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1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1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课时分层作业(十二) (建议用时:45 分钟) [合格基础练] 1.创刊于 1949 年的《厦门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厦门市委机关报。该报在 1978 年报道的新闻中有可能涉及(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于 1978 年 12 月召开,与材料“1978 年”时间相符, 故 A 项正确;中共十三大召开于 1987 年,中共十四大召开于 1992 年,中共十五 大召开于 1997 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 B、C、D 三项。]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上来。从根本上看这是( ) A.由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性质决定的 B.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由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 D.邓小平理论指导的结果 C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 产力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党和国家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 村消失了……”“消失”的原因是( )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土地归农民所有的实现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自 1958 年以来实行的人民公社体制被废止。] 4.20 世纪 70 年代末,我国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其生产积极性 得到极大的提高。农村这一历史性的变化,是因为国家( ) A.大力推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B.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C.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从题干信息“20 世纪 70 年代末”“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可知描述的是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故选 B 项。] 5.1985 年 1 月江苏省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将一批省属企业下放给所在地(市) 领导管理,下放的企业中有南京机床厂、江南水泥厂、江苏玻璃厂等 34 个省属企 业。该决定主要是为了 ( ) A.调整工业布局 B.实行政企分开 C.增强企业活力 D.鼓励租赁经营 C [“将一批省属企业下放给所在地(市)领导管理”是下放权力,扩大企业自 主权,增强企业活力,故 C 项正确。] 6.1984 年 10 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 的决定》中,确定的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改革管理体系 B.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C.改革分配制度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 [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因此 B 项正确。] 7.“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地发挥 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与上述决 议相关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七大 D.中共十八大 B [1992 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故选 B 项。 ] 8.下表是我国政府定价在农副产品收购、生产资料销售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中的比重表: 时间 农副产品 生产资料 社会商品 1978 年 92% 92% 97% 2005 年 1.2% 5.9% 2.7% 导致这一变化发生的主要因素是( )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明确了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方向 C [从材料的描述可知,从 1978 年和 2005 年对比来看,在农副产品收购总 额、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政府定价的比重大幅度降低,说 明在这些领域中,市场调节已占据主导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这种变化 的原因是在这期间我国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选 C 项。]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人说过去搞社会主义改造,速度太快了。我看这个意见不能说一 点道理也没有。……如果稳步前进,巩固一段时间再发展,就可能搞得更好些。 1958 年“大跃进”时,高级社还不巩固,又普遍搞人民公社,结果 20 世纪 60 年 代初不得不退回去。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材料二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合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 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可以肯 定,只要生产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 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个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 创造条件。 ——《邓小平文选》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中的什么教训? (2)材料二评论农村政策的基本着眼点是什么?为什么? [解析] 第(1)问,主要体现了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片面追求高速度、高水平, 却不适应(忽视)生产力的实际发展水平,可以结合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回答。 第(2)问,注意归纳材料二主旨思想,材料二强调了生产力发展这个评价标准,生 产关系的变革不能脱离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因此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理论来说 明原因。 [答案] (1)教训:忽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片面追求生产关系的高 水平、高速度。 (2)着眼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原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变革生产关系 要以能否发展生产力为标准,采取稳妥的方针。 [等级过关练] 10.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以其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来描 绘时代背景,抒发情感。“十年寒风浸岁月百春凋谢,一朝政策暖人心千帆竞发。” 下列关于此对联中“政策暖人心”解读正确的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中国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 B.平反冤假错案激发了所有人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使中国很快走上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道路 D.对外开放政策使中国很快融入了世界市场,赢得了世人认可 A [“一朝政策暖人心千帆竞发”体现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后,农 民的生产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故 A 项正确;“平反冤假错案”不可能激发所有 人的积极性,“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没有直接走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道路, 当时的中国不会很快融入世界市场,故 B、C、D 三项均错误。] 11.1984 年,国家允许城镇居民个人出资兴办小手工作坊、小商店(不准雇工), 劳动所得收入除向国家交纳一定的工商税外,全部归己,时称个体户。当时的城 镇个体户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民相比( ) A.都属于私有经济 B.都获得经营自主权 C.都属于商品生产 D.都获得相同的劳动所得 B [城市个体户兴办小手工作坊、小商店,自主经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下的农民也是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两者经营方式相同,故 B 项正确;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属于公有制经济,故 A 项错误;农产品进入市场才算作商品生产,故 C 项错误;两者劳动所得不可能相同,故 D 项错误。] 12.传统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资本主义= 私有制+市场经济+按资分配。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中,邓小平同志以伟大的 魄力、巨大的勇气突破传统理论的束缚,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这 里的突破主要是指 ( ) A.1978 年 12 月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 B.1978 年 12 月—1984 年 12 月,主张“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C.1984—1992 年,主张“建立在公有制为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D.1992 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D [1992 年,针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姓“资”姓“社”等困扰社会主义发展 的问题,邓小平在南方视察途中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对这些问题作了深刻、 清晰的阐释,并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 思想突破了传统理论束缚,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13.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它不是要改变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而是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材 料中的“它”是指( ) A.国有企业改革 B.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结合题干中会议“中共十四大”以及材料中“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和发展”说明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关,故选 D 项。] 14.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十分重视“三农”问题。积极推进农村改革,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9 年春天,当人们还在为能不能实行包产到组争论不休时……由 于社员们的坚持,也由于县委的默许,小岗村的包干到户在那一年终于“不合法” 地实行了。 ——陈锡文、马苏元《巨大的变化,深刻的启示》 材料二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 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 是不必要的……只要生产发展了,农村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了,低水平的 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关键是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0 年 5 月 31 日) 材料三 1983 年,在全国风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深圳南岭村却将 4 个 生产队合并在一起,利用集体力量,大力发展工业、旅游业、商贸业,推动农村 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到 2004 年,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 2.3 亿元,人均纯收 入 14 万元,集体固定资产 10 亿元,实现了全村人的共同富裕。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包产到户的性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邓小平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持的态度。为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深圳南岭村农村改革的特点,指出其本质。 [解析] 第(1)问,“性质”根据材料一“争论不休”“坚持”“默许”等信息 可以归纳出答案;“原因”可以从当时农民的生活条件以及当时实行的人民公社 化体制方面进行分析。第(2)问,“态度”根据材料二“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可以得出答案;“原因”根据材料二“只要生产发展了,农村的社会分工和商品 经济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等信息来回答。第(3) 问,“特点”根据材料三“利用集体力量,大力发展工业、旅游业、商贸业”进行 归纳;“本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仍然是对于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答案] (1)性质:自发。原因:人民公社化体制严重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发 展;温饱问题没有解决。 (2)态度:肯定。原因: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人民得到了实惠。 (3)特点:发展集体经济。本质: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