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点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点

高 中 历 史 知 识 点 必 修(一)政 治 文 明 历 程 第一讲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知识结构】‎ ‎ 奴隶社会:夏、商、周 ‎ (早期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封建社会: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皇权和相权(君主专制)‎ ‎ (秦朝~清朝时期) (前提、基础) 中央和地方(中央集权)‎ ‎ 选官、监察、谏议 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半。‎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知识要点】‎ 一.中国古代的早期政治制度 ‎1.夏朝: 时间:公元前2070年 权利制度:公共权力、禅让制改为世袭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2.商朝: 时间:公元前1600年 都城:亳(bó)、殷(yīn)‎ 政治制度:内服与外服: 内服:王畿(jī)(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 ‎ 外服:附属国管辖的地区 内服与外服关系:支配与被支配,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 特点: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3.西周: 时间:公元前1046年 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 封建制度: 分封制: 含义:封邦建国 ‎ 目的:巩固王权 ‎ 对象:同姓亲族为主体,功臣、姻亲、先代贵族、殷商降 族。‎ ‎ 封国:晋、卫、燕、鲁、齐、宋 ‎ 内容:土地、人口、武装、物资 ‎ 作用: 积极:①周人的势力范围扩大 ‎②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 消极:随着时间的流逝,血缘关系不断疏远,容易造成分裂割据。‎ 宗法制: 含义:周人将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在一起的制度。‎ ‎ 目的:解决贵族在权利、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为了维护分封制。‎ ‎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正妻长子)‎ ‎ 内容:大宗和小宗 ‎ 大宗和小宗的关系: ①既是家族等级,又是政治隶属。‎ ‎②相对的 ‎ 作用: ①保障了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礼乐制: 含义: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周礼)‎ ‎ 实质:维护等级秩序 三者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血缘纽带。礼乐制是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必不可少的工具。‎ ‎4.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②神权和王权相结合;‎ ‎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确立 ‎1.背景: 政治上:秦的统一 ‎ 经济上:小农经济的分散性 ‎ 理论上:法家韩非子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2.特征:权利的高度集中: ①皇权至上 ‎②“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皇帝 ‎3.措施: ①建立皇帝制 ‎ ②在中央设“三公九卿” 丞相 御史大夫 太尉 丞相: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御史大夫:律令、图籍,并负责检查百官 太尉:军事 三者互不统属,相互牵制 ‎③在地方设立郡县制(春秋时已有):郡:郡守—郡丞—郡尉 县:县令—县丞—县尉 乡:三老—啬(sè)夫—游徼(jiào)‎ ‎ 里 ‎③制定考察和选拔官吏制度 ‎④制定秦律 指导思想:轻罪重罚 ‎4.评价: 积极:①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 ‎②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的基础,对以后两千多年的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 ‎③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的建设;‎ ‎④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⑤有利于民族融合。‎ ‎ 消极:①政治上:易产生暴政;‎ ‎ ②经济上: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封建社会后期);‎ ‎ ③文化上:文化专制,钳制了人的思想,不利于科技创新与进步。‎ 三.皇权与相权之争 ‎1.秦:三公九卿 皇帝 ‎2.汉:中朝(内朝) 丞相 御史大夫 太尉 中朝(决策)‎ ‎ ‎ ‎3.隋唐:三省六部制 皇帝 ‎ 中书省(起草诏令) 尚书省(执行) 门下省(封驳审议)‎ ‎ ‎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官) (人口、赋税) (祭祀) (军事) (刑罚) (工程、建设)‎ 三省关系(特点、作用):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完整的相权被分割,加强了皇权。‎ ‎4.宋:二府三司 皇帝 二府: 枢密院(军权) 调兵权 ‎ 三衙(统兵权) 中书门下 三司 枢密院 中书门下(行政权) (宋中央结构图)‎ 三司: 盐铁 ‎ 度支 (财政权)(计相) 皇帝 ‎ 户部 ‎5.元:只设一省——中书省 中书省 ‎6.明: 明太祖: ①废丞相,裁撤中书省,皇帝亲管六部 皇帝 六部 ‎ ‎ ②设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 (元中央结构图)‎ ‎ 明成祖:设内阁 票拟 六部 批红(不是中央机构,没有决策权) (明中央结构图) ‎ ‎7.清:雍正帝:设军机处: 职能:跪奏笔录 ‎ 作用:提高了办事效率,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 实质: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四.中央与地方之争 ‎1.汉武帝集权: 背景:汉初出现七国之乱 概况:汉景帝采纳晁错的建议“削藩”。‎ ‎ 原因:吸取秦亡的教训,实行郡国并行制。‎ ‎ 结果:平叛乱,“王国”问题未解决。‎ ‎ 措施: ①“推恩令”‎ ‎②酎金夺爵 ‎③在地方设刺史(监察)‎ ‎ 影响: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 ‎2.宋太祖集权: 背景:唐设节度使,出现“安史之乱”‎ ‎ 唐末出现“藩镇割据”‎ ‎ 措施: ①收精兵:a.杯酒释兵权 b.三衙(统兵权)、枢密院(调兵权)‎ c.将禁军一半驻守京师,一半分散全国各地 d.更戍法 ‎ ②削实权:a.派文臣到地方(知州)‎ b.知州之下设通判(监察)‎ c.削弱节度使的权力 ‎ ③置钱谷:设转运使:削弱割据的物质基础。‎ ‎ 影响: ①改变了唐末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中央占绝对上 风。‎ ‎ ②造成了“冗(rǒng)官”、“冗兵”、“冗费”和“积贫”、“积弱”的局面。‎ 五.选官、监察、谏议 ‎(一)选官 朝代 制度 标准 作用 西周 世卿世禄 世袭 战国 军功爵 军功大小 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 汉武帝 ‎ 征辟制 ‎ 察举制 自上而下征召 自下而上举荐(“孝”“廉”)‎ 有利于选拔有道德素养的人才,易造成官员庇护。‎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门第(士族)‎ 隋唐 科举制(庶族、寒族)‎ 考试 明经科 ‎ 进士科 ‎①体现了公平公正 ‎②扩大了统治基础 ‎③提高了官员素质 ‎④有利于培养人才 ‎⑤加强了中央集权 明清 八股取士 考试:四书五经 钳制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科技创新,加快了近代中国的落后。‎ ‎(二)监察 ‎1.秦:御史大夫 ‎2.汉:刺史 ‎3.宋:通判 ‎4.明清: 中央:督查院、六科给事中,合称:科道合一。‎ ‎ 地方:按察使司 ‎(三)谏议 ‎1.隋唐:门下省 ‎2.宋:谏院 ‎(四)评价 虽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的腐败,但在打击地方割据势力,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纠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中国古代行政区划 政治制度 朝代 区别 分封制 西周 ‎ ‎①世袭 ②血缘 ③有封地无俸禄 ④贵族政治 郡县制 春秋、秦 ‎①皇帝亲自任免 ②地域 ③无封地有俸禄 ④官僚政治 郡国并行制 汉 行省制 元 作用:分封制和郡国并行制容易造成分裂割据,郡县制和行省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商鞅变法 一.背景: ①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时期;‎ ‎②秦国政治、经济、文化落后于其他六国;‎ ‎③秦孝公决心变法;‎ ‎④商鞅阐述法家富国强兵之法。‎ 二.内容:1.军事:①废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 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②严肃军纪 提高军队战斗力,打击旧贵族 ‎③什伍制度 保障兵源,加强对普通民众的控制 ‎ 2.经济:①废井田,开阡陌 推动了地主经济的发展 ‎②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稳定了国家财政 ‎③统一度量衡 为人们从事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 ‎ 3.政治:①建立县制 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什伍连坐制度 加强了管理和控制 ‎③轻罪重罚 ‎ 4.思想文化:焚烧诗书 加强了思想文化的统治 三.作用:积极:政治:打击了旧贵族,稳定了统治秩序;‎ 经济: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 军事:提高了士兵战斗力,增强了国力 ‎ 消极:①经济上重农抑商,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 ②法律过于严苛;‎ ‎ ③文化专制,钳制了热的思想。‎ 四.秦法未亡原因:适应了时代的发展趋势。‎ 第二讲 古希腊和罗马政体(奴隶社会)‎ 古中国 古西方 地理 闭塞的大河文明 开放的海洋文明 政治 专制 小国寡民的城邦 经济 小农经济 商品经济 思想 儒家 自由、平等 一.城邦: 时间:公元前8~6世纪 ‎ 含义:一种国家形态,以一个城市为中心。‎ ‎ 特点: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 公民: ①男性公民(妇女、奴隶、外邦人排除在外)‎ ‎ ②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 ‎ ③祖籍本邦 ‎ ④自备武装服兵役 ‎ 实质:是公民集体联合起来,维护自身利益,压迫奴隶和外邦人的一种国家组织 ‎(公民政治)‎ 二.雅典民主制 ‎1.原因: 直接:小国寡民 ‎ 根本:工商业经济发达 ‎ 阶级: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力量壮大 ‎ 受地理环境影响 ‎2.过程: 梭伦: 背景:平民和贵族矛盾尖锐 ‎ (调停人) 内容: 经济: ①废除债务奴隶制,颁布“解负令” 人身自由 ‎(中庸) ②鼓励发展工商业 阶级基础 ‎ 政治: ①按财产多少划分等级 打击旧贵族 ‎ ②对机构进行改革 a.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 ‎ b.建立新机构:四百人议事会,公民法庭 ‎ 评价: 积极:打击旧贵族,为雅典民主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消极:改革不彻底 ‎ 克里斯提尼: 背景:梭伦改革不彻底 ‎ 内容: ①以地主组织代替氏族组织 冲破了血缘,有效地 打击了贵族势力 ‎②进一步改造国家机构:五百人议事会 最早的比例 代表值 ‎③陶片放逐法 积极:是一种以民主方式反对打击敌人的有效方法 ‎ 消极:容易造成权力的滥用、误用 ‎ 评价:正式确立的雅典的民主制 伯利克里: 时间:公元前5世纪 ‎ 内容:①担任高级官职财产资格取消 ‎ ②发放津贴 ‎ 评价:将雅典民主制推向顶峰 ‎3.特征:人民主权与轮番而至 体现 公民大会 五百人议事会 民众法庭 性质 最高权力机关 公民大会附属机构 司法机关 职能 审议和决定一切国家大事 主持大会 ‎①审理案件 ‎②公职人员任职资格 产生方式 所有成年公民到雅典广场开会 ‎30岁以上的公民按比例抽签 ‎30岁以上的公民抽签 程序 辩论 小时计——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持公正,防止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 ‎4.评价: 积极:①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一系列的民主运作方式:差额选举 制、比例代表制、任期制、议会制。‎ ‎ ②促进了雅典经济文化的繁荣 ‎ 消极:①是男性公民的民主 ‎②是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 ‎③限制了社会另一部分成员的发展能力(妇女、奴隶、外邦人)‎ ‎④过度的民主,忽视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容易造成权力的误用。‎ 二.罗马法 ‎1.古罗马政体演变: ①君主制 ‎②共和制 ‎ ‎③帝制: 屋大维 ‎ 戴克里先 ‎2.罗马法 ‎(1)实质: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2)过程: ①习惯法:随意性、伸缩性 ‎②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背景:在平民保民官的提议下,缓和平民和贵族的(只适用于罗马公民) 矛盾 ‎(共和制) 内容:民法、刑法、诉讼程序 ‎ 影响:①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是罗马法的渊源 ‎②是平民的一次胜利,使贵族不能像以前那样随意的解释习惯法 ‎ ③是古罗马的基本法 ‎ ③万民法:212年《卡拉卡拉敕令》 背景:罗马帝国不断扩张,调节罗马 人与被征服民族矛盾 ‎ 内容:由男性公民扩大到自由民 ‎ ④完备阶段:查士丁尼法典: 时间:东罗马帝国时期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内容: 《查士丁尼法典》‎ ‎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 ‎ 《查士丁尼学说汇纂》‎ ‎ 《查士丁尼新敕》‎ ‎(3)地位: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法典为总结,是世界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 善,对后世影响最广的法律 ‎(4)评价:积极:在当时: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罗马帝国的统治。‎ ‎ 对后世:是近代资本主义法律的先声(陪审制度、保护人制度、律师制度)‎ ‎ 消极: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奴隶没有任何的保障。‎ 第三讲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 什么叫做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民选出代表民意的机关,代替人民行使权力。(间接民主)‎ 英国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 君主立宪制 德国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权力中心:皇帝、首相)‎ 美国 总统共和制 ‎ 民主共和制 法国 议会共和制 一.英国制度创新 君主立宪制: 原因: ①历史:13世纪,《大宪章》限制王权 ‎ 议会雏形 上院:贵族院(司法权)‎ ‎ 下院:平民院(立法权)‎ ‎ ②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 ③政治:资产阶级革命 时间:1640~1688年 ‎ (光荣革命) 影响: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 确立:《权利法案》 时间:1689年 ‎ 内容: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王权,国王只有行政权 ‎ 意义:①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②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 ‎③使英国进入了长期稳定的发展时期 ‎ 发展:责任内阁制 形成: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第一任内阁首相,国王“统而不治”。‎ ‎                 原则:①内阁首相由下院多数党领袖产生 ‎②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③如果议会不信任内阁要么内阁全体下台,要么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 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 原因:工业革命发展,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 内容:扩大选民的范围 ‎ 影响: 积极:①使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席位 ‎ ②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不断完善 ‎ 消极:选民仍有财产资格的限制 二.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总统共和制: 背景: ①独立战争(1776~1783)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结成邦联 ‎②邦联制存在弊端:松散,政府软弱无力(建国初,面临主要问题: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 ③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启蒙运动)‎ ‎ 标志:1787年宪法 内容: ①联邦制原则: 总统:行政权、军权,选民间 ‎ (联邦政府) ‎ ‎ 接选举,任期四年,连任两届。‎ ‎ 国会:立法权、财政权、对外宣战权 参议院:每州 ‎ 平均选举,任期六年,每两年换三分之一,间接选举 ‎ 众议院:按人口比例选举,任期两年,普选 ‎ 最高法院:司法权 ‎ 特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 ②三权分立原则(分权制衡):‎ ‎ 总统(行政权)‎ ‎ ‎ ‎ ‎ ‎ ‎ 国会 最高法院 ‎(立法权) (司法权) ‎ ‎ ③人民主权原则:总统、议员、州长由人民选举产生 ‎ 评价: 积极:①1787年宪法是近代世界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②它的颁布标志着美国总统共和制的确立 ‎③保证了美国的长治久安,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消极:①缺少公民权的规定 ‎②打上种族歧视的烙印 ‎ 发展和完善: ①南北内战后颁布了第13、14条宪法修正案,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确定了联邦制法律的至上性,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②两党制。进一步巩固了制衡原则和民主原则。‎ 三.欧洲大陆体制 ‎(一)法国 ‎ 议会共和制: 背景:法国大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 过程:君主制和共和制反复较量 特点:艰难、曲折 原因:①小农经济发达 ‎②封建势力顽固 ‎③资产阶级力量薄弱 ‎④欧洲列强干涉 ‎ 确立:1875年宪法 立法权:议会 参议院:间接选举,任期九年,每三年换三分之二 众议院:普选,任期五年 ‎ 行政权: 总统:行政权、军权、立法创议权,可在参议院同意的情况下解散众议院,对外缔结条约,议会间接选举(任期七年,连选连任)‎ ‎ 内阁:总统任命 ‎ 发展: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在竞选共和国的总统——堵塞君主派 的复辟之路。‎ ‎(二)德国(联邦制)‎ 君主立宪制: 背景:三次王朝战争结束了封建割据,完成统一。‎ ‎(不彻底, 标志:1871年宪法 皇帝:世袭,权力广泛 ‎ 不完善) 帝国首相:皇帝任命,行政权,联邦议会议长。‎ ‎ 立法权 联邦议会:间接选举 ‎ 帝国国会:普选 ‎ 特点:保留了专制主义、军国主义色彩。‎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政体 君主立宪制 总统共和制 议会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确立标志 ‎1689年《权利法案》‎ ‎1787年宪法 ‎1875年宪法 ‎1871年宪法 确立方式 光荣革命 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三次王朝战争 元首 国王(世袭)‎ 总统(任期四年,连任两届)‎ 总统(任期七年,连选连任)‎ 皇帝(世袭)‎ 元首权力 统而不治 行政权、军权 行政权、军权、立法创议权,可在参议院同意的情况下,解散众议院,对外缔结条约 权力广泛 政府首脑(行政权)‎ 内阁首相(下院多数党领袖)‎ 总统 总统 皇帝、首相 立法权 议会 上院 下院 国会 参议院 ‎ 众议院 议会 参议院 ‎ 众议院 联邦议会 帝国国会 政府与议会关系 内阁首相对议会负责 总统、内阁对议会负责 帝国首相对皇帝负责 权力中心 议会 总统 议会 皇帝 代议制特点 渐进、和平 艰难、曲折 不彻底,不完善;保留了专制主义、军国主义色彩。 ‎ 第四讲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 ‎【知识结构】‎ 时间:1840~1949年 任务:反封建反侵略 两个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年5月4日) 阶级:资产阶级 ‎ 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5月4日~1949年10月1日) 阶级:无产阶级 ‎ 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线索: 侵华史: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 ‎ 抗争史: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资产阶级:辛亥革命、无产阶级:五四爱国运动 ‎ 义和团运动 ‎【知识要点】‎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 ‎(一)侵华史:鸦片战争前的中英正常贸易,中国处于出超地位(顺差),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输入鸦片。‎ ‎1.鸦片战争:1840~1842年,中~英,道光皇帝 ‎①原因: 直接:虎门销烟 ‎ 根本: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 ‎②经过: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③结果: 1842年《南京条约》内容 ①割香港岛——领土 ‎ ②赔2100万两白银——赔款先例 ‎ ③五口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贸易 ‎ ④协定关税——关税自主 ‎ 1843年《南京条约》附件 领事裁判权——司法 ‎ 片面最惠国待遇——进一步破坏贸易(除割地、赔款,利益均沾)‎ ‎ 1844年 中美《望厦条约》:巡查贸易 ‎ 中法《黄埔条约》:传教、教堂 ‎④影响: a.社会性质: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b.主要矛盾:人民大众——封建主义 ‎ 中华民族——外来侵略者 ‎ c.革命任务:反封建反侵略 ‎ d.经济结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 e.阶级结构:无产阶级(19世纪40年代)、资产阶级(19世纪6、70年代)、买办 ‎ f.思想:开始向西方学习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中~英法,咸丰帝、慈禧太后 ‎①原因: 直接:“修约”遭拒绝(英国“亚罗号”,法国“马神甫”)‎ 根本: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②经过:火烧圆明园,热河(今承德)‎ ‎③结果: 1858年:英、法、美、俄《天津条约》 增开10个通商口岸(汉口等)‎ ‎ 外国商船在长江自由航行——内河航运权 ‎1860年:英、法、俄《北京条约》 增开天津为口岸 ‎ 割九龙地方一区 ‎ 允许华工出国 ‎ ④影响: a.清政府的权力结构发生变化 总理衙门 总税务司 —清政府开始半殖民化 ‎ b.有识之士主张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现代化起步 ‎ c.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中~日,光绪帝 ‎①原因: 根本:日本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制定“大陆政策”‎ ‎ 直接:朝鲜东学党起义 ‎ 具体:1890年日本经济危机 ‎②经过: 第一阶段 平壤战役:回族,左宝贵 ‎ 黄海海战:致远号管带邓世昌牺牲 ‎ 第二阶段 辽东战役:旅顺大屠杀 ‎ 威海卫战役: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③结果:《马关条约》 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 ‎ b.赔款2亿两 ‎ c.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 d.允许日本在华设厂 ‎④分界线: 甲午战争前:以商品输出为主 ‎ 甲午战争后:以资本输出位主 ‎⑤影响: a.标志洋务运动破产 ‎ b.中华民族危机加深 列强势力深入腹地 ‎ 外资挤压,民族工业发展缓慢 ‎ 巨额赔款,不得不举借外债 ‎ 三国(俄、德、法)干涉还辽,拉开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c.中华民族觉醒 清政府:新政,编练新军 ‎ 各阶层:救亡图存战争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中~英、法、美、日、德、俄、意、奥(奥匈帝国)‎ ‎①原因: 直接:镇压义和团 ‎ 根本:进一步瓜分中国 ‎②结果:1901年《辛丑条约》 a.赔4.5亿两,分39年还清 ‎ b.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 c.拆毁大沽炮台 ‎ d.惩治反帝官吏 ‎③影响: ①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②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抗争史 ‎1.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反封建 ‎①原因: 外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 内部:阶级矛盾激化 ‎ 直接:广西自然灾害 ‎ 主观: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理论:西方基督教义和儒家的“大同”思想,‎ 与农民的平均主义相结合。‎ ‎②经过: 兴起: 1851年, 金田起义—开始 永安建制——初步建权 1853年,定都天京——正式建权 ‎1856年,北伐、西征 转折:1856年,天京事件 防御:重建领导核心:陈玉成、李秀成、洪仁玕 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 ‎③文献: 《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 土地: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土地分给农民 ‎ “施政纲领” 产品: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剩余归“圣库”‎ ‎1853年,定都天京 评价:积极:革命性 消极: 空想性,没实行,平均分配的方案,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无法调动农民积极性。‎ ‎ 落后性,小农经济落后于工业文明 ‎ 《资政新篇》 性质:近代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1859年 未实行原因:未能反映出农民阶级的迫切愿望 ‎ 洪仁玕 ‎ ‎④失败原因: 客观:中外联合剿杀 ‎ 根本:战略上的失误 ‎ 农民阶级局限性 ‎⑤意义: A.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 B.历次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C.第一个资本主义方案 D.肩负起反封建反侵略任务 ‎2.义和团运动:1898~1900年,山东冠县,赵三多,义和拳 ‎①原因: 直接:反洋教斗争 ‎ 根本:中华民族危机加深。‎ ‎②口号:扶清灭洋。口号评价:A.爱国 B.中华民族与外来侵略者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C.盲目排外。‎ ‎③失败原因: 客观:中外联合剿杀 ‎ 根本:战略上的失误 ‎ 农民阶级局限性 ‎④意义: A.显示了中华人民反帝英勇斗争的精神 ‎ B.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 C.推动了清政府的改革 ‎3.辛亥革命:1911年10月10日~1912年3月 ‎①背景:A.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B.清政府实行新政(1901~1905年)、预备立宪(1905~1911年)。清末新政,科举 考试废除。‎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四川保路运动 E.孙中山决心推翻清政府,准备: 组织:兴中会:1894年,美国,檀香山,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 同盟会:1905年,日本,东京,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机关刊物:《民报》‎ ‎ 施政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 理论:三民主义 ‎ 思想:改良派与革命派论战 实践:黄花岗起义 ‎②经过: 爆发:武昌起义:时间:1911年10月10日 ‎ 领导人:熊秉坤、金兆龙 ‎ 结果:建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 ‎ 影响:清政府土崩瓦解。‎ 高潮:中华民国成立: 概况:1912年1月,孙中山,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性质: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 结果: 1912年2月,宣统帝退位,清王朝结束 ‎ 1912年3月,袁世凯,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 1913年,二次革命,反袁世凯 ‎ 1915年,护国运动,反袁世凯 ‎ 1916年,袁世凯去世 ‎ 1917年,护法运动,讨伐陈祺瑞(军阀)‎ ‎③评价: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积极: 政治: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 经济: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 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其他:推动亚洲民族民主运动。‎ 局限性: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为什么资产阶级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①没有明确提出反帝 ‎②没有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③没有发动广大群众 ‎4.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 ‎①原因: A.一战,列强无暇东顾,日本加紧侵略中国,提出“二十一条”(1915年)‎ B.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根本)‎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人阶级力量壮大 D.俄国十月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解放人民思想 E.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直接)‎ ‎②经过: 第一阶段:地点:北京 ‎ ‎ 先锋:青年学生 ‎ 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第二阶段:地点:上海 主力:工人 ‎ 高潮:“三罢”斗争 ‎③意义: 性质: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A.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基础。‎ 五四精神:爱国、民主和科学、追求真理,勇于解放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 事件概括:中国共产党召开三次会议:1921~1923年 ‎ 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 ‎ 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年 ‎ 抗日战争:1937年7月7日~1945年 ‎ 解放战争:1946年~1949年 ‎1.中国共产党三次会议 ‎①中共一大: 时间:1921年7月,上海、浙江嘉兴南湖 内容: 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 ‎ 中心任务: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 1922~1923年: 起点:香港海员大罢工 ‎ 终点:京汉铁路大罢工 ‎ 失败教训:必须联合农民、资产阶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 意义:标志中国共产党诞生 ‎②中共二大: 时间:1922年7月,上海 ‎ 内容:民主革命纲领: 最低:反帝反封建军阀 ‎ 最高: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实现共产主义 ‎③中共三大: 时间:1923年,广州 内容:确立和国民党合作方针 意义: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式 ‎2.国民大革命 ‎①背景: 共同目标:反帝反封建: 共产党:中共二大 ‎ 国民党:孙中山新三民主义(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 ‎ 中国共产党: “二▪七”惨案教训 ‎ 中共三大确立目标 ‎ 国民党: 改细国民党 ‎ 孙中山欢迎以党内合作形式与共产党合作 ‎ 受国际影响 ‎②经过: 中国共产党: 五卅(sà)运动:1925年5月30日 ‎ 省港大罢工 ‎ 上海三次武装起义 ‎ 国民党:北伐: 时间:1926年7月 ‎ 目标: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 结果: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七▪一五反革命政变,革命失败 ‎③失败原因: 客观: A.帝国主义干涉 B.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蒋介石4▪12政变,汪精卫七▪一五革命政变)‎ ‎ 主观: A.陈独秀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 B.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阶段,缺少理论和指导经验。‎ ‎④失败教训:坚持武装斗争,坚持对革命的领导权 ‎3.国共十年对峙(土地革命时期)‎ ‎①中国共产党: ❶南昌起义: 时间: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人。‎ 意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创建人民军队开始(工农革命军纪念日)(工农解放军纪念日)‎ ‎ ❷八七会议: 时间:1927年8月7日 ‎ 内容:纠正陈独秀右倾错误,确立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 党反动派总方针 ‎ ❸秋收起义: 时间:1927年9月9日,毛泽东 ‎ 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号 ‎ 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 “工农武装割据” A.武装斗争 B.土地改革“打土豪,分田地”‎ C.根据地建设 ‎②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 对外妥协 ‎ 对内围剿红军 ‎③红军长征: 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 原因: 直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 根本:王明“左倾”错误 ‎ 经过: 瑞金 遵义会议: 时间:1935年1月 ‎ 内容:纠正王明左倾错误,肯定毛泽东正确领导 ‎ 意义: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 赤水 大渡河 爬雪山 过草地 会宁会师 ‎ 1931年中国苏维埃政府在瑞金成立 意义: A.传播了革命的火种 B.保留了红军主力 ‎④西安事变: 时间:1936年12月12日(双十二事变)‎ ‎ 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 和平解决原因:中国共产党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 ‎ 意义: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国共第二次合作奠定基础 ‎4.抗日战争 ‎⑴事件: 日本: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1932年伪满洲国 ‎ 1932年1月28日,一二八事变,上海 ‎ 1935年,华北事变 ‎ 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 ‎ 中国共产党:1935年8月1日,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 国民党:1937年9月,公布共产党《国共合作宣言》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⑵经过: 防御 相持 反攻 ‎1937年7月7日 1938年10月 1944年 1945年 ‎①防御: 策略: 日本:速战速决,三个月灭亡中国 ‎ 国民党: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 ‎ 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 ‎ 战场: 正面:会战:淞沪会战:粉碎了敌人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 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共产党领导,首次大捷)‎ ‎(最能体现出国共合作)‎ ‎ 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捷(最大一次胜利)‎ ‎ 武汉会战:敌人无力进攻 ‎ 国民党态度:比较积极 ‎ 敌后: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 ‎②相持: 原因: 日本:人力、物力、财力不足,敌后根据地威胁 ‎ 中国:人民抗战需要时间 ‎ 策略: 日本:对国民党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 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1941年,皖南事变 ‎ 中国共产党:1940年,彭德怀,百团大战 ‎⑶胜利原因: 性质:正义,反法西斯战争 ‎ 外部:反法西斯国家有力配合(苏联出兵东北,美国投原子弹)‎ ‎ 根本:全民族抗战 ‎ 入缅作战原因:滇(diān)缅公路畅通 ‎⑷胜利意义: ①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反侵略的完全胜利 ‎ 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加入联合国)‎ ‎ ③收回了台湾 ‎ ④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反法西斯做出了巨大贡献。‎ ‎⑸两种命运: 会议: 中共七大:1945年4月,《论联合政府》,支持联合政府,拒绝一党独裁,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 国民党六大:1945年5月,拒绝联合政府,坚持一党独裁 ‎ 重庆谈判: 时间:1945年8月28日~10月10日 ‎ 结果:《双十协定》:和平民主建国方针 ‎ 焦点: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 ‎ 政协会议:1946年1月 ‎5.解放战争 ‎ 防御 反攻 决战 渡江战役 建国 ‎1946年6月 1947年6月 1948年9月 1949年1月 4月21日 1949年10月1日 ‎①经过: 防御: 全面进攻:中原等解放区 ‎ 最后被共产党粉碎 重点进攻:陕北、山东 ‎ 反攻: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挺进大别山 ‎ 决战: 辽沈战役 ‎ 淮海战役 国民党精锐基本消灭 ‎ 平津战役:战和并用 ‎ 北平和谈:1949年1月~4月20日,国民党代表拒绝签字 ‎ 渡江战役:1949年4月21日,4月23日攻占南京 ‎②意义: A.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B.为中国的现代化扫清了障碍 ‎ ‎ ‎ ‎ ‎ ‎ 第五讲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实践 一.马克思主义产生 ‎1.条件: 经济:工业革命发展,资本主义弊端暴露 ‎ 阶级:19世纪3、40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 英国宪章运动 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 理论: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辩证法—马克思哲学 ‎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社会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科学社会主义 ‎ 代表:圣西门:实业 ‎ ‎ 傅立叶 法郎吉 ‎ ‎ 合作社 欧文 新和谐公社 ‎ 空想原因: ①没有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矛盾 ‎ ②没有认识到工人阶级的力量 ‎2.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内容:①肯定资本主义社会积极作用 ‎②揭示资本主义内在矛盾 ‎③宣告工人阶级历史使命 ‎④昭示未来共产主义原则 ‎3.意义:为国际社会无产阶级运动提供了理论武器 二.巴黎公社:1871年(偶然)‎ ‎1.原因: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内镇压,对外妥协 ‎2.性质: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 ‎3.措施: 政治:公社委员会—最高权力机关,普选 ‎ 经济: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人员的工资 ‎ 文化:世俗教育取代宗教教育 ‎4.失败原因:客观:寡不敌众 ‎ 主观:没有科学理论指导,没有先进政党领导,没有建立工农联盟 ‎ 根本:资产主义上升期 ‎5.意义: ①是无产阶级的一次伟大尝试 ‎②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三.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必然)‎ ‎1.原因: ①1861年,农奴制改革,不彻底: 政治:保留了沙皇专制 ‎ 经济:农民没有无偿获得土地 ‎ ②20世纪初,西方列强中,俄国处于落后地位,社会矛盾尖锐 ‎ ‎③一战,沙皇腐朽暴露 ‎④布尔什维克党成立和无产阶级力量壮大 ‎2.经过: ①二月革命:自发 ‎ 对象:沙皇 ‎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结果:两个政权并存: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工兵代表苏维埃 ‎②《四月提纲》:无产阶级夺权,社会主义革命(和平夺权)‎ 土地改革,退出战争 ‎ ③七月事件:确立武装夺权方针 ‎④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党 ‎ 对象: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 性质:社会主义革命 ‎ 结果: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结果:政体:苏维埃,1918年,苏俄,1922年,苏联 ‎ 《土地法令》、《和平法令》‎ ‎4.特点: ①先城市后农村 ‎②由和平夺权到暴力夺权 ‎③资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相结合 ‎5.意义:给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寻求解放的新道路 第六讲 现代中国史 ‎【知识结构】‎ 时间:1949年10月1日~现在 概括: 新中国政治建设 ‎ 祖国统一 ‎ 新中国外交 ‎【知识要点】‎ 一.新中国政治建设(民主、法治)‎ ‎(一)初建 ‎1.条件:新中国的成立: 准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性质:代行全国人大职能 时间:1949年9月 ‎ 内容:《共同纲领》(临时宪法)‎ ‎ 标志: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 ‎2.成就: ①1954年宪法: 目的:为了保障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国家过渡 ‎ 特点:①人民民主原则②社会主义原则 ‎ 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1954年宪法 ‎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 时间:1949年《共同纲领》‎ ‎(政党) 组织:政协会议 ‎ 形成:政治协商 指导思想: 1956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1982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 时间:1949年,共同纲领 五个区: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 治区、西藏自治区(1956年)‎ ‎(二)曲折:文化大革命: 时间:1966~1976年 ‎ 原因:①党在指导思想上“左倾”‎ ‎ ②毛泽东认为党内存在“修正主义”‎ ‎ ③江青等人推波助澜 ‎ 教训:加强和完善民主法制建设 ‎(三)新时期:1978年,恢复,发展 ‎1.首要环节:平反冤假错案 ‎2.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多党合作,政治协商 ‎3.基层民主选举: 地位:最基础一环 ‎ 村长、居委会(直接选举,任期3年,连选连任)‎ ‎4.法制: ①1982年宪法等法律出台,使中国逐步建成比较完善法律体系 ‎②1997年,十五大“依法治国”作为重点 ‎1999年,“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③民告官:《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 二.祖国统一 地区: 香港 澳门 台湾 国家: 中英 中葡 国共 性质: 历史遗留问题 中国内政 ‎1.一国两制:形成过程: 提出:50年代“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 酝酿:1981年,叶剑英“九条方针”‎ ‎ 形成:80年代,邓小平 ‎ 1982年,写入宪法 ‎ 定为国策:一国两制,正式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为了解决台湾问题,香港实践 ‎2.港澳回归:条件:①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 ②“一国两制”不断完善 ‎ 意义:为国际社会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借鉴 ‎3.海峡两岸:①1991年1月《告台湾同胞书》:和平统一祖国方针 ‎ 停止炮击金门 实现“三通”: 80年代:小“三通”‎ ‎ 2008年:大“三通”‎ ‎②1992年,“九二”共识(汪辜会谈):坚持一个中国 ‎③有利因素:❶台湾自古是中国的领土 ‎ ❷两岸民间经济往来日益密切 ‎ ❸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 ❹两岸人民民心所向 ‎ ❺一国两制日益完善 ‎④不利因素:❶台独(民进党:台独;国民党:坚持一个中国 ‎❷外国势力干涉 三.新中国外交 ‎(一)建国初(50年代)‎ ‎1.方针:独立自主和平 ‎2.三个政策:“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 “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党的屈辱外交)‎ ‎ “一边倒”(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 成就:17个国家先后与中国外交 ‎3.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时间:1953年,中印、西藏 ‎ 背景:同邻国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 ‎ 实践: 日内瓦会议:时间:1954年 ‎ 内容:朝鲜半岛、印度支那和平 ‎ 意义: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 份参加会议 ‎ 万隆会议: 时间:1955年 ‎ 内容:“求同存异”‎ ‎ 意义:亚非国家与中国建交。‎ ‎ 意义:①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②它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③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二)70年代外交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间:1971年,26届联大 原因:①美国霸权地位削弱: 经济滞胀 ‎ 日本、西欧崛起 ‎ 陷于越战泥潭 ‎ 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守势 ‎②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③亚非拉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加强 ‎ 影响:①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②改变了联合国政治、经济力量对比,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 ‎③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④使美国长期遏制孤立中国失败 ‎2.中美关系正常化:原因:共同利益:对抗苏联(台湾)‎ ‎ 过程:1972年,尼克松访华,正常化 ‎ 1979年,正式建交 ‎3.中日建交:原因:中美关系正常化 ‎ 表现:中美、中日正常化,西方国家与中国建交热潮 ‎(三)改革开放后 外交政策:坚定的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与大国结盟 ‎1.经济: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①扩大同发展中国家合作: 不结盟运动 ‎ 七十七国集团 ‎②地区: 1991年,亚太经合组织 ‎2002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③世界: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2.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①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与大国结盟 ‎②建立与不同国家之间伙伴关系 ‎③地区: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中亚和平安全 ‎④世界: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多边外交: 裁军 ‎ 维和行动 ‎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第七讲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 ‎【知识结构】‎ 美苏两极格局: 形式:“冷战”‎ ‎ 冲击:6、70年代多极化趋势 ‎ 瓦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知识要点】‎ 一.“冷战”:1947~1991‎ ‎1.原因: ①二战后,失去合作基础 ‎②根本原因:两国的国家利益不同: 美国:称霸世界 ‎ 苏联:确保自身东西部安全,伺机扩张 ‎③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 ‎④两国猜疑,不信任 ‎⑤人们渴望和平 ‎2.表现: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信号) ‎ 美国: 政治: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 背景:稀土危机 ‎(理论) 实质:遏制苏联为首社会主义 影响:①标志着冷战开始 ‎ ②标志着美国外交政策发生重大转变 经济:1947年6月,马歇尔计划: 目的:①恢复西欧经济 ‎(欧洲复兴计划) ②加强对西欧的控制 ‎(实施) ③遏制苏联 ‎④加强资本主义制度 军事:1949年“北约”(军事同盟)‎ 苏联: 政治:1947年9月,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1949年,“经互会”‎ 军事:1955年,“华约”(华沙条约): 背景:西德加入北约 意义:它的建立标志两极格局对峙局面正式形成 ‎3.影响:‎ ‎①世界被分成两部分,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靠苏联 ‎②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下 ‎③两者势均力敌,谁都不敢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④美苏干涉别国内政,破坏世界和平,引发局部热战: 朝鲜战争:1950~1953年 ‎ 越南战争:1961(特种战争)~1973年(局部战争)‎ ‎ 西欧 日本 二战后: 扶植西欧 1945年,美国占领日本 ‎50年代:西欧经济恢复,欲摆脱美国控制 70年代:美日经济竞争对手 ‎ 1967年,欧共体 现在: 合作、竞争 合作、竞争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 ‎1.时间:20世纪6、70年代 ‎2.表现: ①欧共体成立: 原因:a.二战后,西欧国际地位下降 b.50年代,欧洲经济逐渐恢复 c. 为了摆脱美苏控制,走向联合 ‎ 过程: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 ‎ 1958年,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 ‎ 1967年,欧共体成立 ‎ 措施:a.关税同盟: 对外:关税一致 对内:取消关税 b.共同农业改革: 共同体优先 ‎ 价格统一 ‎ 共同农业基金 c.统一大市场:商品、劳务 d.统一货币:欧元 ‎ 影响:经济上:成为美国竞争对手 ‎ 政治上:使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削弱 ‎②日本崛起:原因:a.美国扶植 b.制定经济计划 c.民主化改革 d.重视科技和教育 e.客观:日本是美国发动朝鲜战争的物资后援地 ‎ 表现:70年代,资本主义第二号强国 ‎ 影响:政治上:日本外交政策发生改变 ‎ 经济上: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 ‎ ③不结盟运动: 时间:1961年,南斯拉夫,铁托 ‎ 宗旨: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 ‎ 影响: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登上历史舞台 ‎ ④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影响:①冲击美苏两极格局 ‎ ②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 ③有利于构建国际政治新秩序 三.两极格局瓦解 ‎1.苏联解体:时间:1991年 ‎ 实质:社会主义制度发生改变 ‎ 原因:直接: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 ‎ 根本:斯大林体制弊端 ‎ 外部:西方国家“和平演变”‎ ‎2.当今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缓和与动荡并存,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 动荡因素: 旧:领土、宗教、民族 ‎ 新:霸权主义、恐怖主义 ‎3.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暂时形成一超多强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