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高考化学总复习指导宁夏银川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安长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11月6日高考化学总复习指导宁夏银川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安长忠

‎2012年高考化学总复习指导 宁夏银川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安长忠 第一讲、高考新课程化学总复习首先需要搞清的几个问题 一、 新课程高考命题的趋势:‎ 1. 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活,活中求快。‎ 2. 高考化学命题应坚持在考查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全面考查学生素质的发展方向。即要体现21世纪高校对新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也要适应高中课程体系改革的发展趋势,还要考虑中学教学实际。‎ 3. 高考命题强调知识之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因此,高考备考梳理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链和知识网尤为重要。‎ 4. 高考命题由于不断的改变设问角度和设问方式,做到了推出陈出新,常考常新,看似年年不一样,其实质、原理还是要引导学生在教材(课本)上寻根、找依据。‎ 5. 以能力测试为核心,试题题型基本保持不变,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 二、 新课程高考试题的特点:‎ 原来旧教材单科化学试题特点:多、全、小、精、活,考能力、考技巧、题量大,知识覆盖面广、考查活用知识的能力方面的试题比重逐年增大。‎ ‎1.理综试卷(试题)的特点:‎ ① 立足基础知识;‎ ② 联系实际注意应用(学以致用);‎ ③ 注意表达和审题、注意化学思维方法的考查;‎ ④ 强化能力考查;‎ ⑤ 突出实验能力的考查;‎ ⑥ 以学科内综合为主,突出了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 ⑦ 紧扣教材考基础;‎ ⑧ 难度适中;‎ ⑨ 理综化学试题较好地贯彻了《课程标准》的精神和各项要求,发挥了应有的考查功能,遵循课程标准,但不拘泥于标准,注重考查了学生“双基”掌握的程度,以及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高考试题所体现的知识和能力是一个整体,考能力需要知识来铺垫,以知识做为载体,考知识又必须通过能力来具体体现,学生只有基础知识逐渐扎实,能力、成绩才能逐步提高。‎ ‎3.试题题型特点:试题以容易题和中等难度题为主,全面考查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由易到难的命题特点,有一定的区分度。‎ 三、答好高考题的标准以及学生提高高考成绩的成功经验:‎ ‎1.常见的题要会做,不常见的题也要会做,从来没见过的题也得会做。不会就不会,会了的就要全做对,不懂就不懂,懂了的就要全搞准。‎ ‎2.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考试分数如何超过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 讲故事:83年高考 ① 6分+6分初中实验题6+高中6‎ ‎(具体内容略)‎ ‎ ② 差班学生如何超过好班学生 ‎3.如何处理好高考试题“3﹕5﹕2”与全班学生“好、中、差”的关系:‎ ‎ 我将所教每个班学生按照学习成绩和能力的不同分成“好、中、差”三种类型,紧密地和高考试题“3﹕5﹕2”挂起钩来,即30%的“识知型”的试题,50%的“灵活型”的试题,20%的“难题”。我把它比喻成苹果树上结的苹果,前30%的试题就像苹果树上一人高处结的苹果,就看你愿意不愿意摘,只要愿意摘,就一定能摘得到。也就是说这些知识只要学生能够理解、记住,就一定能答出来。中间50%的试题就好象苹果树上结在一人多高处的苹果,需要跳一跳才能够摘得到,跳得越高,摘得越多,吃得也越多。做这种类型的题就得具备一定的能力,只要是能力较强的学生做出来还是没多大问题的。最后的20%的试题就好像苹果结在几人高处,怎么跳也够不着,因此,就得用梯子才能摘到苹果。这种试题是难度大,能力要求高的拉开档次的题,也就是学生要想考高分,‎ 所学的知识必须有条理,有规律,有高考所需的各种能力。我的具体做法是:让学生成绩差的学生只重视30%和50%的题,让学习成绩处在中间的学生重视前30%,中间50%和后面的20%的一部分。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100%的试题上下功夫。在高考中常发现有这样一些学生,平时班内名次也在前面,高考遇到的试题他好像哪道题都会做,但就是有的考题只做对了一部分,最后只考了六七十分。原因就是学习基础不扎实,只重视后面的“难题”,没有重视好前面的基础题,简单题结果丢了分。如果能坚持按以上谈到的方法去做,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可以学好,学习成绩中间的学生也可以学好,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就可以学得更好,就可以在高考、竞赛等各类考试中“拔尖”。按照这种方法,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可以超过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慢班的学生可以超过重点班的学生,我带过的慢班高考化学平均分有的超过了重点班的高考化学平均,就说明了采用好的教学、复习方法的重要性。有时练习一套题,对全班学生的要求也不一样,对差学生只要求做基本题,中间的学生可以只做一套题的80%,学习好的学生可以要求全部做完。在评讲上也给予区别对待。这样,每一名学生都能做到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有所进步。‎ ‎4.非智力因素对高考成绩有何影响:(具体内容略)‎ ‎5.摸规律、培养能力的主要性:一个原理、一条规律学会,成千上万的题都会做。例如:酸酐、含氧酸、偏某酸,多步反应、过量问题的计算,等等。‎ 四、从未见过类似的高考试题如何引导学生去处理 ‎1.“五种动物”:举例、抓好基础,威力无穷。‎ ‎2.如何找出解题的突破口,处理好“披着老虎皮的班主任”?‎ ‎3.如何当一名有思想、有方法的好老师:坐飞机(好)与坐牛车(差)的关系:‎ ‎4.讲故事:年轻教师见到高考题之后,有的题没见过,估计学生最多考不过90分,结果学生考90 分到140分的人很多。‎ ‎5.比如:一个不常见的乳酸分子的结构式(见下图)应如何引导学生分解讨论,得出准确而全面的答案。‎ CH3-CH-COOH ‎|‎ ‎ OH 应引导学生针对该分子的结构特点能想出下列问题:‎ ‎①分子中含有羟基(-OH),因此,该分子能发生酯化反应、脱水反应,跟金属钠反应等;‎ ②分子中含有羧基(-COOH),因此,该分子还可发生酯化、脱水反应,有酸性,跟金属钠、跟碳酸钠等反应;‎ ‎③分子中含有甲基(-CH3),相邻的碳原子上又含有氢原子,因此还可发生消去反应、卤化反应等;‎ ④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分子间相互反应生成链状有机物;‎ ‎⑤在浓硫酸的存在下,相互反应脱水,生成环状有机物。‎ 只要学生基础知识扎实,看似很难的问题,都可能迎刃而解。另外,在多年的教学和高考复习中,我发现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中存在着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一考就糟。我在教学中采取的措施是:‎ 认真听讲、反复联想、熟能生巧、能力渐长。二是概念多,理论多,实验杂,计算难,题型活,反应多,前面学,后面忘,容易学,容易忘。我在教学、复习中采取的措施是:正确理解、注意联想、重视实验、讲究巧练,培养能力、善于记忆、前后对比、摸索规律、经常回忆、不易忘记。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一一对应,学生目标明确,进步明显,复习效果显著。‎ 五、新课程高考化学命题改革设想:‎ 六、新课程高考试题内容改革的具体措施:‎ 七、高考试题与高考试题之间的变化、转换关系与命题 技巧分析:‎ ‎ 1.实例:以1983年考过的高考题为例:‎ ‎ 将Cl2通入热的浓的NaOH溶液中:‎ ‎2.分析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制氯气的反应原理:(具体内容略)‎ ‎3.乙醛能否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十一、宁夏高考模式及复习策略:‎ 宁夏高考模式及分值:3+小综合(满分750分)‎ 其中“3” 语文(150分)数学(文理均150分)英语(150分)‎ 文综:(300分):政治(100分),历史(100分),地理(100分)‎ 理综:(300分):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 十二、如何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搞好复习:‎ ‎1. 利用教材的认知结构;‎ ‎2. 利用教材的基本素材;‎ ‎3. 利用教材的基本方法;‎ ‎4. 利用教材的表述;‎ ‎5. 注意教材的基本技能培养;‎ ‎6. 时刻关注教材要反映的课程要求;‎ ‎7. 将重知识转为重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和各种能力的培养。‎ 十三、优质高效复习课堂的七个“要让”:‎ ‎1. 能让学生分析的要让学生自己分析;‎ ‎2. 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自己表述;‎ ‎3. 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 ‎4. 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自己思考;‎ ‎5. 能让学生自己做的实验要让学生全面动手去做;‎ ‎6. 能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的要让学生自己推导得出结论;‎ ‎7. 学生能够看懂的内容要让学生自己去看。‎ 十四、新课程的“新课程标准”和原来的“教学大纲”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1、课程标准针对学生,明确某一学段应达到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教学大纲针对学科,规定了教学的具体内容,顺序及要求。‎ ‎2、课程标准要更多地关注学生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而教学大纲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学科的知识、技能方面应该达到的要求。‎ ‎3、课程标准既关注教师的教学,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而教学大纲则更多地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 ‎4、课程标准内容的表述方式更多地体现指导性、启发性、弹性。而教学大纲内容的表述更多地体现了原则性、规定性,钢性。‎ 十五、近几年高考试题热点,考点内容分析及预测:‎ ‎1.化学基本概念知识模块:‎ ‎(1)关于NA的有关基本计算;‎ ‎(2)有关化学用语、基本概念的综合考查;‎ ‎(3)有关物质的组成及分类知识的综合考查;‎ ‎(4)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知识及其应用考查;‎ ‎(5)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有关知识的判断考查;‎ ‎(6)离子共存问题的相关知识的考查;‎ ‎(7)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相关知识的考查。‎ ‎2.化学基本理论知识模块:‎ ‎(1)原子结构及核外电子排布; ‎ ‎(2)元素的性、位、构间的相互关系;‎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相关知识的考查;‎ ‎(4)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及简单计算;‎ ‎(5)分子间的作用力和化学键的相关知识; ‎ ‎(6)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相关知识;‎ ‎(7)溶液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8)盐类水解的规律及其应用;‎ ‎(9)电离平衡以及弱电解质电离的相关知识;‎ ‎(10)电化学知识及其应用考查;‎ ‎(11)化学电源的相关知识。‎ ‎3.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模块:‎ ‎(1)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Na、Mg、Al、Fe、Cu);‎ ‎(2)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Cl、S、O、N、P、C、Si);‎ ‎(3)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无机推断的相关知识;‎ ‎(4)元素周期表中典型元素的推断及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应用考查;‎ ‎4.有机化学知识模块:‎ ‎(1)有机物分子式的推断;‎ ‎(2)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3)有机化学反应主要类型的判断及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4)典型官能团的判断及其主要性质的考查;‎ ‎(5)有机物的推断及合成相关知识的考查。‎ ‎5.化学实验知识模块:‎ ‎(1)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及相关知识;‎ ‎(2)物质的提纯、分离、除杂、鉴别及气体的制备相关知识的考查(以实验选择型试题出现的几率较大);‎ ‎(3)定性、定量及综合探究型实验的相关试题; ‎ ‎(4)有关教材实验的延伸和拓展的相关试题;‎ ‎(5)根据实验原理命制的相关试题的考查。‎ ‎6.化学计算知识模块:(略)‎ 第二讲:2012年高考化学总复习方法与备考策略 高考备考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要使学生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网络化,而且要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让学生逐步适应高考试题,并完成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变。下面仅从高考总复习方面,谈谈应采用的复习方法与备考策略。‎ 一、把握2012年高考复习的方向和备考策略 ‎1、把握课程标准、研究《考试说明》、科学组织复习 ‎《课程标准》是高考命题的指南针、方向盘,《考试说明》是命题专家命题的尚方宝剑,他们都是大家复习备考离不开的“圣经”。因此高考总复习,必须坚持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依据《考试说明》的要求,全方位、多角度的复习,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教材,无论是人教版还是鲁科版或其他版本都只能作为辅助。所以我们说把握课标、研究《考试说明》,是高考复习优质高效的必然保证。‎ 如《课程标准》对元素化合物的要求,弱化了知识的系统性、全面性,模糊了元素族的概念。教材在编排时以生产和生活中常见的元素及其化合物为点、线展开。象氧族元素、氮族元素、碳族元素、卤族元素过去要单独成章,现归为一章,称自然界的常见元素。‎ 再如《考试说明》将知识结构分为五大块,一是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二是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三是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四是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五是化学实验基础。‎ 去掉化学计算知识块,弱化了化学计算,将基本计算融合到其它知识板块中,因此,在引导学生复习化学计算内容时,不应花费过多的精力和时间,在选题时也决不应搞的过偏、过难。‎ ‎2、研究高考试题,把握2012年高考复习的方向 为了把握好2012年高考复习的方向,分析、研究好高考试题,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可分三步来指导复习:‎ 第一步:分析07年新课程实验区山东、广东、宁夏、海南高考卷,以及试卷特点,找出这四个地方试卷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二步:研究近五年来全国高考卷的试题,摸清每年高考试题的变化规律,通过对高考试题的研究,有利于把握复习的方向和深度,增加复习的目的性、针对性,有效提高复习质量。‎ ‎07年高考是新课程实施的第一次,体现了稳定性和连续性,除试卷结构变化较大外,内容与范围与原高考相比变化不大。估计2012年高考会遵循稳中有变特点,将继续渗透新课程理念,增加实验比重及探究性实验,加大科学方法和能力素质的考查。‎ 第三步:找出学生在解答高考试题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09年宁夏考生的试卷分析,及前五年的高考试题分析考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化学用语书写不规范、不准确、不合题目要求:元素符号大写小写不分,分子式、化学式、结构式、电子式书写不准确,方程式配平不过关,不按规律来配平,不写或少写反应条件等。‎ ‎(2)文字表达不科学、不准确、错别字多,甚至词不达意,胡乱 叙述。‎ ‎(3)审题不到位,抓不住关键条件和主要词句,挖不出隐含信息。‎ ‎(4)实验操作技能不过关,缺少基本的实验常识,对基本实验原理认识理解不到位。‎ ‎(5)对题设情境进行转化、重组、找出解题关键和突破口的能力还不到位,因此,出现许多不该出现的错误。‎ ‎(6)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涵义不清,随意应用,导致结果出 错。‎ ‎(7)有的学生不能在众多信息中排除干扰,抓住关键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导致解答结果全错。‎ ‎ (8)有的学生双基知识还不够扎实、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还不够准确,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总之,通过观察发现新教材高考动向是:重要能力年年考;重点内容重点考;难点知识分散考;死记知识很少考;超纲知识不会考;实验部分灵活考;表述能力处处考。因此,要通过打好基础,落实好考点和知识点;通过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抓好重点和难点;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重视高考热点。‎ 二、引导考生重视双基训练,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突出复习的实效性 近几年高考命题在能力立意基础上不断创新,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不断提高,但是不管如何命题,试题仍然是以知识为载体,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如高考试卷二卷中的必答题,‎ 要做好这类题,首先必须有扎实全面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反应原理及规律,然后运用归纳、联想、推理的方法来解答。学生要考出好的成绩,必须具备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我们在教学及复习过程中都要有针对性,强调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夯实学科的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培养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特别要注意规范化学用语的使用,规范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力求准确性和规范性。另外,课堂教学必须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并巧妙结合原子守恒、得失电子守恒快速准确的书写陌生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的能力。例如:2009年宁夏卷第26题书写用氢气还原碱式碳酸铜(xCuCO3·yCu(OH)2·zH2O)的方程式大部分学生不得分,其原因就是学生不能分析出该反应本质是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先产生CuO、CO2和H2O,然后是H2还原CuO又生成Cu。学生若能分析出反应本质,便可快速确定生成物是Cu、CO2和H2O,配平时运用电子得失守恒和原子守恒得知:H2和Cu的系数相等、CO2与CuCO3的系数也相等、水的系数等于H原子数的一半,即得反应方程式为xCuCO3·yCu(OH)2·zH2O +(x+y)H2=(x+y)Cu+xCO2↑+(x+2y+z) H2O。‎ 三、在整个复习过程中应做好“回头看”和“周周清”的工作,倡导集体备课、发挥团队合作优势 通过刚开始组织学生进入复习发现,学生对所学知识普遍出现掌握不够牢固、前面学后面忘的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做好“回头看”、“周周清”工作十分重要。 “回头看”‎ 就是要求学生定期抽出时间温习前两周复习过的主要内容,老师将前两周学过的主要内容以问题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要求学生按时完成,老师通过批改,发现问题,掌握情况。“周周清”就是每周复习结束,任课教师让课代表统计本周复习中学生普遍掌握不好的内容,老师再进行及时的补救。这样可以使复习效率大大提高。在备考复习中,倡导集体备课、发挥团队合作优势很有必要,一人备一个单元或一人备一个专题,大家共同探讨、共同应用、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备课不但要备教材、备复习方法,还要备“课标”、备《考试说明》、考虑命题思路等多种形式。‎ 四、讲究复习方法,归纳小结、掌握技巧,把握高考脉博 ‎ 纵观近几年化学高考试题,一个明显的特征是考题不偏、不怪、不太难、不超纲,命题风格基本保持稳定,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变化。很明显,命题者在向我们传输一个信号:要重视研究历年高考试题!高考试题有关基本概念的考查内容大致分为八个方面:即物质的组成和变化;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离子共存问题;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物质的量;阿佛加德罗常数;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等等。‎ 基本技能的考查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的横向联系及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因此,对高考试题“陈”题新做,将做过的试题进行创造性的重组、改编,推陈出新,不失是一个好办法。高考命题与新课程改革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复习时可将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科学归类,联系课本,通过梳理相关知识点、考点,讲究方法、归纳总结、掌握技巧,把握高考脉博。因此,在选做习题时,注重做后反思,如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善于分析和仔细把握题中的隐含信息及条件,灵活应用简单方法,如:氧化还原反应及电化学习题中的电子守恒等。再如:已知有机物的分子式确定各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采用顺口溜:“主链从长渐缩短,支链由整到分散,位置由中心到边缘,写完命名来检验”,这样就避免了遗漏或重复,十分快捷,非常实用,从而使学生稳步扎实的获得新知识。‎ 新课标要求高考试题应继续坚持正确导向,体现化学知识与社会发展趋势,努力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突出人文关怀,贴近实际,走进生活,贴近学生。因此,现实生活中的焦点问题、社会时事热点问题、熟悉的生活素材、有地方特色的新闻报道等,都会成为高考试题关注的背景材料。‎ 化学新课标改变了过分强调知识,忽视人文性的趋向,强调在逐步重视关注学生成长、生活体验、健康人格的同时,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关注自然、关爱生命,倡导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价值导向。近年来的新课改高考题非常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体现了科学性、人文性,贴近生活与情感价值的统一。试题材料源于生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既考查了学生对化学学科基础知识的理解,具有极高的科学性、人文性,又考查了学生的判断、推理、分析等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在今后的高考中此类试题可能会继续出现。‎ 五、 关注新增知识点、考点的复习 为体现考试内容的现代性和发展性,课本上很多新增的知识点也成为考试的新考点。这些新考点在首次新课程高考中将会有所体现,在复习过程中应予以充分关注。有的教学内容因考虑到中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能力以及中学教学实际的可行性,进行了适当的删减,不作为考试要求。在高考复习中应切实把握《考试说明》所规定的内容范围,处处围绕“课程标准”,以提高应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化学反应原理》中,新增考试内容有;了解活化能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能用焓变和熵变说明常见化学反应的方向,了解活化能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能用焓变和熵变说明常见化学反应的方向,能用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等。‎ 六、在总复习阶段还要注意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精心研制六种复习课类型,探索高效省时的课堂教学及复习模式:‎ ‎(1)知识梳理课:‎ (2) 习题训练课:‎ (3) 试题讲评课:‎ (4) 查漏补缺课:‎ (5) 答疑解问课:‎ (6) 考点寻根课:‎ ‎2、在课堂教学中或在复习时要求学生做到: ‎ ‎(1)根据课本内容和特点严格控制教师“纯讲授”‎ 的时间,增加学生活动、提问、思考的时间,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考虑设计学生在课堂上活动的内容。 ‎ ‎(2)坚决反对不切合学生实际,利用现成的资料或下载课件代替教师备课的做法。 ‎ ‎(3)建议以一本参考资料为蓝本,配合课本,二者互为补充,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参考体系。‎ ‎(4)注意控制考试测验的密度和强度,考试次数不宜太多、太频繁,每次考试的时间不宜过长。‎ ‎ 3、习题训练课和试题讲评课要引导学生做到:‎ ‎(1)给学生的训练题及讲评测试题应该是经过教师严格挑选的题,以节约学生的时间,提高教师自己工作的效率,对高考有利为原则。‎ ‎(2)不要选用难题、偏题、怪题来训练学生,一切选题重学生的智力开发、重学生能力的提高、重课本知识的加强、重高考成绩的提高。‎ ‎4、整合复习课型,把握复习进度,明确复习重点 ‎ 总之,高考化学总复习要讲究方法。针对化学各类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所学知识进行浓缩、精炼、放大、升华、迁移,利用联想、对比、归纳、推理等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复习,以良好的心态正视高考,扎扎实实引导学生系统的、全面的复习,想方设法的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在高考中才能取得理想的好成绩。‎ 第三讲:新教材高考复习的具体做法和特点 一、如何落实好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教学进度,把握深度和广度 ‎1、课改精神与学校实际相结合 如何落实校本课程(高一阶段)‎ 让学有专长的教师先提交校本课程的名称、内容摘要、课时数、学生达到的目标,由教务处汇总、优选并平衡每个学科后向学生公布课程目录,由学生在校园网上选择两门课程,每门课程(每班)学生不得多于60人(最早选择人优先),多出的报名学生由教务处统一安排选择其他的课程,规定每门课程的课时数6至8课时。要求任课教师认真负责,学习结束合格后,由教师评定学分。‎ 如何指导研究性学习(高一阶段)‎ 学生全员参与,指定每班一个指导教师,两周活动一次(两节课),指导学生选题、实施方案、督促检查每阶段的研究情况、指导学习小组写出研究报告、教师给课题进行评价,并给每个成员学分认定、报教研室备案、由指导教师推荐,教研室审核选出优秀研究报告或调查报告。由学校结集出版或推荐参加上一级科技创新大赛。‎ ‎2、选修内容与高考情况和学生实际相结合 ‎ 必修——高考必考内容,一定要认真按教材抓好落实。‎ 选修——‎ 文科的情况,如地理学科,高考是两选一,历史学科三选一,可以只选择其中一门进行学习,也可以都学习。理科结合学科特点来定,但依据新课标的理念应该最好给学生有选择的机会。选考模块的教学要特别慎重:原则上应该让学生自己来选择,防止学校、教师指定一个模块,把选修模块搞成必修。就现实而言,应根据各学校的师资条件和能力,至少让学生有选择余地,以有利于应对高考.从07、08、09年宁夏高考情况看,尽管考试说明中提出了“四个模块试题力求难度相同”,但由于命题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很难做到“难度相同”。所以,关于选考,不能把宝押在一个模块上,至少要做二选一。‎ 建议视各校学生情况确定。其它科目根据高考要求选修相关模块。‎ 二、宁夏高考模式及复习策略 ‎1.落实责任、协调关系、明确分工:‎ 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亲自抓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明确职责 ‎⑴年级组——组织协调,配合教务处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⑵教研组——落实主管副校长、教务处、教研室布置的具体教学工作任务。如教研活动的具体安排及教研组活动计划,各项竞赛辅导的安排,检查教师的教案和作业的批改情况,规定每学期对本组每一位教师至少要听课一次(有的学校规定每学期听课10——20节),对年轻教师进行传、帮、带。‎ ‎⑶备课组——制定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和进度,做好每次考试的命题工作,在学习每章内容前先要在备课组进行学情分析、教法分析、重、难点研讨、本章的难度控制,帮助并指导青年教师搞好教学工作。‎ ‎2.把握梯度、分层递进、明确任务:‎ ‎⑴新老高三教师交流、座谈 教学——‎ 老高三的教师把一年来复习中的得与失,要毫不保留的介绍给新高三的老师。‎ 德育——老高三的班主任把一年来在班级管理、学生心理辅导、与家长间的沟通、协调课任教师的辅导时间安排和作业量的控制等介绍给新高三的班主任。‎ ‎ ⑵高三的入学教育(入学时的动员大会)‎ 端正学习态度、鼓励学生刻苦拼搏、师生坚持不懈做好高三复习的工作。‎ ‎ ⑶考练结合、明确考和练的关系 周练——由备课组安排每位任课教师轮流主编命制试卷,并由资深教师审题把关,另外对文综、理综还要指定组卷教师,周练采用综合卷形式,在考后要求及时批阅、登分、分析和讲评。‎ 月考和模拟——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和教研室指定具有命题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成立命题小组,各科有三名成员。教研室提前二十天布置命题工作,要求试卷格式,字符数均要达到近几年高考真题的模式,提倡原创。月考卷文综和理综在前四次分科命制(八至十一月份),十二月以后采用综合卷形式。对一模,二模,三模所达到的目标都分别有具体的规定。‎ 如对 一模的要求是难度略高于高考,以督促学生在最后阶段还要再一次拼搏努力;二模的要求是难度基本等同于本年高考,在试题的命制方面还要结合一模进行补漏,两次模拟结束后,要求命题组分析研究复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最后冲刺阶段的弥补措施;最后的模拟考试(5月底)难度应适当降低,基本维持在高考试题水平,给学生增加面对应考的自信心和仿真感。‎ ‎⑷整合时间强化训练 ‎ 进入高三至一模前,每周二、四下午两节课后进行数学(固定)、英语(与文综、理综交替)测试,一模后,每周二下午两节课后(数学)、周四下午两节课后(英语)、周六(上午语文,下午综合)分别测试。‎ ‎ ⑸试卷分析和学情分析(培优补差)‎ 月考、模拟后备课组进行详细试卷分析,有针对性进行培优补差。‎ ‎ ⑹ 百日冲刺誓师大会(各班写誓词,宣誓词,见行动)‎ ‎ ⑺考前心理辅导(请外面心理专家或有应考经验的教师进行)‎ 三、高考新教材制定复习计划的指导思想和依据以及达到的目的和要求 ‎1.制定复习计划的依据 ‎⑴依据高中各学科“课标”“考试说明”的要求。让学生明确考试的内容,抓准知识点、考点以及热点问题。 ‎ ‎⑵理清高考各学科特点及试卷的特点。让学生明确考试方式,怎么考?考什么?‎ ‎⑶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明确要补什么?怎样补? ‎ ‎⑷以课本(教材)为主,以资料为辅,让学生明确怎样看?看什么?怎么参考?参考什么?‎ ‎2.制定复习计划的指导思想 抓住学科内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进行重新组合,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较为完整的框架结构,能够举一反三。注重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以及知识的归纳,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强化训练,在复习知识的同时,再用与之配套的各类检 测来检验,步步为营,既巩固了知识,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巩固基础、难点重点突破和综合应用是相互渗透,相互 交替的。每轮复习都要精选、精编、练习题,既注重夯实基础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3.复习达到的目的要求 通晓各学科知识体系;掌握的研究各学科的方法;‎ 加强对各学科基础知识和规律的认识; ‎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四、宁夏有名的重点中学高考复习的具体做法 ‎ 重点中学Ⅰ ‎1、阶段复习时间安排 复习时间 复习进度 一 轮 八~九月 第一单元 物质的量 第二单元 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 第三单元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第四单元 氧化还原反应 第五单元 离子反应 第六单元 化学反应与能量 十月 第七单元 原子结构 第八单元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第九单元 化学键 第十单元 分子的性质 第十二单元 晶体结构和性质 十一月 第十三单元 化学平衡及化学反应的限度 第十四单元 弱电解质电离平衡 第十五单元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十六单元 盐的水解 第十七单元 沉淀溶解平衡 第十八单元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 第十九单元 电解原理 第二十单元 钠和钠的化合物 十二月 第二十一单元 镁铝及其化合物 第二十二单元 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 第二十三单元 氯氮氢及其化合物 第二十四单元 碳硅硫及其化合物 一月 第二十五单元 烃 第二十六单元 烃的衍生物 第二十六单元 高分子 合成材料 二月 第二十七单元 常用仪器及实验基本操作 第二十八单元 常见物质的检验 第二十九单元 常见气体的制备收集和净化 分离和提纯 ‎2、阶段复习的目标 第一阶段:“各个击破,重视双基”‎ 第二阶段:“融为一体,提高能力”‎ 第三阶段:“理性回归,求真务实” ‎ ‎3、选择适宜的教辅资料 ‎(1)、按知识点编排顺序 ‎(2)、习题设计合理 ‎(3)、有学案导读 ‎2011届高三化学总复习 第一轮复习进度计划:‎ 时 间 周 次 内 容 课 时 ‎2010.8.11~2010.8.15‎ ‎1‎ 化学2 第一章 第一节 原子结构 ‎ 第二节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6‎ ‎2‎ 第二节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 化学键 ‎6‎ ‎3‎ 选修三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6‎ ‎4‎ ‎ 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 化学1 第一章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6‎ ‎5‎ ‎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二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6‎ ‎6‎ 第二章 离子反应及离子共存 ‎6‎ ‎7‎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及配平 ‎6‎ ‎8‎ 选修四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第二节 原电池 ‎6‎ ‎9‎ 第二节 原电池 化学电源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6‎ ‎10‎ 第三节 电解池 化学2 第四章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6‎ ‎11‎ 化学1 第三章 第一节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6‎ ‎12‎ 第二节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6‎ ‎13‎ 第三节 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 ‎6‎ ‎14‎ 第四章 硅和氯及其化合物 ‎6‎ ‎15‎ 硫及其化合物和工业计算 ‎6‎ ‎16‎ 氮及其化合物和守衡计算 ‎6‎ ‎17‎ 选修四 第二章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 第二节 化学平衡 ‎6‎ ‎18‎ 第二节 化学平衡及影响因素因素、化学平衡常数 ‎6‎ ‎19‎ 第三章 弱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6‎ ‎20‎ 酸碱中和滴定 盐类的水解 ‎6‎ ‎21‎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6‎ ‎22‎ 选修五 烃和卤代烃 ‎6‎ ‎23‎ 烃的含氧衍生物 ‎6‎ ‎24‎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合物、合成高分子、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化学2第四章第二节)‎ ‎6‎ ‎25‎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6‎ ‎26‎ 气体的制备、试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6‎ ‎2011.3.1~2011.3.6‎ ‎27‎ 机动 ‎6‎ 第二轮复习:3月上旬——5月上旬,综合模拟训练 第三轮复习:5月中旬——5月底,查漏补缺,热点问题训练,增加知识的覆盖面。‎ 合理整合必考内容,系统分块复习,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化学必考内容涉及化学1、2、化学反应原理三个模块内容,教材体系缺乏系统性,直接按教材编排复习有很大的困难,而且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仍感觉到临乱。因此,教师在总复习过程中,应注意合理整合教材内容,将不同模块的相关内容有机整合到一起,给学生建立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以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1.第一阶段按照“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计算”、“化学实验”等几个知识体系,将教材中内容穿插于其中进行复习。‎ ‎ 2.第二阶段综合模拟提高。‎ ‎ 3. 第三阶段进行热点题型训练。‎ 五、高考新教材“人教版”和鲁科版特点以及具体复习对策 高中化学教材(人教版)‎ 银川市各高中学校对化学教材(人教版)的实施共选择:必修I、必修II和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共五本教材。‎ 高一学年 ‎ 每周4课时 必修I 第一学期(九月~一月)共18周72课时(含章节复习和测试)‎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必修II 第二学期(一月~五月中旬)‎ 共12周48课时(含章节复习和测试)‎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四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水平测试复习 共6周(五月中旬~六月下旬)‎ 复习其间的第4周和第6周进行两次模拟测试 ‎7月初参加全区的水平测试 高二学年 ‎ 每周4课时 第一学期 共18周 72课时(含章节复习和测试)‎ 选修四 《化学反应原理》‎ 第二学期 二月~四月 共10周 40课时(含章节复习和测试)‎ 选修五 《有机化学基础》‎ 五月~七月上旬 共10周 40课时(含章节复习和测试)‎ 选修三 《物质结构与性质》‎ 高三学年 每周5课时 第一阶段(八月初~四月初)第一轮章节复习 八月~十一月 必修I和必修II 十二~一月 选修四 《化学反应原理》 ‎ 二月下旬~三月底 选修五 《有机化学基础》‎ 选修三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二阶段(四月~五月中旬)第二轮专题复习 ‎6周 共六个专题 专题一:化学基本概念 专题二:化学反应原理 专题三:元素化合物知识 专题四:无机推断突破专题 专题五:化学实验综合 专题六:学科内综合及STSE题型 第三阶段(五月中下旬)第三轮复习 ‎ 以模拟及试卷分析、查漏补缺为主 高中化学新教材(鲁科版)‎ 银川市各高中学校经过三轮对山东科技版的化学教材的实施,总体选择:必修1、2和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共五本教材。‎ 实 施 ‎ 高一学年进行必修1、2的教学,每周4课时。结束后参加自治区组织的普通高中化学水平测试。高一第一学期进行必修1的前三章的教学(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共17周68课时 时间:一学期);高一第二学期进行必修1的第4章和必修2的全部教学(共13周52课时 时间:6月10日前结束);再安排3周的水平测试前的复习(6月10日---7月1日);7月初参加自治区的水平测试。必修模块结束。‎ ‎ 高二学年进行3本选修的教学,每周5课时。高二第一学期:8月22日---11月10日共10周50课时,进行《有机化学基础》的教学;11月15日至下一学年的5月30日共20周100课时,进行《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第二学期的6月1日—7月10日共5周25课时,进行《物质结构与性质》的教学;选修模块结束。‎ ‎ 高三学年全面进行高考的复习工作。‎ 附:必修1、2教学进度表 ‎2009--2010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 高一化学备课组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 完成情况 ‎1‎ ‎8/25--29‎ 第1章 走进化学科学 ‎4‎ 完成 ‎2‎ ‎9/1--5‎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4‎ 完成 ‎3‎ ‎9/8--12‎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 ‎4‎ 完成 ‎4‎ ‎9/15--19‎ 本章自我评价 ‎4‎ 完成 ‎5‎ ‎9/22--26‎ 单元测试 ‎4‎ 完成 ‎6‎ ‎9/29--30‎ 第一次月考 ‎2‎ 完成 ‎7‎ ‎10/6--10‎ 第2章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4‎ 完成 ‎8‎ ‎10/13--17‎ 电解质 ‎4‎ 完成 ‎9‎ ‎10/20--24‎ 氧化剂和还原剂 ‎4‎ 完成 ‎10‎ ‎10/27--31‎ 本章自我评价 ‎4‎ 完成 ‎11‎ ‎11/3--7‎ 单元测试 ‎4‎ 完成 ‎12‎ ‎11/10--14‎ 期中考试 ‎4‎ 完成 ‎13‎ ‎11/17--21‎ 第3章 碳的多样性 ‎4‎ 完成 ‎14‎ ‎11/24--28‎ 氮的循环 ‎4‎ 完成 ‎15‎ ‎12/1--5‎ 硫的转化 ‎4‎ 完成 ‎16‎ ‎12/8--12‎ 第二次月考 ‎2‎ 完成 ‎17‎ ‎12/15--20‎ 海水中的元素 ‎4‎ 完成 ‎18‎ ‎12/22--26‎ 本章自我评价 ‎4‎ 完成 ‎19‎ ‎12/29-1/2‎ 单元测试 ‎4‎ 完成 ‎20‎ ‎1/5--9‎ 期末考试 ‎4‎ 完成 ‎2009--2010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 高一化学备课组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 完成情况 ‎1‎ ‎2/23--27‎ 第4章 材料家族中的元素 ‎4‎ 完成 ‎2‎ ‎3/2--6‎ 硅 无机非金属材料 ‎4‎ 完成 ‎3‎ ‎3/9--13‎ 铝 金属材料 ‎4‎ 完成 ‎4‎ ‎3/13--20‎ 复合材料 ‎4‎ 完成 ‎5‎ ‎3/23--27‎ 本章自我评价 ‎4‎ 完成 ‎6‎ ‎3/30--3‎ 第一次月考 ‎4‎ 完成 ‎7‎ ‎4/6--10‎ 第1章 原子结构 ‎4‎ 完成 ‎8‎ ‎4/13--17‎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4‎ 完成 ‎9‎ ‎4/20--24‎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4‎ 完成 ‎10‎ ‎4/27--30‎ 本章自我评价 ‎4‎ 完成 ‎11‎ ‎5/4--8‎ 期中考试 ‎4‎ 完成 ‎12‎ ‎5/11--14‎ 第2章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 ‎4‎ 完成 ‎13‎ ‎5/14--18‎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 ‎4‎ 完成 ‎14‎ ‎5/20--24‎ 化学反应的利用 ‎4‎ 完成 ‎15‎ ‎5/25--27‎ 第3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 ‎4‎ 完成 ‎16‎ ‎5/28—6/2‎ 石油和煤 重要的烃 ‎2‎ 完成 ‎17‎ ‎6/3--7‎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 ‎4‎ 完成 ‎18‎ ‎6/8--10‎ 塑料 橡胶 纤维 ‎4‎ 完成 ‎19‎ ‎6/10-7/3‎ 水平考试迎考 ‎4‎ 完成 ‎20‎ ‎7/6--10‎ 期末考试 ‎4‎ 完成 附:选修教学进度表 ‎2009-2010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 高二化学备课组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 完成情况 ‎1‎ ‎8/25--29‎ 第一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烃 第1节 认识有机化学 ‎5‎ 完成 ‎2‎ ‎9/1--5‎ 第2节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5‎ 完成 ‎3‎ ‎9/8--12‎ 第3节 烃 ‎5‎ 完成 ‎4‎ ‎9/15--19‎ 本章自我评价第一次月考 ‎5‎ 完成 ‎5‎ ‎9/22--26‎ 第二章 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 烃的衍生物 第1节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5‎ 完成 ‎6‎ ‎9/29--30‎ 第2节 醇和酚 ‎5‎ 完成 ‎7‎ ‎10/6--10‎ 第3节 醛和酮 糖类 ‎5‎ 完成 ‎8‎ ‎10/13--17‎ 第4节 羧酸 氨基酸和蛋白质 ‎5‎ 完成 ‎9‎ ‎10/20--24‎ 第三章 有机合成及其应用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5‎ 完成 ‎10‎ ‎10/27--31‎ 第1节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第2节 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测定 ‎5‎ 完成 ‎11‎ ‎11/3--7‎ 第3节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5‎ 完成 ‎12‎ ‎11/10--14‎ 期中考试 ‎5‎ 完成 ‎13‎ ‎11/17--21‎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5‎ 完成 ‎14‎ ‎11/24--28‎ 第1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5‎ 完成 ‎15‎ ‎12/1--5‎ 第2节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 ‎5‎ 完成 ‎16‎ ‎12/8--12‎ 第二次月考 ‎5‎ 完成 ‎17‎ ‎12/15--20‎ 第3节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 ‎5‎ 完成 ‎18‎ ‎12/22--26‎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第1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 ‎5‎ 完成 ‎19‎ ‎12/29-1/2‎ 第2节 化学反应的限度 ‎5‎ 完成 ‎20‎ ‎1/5--9‎ 期末考试 ‎5‎ 完成 ‎2009--20010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 高二化学备课组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5‎ 完成情况 ‎1‎ ‎2/23--27‎ 第3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 ‎5‎ 完成 ‎2‎ ‎3/2--6‎ 第4节 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工业合成氨 ‎5‎ 完成 ‎3‎ ‎3/9--13‎ 第三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5‎ 完成 ‎4‎ ‎3/13--20‎ 第1节 水溶液 ‎5‎ 完成 ‎5‎ ‎3/23--27‎ 第2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 ‎5‎ 完成 ‎6‎ ‎3/30—4/3‎ 盐类的水解 ‎5‎ 完成 ‎7‎ ‎4/6--10‎ 第一次月考 ‎5‎ 完成 ‎8‎ ‎4/13--17‎ 第3节 沉淀溶解平衡 ‎5‎ 完成 ‎9‎ ‎4/20--24‎ 第4节 离子反应 ‎5‎ 完成 ‎10‎ ‎4/27--30‎ 模块小结 ‎5‎ 完成 ‎11‎ ‎5/4--8‎ 期中考试 ‎5‎ 完成 ‎12‎ ‎5/11--14‎ 第一章 原子结构 第1节 原子结构模型 ‎5‎ 完成 ‎13‎ ‎5/17--21‎ 第2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5‎ 完成 ‎14‎ ‎5/24--28‎ 第3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5‎ 完成 ‎15‎ ‎5/31—6/4‎ 第二章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第1节 共价键模型 ‎5‎ 完成 ‎16‎ ‎6/14—6/18‎ 第2节 共价键与分子的空间构型 ‎5‎ 完成 ‎17‎ ‎6/21--25‎ 第3节 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 ‎5‎ 完成 ‎18‎ ‎6/28—7/2‎ 第二次月考 第三章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的性质 第1节认识晶体 ‎5‎ 完成 ‎19‎ ‎7/5-7/9‎ 第2节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 第3节原子晶体与分子晶体 ‎5‎ 完成 ‎20‎ ‎7/12--16‎ 期末考试 ‎5‎ 完成 附:高三复习时段表 第一阶段 ‎8月25日----3月30日进行第一轮复习;以章节为主。‎ 第二阶段 ‎4月1日----5月15日进行第二轮复习;以专题为主。‎ 第三阶段 ‎5月16日----5月30日进行第三轮复习;以模拟及试卷分析为主。‎ 第四讲:迎接高考各种类型试题命题趋向分析 通过多年的高考复习,我认为:高考各种类型试题的命题趋向,值得教师认真引导学生去研究,去分析,搞清试题的来龙去脉,做到举一反三,现分析举例说明如下:‎ ‎1、物质的量及应用:‎ 例题1: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5 mol Al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NA B、标准状况下,11.2 L SO3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 C、 0.1 mol CH4所含的电子数为1NA D、46 g NO2和N2O4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为1NA ‎【命题趋向分析】:高考的必考题(区分度较大),对于物质的量及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考查;微粒数(分子数,原子数,电子数等)的计算更多一些;‎ ‎2、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有关计算:‎ 例题2:25℃、101 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mol、285.8 kJ/mol、890.3 kJ/mol、 2800 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s)+O2(g)=CO(g);△H =-393.5 kJ/mol B、2H2(g)+O2(g)=2H2O(g);△H =+571.6 kJ/mol C、CH4g)+2O2(g)=CO2(g)+2H2O(g);△H =-890.3 kJ/mol D、C6H12O6(s)+3O2(g)=3CO2(g)+3H2O(l);△H =-1400 kJ/mol ‎【命题趋向分析】:能源问题受高考关注;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计算也高考命题经常关注和考虑的热点问题,因此,在复习时应引导学生重视基础,强化训练。‎ ‎3、氧化还原反应:‎ 例题3:已知:①向KMnO4晶体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 气体;②向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③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MnO-4>Cl2>Fe3+>I2‎ B.上述实验中,共有两个氧化还原反应 C.实验①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D.实验②证明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命题趋向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内容虽不多,但很重要。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无论是难度还是审题量上都没有太大变化,估计今后每年也不例外,也会保持相对稳定。常考的知识点有:氧化还原概念的考查、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氧化还原性的比较、得失电子守恒的应用等。‎ ‎4、元素周期律:‎ 例题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其单质的熔点一定越高 B、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 C、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它的沸点一定越高 D、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单质的沸点一定越高 ‎【命题趋向分析】:高考考纲的要求:熟练掌握位置、结构、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理解元素周期律中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今后的题型可能会向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方向的发展。综合运用进行定性推断、归纳总结、定量计算等。‎ ‎5、盐类水解及其应用: ‎ 例题5:温度相同、浓度均为0.2 mol·L-1的①(NH4)2SO4、②NaNO3、③NH4HSO4、④NH4NO3、‎ ‎⑤⑥CH3COONa溶液,它们的pH值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 A. ③①④②⑥⑤ B. ①③⑥④②⑤‎ C. ③②①⑥④⑤ D. ⑤⑥②④①③‎ ‎【命题趋向分析】:盐类水解与生产在生活中的应用;水解平衡与电离平衡的综合考查以及与新情境试题的结合;‎ ‎6、微粒间的作用:‎ 例题6:.下列物质发生变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 A.液溴和苯分别受热变为气体 ‎ B.干冰和氯化铵分别受热变为气体 C.二氧化硅和铁分别受热熔化 ‎ D.食盐和葡萄糖分别溶解在水中 ‎【命题趋向分析】:主要是微粒之间的作用力的考查,应重视各种物质微粒之间的相互关系。‎ ‎7、有机物中同分异构现象 例题7:主链含5个碳原子,有甲基、乙基2个支链的烷烃有:()‎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命题趋向分析】:近几年对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及同分异构体性质的比较考查较多。中学课本中的异构体主要为结构异构,但高考信息题目中已经考查到了顺反异构,在以后的高考中还会涉及到构象异构及旋光异构等。‎ ‎8、无机推断 例题9:下图中,A是一种无色液体,G是极易溶于水的碱性气体,Y是胃酸的主要成分,K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反应⑤是工业制X的主要反应之一。‎ 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E: ‎ F: ,Y: 。‎ ‎(2)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1molB通过反应②得到1molF,B中F的质量分数为72%,则B的化学式为: 。‎ ‎【命题趋向分析】:无机推断是高考中的必考题,结构紧凑、文字表述少,包含信息多,思维能力要求高;知识跨度大,在理综化学题量少的情况下,可考多个知识点,多方面的能力,一直受到理综卷的青睐;有很高的区分度,一步推错,整题失分,很容易把分拉开,主要考查学生答题的准确程度。‎ ‎9、有机实验 例题11:某化学小组采用类似制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以环己醇制备环己烯 ‎(1)制备粗品 将12.5mL环己醇加入试管A中,再加入lmL浓硫酸,摇匀后放入碎瓷片,缓慢加热至反应完全,在试管C内得到环己烯粗品。‎ ‎①A中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导管B除了导气外还具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②试管C置于冰水浴中的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制备精品 ‎①环己烯粗品中含有环己醇和少量酸性杂质等。加入饱和食盐水,振荡、静置、分层,环己烯在_________层(填上或下),分液后用_________ (填入编号)洗涤。‎ ‎ a.KMnO4溶液 b.稀H2SO4‎ ‎ c.Na2CO3溶液 ‎②再将环己烯按右图装置蒸馏,冷却水 ‎ 从_________口进入。蒸馏时要加入生石灰,‎ ‎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收集产品时,控制的温度应在_________左右,实验制得的环己烯精品质量低于理论产量,可能的原因是( )‎ a.蒸馏时从70℃开始收集产品 ‎ b.环己醇实际用量多了 ‎ c.制备粗品时环己醇随产品一起蒸出 ‎(3)以下区分环己烯精品和粗品的方法,合理的是_________。‎ a.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用金属钠 c.测定沸点 答案:(1)①防暴沸 冷凝 ②防止环己烯挥发 ‎(2)①上层 C ②g 冷却水与气体形成逆流 ‎ ‎③83oC b ‎ ‎(3)C ‎[命题趋向分析]:有机化学也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分值在20分左右,从几年的高考考查的方向来看,主要考查有机推断,有机合成,有机信息题,有机实验等。从题型看,预计今后的高考题中也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但对课本中的有机实验考查相应多了些。当然,在有机化学(选修)的考查中会涉及内容会更复杂,面会更宽。分值也会更多一些。但题型就只有这些。‎ ‎10、无机实验 例题12:(15分)‎ 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请选用适当的学化试剂和实验用品。用上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 ‎⑴A是制取CO2的装置。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⑵填写表中空格 仪器 加入试剂 加入试剂的目的 B 饱和NaHCO3溶液 C D ‎⑶.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⑷.试管F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实验操作是 ‎ 答案:⑴CaCO3+2HCl==CaCl2+H2O+CO2↑‎ ‎⑵‎ 仪器 加入试剂 加入试剂的目的 B 饱和NaHCO3溶液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 C 过氧化钠固体 与二氧化碳反应 D NaOH溶液 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⑶2Na2O2+2CO2=2Na2CO3+O2‎ ‎⑷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试管F的管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氧气,可做供氧剂。‎ ‎【命题趋向分析】:化学实验考查的方向涉及到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及其相关方程式的书写、原理分析、杂质气体的除去、干燥、尾气吸收等。另外对实验设备的选择、有关装备的作用及仪器连接顺序的考查也较多,还涉及部分定量实验的计算,误差分析等。‎ 第五讲:已考高考试题分析与新高考试题题型展望 ‎ 通过我们对近几年已考的高考试题分析、研讨、建议广大师生在今后的高考复习是抓好以下内容:‎ ‎1、实际应用题,不能不注意 例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加碘食盐中主要添加的是KIO3‎ ‎(B)日常生活中无水乙醇常用于杀菌消毒 ‎(C)绿色食品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 ‎(D)在空气质量日报中CO2含量属于空气污染指数 ‎【展望】:在教学或复习时,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联系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实际并考虑应用,以上两小题的答案只要联系实际,学生就会自然得出。‎ ‎2、环境大问题,年年要提起 例3、以下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的是( )‎ ‎(A)乙烯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 ‎ ‎(B)甲烷与氯气制备一氯甲烷 ‎(C)以铜和浓硝酸为原料生产硝酸铜 ‎ ‎(D)用SiO2制备高纯硅 ‎[答案]。‎ ‎【展望】:随着近年国家对环保的重视,高考命题也向环保知识倾斜,而且年年提起。‎ ‎3、化学图像题,要求有能力 例5、往含I-和Cl-的稀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沉淀的质量m(沉淀)与加入AgNO3溶液体积V(AgNO3)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溶液中c(I-)/c(Cl-)的比值为( )‎ ‎(A)(V2-V1)/V1 (B)V1/V2 (C)V1/(V2-V1) (D)V2/V1‎ ‎[答案]‎ ‎【展望】:只要扎扎实实的引导学生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图像题就会迎刃而解。‎ ‎4、实验操作题,除杂贮存题 例7、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①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 ②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 ③除去CO2中少量的SO2: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 ④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 ‎【展望】:只要平时引导学生认真操作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学生就会过好“高考实验题”的关。‎ ‎5、实事化学题,不能不关注 例9、将用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的建筑采用了膜材料ETFE,该材料为四氟乙烯与乙烯的共聚物,四氟乙烯也可与六氟丙烯共聚成聚全氟乙丙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ETFE分子中可能存在“—CH2—CH2—CF2—CF2—”的连接 方式 ‎(B)合成ETFE及合成聚全氟乙丙烯的反应均为加聚反应 ‎(C)聚全氟乙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可能为 ‎(D)四氟乙烯分子中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 ‎[答案]‎ ‎【展望】:信息题是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创新,也是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 ‎6、关于NA的计算,考你没商量 例11、若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 Cl2作为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为NA ‎(B)在0 ℃,101 kPa时,22.4 L氢气中含有NA个氢原子 ‎(C)14 g氮气中含有7NA个电子 ‎(D)NA个一氧化碳分子和0.5 mol甲烷的质量比为7:4‎ ‎[答案]‎ ‎【展望】:只要引导学生把有关NA的概念和原理搞清楚,就不管你商量不商量。‎ ‎7、离子方程式,学生老问题 例13、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醋酸钠的水解反应 CH3COO-+H3O+= CH3COOH+H2O ‎(B)碳酸氢钙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 ‎ Ca2++2HCO3- +2OH- = CaCO3↓+2H2O+CO32 - ‎ ‎(C)苯酚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 ‎ C6H5O-+CO2+H2O = C6H5OH+CO32 - ‎ ‎(D)稀硝酸与过量的铁屑反应 ‎ ‎3Fe+8H++2NO3- = 3Fe3++2NO↑+4H2O ‎[答案]‎ ‎【展望】:离子方程年年考,书写规律要记牢,注意方法,考试一分都不会少。‎ ‎8、理论综合题,不得不注意 例14、(14分)氮化硅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它可由石英与焦炭在高温的氮气流中,通过以下反应制得:‎ ‎□SiO2+□C+□N2□Si3N4+□CO ‎(1) 配平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将化学计量数填在方框内);‎ ‎(2)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其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__。‎ ‎(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__________________;‎ ‎(4)将知上述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其反应热DH________零(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升高温度,其平衡常数值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若使压强增大,则上述平衡向_______反应方向移动(填“正”或“逆”);‎ ‎(6)若已知CO生成速率为v (CO) =18 mol/(L·min),则N2消耗速率为v (N2) =________mol/(L·min)。‎ ‎[答案](1)3,6,2,1,6 。 (2)N2; Si3N4。 (3)K =。 (4)小于;减小。 (5)逆。 (6)6。‎ ‎【展望】:只要课本抓好,基本功打牢,综合题的分就会考的高。‎ ‎9、有机合成题,依然老思路 例15,(11分)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E、G的结构简式:A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包括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④化学方程式(包括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①、⑤的反应类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H2=CH2,,HOOC(CH2)4COOH。 ‎ ‎(2)ClCH2CH2Cl+NaOHCH2=CHCl+NaCl+H2O;‎ ClCH2CH2Cl+2NaOH(aq)HOCH2CH2OH+2NaCl。‎ ‎(3)①加成反应;⑤缩聚反应。‎ ‎【展望】:要想答好有机合成题,就的搞清有机反应的基本原理,记准反应条件,分清反应类型,就会考出高分。‎ ‎10、化学实验题,年年要出现:‎ 例16、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碳后,流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还有CO2和水蒸气等。请用下图中提供的仪器,选择必要的试剂,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上述混合气中有CO和H2。(加热装置和导管等在图中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盛浓H2SO4的装置用途是_______________,盛NaOH溶液的装置用途是_______________。‎ ‎(2)仪器B中需加入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是________,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3)仪器C中需加入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是_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用字母表示接口的连接顺序:g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证明混合气中含有CO的实验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能证明混合气中含有H2的实验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除去H2O气;除去CO2。‎ ‎(2)氧化铜(或CuO);CuO+H2H2O+Cu,CuO+COCO2+Cu。‎ ‎(3)无水硫酸铜(CuSO4);验证水蒸气。‎ ‎(4) kj—hi—cd(或dc)—fe—lm。‎ ‎(5)原混合气中的CO2已除去,与CuO反应后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原混合气中的H2O已除去,与CuO反应后气体能使白色的无水CuSO4变蓝。‎ ‎【展望】:无论是实验连接题、还是实验综合题,都离不开课本上的每个基本的化学实验,只要把实验原理搞清楚,学生就不怕高考考实验题。‎ 第六讲: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讲座 第一专题 高考考出好成绩必须搞清的几个问题 第二专题 如何搞好高考化学总复习 一、 时刻以“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依据,正确处理好“课标”与“课本”的关系:‎ 二、 继续引导学生读好课本、用好课本,正确处理好“课本”与“练习题”及“课程标准”与“课本”的关系:‎ 三、 想方设法地抓好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联系实际,讲方法、求实效):‎ ‎(一)记忆能力的培养:‎ ‎1. 摸规律记忆 2. 小结归纳记忆  3.联想记忆 4.重复记忆 5、理解记忆 6、比较记忆 ‎7、系统记忆 8、形象记忆 9、总结记忆 ‎10、强化记忆 11、顺序记忆 12、提示记忆 ‎13、巩固记忆 14、压韵记忆 15、兴奋记忆 等十五种记忆方法(具体内容略)。‎ ‎(二)自学能力的培养: (三)理解能力的培养:‎ ‎(四)观察能力的培养: (五)思维能力的培养:‎ ‎(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 ‎(七)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八)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提高高考化学总复习质量,应重点引导学生重视并抓好以下一些具体问题:‎ ‎1.总复习期间应引导考生重视个人实际:‎ ‎2.总复习期间应引导考生明确目标,量力而行:‎ 五、如何引导考生克服总复习中的“六忌”:‎ ‎1、一忌“只听不练”。‎ ‎2、二忌“只练不思”。‎ ‎3、三忌“题海战术”。‎ ‎4、四忌“重复练习”。 5、五忌“分割知识,死记硬背”。‎ ‎6、六忌“没搞清题意,盲目作答”。‎ 六、 怎样对总复习内容进行“六查”:‎ ‎1、一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是否搞清。    2、二查知识点、考点是否搞准。    3、三查知识是否到位。‎ ‎   4、四查能力是否到位。①阅读能力②记忆能力③审题能力④自学能力⑤理解能力⑥迁移能力⑦处理简单数据的能力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五查思维是否到位。①思维的启动②思维的导向③思维的过程④思维的深化⑤思维的创新。    6、六查“横向”与“纵向”是否连成网。‎ 七、进行”六查”之后还要做好“六件事”:‎ ‎1、巩固记忆,查漏补缺。‎ ‎2、记录备忘、经常回忆。 3、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抓好落实。   4、听老师析疑、解疑。 5、结合自己已掌握知识的特点,强化训练。   6、不让学生带着疑虑进入考场,针对“六查”内容,结合所采用的复习方法以及学生已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专门抽出时间,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分析解答,不让学生带着疑虑进入考场。‎ 第三专题 高考总复习重点知识规律归纳(24例)‎ ‎(如何设法引导学生答全题、得高分)‎ ‎1、能够做喷泉实验的气体有哪些?‎ ‎2、能够使淀粉KI溶液变蓝的物质有哪些?‎ ‎3、常见的漂白剂有哪些?‎ ‎4、可以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有多少类?‎ ‎5、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的有机物有哪些?‎ ‎6、非金属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规律:‎ ‎7、金属与非金属形成化合物的稳定性规律:‎ ‎8、碱类的稳定性及碱性规律:‎ ‎9、含氧酸的稳定性及酸性规律:‎ ‎10、无氧酸的酸性强弱规律:‎ ‎11~24、具体内容见讲稿(略)‎ 第四专题 高考总复习中涉及的不离开课本并且跟高考贴近的全称“一定”或全称“不一定”的热点问题68例 第1例~第68例(具体内容见讲稿)‎ 第五专题 高考总复习的冲刺阶段,根据课本原理、知识点选编出 有代表性、有规律性、有特点的练习题的具体实例26例 第1例~第10例(怎样引导学生按照要求去编题、去做题、会编题、会做题。具体内容见讲稿)‎ 以下从11~26例,请按小标题题意编选出适合的练习题:‎ ‎11.抓住同类概念,范围由大缩小:12.抓住“特殊关系”大胆判断:‎ ‎13.抓住“特征图像”析图解题:14.抓住“特征情况”,周密分析:‎ ‎15.抓住“特征性质”分析巧解: 16.抓住“实验特点”推理巧解:‎ ‎17.忽视特殊性,导致漏选: 18.抓住“特殊途径”,背面智取:‎ ‎19.抓住“特征依据”避繁就简 20.未审清题意,以偏盖全而漏选:‎ ‎21.思路单一而导致漏解: 22.因对概念缺乏正确理解而错选:‎ ‎23.因不熟悉性质而错选: 24.因未能深刻理解原理而错选:‎ ‎25.差量“神功”: 26.综合思考,评价分析:‎ 第六专题 高考化学总复习的各章考点,解题方法、技巧,实验操作原理、现象三大部分归类总结 第一部分:高中化学各模块各单元考点归纳总结:‎ 第二部分: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思路和实例 1、 解答选择题的方法17种:‎ 2、 解答选择题的题型20类型:‎ 其它题型的解答方法略。‎ 第三部分:主要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归类总结的具体实验80例:‎ ‎ 第1到第80个问题(略)‎ 第七专题 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分析及今后高考复习的指导 一、高考复习的意见和建议 ‎1、正确处理好“课标”与“课本”、“练习题”与“课本”的关系:‎ ‎2、注意学科内各知识体系之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 ‎3、把握高考试题特点、更新教育观念:‎ ‎4、加强实验基本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5、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6、如何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7、继续抓好“横向”与“纵向”的联系,查漏补缺、全面复习:‎ ‎8、搞清概念、抓好“双基”、重视基础:‎ ‎9、审题要讲方法、讲技巧:‎ ‎10、学生高考总复习到怎样的程度才能放心进考场:‎ ‎11、如何处理好解答高考题的方法与技巧:‎ ‎12、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主体、力求体现新课改理念:‎ 二、历年高考化学考试说明和2011年高考化学考试说明比较有何变化: ‎ 三、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 四、如何引导学生解读高考化学《考试说明》:‎ 第八专题 探索思维、培养能力、概念辨析、训练技巧、问题解答、规律总结32例 1、 中学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是什么?‎ 2、 中学化学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分哪三种情况以及哪些实验需要温度计?‎ 3、 常见的需要塞入棉花的实验有哪些?‎ 4、 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有哪些?‎ 5、 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10种方法:‎ 6、 常用的去除杂质的方法10种:‎ 7、 中学常见的15种元素的特殊结构和特殊性质小结:‎ 8、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不”15例:‎ 9、 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22例:‎ ‎10、实验中导管和漏斗的位置的放置方法有哪些?‎ ‎11~32、具体内容见讲稿(略)‎ 第九专题 高考总复习典型试题、模拟题、类似高考题举例分析与解答方法(具体内容见讲稿)‎ 第十专题 掌握各种提高复习质量及学生成绩的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具体内容见讲稿)‎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