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常德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语 文 时量: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诗歌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代,没有文字,只有在口头上传唱的歌谣。由于没有文字的记录,所以我们今天难以窥见其历史面貌。‎ ‎②大概到了周代,周王朝为了制礼作乐,曾派采诗官在春秋两季到各地搜集歌谣,贵族们为了祭祖、宴客、出兵、打猎、讽喻等目的也作诗,献诗,这些诗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被编辑成了《诗》。《诗》共收入自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期(公元前7世纪)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所以又被称为“诗三百”,汉代以后被尊为经典,遂有《诗经》之称。《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最早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源头。其中的作品按照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民歌,共有周南、召南等15个诸侯国的民间歌曲160首,又称十五“国风”。“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共有105篇。又因产生的时代和乐调的不同,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多是西周时代的作品;小雅则多为周王室衰微以后的作品。“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歌舞曲,其中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诗经》在句式上以四言诗为主,章法复沓,回环往复;语言上双声叠韵的现象比较普遍,修辞巧妙,韵律和谐。但是,《诗经》对后世最大的影响在于后来汉儒借《诗经》所阐发的“诗言志”“美刺”“比兴”以及“温柔敦厚”的诗教观,一直被历代诗人奉为创作圭臬。‎ ‎③中国诗歌的另一源头是《楚辞》。《楚辞》是在战国后期南方的诸侯国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它的奠基人和代表作家是屈原。屈原是我国诗歌史上最早的、影响最为深远的爱国诗人。现在能够确定的屈原的作品主要有《离骚》《天问》《九歌》等,其中《离骚》集中反映了他的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楚辞》所代表的是完全不同于《诗经》的别样的诗歌美学风格,它以波涛汹涌的感情、奇幻瑰丽的想象、铺陈华美的语言,表现出极强的浪漫色彩和艺术感染力,成为中国诗歌发展的又一重要源头。‎ ‎④汉代诗歌,有直接从《诗经》而来的四言体,但因形式上的僵化,未能出现优秀的作品;有运用《楚辞》形式写成的“楚歌”体,亦少有创新。汉代诗歌的新成就就集中体现在汉乐府和汉末文人诗《古诗十九首》中。汉乐府继承《诗经》反映现实的优秀传统,多为“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它们句式多样,以五言为主,是中国诗歌在语言形式上的一次创新。五言诗的标志是“二三”节拍,较之《诗经》四言的“二二”‎ 节拍,韵律上抑扬顿挫,更为优美,表情达意也更丰富自由。随着汉乐府的流行,文人开始仿作五言诗,到汉末便呈现出五言诗大兴的局面。汉末出现了许多五言诗,其中有十九首被南朝梁萧统编入《文选》,代表了当时五言诗创作的最高成就。《古诗十九首》主要表现了夫妇、朋友间的离情别思,士人宦游失意之感,有的作品还流露出感叹人生短促、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在东汉后期政治混乱、社会动荡环境下知识分子的心态。后人把它们奉为五言抒情诗的典范,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选自《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有删节)‎ ‎1.依据文章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公元前6世纪左右,周王朝派采诗官在春秋两季到各地搜集歌谣,贵族们为祭祖、宴客、出兵、打猎、讽喻等目的也作诗,献诗,这些诗被编辑成了《诗》。‎ B.《诗经》的作品按照音乐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雅”又因为产生的时代和乐调的不同,分为西周时代的“大雅”和周王室衰微以后的“小雅”。‎ C.汉代把《诗》尊为经典,《诗经》所阐发的“诗言志”“美刺”“比兴”以及“温柔敦厚”的诗教观,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一直被历代诗人奉为创作圭臬。‎ D.汉乐府和汉末文人诗《古诗十九首》,集中体现了汉代诗歌的新成就。汉乐府句式多样,以五言为主,是中国诗歌在语言形式上的一次创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楚辞”是一种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屈原是其奠基人和代表作家,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等,而《离骚》集中反映了他的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 B.《诗经》四言的“二二”节拍,韵律上抑扬顿挫,非常优美,表情达意也极丰富自由,而五言诗的标志则是“二三”节拍,到汉末时才呈现出大兴的局面。‎ C.“古诗十九首”因表现的内容较为丰富,又代表了当时五言诗创作的最高成就,所人后人把它们奉为五言抒情诗的典范,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 D.《诗经》和《楚辞》是中国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但二者的诗歌美学风格完全不同;相对于《诗经》而言,《楚辞》表现出了极强的浪漫色彩和艺术感染力。‎ ‎3.根据第四段对《古诗十九首》的论述,判断下列诗句中不是出自《古诗十九首》的一项是(    )(3分)‎ A.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B.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C.荒路暖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D.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曾祖叔恒,年十九登进士第,位终安阳令。祖俌,位终邢州录事参军。父嗣。‎ 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 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雠怨,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 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掾曹,令典笺奏。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弘正镇徐州,又从为掌书记。府罢入朝,复以文章干绹,乃补太学博士。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体”。文思清丽,庭筠过之。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终身。‎ 弟义叟,亦以进士擢第,累为宾佐。商隐有表状集四十卷。(节选自《旧唐书》)‎ ‎4.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 乃中《经首》之会。 (《庖丁解牛》)‎ B.仲郢坐专杀左迁 安能行叹复坐愁?(《拟行路难》)‎ C.自是始为今体章奏 是日风静,舟行颇迟。(《过小孤山大孤山》)‎ D.文思清丽,庭筠过之 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大铁椎传》)‎ ‎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楚以其少俊,深礼之 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过小孤山大孤山》) ‎ B.乃补太学博士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之死》)‎ C.来游京师,久之不调 臣之所好者道也。 (《庖丁解牛》) ‎ D.遂以其道授商隐 尝加营葺,有碑载其事。(《过小孤山大孤山》) ‎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商隐先后得到令狐楚和王茂元的赏识,又恰恰因为二人的党派之争陷入了困境,被令狐绹视为忘恩负义、品行不端之人。‎ B.李商隐20多岁的时候得到了令狐楚的赏识,每年给他衣食。直到开成二年,李商隐考中进士后才脱下布衣担任秘书省校书郎。‎ C.李商隐做了王茂元的僚属以后,李宗阂之党很看不起他。王茂元死后,李商隐到了京师,但朝廷却久久不给安排职务。‎ D.李商隐能写古文,不喜欢讲究对仗,进入令狐楚的幕府后才开始写今体带对偶的章奏;他文思清丽,尤其擅写奠文。‎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5分)‎ 译文: ‎ ‎ ‎ ‎(2)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 ‎8.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共10分)‎ 登柳州城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粤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方。‎ 注: ①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柳宗元初任柳州刺史时。柳宗元与漳州刺史韩泰、汀州刺史韩晔、封州刺史陈谏、连州刺史刘禹锡因同属革新派王叔文集团而遭贬。②飐 (Zhăn):吹动。③文身:身上刺的花纹。古时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习俗。‎ ‎⑴颔联和颈联描写景物,请从距离、视角、动静、虚实四个方面具体分析。(4分)‎ ‎⑵简要分析本诗所表达的复杂感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 ‎9.补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每空1分,共6分)‎ ‎⑴鼎铛玉石, ,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阿房宫赋》)‎ ‎⑵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献愁供恨, 。(《水龙吟》)‎ ‎⑶莫听穿林打叶声,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定风波》)‎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0~13题。(23分)‎ 意外的礼物 ‎(前苏联)帕霍京 谁也说不准安娜·菲利波夫娜有多大年纪,不过,连德高望重的老人们也肯定地说,在他们年轻的时候,人们已经管安娜·菲利波夫娜叫奶奶了。不管他们怎么说,实际上,要是看见她穿着肥大的套鞋,迈着快步,肩上压根白木扁担,挑着满满的两桶水轻松地往家走时,真不敢相信她已经老了。她干什么事都很麻利。从来没有人看到安娜·菲利波夫娜像老太婆那样慢慢吞吞地走路。有时候,有的街坊冲她背后喊道:“哎,菲利波夫娜,你干吗还满处跑哇?在家呆着歇歇得了。”她就举起一只干瘦的手,指着苍天回答说:“我到了那儿再休息,没多久了。”‎ 安娜·菲利波夫娜有个孙女叫维尔卡,每当这轻佻的姑娘从邻居的窗前经过时,这条街上的人都满怀同情地叹息说:“‎ 哼,这姑娘有点良心没有?天天把孩子往这儿一送,自个儿就跑了,让老太太在家看孩子。还经常呵斥老人。老太太总是花自己的钱给孩子买东西,孩子妈哪怕说个谢字,要不给老人买点礼物也好。可这想也甭想。唉,瞧这事!”‎ 安娜·菲利波夫娜也知道别人有这些议论,可是很不以为然,她说:“扯什么闲话?姑娘家年纪轻,走错了一步。她好玩、爱跳舞是应该的,可带着孩子怎么去得了呢?我反正在家呆着没事,也该帮帮忙,岁月不等人哪。她感不感谢我,关别人什么事?她兴许已经送给我不少东西呢,这谁知道呀!”‎ 可街坊什么事都知道,要不还算什么街坊。什么事都瞒不过他们。“什么,送了不少东西?”人们瞧着老太太,笑话她说,“你这身衣服已经穿了40来年了。”‎ 过了两年光景,维尔卡出嫁了。大伙松了一口气,可是好景不长。老奶奶又天天晚上照看起曾孙子来了。事情的原委街坊们一清二楚:维尔卡新婚的男人常常拿东西换酒喝。 ‎ 秋天,维尔卡带着孩子到海滨去休养。没过几天,安娜·菲利波夫娜收到一个小邮包。她拿起一把旧的大剪刀剪开了包上的缝线,一眼就看见裹在厚纸里边一条毛茸茸的时髦而漂亮的大头巾。包裹是维尔卡寄来的,可是老太太在包裹里没有找到片纸只字。安娜·菲利波夫娜收到包裹的消息一传开,左邻右舍的老太太议论纷纷:“这姑娘心眼倒不坏!”‎ 安娜·菲利波夫娜喜不自胜。虽说9月间天气还暖洋洋的,可一到傍晚她就披上头巾出门去。碰上有人叫她,她立刻高兴地站住和人闲扯,说着说着,她便有意把话题悄悄地引到维尔卡和那件礼物上去。“这件礼物挺贵重的,”她说道,“我简直不知怎样才好,总觉着挺过意不去。”‎ ‎“没什么。”别人劝她说,“比这更好的礼物你也配啊!”‎ ‎10月初,晒得黑黝黝的维尔卡顺着大街径直往奶奶家走来。坐在街旁长凳上的老人们向维尔卡问好,她大为惊奇。‎ ‎“他们怎么向我问起好来了?”到了奶奶家她问起这事。‎ ‎“这有什么……人家尊敬你呗。”‎ 维尔卡哼了一声。‎ ‎“忽然尊敬起人来了……包裹收到了吗?”她问奶奶。‎ ‎“收到了,收到了……”‎ ‎“你明白吗,我不愿意在疗养地随身带着这块头巾,寄回家吧,又怕我丈夫拿它换酒喝。后来想了想还是存在你这儿保险。”‎ ‎“这么说,这东西……喀,可不是吗……可我傻老婆子……”‎ 维尔卡吃惊地望着奶奶。‎ ‎“你怎么了,奶奶?”‎ ‎“哦,没什么,没什么我随口说说。”‎ 她慌忙地在屋里折腾开了,把头巾拿出来,端端正正放在桌上。维尔卡拿起头巾就走,到了门口她说:“明天晚上我把孩子送到你这儿来。让他自个儿跑跑玩玩。我和我丈夫要去看电影。”‎ ‎“行啊,你送来吧……”‎ 第二天傍晚,安娜·菲利波夫娜牵着曾孙子的手慢吞吞地在街上走着。她拖着沉重的脚步,头上紧紧包着一条破旧的毛头巾。 ‎ 大家突然发现安娜·菲利波夫娜确实非常衰老。现在看来,在那些老一辈的人还年轻的时候,人家管她叫奶奶,这个说法是可信的。‎ ‎(摘自《外国微型小说》)‎ ‎10.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巧用省略号。如“这么说,这东西……喀,可不是吗……可我傻老婆子……”,体现了安娜·菲利波夫娜突然明白这个礼物并不是送给她时从失落到自我安慰的变化。‎ B.安娜收到“礼物”后喜不白胜。暖洋洋的天气里,她一到傍晚她就披上头巾出门去,高兴和人闲扯,有意把话题引到维尔卡和那件礼物上去。从中可以看出她生活的空虚和内心的虚荣。 ‎ C.安娜·菲利波夫娜周围的街坊们是善良的群像,属于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起衬托作用,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对安娜的孙女——维尔卡也有一定道德评判作用。‎ D.小说前后呼应形成对比。从开始人们真不敢相信安娜已经老了,她干什么事都很麻利,到最后大家突然发现她确实非常衰老。表现出“意外的礼物”给她的心灵带来巨大的伤害和痛苦。‎ E.文章通过安娜一系列变化及大量直接的心理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她内心的悲喜。如“安娜·菲利波夫娜也知道别人有这些议论,可是很不以为然”、“安娜·菲利波夫娜喜不白胜”等。 ‎ ‎11.概括维尔卡的主要性格特点,简要分析维尔卡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6分)‎ 12. 安娜收到礼物前后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要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 12. 作者为什么用“意外的礼物”作标题,请具体分析。(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3分第14至19小题,每题3分,共18分,20题5分)‎ ‎1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倏忽(shū) 联袂(mèi) 绰约(zhuó) 一叶扁舟(piān) ‎ B.荠麦 (jì) 金钗(chā) 踯躅(zhí) 天寒地坼(chè)‎ C.飨客(xiǎng) 戎马(róng) 砧板(zhēn) 洞天石扉(fēi )‎ D.潺湲(chán) 溺爱(nì) 戏谑(nüè) 未雨绸缪(móu)‎ ‎15.下列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需断肠。(《菩萨蛮》)‎ B.玉容寂寞泪难干,梨花一枝春带雨。(《长歌行》)‎ C.熊咆龙吟殷岩泉,粟深林兮惊层颠。(《梦游天姥吟留别》)‎ D.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 ‎1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 ‎①在此次全校歌手大赛中,有王宏、陈水珠、宋瑜三位主要竞争对手,实力伯仲之间,究竟谁能独占鳌头还真说不准。‎ ‎②数百名作家及大小出版商准备向百度公司发起大规模诉讼,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表示支持,而百度在四面楚歌中却依然闲庭信步。‎ ‎③临近期末考试,同学们开始了紧张地复习,但一些同学复习时目无全牛,一会儿复习英语,一会复习数学,结果收效甚微。‎ ‎④李明一直视张朋为自己的竞争对手,每次考试成绩都略胜一筹,但在这次期中考试中,却意外败给了张朋,对此他敢怒而不敢言。‎ ‎⑤他参加工作后就一直担任班主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曾经获得过县级优秀班主任称号,应付这种事情自然游刃有余。‎ ‎⑥他们俩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小学到中学一直是同座,感情非常好,高中毕业后,两人又被同一所大学录取,真可谓比翼连枝。‎ A.①②⑥ B.②⑤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两岸关系能否实现和平健康的发展,关键之处在于双方确立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 B.相关人士指出,3D打印建筑刚刚诞生,缺少必要的安全与质量规范,不过,它能否替代传统的房屋建筑方式,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C.关于雾霾,环保部门专家认为与采暖燃煤排放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密切相关,住建部门有关官员则认为,其主要原因是汽车尾气,不是供暖造成的。‎ D.由于延迟退休、改革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等重大变革,对广大群众来说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愉快接受的,需要政府部门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18.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但是,诗人一生的思想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写于不同时期、地点的作品,① 会呈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旨趣。② 弄清作品的具体创作时间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李白的名诗《早发白帝城》,过去有人认为是李白早年出川时作,③ 经过后人的考证,发现此诗是写于李白流放夜郎途中遇赦之后。④ 我们就知道诗中反映的是他重获自由的欢快之感,⑤ 他早年出川时的少年豪情,更不⑥ 是一首记行的山水景物诗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也 所以 但 ‎/‎ 而不是 单单 B ‎/‎ 因此 后来 这样 不是 仅仅 C 同样 因此 但 于是 而不是 ‎/‎ D 也 所以 ‎/‎ 于是 不是 单单 ‎19.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3分)‎ ‎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韩愈强调:“惟陈言之务去”。历代散文大师都在语言上下了很大功夫,司马迁的《史记》把古籍中“佶屈聱牙”的文字,大胆改写得平直易解,改造先秦以前的书面语言,又多方面吸收人民新鲜活泼的语言,丰富了语言文字,提高了语言的表现力。唐代的韩愈、柳宗元提倡古文、反对骈文,继承包括六朝在内的以住具有生命力的书面语言,又吸收当代口语,熔铸提炼,形成适合于当时社会的流畅生动的散文语言。‎ A.中国古代散文重视语言修辞 B.中国古代散文重视语言新鲜 C.中国古代散文重视语言运用 D.中国古代散文重视语言通俗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5分)‎ 中国古代散文内容包罗万象,形式多种多样。 ① ,从天文、地理、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到自然景物、市井风情、家庭琐事、婚姻爱情,无所不写。体制上, ② 。而散文、骈文、辞赋中又有各种类型。梁代萧统编纂《文选》,除诗、骚外,将文体分为35类。明代吴讷《文章辨体》将诗歌类以外的文体分为41类,明代徐师曾《文体明辨》在吴讷的基础上补充修订为97类。 清代姚鼐《古文辞类纂》将多种文体合并归类,尚有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等13大类, ③ 是中国古代散文繁荣的表现,也使散文的表现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六、作文(二选一)(60分)‎ ‎1.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项峰上的项峰”,其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引发了人们的沉思,你读了此句诗有何感触,请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自选角度。③不少于800字。‎ ‎2.文惠君闻庖丁之言,得养生之道。你读了《庖丁解牛》有何感触?请以“由庖丁解牛说开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 ‎ 语文答案 ‎1.D(A、周王朝派采诗官到各地搜集歌谣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公元前6世纪是《诗经》的成书时间。(第二段第一行和第二行)B、“西周时代的‘大雅’和周王室衰微以后的‘小雅’”错,原文是“多为西周时代的‘大雅’和周王室衰微以后的‘小雅’”;(第二段倒数第五行“大雅多是西周时代的作品;小雅则多为用王室衰微以后的作品”,扩大范围。)C、“诗言志”“美刺”“比兴”以及“温柔敦厚” 是后来汉儒借《诗经》所阐发的诗教观,并非《诗经》的诗教观。(第二段倒数第二行、第一行“《诗经》对后世最大的影响在于后来汉儒借《诗经》所阐发的“诗言志”“美刺”“比兴”以及“温柔敦厚”的诗教观”,属于张冠李戴。)‎ ‎2.B原文是五言诗的“二三”节拍,较之《诗经》四言的“二二”节拍,韵律上抑扬顿挫,更为优美,表情达意也更丰富自由。不是说的诗经。(最后一段第四行、第五行。“五言诗的标志是‘二三’节拍,较之《诗经》四言的‘二二’节拍,韵律上抑扬顿挫,更为优美,表情达意也更丰富自由。)‎ ‎3.C(C是陶渊明《归园田居》第二首中的诗句,表现的是田园生活;A体现夫妇间的离情别思;B与D均为感叹人生短促、及时行乐。见最后一段倒数第四行至文末关于《古诗十九首》的论述。)‎ ‎4.C代词,这。 A正好,恰好/节奏;B因为/坐;D超过/访问 ‎5.A因为。B 于是/仅;C音节助词,无义/ 取独;D人称代词,他的,作定语/ 近指代词,这。‎ ‎6.B(李商隐得到令狐楚赏识时才20岁,并非20多岁。第二段有“年才及弱冠”。)‎ ‎7.(1)王茂元虽然读书为儒生,但原本是武将的后代,(加之)李德裕平时对他就很好,当时李德裕掌权,就起用他担任河阳主帅。(本、素、遇各1分,文意2分)‎ ‎ (2)第二年,令狐绹做宰相,李商隐多次上陈说内心苦衷,令狐绹不予理睬。(启陈、省、宾语前置各1分,文意2分)‎ ‎【参考译文】‎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曾祖李叔恒,十九岁中进士第,官位终于安阳(今属河南)县令。祖父李俌,官位终于邢州(今河北邢台)事参军。父亲李嗣。‎ ‎ ‎ ‎ 李商隐自幼便能写文章。令孤楚出镇河阳(今河南孟县),李商隐以所作文章投献他,当时刚到二十岁。令孤楚因为他是少年俊才,深加礼敬,让他和读书的诸生交游。令狐楚镇守天平(今山东东平)、沛州(今河南开封),李商隐跟随为巡官,(令狐楚)每年给他衣食,让他随考核官吏到上都(今陕西西安)。开成二年(837),(李商隐)才中进士第,脱去布衣担任秘书省校书郎,补任弘农(今河南灵宝)县尉。会昌二年(842),他又以书判考中拔萃科。‎ ‎ 王茂元镇守河阳,起用他为掌书记,担任侍御史,王茂元爱他的才华,把女儿嫁给他为妻。王茂元虽然读书为儒者,但原本是武将的后代,(加之)李德裕平时待他就很好,当时李德裕掌权,就起用他担任河阳主帅。李德裕和李宗阂、杨嗣复、令狐楚相互间仇怨很深。李商隐成为王茂元的僚属以后,李宗阂之党很鄙薄他。当时令狐楚已经死了,他儿子令狐绚为员外郎,因为李商隐的背恩负义,尤其嫌恶他无品行。不久,王茂元死了,李商隐来游京师,但朝廷久久不给安排职务。正碰上给事中郑亚任桂州(今广西桂林)廉察使,聘请他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847-860)初年,白敏中掌执朝政,令狐绚在内署,共同排挤李德裕,并逐出京师。郑亚因为属李德裕之党,也被贬为循州(今广东惠阳)刺史。李商隐随郑亚在岭南多年。‎ ‎ 三年(849)人朝,京兆尹卢弘正奏请李商隐为椽曹,让他管草写笺奏,第二年,令狐绹做宰相,李商隐几次上启陈说内心苦衷,令狐绹不予理睬。卢弘正出镇徐州(今属江苏),李商隐又跟随去任掌书记。后罢徐州府职又入朝,他以文章拜谒令狐绹,于是补他为太学博士。正遇河南(今河南洛阳)府尹柳仲邹镇守东蜀,用他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847-860)末年,柳仲郢因为擅自杀人,被贬官,李商隐也随之罢废,回郑州(今属河南),没多久也就病死了。‎ ‎ 李商隐能写古文,不喜欢讲究对仗。在令狐楚幕中任职时,令狐楚能写章奏,遂即将他的写作经验传授给李商隐,从这时始他才写今体带对偶的章奏。李商隐博学强记,写文章时下笔不休,尤其擅长撰写诔文和奠文。他和太原(今属山西)温庭筠、南郡段成式同时齐名,当时号为“三十六体”。文思清丽,温庭筠超过他。但(他们)都不能坚守节操,仗着自己的才能,(行为)怪异偏激,被当权者鄙薄。(因而)得不到有名官宦的推荐,终身(仕途)坎坷。‎ 他弟弟李义叟,也进士及第,累任宾佐。李商隐有表状集四十卷。‎ ‎8.⑴①从距离看,颔联写的是近景,颈联写的是远景。②从视角看,第三、四、六句是俯视,第五句是仰视(远眺)。③从动静来看,颔联是动景,颈联是静景。④从虚实看,颔联是实写,颈联是实中有虚(虚实结合)。‎ ‎⑵①对友人望而不见的关切(惆怅)之情。②对自己谪贬蛮荒之地的哀伤(失落)之情。③因音讯断绝的担忧之情。④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之情。 (6分,答出三点即可)‎ ‎9.⑴金块珠砾,弃掷逦迤⑵遥岑远目;玉簪螺髻⑶何妨吟啸且徐行;一蓑烟雨任平生 ‎10.5分,答D3分答C给2分;答A给1分;答B、E不给分(A“自我安慰”体现不出来。A.“她生活空虚和内心的虚荣”不妥;E.“大量直接的心理描写”错,文中基本没有正面的心理描写)‎ ‎11.①性格特点:轻佻,没有良心,自私,有心计,贪图享受。(2分,答出2点给1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②作用:A.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具有衬托(陪衬)作用。(1分)维尔卡的自私反衬了安娜·菲利波夫娜的善良、任劳任怨。(1分)B.推动情节的发展。(1分)维尔卡是众人议论的话题,寄头巾给安娜·菲利波夫娜,造成安娜·菲利波夫娜情绪的大起大落。(1分)C.丰富了(升华)小说的主旨。没有维尔卡,小说只能表现人性的某一方面,她的出现则使小说表现的人性更加复杂。(答出两点即可。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2.变化:从平静到欣慰(喜悦)再到失落(失望)。(3分)‎ 分析:平静,是因为她早已习惯了孙女的做法。喜悦,是因为收到头巾后,误以为是孙女送给自己的礼物,觉得孙女很孝顺,同时可以平息众人对孙女的议论;失落,是因为她知道了这条头巾不是送给她的礼物,只是为了保险寄存在她这里的。(3分,每点1分。答出大意即可。)‎ ‎13.①含义上,从末收到孙女的礼物的安娜·菲利波夫娜收到了孙女寄来的邮包,是意外;最后得知头巾不是送给自己的,更加意外。②内容上,概括了小说的中心事件。③表达上,造成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答出1点记2分)‎ ‎14.C(A项,“绰”读chuò;B项,金钗(chāi) D项,“谑”读xuè。‎ ‎15.D。 A需-须;B阑干;C粟-栗。‎ ‎16.D伯仲之间:比喻不相上下,优劣难分。(见于《书愤》)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出自《项羽之死》)目无全牛:比喻技艺高超。也比喻洞察事理,办事精熟。(望文生义。出自《庖丁解牛》)敢怒而不敢言:心里有怒气,但慑于威势而不敢说出来。(不合语境。出自《阿房宫赋》)游刃有余:比喻技术熟练、经验丰富,解决问题毫不费力。(出自《庖丁解牛》)比翼连枝:比喻夫妻恩爱,形影不离。(出自《长恨歌》不合语境。)‎ ‎17.B.A.搭配不当,“能否”与后文“确立……  共同的政治基础”矛盾,属于一种可能对两种可能。C.句式杂糅,去掉“造成的”即可。D.“由于”淹没句子主语。‎ ‎18.A(出自第一单元赏析指导)‎ ‎19.A。修辞,指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横线后孔子和韩愈的论述讲的就是要注意修辞。B项的“新鲜”,D项的“通俗”虽然都属于修辞,但涵盖的范围太小,只是修辞的一个方而。C项的“运用”太宽泛。(摘自《中国散文发展概述》)‎ ‎20.①内容上;②有散文、有骈文、有辞赋(有散文、骈文、辞赋)。③文体众多。(填对1处给1分,填对两处给3分,全对记满分。)第一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总说。接着先说内容,再说形式。第二个空前有“体制上”,由此可知第一个空应该填“内容上”。第二个空后的“而散文、骈文、辞赋中又有各种类型”是紧承上句而来。第三个空,前面列举了13大类文体,后面两句是说结果,据此可填“文体众多”。(摘自《中国散文发展概述》)‎ 高二年级2019年下期期终考试语文答案 ‎1.D(A、周王朝派采诗官到各地搜集歌谣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公元前6世纪是《诗经》的成书时间。(第二段第一行和第二行)B、“西周时代的‘大雅’和周王室衰微以后的‘小雅’”错,原文是“多为西周时代的‘大雅’和周王室衰微以后的‘小雅’”;(第二段倒数第五行“大雅多是西周时代的作品;小雅则多为用王室衰微以后的作品”,扩大范围。)C、“诗言志”“美刺”“比兴”以及“温柔敦厚” 是后来汉儒借《诗经》所阐发的诗教观,并非《诗经》的诗教观。(第二段倒数第二行、第一行“《诗经》对后世最大的影响在于后来汉儒借《诗经》所阐发的“诗言志”“美刺”“比兴”以及“温柔敦厚”的诗教观”,属于张冠李戴。)‎ ‎2.B原文是五言诗的“二三”节拍,较之《诗经》四言的“二二”节拍,韵律上抑扬顿挫,更为优美,表情达意也更丰富自由。不是说的诗经。(最后一段第四行、第五行。“五言诗的标志是‘二三’节拍,较之《诗经》四言的‘二二’节拍,韵律上抑扬顿挫,更为优美,表情达意也更丰富自由。)‎ ‎3.C(C是陶渊明《归园田居》第二首中的诗句,表现的是田园生活;A体现夫妇间的离情别思;B与D均为感叹人生短促、及时行乐。见最后一段倒数第四行至文末关于《古诗十九首》的论述。)‎ ‎4.C代词,这。 A正好,恰好/节奏;B因为/坐;D超过/访问 ‎5.A因为。B 于是/仅;C音节助词,无义/ 取独;D人称代词,他的,作定语/ 近指代词,这。‎ ‎6.B(李商隐得到令狐楚赏识时才20岁,并非20多岁。第二段有“年才及弱冠”。)‎ ‎7.(1)王茂元虽然读书为儒生,但原本是武将的后代,(加之)李德裕平时对他就很好,当时李德裕掌权,就起用他担任河阳主帅。(本、素、遇各1分,文意2分)‎ ‎ (2)第二年,令狐绹做宰相,李商隐多次上陈说内心苦衷,令狐绹不予理睬。(启陈、省、宾语前置各1分,文意2分)‎ ‎【参考译文】‎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曾祖李叔恒,十九岁中进士第,官位终于安阳(今属河南)县令。祖父李俌,官位终于邢州(今河北邢台)事参军。父亲李嗣。‎ ‎ ‎ ‎ 李商隐自幼便能写文章。令孤楚出镇河阳(今河南孟县),李商隐以所作文章投献他,当时刚到二十岁。令孤楚因为他是少年俊才,深加礼敬,让他和读书的诸生交游。令狐楚镇守天平(今山东东平)、沛州(今河南开封),李商隐跟随为巡官,(令狐楚)每年给他衣食,让他随考核官吏到上都(今陕西西安)。开成二年(837),(李商隐)才中进士第,脱去布衣担任秘书省校书郎,补任弘农(今河南灵宝)县尉。会昌二年(842),他又以书判考中拔萃科。‎ ‎ 王茂元镇守河阳,起用他为掌书记,担任侍御史,王茂元爱他的才华,把女儿嫁给他为妻。王茂元虽然读书为儒者,但原本是武将的后代,(加之)李德裕平时待他就很好,当时李德裕掌权,就起用他担任河阳主帅。李德裕和李宗阂、杨嗣复、令狐楚相互间仇怨很深。李商隐成为王茂元的僚属以后,李宗阂之党很鄙薄他。当时令狐楚已经死了,他儿子令狐绚为员外郎,因为李商隐的背恩负义,尤其嫌恶他无品行。不久,王茂元死了,李商隐来游京师,但朝廷久久不给安排职务。正碰上给事中郑亚任桂州(今广西桂林)廉察使,聘请他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847-860)初年,白敏中掌执朝政,令狐绚在内署,共同排挤李德裕,并逐出京师。郑亚因为属李德裕之党,也被贬为循州(今广东惠阳)刺史。李商隐随郑亚在岭南多年。‎ ‎ 三年(849)人朝,京兆尹卢弘正奏请李商隐为椽曹,让他管草写笺奏,第二年,令狐绹做宰相,李商隐几次上启陈说内心苦衷,令狐绹不予理睬。卢弘正出镇徐州(今属江苏),李商隐又跟随去任掌书记。后罢徐州府职又入朝,他以文章拜谒令狐绹,于是补他为太学博士。正遇河南(今河南洛阳)府尹柳仲邹镇守东蜀,用他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847-860)末年,柳仲郢因为擅自杀人,被贬官,李商隐也随之罢废,回郑州(今属河南),没多久也就病死了。‎ ‎ 李商隐能写古文,不喜欢讲究对仗。在令狐楚幕中任职时,令狐楚能写章奏,遂即将他的写作经验传授给李商隐,从这时始他才写今体带对偶的章奏。李商隐博学强记,写文章时下笔不休,尤其擅长撰写诔文和奠文。他和太原(今属山西)温庭筠、南郡段成式同时齐名,当时号为“三十六体”。文思清丽,温庭筠超过他。但(他们)都不能坚守节操,仗着自己的才能,(行为)怪异偏激,被当权者鄙薄。(因而)得不到有名官宦的推荐,终身(仕途)坎坷。‎ 他弟弟李义叟,也进士及第,累任宾佐。李商隐有表状集四十卷。‎ ‎8.⑴①从距离看,颔联写的是近景,颈联写的是远景。②从视角看,第三、四、六句是俯视,第五句是仰视(远眺)。③从动静来看,颔联是动景,颈联是静景。④从虚实看,颔联是实写,颈联是实中有虚(虚实结合)。‎ ‎⑵①对友人望而不见的关切(惆怅)之情。②对自己谪贬蛮荒之地的哀伤(失落)之情。③‎ 因音讯断绝的担忧之情。④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之情。 (6分,答出三点即可)‎ ‎9.⑴金块珠砾,弃掷逦迤⑵遥岑远目;玉簪螺髻⑶何妨吟啸且徐行;一蓑烟雨任平生 ‎10.5分,答D3分答C给2分;答A给1分;答B、E不给分(A“自我安慰”体现不出来。A.“她生活空虚和内心的虚荣”不妥;E.“大量直接的心理描写”错,文中基本没有正面的心理描写)‎ ‎11.①性格特点:轻佻,没有良心,自私,有心计,贪图享受。(2分,答出2点给1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②作用:A.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具有衬托(陪衬)作用。(1分)维尔卡的自私反衬了安娜·菲利波夫娜的善良、任劳任怨。(1分)B.推动情节的发展。(1分)维尔卡是众人议论的话题,寄头巾给安娜·菲利波夫娜,造成安娜·菲利波夫娜情绪的大起大落。(1分)C.丰富了(升华)小说的主旨。没有维尔卡,小说只能表现人性的某一方面,她的出现则使小说表现的人性更加复杂。(答出两点即可。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2.变化:从平静到欣慰(喜悦)再到失落(失望)。(3分)‎ 分析:平静,是因为她早已习惯了孙女的做法。喜悦,是因为收到头巾后,误以为是孙女送给自己的礼物,觉得孙女很孝顺,同时可以平息众人对孙女的议论;失落,是因为她知道了这条头巾不是送给她的礼物,只是为了保险寄存在她这里的。(3分,每点1分。答出大意即可。)‎ ‎13.①含义上,从末收到孙女的礼物的安娜·菲利波夫娜收到了孙女寄来的邮包,是意外;最后得知头巾不是送给自己的,更加意外。②内容上,概括了小说的中心事件。③表达上,造成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答出1点记2分)‎ ‎14.C(A项,“绰”读chuò;B项,金钗(chāi) D项,“谑”读xuè。‎ ‎15.D。 A需-须;B阑干;C粟-栗。‎ ‎16.D伯仲之间:比喻不相上下,优劣难分。(见于《书愤》)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出自《项羽之死》)目无全牛:比喻技艺高超。也比喻洞察事理,办事精熟。(望文生义。出自《庖丁解牛》)敢怒而不敢言:心里有怒气,但慑于威势而不敢说出来。(不合语境。出自《阿房宫赋》)游刃有余:比喻技术熟练、经验丰富,解决问题毫不费力。(出自《庖丁解牛》)比翼连枝:比喻夫妻恩爱,形影不离。(出自《长恨歌》不合语境。)‎ ‎17.B.A.搭配不当,“能否”与后文“确立…… 共同的政治基础”矛盾,属于一种可能对两种可能。C.句式杂糅,去掉“造成的”即可。D.“由于”淹没句子主语。‎ ‎18.A(出自第一单元赏析指导)‎ ‎19.A。修辞,指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横线后孔子和韩愈的论述讲的就是要注意修辞。B项的“新鲜”,D项的“通俗”虽然都属于修辞,但涵盖的范围太小,只是修辞的一个方而。C项的“运用”太宽泛。(摘自《中国散文发展概述》)‎ ‎20.①内容上;②有散文、有骈文、有辞赋(有散文、骈文、辞赋)。③文体众多。(填对1处给1分,填对两处给3分,全对记满分。)第一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总说。接着先说内容,再说形式。第二个空前有“体制上”,由此可知第一个空应该填“内容上”。第二个空后的“而散文、骈文、辞赋中又有各种类型”是紧承上句而来。第三个空,前面列举了13大类文体,后面两句是说结果,据此可填“文体众多”。(摘自《中国散文发展概述》)‎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