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9 发布 |
- 37.5 KB |
- 7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考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核心知识通关 】 1. 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 (1)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 : 大气、 ___ 、岩石、 _____ 、土壤、地形等。 (2) 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途径 : 水循环、 _________ 、岩石圈物质循环等。 水 生物 生物循环 (3) 意义 : 各要素形成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的整体。 (4) 生物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 , 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 _________ 。 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 互联系 光合作用 2.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 新功能 定 义 特 征 生产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___ _________ 的能力 主要依赖于 _________, 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 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 的功能 平衡功能 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 _______________, 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 _____ 的能力 自然地理环境拥有的各个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的功能 合 成有机物 光合作用 物质和能量交换 稳定 3. 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表现 : (1)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演化是 _____ 的 , 每个 _________ 的演化都是 _____________ 演化的一个方面。例如 , 我 国西北地区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要素共同构成了 西北地区独特的荒漠环境。 统一 地理要素 自然地理环境 (2) 地理要素的变化会 “ 牵一发而动全身 ” 。 地理环境中的 _________ 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乃 至 _____ 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下面为大量使用矿物燃 料、滥伐森林引起整个生态环境失调的例子。 某一地理 整个 (3) 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影响到其他地区。 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 , 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的 发展变化也会引起 _________ 的发展变化 , 如青藏高原 的隆起对其周边区域自然环境的影响就非常明显 , 示意 如下 : 其他区域 【 规律方法 】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三个表现” (1) 分析地理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的关系。 分析某一区域景观的成因 , 需结合地理位置分析气温、降水等对生物景观的影响。 (2) 分析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 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遵循 “ 牵一发而动全身 ” 的思路 , 首先明确人类活动的 “ 一发 ” 是哪一要素 , 进而逐一分析 “ 一发 ” 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 , 最终导致 “ 全身 ” 呈现出怎样的变化。 (3) 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 , 分析一个区域的变化对其他区域的影响。 常结合某一地区环境的变化分析环境问题成因 ; 结合题目提供的自然现象或过程 , 提取出所描述的自然地理要素 , 分析与相关地区内在的关联性和演变运动过程的因果关系。 【 经典例题导悟 】 (2014· 全国卷 Ⅰ)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 ❶ 。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 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 2009 年为基数, 2010 ~ 2013 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 ❷ ( 测量时间为每年 9 月 30 日 ) 。据此完成 (1) ~ (3) 题。 年 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植株 数量 ❸ 灌木植物 1 1.00 1.00 1.00 1.00 草本植物 1 1.18 1.20 1.21 1.23 地上生 物量 ❹ 灌木植物 1 1.09 1.10 1.12 1.11 草本植物 1 1.47 1.55 1.52 1.53 地下生 物量 ❺ 灌木植物 1 1.01 0.99 0.98 0.97 草本植物 1 1.21 1.29 1.42 1.58 (1) 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 ) ① 生物量提高 ②生物量降低 ③植株密度改变 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 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 ) A. 植株数量 B. 总生物量 C. 地上生物量 D. 地下生物量 (3)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 , 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 , 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 ) A. 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 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C. 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 D. 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 【 思维流程 】 【 答案 】 (1)__ A __,(2)__ D __,(3)__ D __ 。 【 高考模拟精练 】 (2016 · 全国卷 Ⅱ)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 , 我国东北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 , 长白山雪期缩短 ; 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 , 而与海拔基本无关 ; 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 1 、 2 题。 1. 在高山苔原带 , 与坡度密切相关 , 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 ( ) A. 大气温度 B. 降水量 C. 积雪厚度 D. 植被覆盖度 2. 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 , 是因为该坡 ( ) A. 年降水最少 B. 冬季气温最低 C. 年日照最少 D. 冬季风力最大 【 解析 】 1 选 C,2 选 D 。第 1 题 , 在高山苔原带 , 海拔越高 , 气温越低 , 大气的温度与海拔有关 ; 该带由于海拔高 , 气 候严寒 , 湿度很大 , 降水量与海拔有关 ; 该地风力较大 , 坡度较大的地区 , 积雪厚度小 ; 坡度较小的地区和洼地 , 积雪的厚度大 , 因此积雪的厚度与坡度有关 , 与海拔无 关 ; 坡度大小影响土层薄厚 , 海拔高低影响气温 , 土层和 温度都会影响植被的生长。第 2 题 , 东北地区位于季风 区 , 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冬季 , 强烈的西北风使山地的西北坡成为迎风坡 , 受大风影响 , 产生冻害。 《 桃花源记 》 中描述 : “ 缘溪行 , 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 …… 林尽水源 , 便得一山 , 山有小口 , 仿佛若有光。便舍船 , 从口入。初极狭 ,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 , 豁然开朗。土地平旷 , 屋舍俨然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据此回答 3 、 4 题。 3. “ 桃花源 ” 的地形最可能是 ( ) A. 山间峡谷 B. 山前平原 C. 山间盆地 D. 平缓高原 4. “ 桃花源 ” 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 ( ) A. 地理位置 B. 灌溉系统 C. 农业科技 D. 水力资源 【 解析 】 3 选 C,4 选 A 。第 3 题 , 由材料中“山有小口”“初极狭”“复行数十步”“土地平旷”等描述可知 , 该处地形应为中部低四周高的山间盆地。第 4 题 , “ 桃花源”这种盆地式封闭环境的形成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 5. 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这一地表过程是 ( ) A.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 B. 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 C. 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 D. 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 【 解析 】 选 C 。本题要抓住题干中的“岩石溶蚀与侵蚀”等关键字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 , 明显不符合题干中岩石溶蚀与侵蚀 , 也更不可能是由地下水过度开采引起的 , 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作用不可能造成岩石溶蚀 , 所以排除 A 、 B 、 D 选项。 【 加固训练 】 (2016 · 汉中模拟 ) 下图所示均为我国著名林木景观示意图。读图 , 完成 (1) 、 (2) 题。 (1) 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 , 正确的是 ( ) A. 丁 —— 风力侵蚀 , 千沟万壑 B. 乙 —— 雪域高原 , 冻土广布 C. 丙 —— 土壤贫瘠 , 水源充足 D. 甲 —— 冬冷夏热 , 光照充足 (2) 图中各地林木主要特征及成因的叙述 , 正确的是 ( ) A. 甲地根系发达 —— 常年太阳辐射强 B. 乙地叶成针状 —— 常年降水丰富 C. 丙地四季常青 —— 常年温度较高 D. 丁地生长较快 —— 常年高温多雨 【 解析 】 (1) 选 D,(2) 选 C 。第 (1) 题 , 丁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 流水侵蚀作用强烈 ; 乙地处我国东北地区 , 以山环水绕 , 沃野千里为其主要地形特征 ; 丙地主要地理特征为高温多雨 ; 甲地处我国西北内陆 , 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 冬冷夏热 , 光照充足。第 (2) 题 , 海南植被四季常青 , 与其常年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关系密切。 考点二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 核心知识通关 】 1. 陆地自然带的形成和特点 : (1) 成因。 (2) 特点 : 具有一定 _____ 、呈 _____ 分布。 海陆位置 宽度 带状 2. 气候类型分布与陆地自然带的对应关系 ( 以北半球为例 ): 3. 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 分异 规律 图 示 延伸 方向 更替 方向 成 因 分布 水 平 地 域 分 异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沿东西方向延伸 _____ 方向更替 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 , 导致热量由赤道到两极递减 , 即以热量为基础 , 水分条件也有重要影响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 南北 分异 规律 图 示 延伸 方向 更替 方向 成 因 分布 水 平 地 域 分 异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沿南北方向延伸 _____ 方向 更替 受海洋水汽影响的程度不同 , 从沿海向内陆 , 干湿度差异很大 , 即主要以水分为基础 中纬度地区 东西 分异 规律 图 示 延伸 方向 更替 方向 成 因 分布 垂直地域分异 垂直 方向 随海拔变化而发生有规律更替 水分条件、热量状况及其组合的垂直变化 _____ 低、海 拔较高 的山地 纬度 4. 影响山地雪线高度的主要因素 : 雪线是多年积雪区的下界 , 是降雪量与融雪量的平衡地带 , 即降雪量与融雪量正好相等的地带。一般来说 : (1) 低纬度雪线高 , 高纬度雪线低。 (2) 阳坡雪线高 , 阴坡雪线低。 (3) 迎风坡雪线低 , 背风坡雪线高。 (4) 陡坡雪线高 , 缓坡雪线低。 5. 非地带性现象 : (1) 非地带性的含义 : 陆地环境因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影响使地带性分异规律发生变化的现象。 (2) 具体表现。 实际分布 的自然带 形成原因 按理想状态分 布的自然带 南美大陆西岸 3°S ~ 30°S 狭长的热带荒漠带 安第斯山脉阻挡海洋水汽的输入 ; 秘鲁寒流降温减湿 热带雨林带 ( 北 ); 热带草原带 ( 中 ); 热带荒漠带 ( 南 ) 实际分布 的自然带 形成原因 按理想状态分 布的自然带 南美大陆南端形成的温带荒漠带 ( 巴塔哥尼亚沙漠 ) 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气流深入内陆 温带草原带 ( 中 );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东 ) 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呈现热带草原景观 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 , 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带 实际分布 的自然带 形成原因 按理想状态分 布的自然带 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巴西高原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带 信风来自海洋 , 温暖湿润 ; 山地迎风坡 , 多地形雨 ; 暖流增温增湿 热带草原带 南半球缺少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南半球相应纬度是海洋 , 缺少陆地分布 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实际分布 的自然带 形成原因 按理想状态分 布的自然带 我国新疆天山、昆仑山山麓地带分布的绿洲 高山冰雪融水使其地表水或地下水丰富 温带荒漠带 【 规律方法 】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1) 在分析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2) 在分析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 经典例题导悟 】 ( 2016· 全国卷 Ⅰ )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 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 土壤水分增加有利 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 积量 ❶ 。下图示意 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 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 ❷ ,据此完成( 1 )、( 2 )题。 (1) 磷高累积区是 ( ) A. 高山草甸带 B. 高山冰雪带 C. 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 常绿阔叶林带 (2) 与磷高累积区相比 , 该山坡 2 000 ~ 3 000 米处 ( ) A. 大气温度较低 B. 生物生产量较低 C. 土壤含水量较低 D. 地表径流量较小 【 思维流程 】 【 答案 】 (1)__ A __,(2)__ C __ 。 【高考模拟精练】 (2017 · 洛阳模拟 ) 读我国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某河流沿岸景观图 , 回答 1 、 2 题。 1. 图中森林类型是 ( ) 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 温带落叶阔叶林 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 亚寒带针叶林 2. 与河床两侧缺乏森林无关的因素是 ( ) A. 冻土层较浅 B. 排水不畅 C. 土壤盐碱化严重 D. 热量不足 【解析】 1 选 B,2 选 D 。第 1 题 , 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位于我国境内 50 ° N 左右 , 不可能是亚热带的森林 ; 内蒙古呼伦贝尔东部为我国的东北地区 , 主要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 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纬度更高的地区。第 2 题 , 由图可知河床沿岸景观为森林 , 与河床两侧所处纬度相同 , 因而热量条件应该相同 , 所以河床两侧缺乏森林的原因不可能是热量不足。 【加固训练】 1.(2015 · 安徽高考 ) 右图为 25°N ~ 32°N 之间某区域遥感影像。图示地区主要的陆地自然带是 ( ) A. 荒漠带 B. 热带草原带 C. 热带雨林带 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解析】 选 A 。从图中遥感影像可以看出 , 图示区域位于西亚和北非地区 , 该区域常年在副热带高气压的控制下 , 盛行下沉气流 , 形成的气候类型属于热带沙漠气候 , 形成的自然带主要是热带荒漠带。 2. 高山林线指当山体达到一定高度时出现的森林分布上限。下图是中国高山林线高度等值线图。读图 , 回答 (1) 、 (2) 题。 (1) 下列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 , 正确的是 ( ) A. 我国高山林线的纬向变化不明显 B. 我国高山林线的经向变化不明显 C. 影响高山林线的主要因素是气温条件 D. 降水量多少对高山林线高度无影响 (2) 导致图中 M-N 、 M-P 沿线高山林线变化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 ) A. 降水差异 气温差异 B. 气温差异 地形差异 C. 地形差异 降水差异 D. 地形差异 气温差异 【解析】 (1) 选 C,(2) 选 D 。第 (1) 题 , 读图可知 , 在 30 ° N 以北地区 , 高山林线高度随纬度升高而下降 , 表现出明 显的纬向变化 , 而 30 ° N 以南地区 , 经向变化比较明显 ; 我国东北和西北同纬度地区的高山林线高度存在明显 的差异 , 就是由降水量的差异造成的。第 (2) 题 , 由图可 知 ,M-N 地形区依次是第三级阶梯的长江中下游平原、 第二级阶梯的四川盆地、第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 , 随着 地势逐级升高 , 林线高度也逐级升高 ;M-P 温度带依次是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 随着气温逐渐降低 , 林线高度也逐渐降低。 类型 12: 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 【 典型图示 】 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反映了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现象 , 多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呈现 , 考查自然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获取信息 】 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的判读 本图为珠穆朗玛峰垂直带谱示意图 , 读图可以得到如下信息 : ❶ 是基带 , ❷ 是雪线海拔 , ❸ 是南坡 , ❹ 是北坡 , ❺ 是各自然带谱名称。 【 信息解读 】 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分析 (1) 珠穆朗玛峰山地位于北半球。 (2) 珠穆朗玛峰南坡基带是常绿阔叶林带。 (3) 珠穆朗玛峰南坡比北坡自然带谱复杂。 (4) 珠穆朗玛峰南坡雪线海拔比北坡低。 (5) 山地垂直带谱的结构类型主要取决于山地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山体本身的特点。 【 调动知识 】 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的判读技巧 (1) 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 所谓基带 , 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 , 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 , 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 , 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2) 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 通常 , 带谱数量越多 , 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 , 反之则越高。带谱的复杂程度受山体所在纬度、山体海拔和相对高度影响 , 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的山体 , 垂直带谱越复杂。 (3) 通过同类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判断纬度高低。 同类自然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高 , 在高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低。 (4) 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 通过自然带的数量 , 判断阳坡和阴坡 , 进而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的山体 , 因正午太阳大都在南边 , 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 , 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 , 或基带自然带的高度高于北坡 ; 南半球则反之。 (5) 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雪线高的为背风坡 , 雪线低的为迎为坡。 ( 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 , 冰雪量大 , 融化慢 , 因此雪线低 ; 山地背风坡降水少 , 冰雪量小 , 融化快 , 因此雪线高 ) 【 迁移应用 】 考向 1 考查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的特征 下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 , 回答 1 、 2 题。 1. 图中所示山地 ( ) A. 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B. 北坡热量条件差 , 林带上界比南坡低 C. 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 D. 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 2. 该山地位于 ( ) A. 喜马拉雅山脉 B. 天山山脉 C. 祁连山脉 D. 昆仑山脉 【 解析 】 1 选 C,2 选 A 。第 1 题 , 可逐项分析 , 如下所示 : 第 2 题 , 通过读图 , 结合海拔、走向、南北坡的差异可判断为喜马拉雅山脉。 选项 具体分析 结论 A 项 永久冰雪带不会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错误 B 项 读图可知 , 除永久冰雪带外 , 同一自然带上界南坡低 错误 C 项 南坡为西南季风迎风坡 , 降水多 , 雪线低 正确 D 项 南北坡基带的差异是相对高度的差异造成的。 错误 考向 2 考查自然带的分布高度 下图为南半球雪线高度 (H) 与纬度 (Φ) 的关系。读图 , 回答 3 、 4 题。 3. 雪线高度的最大值没有出现在赤道附近 , 是由于赤道附近 ( ) A. 气温高 B. 山地海拔低 C. 降水充沛 D. 多阴坡 4. 与北半球同纬度范围相比 , 甲地区雪线高度相差不大 , 但永久积雪面积差异显著。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 ) A. 陆地面积小 B. 深受西风漂流的影响 C. 无高大山地 D. 人类开发利用强度大 【 解析 】 3 选 C,4 选 A 。第 3 题 , 气温和降水是影响雪线高度的主要因素 , 赤道附近属于辐合气流上升区 , 降水充沛 , 从而导致雪线高度较低。第 4 题 , 与北半球同纬度范围相比 ,40°S ~ 60°S 陆地面积小 , 可积雪区面积小 , 从而导致永久积雪面积远小于北半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