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历史必修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历史必修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学案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导与练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早晨诵读 必修基础 课标梳理 课标点击: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 1、时代背景:‎ ‎(1)国际背景:美国敌视中国,中苏关系恶化,美苏争霸,世界局势紧张。‎ ‎(2)国内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 ‎(3)目的: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2、重大成果:‎ ‎(1)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打破美苏和垄断,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3)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4)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5)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研制计划。这是中国在世纪之交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工程。‎ ‎(6)‎2003年10月15日载人飞船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二、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 1、过程:‎ ‎(1) 1964年,袁隆平偶然发现了一株天然杂交水稻,优势非常明显,这给了他很大启发。‎ ‎(2)1973年,他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 ‎(3)2001年,他获得中国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2、对人类的贡献: 袁隆平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他选育出的杂交水 稻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联合国粮农 组织把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杂交稻技术作为一项战略计划,还聘请袁隆平为首席顾问,为一些国家培训技术专家。袁隆平多次获得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三、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随堂简练 随堂练习 达标过关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邓小平在哪次大会上重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 ‎ A. 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 一届人大会上 ‎ C. 全国科技大会上 D. 全国政协大会上 ‎2.改革开放后,国家通过哪些措施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 )‎ ‎①推行科技成果商品化 ②改革政治体制 ‎ ‎③改革经济体制 ④改革科技管理体制 A. 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 ①④‎ ‎3.标志着中国国防力量加强,打破美国、苏联核垄断的事件是( )‎ ‎ A.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B. 实施“星火计划”‎ ‎ C.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 秦山核电站建立 ‎4.标志着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事件是( )‎ ‎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东方红”I号发射成功 ‎ C. “神舟”号飞船进太空 D. “远望”I号航天测量船建成使用 ‎5.“两弹一星”是指( )‎ ‎ A. 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B. 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 C. 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D. 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6.袁隆平的科技成就产生的影响,最主要是( )‎ A. 第一个选育出杂交水稻优质品种 B. 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C.杂交稻解决国人吃饭和世界粮食问题 D.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 ‎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 ——邓小平 请回答:‎ ‎(1)“两弹一星”指什么?‎ ‎(2)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哪一年?在我国核技术还被利用到什么方面?有什么突出成果?‎ ‎(3)邓小平的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8.新中国的主要科技成就有哪些?‎ 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早晨诵读 必修基础 课标梳理 课标点击: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 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双百”方针的提出的背景:‎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2)1956年初,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3)党中央提出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 2、“双百”方针的提出:‎ ‎(1)1956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2)毛泽东强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不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 ‎3、结果:‎ ‎(1) “双百”方针提出后,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2)代表人物及作品:‎ 老舍的话剧《茶馆》,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等,都是贯彻“双百”方针以后的出色作品 二、曲折的年代:‎ ‎1、“双百”方针未能坚持贯彻下去的原因:‎ ‎(1)政治运动的扩大化,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到来,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上升为阶级斗争问题。‎ ‎(2)不同的学术观点,被看作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一些优秀作品受到错误批判。‎ ‎2、受到政治批判的人物及作品:‎ ‎(1)王蒙的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2)艾青的寓言诗《蝉的歌》。‎ ‎(3)昆曲《李慧娘》和电影《北国江南》《早春二月》等。‎ ‎(4)作者多被划为“右派”或“反动学术权威”,许多知识分子受到了伤害,文艺园地百花凋零。‎ ‎(5)结果: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受到很大影响。‎ 三、文艺的春天:‎ ‎(4)科学和文艺工作者迎来了又一个春天。学术讨论空前热烈,文学艺术创作欣欣向荣。‎ 随堂简练 随堂练习 达标过关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双百”方针的提出是在( )‎ ‎ A. 1949年 B. 1956年 C. 1978年 D. 1992年 ‎2.“双百”方针是指( )‎ A. 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 ‎ B. 在全国办好100所大学,建10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C. 在全国重点帮助100个特困生,建100所希望学校 D. 文艺上“百花齐放”,科技上“百家争鸣”‎ ‎3.下列文艺作品,是贯彻“双百”方针以后的有( )‎ ‎①《茶馆》 ②《蔡文姬》 ③《青春之歌》 ④《三里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4.下列作品中,属于电影艺术的是( )‎ A.《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B.《蝉的歌》 C.《橡树》 D.《早春二月》‎ ‎5.“双百”方针中要求,在艺术问题上要( )‎ A. “百花齐放” B. “百家争鸣” C. “百川归海” D. “百里挑一”‎ ‎6.“双百”方针提倡在文学艺术、科学研究领域的自由包括( )‎ ‎① 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② 创作和批评的自由③ 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问题。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百花齐放”是群众中间提出来的,不晓得是谁提出来的。人们要我题词,我就写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百家争鸣”,这是两千年以前就有的事,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讲学术,这种学术也可以讲,那种学术也可以讲,不要拿一种学术压倒一切。你讲的如果是真理,信的人势必就会越来越多。‎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总结讲话》(《毛泽东文集》第七卷)‎ 请回答:‎ ‎(1)材料中提到了什么方针?该方针是何时被提出的? ‎ ‎(2)提出该方针的基础是什么?‎ ‎(3)怎样理解这个方针的含义?‎ ‎3.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在科学、文学艺术领域贯彻“双百”方针?‎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早晨诵读 必修基础 课标梳理 课标点击: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一、人民教育的奠基:‎ 二、动乱中的教育:‎ ‎ 1、表现:‎ ‎(1)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很多师生都被卷入“扫四旧”批走资派活动中,各地大中小学一度停课,教育战线一片混乱。‎ ‎(2)1966年夏,高考制度被废止。‎ ‎(3)70年代初,高等院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导致大学教育水平下降。‎ ‎ 2、结果:“文化大革命”使中国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各行各业专门人才缺乏,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 三、教育的复兴:‎ ‎ ‎ ‎ 教育复兴的过程及表现:‎ ‎(1)“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刚复出就自告奋勇抓教育。‎ ‎(2)在实行改革开放的同时,邓小平提出教育应优先发展的思想,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3)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 ‎(4)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定了《义务教育法》。‎ ‎(5)20世纪90年代,为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国家着手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计划,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实验室迅速发展壮大。‎ ‎(6)在教育投资上,实行国家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体制。社会力量办学也应运而生,启动了“希望工程”。到20世纪末,我国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 ‎(7)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 ‎(8)国家出资支持西部一批高校建设,并在西部近200个县建立职业教育中心。‎ ‎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用于保证 的普及。( )‎ A.成人教育 B.高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基础教育 ‎5.在办学性质上,“希望工程”属于( )‎ A.政府办学 B. 私人办学 C.社会力量办学 D.混合办学 ‎6.“211工程”计划发展的是( )‎ A.高等教育 B.基础教育 C.成人教育 D.学前教育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材料中,2001年与1949年的学校数量和在校人数相比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8.你知道现今我国主要教育制度的结构吗?你正在接受哪个阶段的教育?‎ 参考答案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一.选择题 ‎1C‎ 2D ‎3C 4B ‎5A ‎‎6C 二.非选择题 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一.选择题 ‎1B ‎2A 3D 4D ‎5A 6D 二.非选择题 ‎7.①“双百”方针,1956年。‎ ‎②“双百”方针是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是在国家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迫切要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③“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双百”方针是提倡在文学艺术、科学研究领域,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 ‎8.三大改造完成后,党和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因此要调动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1956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肯定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建国初期,意识形态领域的某些争论把学术、思想认识问题当成了政治问题,伤害了知识分子积极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知识分子积极性是必要的。‎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