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安徽省芜湖市严桥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安徽省芜湖市严桥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解析版)

安徽省芜湖市严桥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48分)‎ ‎1.我国垃圾分类尚处于初级阶段,目前我国各大城市垃圾分类如图所示。下列可以置于第④个垃圾桶的是( )‎ A. 水果皮 B. 残破瓷砖 C. 牛奶包装纸盒 D. 过期药品 ‎【答案】C ‎【详解】A.水果皮属湿垃圾,应放置于第①个垃圾桶,故A错误;‎ B.残破瓷砖属干垃圾,应放置于第②个垃圾桶,故B错误;‎ C.牛奶包装纸盒属可回收垃圾,应放置于第④个垃圾桶,故C正确;‎ D.过期药品属有害垃圾,应放置于第③个垃圾桶,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2.新版人民币的发行,引发了人们对有关人民币中化学知识的关注。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制造人民币所用的棉花、优质针叶木等原料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 用于人民币票面方案等处的油墨中所含有的Fe3O4是一种磁性物质 C. 防伪荧光油墨由颜料与树脂连接料等制成,其中树脂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 某种验钞笔中含有碘酒,遇假钞呈现蓝色,其中遇碘变蓝的是葡萄糖 ‎【答案】D ‎【详解】A.棉花、优质针叶木等原料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故A正确;‎ B.Fe3O4是磁性物质,有磁性,故B正确;‎ C.树脂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C正确;‎ D.葡萄糖遇碘不变蓝,故D错误;故选D。‎ ‎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8.7 g MnO2与40 mL 10 mol·L-1的浓盐酸充分反应,生成的氯气的分子数为0.1NA B. 常温常压下,Cu-Zn原电池中,正极产生1.12 L H2时,转移的电子数应为0.1NA C. 将含3NA个离子的Na2O2固体溶于水配成1 L溶液,所得溶液中Na+的浓度为2 mol·L-1‎ D. 1.0 L 1.0 mol·L-1NaAl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答案】C ‎【详解】A. 8.7 g MnO2的物质的量为=0.1mol,随反应的进行,浓盐酸变为稀盐酸,稀盐酸与二氧化锰不反应,则1mol MnO2与4 mol浓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的Cl2分子数小于NA,A项错误;‎ B. 常温常压不等于标准状况,则1.12 L H2不能按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故转移的电子数不是0.1NA,B项错误;‎ C. 含3NA个离子的Na2O2固体,物质的量为1mol,含钠离子为2mol,则溶于水配成1L溶液,所得溶液中Na+的浓度为=2mol/L,C项正确; D. NaAlO2水溶液溶剂水中也含有氧原子,因此1.0 L 1.0 mol·L-1的NaAl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远大于2NA,D项错误; 答案选C。‎ ‎【点睛】与阿伏加德罗常数NA相关的化学计量的选择题是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对化学计量的理解与应用。本题B项是学生的易错点,要特别注意气体摩尔体积为22.4 L/mol的状态与条件,题设陷阱经常误将“常温常压”当作“标准状况”、或者误把标准状态下的固体、液体当成气体,学生做题时只要善于辨析,便可识破陷阱,排除选项。‎ ‎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B. 铁比铜金属性强,FeCl3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 C. SiO2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 D. 铝热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常用作焊接钢轨 ‎【答案】D ‎【详解】A. NaHCO3能与盐酸反应,所以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故不选A;‎ B. Fe3+具有强氧化性,所以FeCl3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故不选B;‎ C. SiO2能传导光信号,可用于制光导纤维,故不选C;‎ D. 铝热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使铁熔化,常用作焊接钢轨,故选D;‎ 故答案选D。‎ ‎5.下列各组性质比较中,正确的说法有( )‎ ‎①沸点:HF>HCl>HBr>HI; ②离子还原性:S2->Cl->Br->I-;‎ ‎③酸性:HClO4>HBrO4>HIO4; ④金属性:K>Na>Mg>Al;‎ ‎⑤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F>HCl>H2S;⑥半径:O2->F->Na+>Mg2+。‎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答案】C ‎【详解】①HF分子间形成氢键,所以HF沸点最高,HCl、HBr、HI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所以沸点: HClHBrO4>HIO4,故③正确;; ④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金属性:K>Na>Mg>Al,故④正确;⑤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稳定性:HF>HCl>H2S,故⑤正确;;⑥电子层数相同的微粒,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半径:O2->F->Na+>Mg2+,故⑥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周期律,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6.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 A. NH4Br的电子式: B. S2-的结构示意图:‎ C. 乙酸的分子式:C2H4O2 D. 原子核内有l8个中子的氯原子:Cl ‎【答案】A ‎【详解】A. NH4Br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是,故A错误;‎ B. S2-核外有18个电子,S2-的结构示意图:,故B正确;‎ C. 乙酸的结构简式是CH3COOH,分子式是C2H4O2 ,故C正确;‎ D. 原子核内有l8个中子的氯原子,质量数是35,原子符号是Cl,故D正确。‎ 故选A。‎ ‎7.在给定的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SiO2 SiCl4 Si B. HClO Cl2 NaClO(aq)‎ C. Cu2(OH)2CO3 CuCl2(aq) Cu D. Al Al(OH)3↓ Al2O3‎ ‎【答案】C ‎【详解】A. SiO2不能直接与盐酸反应生成SiCl4,A项错误;‎ B. HClO光照生成氯化氢和氧气,不能直接生成氯气,B项错误;‎ C. 以上转化均能一步实现,C项正确;‎ D. Al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不能直接生成氢氧化铝,D项错误;‎ 答案选C。‎ ‎8.制取Na2CO3和高纯Si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①属于固氮反应 B. 步骤②为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CO2至饱和后,再通入NH3‎ C. 反应⑤、⑥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D. 用精馏的方法可提纯三氯氢硅 ‎【答案】B 分析】A.根据氮的固定含义判断;‎ B.根据物质的溶解性及反应产生的HCO3-浓度大小判断气体通入先后顺序;‎ C.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判断反应类型;‎ D.根据物质的沸点的高低判断提纯方法。‎ ‎【详解】A.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NH3气,是氮元素的单质变为化合物的过程,因此属于氮的固定,A正确;‎ B.CO2在室温下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不大,若先通入CO2,后通入NH3,则反应产生的HCO3-离子浓度较小,最后得到的NaHCO3就少,或根本不产生NaHCO3固体,而NH3易溶于水,先通入NH3使溶液呈碱性,有利于CO2的吸收,因此要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足量NH3,再通入CO2气体,B错误;‎ C.反应⑤、⑥中均匀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因此这两个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 D.由于三氯氢硅沸点只有33℃,比较低,与其它杂质的沸点不同,因此可通过蒸馏的方法分离提纯,分馏方法也叫精馏,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 ‎【点睛】本题以制取Na2CO3和高纯Si的工艺流程为线索,考查了物质制取过程中加入物质的先后顺序、反应类型的判断、混合物的分离方法等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物质的性质及在实验中的应用是本题解答的关键。‎ ‎9.据了解,铜锈的成分非常复杂,主要成分有Cu2(OH)2CO3和Cu2(OH)3Cl。考古学家将铜锈分为无害锈(形成了保护层)和有害锈(使器物损坏程度逐步加剧,并不断扩散),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u2(OH)3Cl属于有害锈 B. Cu2(OH)2CO3属于复盐 C. 青铜器表面刷一层食盐水可以做保护层 D. 用NaOH溶液法除锈可以保护青铜器的艺术价值,做到“修旧如旧”‎ ‎【答案】A ‎【详解】A. 从图中可知Cu2(OH)3Cl没有阻止潮湿的空气和Cu接触,可以加快Cu的腐蚀,因此属于有害锈,A正确;‎ B.Cu2(OH)2CO3中只有氢氧根、一种酸根离子和一种阳离子,因此只能属于碱式盐,不属于复盐,B错误;‎ C.食盐水能够导电,所以在青铜器表面刷一层食盐水,会在金属表面形成原电池,会形成吸氧腐蚀,因此不可以作保护层,C错误;‎ D.有害锈的形成过程中会产生难溶性的CuCl,用NaOH溶液浸泡,会产生Cu2(OH)3Cl,不能阻止空气进入内部进一步腐蚀铜,因此不能做到保护青铜器的艺术价值,做到“修旧如旧”,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10.利用图示装置进行实验,反应进行足够长时间后装置II中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II中实验现象 A 浓盐酸 大理石 氯化钡溶液 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B 浓氨水 碱石灰 硫酸亚铁溶液 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C 冰醋酸 乙醇和浓硫酸 饱和碳酸钠溶液 溶液分层,上层为油状液体 D 浓盐酸 KMnO4‎ 氢硫酸 产生淡黄色沉淀 ‎【答案】D ‎【详解】A.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且盐酸易挥发,二氧化碳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观察到Ⅱ中溶液无明显变化,不能产生白色沉淀,选项A错误;‎ B.反应生成氨气,氨气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被氧气,沉淀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则观察到Ⅱ中先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后选项B错误;‎ C.酯化反应需要加热,则图中装置不能生成乙酸乙酯,选项C错误;‎ D.反应生成氯气,氯气与氢硫酸反应生成盐酸的硫沉淀,则观察到Ⅱ中出现淡黄色沉淀,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11.将过量的CO2分别通入①CaCl2溶液,②Ca(OH)2溶液,③饱和Na2CO3‎ 溶液,最终有白色浑浊出现的是( )‎ A. 只有③ B. ②③ C. 只有② D. ①②③‎ ‎【答案】A ‎【详解】①盐酸是强酸,碳酸是弱酸,所以碳酸不能制取盐酸,即二氧化碳和氯化钙不反应,最终没有沉淀析出,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Ca(OH)2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气体先生成碳酸钙沉淀,继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沉淀会溶解,最后无沉淀生成,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碳酸钠能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相同条件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的溶解度,所以饱和Na2CO3溶液中通CO2气体会有碳酸氢钠析出,故③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2.由短周期主族元素X、Y、Z组成的单质(化学式也分别为X、Y、Z),X为金属,其核外电子数为Y原子序数的2倍,Y的最低负化合价与Z的最高正化合价的数值相等,甲、乙、丙、丁四种均为氧化物,甲和丁为无色的气体,固体甲可用于人工降雨,乙和丙熔点均很高,且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X为第三周期II族元素,Y和Z位于同一主族 B. 甲、乙、丙均能与水发生化合反应 C. 工业上常用电解乙制备X D. X可用于制焰火烟花,Z可用作太阳能电池的材料 ‎【答案】D ‎【分析】甲为氧化物,且为无色的气体,固体甲可用于人工降雨,甲为CO2;X为金属,根据框图,X能够与二氧化碳反应,X为Mg;X的核外电子数为Y原子序数的2倍,Y为C,乙为MgO;Y的最低负化合价与Z的最高正化合价的数值相等,则Z为Si,甲、乙、丙、丁四种均为氧化物,甲和丁为无色的气体,乙和丙熔点均很高,则丙为SiO2,丁为CO,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Mg,Y为C,Z为Si,甲为CO2,乙为MgO,丙为SiO2,丁为CO。‎ A.X为Mg,位于第三周期IIA族,Y、Z均位于ⅣA族,故A错误;‎ B.乙、丙均不能与水反应,而甲与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碳酸,故B错误;‎ C.MgO的熔点高,应电解熔融氯化镁冶炼Mg,故C错误;‎ D.Mg燃烧发生耀眼的白光,Si为半导体材料,则X可用于制焰火烟花,Z可用作太阳能电池的材料,故D正确;‎ 故选D。‎ ‎13.将燃煤排放的含有SO2的烟气通入海水(主要含Na+、K+、Ca2+、Mg2+、Cl-、SO42-、Br-、CO32-、HCO3-等离子)进行脱硫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天然海水显酸性 B. 氧化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SO2+2H2O+O2=4H++2SO42-‎ C. 排入大海的溶液与天然海水相比,只有SO42-数量发生了变化 D. 若将氧化后的液体进行蒸发结晶,得到的晶体中CaSO4含量最高 ‎【答案】B ‎【详解】A.天然海水中有CO32-、HCO3-,它们水解使海水呈弱碱性,故A错误;‎ B.氧化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SO2+2H2O+O2=4H++2SO42-,故B正确;‎ C.由于氧化过程中生成了硫酸,排入大海的溶液与天然海水相比,除了SO42-数量发生了变化,碳酸根、碳酸氢根离子数量也发生变化,故C错误;‎ D.海水中氯化钠含量最高,若将氧化后的液体进行蒸发结晶,得到的晶体中氯化钠含量最高,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3Fe2++4H++NO3-=3Fe3++NO↑+3H2O B. 向Na[Al(OH)4]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Al(OH)3:[Al(OH)4]-+CO2=Al(OH)3↓+HCO3-‎ C. 向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2NO3-+8H++6I-=3I2+2NO↑+4H2O D. 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Fe(OH)3反应生成Na2FeO4:3ClO-+2Fe(OH)3=2FeO4-+3Cl-+H2O+4H+‎ ‎【答案】B ‎【详解】A.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的离子方程式为3Fe3O4+NO3-+28H+═9Fe3++14H2O+NO↑,故A错误;‎ B.向Na[Al(OH)4]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Al(OH)3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Al(OH)4]-+CO2=Al(OH)3↓+HCO3-,故B正确;‎ C.向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硝酸根先氧化碘离子,硝酸根反应完后,三价铁离子再氧化碘离子为单质碘,由于HI是过量的,所以Fe3+和NO3-均被还原,化学方程式为Fe(NO3)3+12HI═FeI2+5I2+3NO↑+6H2O,离子方程式为:Fe3++3NO3-+12H++10I-═Fe2++5I2+3NO↑+6H2O,故C错误;‎ D.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Fe(OH)3反应生成Na2FeO4的离子方程式为4OH-+3ClO-+2Fe(OH)3═2FeO42-+3Cl-+5H2O,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睛】判断离子方程式正误需要从以下方面检查:检查反应能否发生,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等。‎ ‎15.下列各组离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遇酚酞变红的溶液中:Na+、Cl-、Ba2+、CH3COO-‎ B. 与Al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中:SO42-、Fe2+、ClO-、NH4+‎ C. 水电离出的c(H+)=10-10 mol·L-1的溶液中:Na+、K+、Cl-、HCO3-‎ D. 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的溶液中:NH4+、K+、Cl-、I-‎ ‎【答案】A ‎【详解】A.使酚酞变红的溶液显碱性,给定条件下组内离子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A选项正确。‎ B.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既可能为强酸性溶液,又可能为强碱性溶液,强碱性溶液中OH-和 NH4+反应生成弱电解质一水合氨不能大量共存,Fe2+与OH-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强酸性溶液中,H+与ClO-反应生成弱电解质,不能大量共存,故B选项错误。‎ C.水电离出的c(H+)=10-10 mol·L-1的溶液中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故反应可能为酸性或碱性, HCO3-不能大量共存,故C选项错误。‎ D.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的溶液中含有Fe3+,会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选项错误。‎ 故答案选A。‎ ‎【点睛】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OH-;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 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 ‎16.下列制取SO2、验证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制取SO2 B. 验证漂白性 C. 收集SO2 D. 尾气处理 ‎【答案】B ‎【详解】A.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可知稀H2SO4与铜片不反应,故A错误;B.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体现其漂白性,故B正确;C.SO2密度比空气大,应“长进短出”,故C错误;D.SO2不与NaHSO3反应,所以无法用NaHSO3溶液吸收SO2,故D错误。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 ‎17.如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制取氯气并以氯气为反应物进行特定反应的装置。‎ ‎(1)C中试管中装有试剂水,要将C装置接入B和D之间,正确的接法是:a→___→___→d。‎ ‎(2)实验开始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打开旋塞K,让Cl2充满整个装置,再点燃D处的酒精灯。Cl2通过C装置后进入D,D装置内盛有炭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2和HCl(g),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为了使C装置发挥更好的作用,可向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加入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处反应完毕后,关闭旋塞K,移去两个酒精灯,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少量Cl2产生,此时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量筒量取20mLE中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然后再注入10mLCCl4,盖好玻璃塞(如图),振荡,静置于铁架台上,等分层后取上层液和下层液,再装入如图所示的烧杯中,能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___________(填“上层液”或“下层液”)。‎ ‎(5)在A、B、C、D、E装置中有一处需要改进,说明需要改进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并在方框中画出改进后的装置____________。‎ ‎【答案】(1). c (2). b (3). 2Cl2+C+2H2O4HCl+CO2 (4). 加入的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有利于试管中的水变为水蒸气,从而提供足量的水蒸气供D中反应需要 (5). 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6). 上层液 (7). D中反应生成的HCl气体极易溶于水,易发生倒吸 (8). ‎ ‎【分析】由题中信息可知中,A装置为氯气发生装置,B装置为储气装置,C装置为水蒸气发生装置,并可监控氯气的气流速率,D装置为炭粉与氯气、水蒸气的反应装器,E装置为尾气处理装置,该装置设计不合理,易发生倒吸。‎ ‎【详解】(1)由装置图判断判断,气体由B流经C进入到D中反应,气体通过盛有水的试管时应长进短出,否则不能通过C装置,则装置连接的正确方法是接法是:a→c→b→d;‎ ‎(2)由题意知反应为Cl2、C、H2O,生成物为HCl和CO2,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C+2H2O4HCl+CO2,C为提供水蒸气的装置,加入的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有利于试管中的水变为水蒸气;‎ ‎(3)关闭旋塞K,移去两个酒精灯,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少量Cl2产生,B中的气体逐渐增多,压强增大,则导致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氯气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B具有贮存少量氯气,并能防止空气污染;‎ ‎(4)用量筒量取20 mL E中溶液,倒入已检查完气密性良好的分液漏斗中,然后再注入10 mL CCl4,盖好玻璃塞,振荡,静置于铁架台上,等分层后取上层液和下层液,四氯化碳比水重,氯气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性大于水中,所以呈黄绿色的是下层液,上层中含有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有漂白性的次氯酸具,能使有色布条褪色;‎ ‎(5)HCl极易溶于水,易产生倒吸现象,应用倒置的漏斗,改进后的装置如图所示。‎ ‎【点睛】考查氯气的性质和实验室制备,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制取的原理以及灵活运用氯气的性质等相关知识解答问题;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中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有:①反应不能加强热:因为浓盐酸有较强的挥发性,若加强热会使氯气中有大量的HCl杂质,并且降低了HCl的利用率;②稀盐酸不与MnO2反应,因此不可用稀盐酸代替浓盐酸制取氯气;③氯气中混入HCl的除杂:HCl的除杂一般使用饱和食盐水,因为水会吸收部分的氯气。‎ ‎18.以辉铜矿为原料生产碱式碳酸铜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提高辉铜矿煅烧效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两种)。‎ ‎(2)气体X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该气体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蒸氨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溶液E与Na2CO3溶液反应制取Cu2(OH)2CO3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实验小组研究溶液E与Na2CO3溶液加料顺序及加料方式对产品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 加料顺序及方式 沉淀颜色 沉淀品质 产率/%‎ 实验序号 ‎1‎ 溶液E一次加入Na2CO3溶液中并迅速搅拌 浅蓝色 品质较好 ‎87.8‎ ‎2‎ 溶液E逐滴加入Na2CO3溶液中并不断搅拌 暗蓝色 品质好 ‎71.9‎ ‎3‎ Na2CO3溶液一次加入溶液E中并迅速搅拌 浅绿色 品质好 ‎96.7‎ ‎4‎ Na2CO3溶液一次加入溶液E中并不断搅拌 浅蓝色 品质较好 ‎102.7‎ 由上表可知制取Cu2(OH)2CO3最佳加料顺序及加料方式是______(填序号)。‎ ‎【答案】(1). 减小辉铜矿颗粒大小、适当提高煅烧温度、增大O2浓度等 (2). SO2 (3). 制备硫酸、漂白剂、防腐剂等 (4). [Cu(NH3)4]Cl2+H2OCuO+2HCl↑+4NH3↑ (5). 2Cu2++2CO32-+H2O=Cu2(OH)2CO3↓+CO2↑ (6). 3‎ ‎【分析】辉铜矿通入氧气充分煅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固体B主要为CuO、Fe2O3,加入盐酸得到含有Cu2+、Fe3+的溶液,加入过量氨水,可得到[Cu(NH3)4]2+和Fe(OH)3,[Cu(NH3)4]2+经加热可得到CuO,加入酸酸化得到Cu2+,经浓缩后在溶液中加入碳酸钠可得到碱式碳酸铜,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1)通过粉碎辉铜矿减小辉铜矿颗粒大小、适当提高煅烧温度、增大O2浓度等措施均可提高辉铜矿煅烧效率;‎ ‎(2)Cu2S可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则气体X的主要成分是SO2,SO2是酸性氧化物,有漂白性、还原性,则利用SO2制备硫酸、漂白剂、防腐剂等;‎ ‎(3)蒸氨过程[Cu(NH3)4]2+经加热可得到CuO,反应的方程式为[Cu(NH3)4]Cl2+H2OCuO+2HCl↑+4NH3↑;‎ ‎(4)向含有Cu2+的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生成Cu2(OH)2CO3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Cu2++2CO32-+H2O=Cu2(OH)2CO3↓+CO2↑;‎ ‎(5)由图表信息可知Na2CO3溶液一次加入溶液E中并迅速搅拌,获得浅绿色的碱式碳酸铜,品质好,且产率高,故制取Cu2(OH)2CO3最佳加料顺序及加料方式是实验序号3。‎ ‎19.在严格无氧的条件下,碱与亚铁盐溶液反应生成白色胶状的 Fe(OH)2,在有氧气的情况下迅速 变为灰绿色,逐渐形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故在制备过程中需严格无氧。现提供制备方法如下:‎ 方法一:用 FeSO4 溶液与用不含 O2 的蒸馏水配制的 NaOH 溶液反应制备。‎ ‎(1)配制 FeSO4 溶液时需加入铁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 O2常采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 ‎(2)生成白色 Fe(OH)2 沉淀的操作是用长滴管吸取不含 O2 的 NaOH 溶液,插入 FeSO4 溶液液面下,再挤出 NaOH 溶液。这样操作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 在如图装置中,用 NaOH 溶液、铁屑、稀 H2SO4 等试剂制备。‎ ‎(1)在试管Ⅰ里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 ‎(2)在试管Ⅱ里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制得白色 Fe(OH)2 沉淀,在试管Ⅰ和Ⅱ中加入试剂,打开止水夹,塞紧塞子后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样生成的 Fe(OH)2 沉淀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稀硫酸、铁屑 (2). 煮沸 (3). 避免生成的Fe(OH) 2 沉淀接触O 2 (4). 稀硫酸、铁屑 (5). NaOH溶液 (6). 检验试管Ⅱ出口处排出的氢气的纯度,当排出的H 2 纯净时,再夹紧止水夹 (7). 试管Ⅰ中反应生成的H 2 充满了试管Ⅰ和试管Ⅱ,且外界空气不容易进入 ‎【分析】本实验题用两种方法来制备氢氧化亚铁,方法一完全是采用课本中的实验,考查硫酸亚铁溶液的配制中的要求,必须要注意防止水解和氧化;在制备氢氧化亚铁必须要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氧气及制备氢氧化亚铁的操作要求;方法二是对课本实验的延伸,是一种改进的制备方法,用氢气作保护气的方法来保证新制的氢氧化亚铁不被马上氧化。‎ ‎【详解】方法一 :‎ ‎(1)配制FeSO4溶液时,需加入稀硫酸和铁屑,抑制Fe2+的水解并防止Fe2+被空气中的O2氧化为Fe3+,故答案为:稀H2SO4、铁屑;‎ ‎(2)煮沸蒸馏水可除去其中溶解的O2.故答案为:煮沸;‎ ‎(3)Fe(OH)2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实验时生成白色Fe(OH)2沉淀的操作是用长滴管吸取不含O2的NaOH溶液,插入FeSO4溶液液面下,再挤出NaOH溶液,故答案为:避免生成的 Fe(OH)2沉淀接触O2;‎ 方法二:‎ ‎(1)试管Ⅰ中提供还原性气体氢气和硫酸亚铁溶液,可用硫酸和铁屑反应生生成,故答案为:稀H2SO4、铁屑;‎ ‎(2)试管Ⅱ中应为NaOH溶液,与试管Ⅰ中生成的FeSO4溶液反应生成Fe(OH)2沉淀,故答案为:NaOH溶液;‎ ‎(3)打开止水夹,Fe与H2SO4反应生成H2充满整个装置,反应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左侧试管内气压升高,反应生成的Fe2+沿导管进入右侧试管与NaOH反应生成白色沉淀Fe(OH)2,若过早关闭止水夹,使左侧试管中的硫酸压入右侧试管中,将NaOH中和,则得不到Fe(OH)2溶液.故答案为:检验试管Ⅱ出口处排出的氢气的纯度,当排出的H2纯净时,再夹紧止水夹;‎ ‎(4)由于装置中充满H2,外界空气不易进入,所以沉淀的白色可维持较长时间,故答案为:试管Ⅰ中反应生成的H2充满了试管Ⅰ和试管Ⅱ,且外界空气不容易进入。‎ ‎【点睛】Fe(OH)2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这是Fe(OH)2的重要性质,本题是在原有性质基础上进行了改编,设计成了探究型实验题。本题考查水解方面的问题,又考查了氧化还原方面的问题,还有实验中的实际问题,同时还考查了实验的设计,题目难度中等。‎ ‎20.氟化铬可用作毛织品防蛀剂、卤化催化剂、大理石硬化及着色剂。以铬云母矿石(含4.5%Cr2O3,还含Fe2O3、FeO、MgO、SiO2)为原料制备氟化铬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表列出了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请回答下列问题:‎ ‎(1)Fe2O3、MgO、FeO、SiO2中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有______种。‎ ‎(2)将铬云母矿石粉碎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滤渣1主要成分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 ‎(4)Cr2O3与稀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一次滴加氨水调节pH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 ‎(6)第二次滴加氨水调节pH为6.8~8.8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r(OH)3与Al(OH)3一样具有两性,若第二次滴加的氨水改为NaOH溶液,生成的Cr(OH)3会部分溶解,写出Cr(OH)3溶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3 (2). 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3). 用于制备光导纤维等 (4). Cr2O3+3H2SO4=Cr2(SO4)3+3H2O (5). 4.1≤pH<4.9 (6). 使铬离子完全沉淀,镁离子不沉淀 (7). Cr(OH)3+OH-=CrO2-+2H2O ‎【分析】铬云母矿石粉碎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的利用率;稀硫酸酸浸时二氧化硅与硫酸不反应,滤渣1的成分为二氧化硅;加入过氧化氢的主要目的是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加氨水调节pH的目的是除去铁离子,调节pH为6.8—8.8的目的是使铬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铬沉淀。‎ ‎【详解】(1)碱性氧化物指的是与酸反应只产生盐和水的氧化物,因此Fe2O3、MgO、FeO、SiO2中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有Fe2O3、MgO、FeO,故有3种;‎ ‎(2)将铬云母矿石粉碎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3)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其用途为制造玻璃、光导纤维等;‎ ‎(4)氧化铬与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铬和水,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r2O3+3H2SO4=Cr2(SO4)3+3H2O;‎ ‎(5)第一次调节pH的目的是除去铁离子,保证铬离子不沉淀,因此第一次滴加氨水调节pH范围为4.1≤pH<4.9;‎ ‎(6)第二次滴加氨水调节pH为6.8~8.8的目的是使铬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铬沉淀,由于氢氧化铬的性质类似与氢氧化铝,因此氢氧化铬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r(OH)3+OH-=CrO2-+2H2O。‎ ‎【点睛】解答工艺流程类试题应明确流程转化过程,同时需要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及信息的应用,如氢氧化铬的两性等。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