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9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课后限时作业第3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单元跟踪测评3
第三单元 单元跟踪测评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知识点 题号 基本目标 发展目标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2、3、4 5、6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7、8、9、10 11、12 综合 13、1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1.史载,明中期江南某地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清朝初年,衙门则 对工匠“倡众歇作,另投别户”之行为严加禁止。这一变化反映出当地( ) A.资本主义萌芽已高度发展 B.工匠群体的斗争意识增强 C.政府实行积极的抑商政策 D.私营手工业发展规模扩大 B 解析 依据“清朝初年,衙门则对工匠‘倡众歇作,另投别户’之行为严加禁止”可知, 清政府制止罢工行为和转投别户的行为,说明出现了工匠的群体斗争,故 B 项正确。 2.据湖南口岸贸易情形的记载,“自近年设立洋船税关,生意顿盛。洋纱一纵,尤为 畅销。业此者现有四十五家,而每日所获,各不下三四百金。惟本地所产之棉花,其价日贱, 且无人问津。”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A.近代民族纺织业发展缓慢 B.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销售 C.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D.进口洋纱在中国销售萎缩 C 解析 材料中没有叙述民族纺织业的内容,故 A 项错误;材料仅以湖南口岸为例, 得出“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销售”的结论以偏概全,且洋布在材料中并未涉及,故 B 项错 误;洋纱在畅销的同时,本地棉花滞销,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传统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小 农经济进一步瓦解,故 C 项正确;材料指出“洋纱一纵,尤为畅销”,“进口洋纱在中国销售 萎缩”的结论与之不符,故 D 项错误。 3.《闽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 年)》载:“福州周围农村生产很多马铃薯,运往香港 和新加坡售卖。”这种现象说明( ) A.马铃薯在清朝末年传入福州地区 B.福州的农业生产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 C.福州成为中国农业的最发达地区 D.清政府支持福州地区的农业产品出口 B 解析 根据材料“运往香港和新加坡售卖”可以得出福州的农业生产与世界市场联 系紧密,故 B 项正确。 4.据史料记载:1873 年,侨商陈启源创办继昌隆缫丝厂,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雇 女工数百人,“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以上材料 说明继昌隆缫丝厂( ) A.属近代意义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B.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C.实质是外国资本在华创办的企业 D.没有跳出中国传统生产方式 A 解析 “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雇女工数百人”“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 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说明继昌隆缫丝厂属于近代意义的民族工业,故 A 项正确;B 项与“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不符,排除;外国资本 在华创办企业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排除 C 项;“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说明继昌隆缫丝厂 已经跳出了中国传统生产方式,故 D 项错误。 5.晚清人士郭嵩焘说:“轮船之为便利,天下所共知也。愚劣如湘人,亦习焉而知其 利。是以十年以前,阻难在士绅;十年以来,阻难专在官。凡三次呈请……独不准百姓置造。” 据材料可知,阻碍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因素是( ) A.晚清官府 B.顽固士绅 C.西方列强 D.封建势力 D 解析 晚清官府无法涵盖“阻难在士绅”,故 A 项错误;顽固士绅无法概括“阻难专 在官”,故 B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西方列强,故 C 项错误;封建势力能够全面概括“阻难在 士绅”“阻难专在官”,故 D 项正确。 6.如图是中国 1872~1911 年按经营方式分类的厂矿及其资本总量统计。结合所学判断, 形成图中所示现象的原因包括( ) 中国 1872~1911 年厂矿及其资本总量统计 ①自然经济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②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③列强资本 输出逐渐加剧 ④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蓬勃开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872~1911 年”这一时期列强侵略中国,在中国创办 了大量的企业,自然经济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的说法错误,故①错误;这一时期处于甲午 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故②正确;图中中 外合办的厂矿数量增加,主要是因为列强对中国资本输出加剧,故③正确;提倡国货的群众 性运动发生在 1912 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故④错误。C 项符合题意。 7.据统计,到 1894 年中国近代产业工人人数约有 10 万人。其中,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中的工人约占 35%,洋务派创办的军用工业、民用工业的工人约占 37%,民族资本企业的 工人约占 28%。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A.资本主义经济超越西方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达 C.民族企业依赖西方资本 D.民族资本主义力量相对较弱 D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从产业工人的人数来看,外国资本主义企业和洋务派创 办的军用工业、民用工业中的工人所占比重都超过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中的工人所占比重, 故 D 项正确。 8.据统计,中国销往外国的面粉数量,从 1914 年的不足 7 万担上升到 1915 年的近 20 万担,到 1918 年已超过 200 万担,1920 年更接近 400 万担。中国面粉外销数量剧增主要得 益于( ) A.政府奖励实业的措施 B.民众抵制洋货的运动 C.国内面粉工业的发展 D.国际市场需求的扩大 D 解析 一战期间西方国家对战略物资的需求增加,中国面粉出口量剧增,D 项符合 题意。 9.一· 二八事变爆发后,民族资产阶级积极捐款支持十九路军;长城抗战爆发后,各 地工商界人士开展捐款购机运动;爱国商人自发抵制日本经济侵略……这些史实说明( ) A.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 B.民族资本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大比重 C.飞机制造已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新式工业 D.民族资产阶级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政治力量 D 解析 民族资产阶级为了本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利益,参加各种形式的抗日救亡斗 争,说明民族资产阶级逐渐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政治力量,故选 D 项。 10.中国政府于 1929 年颁布《特种工业奖励法》,1930 年公布《特种工业奖励标准》, 1934 年又将其修改为《工业奖励法》,积极鼓励民间投资创办新式工业。这段材料可直接用 来研究( ) A.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创办的原因 B.国民党统治前期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C.“短暂春天”出现的历史背景 D.“实业救国”思潮对民族工业的影响 B 解析 洋务运动出现于 19 世纪 60 年代至 90 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A 项错误; 根据材料时间可知,当时处于国民党统治时期,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开展国民经济建 设运动,积极鼓励民族工业发展,使我国的民族工业获得了较快发展,故 B 项正确;“短暂 春天”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故 C 项错误;“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于甲午中日战争后,故 D 项错误。 11.1937 年、1942 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1937 年占工厂总数比例为 18%,占 工业资本总额比例为 4.4%,占工人比例为 7.3%;1942 年占工厂总数比例为 58%,占工业资 本总额比例为 78%,占工人比例为 49%。上述各种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资本家实施“实业救国” B.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民族企业内迁和实行战时体制 D.美英等国全力支援中国抗日战争 C 解析 1942 年是抗战时期,大批民族工业内迁至中国西南西北地区,为争取抗战胜 利提供了物质保障,故选 C 项。 12.如图所示,四条曲线反映了近代中国四种经济力量的发展趋势,其中最能体现时代 进步潮流的经济形态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C 解析 图中所表示的经济形态:①自然经济;②外国资本主义经济;③民族资本主 义经济;④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其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革命的因素, 其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奠定了经济基础。故 C 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 13.(26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 年中国棉纺织厂拥有纱锭情况(单位:锭) 企业类型 外商 华商 每厂平均纱锭数 51 664 23 686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二从 1912 年到 1919 年,中国新建厂矿有 600 多家,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 粉业,此外,火柴、榨油、造 纸、化工等轻工业,也发展迅速。 材料三 1919 年全国注册工厂简表(单位:家) 地区 工厂数 地区 工厂数 地区 工厂数 江苏(含上海) 155 直隶(含天津) 455 陕西 3 浙江 42 山东 31 甘肃 1 福建 20 奉天(辽宁) 19 广西 1 广东 33 湖北 19 其他各省 3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1)由材料可知 1914~1919 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其原因何在?(12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民族工业在经济发展上的弱点,并分析造成这 些弱点的原因。(14 分) 答案 (1)帝国主义国家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给民族 工业发展提供了契机;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激发了他们振 兴实业的热情;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倡导使用国货;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 (2)弱点:规模小;重工业落后;布局不合理,集中于沿海、沿江地区。原因:是由中 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的;受到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 14.(26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外人兴业时期(1895 年至 1902 年)……卧榻之侧他人酣睡之声既起,中国商人亦 渐悟利权之不可放弃,有起而集股开厂者矣。(光绪)二十年(1894 年)官督商办时期所提倡不 起之工业奋斗精神,至是受外人之猛击而醒。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史参考资料第一册》 材料二 下表是 1914~1922 年中国商办纱厂的盈利情况(注:表中数据为每包纱的平均 盈利情况) 年份 1914 1917 1918 1919 1920 1921 1922 纱价(元) 139 212 221 279 271 210 195 盈利(元) 20 37 21 70 64 10 -20 ——摘自《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材料三 中国工业不进步之原因……论者乃归罪于中国人富自大思想及保守主义,非确 论也。吾以为今日思想最足为中国实业之障碍者,莫过投机心。……然而今之政客军人失势 则办工厂,曰吾将以实业救国也。既办厂矣,朝开会,暮投机,而明日又为官,工厂遂为传 舍。 ——摘编自《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 (1)材料一中“卧榻之侧他人酣睡之声既起”指代什么现象?分析其出现的直接原因。(6 分) (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主要现象,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10 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三的观点进行辨析。(10 分) 解析 (1)依据材料一的“中国商人亦渐悟利权之不可放弃”即可得出列强在中国享有 经济特权;直接原因依据材料时间并联系所学可知为 1895 年《马关条约》的签订。(2)第一 小问,分析材料二的表可知,1914~1920 年纱厂总体上盈利颇多,1921 年急剧下降,1922 年为亏损,结合所学即可得出一战期间纱厂的盈利情况总体较好,一战后利润急剧下降;第 二小问结合所学,分析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一战期间较快发展及一战后迅速萧条的原因可得 出,国际因素对民族资本主义影响较大,帝国主义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3)首先判断 材料三的观点正确与否,然后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列举史实进行分析论证。作者的观点为 中国实业的障碍在于政客、军人的投机,此观点片面,联系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进 行分析论证即可。 答案 (1)现象:列强在中国享有经济特权。直接原因:《马关条约》的签订。 (2)主要现象:一战期间中国商办纱厂的盈利情况总体较好,一战后利润急剧下降。结 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国际影响大;帝国主义侵略是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 原因。 (3)材料三的观点过于片面。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落后与一些政客、军人的投机有关,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国内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挤压和帝国主义的掠夺;近代中国工业落 后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