大利大好之事,铁路可以成为民众生计仰赖的永久之业 D. 长远计,于国于民尚有利处;眼下讲,担忧损商占田毁坏坟墓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铜线铁路,如其有成,亦中国将来之利也”可知从长远来看,于国于民尚有利处;根据材料“商贾之生计,有力者尚可改图,民间之田庐,贪利者犹可易地;至坏其祖父之坟墓”可知从短期看,担忧损商占田毁坏坟墓,因此D正确;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BC均错误。故选D。 9.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景丰拍摄了由谭鑫培主演的京剧片段,表现了蜀国老将黄忠讨令拒敌,攻占曹军屯粮地天荡山,夺取曹军大本营的故事情节。成为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如图是该剧拍摄现场)。这部京剧电影是 A. 《定军山》 B. 《天荡山》 C. 《金沙滩》 D. 《苦肉计》 【答案】A 【解析】 【详解】《定军山》是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在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并在前门大观楼放映,该片由任庆泰执导,谭鑫培主演。影片于1905年12月28日在中国(清朝)上映,结束了中国没有国产电影的历史。故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10. 马克思《资本论》第I卷中写到:“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即贸易,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以下史实,与英国资本产生无直接关系的是 A. “重商主义”政策支持出口型工商业 B. 光荣革命之后逐步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C. 以东印度公司为代表海外殖民贸易 D. 圈地运动、工业革命和“世界工厂”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光荣革命之后逐步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属于政治民主化的内容,不符合材料中的“商品、商品生产和流通”的主旨,故B项符合题意;ACD项都与商品的流通、生产有关,不符合题意。 11. 1776年,某经济学家发表论著《国富论》,反对国家对经济的任何干预,主张经济自由放任,倡行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这位宣扬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经济学家是 A. 约翰·凯恩斯 B. 大卫·李嘉图 C. 富兰克林·罗斯福 D. 亚当·斯密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76年,发表《国富论》,倡导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家是亚当·斯密,D项正确;约翰·凯恩斯的经济主张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A项错误;《国富论》的作者不是大卫·李嘉图,B项错误;富兰克林·罗斯福是20世纪美国政治家,不是经济学家,C项错误。 12. 【美】沃尔特.李普曼在《道德序论》中指出:“在近代,机械的进步不再是碰巧的、偶然的,而成为有系统的、渐增的。”在近代,开启机器制造潮流的是 A. 中国 B. 德国 C. 英国 D. 美国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英国最早开始工业革命,开启机器制造潮流,故C正确,排除ABD。 13. 以下不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技术发明是 A. 西门子.发电机 B. 本茨·汽车 C. 富尔顿.汽船 D. 莱特兄弟·飞机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富尔顿的汽船出现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故选C;发电机、汽车和飞机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技术发明,排除ABD。故选C。 14.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这一体系以资本主义市场为框架,以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为手段,以物资和物种交流、人口迁徙和民族交融、各种文化的交流与撞击、各种社会形态的冲突和选择为主要内容。以下史实不属于这一体系形成范围的是 A. 三次英荷战争和英法七年战争 B. 帝国主义瓜分亚非拉殖民地的狂潮 C.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 D. 伴随第二次工业革命而生的垄断组织 【答案】A 【解析】 【详解】三次英荷战争分别爆发于1652年、1665年、1672年,七年战争发生在1756年—1763年,这与材料中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间不符,故A项符合题意;BCD都属于这一时期,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15. 如图显示了美国在20世纪各个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其中序号③阶段经济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 马歇尔计划及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 B. 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C. 通胀率和失业率双低的“新经济” D. 因战时统管而生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③阶段是1945年-1973年,而通胀率和失业率双低的“新经济”是克林顿执政时期的表现,属于90年代,故C项符合题意;ABD项都与这一时期的发展有关,故ABD项不符合题意。 16.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大力实施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大于市场调节。日本在战后短短25年里就赶超了英法联邦德国等发达国家。1987年,日本成为世界 A. 第一大经济体 B. 第二大经济体 C. 第三大经济体 D. 第四大经济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大力实施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终于在1987年,赶超了英法联邦德国等发达国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B项正确;1987年日本经济仍在美国经济之后,不是第一大经济体,A项错误;1987年日本超过原来的第二大经济体,已不是第三大经济体,C项错误;1987年的日本,不是第四大经济体,D项错误。 17. 以下是英国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90年代经济政策的基本线索: ①1852年,声明以自由贸易为既定国策; ②二战后,信奉凯恩斯主义,实施国家干预与自由竞争相结合的模式; ③1979年,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放弃凯恩斯主义,改行货币主义政策下的经济运行改革; ④20世纪90年代,从国家过多干预经济向自由主义转变,形成了“多市场,少政府”的新发展模式。 上述线索中的②处应该填写 A. 混合市场经济 B. 社会市场经济 C. 单一市场经济 D. 统制经济体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英国信奉凯恩斯主义,实施国家干预与自由竞争相结合的模式,②处应该填写混合市场经济,A项正确;社会市场经济是战后联邦德国经济发展模式,B项错误;二战后,英国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单一市场经济已经过时,C项错误;统制经济体制是战争时期经济体制,D项错误。 18. 苏俄实行余粮收集制、工业企业国有化.实物配给制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目的在于 A. 配合协约国取得对同盟国的胜利 B. 度过国内的经济危机以及政治危机 C. 为实现国家工业化奠定物质基础 D. 集中一切财力物力战胜国内外敌人 【答案】D 【解析】 【详解】战时共产主义,是在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爆发时期,为适应战争需要而采取的临时措施,为集中国内一切人力、物力粉碎外国武装干涉、从而赢得国内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故D正确;ABC与其目的无关,排除。 19. 苏俄从1921年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其“新”表现在经济运行机制上 A. 由市场说了算转向由国家说了算 B. 国家和市场都有发言权 C. 由国家说了算转向由市场说了算 D. 实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新经济政策通过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式,利用市场与货币关系来恢复与发展生产,在这一过程中国家和市场都有发言权,B正确;A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此时的苏俄是并不是资本主义国家,故D错误。 20. 1936年,苏联通过《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宣布社会主义已经基本建成,标志着苏联模式的确立。以下哪一项不能用来说明苏联模式的特点 A. 制定了发展经济的“加速发展战略” B.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和思想文化体制 C. 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和斯大林 D. 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农轻重比例失调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制定了发展经济的“加速发展战略”是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合,A符合题意;BCD均符合斯大林执政时期的苏联模式特征,不符合题意。故选A。 21. 以下与“莫斯科落日一苏联解体”这-时期的历史相符的文献是 A. 《布列斯特和约》 B. 《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秘密报告 C. 《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 D.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条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1年苏联公布的《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引发八一九事件,是苏联解体即“莫斯科落日一苏联解体”时期的文献,C项正确;1918年苏德签订的《布列斯特和约》与苏联解体无关,A项错误;1956年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秘密报告不是苏联解体时期的文献,B项错误;1922年底的,颁布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条约》不是苏联解体时期的文献,D项错误。 22. 特朗普入主白宫以来发起的多轮中美贸易摩擦和对中贸易制裁,违背了 A. 《联合国宪章》宗旨 B. 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则 C. “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则 D. 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宗旨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特朗普政府发起中美贸易摩擦和对中贸易制裁,违背了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促进贸易自由”的宗旨,D项正确;美国制造中美贸易争端并没有违背《联合国宪章》“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宗旨,A项错误;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国际金融机构,与国际贸易争端无关,B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在1970年代已经解体,C项错误。 23. 经济区域集团化表现为同一区域的国家或地区,建立相互信任合作的关系,开展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谋求共同发展。下列经济区域集团组织中,中国是其成员国的是 A. 东南亚国家联盟 B. 亚太经合组织 C. 北美自由贸易区 D. 欧洲联盟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国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国之一,故选B;中国不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成员,排除A;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员国只有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排除C;中国不是欧洲国家,不是欧盟组织成员国,排除D。故选B。 24. 根据2016年的“脱欧”公投,2020年1月,欧洲议会批准通过了英国“脱欧”协议。2020年1月30日,英国正式离开欧盟,结束了其47年的欧盟成员国身份,自2月1日起进人为期11个月的“脱欧”过渡期。英国“脱欧”反映了 A. 贸易保护和孤立主义抬头 B. 欧洲经济一体化瓦解 C. 多极化趋势有进一步显现 D. 经济全球化停滞不前 【答案】A 【解析】 【详解】英国公投脱欧,既是其“例外主义”欧洲观和欧盟多重危机共同推动的结果,也是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带来的社会分化,以及一体化市场与社会政策国家化矛盾的体现。脱欧撕裂了英国政治和社会,对欧洲一体化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不仅削弱了欧盟的软硬实力,也改变了内部的力量平衡,将对一体化的方向和路径产生深远影响,欧盟将被迫进行方向性选择和改革,因此A正确;BD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与多极化趋势加强无关,C排除。故选A。 二、材料分析与综合应用题 25.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处而无二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民含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吕氏春秋.上农》 材料二 《春秋.谷梁传》:“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国语.齐语》:“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清净优越之地);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上》:“士农工商,四民有业。学以居位日士,辟土殖谷日农,作巧成器日工,通财鬻货日商。”西汉刘安《淮南子·齐俗训》:“农与农言力,士与士言行,工与工言巧,商与商言数。”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民俗》:“其士农工商,诸行百户,衣装各有本色,不敢越外。” 材料三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以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明代王阳明《节庵方公墓表》:“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焉,以求尽其心。”。 材料四 明代何良俊《四友斋丛说》:“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者,又十之二三矣,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明代伍袁萃《林居漫录前集》:“(明朝中晚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历史学家余英时认为,15世纪以后的明朝,“士农工商”的传统秩序逐渐变成了“士商工农”。 材料五 光绪二十八年,中国首个商会正式成立。同年,清政府设立商部。次年一月商部奏准颁行《商会简明章程》,规定“凡属商务繁富之区,不论系会垣,系城埠,宜设商务总…….”至宣统三年计有商务总会五十余所,商务分会八十余所。……1915年,北洋政府颁布《商会法》,同年全国各地正式组织的商会达1242个,会员在24.5万人以上。清末,商会曾发动或参与抵制美货、收回利权和国会请愿运动。武昌起义爆发后,南方诸省商会大都赞成革命共和。新中国成立后,另组工商业联合会,旧商会始告解散。 ——摘编自朱汉国、马世力主编人民版《历史(必修)第二册》教师教学用书 (1)提炼材料一强调的基本经济原则,简述统治者强调这一原则的初衷。 (2)从材料二的多种史料看,我国古代的“四民”有哪些方面的区分?指出这种区分的本质。 (3)分别概括材料三中司马迁、王阳明对“四民”及其从业的看法。 (4)阅读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归纳两条明朝商人社会地位提升的原因。 (5)阅读材料五并结合所学,指出步入近代后中国商业地位得以提升的原因,列出一例商人或商会为近代前期中国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史实。 【答案】(1)原则:重农抑商(或重本抑末、强本弱末)。 初衷:通过重农,收获地利、保证民生、稳定财税;通过倡导务农弃商,端正民心、民志(民众安土重迁或者害怕迁徙);行事谨慎、遵纪守法、易于统治者驱使;维护社会安定和政治稳定,巩固君主统治。 (2)区分:行业、处地、思想观念、衣着 本质:(重儒轻商、农本商末观念下的)不同社会阶层的等级秩序划分。 (3)司马迁:从脱贫致富的角度来看,从事商业最能获利,从事手工业其次,从事农业最难获利。 王阳明:“四民”及其所从事的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在尽心尽力为不同行业领域做出贡献。 (4)原因:从事农业力繁却利薄,从事商业更能够获利;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代市民阶层的壮大;大儒(如王阳明)对商人的认可(“四民异业而同道”)以及人们的观念变化。 (5)原因: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农工商业结构(格局)发生变化;外国经济侵略加剧,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民国政府、北洋政府的政策及法律支持。 史实:爱国商人兴办民族工业,倡导“实业救国”(如张謇);“洋务运动”期间,商人利用采办、买办方式,或参与官办企业、经营官督商办企业,助力“自强”“求富"(如红顶商人胡雪岩.官商盛宣怀等);资助《中外纪闻》《国闻报》《时务报》等,助力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商会助推清末抵制美货、收回利权的斗争和保路运动,对阻止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资本输出)保护民族工业发挥了一定作用;在清末清政府“预备立宪”之际掀起的“国会请愿运动”中,商会积极推动救亡图存;武昌起义爆发后,南方诸省商会赞成革命共和,为中华民国成立创造了舆论基础。 【解析】 【详解】(1)原则:根据材料一中“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强调的基本经济原则是重农抑商(或重本抑末、强本弱末)。初衷:根据材料一中“民农则其产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统治者希望通过重农,收获地利、保证民生、稳定财税;根据“民农则朴”,“重徙”,“少私义”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重农可以端正民心、民志(民众安土重迁或者害怕迁徙);根据“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可知,重农可以使被统治者行事谨慎、遵纪守法、易于统治者驱使;综合材料一中的信息可知,统治者强调这一原则的初衷在于,维护社会安定和政治稳定,巩固君主统治。 (2)区分:根据材料二中“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可知,行业区分;根据“处士也,使就闲燕(清净优越之地);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可知,地处区分;根据“学以居位日士,辟土殖谷日农,作巧成器日工,通财鬻货日商”,“农与农言力,士与士言行,工与工言巧,商与商言数”可知,思想观念区分;根据“士农工商,诸行百户,衣装各有本色,不敢越外”可知,衣着区分。本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区分“四民”的本质是(重儒轻商、农本商末观念下的)不同社会阶层的等级秩序划分。 (3)看法:根据材料三中“以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可知,司马迁认为,从脱贫致富的角度来看,从事商业最能获利,从事手工业其次,从事农业最难获利;根据材料三中“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焉,以求尽其心”可知,王阳明认为,“四民”及其所从事的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在尽心尽力为不同行业领域做出贡献。 (4)原因:根据材料三中明代王阳明对四民从事职业的认识,即“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焉,以求尽其心”,材料四中“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儒(如王阳明)对商人的认可(“四民异业而同道”)以及人们的观念变化;根据材料四中“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代市民阶层的壮大;并且从事农业力繁利薄,从事商业更易获利。 (5)原因:根据材料五中“光绪二十八年……清政府设立商部”,“1915年,北洋政府颁布《商会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民国政府、北洋政府的政策及法律支持;根据材料五中“清末,商会曾发动或参与抵制美货、收回利权和国会请愿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商业地位得以提升的原因还包括,国内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农工商业结构(格局)发生变化;外国经济侵略加剧,民族危机加深。史实:根据材料中“中国首个商会正式成立”,“全国各地正式组织的商会达1242个,会员在24.5万人以上”,“商会曾发动或参与抵制美货、收回利权和国会请愿运动”,“南方诸省商会大都赞成革命共和”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张謇等爱国商人兴办民族工业,倡导“实业救国”;“洋务运动”期间,盛宣怀等商人利用采办、买办方式,或参与官办企业、经营官督商办企业,助力“自强”“求富";资助《中外纪闻》《国闻报》《时务报》,助力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商会助推清末抵制美货、收回利权的斗争和保路运动,对阻止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资本输出)保护民族工业发挥了一定作用;在清末清政府“预备立宪”之际掀起的“国会请愿运动”中,商会积极推动救亡图存;武昌起义爆发后,南方诸省商会赞成革命共和,为中华民国成立创造了舆论基础等事例中任选一例,以说明商人或商会对近代前期中国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26.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明”是以生产力和社会发展水平为标志的关于社会进步的概念。……判断文明的主要标准有:文字的使用、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产生与进步、各种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等。文明兼有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双重意义。文明的实质性含义是物质世界的“人化”和人类自身体质、智力和精神的进化与升华。 ——摘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教材 材料二 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前,美洲还是一片相对原始的净土。当时这里生活着大约1亿印度安土著人口,统治这片大陆的主要是阿兹特克帝国、印加帝国,以及诸多印第安小部落。……1519年,西班牙冒险家科尔斯特带着一支600余人的队伍抵达阿兹特克帝国统治下的墨西哥……科尔斯特一行人便用枪炮开始了对阿兹特克的掠夺、杀戮和占领,直至发生战争。正当阿兹特克人在特诺奇提特兰城给科尔斯特军队予以重创,准备彻底赶走入侵者时,一场瘟疫(天花)夺走了阿兹特克人的领袖及众多追随者。科尔斯特军队卷土重来,最终摧毁了阿兹特克帝国。天花病毒是由科尔斯特军队带来的,让没有免疫力的阿兹特克人纷纷倒下,而入侵的西班牙人因得过天花获得免疫而毫发无损。此后,天花病毒又向南扩散,于1525年或1526年侵入印加帝国,使得臭名昭著的西班牙冒险家皮萨罗仅率领一只不足200人的队伍,便征服了数百万人口的印加帝国。天花病毒夺走了美洲大陆约三分之一(约3000多万)印第安人的生命。随后,麻疹、斑疹伤寒等传染病相继在美洲肆虐,使与世隔绝毫无免疫力抵抗力的印第安人成批死去。其惨痛的浩劫远远超过14世纪欧洲的黑死病。就这样,美洲大陆在枪炮和瘟疫的肆虐下彻底沦为了欧洲人的殖民地。 ——据【美国】威廉·麦克尼尔《瘟疫与人》等资料摘编 (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列出世界处于分散孤立时期产生的五大区域文明。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瘟疫给美洲大陆带来的严重影响。 (3)去年底至今年上半年,新冠病毒(2019—nCoV)疫情在全球肆虐。阅读材料二,结合全球应对此次疫情时在思想行为方面的差异,谈两条对于正确对待疫病防控的认识。 (4)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简述对材料一中“文明的实质性含义是物质世界的‘人化’和人类自身体质、智力和精神的进化与升华”这句话的认识。 【答案】(1)五大区域文明:东亚儒家文明、南亚佛教和印度教文明、西亚北非伊斯兰教文明、欧洲基督教文明、美洲印第安文明。 (2)严重影响:欧洲人带来的瘟疫以及殖民掠夺、杀戮造成美洲大陆大量人口死亡,甚至造成众多土著部落的种族灭绝;疫病的发生极大地降低了土著人口的战斗力,加快了西班牙殖民者的征服进程;瘟疫和杀戮造成美洲大陆劳动力严重短缺,进而开启了世界范围的奴隶贸易和拉丁美洲的黑人奴隶制。 (3)认识:通过科学研究,探求传染病的来源、传播途径和致病机理,找寻科学防控传染病的途径、药物、治疗方案和阻断措施;抛弃国家和意识形态偏见,减少无谓的争论和“甩锅”,理性判断,果断防控,阻断疫病,控制疫情;全民动员、万众一心,集中力量、步调一致才能战胜疫情;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在疫病面前世界各国不分你我、不论贫富、一律平等,应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加强合作,共同抗疫;抱持“生命高于一切”的态度,在防疫与经济利益、防疫与人身自由之间找到平衡点,必要时,经济利益、人身自由要让位于生命安全;西方的政治民主实质上是平衡不同政党政治利益经济利益、代言利益的民主,在疫病面前其弊端暴露无遗;我国“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疫病面前尽显优越性,值得西方国家反思。 (4)评分参考:第一层,对这句话本身的认识;第二层,结合材料谈对这句话的认识。 作答示例:第一层:文明伴随着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认识、改造、征服(“人化”)而产生而进步。 一方面,文明是物质世界的“人化”表现;另——方面,在将物质世界“人化”的过程中,人类自身的体质、智力和精神境界也在随之进化与升华。 第二层:一方面,欧洲冒险家探寻新航路、登陆新领地,带去新工具、新物种和新 思想文化,打破了美洲大陆与世隔绝的状态,促进了美洲大陆物质世界(生产力与生产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美洲印第安人的智力进化和精神升华,促进了美洲大陆的文明进步。另一方面,欧洲冒险家的掠夺、杀戮和带去的疫情,对美洲大陆造成了人口锐减、资源匮乏、长期贫困落后等灾难性后果,体现了欧洲冒险家自身在“智力和精神的进化与升华”方面与文明的真义背道而驰。 【解析】 【详解】(1)根据所学可得出是东亚儒家文明、南亚佛教和印度教文明、西亚北非伊斯兰教文明、欧洲基督教文明、美洲印第安文明。 (2)严重影响:根据“天花病毒夺走了美洲大陆约三分之一(约3000多万)印第安人的生命”可得出欧洲人带来的瘟疫以及殖民掠夺、杀戮造成美洲大陆大量人口死亡,甚至造成众多土著部落的种族灭绝;根据“使与世隔绝毫无免疫力抵抗力的印第安人成批死去”“使得臭名昭著的西班牙冒险家皮萨罗仅率领一只不足200人的队伍,便征服了数百万人口的印加帝国”得出疫病的发生极大地降低了土著人口的战斗力,加快了西班牙殖民者的征服进程;根据所学可从瘟疫和杀戮造成美洲大陆劳动力严重短缺,进而开启了世界范围的奴隶贸易和拉丁美洲的黑人奴隶制这一角度概括。 (3)认识:根据所学可从科学研究,探求传染病的来源、抛弃国家和意识形态偏见、全民动员、中国抗疫为世界作出的贡献以及西方国家在抗疫问题上的缺陷等角度进行分析认识。 (4)本问是开放性试题,可从结合材料信息从文明伴随着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认识、改造、征服而产生而进步这一角度进行概括。论述时可从新航路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的两面性来看待这个问题。一方面,欧洲冒险家探寻新航路有利于传播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思想,客观上促进当地的进步。另一方面,欧洲冒险家的掠夺、杀戮和带去的疫情对美洲也产生了深远的消极影响。 27.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评述史实。 材料一 郁金香原产于小亚细亚,1593年传入荷兰后,一些投机商就开始大量囤积郁金香……1634年,炒买郁金香成为荷兰的全民运动。……他们变卖家产,只是为了购买一株郁金香。1637年,郁金香总涨幅竟然高达5900%。一株名为“永远的奥古斯都”的郁金香售价竟高达6700荷兰盾,这笔钱足以买下阿姆斯特丹运河边的一幢豪宅,而当时荷兰人的平均年收入只有150荷兰盾。……荷兰郁金香市场在1637年2月4日突然崩溃,一夜之间郁金香价格一泻千里。一星期后,郁金香价格已平均下跌了90%……1637年4月,荷兰政府决定禁止投机式的郁金香交易,彻底击破了这次史.上空前的“郁金香泡沫”.郁金香投机市场从此一蹶不振。 ——据多种资料摘编 材料二 臭名昭著的市场崩溃摧毁了无数公司,产品没有流通性市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农民的庄稼在田里腐烂。……失业已经延伸到无数城市街区,大资本家认为自己的帝国被荒废,一些人觉得已无路可走,只能从他们的豪华高层办公室的窗户跳下去自杀。在政治方面,经济困境使许多国家政治风暴频繁发生.政权更迭频繁,出现了政党内讧和法西斯势力高涨的现象。 ——摘自拉姆雷兹《技术经济革命框架下对1929年股票崩溃和2007年至2009年经济危机的历史比较》 阅读两则材料,从本质、影响最终结果三方面简评荷兰“郁金香泡沫”与美国1929年经济危机的不同。 【答案】本质:荷兰“郁金香泡沫”是期货投机狂热引发的局部经济泡沫。美国1929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之下生产相对过剩引发的全领域危机,只不过是从股市崩溃开始的。 影响:“郁金香泡沫”的影响面较小,使荷兰部分投机者破产、郁金香投机市场一蹶不振。 美国1929年经济危机波及面更广,造成股票市场崩溃、银行倒闭和金融危机;工业生产水平大幅下降;农产品滞销和农民大量破产;市场严重菱缩;失业严重;引发政治危机;危机还波及到资本主义世界各国。最终结果:荷兰政府禁止投机式的郁金香交易。美国通过实行罗斯福新政度过了危机。 【解析】 【详解】根据“炒买郁金香成为荷兰的全民运动。……他们变卖家产,只是为了购买一株郁金香”可知荷兰“郁金香泡沫”是期货投机狂热引发的局部经济泡沫。根据“臭名昭著的市场崩溃摧毁了无数公司,产品没有流通性市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农民的庄稼在田里腐烂”可知美国1929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之下生产相对过剩引发的全领域危机,只不过是从股市崩溃开始的。 根据“荷兰政府决定禁止投机式的郁金香交易,彻底击破了这次史.上空前的“郁金香泡沫”.郁金香投机市场从此一蹶不振”可知“郁金香泡沫”的影响面较小,使荷兰部分投机者破产、郁金香投机市场一蹶不振。根据“农民的庄稼在田里腐烂。……失业已经延伸到无数城市街区,大资本家认为自己的帝国被荒废,……经济困境使许多国家政治风暴频繁发生.政权更迭频繁,出现了政党内讧和法西斯势力高涨的现象”可知美国1929年经济危机波及面更广,造成股票市场崩溃、银行倒闭和金融危机;工业生产水平大幅下降;农产品滞销和农民大量破产;市场严重菱缩;失业严重;引发政治危机;危机还波及到资本主义世界各国。 根据“荷兰政府决定禁止投机式的郁金香交易”可知荷兰政府禁止投机式的郁金香交易。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美国通过实行罗斯福新政度过了危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