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铁人中学高一年级 期中考试语文科试题 答题时间:150分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从普遍意义看,劳动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必要手段,既是人的生存生活之本,也是社会不断进步的根本动力。马克思提出的“劳动创造了人”成为大众常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学会生存”成为国际共识。劳动教育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从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社会积累的生产生活知识技能,着重培养自食其力的本领、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和劳动创造的精神。 显然,劳动教育是培养青少年运用知识技能获得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教育实践,可以培养青少年尊重劳动、劳动人民和劳动成果的意识,培养为自我服务的技能以及认真、负责、创造性地对待劳动的态度,培养合作劳动和独立劳动的能力。劳动教育要帮助青少年正确评价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了解社会百业分工和个人职业倾向,明白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职业都有意义,都很光荣。 在这个意义上说,劳动教育属于一种高级的社会实践,是了解与服务社会不可缺少的教育活动,是强国富民的大事。而一般意义上的知识学习、科学实验、研学旅行和社会实践等,主要解决认识深化、知行统一问题,单纯的职业技术教育侧重技能培养,都不属于劳动教育的范畴。 劳动是生活的第一需要,各国都非常重视青少年学生劳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社会主义国家,劳动教育被赋予特殊的含义,就是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体脑结合、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的有效途径,就是把劳动教育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内容。 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贯通,在劳动教育中发现五育、渗透五育、落实五育,在五育中认识劳育、把握劳育、实现劳育。我们一方面要看到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它关系到青少年劳动素养的培养,这是其他四育无法替代的;另一方面要看到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树德、增智、健体、育美作用。一方面要看到劳动教育的内容价值,生活劳动着重解决个人自理问题,生产劳动侧重解决物质财富创造问题,服务劳动侧重解决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问题;另一方面要看到劳动教育的载体价值,五育并举,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 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劳动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要看到,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宝贵基因,重视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光荣传统,培养时代新人对劳动教育的要求极为迫切。另一方面也要清醒地看到,当今时代传统生活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发生重大变革,会对劳动教育产生影响和冲击。要构建科学实用的现代劳动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既培养兢兢业业的普通劳动者,也培养大国工匠,还培养创造发明的科学大师,形成崇尚劳动创造的社会风气,从简单体力劳动引向创新创造复杂劳动,加快教育强国和制造业强国建设。 (摘编自曾天山《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与落实机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劳动创造了人”是说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人类可持续发展要靠劳动教育完成。 B.职业技术教育的技能培养和知识学习、科学实验、社会实践等不属于劳动教育范畴。 C.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贯通,在劳育中发现、渗透、落实五育,这体现了劳育的独特价值。 D.劳动教育通过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最终使整个社会形成崇尚劳动创造的风气。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点明劳动和劳动教育概念内涵的目的是为后文写劳育是五育中最根本的教育张本。 B.在论述劳育对社会的重要作用前,文章论述了劳育在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C.在阐述劳动教育的特殊价值时,文章从五育辩证关系的角度进行论证,说理明白。 D.文章讨论了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落实机制,同时指出劳动教育在目前的重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劳动是人类有目的的活动,包括体力和脑力劳动,是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 B.劳动和教育结合能帮助青少年正确评价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能培养合格的劳动者。 C.社会主义国家的劳动教育被赋予特殊含义,社会主义教育有重视劳动教育的传统。 D.开展劳动教育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根本原因是传统生活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的重大变革。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5题。 材料一: 由于相关企业对爱立信在中国知识产权许可业务的投诉,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启动了对爱立信相关许可业务的调查。5G时代即将到来,对于手机厂商来说,如果不能早点解决专利收费标准的问题,日后将需要花费更多资金在专利费上。 面对未来市场,数以亿计的5G手机出厂,高通已经公布了巨额的专利使用费,爱立信也公布了专利收费标准。华为因为在5G领域也占据了较大的份额,也将会公布自己的收费方案。华为相关人士表示,华为5G专利售前费用不按整机收费,而且华为重申不敲诈社会与厂商,价格非常透明,比过去的4G专利授权费用更低。数据显示,华为已在全球范围签署了30多个5G商用合同。 专家指出,爱立信、高通等不会只谈5G专利,5G是在2G、3G、4G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每一代都需要用前一代的技术,也就是说高通、爱立信、诺基亚等在收取费用时会称,5G也用了第一代通信技术2G的基础性专利,需要交专利费。5G时代这些专利都存在,尽管中国厂商的话语权上升了,但是专利费该上交的还是要上交。 (摘编自石飞月《爱立信被调查,电信设备商的垄断反噬》,《北京商报》2019年4月15日) 材料二: 随着5G网络的研发,目前华为已经在全球获得了超过30个订单,所建的基站已经超过了2.5万个。目前的华为正在积极和国内的运营商寻求合作,力图在全国范围内开展5G服务。 目前华为在5G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得到国内外媒体的夸赞。美国有专家说,如果美国将华为拒之门外,那么美国的5G网络将会落后于中国。华为对于自己的5G技术十分自信,目前华为本着造福全球的态度,将自身的技术廉价提供给各个国家。毕竟在价格方面,华为要比诺基亚、索爱以及三星的便宜许多,而且速度更快,技术更好。不少发达国家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国民用上更好的网络服务,现在不得不开始考虑要和华为进行进一步的合作。当然5G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也还在继续,目前全球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都还没有正式大规模地接入5G。作为国内通信行业的老大哥,华为要想在全球范围内继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还需要不断突破自我,研发出更先进的技术。 (摘编自《华为5G又一次被认可》,搜狐网2019年2月13日) 材料三: 2017年、2018年移动基站全球份额比较表 电信设备供应商 2017年 2018年 爱立信(瑞典) 26.6% 29.0% 华为(中国) 27.9% 26.0% 诺基亚(芬兰) 23.3% 23.4% ZTE中兴(中国) 13.0% 11.7% 三星电子(韩国) 3.2% 5.0% 材料四: 日媒称,日本将与欧洲联手,面向未来通信标准“后5G”启动共同研究。在5G领域,中国等国大幅领先,日本力争通过“后5G”技术实现反攻。研究团队在德国进行的预备试验中,尝试使用70 GHz和240 GHz带宽的电波进行通信。而目前面临的课题是通信区域变小。电波频率越高越接近光的性质,电波难以到达远处。因此将需要更多的基站。基站之间将不使用光纤,而是使用研究团队开发的无线通信来接连,以降低成本。预计“后5G” 技术将在2030年推向实用化。报道称,在超高速无线通信系统、新一代通信标准5G领域,全球通信设备巨头掌握着主导权。从移动基站2017年的全球市场份额来看,中国的华为高居首位。日本企业方面,目前在5G技术开发方面落后于人。 研究开发的关键在于电波的高频率化。这对于提高通信速度和确保电波带宽来说不可或缺。日本企业在高频率电子零部件领域握有很高的市场份额。川西教授表示“为对抗全球企业,有必要从现在开始面向‘后5G’时代推进研究”,将发挥日本的强项,力争借助“后5G”技术实现逆袭。 (摘编自《日本欲联手欧洲靠“后5G”技术逆袭》,《参考消息》2019年4月15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面对未来时代的5G市场,全球通信设备巨头掌握了专利,拥有主导权,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手机厂商将在专利使用费上支付大量的资金。 B.在5G领域,华为在价格、速度、技术方面都优于诺基亚、索爱、三星等,能让许多国家用上更好的网络服务,因而得到国内外媒体的夸赞。 C.针对5G技术开发方面落后于人的状况,日本企业将发挥自己的强项,与欧洲联手共同研究,力争借助“后5G”技术实现逆袭,以此来对抗全球企业。 D.作为国内通信行业的老大哥,华为对于自己的5G技术十分自信,已经在国内布设了大量基站,下一步力图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和发展5G服务。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5G网络的研发、普及和发展需要一个过程,目前全球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都还没有正式大规模地使用,全球通信设备的研发竞争正在愈演愈烈。 B.华为在5G领域的竞争中大幅领先,2017年全球移动基站市场份额中以27.9%位居首位,华为5G手机也就完全摆脱了支付专利收费的成本压力。 C.考虑到5G市场潜力巨大,一方面电信设备商加大研发力度,获取巨额专利使用费,另一方面手机厂商希望早点解决专利收费标准的问题以降低成本。 D.材料二和材料四中,美日等发达国家对华为5G通信技术研究的相关情况非常关注,认为华为在5G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功,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 怀乡的胃 ——秋风中的张翰事件 向以鲜 ①我们在对古典文学作品进行解读时,会发现:数百年前或更为久远的时候,一次极为低沉的感喟或胃部因为渴望而带来的轻微痉挛,这比蝴蝶翅膀的煽动更为微妙的颤栗,也会在文学历史长河中溅起无数灵感的风浪。 比如东晋时代的张翰,他自己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一个偶然的梦想和叹息,竟在他之后的千百年来的漫长时间里,得到了强烈的回响:几种简单的江南菜肴和秋风中的淡薄情绪,便构成了一个极具象征色彩的历史事件,而且这个事件是如此拥有动人的生命力,几乎是带着一种永不衰竭的力量。 ②张翰才思清俊,写得一手好文章,但是张翰像大多数魏晋名流一样,性格放任不拘,他偶然遇上了一个叫贺循的会稽人,便与他一起到了洛阳,张翰以其出众的才情很快得到齐王冏的赏识,辟为大司马东曹掾。这时的齐王势力如日中天,张翰亦可谓春风得意。但是张翰却对老乡顾荣(彦先)说了这样一番话:天下纷纷,祸难未已,在这种时候,一个人名声越大,他的风险也就越大,那时你想隐退也来不及了,我本来就是一个山林间的人,我已厌倦了官场生活,希望彦先也要三思啊。顾荣执其手,怆然说道:我多想和你一起去采南山蕨,饮三江水啊! ③张翰把自己的心思对知心友人顾荣说了之后,抬头向南望去,天空一片渺茫之色,飒飒的秋风吹了过来。张翰心中一动:秋天来了,故乡吴中的菰菜、莼莱和鲈鱼早该成熟了吧?用它们来烹饪的菰米饭、莼莱羹和鲈鱼脍,是多么鲜美啊!张翰似乎突然领悟到了某种人生真谛,感叹地说道:人生最重要的是要适志,自由地生活,怎么能为了区区功名而远离故乡呢?于是张翰当机立断:回家。 ④不久发生政治巨变,权倾一世的齐王下了台,这时人们才认识到张翰的隐退是有先见之明的。但是也有人问张翰,你这样任心自适,不求当世,难道你一点也不为自己身后留名着想吗?张翰答道:要身后之名还不如要身前一杯酒呢!张翰事件中有这样几个关键词:秋风、菰饭、莼羹、鲈鱼脍、思乡、适志、见机。这几个基本词汇对中国文人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且绵远的。这几个看似平常的词语,因为张翰事件而慢慢显示出神秘的光芒。 ⑤宋代的王贽在途经张翰老家吴江时写了这样一首诗:“吴江秋水灌平湖,水阔烟深恨有余。因想季鹰当日事,归来未必为鲈鱼。”谓翰度时不可为,故飘然远去,实非为鲈也。如此说来,张翰见秋风起而想念家乡美味,则只是一个借口而已。到了苏东坡那里,东坡对此则另有一番诠释:“浮世功名食与眠,季鹰真得水中仙。不须更说知机早,只为莼鲈也自贤。”苏东坡认为张翰是一个较为彻底的看透浮世之人,就算他不是因知机而退隐,即使仅仅为了莼鲈而弃官回家,这等洒脱与气度,也堪称大智者了。东坡把张翰的意境向上推了一层。 ⑥如果仅仅是美食家的选择,那么张翰对中国文人的影响是断不会如此深远的。因此张翰事件的第二层含义则是:怀乡。故乡对于一个人来说其影响力是难以想象的。海德格尔说:诗人就是走在回家路上的孩子。我们在考察张翰事件对后来者的影响之时,发现怀乡的力量如同闪电,时时照亮孤独的异乡人黑暗的天空。唐代诗人唐彦谦在《客中感怀》中说:“托兴非耽酒,思家岂为莼。可怜今夜月,独照异乡人。”这月色中的孤寂情绪,以及在异乡对莼菜的回味,可说是中国文人一种较为典型的思乡场景。 ⑦ 张翰事件的第三层含义则是见机与隐逸。这层含义可能是张翰事件中最为本质的层面。人们对自身所处之世无法把握之时,他们活下去的重要方式就是要有远见的目光,因为风云莫测的时代,可能随时潜伏着危险,恰如张翰所说的:乱世纷纷,祸难未已!在这样的时候,远见和隐逸几乎是人们保全自己的最为安全的方法了。因此张翰所渴望的几种江南菜肴,后来渐渐成为中国文人尤其是中国隐士的必备佳肴。如果要给中国隐士开一桌标准的菜谱的话,那大概是离不了莼羹、鲈脍、菰饭的,当然也应有张翰好友顾荣所想往的南山蕨和三江水。几种朴素的菜肴被赋予如此微妙的隐选的气质,我们再次品味之时,是否也有了异样的感觉? ⑧在研究张翰事件对中国文人所产生的影响时,我们发现:许多慷慨悲歌之士,对张翰的情思都情有独钟,最著名的可能是要数宋代的大词人辛弃疾了。他在词中多次写到张翰及其相关的秋风莼鲈等事,如《满江红》中的“甚等闲却为,鲈鱼归速”、《汉宫春》中之“荻花深处,唤儿童,吹火烹鲈”等。至于那首脍炙人口的《水龙吟》:“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则把一个末路英雄的泪水与张翰的秋风之思交织在一起,从而产生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 ⑨张翰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这恰恰对应了法国诗人瓦雷里在《海滨墓园》中所说的那种场景:起风了,只有试着活下去一条路。张翰和众多的中国文人所选择的活路是:回家隐居。人尚未动身,怀乡的胃却早已启程。 (有删节) 6.下列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五段,王贽认为张翰归隐不是为了口食之娱,而是他能审时度势;苏轼则认为张翰归隐是真正看透了浮世。 B.作者先略写了张翰事件的来龙去脉,为下文一层层剖析张翰事件的含义与影响作铺垫,结尾照应题目及开篇,文章结构严谨。 C.这篇文章有学者式的旁征博引,内容丰富,识见深远;有诗人般的语言,行文生动,风格典雅。 D.这是一篇文化散文,作者从张翰因怀念家乡的菜肴而归隐的事件写起,进而深入挖掘,揭示出张翰事件的深层意义。 7.文中画线句子表达独特,请简要赏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结合全文分析,张翰事件对中国文人的深远影响有哪些。(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42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①范晔字蔚宗,顺阳人,车骑将军泰少子也。少好学,博涉经史,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年十七,州辟主簿,不就。高祖相国掾,彭城王义康冠军参军,随府转右军参军,入补尚书外兵郎,出为荆州别驾从事史。寻召为秘书丞,父忧去职。服终,为征南大将军檀道济司马,领新蔡太守。 ②元嘉元年冬,彭城太妃薨,将葬,祖夕,僚故并集东府。晔弟广渊,时为司徒祭酒,其日在直。晔与司徒左西属王深宿广渊许,夜中酣饮,开北牖听挽歌为乐。义康大怒,左迁晔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寻迁左卫将军,太子詹事。 ③晔不满七尺,肥黑,秃眉须。善弹琵琶,能为新声,上欲闻之,屡讽以微旨,晔伪若不晓,终不肯为上弹。上尝宴饮欢适谓晔曰我欲歌卿可弹晔乃奉旨上歌既毕晔亦止弦。 ④后以图主不轨入狱。晔本意谓入狱便死,而上穷治其狱,遂经二旬,晔更有生望。狱吏因戏之日:“外传詹事或当长系。”晔闻之惊喜,狱吏笑之曰:“詹事尝共畴事时,无不攘袂瞋目。及在西池射堂上,跃马顾盼,自以为一世之雄。而今扰攘纷纭,畏死乃尔。设令今时赐以性命,人臣图主,何颜可以生存。”晔谓卫狱将曰:“惜哉!薶如此人。”将曰:“不忠之人,亦何足惜。”晔曰:“大将言是也。” ⑤狱中与诸甥侄书以自序曰:“于史书,班氏最有高名,既任情无例,不可甲乙辨。余博赡不及之,整理未必愧也。”晔《自序》并实,故存之。 ⑥晔少时,兄晏尝云:“此儿进利,终破门户。”终如晏言。 (节选改编自《宋书·范晔传》) 9.下列加点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年十七,州辟主簿,不就 就:接近 B.时为司徒祭酒,其日在直 直:值班 C.詹事尝共畴事时 畴:筹划 D.此儿进利,终破门户 破:败坏 10.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上尝宴饮/欢适谓晔曰/我欲歌/卿可弹/晔乃奉旨上歌/既毕/晔亦止弦。 B.上尝宴饮欢适/谓晔曰/我欲歌卿/可弹/晔乃奉旨上歌/既毕/晔亦止弦。 C.上尝宴饮欢适/谓晔曰/我欲歌/卿可弹/晔乃奉旨/上歌既毕/晔亦止弦。 D.上尝宴饮/欢适谓晔曰/我欲歌卿/可弹/晔乃奉旨/上歌既毕/晔亦止弦。 1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掾,原为佐助的意思,后为副职官员或官署属员的通称如:~史。~吏。~属。~佐。“相国掾”就是指辅佐相国的属员。 B.父忧去职,父忧是指父亲去世,类似的还有“丁父忧”“父艰”“失怙” 等说法。古代父母去世,都要遵循服丧三年的守丧制度。 C.谓天子死为“崩”或“驾崩”,诸侯死为“薨”,大夫死为“不禄”,士死曰“卒”,庶人(平民)死曰“死”。清代对王、公、侯、伯的世爵之死,称为“薨”;有官职、有名望的死曰“卒”。 D.祖夕,古文中“祖”出行时祭祀路神,祖夕既指出殡前一天晚上。在古代,祭祀制度是国家典章制度之一。就像现代的宪法一样,是一个国家和地方基本的礼法制度。 12.根据原文的内容,以下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范晔爱好广泛,在多方面有所成就。范晔爱读书,广泛阅读经史书籍,他很会做文章,能写隶书,熟悉音乐。 B.范晔生性洒脱,不拘礼节。刘义康的母亲王太妃去世,即将下葬,发丧的那天晚上,竟然随性地喝酒吃肉。 C.范晔不畏权贵,任性而为。他擅长琵琶,却不愿为皇帝演奏。直至皇帝直言请求,他才勉强答应。 D.范晔为人谦和,懂得反思。他认为在创作史书方面,班固的《汉书》十分优秀,无人能比。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上欲闻之,屡讽以微旨,晔伪若不晓,终不肯为上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晔本意谓入狱便死,而上穷治其狱,遂经二旬,晔更有生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14-17题。 少年游 柳永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 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 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1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灞桥是别离的象征,唐朝时,灞桥上设立驿站,凡送别亲人好友东去,一般都要送到灞桥后才分手,并折下桥头柳枝相赠。久而久之,“灞桥折柳赠别”便成了特有的习俗。 B.诗中现实的旅思羁愁与历史的兴亡之感交织,把空间的迷茫感与时间的悠远感融为一体,在貌似冷静的描述中,透露出作者沉思的神情与沉郁的情怀。 C.“离思满蘅皋”,是用比拟的手法形容离愁之多,无所不在。“一曲《阳关》”两句,转而从听觉角度写离愁。词末以“独自凭兰桡”陡然收煞。“独自”二字,下得沉重,依依难舍的别衷、孤身飘零的苦况,尽含其中。 D.此词写衰杨古柳,憔悴衰败,已不胜攀折。以哀景映衬哀情,借衰柳以伤别,加倍突出人间别离之频繁,别恨之深重。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1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描写的对象,主要是“快哉亭”周围的广阔景象。开头四句,先用实笔,描绘亭下江水与碧空相接、远处夕阳与亭台相映的优美图景,展现出一片空阔无际的境界,充满了苍茫阔远的情致。 B.“长记平山堂上”五句,是记忆中情景,又是对眼前景象的一种以虚托实的想象式直接描写。这种笔法,不但平添了曲折蕴藉的情致,而且加强了词境的空灵飞动。 C.“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三句,写眼前广阔明净的江面,清澈见底,碧绿的山峰,倒映江水中,形成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平静的山水画卷,这是对水色山光的静态描写。 D.白头翁的形象,其实是东坡自身人格风貌的一种象征。全词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既描写了浩阔雄壮、水天一色的自然风光,又在其中贯注了一种坦荡旷达的浩然之气,充分体现了苏词雄奇奔放的特色。 蝶恋花·送姚主管横州 张孝祥 君泛仙槎①银海去。后日相思,地角天涯路。草草杯盘深夜语,冥冥②四月黄梅雨。 莫拾明珠并翠羽。但使邦人,爱我如慈母。待得政成民按堵,朝天衣袂翩翩举。 【注】①槎(chá):木筏。②冥冥:深远而不明的样子。 16.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以“君”称朋友,以“仙”修饰朋友所乘之船,表现了词人对朋友的尊敬与赞美之情。 B.“后日相思”两句与柳永《雨霖铃》中“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写法相似,都是说作者的思念之情将随着朋友到达远方,运用的是虚写手法。 C.“草草杯盘”表明作者没有精美饭食,未能招待好朋友,四字中隐隐有一种愧疚之感。 D.末句是想象朋友“政成”之后朝见天子时的样子,“衣袂翩翩”写出了他的踌躇满志。 17.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刘裕曾在京口起兵北伐,征讨桓玄,平定叛乱,先后消灭了南燕、后燕、后秦等国,并收复洛阳、长安等地,也是一个跟京口有关的历史上的风流人物,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人物的缅怀。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感情沉郁的句子是“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9-21题。 科学素养与媒介素养,一个属于自然科学领域,一个属于人文社科领域,两者的字面意义似乎有着____________。然而,科学素养与媒介素养其实是____________的。科学理论与技术在作用于社会时,( );而媒介素养如果脱离了科学基础,就难以对社会面貌形成客观认知。 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有许多共通性。比如,科学与传播都需要质疑精神。科学上的权威理论要接受质疑,被后人不断完善,甚至最终被否定;同样,对信息传播也需要养成质疑的习惯。如果受众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更不至于被谣言蒙蔽。 食品安全谣言____________,有的历经反复辟谣,依然在某些情况下____________。一个谣言传播的时间越久、范围越大,彻底消除其危害的难度就越大。每一个公民都有阻止谣言传播的责任,尤其在新媒体时代,加强对网络信息的辨识能力,不助长谣言传播的气焰,提高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应当成为现代公民最基本的角色认知。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受众如果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更不至于被谣言蒙蔽。 B.如果受众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至于被谣言蒙蔽,更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 C.受众如果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至于被谣言蒙蔽,更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 D.如果受众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就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更不至于被谣言蒙蔽。 20.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才牵涉到传播方法和路径,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 B.就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牵涉到传播方法和路径 C.才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牵涉到传播方法和路径 D.就牵涉到传播方法和路径,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 2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大相径庭 相反相成 不胫而走 满城风雨 B.天壤之别 相辅相成 来势汹汹 甚嚣尘上 C.大相径庭 相辅相成 不胫而走 甚嚣尘上 D.天壤之别 相反相成 来势汹汹 满城风雨 22.下文是一份请柬中的四句话,其中表述不得体的一句是(3分)( ) (甲)我校文学社定于本月18日晚7点在学校礼堂举行“民俗文化报告会”。 (乙)您是著名民俗专家,对民俗文化的研究造诣颇深。 (丙)今诚挚邀请您莅临会议,为我社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做出认真的指导。 (丁)敬请届时光临。 A.(丁) B.(丙) C.(乙) D.( 甲) 23.日本青少年研究所公布了去年对“日美中”3国7233名高中生进行的调查结果,下面的分析不正确一项是(3分)( ) 问卷调查问题 回答 日本 美国 中国 1.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人 是 7.5% 57.2% 42.2% 2.觉得自己优秀 否 83.2% 11.2% 32.7% 3.学校里有能理解我的老师 是 52.7% 74.4% 62.3% 4.父母非常了解我 是 68.0% 82% 85% A.高中生不要妄自菲薄,要树立奋斗目标 B.日本学生普遍对自身能力缺乏信心 C.美国学生充满自信、自我认同度高 D.高中生大多觉得父母师长懂得自己 24.下列对“扬州2500年城庆”标志“扬州印”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标志上方以瘦西湖五亭桥作为扬州的象征,数字下方水波纹寓意丰富:城市依古邗沟而建,运河水养育了扬州的历史和今天。 B.标志以中国传统印章的造型呈现,古朴、厚重,具有古典美和历史感,印章大气,红色热烈,喜庆气氛盎然。 C.标志中的数字“2 500”和下方水波纹构成一艘扬波起航的龙舟形状,寓意扬州承担着把悠久的中华文化传布海外的伟大使命。 D.标志中的数字“2 500”被处理成了祥云纹,仿春秋瓦当上的“羊”纹,借喻吉祥之意,也指明了扬州2 500年的厚重历史。 四、作文(60分) 2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居家办公、躺在床上上课”可能是不少人的梦想,但真正实现了,人们却发现,事实和想象的效果相距甚远。一边上网课一边打游戏,只想要回复微信却再放不下手机,打开电脑查找学习资料,却被精彩的网页吸引,思路跑了很远..... 看了上面的话,你有哪些思考和看法,请选好角度作文。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800字。 铁人中学高一年级 期中考试语文科试题答案 答题时间:150分 满分:150分 1、【答案】D 【解析】A项,“‘劳动创造了人’是说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偷换概念,原文第一段的表述是“从普遍意义看,劳动是……根本动力”;“人类可持续发展要靠劳动教育完成”曲解文意,原文第一段只说“劳动教育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B项,“职业技术教育的技能培养和知识学习、科学实验、社会实践等不属于劳动教育范畴”错,原文第三段的表述是“而一般意义上的知识学习……都不属于劳动教育的范畴”。C项,“这体现了劳育的独特价值”错,原文第五段说“我们一方面要看到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它关系到青少年劳动素养的培养,这是其他四育无法替代的”,这才是“劳育的独特价值”。 2、【答案】A 【解析】“目的是为后文写劳育是五育中最根本的教育张本”错,文章第五段旨在论述劳育的特殊价值,并未体现“劳育是五育中最根本的教育”。 3、【答案】D 【解析】“根本原因是传统生活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的重大变革”错,原文第六段说“一方面要看到……另一方面也要清醒地看到……”,可见“传统生活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的重大变革”只是“开展劳动教育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原因之一。 4、【答案】D 【解析】D项,“已经在国内布设了大量基站”的表述无中生有。 5、【答案】B 【解析】B项,“大幅领先”和“完全摆脱了支付专利收费”等表述分析不当,原文说“5G也用了第一代通信技术2G的基础性专利,需要交专利费”。 6、【答案】B 【解析】不是略写,是详细写了张翰事件。 7、【答案】①比喻:用长河来比喻历史,用风浪比喻灵感,语言生动形象。②比较:用感喟和痉挛与蝴蝶翅膀的扇动相比较,说明颤栗的微妙。③用典:用“蝴蝶效应”的典故写出了张翰事件对后世文人的深远影响。 【解析】每条两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8、【答案】①体现了中国文人典型的怀乡情感,孤独的异乡人时时怀有乡愁,家乡美味的吸引力其实是乡愁的体现;②体现中国文人的见机与隐逸,当对所处之世无法把握时,他们会选择辞官和归隐,这成为他们保全自己的最安全的方法;③引起文人的共鸣,能产生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许多慷慨悲歌之士对张翰的情思都情有独钟,如辛弃疾就深受张翰事件的影响,在许多诗词里运用了这一典故。 9、【答案】A项 【解析】就:就任、就职,不是“接近” 10、【答案】C 11、【答案】C 【解析】大夫死为“卒”,士死曰“不禄”。 12、【答案】D 【解析】“余博赡不及之,整理未必愧也。”指自己在整理逻辑方面比《汉书》强。 13、【答案】 ①(皇帝)想听他的演奏,并且用含蓄的方式暗示他,范晔假装不明白,始终不肯为宋文帝弹奏。 【解析】“状语后置”1分;“讽”暗示1分;“伪”假装1分;“晓”明白1分;句义1分。 ②范晔开始时的想法以为一到监狱就会被处死,但是宋文帝要把他们的案子追查到底,于是用了二十几天,范晔又觉得自己还有可能活着。 【解析】“穷”穷尽1分;“治”审理1分;“狱”案件1分;“旬”十日1分;句义1分 【参考翻译】 范晔字蔚宗,顺阳人,是车骑将军范泰的小儿子。范晔小时候就爱读书,广泛阅读经史书籍,他很会做文章,能写隶书,熟悉音乐。十七岁时,本州选他当主簿,范晔没接受。初任宋武帝刘裕的相国掾、彭城王刘义康的冠军将军之职,又随其所在府署转任右军参军,后到京城补任尚书外兵郎,再外出任荆州别驾从事史。不久范晔又被调回任秘书丞,因父亲去世他离职,三年孝服期满,出仕任征南大将军檀道济的司马,兼领新蔡太守的职位。 元嘉元年(424年)冬天,彭城王刘义康的母亲王太妃去世,即将下葬,发丧的那天晚上,政府部门的官员都集中在东府中。范晔的弟弟范广渊,当时是司徒府祭酒,当天轮到他值班。范晔和司徒左西属王深住在范广渊处,半夜喝酒吃肉,打开北边的窗子欣赏挽歌并把这当成一件快乐的事。刘义康听了大怒,就贬他去宣城当太守。范晔在那里很不得志,于是整理各家关于后汉的史籍自己编成《后汉书》。 范晔身高不满七尺,又胖又黑,眉毛和胡须都很稀少。他很会弹琵琶,而且能作新曲,宋文帝几次想听他的演奏,并且多次暗示他这样做,范晔假装不知道,始终不肯为宋文帝弹奏。一次宋文帝宴请大臣,对范晔说:“我想唱歌,你为我弹琴吧!”范晔于是按宋文帝的话办了。宋文帝的歌刚一唱完,范晔立刻停止弹奏。 后来因为谋害皇上而被捕入狱。范晔开始时的想法以为一到监狱就会被处死,但是宋文帝要把他们的案子追查到底,于是用了二十几天,范晔突然觉得自己还有可能活着。狱吏于是跟他开玩笑说:“外面传闻说詹事你有可能被长期关起来。”狱吏先讽刺他说:“詹事你先前共同筹划这件事时,举手叫喊,昂头瞪眼。在西池射堂上,你骑在马上扬扬得意,以为自己是当世最了不起的英雄。现在却纷纷纭纭,怕死到这种地步。即使现在允许你活下去,做臣子的谋害皇上,又有什么脸面活着。”范华对卫浴将说:“我就这么死了太可惜了。”卫狱将说:“不忠诚的人,有什么可惜的。”范晔说:“你说的有道理。” 在监狱里给诸位外甥侄子写信来自序说到:关于史书,班固一家最有名声,但是又比较任性妄为没有条例,不能够条分缕析。我在文章渊博方面比不上他,但是在逻辑条例方面却不在他之下。范晔的《自序》都是真话,所以保存了下来。 范晔年少时,他的哥哥范晏经常说:“这个孩子急功近利,终究会败坏我们的家族”最后果然像范晏所说。 14、【答案】C 【解析】“离思满蘅皋”,是用夸张的比喻形容离愁之多,无所不在。 15、【答案】B、“长记平山堂上”五句,是记忆中情景,又是对眼前景象的一种以虚托实的想象式侧面描写。 16、【答案】C 【解析】错在“未能招待好朋友,四字中隐隐有一种愧疚之感”,“草草杯盘”虽然字面上是指粗劣而简单的酒肴,但字里行间并无愧疚之意。只是表明临别匆匆,无心吃喝,或只是对自己准备的酒肴的自谦之语。 17、【答案】①惜别之情,相思之意。这是送别词,“后日相思”直接点明了别后将有的思念情怀。②对朋友的关心与牵挂。“地角天涯”写路途遥远,“冥冥四月黄梅雨”讲天气不好,这就暗示了朋友行程的艰辛,表现词人对朋友的牵挂。③对朋友的叮咛与劝诫。词人希望朋友莫贪钱财, 做一个受百姓爱戴的好官。④对朋友的勉励与期望。希望朋友有良好政绩,前程远大。(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18、【答案】 (1)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2)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3)一尊还酹江月。 19、【答案】C 【解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如果……就……”连接的分句的主语都是“受众”,“受众”应该放在“如果”前面;二是分句顺序不当,“被谣言蒙蔽”和“助推谣言的再传播”,前者程度轻,后者程度重,应该按由轻到重的顺序来说。四个选项中,只有C项不具有以上两种语病。 20、【答案】D 【解析】从语意关系看,括号内所填内容是上文科学理论与技术在作用于社会时会产生的结果,应该用“就”开头的句子,据此排除A、C两项;再看括号后的内容,与后文“而媒介素养……”衔接顺畅的应该是“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据此排除B项。故选D项。 21、【答案】B 【解析】第一个横线处,“大相径庭”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天壤之别”形容极大的差别。句中指“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两者的字面意义差别很大,应用“天壤之别”。第二个横线处,“相反相成”指相反的东西有同一性。就是说,矛盾的两个方面互相排斥或互相斗争,并在一定条件下联结起来,获得同一性。“相辅相成”指互相补充,互相配合。句中指“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互相补充,应用“相辅相成”。第三个横线处,“不胫而走”指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布迅速。“来势汹汹”形容人或事物到来时的气势很猛烈。句中指谣言来势猛烈,应用“来势汹汹”。第四个横线处,“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甚嚣尘上”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现多形容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含贬义)。前者指范围广,后者指程度重。根据文意,应选“甚嚣尘上”。 22、【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的是语言得体,语言表达四个要求,准确 连贯 简明 得体。语言表达题难度一般不会太高,尤其是跟语言连贯得体相关的题目,语言得体通俗来说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说自己家的、说别人家的、如光临寒舍表示自谦,有的是表示对对方的尊称等。甲、乙、丁句都没有问题,C问题出在认真的对待前提好像说您可能不认真所以我们要求一下,你们必须要认真这个说法不合适应该说感谢您的指导或者说贡献。 23、【答案】A 【解析】项表述调查结果无依据。 24、【答案】C 【解析】“把中华文化传布海外”与城庆主题不合,有夸大之嫌。 25、【解析】 立意参考:自律自强 题目参考:自律自强,共克时艰 自律自强,青春担当 自律才能致远,奋进才能图强 宅当有为 不能逆行冲锋,至少管好自己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