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0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说课稿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是九义教材小学语文第九册的选读课 文,是一篇检测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学习材料。 课文先写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的苦难,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 河,但它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黄河含沙量的现状, 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最后写科学家设计治理黄河的方案。告诉 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2.教学重点 了解黄河变化的过程、原因及治理的方案. 3.教学难点 根据小组研究主题,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制作电子文稿。 【说目标】 信息的浪潮席卷全球,人类不可避免的走进以网络技术为特 征的信息时代,现代教育技术已悄然向“网络教学”过渡。根据 网络教学及学科特点,结合单元教学目标、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如 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黄河变化的过程,明确黄河发生变化 的原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科学治理黄河的方案。 能力目标:通过信息技术课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引 导学生自主协作学习,在获取、过滤、分析、处理、重组信息的 过程中实现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 情感目标:通过电子简报的制作,让学生充分体验网络学习 的乐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组织学生讨论黄河发生 变化给人类的教训和学习课文后受到的启发,增强学生的环保意 识,渗透科学的自然观,激发学生热爱母亲河、热爱大自然的情 感。 【说教法】 情景导入法:通过播放黄河的美丽风光及黄河洪水泛滥的片 断对比,引出课题。 任务驱动法:通过呈现任务的方式明确学习目标。 演示法:通过“地上悬河”形成过程的演示,加深对黄河变 化过程的理解。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网上交流,调动全体学生参与。 【说学法】 协作式学习方法: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在机房座位安排上, 三个人一组,好中差结合,便于交流合作,协作学习。 探究性学习方法:提出要求,由学生采用探究性学习方法, 自己设计、解决,从而达到复习巩固、拓展延伸的目的。 讨论、总结学习法:通过讨论、总结归纳和思考练习,让学 生对已有的知识活学活用,自己创作出新颖别致的电子文稿。 【说媒体】 本教学设计,尝试将语文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课程进行整合。 由于条件的限制,该课只能在模拟网络环境下进行,以多媒体计 算机和局域网为学习工具,以网络为重要的信息来源。因此,需 要在互联网上下载有关黄河内容,制作成一个包括文本、音频、 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的“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微型网站。网站 结构示意图如下: 【说过程】 1.情景导入初读课文 首先,指导学生进入网站主页。主页以动态的形式展示黄河 及黄河流域的图片,同时配以气势磅礴的《黄河大合唱》的背景 音乐,使学生对黄河产生直观的印象、美的感受。并通过滚动字 幕介绍“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生活在黄河 流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激发学生对黄河的热爱。当 学生还沉浸在黄河的美丽风光时,再出现一组黄河洪水泛滥,引 出“黄河变了,它是怎样变的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带着疑问, 点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理清文章条理, 为课文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2.精读课文加深理解 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以“任务驱动”为教学的出发点, 让学生进入“学习辅导区”。学生根据学习的内容和要求、自己 的学习能力,有步骤地、有选择地自主学习。抓住“黄河是中华 民族的摇篮”、“黄河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破坏森林是 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等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欣赏视频、 动画,聆听音频信息、查看文本材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 的思想感情。 3.呈现任务拓展延伸 课文就黄河变化的前因、后果及相关知识点到即止,学生在 学习过程中意犹未尽。因此,我们应抓住学生余兴未了这一有利 时机将教材的内容向课外延伸、拓展,充分利用校园网、国际互 联网提供的丰富的教学资源,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对信 息进行检索、筛选和处理,培养学生自主协作学习的能力和创新 意识。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提出以下读写要求: (1)阅读课文后,写出自己学习后的真实感受和学习后不能 解决的问题。 (2)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主题作为研究方向,与其他同学交 流,并成立一个学习小组。 (3)根据研究主题,自主查阅学习资源库中的资料,完成一 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电子文稿。 这组富于创造性的学习任务,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激发出来了。教师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辅助学生分组自选主题, 自主构建读写框架。 4.筛选整理制作文稿 根据自主构建的读写框架,指导学生进入网站的“学习资源 库”,自由选择学习方式:或通过文本、音频、视频等信息资料 的目录进行检索,或欣赏视频资料,或聆听音频信息,或输入关 键字进行模糊查找……筛选一系列相同主题的文本、音频、视频 资料进行阅读。资料收集完毕,学习课文写作方法,抓住事物之 间的联系,通过小组的协作交流,把收集的资料整合在一起,共 同制作图文并茂的电子简报。 学生在分组协商制作文稿时,教师则通过主控台对学生的学 习过程实施监控,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辅导, 实现个别教学。这不仅培养了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也培养 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充分发展。 这样,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通过人机对话,提高了阅读写 作能力。 5.成果展示作品评价 展示评价作品,是知识的汇集、共享过程,学生的获得远远 超过个人所能及的知识,是信息的深度加工。把学生完成的作品 放在“作品展示区”展示,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 学生作品的评价,可采取小组自评,师生点评的方式。在评价过 程中,肯定成绩的同时应对不足之处加以补充,以便围绕主题重 组材料,修改文稿结构、语句、版面设计等。 6.延伸课外网上交流 浓厚的学习兴趣,高昂的学习激情,不能因课堂教学的结束 而中止,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我还在微型网站上设计了一 个讨论站点,组织学生进行网上交流,调动全体学生参与“黄河, 中华民族的‘摇篮’”、“保护母亲河”、“保护环境,从我做 起”等专题讨论。 七、说板书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变化过程 变化原因治理方案 水土流失摇篮合理规划 人为破坏祸河修筑水利 保护母亲河保护大自然 通过以上的板书设计,我们可以理出文章的脉络:科学家从 黄河变化的过程、原因中,寻找出治理黄河的方案;中华民族的 “摇篮”因为水土的流失、人为的破坏变成一条多灾多难的“祸 河”;祸河通过合理规划、兴修水利,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能成 为现实。由此激发学生“保护母亲河”、“保护大自然”的思想 感情。 八、说小结 网络环境下,语文学科阅读写作教学发生的变化表现为:教师 由知识的传授着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学习过程的引导者、 交流讨论的组织者;传统的阅读与写作各自为政的局面转变为在 与网络对话中初步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由 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转变为具有明显互联网时代特征的网络 教学……防止两个极端:一是教师只顾对着电脑讲,忽略学生动 手动脑,使网络教学流于形式;二是“放任自流”,会导致语文 课成为上网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