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2 发布 |
- 37.5 KB |
- 4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三二轮复习精品教学案:【专题9】现代文阅读(4)实用类文本阅读
1 【专题九】现代文阅读(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考纲解读】 考纲内容 考纲阐释 考点分布 筛选并整合文 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C 级 (分析综合)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实用类阅读的基础,分析综合、鉴赏 评价和探究都建立在此基础之上。 所谓“文中信息”除了“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之 外,还包括文本当中能够满足某个“专题”的特定内容。 这些信息都掺杂在文本的其他文字信息之中,这就需要我们能 够迅速的删汰无效信息准确的把有效的信息提取出来,这就是“筛 选”。 筛选出来的信息往往是零乱的,甚至是零碎的,这就需要我们 对这些信息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使之完整化、条理化,这就是整 合。 筛选整合信息时,要充分尊重文本事实,必须完全排除我们自 己主观因素的干扰,不以自己个人平素所获的知识取代文本事实, 更不以自己个人的是非为是非,筛选整合出来的信息相对于文本本 身来说,必须是“原生态”的。尊重文本,应该是我们筛选整合信 息时必须信守的原则。 “整合信息”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等要求之间是交叉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 1.抓住寓意含蓄的 句子或在结构层次 中起重要作用的语 句,要求考生从上下 文提取有关信息并 转换,使这些语句的 寓意具体化和明朗 化。 2.从文章主旨、作 者写作意图出发,要 求考生寻找有关的 词语或句子,或者是 按提供的例句去寻 找同类的语句。 分析语言特 色,把握文章 结构,概括中 心意思。 能力层级:C 级 (分析综合) 所谓语言特色,即文本呈现出来的语言个性,是叙述性的还是 描写性的,是平实的还是绚丽的,是严肃的还是诙谐幽默的,是深 奥艰涩的还是平易晓畅的,包括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段等等,都 属于语言特色的范畴。 文章的结构,则是指对文章材料的组织形态,对材料的组织比 较灵活,因此其结构形式也就较为多样。把握文章结构,有利于理 清文章思路,从整体上感知文本内容。 概括中心思想,即提取文章的灵魂,它里面往往包含文章的主 要内容、精神实质以及作者的主要倾向,有时还包括作品可能产生 的社会影响等。 1.数据的运用 2.语言的形象生动 3.标题的好处、开 头、中间、结尾段落 的特点、作用。 分析文本的文 体基本特征和 主要表现手 法。 能力层级:C 级 (分析综合) “基本特征”应该包含以下两个层面:一是一种文体区别于其 他文体的特征,另一个是具体的文本所具有的富有个性的特征;而 “主要表现手法”是指具体的文本所采用的诸多表现手法中最突出 的一种或几种,如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等。 1.结构特征 2.语言特征 3.写作技巧 对这些问题的解答 从内容和形式两方 面考虑。 2 评价文本的主 要观点和基本 倾向。 能力层级:D 级 (鉴赏评价) “评价”就是要有自己的见解,不一味因袭他人成说,不人云 亦云,要尊重文本事实,,要有正确的是非观和浓厚的社会责任感, 所有言论不违法不背离社会公德,并且能够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进行认识解读。“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就是能够把握各类作品所 传达的立场、观点、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 1.评价文本中含主 要观点的句子 2.评价文本中耐人 寻味的句子 评价文本产生 的社会价值和 影响。 能力层级:D 级 (鉴赏评价) 文本一旦产生,就会对社会产生影响,并呈现一定的社会价值。 所谓“价值”指的是文本的积极作用,指在过去、现在以至将来的 社会上产生过的、正在产生的或将会产生的作用。而“影响”则既 有积极的也包括消极的,具有两面性。要求考生能够把文本放在更 其广泛的空间里去进行考察评判。 对文本的某种 特色作深度的 思考和判断。 能力层级:D 级 (鉴赏评价) “某种特色”就是不确定的特色,只要是属于文本的特色都可 以,如选择材料、提炼意旨、构思谋篇、遣词造句等角度,只要它 有特色都可以作为我们思考判断的对象。文本的某种特色在与同类 文本的比较中得出。 “思考”与“判断”不是两分的,关键在“深度”这两个字上, 所谓“深度”就是要深入的非一般性的分析,对某种特色要能在肯 定其积极的一面的同时,也能准确地看到它的不足的一面。要能指 出这种特色,然后联系文章说一说文章为什么要营造这种特色,还 要进一步指出这种特色的好处、效果或不足,最好是提出自己的一 些看法和理由。 1. 语言特色 2. 结构特色 3. 选择材料 从不同的角度 和层面发掘文 本的深层意 蕴。 能力层级:F 级 (探究) 所谓“意蕴”就是文本的情、意、趣、味等内涵,透过字面意 思,从整体上深入思考,明白作者表达的真正意图或言有尽而意无 穷的地方,一般包括某些含义深刻丰富的语句、主要观点对某种现 象或某个问题的揭示程度。 “不同的角度发掘”,就是要求我们采取不同视角对文本作多 侧面的考察;“不同的层面发掘”,就是要求我们对文本能够作出深 浅度不同的认知解读,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自然、人文等 方面联系思考,进而挖掘作品内在的精神实质。 自然科学本身虽然没有阶级性,但是一旦把它写成科普作品, 就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篇科普作品,如果思想境界不高,即使科 学性准确,文艺性再强,也是失败的。 探讨文本反映 的人生价值和 时代精神。 能力层级:F 级 (探究) “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应该包括传主本身体现出来的人生价 值和传者的情感态度所反映出来的人生价值。而“文本反映出来的 时代精神”则是指文本体现出来的它产生的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另一方面也包括文本本身与现在社会的精神之间的相通之处。前者 属于历史性的,后者则是属于现实性的。这是属于对学生探究能力 的要求。 探究文本中的 疑难问题,提 出自己的见 解。 “探究”就是探讨穷究的意思,“疑点和难点”则是探究的对 象。所谓“疑点”、“难点”主要是指客观存在的读者普遍认为的弄 不清楚的地方和不容易弄清楚的地方。“提出自己的见解”有这样 的两层含义,一提出的见解具有独创性,不因袭他人成说;二提出 1.对文本中疑点和 难点的探究。2.表 明自己的观点,并对 自己的观点作出分 3 能力层级:F 级 (探究) 的见解不要求就是最终的科学结论,只要言之成理,能够自圆其说 就可以。 析论证。3.与其它 文本比较优劣,并做 出有理有据的分析。 【真题共赏】 (2012 新课标全国卷)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谢希德的诚与真 1949 年 10 月 1 日新中国成立,正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谢希德从亲人的 来信中得到这一消息。昂首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祖国母亲,像磁石般吸引着这个远在异国他乡 的赤子。有人劝告谢希德不要回到当时生活贫困、科研条件差的中国去,她却视祖国的利益 高于一切,决心在学习告一段落后,立刻的回国参加建设。1952 年,获得博士学位的谢希 德回国,在复旦大学任教,并于 1956 年与北京大学的黄昆教授共同主持开办了我国第一个 半导体专门化培训班。 谢希德一直密切关注着国内外物理学研究的动态,努力探索真知。上世纪 70 年代后期, 她开始思索一个奥妙而又实际的问题——怎样使钢材不生锈?是什么起到抗腐蚀的保护层 作用?世界上一些国家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钢材达上千万吨,中国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怎 样才能使我国有限的钢材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要涉足表面物理。专长在半导体和固体物理 研究的谢希德,如果继续从事她的研究,可以说既省力又稳妥,还可以尽快出成果;如果另 辟蹊径转入新领域,即使付出艰辛的劳动,五年十载能否取得显著成绩仍是个未知数。然而, 她是一个进取心很强的人,表面物理亟待研究,哪怕付出 10 倍、20 倍的努力,也要勇闯难 关,有所创造。作为学界前辈,她也要借此鼓励年轻人去开拓这个前景广阔的新领域。谢希 德率领她的团队,经过认真细致的研究,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使复旦大学的表面物理研究 达到了世界水平。 1983 年,谢希德担任复旦大学校长。以她的身份,每天上下班都有专车。可是人们时 常在校车上看到她的身影。她说:“在车上既可以提前处理一些公事,又可以借这个机会与 同志们交谈,倾听各种议论。从校内的事到天下事都可以成为车内的话题,其中有牢骚,也 不乏独到的见解;特别有意思的是车内总有一两位不愿隐瞒自己观点、也不善于窃窃私语的 同志不时发表一通高见,而且获得一些同事的共鸣。”在这里,教师对学校的意见和要求得 到了反映,学校的决策又通过谢希德的宣传深入人心。 谢希德这样一位日夜为科学事业操劳的学者,业余爱好广泛,喜欢多彩的生活。她酷爱 集邮,喜欢欣赏古典音乐和阅读文学作品。生活虽然是丰富的,但一个人却不可能样样喜好、 样样精通。有人曾撰文说谢希德爱好和擅长烹饪,其实她对此谈不上内行。为此她特意关照 那作者要实事求是:“中国的烹饪大有学问,我还未入门,其实我的手艺远不及我爱人。” 1987 年,谢希德的丈夫、中科院院士曹天钦患重病住院,一位成就极高的科学家变成 了比孩子更需要照顾的病人。谢希德接受了这个残酷的现实,尽心履行着妻子的职责,为治 愈丈夫的疾病倾注了一腔深情。那几年,谢希德政务缠身,再加上频繁的学术和外事活动, 身心都十分劳累。但是不管工作多忙,只要人在上海,她每天都要挤出时间,去医院陪伴丈 夫,默默地做着力所能及的一切。她和所有勤劳朴实的中国妇女一样,有着憾人心魄的人间 至诚。 4 1999 年,谢希德应邀担任新世纪版《十万个为什么》的编委,并修改书中的两篇科学 小品。她深知即便是科普文章也不能不讲准确性。谢希德修改文章也像做科学实验一样,不 敢有丝毫的马虎。如某作者混淆了“硅片”和“芯片”这两个概念。芯片是硅片经过多道程 序加工而成的,她特地画了一个简明易懂的示意图供作者参考。另一个地方,作者为求形象 生动,用“指甲大小”来描述一个面积概念。不同人的手指甲可能差别很大,即便是同一个 人,大拇指和小拇指的指甲大小也并不相同。谢希德根据实际情况把它改成“一厘米见方” 这样较为准确的写法。求真的科学态度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谢希德对此更为看重。 (摘编自王增藩《谢希德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新中国成立后,有人劝阻谢希德回国,是考虑她事业的发展,担心国内科研条件差 影响她在物理学研究上取得成绩。 B.担任校长的谢希德,经常乘校车上下班,使校车成为反映意见、宣传决策的重要窗 口,这体现出她为人的平易谦和。 C.谢希德在钻研科学的同时,业余爱好也很广泛,但不擅长烹饪,对此也不感兴趣, 所以不希望别人宣传她精于此道。 D.谢希德在修改一篇科学小品时,特地为原作增补了一个简明易懂的示意图,以区别 “硅片”和“芯片”这两个概念。 E.本文撷取谢希德人生的若干片断,描写她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关爱亲人的事迹, 表现了一位杰出女性的伟大人格。 答案:E 给 3 分,答 B 给 2 分。答 A 给 1 分;答 C、D 不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C 项,“谢希德对烹饪可能也感兴趣,只不过 他不希望别人过于宣传她精于此道”,备选项说得过于绝对。D 项,备选项与原文“她特地 画了一个简明易懂的示意图供作者参考”显然出入过大。 (2)谢希德转而从事自己不熟悉的表面物理研究,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这项研究可以解决钢材腐蚀的问题,节约能源,对国家建设有重要意义;②作 为科学家,积极进取,勇于创新,转入科研新领域;③作为学术前辈,可以借此鼓励年轻人, 开拓科研新领域。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理解和概括的能力。谢希德放弃自己的专业研究,从事自己 不熟悉的表面物理研究,既有内因也有外因。找原因,要立足第二段,从一些关键句中去概 括原因即可。 (3)谢希德在科学工作中的求真态度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说明。(6分) 答案示例:①密切关注学术动态,努力探索真知;②研究过程中认真细致,注重积累, 追求高水平;③修改科普文章一丝不苟,注重概念和表述准确无误,不片面追求形象生动。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传主的性格特点体现在多个方面,而本题限制 为“在科学工作中的求真态度”,这样就大大降低了难度,概括时也不会遗漏,我们不妨先 找出区域(如第二段和最 后一段),寻找关键句,然后从中归纳。 (4)谢希德的“诚”体现在很多方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8 分) 答案示例:方面一:对祖国无限忠诚。①视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计个人得失,毅然 回到科研条件差的祖国参加建设;②为国家建设需要调整研究方向,转入科研新领域。 方面二:对事业充满热诚。①作为科学家,锐意创新,勇闯难关,实事求是,一丝不苟; ②作为大学校长,谦虚做人,认真做事,深入群众,不搞特权。 5 方面三:对亲人至爱至诚。①不被丈夫身患重病的残酷现实所压倒,为治愈丈夫的疾病 倾注深情;②不顾自己工作繁忙,尽心尽力地照顾丈夫,具有勤劳朴实的美德。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传主性格特点中“诚”的理解。属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考查。只要 考生结合文本,立足原文,思考传主的精神品质。谢希德的“诚”,你对他的理解,不能离 开文本,从一个方面肯定,然后回答分析,只要言之有理,说之有据即可。 (2012 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2 题。 古怪的重水 叶永烈 ①1942 年,正当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大陆激烈进行的时候,英国的间谍部门却把注 意力集中在挪威南部某荒凉小镇的一家看起来很普通的小工厂。这家小工厂里,并没有隆隆 的机器声,也没有高高的烟囱。只有来自当地发电厂的电线和自来水管。它在静悄悄地生产 着一种神秘的重要物资。德国军队重兵防守,但这家小工厂还是被英国间谍炸掉了。德国人 马上调集专家抢修,花了 9 个月的时间,小工厂又开始了神秘的生产。1944 年,德国军队 极为秘密地把小工厂的产品运走。但那些产品最终还是被英国间谍的定时炸弹和美国的轰炸 机炸毁了。 ②这家小工厂生产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产品呢?这神秘的产品,就是重水! ③重水看上去跟普通的水差不多,也是那样无色透明的液体。然而,它似水不是水,跟 普通水有着许多不同的“脾气”。重水确实是“重”水,它比普通水重。1 立方米重水要比 1 立方米普通水重 105.6 公斤。重水这名字,便是打这儿来的。谁都知道,在标准条件下, 普通的水在 0℃结冰,在 100℃沸腾。然而,重水却在 3.8℃结冰,在 101.42℃沸腾。普 通水的密度在 4℃时最大,重水的密度在 11.6℃时最大。很多物质在重水中的溶解度,比 在普通水中小。比如,食盐在重水中的溶解度,比在普通水中减少 15%,氯化钡的溶解度则 减少 20%。许多化学反应在重水中进行,比在普通水中慢。严格地说,重水也是水!普通的 水分子是有 1 个氧原子和 2 个氢原子组成的。重水的分子,也是由 1 个氧原子和 2 个氢原子 组成的——只不过这氢原子不是普通的氢原子而是重氢原子。 ④在大自然中,普通的水很多,然而重水却很少,在 50 吨水里大约只含有 7.5 公斤重 水。重水总是混杂在普通水中,均匀地混合在一起。怎样才能把重水分离出来呢?人们发现, 当用电流电解水的时候,普通的水大量被电解成氧气和氢气,而在剩下的液体中,重水的含 量越来越多。于是,人们便请电流帮忙,来提取重水:把水大批大批地电解,然后把剩下的 液体进行蒸馏,利用重水和普通水沸点的不同把它们分开,制得很纯净的重水。从天然水中 提取重水,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据统计,提炼一公斤重水比熔炼 1 吨铝所需要的电能还多 3 倍。 ⑤重水,是制造原子弹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它能有效地减慢中子的速度,把快中子变为 热中子,并且它本身不吸收中子,不会减少中子的数目。因此,重水是非常理想的中子减速 剂,它能使链式反应进行下去,实现原子弹的爆炸。重水因之成为举足轻重的战略物资。当 年德国人失去重水之后,整个制造原子弹的计划不得不推迟。 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原子能开始被应用在工农业生产上。人们建造了原子能反应 堆。在原子能反应堆中,同样要用到中子减速剂,用到重水。 ⑦在制成原子弹之后,人们又发明了氢弹。制造氢弹的主要原料是氘和氚。氘来自重水。 这样一来,重水更加身价百倍。氢弹爆炸,实际上就是氘和氚进行激烈的热核反应,在一瞬 间释放出巨大的聚变能。 6 ⑧人们现在正努力探索控制热核反应,把它应用在工农业生产,建造热核反应发电站。 这种新型发电站与原子反应堆相比具有许多优点,比如环境污染少,热核反应产生的能力大, 发电量大,更重要的是,原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洪湖河海的水中,有数以万吨计的 重水,可以大量提取氕。正因为这样,如今重水被人们誉为“未来的燃料”。 (选自《百年百篇经典科普》,有删改) 19.本文为什么从英国间谍对一家小工厂的破坏写起?(4 分) 答案:①突出表现小工厂所生产的产品的重要性。②构成悬念,激发读者的好奇心。③ 引出下文对重水的说明。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章重点内容与上下文内容上的联系和在结构上的作用。本文开头 写了一个非常普通的小工厂却受到英、德两国的特别重视,说明了重水的重要性;用故事的 形式开头,吸引读者,自然引出下文说明的对象——重水。 20.请从文中概括出重水的主要用途。(4 分) 答案:示例一:用作制造原子弹的中子减速剂;在原子能反应堆中用作中子减速剂;提 取氘,用于制造氢弹;提取氘,可以应用于热核反应发电。 示例二:作为中子减速剂,用于制造原子弹或建造原子能反应堆;作为提取氘的原料, 用来制造氢弹或(将)应用于建造热核反应发电站。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并概括文意。文章⑤~⑧段介绍重水的用途,概 括出各段中心即可得到答案。 21.第③④段的语言有哪些特点?请做简要分析。(4 分) 答案:①严谨。运用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严谨地说明了重水的特性和 功用。②简明。多使用短句、语言简洁明白。如“在大自然中,普通水很多,然而重水却很少”。 ③朴素。语言朴素自然,平实客观。如“重水这名字,便是打这儿来的”,读起来亲切自然。 ④生动。有些句子运用了修辞,如“跟普通水有着许多不同的‘脾气’”,用了拟人手法,形 象生动。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语言特色。本文是说明文,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简明、平实(朴 素)、严谨、生动在文中都有很好的体现。结合具体句子加以分析。 22.你认为本文的标题合适吗?请写出两条理由,并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 分) 答案:示例一:合适。①“古怪”一词形象生动,能够引起读者兴趣。②“古怪”准确 地表现了重水稀奇少见的特点。③正文重点写重水与普通水在特性、功用方面的巨大差异, 文题一致。④重水有多种用途,它既可以用来制造武器,给世界带来巨大灾难;也可以用于 工农业生产,给人们带来巨大利益,是矛盾的统一体。(答出两条即可) 示例二:不合适。①虽写了重水与普通水不同的一些特性,但最终目的是写重水的用途, 题文不符。 ②科技说明文应讲究客观性,而“古怪”一词带有主观感情色彩。③重水是大自然中的一种 物质,具有它自身的特性,无所谓“古怪”。④重水与水相似,却比水重 ,所以称为“重水” 并不“古怪”。(答出两条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通过探究文章标题是否合适,提出自己的见解。探讨题目是否合适, 就要看题目和内容是否一致。题目中的“古怪”一词是否在文中有所体现应是探究的重点。 (2012 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9—21 题。 寂寞出学问 ——《解放周末》对话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 7 昨天是第 25 个教师节。复旦大学向全体教师发出致谢和倡议,感谢在学术领域中默默 耕耘多年的教师们,并倡导一种甘坐“冷板凳”的治学精神。 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下面是记者对复旦大 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的专访。 记者:在教师节这一天,复旦大学为何向全体教师发出这样的致谢? 秦:我们向辛勤工作一年的教师致敬,不仅尊重教师的一般性劳动,还特别强调一个重 点:不能遗忘在学术领域耕耘多年、默默无闻的教师们。这些教师没有受到媒体的过分关注 ——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因此,容易被遗忘。在这一时刻表达对他们的由衷 感谢和深深敬意,是非常必要的。 记者:钱穆先生说过,做好学问,要“潜心十年”。 秦:是的,类似的说法不少。20 世纪 50 年代,南京大学韩儒林先生就把范文澜先生的 治学精神概括为两句话:“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这种甘坐“冷板凳”的精神, 就是坚守学术的精神——无论外面发生了如何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攀登学术高峰的路途中, 一定要坚守学术。在这个方面,我颇为自豪,因为在复旦大学的历史上,不乏甘坐“冷板凳”、 作出卓越成就的学者,他们的精神,是复旦重要的精神遗产之一。 记者:这种精神的确是宝贵的,但是,是否非得寂寞才能出学问?不甘寂寞就不能出学 问吗? 秦:这个疑问可能来自于现在一种有目共睹的现象:学术考核时,不少教师拿出了一大 摞成果,十几篇论文、好几部大书,都是在有限的几年内写成的。但是,真正在学术界的人 都知道,即使是一篇有真知灼见的论文,恐怕也不是一年半载就可以完成的。“著作等身” 只有在个别天才身上才能发生。我认为,在现行的考评体制下出现了那么多的“硕果累累” “著作等身”是不符合学术规律的。 记者:也就是说,做学问来不得半点浮躁,必须静心求实。其实,“寂寞出学问”也是 中国学界长期以来形成的优秀传统。那么,您认为怎样才能真正耐得住寂寞? 秦:在这方面,很多学者都有经验和教诲。做学问,首要的是要有其趣,要有对学问的 热爱。比如,陈尚君教授用了 20 年的功夫做了《全唐文补编》、《全唐诗补编》,他做的工作 大部分是辑录、校勘、订正,是非常细致认真的学问。当年陈先生住房不宽裕,在出版社借 了 20 平方米的房间,夏天没有空调,但他又不敢开电风扇,怕吹乱纸页,只能打着赤膊, 挥汗如雨地工作,多少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很多人说,这多苦啊,我才不吃这个苦呢。实 际上陈先生是苦中有乐,这种乐趣,是别人难以体会的。真正热爱学问的人,即使是在艰苦 和寂寞的环境中,内心也并不孤单,相反,很充实,很幸福。 记者:您倡导学者要甘坐“冷板凳”,显然与当前浮躁的学术环境和文化氛围有关,不 少人认为,这不仅仅是学术问题,而且是整个文化和社会的问题。在这其中,媒体似乎也起 了不少的作用。那么,您认为,在当今的时代,学者和媒体之间应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秦:应形成良性关系。媒体要着重宣传学者的学术精神,恰当宣传他们取得的学术成果, 而不要去追逐学者的私人生活,不要过度把学者放置在社会热点中。媒体的过度关注会损害 学者。 记者:有不少学者甘心埋首做学问,也有学者以走出象牙塔、主动参与公共空间为己任。 秦:确实有好多真正做学问的学者是不发言的。我们的态度是,鼓励学者利用自己的研 究成果和学识在媒体上讲点话,关键是要有真知灼见。知识分子提出一些意见,对守住社会 的良心、主张社会公正,绝对是有好处的。但是,学者在和媒体互动中,要守住学术界限。 8 学者可以通过媒体适当传播学术成果,但一定不要把名利和传播挂起钩来,不要使自己成为 “媒体学者”。学者不要以为通过在媒体上的频频亮相,自己就可以变成无所不知、无所不 能、对任何事情都能发表看法的“全才”。这实际上是在降低学术的影响,也是在暴露自身 的不足。 (原载《解放日报》2009 年 9 月 11 日第 l7、18 版,有删改) 19.围绕“寂寞出学问”,秦绍德从哪三个方面作了倡导?(5 分) 答案:①治学精神方面:要有坚守学术,静心求实的精神;②治学态度方面:要有兴趣, 要有对学问热爱;③治学环境方面:媒体与学者应当形成良性关系,要弘扬学术精神,学术 成果而不是学者的私生活。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先根据题干要求,通 读全文,筛选出信息在原文的合理相关的句子,再加以提炼。访谈在记者的提问和总结的带 动下分为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均为秦绍德对“寂寞出学问”不同方面的认识,由此分别列 出要点即可得出答案。 20.秦绍德认为,学者“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根据文意,怎样理解这一观点? (4 分) 答案:①媒体过分关注会影响学者静心求实;②媒体过分关注学者的私生活会影响它们 恰当地宣传学者的学术成果;③学者在与媒体互动中不能守住学术界限,降低了学术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本题在采访之初即提及, 在采访末段专门讨论媒体与学者应有的关系,答题区域可以确定主要在末段,但是也不能忽 视前文,媒体作为外部环境是对学者思想是有一定的影响的,这个影响点在于出学问必须 “静”,如果媒体过分关注,无疑会打扰学者做学问。 21.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 结合全文,请谈谈你的理由。(6 分) 答案:①这种倡导是复旦大学发出的,所以“关乎复旦”,同时这种倡导又是推而广之 而向所有学术界同仁倡导的,所以,“不止于复旦”。②倡导是向复旦全体教师的,所以“关 乎教师”,而在各行各业都有学者,他们“做学问”都需要“寂寞”,所以,这种倡导“不止 于教师”。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这题的答案有一 定的开放性,作答时也应该紧密结合文章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2012 辽宁卷,第三(12)题,25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克罗齐的求索 事业成功的种子往往播撒在苦难的土壤之中。1883 年,卡萨米西奥拉大地震夺去了贝 尼代托•克罗齐的双亲和妹妹的生命,被埋在废墟下的他侥幸得救。当时他 17 岁,温馨的生 活在暴虐的自然面前顷刻灰飞烟灭。这场灾难给青年时代的克罗齐造成了成大的心理创伤, 也使他在人生之旅和学术之途上更为关注自我心灵的充实和人类社会的精神景况。 1886 年克罗齐辍学,开始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他一度潜心于他的家乡那不勒斯以及 欧洲的历史研究,期望能在喜欢的学术事业中求得情感的解脱。期间,他结合自已从未放弃 的美学志趣,把历史与艺术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他发现,历史与艺术都以人为焦点,着力于 表现独特而个别的事实,不关心抽象概念或一般法则。艺术不是世俗理解中的娱乐手段,它 创造的是一个可能的事实;历史则提供实有的真实,表现为真实发生过的一切。 1902 年,克罗齐出版了影响深远的《美学》,为现代美学做出了开拓性贡献。中国美学 9 家朱光潜在《文艺心理学》中对克罗齐的美学思想曾作过专章介绍。意大利哲学家金蒂雷赞 赏克罗齐不仅发现了想象的规律,而且引入了心灵发展的概念。在共同的学术兴趣和理论探 讨中,克罗齐和金蒂雷的友谊也由此得到发展。在《美学》中,克罗齐重点对过去时代的“错 误的美学”,尤其是“自然主义美学”和“唯理主义美学”进行批驳,肯定了艺术的“心灵 性”和“非逻辑性”等特点,把艺术和美学从对道德与理性的依附中解放出来。 然而,学术上的创获并未使克罗齐摆脱椎心的痛苦和深刻的孤独。在潜意识里,他渴望 公众对他的工作有所关注。1903 年他开始创办涉及文学、历史与哲学的文化刊物——《批 评》。克罗齐在《自传》中曾说:“创办《批评》杂志标志着我的生活中一个新时期的开始。” 他主要负责文学与历史,前期曾邀请金蒂雷负责哲学。在长达 42 年的办刊过程中,克罗齐 渐渐达到了他所期待的理论家和实践者之间协调统一的理想。1920 年 6 月至 1921 年 7 月, 克罗齐担任意大利教育部长,发起了意大利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改革运动。 在进行社会活动的同时,克罗齐不断修正完善他的理论学说。他在一次交流活动中说: “正如每一个对自已所做事情感到要负责的人一样,我喜欢反复思索我写过的并发表过的那 些东西,喜欢经常回味和审查它们,以求看一看是否可以发现一些不妥之处,是否可以进一 步加以展开…… ‘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会的。’这就是说,他所懂得的事情只是慢慢才学会 的;似乎还应当加上一句——“人也不是死后才会的”。因此,人往往要像前几年那不勒斯 的一位外科医生所做的那样,他也是我在参议院的一位同事,有一次做手术时他突然感到不 舒服,觉得自己要死了,于是把手术刀交给一位同行,说‘请你来干下去’。” 克罗齐不仅勤奋钻研,而且注重研究方法。方法是抵达学术高原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 办刊前期,克罗齐完成了“心灵哲学”的系统阐发工作。在他看来,历史是人的创造,体现 为人的活动,而人的活动要受心灵的支配,因此把握历史的关键在于把握心灵活动。哲学不 过是历史学的方法论,追求美、真、益、善的心灵哲学,作为对心灵活动形式与规律的研究, 其意义在于为创造历史和阐释历史提供方法论的依据。 在克罗齐心中,意大利民族始终具有美丽的形象。它从遥远的古罗马走来,创造过文艺 复兴的灿烂文化。但 20 世纪 20 年代,意大利的历史脚步踏上“迷途”。身外残酷的历史情 境,克罗齐怀着对心灵自由和精神解放的执著坚守,坚持以著述和主编的刊物抵抗法西斯专 制主义。1923 年,金蒂雷加入了法西斯党。克罗齐以巨大的道义勇气,与宣扬极权主义理 论的金蒂雷展开针锋相对的公开论战,彼此持续几十年的友谊宣告破裂。1925 年,克罗齐 发表了著名的《反法西斯知识分子宣言》,反对恐怖政策,并征集到数百名知识分子的签名。 他的寓所在 1926 年几次遭到法西斯党徒的洗劫。1944 年 4 月,金蒂雷被击毙于佛罗伦萨街 头。克罗齐闻讯,曾长久地倚在寓所的门框上,遥望北方深邃的蓝天…… “我将死于工作。”这是晚年的克罗齐在他人问及自己健康状况时一句平静的回答。创 造性的努力、自由的激情以及深刻的公民责任感,既是意大利民族性格的基本素质,亦折射 出克罗齐的人格理想。 (摘自张敏《克罗齐美学论稿》,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本文以凝练深沉的笔触,全方位展示了克罗齐独特的人生轨迹和思想行为,凸显了 他的人格魅力和学术影响力。 B.克罗齐把艺术从对理性的依附中解放出来,而他对艺术的认识又有别于世俗的理解, 他认为艺术不是用来娱乐的。 C.本文择取了克罗齐的重要人生阶段,记述了这位 20 世纪前半期有重要影响的理论家 10 兼社会活动家,以史带论,史论结合。 D.文中“我将死于工作”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克罗齐终生的创造性努力,同时也流露 出他对自己身体健康的漠不关心。 E.克罗齐主张,历史与艺术都着力于表现普遍法则,都以人为焦点,历史与艺术的区 分界限在于真实和虚构。 答案:(5 分)答 C 给 3 分,答 B 给 2 分,答 D 给 1 分,答 A、E 不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A 与 C 可以说是相对项, A 项中“全方位”分析错,本文只是“择取”。D 项“流露出他对自己身体健康的漠不关心” 有误。E 项 “历史与艺术都着力于表现普遍法则”错误,原文第二段 “他发现,历史与艺 术都以人为焦点,着力于表现独特而个别的事实”并非“着力于表现普遍法则”。 (2)克罗齐是如何达到理论家和实践者之间协调统一的?请结合全文概述。(4 分) 答案:克罗齐自主学习、独立研究,把自己的理论思考推到一个高峰,在诸多理论领域 造诣很高。但理论创获并未使他停止追求。他渴望公众对他的工作有所关注,创办文化刊物 《批评》,发起教育改革运动,参与抵抗法西斯等社会活动。在进行社会活动时,他不断修 正完善理论学说,继续勤奋钻研,注重研究方法、从而达到理论家和实践者之间的协调统一。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中心意思。题目中“如何”“理论家”“实践者”“协调统一”是重 点词。应先解释清楚二者各自的具体内容,然后分析二者关系。具体作答时还要关注题干中 的“结合全文概述”。 (3)“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会的。”克罗齐在其后又加上一句“人也不是死后才会的”。如何 理解克罗齐这一拓展的内涵?请结合原文简析。(4 分) 答案:(6 分)克罗齐的拓展不仅强调人获取知识靠后天的学习,而且强调了这种学习 的紧迫性,学习、追求要贯穿生命整个过程,体现了克罗齐勤勉探究、不断自我完善、积极 进取的精神品质。文中克罗齐从青年时期开始自主学习,持之以恒,珍惜在世时光,提升生 命质量,用自己的一生实现了对这句话的拓展。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会的”与“人 也不是死后才会的”两句话说法貌似不同,实质相同,都强调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回答时 一定要注意题干要求中“结合原文”,并且是“简析”。 (4)克罗齐一生经历了大地震、社会动荡和战争带来的苦难,但最终大有成就。有人说: “苦难是人生的财富”。请结合原文和现实人生,谈谈你的看法。(7 分) 答案:观点一:认同这个说法。苦难成就了克罗齐。青年时期经历的大地震给他带来了 心理创伤,这推动他在人生之旅和学术之途上更为关注人类的心灵和精神;中年之后的克罗 齐又因社会动荡和战争苦难进一步历练,更加成熟。 观点二:不认同这个说法。苦难并非克罗齐想要的,而是现实迫使他不得不面对的。如 果没有大地震和战争,在安宁和平的正常环境和社会生活中,思想深邃、有志于学术和社会 活动的克罗齐,同样会大有作为。 观点三:辩证理解。苦难本身不是人生财富,苦难通过心灵转化才能成为人生财富;此 外苦难分自然、经济、政治、社会等多种情况,它们给人的影响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苦难是 人生的财富”是一个传统的话题,题目本身难度不大。但在回答时,如果忽视题目要求中“结 合原文”,就容易只谈现实意义,而得不到理想的数。回答探究题时游离文本是大忌。 11 【命题趋势】 实用类文本阅读是高中语文新课标选考内容之一,自 07 年登上高考舞台,因其内容贴 近现实,语言通俗晓畅,往往成为学生的首选,但实际上这类题并不简单,因为它不仅考查 文学类文本阅读必考的一些能力,还从实用类文本的文体角度命题。纵观 2012 年全国各省 市高考试卷,考查到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试卷有新课标全国卷、山东卷、广东卷、福建卷、辽 宁卷共 8 套。实用类文本的考试,主要为传记、新闻、调查报告、科普文章等。 从选材上看,传记是试题考查的热点体裁,但新闻、科普文章等也有试题考查;选文既 体现时代特色,又注重文本所具有的实用价值。 从选文上看,选文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均十分典型,利于考生对高考新设文体文 章的把握。 从考查内容看,均涉及对语句的理解、信息筛选、文意把握、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等 能力的考查,这种趋势为今后高考命题和备考提供了借鉴。鉴赏评价、探究能力备受青睐, 鉴赏评价侧重就文本特点进行考查并有所拓展,而探究题设题的点和面均进一步拓展。 从题型上看,题型相对灵活,既有客观题,又有主观题,形式多样。 【考点透析】 知识点一 传记 一、传记的含义 传记是记录人的生活历程和生命轨迹的文体。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传记可分为不同的 类别。 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后者是他人撰写的。 根据篇幅的长短,传记可分为大传和小传。 从创作方法看,传记可分为史学性传记和文学性传记。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 叙为主,还有一类传记则记叙与评论各半,叫评传。评传是人物传记夹杂着作者评述的一种 带有文学评论色彩的体裁。它由传主、本事、作者的思考与评析三要素构成。“传中有评, 评中有传,评传结合”是其特点。“传要真实,评要中地”是评传写作的基本要求。 二、传记的特征 胡适对传记的写作原则和要求:一是应该做到“纪实传真”。二是要有“写生传神的手 笔”。 (1)真实性 传记是用来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我们所说的传记,叙 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同等。写传记不允 许任意虚构。 (2)生动性 传记又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除了真实记录外,还必须有感人的力量。传记是 写人的,有人的生命、经历、情感在内;而一旦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就倾注叮爱 憎的情感,需要用艺术的丹彩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根据课标的要求,阅读传记,要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区分出作者评论的成分,分 析作者评论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12 三、阅读要求 (一)传记考查的切入角度 1、写什么? (1)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语句所要表达的含义。 (2)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3)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 2、怎么写和为什么这样写? 分析传记的语言特色,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效果(作用)。 3、探究——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 出自己的看法。 (二)传记阅读具体内容 根据传记的文体特点和新课标,在阅读传记时,除了完成一般文章阅读的把握文章结构 和概括中心意思的要求之外,要注意以上五点。传记的阅读的一般规律是: 1.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2.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3.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4.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 处理的意图。 5.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 看法。(探究) (三)解题指津 1.如何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即通读全文,提取与传主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传主的生活经历或人生轨迹;感知传主 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个性;认识传主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明确作者对传主的态度与 评价或者传主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等。 传记的重要事实包括:①传主及其作品陈述的事实;②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即文章主 旨的语句等。 重要信息的筛选和整合,需要正确地理解并择取、概括。应试阅读又要求依据试题的指 向,找到相关的词语、句子、段落。 在总体把握了解文意时,还要弄清作者是怎样把思想材料组合起来的,文中的关键性句 子表达了什么意思。 准确地筛选和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需要具备对书面语言敏锐的感知能力,有了较强的 语感,阅读时就能迅速发现关键所在,进行有效的提取、剪辑、重组,这样组织起来的答案, 一般都和标准答案较切近。 2.如何分析传记的结构 “结构”指文章内部构造,是作者从表达中心思想的目的出发,对作品的材料的精心安 排。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和思路是现代文阅读的重要内容。 给文章划分层次,是把握文章思路的手段,也是分析文章的手段。文章的结构是受内容 制约的,要想分清文章的结构,首先必须对文章整体感知,对全文、全段有个大体的了解; 其次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试题往往不大从全篇出题,而是就一段或几段出题,或划 分层次,或阐述层意,这就要找准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确定对应的语句,再仔 13 细分析这一段里每一句话的意思,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 传记,无论自传,还是他传,都离不开叙事。事情的发展,又离不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 的转移,所以按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来组织材料是传记常用的结构方法。 3.如何概括传记的中心意思 传记,可以记叙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体悟一个人的情感世界,探寻一个人思想演变的线 索,剖析一个人成败的缘由,还可以观照历史的沧海桑田,社会的光怪陆离,丰富你的阅历, 陶冶你的情操,提升你的识见。 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意思,必须是在理解语句、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有时试题 还会有些附加的要求,如字数要求等,这在答题时也是必须注意的。在对具体材料进行分析 归纳的过程中,可运用这样一些方法: ①提取精要法。即要紧扣材料中的关键文句,重点理解关键词、中心句、重点段,由点 带面。 ②综合句意法。即对于那些没有明显中心句、重点句(段)的文段,我们就必须对每个 独立句句意或对几个相对重要句子的句意进行综合归纳。 ③整体透视法。即对于有些含蓄的句子,若单独分析某一两个句子会割裂甚至曲解文意, 其内涵往往通过整体来显示,甚至借助“弦外之音”,用“潜台词”曲折含蓄地表达。 4.如何分析传记的表现手法 ①选材的处理——详略得当 传记的选材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对中心有用的,与主题特别密切的材料,是主要内容, 则需浓墨重彩地渲染,要详细写;与主题关系不很密切的材料,是次要内容,则轻描淡写, 甚至一笔带过。 读者陌生 详写 符合主题/突出人物性格 选材的目的——详略得当 读者熟悉 略写 不符合主题 ②人物描写方法 传记是记载人物生平或事迹的一类记叙文体,它的表现手法比较接近于小说。它往往是 通过对传主的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等来突出表现传主的人物形象和精神世界,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增强文章的感 染力。 传记作为写人的艺术,为了渲染人物个性,离不开记叙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最能表达 人物个性的细节。不写事件,传记无以表现人物;不写细节,作者无以使人物生动起来。因 此阅读传记需要特别关注细节描写。作者通过传主的日常生活细节,折射出传主的思想观点, 保持传主基本思想的整体性,各方面多角度地展现出传主的情感个性特征,使得传主的个性 丰满而鲜活,使传主的生命历程更富有光彩,还可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另外,还需特别留意有些侧面描写看似与传主无关,但却与刻画传主有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利用与传主关系密切者的相关资料来突出传主的形象。 肖像描写 14 行动描写 表现人物 正面描写 语言描写 性格,使形 心理描写 象血肉丰满 塑造人物形象 细节描写 的方法 自然环境 环境 烘 侧面描写 社会环境 托 他人 ③引用 在传记中,直接采用大量原始材料——引用,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 精神面貌,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引用诗词,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撰著的思想精神,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 引用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 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 感人的力量。 ④语言特色 首先明确传记类别,了解不同类别传记具有的不同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文本加以 辨别分析。如,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幽默调侃或自然亲切,通常以记叙为主,兼有描 写抒情。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 5.如何对传记鉴赏评价 鉴赏评价能力是阅读能力的较高层级,属于创造思维。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鉴赏, 就是要求阅读文章后,能够判断文章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论述是否透彻,感情是 否健康,对读者有什么有益的启示,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要正确评价鉴赏文章的思想内 容,关键在于要有较高的思想理论水平,有正确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要用唯 物辩证的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去看问题,不能片面、孤立、静止地看 问题。 鉴赏评价传记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①在文“内”充分挖潜。要对作品本身内容有准确的把握,不仅要把握作品直观显现的 内容,而且要弄清作品隐含的内容,这是鉴赏评价的首要工作,其实就是弄清对象。 ②在文“外”大胆引联。就是围绕作品作相关、相似的引申或联想。有些寓意相对丰富 深刻的作品,要联系时代背景、作者情况及其它相关资料,将其置于特定的氛围中才能对其 正确认识评价;有些作品只有通过多方引申联想,才能在动态中,在纵横比较中评价它。 6.如何探究传记文本 探究要掌握正确的赏评标准和思维方法。一定的思想理论水平、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的 审美情趣是我们鉴赏评价文学作品的准绳,没有客观正确的标准就难免人云亦云。同时要运 用正确的思维方法,要辩证地、历史地、全面地、联系地、发展地分析,不可以偏概全、求 全责备、主观臆断。 答题思路可概括为:观点——引据——论述——小结。 观点:明白无误地表明观点。这是第一个得分点。 15 引据:恰当引用论据,遵循“内引外联”的原则,既要充分利用原文信息,又要合理联 系现实状况。论述:整合信息,分条陈述,要点须全面,陈述有条理。 小结:归结回扣观点,简要作结。 作为综合阐述题,观点明确,言之有据,言之成理,是得分的关键点。 总之:1、知人论世,结合具体的社会历史背景解读文本。 2、了解文本特征,从结构要素方面把握文本基本内容。 3、阐释文本意蕴,发掘文本特色。 4、基于文本,超越文本,独立探究。 四、应试指导 考生应有强烈的考试意识,应学会根据分值判断答题要点。每道问题后面都标有它的分 值,这一点最容易让人忽视。然而问题后的分值往往暗示着得分点。忽视这一点,往往造成 要点不全或答题罗嗦。这就是我们常在答题技巧上提到的“看分值答题”。一般情况下,偶 数的分值,如2分或4分,意味着其答案可能包含两个要点,答题时要尽可能分成两点列出; 奇数的分值3分意味着答案可能是三点,答题时要尽可能分成三点列出。此外,答案最好能 用序号标出,让阅卷者对答案要点一目了然。 (一)分析综合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解答“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一类的试题,应力求全面、准确。如何全面准确地筛选、 整合传记文本中的信息呢?首先要整体阅读感知全文,把握传记的主要内容(人物的思想、 主张、个性及其相关事件)。要善于利用标题、首段起领、尾段总括以及文中的评议句等来 快速提取有关传主的关键信息。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即精读全文,能分析传记文本的叙事语调(叙述者的感情倾向)及其外显语言表达的风 格,或平实,或生动,或诙谐,或庄重,或褒扬,或冷静等;体会其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 用;能分析传记结构层次,理出思路、把握线索;能概括传记的主题思想。 分析语言特色,既要感知本文整体的感情基调和语言风格,又要品味局部段落乃至语句 的遣词造句的技巧和效果。 把握文章结构,就是要看清传记文本的材料选用和组织安排的特点。结构是思路的具体 表现,思路是结构安排的依据和理由。阅读传记文本,可以从划分段落层次、观察段与段的 衔接转换、判断叙事的详略、抓住过渡句、关联词语等方面入手,快速理出文意演进的脉络。 概括中心意思,要紧紧抓住传记文本所写传主的事迹,从事件的表象中探寻人物的情感、 思想、精神等。应依据题干的具体要求来概括,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语句,如段首句、段尾句 等。要注意表述的语言格式,一般按“事实要点+品行、德性要素(或精神内涵)”的结构 来概括,语句宜简要。 3.分析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即细读全文,能分析传记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所运用的表现手法,能分析传记 选材组材的特点与用意,能区分传记的主要常见类型,传记采用的表现手法等等。 传记文本以叙述、描写、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写人、叙事是其基本特征,此外还有议 论、说明等,用以揭示传住的历史贡献、思想主张、生活的时代背景等。阅读时,要关注事 件的因果关系、作者的评论、抒情,从中发现其对表现传主形象特点及意义的作用。分析表 现手法,重点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的有关表达方式的写作常识来组织答案, 16 避免张冠李戴。 二、鉴赏评价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阅读传记,应从对传主生平事迹的叙述以及相关评论中把握作者的对传主的评价和情感 倾向,了解传主的思想立场、政治主张或艺术观点等。传记是写人的艺术,事件和细节是传 记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对传主的态度和情感离不开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最能表达人物个 性的细节的描写,评价时要善于从梳理具体事件、场景、细节入手,由表及里,去粗存精, 把握其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还要抓住文本中的议论或评论的文字,体会作者的观点态度。 解答“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一类的试题,要主意区分文本中作者、传住、 他者等不同人的观点,必须认真梳理,全面把握其要素和倾向,能找出他们支撑自己观点的 相应材料,分析其逻辑推理的科学性,然后作出自己的合理判断。这类试题多要求分点论述, 组织答案时最好显示出多点的组合,点与点之间不前后重复和左右支绌,概括全面,突出要 点。 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阅读传记,要理解作者塑造传主的意图,这是评价文本社会价值和影响的一个入口。传 主一般是对国家或人类作出重大贡献或有重大影响的人;阅读时,应结合传主生活的时代背 景和社会环境,把握作品所述的传主个人事业及心路历程的重要事实,抓住具有典型意义的 事件和细节,对影响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做出符合实际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从而揭示出传 主的典型社会意义和影响。 解答“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类试题,要善于“出入传记文本”,即在通读 理解传记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入”)能由此及彼地联想开去,将文章放到当时或当代社会 的大背景中,联系相应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主流思想文化、各基层的关注层度等来进行对 照,然后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和阐释(“出”)。上述试题的第二问就体现了“由读悟写” 的命题意图。 三、探究 探究性试题既具有开放性,也具有限制性。 开放性体现为其答案是丰富多彩、不拘一格的,只要符合试题要求,言之成理,自圆其 说,也即“个性化解读”。限制性体现为,考生必须从文中挖掘隐性信息,如“联系全文”, “结合传主的人生经历”等等,对这些限制,答题时不能视而不见,否则会偏离命题指向, 导致失分。 探究性试题分值高(一般为 8 分),评分标准相对灵活,对阅卷老师的监控难度大,如 果我们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可以在这道试题上获取高分。 (一)探究性试题命题的原则及特点 1.设题重实际:它以高中学生应有的知识文化积累、阅读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基础, 符合高中生作答。 2.设题有规律:一般在文章的重点、疑难等关键处设题。如文中的议论、抒情处。 3.设题讲根据:一般依据材料的内容(植根于文本)探讨研究,而不是“随心所欲”, 任意发挥。 4.思考有层次:要求考生从不同层面或角度作思考,一般文本中少有现成的答案。 5.答案有限制:它不会像平时可以“见仁见智”。这是选拔人才的高考,阅卷时总会给 出一个相对统一的参考答案,也就是说答案肯定不会“百花齐放”,“任尔东西南北中”。 17 6.题干表述有区别:有的题干直接说“请你探究一下……问题”;有的不明说,诸如“谈 谈你的看法”“说说你的理解”等等。 (二)“探究性”试题的解题应对策略 答题技巧之一:答题的第一句话亮出自己的观点。(得 1 分) 探究性试题观点从何而来?老师的回答是:从题干来。探究性试题的题干会给我们暗示, 一般说来,题干会暗示我们,观点有四种类型: 其一,唯一型。所谓唯一,就是表面上问题有两种或三种观点但是只有一种观点是正确 的,考生们只能选择这一观点来作答。——此题只需选“好”来答即可。 其二,选一型。所谓选一,就是问题有两种或三种观点,而且每种观点都独自成立的命 题,考生们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种观点来作答。如:这篇小小说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请联 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其三,融合型。所谓融合,就是问题有两种或三种观点,但是每种观点都不能偏废,考 生们只能融合这些观点来作答。 其四,自创型。所谓自创,就是问题没有直接给出观点,要考生自己思考并形成观点作 答。 上面列出了四种观点来源类型,面对探究题时,可以先判断它属于哪一类型,然后确立 观点。观点必须明确,态度必须鲜明,观点的表述多用判断语气的句子,比如“我认为……” “我觉得……”“我赞成……”等。 知识点二 新闻(消息、通讯、报告文学、访谈、特写) 一、新闻的含义 (一)新闻的定义 新闻的定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说法有上百种之多。参考众多说法,总结如下:新闻 是书面或口头传播的最近发生或发现的引发公众兴趣的事件。 新闻中所用到的材料大致有三种:一是新闻事实,二是背景材料,三是作者的主观评价。 (二)新闻的分类 新闻有超广义、广义和狭义三种概念。 超广义的新闻是指人与人交往中传播的各种最新信息的综合,比如人们通过电话、信箱、 及时通讯工具、信件等传告的信息,街头巷尾的交谈,看到的某则具有新鲜内容的告示、广 告等。 广义的新闻是指新闻机构采用一定的传播方式向社会公众发布的消息、通讯、特写等新 闻体裁的总称。 狭义的新闻是指消息。 超广义的新闻高考中不会出现,狭义的新闻篇幅短小,可能会在语言运用和表达中有所 考查,应该关注的新闻是指广义的新闻,重点研究其中的通讯、特写两种体裁。 二、新闻的基本特征 1.真实性 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要素,是新闻的生命,不真实的新闻就叫谣言。新闻的真实性要从 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 ①准确。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必须完全准确真实;对事件的情节 描写、数字运用、人物语言以及人物的心理活动、思想变化、感情起伏的介绍也必须准确真 18 实。 ②全面。对客观事物报道的时候要全面看问题,不能主观片面。 ③深刻。新闻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不能只看表面现象,为假 象所迷惑。 2.时效性 要及时迅速地传达出来以求新鲜、新颖、适时,消息的要求最高,通讯次之,特写最弱。 3.受众性 要面对受众,通过公开的传播途径发布出来。 三、阅读要求 首先,新闻的内涵比较丰富,所以考生必须掌握相关的文体知识。 (一)消息 1、概念:消息又称简讯、短讯或快讯。它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练、最短小的一种体裁。 消息的特点是真、短、快。它一般具有六要素。一条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 结尾五部分组成。其中不可缺少的是标题、导语和主体。 2、基本特征:用事实说话,及时地报道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消息强调及时、快、 新、语言简明。 3、要素:要素又称“五个 w”,即:“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 “何事”(what)、“何故”(why)。这五个“w”与记叙文的五要素是完全一致的。 4、结构:消息的结构形式是多样的,常见的有倒金字塔式、金字塔式、倒金字塔式和 金字塔式结合、自由式等。 (1)标题:是消息的眼睛。要在第一时间传达出消息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信息,力求 鲜明、概括、准确、生动。形式有三种,就是单行标题、双行标题、三行标题。 完整的消息标题有三行:引题、正题和副题。引题放在正题前,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 交代消息的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引出正题;正题概括说明消息的主要事实和思想内 容,是标题的核心;副题放在正题后,揭示结果和内容提要,对正题起着补充说明的作用。 两行标题的形式有:“正题+副题”、“引题+正题”。拟标题时,标题要注意虚实结合,“实” 是指包含有具体新闻事实内容;“虚”是指描绘气氛、揭示意义或点明意图。 一般来说,单行标题必须是实题,双行标题中,必须有一个实题,而“正题+副题”的 标题,副题必须是虚题。 (2)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核心的 信息,鲜明地揭示消息的主题思想。导语通常要包含五个“W”和一个“H”:何时(when)、 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如何(How)。常见的导语类型有: 叙述式、描写式、对比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 (3)主体:紧接在导语之后,它对导语作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 心,实事求是地写出导语所概述的内容。 (4)背景: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与其他方面的联系等。一般说,它是消息 的从属部分。消息背景的种类可分为三大类:对比性背景材料,说明性背景材料,注释性背 景材料。 它对于新闻事实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显示或帮助读者理解新 闻事件的重要性;突出新闻稿件的新闻价值;表明记者的观点;衬托、深化主题。 (5)结尾:即结语,紧扣主题的抒情议论,起到表现或深化主题的作用,语言较为精 19 练。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并不是所有的消息都有背景和结尾。 (二)通讯 通讯是比消息更详细、更生动地报道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的新闻体裁。从内容上看,通 讯侧重于写人,突出人物在事件中的能动作用;从内容上看,通讯对新闻事实作较为详细而 完整的报道;从表达方式看,通讯可以采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从 时效看,通讯的采访较为费事费力,写稿的时间要比消息长。好的通讯要涉及到主题、选料、 结构、细节描写等。一般通讯可分为四类: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 主题:准确、鲜明、集中、深刻。 选料:严格、精心挑选能突出主题、具有典型性的材料。 结构:较灵活,做到完整、严谨、巧妙、和谐,情节要有些起伏,有点波澜。 细节描写:使通讯中的人物“立”起来,感染和打动读者。 人物通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着重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 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人物资料,并以其人物精神面貌感动、教育读者。 事件通讯:以写事为主的通讯。它主要记述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交代来龙去脉, 介绍具体情况,点明它的典型意义,以体现时代的新气象、新变化。 (三)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是一种新兴的、具有强烈新闻性,又具有浓郁文学性的独特的文学体裁。报告 文学的特点是时代性、新闻性、文学性、说理性。报告文学的分类大体有以下几种:从篇幅 上分,有长篇报告文学、中篇报告文学、短篇报告文学、微型报告文学;从表现手法上分, 有记录性报告文学、概括性报告文学、报告文学小说;从作品表现的着重点来分,有写人为 主的人物报告文学和记事为主的事件报告文学。 人物报告文学:以人物作为重点,展开描述,以人带事,事因人生。以写先进人物和光 明面为主,用意在树立榜样,激励斗志,但也有揭露阴暗面,写落后人物、反面人物的。可 以分为两种:一是重点突出写一个人的,或是为人物“立传”,写一个人的全貌,表现他的 光辉一生,或是写一个人物的片断,或一个侧面,反映他有意义或不寻常的经历;二是写人 物“群像”的。 事件报告文学:以事件作为重点,行文中,以事带人,人因事显。以写先进人物的事迹 为主,但也不乏暴露反面人物的反面事件的,用意在于突出问题的严重性、危险性,发人深 思,促人警醒。可以分为三类:写重大事件的,写生活中有代表性事件的,写社会上、自然 界中突发性事件的。 (四)人物访谈 1、访谈概念:因为某个人、某件事、某个特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知情者,请他们对提出 的问题进行解答,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 2、专访的三要素:专家(或知情者)、记者和现场。 3、访谈的要求: (1)主题:深刻,有针对性、时效性、典型性。 (2)结构:开头、主体、结尾。 开头:吸引对方,引起对方兴趣,积极进入主题。 主体:要有敏锐的眼光,善于发现新问题、新材料、新亮点,准确判断它们所蕴涵的价 值。 结尾:适当的总结,表示对访谈对象的感谢。 20 (3)语言:平实,口语化,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4)态度:抱着尊重、理解、学习的态度与访谈对象交谈。 (5)再现访谈对象的话语特点,体现现场感。如《焦点访谈》《艺术人生》《鲁豫有约》 等。 (6)提问者善于引导,随机应变;访谈对象要积极回应,言之有物。 4、访谈的提问技巧:(必修五 P55) 趣问:采用一些诙谐有趣、形象生动的话题或提问方式发问,以消除陌生感,拉近双方 的距离。 直问:不拐弯抹角,把想了解的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出来。 推问:运用逻辑推理,提出问题。 旁问:访问者不顺着原来的话题说下去,而是有意岔开,先说点别的事情,以此来制造 轻松的气氛,调节被访者的情绪。 追问:对访谈对象刚刚陈述的疑点或没有充分说明的地方进行追问,使访谈对象顺着自 己的思路继续予以回答。 延伸:对访谈对象没有涉及的领域进行引导,可以拓宽范围,避免片面性。 对比:在访谈对象就某一个现象在回答不同问题时的陈述不尽相同时,访问者进行对比 提问。 结尾:告知访谈对象访谈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真诚地感谢访谈对象的配合,并记录访谈 对象个人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电话号码等。 5、访谈形式:最主要的形式是访谈者向访谈对象提出问题。因此,访谈问题的设计体 现以下特点:①一组问题围绕访谈主题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②每个问题明确单一;③不同 问题采用不同语调和句式;④所用语句是平实的、口语化的。 (五)特写 特写就是作者借用电影拍摄特写镜头的手法,通过形象描绘来再现现实生活中富有特征 的片断,给读者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的新闻体裁。 特写一般用于再现重大事件的一个片断或者变化中的一个场景。文学手法运用较多。感 情比较充沛,爱憎分明。 高考选文要求 1200 字左右,通讯和特写的篇幅比较适合,所以应重点关注。 其次,注意新闻阅读六步骤。 新闻是属于记叙文的一种类型,包含了记叙文的基本特点,解读时我们可以借鉴记叙文 的阅读方法,但又不能照搬全套。因此,根据新闻特点我们在复习时可采用如下的六个步骤: 1、看标题信息,揣摩新闻类型; 2、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 3、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 4、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 5、挖中心主旨,理解文本意义; 6、析表现手法,以供鉴赏探究。 按照这六个步骤进行阅读,一般就能逐步达到全面掌握阅读一篇新闻的目的。下面,对 这种阅读方法分析介绍: 第一步 “看标题信息”,类似作文审题;而“摩揣记叙类型”,则是指阅读的审题目标 要比作文单一。即通过对题意的揣摩,要能辨出该文的记叙对象,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 21 是消息还是通迅。 第二步“抓记叙要素”,这是由文体特点决定的。因为新闻的内容,无论哪种类型, 一般都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个要素。 第三步“理行文线索”,即领悟文章的脉络、顺序,目的是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借此可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针对考纲当中 C 层级的分析综合“分析语言特色,把握 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考点。 第四步“辨叙述方式”,即辨析文本主要采用的叙述方式,消息一般都是采用“倒 金字塔”式,这跟一般的记叙文不同。而通迅的叙述方式就比较灵活多变,有顺叙、倒叙, 中间或许还会有插叙、补叙等叙述方法。这就要求我们阅读时要特别关注了。 第五步“挖中心主旨”,目的是针对考纲当中 D 层级的鉴赏评价“评价文本的主要 观点和基本倾向”、“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和 F 层级的探究“探讨文本反映的人 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这几个考点。 第六步“析表现手法”,是从写作特点方面分析新闻的基本要求,目的是针对考纲 当中 C 层级的分析综合“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D 层级的鉴赏评价“对 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和 F 层级的探究“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 和判断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这些考点。一般可以从叙述、描写、抒情、 议论等表达方式,烘托、借景抒情、等文学手段,锤词炼句及比喻、拟人等种种修辞方法几 个角度去考虑。但由于新闻往往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而考试时的阅读时间十分有限,因此一 般宜结合新闻对象,抓其中最主要、最突出的来分析。 总之:实用文本最实用,结合现实价值显。 要素解读是基础,价值发掘成关键。 突破程式抓特色,关注社会民为先。 基于文本思超越,探究发微成亮点。 四、应试指导 1.关注文体基本特征 包括对新闻中要素的考查、对新闻材料运用的作用的分析、对新闻特点的考查等等。考 生往往过分注重命题对材料内容上的考察,而忽视形式上的东西。像对于“新闻”“通讯” 这样常见的文体特征往往弃而不理,造成了没有必要的失分。 2.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包括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两题时,要找出作答区间,筛选有效信息,加以整 合,分条表述作答。 此类题目既考查访谈文本的特征,也考查整合信息的能力。答题的主要方法是在解读好 文章的基础上,理清记者提问的思路,以提问为线索,整体把握文义,理解被访者的品质、 功绩、人生观等,分清整个人物访谈的结构层次。 3.注意主要写作技法的考查 包括新闻的结构特点、标题的特色、句子的作用、语言的特色等等。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明确全文的主旨中心,考虑此部分内容与主旨的关联之处和它对于 表现主旨的作用;需要考生能够掌握新闻的结构特点,明确各部分在新闻中的地位,才能够 准确作答。新闻中的背景往往对新闻的来龙去脉起着补充作用,在报道人物的新闻中往往对 人物的经历、心理和性格等起补充作用。在这篇以报道人物为主的新闻中,大量背景的补充 自然有助于对人物的刻画。解答此类题,要能从背景部分的大量文字中概括出人物的经历、 22 心情和性格等等。 4.含蓄性语句的理解 包括新闻主题、人物形象、作者的思想感情等的理解,文本的社会价值的评价等。 解答此类题,若是要求理解段意,则梳理文义,抓住关键词,提取“文眼”组合答案; 若是要求理解全篇内容,理则解各段之间的联系,归纳要全面、准确、简明,在梳理文义后, 弄清作者的行文思路、篇章结构、段落之间的关系等,抓住“文眼”进行全面归纳;若是要 求理解主旨,则须通过梳理文义,审视全篇,寻找中心句、抒情句、议论句、总领句、总结 句、过渡句、照应句等,或摘录或提取或概括,准确全面的组合答案。 5.探究题 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是指刊播事实后引起社会的正面 效应。思考的方向是:事件本身有没有宣传价值(什么价值);事件中的人物有没有示范作 用(什么作用,一般可从精神层面去考虑);与社会现实的联系程度,是否切合时代主旋律。 对新闻工作者而言,敏锐地发现一个事件背后蕴含的社会价值,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因为社会价值是成就一篇新闻的价值的核心要素。新闻的社会价值的确立会全面影响作品的 叙事策略、表达方式和材料的取舍。对于读者而言,阅读新闻也要从作品中解析出独特的新 闻社会价值,发现隐藏在新闻事实背后的社会意义,并充分评估新闻可能形成的社会影响。 对新闻价值的探究,首要的还是要结合文本提供的新闻背景来进行。一般来说,新闻的作者 为了保持对事件的客观公正的报道,在新闻中很少议论和抒情,但客观叙述中包含着一种倾 向,而背景材料凸现着这一倾向,有时还借新闻当事人之口道明作者的想法。这些都是我们 探究新闻的社会价值的文本因素。 对文本某一内容进行探究,主要是对某一内容的合理性进行辨析,探究可以从以下角度 进行: 从文本主旨出发,探究某一内容在文本中的意义;从文本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的特征 出发,辨明这一内容和总体特征的关系;从文本其它内容与这一内容的关系着眼,探究其内 在联系;从文本提及的其它因素考虑这一提法是否合理;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相关的背景 知识,考查这一内容的合理性。这些都有利于更准确地考查考生的语文素养、个性思维和探 究能力。 【名校模拟】 一、(山东省济南市 2012 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9~22 题。(18 分) 黄永玉:大师之境 黄永玉,中国艺术史上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一个罕见的本质意义上的真正艺术人。 十多年前,一位画家在聊天中向黄老倾诉心中的苦楚:年轻貌美的妻子和别人好了,他 戴了“绿帽子”,眼含热泪,一脸的无辜无奈和委屈。黄老叼着烟斗听着,从丝丝青烟中飘 出两个字:“揍他!”太有性格、太有意思的一位老人家! 黄永玉嗜烟,尤其对烟斗情有独钟。无论是挥毫题字,还是泼墨作画,无论是登台演讲, 或是闲庭信步,他的烟斗总是须臾不离手。也许这总在他身侧飘绕着的缕缕青烟,也是他灵 感与睿智的来源吧! 黄永玉小的时候姑公(黄永玉的姑公即大文学家沈从文的父亲)非常喜欢他。少年黄永 玉整日和姑公泡在一起,练拳,举石锁,练就了一身好功夫。12 岁那年,黄永玉独身一人 23 离开了故乡湘西凤凰,从此这位土家族汉子就开始了游侠式的生活…… 倚仗着健壮的身体和一身过人的好功夫,他在追求艺术的同时,行侠仗义,广交天下朋 友。在福建泉州,他结交了学木刻的两位穷朋友。不久,两位朋友都惨遭保长的迫害:一位 的老婆被保长凌辱了,一位被抓了壮丁。黄永玉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连夜干掉了保长, 替朋友报了仇,此后又浪迹天涯了。 文化的渊源和自身的素质加之良好的天赋对黄老的艺术起了决定的作用,而上天赐予他 特有的“缘分”更为他的艺术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且不谈他和沈从文、张乐平、齐白石等 艺术大家的缘分,单说他和一位出家人的奇遇就让他在其艺术生涯中受益匪浅了。 那是在 60 多年前的福建,年轻气盛的黄永玉在一座山庙前盛开着的玉兰树上摘花,树 下站着一位老和尚,老和尚和少年黄永玉聊了起来,谈美术知识、拉斐尔、达芬奇、米开朗 基罗……四天后,老和尚侧身躺在破旧的木床上,如平常睡觉姿态一般,仙逝了。他给黄永 玉留下了一幅书法条幅:“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世人得离苦。”这位老和尚就是弘一法师李 叔同,一代宗师去了,留下黄永玉在庙里嚎啕大哭…… 曾经有好友问黄老,在他那么多专长里,他最喜欢哪个?黄老说,我最喜欢的是文学, 第二是雕刻,第三是木刻,第四是绘画。但前三项爱好都全靠绘画养着,因为它们稿费太低 了。 所有的味道都尝遍了才知道淡的精彩,才知道,淡这个味道在生命中弥足珍贵,所以苏 东坡写过一首名诗曰:“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黄永玉淡名淡利淡一切,唯有 情义不能淡,且重情重义,对于帮助过他的前辈更是没齿难忘。为了怀念,几年前他出版一 本书,名为《比我老的老头》,生动细微地记述了张乐平、沈从文、聂绀弩等十几位早年帮 助过他的前辈。此书一版再版在读者中引起巨大反响。 去年春天,中国慈善总会授予他“慈善家”称号。而此时黄老却因为多年好友黄苗子夫 人郁风大姐的去世而沉浸在深深的怀念之中,根本没有心情去参加颁奖晚会。 去年,黄老将一大幅书法作品挂在客厅里,“人活了八十岁了,如果再不承认老奸巨猾 就太不谦虚了!”观其洒脱飘逸的字体不禁怦然心动:言出真心,莫过于此了。 贡布里希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黄永玉便是实打实地真正 意义上的艺术家了。 (有删节) 19.简析黄永玉是“一个罕见的本质意义上的真正艺术人”在全文中的作用。(4 分) 20.结合全文,回答哪些因素使黄永玉达到了“大师之境”。(4 分) 21.概括作为艺术家的黄永玉的性格特点。(4 分) 22.贡布里希说“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他为什么这么说?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 这句话的理解。(6 分) 参考答案: 19.结构上:照应题目,总领全文。内容上:是对黄永玉人格特点的概括。(内容、结构各 2 分,意思对即可。) 20.主观上:①自身的素质和天赋;②率真的个性。客观上:③文化渊源;④艺术家的交往。 21.率真、睿智、仗义、正直、淡泊名利、重情重义 22.①贡布里希是在强调艺术家是艺术存在的先决条件,艺术家的品位决定了艺术的品位。 ②要搞真正的艺术,先要做真正的人。 ③本文作者引用这句话的目是为了说明黄永玉是真 正的艺术家。 24 二、(河北冀州中学 2012 届高三年级仿真考试)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 分) 齐白石与知己徐悲鸿 齐白石出生于湖南湘潭一个农民家庭,他从一个木匠而成为在世界上享有一定声誉的艺 术大师,徐悲鸿起了重要作用。 徐悲鸿是江苏宜兴人,比齐白石小三十二岁。1919 年,徐悲鸿赴法公费留学,并在法 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参观了艺术馆、博物馆,欣赏了许多世界级美术大师 的佳作,还系统地学习了美术理论、美术史、解剖、透视等课程,成为我国早期少有的既有 丰富的艺术理论又有精湛的绘画技艺的艺术大师之一。 1927 年秋天回到中国后,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发展艺术教育事业。他和好朋友田汉一起 筹办南国艺术学校,后来南京中央大学又聘请他担任教育学院艺术专修科教授。1928 年底, 徐悲鸿担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在北平大学,他开始酝酿教学改革。他认为,要提高高 等院校的绘画教学水平,首先应该打破旧的传统观念,贯彻写实主义原则,创立“素描基础 论”。他所希望的艺术学院的教员,应该是具有真才实学,在艺术上不墨守成规,具有鲜明 的个性,敢于创新的人。他觉得如果聘请像齐白石这样充满生活激情的画家到学校任课,不 仅能打破教员中陈陈相因的沉闷空气,而且也能给学生带来鲜活而生动的新内容。 这个时候,齐白石自创的红花墨叶大写意一派,已得到认可,具有很大影响。徐悲鸿所 以看中齐白石,不仅因为他很欣赏齐白石的画,而且认为齐白石的见解和自己的主张是完全 一致的。比如,齐白石的画,以日常能见的为多,而虚无缥缈的较少;他画的实物,不刻意 求似,而在不求似中得似;他反对死临摹,而主张向大自然学习……经过三次邀请,齐白石 终于答应了徐悲鸿。 然而,齐白石登上大学讲台一事,却像不胫而走的花边新闻一样在社会上传播,引起了 不小的波澜,支持者有之,但更多的却是反对之声。反对者认为,把一个没有受过任何正规 教育、木匠出身的老头聘为教授,简直是对艺术的侮辱。他们群起而攻之,流言飞语、明枪 暗箭满天飞,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这时的徐悲鸿势单力薄,孤掌难鸣,不得不在 第二年黯然离开北平南下。他向齐白石告别,老人黯然伤怀,为他画了一幅《月下寻归图》。 画面上一位穿长袍的老人扶杖而行,并题了两首诗 ,一首是:“草庐三顾不容辞,何况雕虫 老画师。海上清风明月满,杖藜扶梦访徐熙。(南唐著名画家)”另一首是:“一朝不见令人 思,重聚陶然未有期。深信人间神鬼力,白皮松外暗风吹。”在第一首诗的最后,还附有一 行小字:“悲鸿先生辞余出燕,余问南归何处?答:月满在上海,缺,在南京。” 1931 年 5 月,为了扩大他的影响,徐悲鸿说服上海中华书局的主要负责人舒新城出版 了《齐白石画集》,徐悲鸿亲自编辑并为之写序评说:“齐白石之长处,在有色彩,一往直前, 无所顾忌,惟多红而少绿。或其性格所尚,写昆虫突过古人,其虾、蟹、雏鸡、芭蕉,以墨 写者,俱体物精微,纯然独创。”1933 年初,徐悲鸿携带中国著名画家的作品,到欧洲举行 巡回展,让欧洲更多的国家认识和了解了中国的大画家齐白石和他的作品,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徐悲鸿回到北平,两位艺术大师在阔别十七年之后又得以重逢。他 们常在一起作画,悲鸿画鸡,白石老人便补块石头;白石老人画蜻蜓,悲鸿便补束花草。在 徐悲鸿纪念馆里,有一幅徐悲鸿画鸡、齐白石补石和兰草的画。据说在 1947 年的除夕夜, 艺专有一位年轻的裱画工向徐悲鸿讨画,徐悲鸿欣然答应,顷刻间两只公鸡跃然纸上。正画 在兴头上,突然停电了,只好改日补画。谁也没有料到,这一拖就是几年。后来徐悲鸿突然 病逝了,裱画工想到了齐白石,在他的恳求下,已经九十多岁的白石老人答应了他的要求, 25 看到徐悲鸿笔下两只公鸡似在对话,于是就在上面那只鸡的下边用浓墨补画了石与兰,一下 子使这幅画更加生动可爱,这幅画也成为两位大师合作的绝响了。 新中国的成立,齐白石年事已高,主要是在家里画画,颐养天年。徐悲鸿此时五十四岁, 正当盛年,但由于长期的奔波,身体很不好。然而他非常珍惜时光,常常带病工作。作为新 中国第一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全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徐悲鸿担负着联络和团结全国美术工 作者,培养和教育年轻的美术人才的重任。对于和自己有莫逆之交的齐白石,徐悲鸿更是给 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 1953 年 9 月,徐悲鸿不幸脑溢血病复发而逝世。但在很长的时间内,周围的人谁也不 敢把这个噩耗告诉齐白石,怕他老人家接受不了。老人问:“怎么不见徐悲鸿来?”大家只 好推托说开会去了,出差去了,又出国去了。过去每年徐悲鸿院子里的桃子熟了,他俩都要 相聚品尝,现在只有廖静文(徐悲鸿的夫人)一个人送来一篮子桃子……时间长了,老人也 约略感到出了事,也就不再多问,只是一天天话越来越少了。徐悲鸿的学生吴作人回忆说: “有一次,我去他家探望,他一反平日沉默寡言的习惯,忽然对我说:我一生最知己的朋友, 就是徐悲鸿先生……” (1)下列对传记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 A.徐悲鸿聘请齐白石为教授,是因为齐白石的见解和自己一致,还因为齐白石是一个 在艺术上不墨守成规,具有鲜明个性、敢于创新的人,其画作都贯彻了写实主义原则。 B.齐白石敢于大胆用色,其昆虫画超过古人,独创了红花墨叶大写意一派;他的这些 成就得到了徐悲鸿的欣赏,但人们反对他登上大学讲台则是因为他非科班的低微出身。 C.17 年后,两位大师久别重逢常在一起作画,其艺术合作和人生友情达到顶峰,徐悲 鸿逝世后,齐白石补画了石、兰的雄鸡图,不仅是他们友谊的见证,更是艺术合作的绝响。 D.文章按照时间顺序,截取了徐悲鸿和齐白石交往过程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片段,叙 写了他们的相知、共事、别离、重逢和绝别,表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感人至深。 E.本文叙写了徐悲鸿和齐白石的交往和友情,记述了他们相互欣赏与合作的动人故事, 展示了他们的艺术主张和艺术成就,歌颂了老一辈艺术家开阔的胸襟、高尚的品格。 (2)徐悲鸿作为齐白石的“知己”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6 分) (3)徐悲鸿“离开北平南下”,齐白石赠画赋诗并附字,其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 分) (4)当年徐悲鸿聘请齐白石担任大学教授曾引起轩然大波;近年武侠小说作家金庸被聘请 为浙江大学文学院长、博士导师,超女李宇春登上北大百年讲堂也曾引起激烈争论。对此, 请结合文本,简要谈谈你的看法。(8 分) 参考答案:(1)(5 分)B(3 分) D(2 分)C(1 分)(A.“贯彻了写实主义原则” “是一 个在艺术上墨守成规,具有鲜明个性、敢于创新的人”是徐悲鸿对艺术学院教员的希望;另 外,齐白石画作也不都“贯彻了写实主义原则”;C.“顶峰”之说不符原文,也不合事理;E. 本文重点表现徐悲鸿是齐白石的“知己”。) (2)①欣赏齐白石的画作及艺术见解,三次邀请出身低微齐白石担任北平大学艺术学 院教授;②为扩大齐白石的影响,说服中华书局的主要负责人出版了《齐白石画集》,亲自 编辑幷写序评价;③徐悲鸿携带齐白石的作品到欧洲举行巡回展,让欧洲更多的国家认识和 了解了中国的大画家齐白石和他的作品。(每点 2 分) (3)①画中扶杖老人是齐白石自况,诗中说的徐熙以其姓徐暗喻徐悲鸿,以此表明了 两人的知己关系;②齐白石通过画和诗,表达了对徐悲鸿“三顾茅庐”的感激和他们再难相 26 聚的伤感;③诗后附字含蓄表达了对“知己”徐悲鸿南下境遇的忧虑,诗画及附字表现了二 人深厚的友情。 (4)观点一:大学应当“兼容并包”,大学讲堂也应有“通俗”的一席之地。 ①大学应该具有与时俱进的胆魄和兼收并蓄的胸襟,始终与大众同行,与时代同行。 ②学术、文化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通俗流行文化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能给校园增 添一种新鲜与活力。③今天通俗的东西,也许就是未来的艺术珍品,大学应有阔达的胸襟和 独特的眼光,包容和接纳它们,为其提供展示的舞台。 观点二:大学讲堂是教学和学术研究的圣殿,还是远离通俗的东西为好。 ①大学应坚守其精神和价值观的独立性和神圣性,远离通俗流行的东西能避免受到冲击 和影响。②通俗流行文化大多无深刻内蕴,缺少长久生命力,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和文化的洗 礼。③通俗流行文化登上大学讲堂可能冲击学术研究,会破坏严谨之风,助长浮躁之风。 三、(哈尔滨市第六中学 2011 届第二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4)题。 ①我是一个不善于讲话的人,唯其不善于讲话,有思想表达不出,有感情无法倾吐,我 才不得不求助于纸笔,让在我心上燃烧的火喷出来,于是我写了小说。 ②我不是文学家,但是我写作了五十多年。每个人会从不同的道路接近文学。我从小就 喜欢读小说,有时甚至废寝忘食,但不是为了学习,而是拿它们消遣。我做梦也想不到自己 会成为小说家。我开始写小说,只是为了找寻出路。 ③我出身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僚地主的大家庭,在二三十个所谓“上等人”和二三十个所 谓“下等人”中间度过了我的童年,在富裕的环境里我接触了听差、轿夫们的悲惨生活,在 伪善、自私的长辈们的压力下,我听到年轻生命的痛苦呻吟。 ④我感觉到我们的社会出了毛病,我却说不清楚病在什么地方,又怎样医治,我把这个 大家庭当作专制的王国,我坐在旧礼教的监 牢里,眼看着许多亲近的人在那里挣扎,受苦, 没有青春,没有幸福,终于惨痛地死亡。他们都是被腐朽的封建道德、传统观念和两三个人 一时的任性杀死的。我离开旧家庭就像摔掉一个可怕的黑影。我二十三岁从上海跑到人地生 疏的巴黎,想找寻一条救人、救世,也救自己的路。说救人救世,未免有些夸大,说救自己, 倒是真话。当时的情况 是这样:我有感情无法倾吐,有爱憎无处宣泄,好像落在无边的苦 海中找不到岸,一颗心无处安放,倘使不能使我的心平静,我就活不下去。一九二七年春天 我住在巴黎拉丁区一家小小公寓的五层楼上,一间充满煤气和洋葱味的小屋子里,我寂寞, 我痛苦,在阳光难照到的房间里,我想念祖国,想念亲人。在我的祖国正进行着一场革命与 反革命的斗争,人民正在遭受屠杀。在巴黎掀起了援救两个意大利工人的运动,他们是沙柯 (N.Sacco)和樊宰底(B.Vanzetti),他们被诬告为盗窃杀人犯,在美国麻省波士顿的死 囚牢中关了六年,在我经常走过的街上到处张贴着为援救他们举行的“演讲会”、“抗议会” 的海报。我读到所谓“犯人”之一的樊宰底的“自传”,里面有这样的话:“我希望每个家庭 都有住宅,每个口都有面包,每个心灵都受到教育,每个人的智慧都有机会发展。”我非常 激动,樊宰底讲了我心里的话。 ⑤我的住处就在先贤祠(Pantheon)旁边,我每天都要经过先贤祠 ,在阴雨的黄昏, 我站在卢梭的铜像前,对这位“梦想消灭压迫和不平等”的“日内瓦公民”诉说我的绝望和 痛苦。回到寂寞冷静的屋子里,我坐下来求救似地给美国监狱中的死刑囚写信(回信后来终 于来了,樊宰底在信中写道:“青年是人类的希望。”几个月以后,他给处死在电椅上,五十 年后他们两人的冤案才得到昭雪。我在第 一本小说《灭亡》的序上称樊宰底做我的先生)。 就是在这种气氛、这种心情中我听着巴黎圣母院(NotreDamedeParis)报告时刻的沉重的钟 27 声,开始写下一些类似小说的场面(这是看小说看多了的好处,不然我连类似小说的场面也 写不出),让我的痛苦,我的寂寞,我的热情化成一行一行的字留在纸上。 ⑥我过去的爱和恨,悲哀和欢乐,受苦和同情,希望和挣扎,一齐来到我的笔端,我写 得快,我心里燃烧着的火渐渐地灭了,我才能够平静地闭上眼睛。心上的疙瘩给解开了,我 得到了拯救。 ⑦这以后我一有空就借纸笔倾吐我的感情,安慰我这颗年轻的孤寂的心。第二年我的处 女作完成了,八月里我从法国一座小城沙多—吉里把它寄回中国,给一个在上海开明书店工 作的朋友,征求他的意见,我打算设法自己印出来,给我的大哥看(当时印费不贵,我准备 翻译一本小说卖给书店,拿到稿费来印这本书)。等到这年年底我回到上海,朋友告诉我, 我的小说将在《小说月报》上连载,说是这份杂志的代理主编叶圣陶先生看到了它决定把它 介绍给读者。《小说月报》是当时的一种权威杂志,它给我开了路,让我这个不懂文学的人 顺利地进入了文坛。 (选自《巴金自传个人自传》,有删改) (1)下列文章信息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巴金是一个不善于 讲话的人,言不由衷,感情不能表达出来,苦恼之余不得不求助 于笔纸。 B.作者出身在富裕的家庭,亲眼看到了老百姓的生活状况,看到了社会的黑暗,萌发 了救人、救世、救自己的思想。 C.巴金从小就喜欢小说。写了五十年,最终成为小说家。 D.先贤祠旁的生活经历,激发了作者写作的热情,写出了第一部小说《灭亡》。 E.叶圣陶慧眼识才,对巴金顺利走上文坛给予了非常大的帮助。 (2)文章的开头说“有思想表达不出,有感情无法倾吐……于是我写了小说”,请根据全文 内容分析作者所说的“思想”和“情感”的具体内涵。(6 分) (3)请从写作技巧的角度对文中 1927 年在巴黎生活细节的描写作简要赏析。(6 分) (4)作者在第④段中说“想找寻一条救人、救世,也救自己的路”,接着又说“说救人救世, 未免有些夸大,说救自己,倒是真话”。但事实上巴金的文学创作不仅拯救了自己,也确实 起了“救人救世”作用。如何理解“救自己”与“救世界” 的关系。(8 分) 参考答案: (1)选 C 得 3 分,选 A 得两分,选 E 得 1 分 解析:A.说巴金“言不由衷”不妥;C.巴金“喜欢读小说” “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成为 小说家。我开始写小说,只是为了找寻出路。”E.“非常大”程度太深。 (2)作者所说的思想和情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束缚人们思想与戕害人们心灵的封建道 德和封建礼教的极端憎恶;二是寻找到拯救自己、拯救亲人、拯救世界的急切心情与真实情 感。 (3)主要运用了对比与烘托的手法。(2 分)①自己的苦闷与国内革命的火热对比,增加了 作者内心的痛苦。(2 分)②以冷清、寂静的环境描写烘托我内心的寂寞,表现我的绝望和 痛苦。③用巴黎援助意大利工人的运动正面烘托了自己的斗志与激进的热情。(②③答出任 何一点得 2 分) (4)示例一:只有拯救自己才能拯救世界。巴金走出富裕的家庭,走上了寻求拯救自我灵 魂的道路,使得自己不断清醒、不断理性地用自己的激情完善 了自我;在“救自己”的过 程中,巴金也用文学唤醒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国民众,让他们认识到了封建思想对自己的毒害 28 和压迫。 示例二:有拯救世界的理想才能有拯救自己的行为。巴金正是因为有拯救长期被封建礼 教戕害的中国民众的宏伟志向,才有了走出富裕家庭、走出国门的实际行动,去寻找自身的 革新。而在实 现“救世界”理想的过程中,巴金通过一系列活动完成了自我灵魂的救赎。 四、(宁夏银川一中 2011 届高三第五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丰子恺究竟为今天画了什么 胡晓明 上海图书馆邀请我来讲“丰子恺为我们今天画了什么”。这个话题很好。作为一位画家, 他笔下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风景,都饱含着他看世界的一种眼光,饱含着他对生活的一种 理解,饱含着他对人生的一些非常真挚的感动。 看到丰子恺的画,觉得心一下子就被融化了。画面那么简单,那么写意,但是有浓浓的 意思。你看,天渐渐黑下来了,那痴痴地等着主人回家的小狗,都伏在门边睡着了。在另一 幅画中,丰子恺画了一个在沸腾的汤水里面挣扎的黄鳝,肚子成一个弓形,高高地拱起,黄 鳝宁可让它的头烧焦,尾烧烂,但是它要保护肚子,为什么呢?那是因为肚子里面还有一个 小生命呀!在丰子恺的画中,能看到动物身上伟大的善良,对弱小生命的爱护,能看到一个 个丰盈灵妙的世界,每一棵小草,每一根杨柳枝,都是那样的有生命、有感觉、有情义,这 是古代的一种哲学——“万物有情”,现在很多人都抛弃了这种观念。 丰子恺为我们究竟画了什么?我的回答是他画出了人心、人性、人道、人情,画出了文 明的基本价值。画出来这些东西,就很了不起。 中国的文明是一个非常有力量的文明。丰子恺的画背后有一只柔软、轻盈、美妙的手, 像小孩子稚嫩的小手,传送富于人心、富于人道的生命气息。中国的文明靠什么传承?就靠 一代一代的中国人,像丰子恺这样的中国人,只要他们还在,中国文明就不会死。 有人说,丰子恺的东西很软弱,是不能去和日本人抵抗的东西。其实从长久的观点看, 中国文明的特点是和平、善良、纯真,这样一种文化具有长久的生命,其意义不亚于拿起机 关枪去和日本人对抗,它同样是一种抵抗,是文明对野蛮的抵抗。 像丰子恺这样的艺术家在今天已经成为遥远的绝响。他并不是完全为了艺术,或者说是 笔墨,或者是某种色彩,他不是追求一种风格,一种形式,更不是追求一种话语权,或者是 西方艺术的一些标准、时尚流行的符号,他的艺术是一种有生命担当的艺术。 丰子恺的作品,具有跟当代艺术不一样的概念,这样的艺术不能简单地用所谓“艺术追 求创新”的标准来看待。这是一种具有古典圣贤心灵的艺术,每一幅画的背后,都有一种做 人的精神,有一种很高的境界。在这样一种境界下面,艺术就会流露出生命的情调和艺术的 丰姿,不像我们后代的人去玩艺术或者去游戏艺术。 丰子恺的文字有一种非常独特的美,他的文字很轻松,很温馨,有一种江南的气味,是 一种宁静的、没有火气的、很温厚的气息。江南文化有一个特点叫做“水做的男人,花一样 的女人”,江南水乡多,水很多,水多就是柔,有一种轻轻淡淡的,春天或初夏的气息。 老子的道德经里面说“上善若水”,道家讲最好的心境就像水一样,水是最高的善,水 是最高的境界,水是最不固执的,到哪里就随什么样的形状,到方就是方,到圆就是圆,水 是最包容的。丰子恺的艺术像水,他画画的时候,用的笔是毛笔,温厚的味道就出来了。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幅关于都市文明的画,他画的大概是上海,人与人之间有一神非常 大的距离,本来是隔壁邻居,用了很大的铁栏杆,还是带刺的。丰子恺的画追求温暖的人情, 在人心沙漠化的城市文明当中,追求诚挚的心灵沟通,人性的温暖。 29 丰子恺还有一幅“阿宝做媒人”的画,画的是“软软新娘子,瞻瞻新官人,宝宝做媒人”。 素材源自丰子恺的大女儿阿宝很小的时候,喜欢牵着弟弟瞻瞻、妹妹软软的手玩做媒人的游 戏。离上海华东师大很近的地方有一个茶城,,茶城一个礼品店有丰子恺和李叔同的仿真作 品卖,大概一两百块钱。有一天我去买礼品,恰好碰见一件让我很惊讶的事。那天我看到一 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哦,这不是阿宝么!”确实是阿宝,在那里签名售画,一低头,一举 首之间,恍然就是她小时候的神情。这是丰子恺艺术了不起的地方,很传神,他能够把小孩 子的神态抓住,而且保留下来。七八十年后,小孩已成老妇,那神态我们还可以在我们生活 当中,活生生地感触到,这时我觉得丰子恺离我们非常近。 (选自《名人传记》2009 年第 10 期)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文中“中国的文明是一种非常有力量的文明”同“中国文明的特点是和平、善良、 纯真”有看似矛盾冲突的地方。 B.丰子恺画中在沸腾的汤水里面挣扎的黄鳝宁可让它的头烧焦,尾烧烂,但是它要弓 起肚子,保护肚子里的小生命,这给人心灵以极大的震颤。 C.世界万物有情有义,丰子恺的画中每一棵小草,每一根杨柳枝都是有生命、有感觉、 有情义的,这是古代“万物有情”哲学观念的体现,现在很多人都推崇这种观念。 D.文中说丰子恺画的背后有一只柔软、轻盈、美妙的手,像小孩子稚嫩的小手,意思 是说丰子恺的画还有些稚嫩。 E.从丰子恺的画中可以捕捉到他看世界的眼光,体会到他对生活的理解,观察出他对 人生的感动。 (2)为什么说“丰子恺的艺术像水”呢?请简要分析。(6 分) (3)文中提到“阿宝做媒人”的画主要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回答。(6 分) (4)文中“像丰子恺这样的中国人,只要他们还在,中国文明就不会死’’这句话带给你什 么样的联想和启示?(8 分) (1)BE 解析:考查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 项不矛盾,前者指中国文明的历史悠久, 生命力强,影响力大;后者指文明的特点是温文尔雅的,具有长久的生命力;C 项不合原文 “现在很多人都抛弃了这种观念”的意思;D 项“像个小孩子的嫩手”是用来比喻丰子恺画 的“柔软、轻盈、美妙”的风格特点,不是指作品稚嫩。 (2)这是用比喻的说法来表达丰子恺绘画的风格。因为水是最高的善,水是最高的境界, 水是最不固执的,水是最灵动的。这样的艺术是具有古典圣贤心灵的艺术,每一幅画的背后, 都有一种做人的精神,有一种很高的境界,有着生命的情调和艺术的风姿。 解析:考查对文中重点语句的理解,对文中重要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丰子恺的艺术像水 首先用比喻手法揭示出丰子恺绘画艺术的特点。在本段对,有大量对水的特征的描述,根据 这些描述,再结合丰子恺艺术的特点,将其中的关系揭示出来即可。 (3)用来赞美丰子恺形象传神的绘画艺术。他能够把小孩子的神态抓住,而且保留下来。 “阿宝做媒人”这幅画中阿宝的原型阿宝在七八十年后,已由小孩变成老妇,可是那画中的 神态我们还可以活生生地感触到。 解析:考查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文中提到“阿宝做媒人”的画是在全文 最后一段,举这个事例是为了用来赞美丰子恺形象传神的绘画艺术,稍作具体分析即可。 (4)丰子恺绘画的艺术感染力强,“看到丰子恺的画,觉得心一下子就被融化了”。丰子恺 30 了不起的地方就是画出了人心、人性、人道、人情,画出了文明的基本价值。他的作品的传 承,就是文明的传承。因此作者说“像丰子恺这样的中国人,只要他们还在,中国的文明就 不会死”。只要像丰子恺这样的中国人在,中国的文明就会一直传承下去。作者高度评价了 丰子恺。 我们现在知道的一些艺术推崇创新,割断传统,一味趋新,将东方心灵加以埋葬。艺术 界有很多这样的问题,大量的泡沫,没有真正的精神艺术,是靠市场、靠炒作、靠一些虚拟 的价值,把艺术作品看成股票一样去炒作它,让它变得值钱。泡沫是什么?一旦发现内涵是 空洞的,最终都会破灭。我们真正呼唤和推崇的还是像丰子恺这样的大家。 解析:考查探究文本中的重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探究题,最关键的在于 基于文本的主体内容和文体特点,发表独具个性的看法和观点。切忌背离文本,一味拔高式 的高谈阔论。同时,把握题干中的主体要求,以题干的“题眼”为解题的突破口,联系具体 文本内容,作为展开探究的论据式支撑。最重要的,是必须鲜明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观 点句具有鲜明性、准确性、概括性。论述部分做到条分缕析,层次清楚。探究题答案不唯一, 只要能够从文本出发,提出观点,表明态度,自圆其说即可。 (海口市 2012 高考调研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有个搞笑的大师叫启功(节选) 文晓方 启功先生扬名不在于他是雍正皇帝八代玄孙,也不在他是北京师范大学的资深教授,在 于他的书法艺术、古代书画碑帖鉴定和古文学研究。在这几个领域中,除了给人庄重深厚严 谨脱俗感觉之外,和搞笑没有什么关系。不过启功老爷子确实搞笑,太搞笑了。 一、和自己搞笑 启功先生 2005 年去世,在结发妻子于 1975 年病逝不久,也就是他六十六岁时,自撰墓 志铭:“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 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 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没有人像启功那样,提前 27 年用搞笑的打油 诗给自己盖棺定论,如今这打油诗一样的墓志铭永久地凿刻在先生的墓碑上了。 说到死,就有鬼,鬼文化也是国学中的一大块。长江边上丰都鬼城也越来越火爆,不知 先生是否去过丰都鬼城,但是他和鬼也搞笑,有诗曰:“昔有见鬼者,自言不畏葸,向他摆 事实,向他讲道理,你是明日我,我是昨日你,鬼心大悦服 ,彼此皆欢喜”。一个“明日我” “昨日你”,把永不同轨的阴阳两界炫耀成一道彩虹。 身为雍正皇帝八代孙,启功先生拒绝爱新觉罗之姓,说爱新觉罗根本不是姓,是前清满 族人部落的称呼,相当于现在住宅小区的称谓,坚持自己:“姓启名功”。凡有不明事理写信 曰“爱新觉罗 •启功收”者,一律不开封,并在信封上赫然写着“查无此人,敬请退回”, 有好事者究问为什么,答曰:“不信,请人去派出所户籍处查,保证无此人”。 二、和工作搞笑 大学党组织积极发展党员,某教授申请加入,组织上准备接受他,想通过他来做老师们 的思想工作,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有领导走访启功先生征求意见。先生若有所思,没有对 某教授给予正面点评,反面娓娓道来:“本来一棵树上好好待着几只鸟,结果树上不见得多 了一只鸟,而可能所有鸟都飞走了”,来人遂心领神会去也。 启功先生从一职位上退下,竞争上岗的人数不少,替补人选一时难以定夺。相关领导问 先生意见,先生本不想介入此事,半开玩笑回说:“不如抓阄。”一位竞争者听说后颇为不满, 31 连夜造访质问:“如此大事怎能玩笑对待,岂不对我等太不尊重了吗?”颇有兴师问罪之状。 先生立马回答:“怎么能说不尊重?西藏达赖、班禅转世不也要通过金瓶掣签这种抓阄方式 来决定吗?”来者一时语塞,只好寒喧而去。 三、和学生搞笑 文革后北师大第一批研究生毕业,几个同学去拜访启功先生。一位四川籍同学说回四川 大学谋职,先生自告奋勇说可以写一封推荐信,说着就退到小书桌提笔铺纸写起来。同学们 继续聊天,没几句,先生已经写好。展开一读,竟是一片古朴典雅语言精美朗朗上口的骈体 文,在座同学无不惊呼赞叹。先生徐徐说道:“这没什么,是我的强项,其实我最适合做一 名专起草文书的僚员”。 一个博士毕业生回忆:1991 年 1 月 17 日,美国向伊拉克宣战,是日正逢我博士论文答 辩。答辩席上坐着北大、中国社科院的名流,气氛紧张,他不禁手心出汗。启功先生第一个 向我提问,但却很突兀:“打起来没有啊?”,我答:“打起来了!”,全场哄堂大笑,气 氛活 跃,我也为之精神一振,对答如流,顺利过关。先生这也许叫玩世,但我理解先生,他把这 些都视为仪式,在他内心深处有着真正的严肃 。 四、和病痛搞笑 先生晚年,多有病痛,颈椎骨质增生导致头晕,开始不大去医院,一旦去了,搞笑打油 诗也就来了。《沁园春•病》: 旧病重来,依样葫芦,地复天翻。怪非观珍宝,眼球震颤;未逢国色,魂魄拘挛。郑重 要求,“病魔足下,可否虚衷听一言?亲爱的,你何时与我,永断牵缠?”多蒙友好相怜, 劝努力精心治一番。只南行半里,首都医院,纵无特效,姑且周旋。奇事惊人,大夫高叫: “现有磷酸组织胺。别害怕,虽药称剧毒,管保平安。” 后来做了颈椎牵引术,躺在牵引床上,又作西江月:“七节颈椎生刺,六斤铁饼栓牢。 长绳牵系两三条,头上几根活套。虽不轻松愉快,略同锻炼晨操。洗冤录里每篇瞧,不见这 般上吊。 启功先生也被人们称为大师,不知道值几多金银。每当听到有人尊称他“大师”,便说:“你 们少说了一个‘反犬旁’。我是那个‘狮’。”说完向人做狮吼状。在我看来,他给后世留下 了一片无边的心海和众多灿烂的汉字书法,而不是许多是是非非! (选自《读者》2009 年第 9 期) (1)下列对本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A.启功先生是清朝皇族后裔,同时也是书法家、古代书画碑帖鉴定和古文学研究专家, 更是一个具有幽默感的老人。 B.启功先生和鬼搞笑的那首诗,表现了先生对鬼神的质疑与反对,表现了其不信鬼神 的坚定的唯物主义立场。 C.启功先生用树上的鸟的例子,委婉地表达了他并不赞同吸引某教授进入党组织的意 见,可见启功先生的“搞笑”也是有原则性的。 D.启功先生并不看重权势地位,同时他也曾用“金瓶掣签”的例子语重心长地劝诫过 一些有情绪的同事,最后同事心悦诚服地接受了他的意见。 E.启功先生给我们留下来的不仅仅是他学术上的巨大成就,更有其对世、对事、对己、 对人的种种态度,这种精神上的财富,更加值得我们珍惜。 (2)从启功先生自撰墓志铭里,体现出先生的哪些性格特征?(6 分) (3)文章中说,“但我理解先生,他把这些都视为仪式,在他内心深处有着真正的严肃”, 32 请简述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6 分) (4)从文章所写的启功大师“搞笑”的这些生活片段中,你有没有受到一些启发呢?请任 选一两点简要作答。(8 分) 参考答案: (1)BD(B 项中“表现了先生对鬼神的质疑与反对,表现了其不信鬼神的坚定的唯物主义 立场”不恰当,应为“表现了先生风趣幽默、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D 项中“同事心悦诚 服地接受了他的意见”错误,因为同事只是“一时语塞,无奈寒暄而去”,并未“心悦诚服 地接受了他的意见”) (2)幽默谦虚,真实客观,豁达真诚。(概括 3 分,举例分析 3 分) (3)在启功先生看来,形式上的庄重严肃,并不能等同于内心深处的重视,一个人内心真 正重视一件事,并不一定非得讲究过于严格的形式。这实际上是启功先生重内容不重形式的 一种洒脱。 (4)可以写启功先生豁达胸怀、风趣幽默、关心学生、淡泊名利、积极乐观等方面,不需 面面俱到,只谈一两点即可。 【课堂限时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记傅雷 杨绛 说起傅雷,总不免说到他的严肃。有一次,几个客人在客厅里谈得热闹,阵阵笑声,傅 雷自己也正笑得高兴。忽然他灵机一动,蹑足走到通往楼梯的门旁,把门一开,只见门后哥 哥弟弟背着脸并坐在门槛后面的台阶上,正缩着脖子笑呢。傅雷一声呵斥,两个孩子在登登 一阵凌乱的脚步声里逃跑上楼。梅馥忙也赶了上去。在傅雷前,她是抢先去责骂儿子;在儿 子前,她却是挡了爸爸的盛怒,自己温言告诫。等他们俩回来,客厅里渐渐回复了当初的气 氛。但过了一会儿,在笑声中,傅雷又突然过去开那扇门,阿聪、阿敏依然鬼头鬼脑并坐原 处偷听。这回傅雷可冒火了,梅馥也起不了中和作用。只听得傅雷厉声喝,夹杂着梅馥的调 解和责怪:一个孩子想是哭了,另一个还想为自己辩白。傅雷回客厅来,脸都气青了。梅馥 抱歉地为客人换上热茶,大家又坐了一会儿,辞出,不免叹口气:“唉,傅雷就是这样!” 有人说傅雷“孤傲如云间鹤”;傅雷却不止一次在钟书和我面前自比为“墙洞里的小老 鼠”。傅雷的自比,乍听未免滑稽。但傅雷这话不是矫情,也不是谦虚。我想他只是道出了 自己的真实心情。傅雷曾告诉我们:某某“朋友”昨天还在他家吃饭,今天却在报纸上骂他。 这种事不止一遭。傅雷讲起的时候,虽然眼睛里带些气愤,嘴角上挂着讥诮,总不免感叹人 心叵测、世情险恶,觉得自己老实得可怜,孤弱得无以自卫。他满头棱角,动不动会触犯人; 又加脾气急躁,止不住要冲撞人。他知道自己不善在世途上圆转周旋,他可以安身的“洞穴”, 只是自己的书斋;他也像老鼠那样,只在洞口窥望外面的大世界。他并不像天上的鹤,翘首 云外,不屑顾视地下的泥淖。傅雷对国计民生念念不忘,只潜身书斋,作他的翻译工作。 傅雷爱吃硬饭。他的性格也像硬米粒儿那样僵硬、干爽;软和懦不是他的美德,他全让 给梅馥了。朋友们爱说傅雷固执,可是我也看到了他的固而不执,有时候竟是很随和的。他 有事和钟书商量,尽管讨论得很热烈,他并不固执。他和周煦良同志合办《新语》,尽管这 种事钟书毫无经验,他也不摈弃外行的意见。他有些朋友批评他不让阿聪进学校会使孩子脱 离群众,不善适应社会。傅雷从谏如流,就把阿聪送入中学读书。 33 一九五四年在北京召开翻译工作会议,傅雷未能到会,只提了一份书面意见,讨论翻译 问题。傅雷信手拈来,举出许多谬误的例句;他大概忘了例句都有主人。他显然也没料到这 份意见书会大量印发给翻译者参考;他拈出例句,就好比挑出人家的错来示众了。这就触怒 了许多人,都大骂傅雷狂傲。平心说,把西方文字译成中文,至少也是一项极繁琐的工作。 译者尽管认真仔细,也不免挂一漏万,译文里的谬误,好比猫狗身上的跳蚤,很难捉拿净尽。 假如傅雷打头.先挑自己的错作引子,或者挑自己几个错作陪,人家也许会心悦诚服。假如 傅雷事先和朋友商谈一下,准会想得周到些。 傅雷对于翻译工作无限认真,不懈地虚心求进。他经常写信和我们讲究翻译上的问题, 具体问题都用红笔清清楚楚录下原文。傅雷从不自满——对工作认真,对自己就感到不满。 他从没有自以为达到了他所悬的翻译标准。他曾自苦译笔呆滞,问我们怎样使译文生动活泼。 他说熟读了老舍的小说,还是未能解决问题。我们以为熟读一家还不够,建议再多读几家。 傅雷怅然,叹恨没许多时间看书。有人爱说他狂傲,他们实在是没见到他虚心的一面。 傅雷翻译传记的时候,是在“阴霾遮蔽整个天空的时期”。他要借伟人克服苦难的壮烈 悲剧,帮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他要宣扬坚忍奋斗,敢于向神明挑战的大勇主义。可是,智 慧和信念所点燃的一点光明,敌得过愚昧、褊狭所孕育的黑暗吗?对人类的爱,敌得过人间 的仇恨吗?向往真理、正义的理想,敌得过争夺名位权利的现实吗?为善的心愿,敌得过作 恶的力量吗?傅雷连同他忠实的伴侣,竟被残暴的浪潮冲倒、淹没。傅雷已作古人,人死不 能复生,可是被遗忘的、被埋没的,还会重新被人记忆起来,发掘出来。 (本文有删改) 一九八 0 年十一月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A.傅雷两次偷偷打开门阻止孩子偷听大人讲话,呵斥赶跑他们,表明了他的严肃,是 一位不折不扣的严父。不过这也表现了傅雷的孩子气。 B.梅馥一面抢先责骂儿子,一面挡住丈夫的盛怒,温言告诫。这些都表明她在教育孩 子的问题上,与傅雷在本质上相同,只是策略不同。 C.杨绛对傅雷在北京翻译工作会议时大挑别人翻译谬误的做法提出委婉的建议,认为 他的做法过于直接,应该先从自身去挑毛病。 D.在听从了我们的建议后,傅雷熟读老舍的小说来使自己的译文生动活泼,可惜没有 再多读几家书,以致未能解决译笔呆滞的毛病。 E.本文通过记述和傅雷共同度过的时日,择取一件件生活小事,让我们感受到一个真 实而生动的翻译家形象,也让我们反思那段惨痛的历史。 (2)傅雷为什么自比为“墙洞里的小老鼠”?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6 分) (3)朋友们爱说傅雷固执,杨绛却认为他很随和;有人爱说傅雷狂傲,杨绛却说他虚心, 这矛盾吗?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 (4)在文革初期,傅雷不堪受辱,以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有人认为傅雷应该忍受委屈活 下来,这样会翻译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你对此是如何看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 由。(8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5~8 题。 别忘了农村“80 后” 赵丰 在对“80 后”的众多评论中,人们往往只看到城市的“80 后”而忽略了农村的“80 34 后”——他们既和城市的“80 后”大不相同,也和农村的“70 后”相去甚远。 农村“80 后”不自我 社会学家分析“80 后”时,很喜欢用“独生子女”来描述这一代人,并认为“独生子 女”独特的成长环境,对他们形成“叛逆”的思想起了重要作用。然而,农村部分“80 后” 有兄弟姐妹,这些人的幼年并不孤单,他们不缺少玩耍的伙伴,也不缺少一起干活的伙伴。 在社会学家看来,自我、情绪化、颠覆性是“80 后”的普遍标志。实际上,农村“80 后”由于过惯了艰苦生活,很早就知道上学、干活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在大学校园里,最保 守、最传统的学生往往就是来自农村的学生,他们大多刻苦学习,践行着父辈的教诲。走出 农村、山沟,就是他们最朴实、最原始的动力。那些没有考上大学和过早失学的农村“80 后”,离开学校马上投身到农活中,或成为民工大军中的一员进入城市,在各种各样的工地 挥洒汗水。他们年轻,上过几年学,比起他们的父母,他们是属于有知识(知识在农村有时 仅仅指识字)的一代,在他们身上看不到颠覆,看到的是勤劳和责任。 民工的“城市化冲动” 根据年龄划分,中国改革开放近 30 年来,形成了两代农民工。 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中的“80 后”越来越多。他们是伴随中国改革开 放成长的一代,基本没有务农经历,受教育程度较高;第一代农民工普遍将谋生、赚钱作为 第一目标,新生代农民工则还有“享受现代生活”等目的,部分人开始试着去认同流入的社 会,如参加当地社会组织的一些集体活动,加入当地一些社会组织等;他们对家乡的乡土认 同在减弱,对农活没兴趣,对农村的一些习惯和传统不认可,甚至持批评态度。总之,他们 具有更多的“城市化冲动”。 新一代农民工逐渐习惯城市的繁华和快节奏的生活,难以忍受农村贫穷和慢节奏的生 活。虽然自己的“根”在农村,却与农村生活格格不入,这常使他们尴尬。 “我不是来赚钱的” 据统计,在珠三角地区,“80 后”已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其中,以挣钱为目的的人只 占 18.2%,而选择“刚毕业,出来锻炼自己”“想到外面玩玩”“学一门技术”和“在家 乡没意思”的人共占 71.4%。 广东省东莞市一家制衣厂的女老板,2006 年新招了一个年轻杂工。小伙子刚满 20 岁, 是一个没在厂里干过的“生手”。他经常在上班时间跟车间里的其他工人聊天,老板告诫他: “不要影响大家干活。”没想到,小杂工毫不含糊地回答:“我又不是来赚钱的。我妈说了, 没钱了让我管家里要。你这几百块钱根本养不活我。”工人“不是来赚钱的”,“扣工 资”“开除”等惩罚很难约束他们。“我真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这位老板苦恼地说。 这种现象在珠三角地区很普遍,制衣厂老板和她朋友的工厂每年都要招很多这样的“生 手”,这些“生手”几乎都是 1985 年以后出生的,老板们习惯把这批生于 20 世纪 80 年代 的工人叫“八字头”农民工。与“老”农民工相比,“八字头”农民工一是不能吃苦,二是 对自身权益有了更高要求,仅仅提高工资已吸引不了他们,他们还要求更多的闲暇时间、城 市的娱乐方式以及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等等。对老板来说,这些新变化无疑对他们过去的 管理方式提出了挑战。 “八字头”农民工中不乏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也是惟一的“宝贝疙瘩”。尽管在户口 本上他们仍是农民身份,但其中相当多的人从来没有接触过农业生产劳动。 难以融入城市社会 在“七字头”和“六字头”农民工看来,工作只有“挣多挣少”的区别,而“八字头” 35 农民工已开始寻找更好的个人发展机会。 然而,现存的户籍管理城乡分治的二元制结构,使这些进城工作、生活的外来青年,难 以真正融入到城市的主流社会中,甚至出现了一系列的不适应状况。2006 年,一项针对在 杭州务工青年的调查显示,超过五成的被调查者对“新杭州人”的身份缺乏认同感,认为自 己“和杭州本地人不一样”。许多青年外来务工人员自 18 岁离家,到杭州打拼 10 余年,即 使已在杭州安家,仍坚称自己“不算杭州人”。 由于收入不高,“八字头”农民工的生活方式依旧节俭,吃饭、住房占据了他们“日常 开支”的第一、第二位。令人意外的是,占据第三位的竟是“买衣服”。“寄钱回老家”的 意向逐渐被抛在后头。一些专家分析,外来务工人员进城后,其生活方式在有意无意间逐渐 向城市靠拢,在言行、衣着上的城市化,显示了他们适应城市的主动性。不过,受种种因素 的局限,青年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仍显得贫乏而单调,“看电视、影碟”是他们首选的业余 活动,“读书看报”居其次,还有人选择“待在寝室,睡觉发呆”…… 由于工作、生活、社交方面的局限,青年民工对城市人的看法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如有的青年外来务工人员明确表示,杭州市民“排外、冷漠、看不起外地人”,这无疑也加 大了他们适应城市生活的困难。 5.人们对于“80 后”的观察评论中有哪两个显著特点? 6.根据文本,简述文中的调查结论。 7.请用自己的话阐释“他们既和城市的‘80 后’大不相同,也和农村的‘70 后’相去甚 远”。 8.本文为调查报告,请简要回答本文的写作特色。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2 题。 人站在传统上,内心才会深刻(节选) 广州日报:在都市忙碌浮躁的生存状态下,你怎么能写出那么清新淡雅的文字? 林清玄:其实,这是从我个人的需求出发的。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家里很穷,跟一般 年轻人一样,一心想要成功,想要追求更好的生活。在当时看来,所谓成功就是成为有钱、 有权、有影响力的人。后来,我在报馆工作,又做了报社主管;还在电视台主持节目;文章 也受到很多人的欢迎,书很畅销。按照世俗的眼光来看,我应该是蛮成功的。但当时我并不 快乐也不满足。于是,我开始思考成功的意义何在。慢慢地,我发现,如果成功却失去快乐, 这种成功还不如不要。在都市中努力拼搏的人们一心只顾着赚钱,一味追求物质和现实的享 受,其实内心充满迷惘。所以只能说是我个人需求正好迎合了当时人们的需求。 广州日报:你一直处于非商业性的写作状态,但作品一直热卖,对此,你自己有什么看 法? 林清玄:作品能受到什么样的理解或欢迎,是没办法预期的。我举个例子,去年下半年, 深圳一所小学的校长写信邀请我前去演讲,因为小学课本里选了我三篇文章。当时我很感动, 20 多年前写那三篇文章时根本不会想到它会入选小学课文,也不会想到小学生们希望我前 去演讲。在创作时,你可以掌握的,只是自己作品的方向。 广州日报:你的作品常常涉及茶道和佛教智慧,这跟周作人的作品似乎有相似之处? 林清玄:某些部分有相似,但实际上很不同。我读过周作人的全集,也很喜欢他的文章, 但我没有受到他的影响。他太喜欢掉书袋,自己的意见只有一点点;另外,他的文字也没有 伸缩性,一般都只有短短的几百字。我呢,不喜欢掉书袋,自己不感动的东西不会去写。 广州日报:那么,哪些作家对你的影响比较大? 36 林清玄:在中国作家里,苏东坡对我影响最大,还有辛弃疾、杜牧、李白等,他们都是 些潇洒自在的人。苏东坡的作品里有很多生活的元素,而且,不管处在什么状态下都能写出 好文章。另外,在外国作家里,泰戈尔、纪伯伦、惠特曼等对我影响也比较大。我喜欢的作 家和作品有三个特点:一是比较生活化;二是有点自由派;三是有些哲学和思想,而不是纯 粹好看而已。当然,我并不是刻意去学习他们,而是他们慢慢对我形成了影响——写生活的、 自由的、浅显的东西。我觉得文章应该很浅白,在浅白中有感动、向往等美好的东西。 广州日报:近些年,国学热逐渐升温,一些地方还会给学生举行开笔礼啊之类的传统仪 式,你怎么看? 林清玄:我觉得这些都是好事啊,人应该站在传统上,内心才会深刻,才会有信心。如 果完全放弃传统,我们就无法理解到生活中深刻的部分,就会缺乏自信。不过,一个教授在 中央台讲《论语》竟然可以引起那么大的轰动,我开始觉得不可理解。这可能是传统文化在 承续的过程中曾经有过一段断层,是压抑太久之后的爆发。 广州日报:记者生涯对你的创作有什么帮助? 林清玄:10 年的新闻工作经历对我的写作帮助很大。一般的作家写了 300 字可能你还 不知道他到底要写什么,但我写文章时会马上进入主题、进入重点,这是新闻从业经历对我 的启发,因为突出重点是新闻写作的本质所在。还有,记者常常是把深奥的东西用浅显的方 式表达出来,让大家都能了解,我写文章时不会故弄玄虚,而是尽量使文字浅显易懂。很显 然,一篇文章 10 个人看了之后鼓掌与 100 个人都能读懂这两者之间,后者的意义更大。 广州日报:可以说,你的作品中体现了一种慢生活的生活方式,但快节奏的都市中,生 活似乎慢不下来? 林清玄:慢生活常常会被曲解为不积极的、消极的生活。其实,慢生活重要的不是时间 的进程,而是做这件事情时,你的内心是否从容。我以前在电视台讲慢生活,有人就骂我说 慢生活让年轻人没有斗志。其实,你泰然自若也可以很有斗志,你很紧张也不见得你有斗志。 比如,你看奥运会上的那些最了不起的选手,他们内心都很从容,他很轻松却完成了很困难 的事情,反而那些功夫不好的选手很紧张。所谓从容,就是有定力、有定见、有对人生的长 久规划。 广州日报:对于现在出版界的商业炒作,你怎么看? 林清玄:我对此比较宽容。其实,很快做成的东西也会很快消失,以前的作家是把脚印 刻在石头上,而商业炒作一本书,就像在沙滩踩脚印,潮水一来,脚印就消失了。时间会筛 选作家和作品,对于各种炒作现象,其实不必太在意。 9.下列对访谈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林清玄通过自己的成长经历,认识到成功的意义在于快乐,这给予人们深深的思索: 怎样才算是一个成功的人。 B.周作人喜欢掉书袋,他的作品中只有一点点自己的思想,所以林清玄喜欢却不认同 他的作品,周作人也没有对林清玄的文学创作产生影响。 C.林清玄觉得人应该站在传统上,这样内心才会深刻,才会有信心;而一旦放弃传统, 那么,我们就无法理解生活中深刻的部分,就会没有自信。 D.林清玄认为慢生活其实指的是内心的从容,也就是有定力,有定见,有对人生的长 久规划。“慢生活”并不是不积极的、消极的生活,它同样可以让人充满斗志。 E.对于如今出版界的各种商业炒作现象,林清玄持宽容的态度,觉得不必太在意它, 他认为时间是“裁决家”。 37 10.这篇访谈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11.从访谈的内容看,哪些因素对林清玄的文学创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2.在《平常茶非常道》这本禅茶文化散文中,林清玄说:“我每天的生活就像一杯茶,大 部分人的茶叶和茶具都很相近,然而善泡者泡出来更清香的滋味,善饮者饮到更细腻的消息。 人生需要准备的,不是昂贵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其中,“人生需要准备的,不是昂贵 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你认同这种观点吗?请结合文本,联系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答 C 给 3 分,答 E 给 2 分,答 A 给 1 分,答 D 不给分。(A.“表现了傅雷的孩子气” 不准确。B.梅馥的做法是丈夫盛怒时的一种缓冲,其实并不能显示她的教育孩子问题。D.与 原文意思不符。E.记录傅雷的小事有很长的时间跨度,“也让我们反思那段惨痛的历史”的 说法不能涵盖全文。) 2.①在当时社会,傅雷感叹人心叵测、世情险恶,觉得自己孤弱得无以自卫,渺小得 像一只小老鼠。②傅雷觉得自己像老鼠那样,有个安身的“洞穴”——书斋,自己只潜身书 斋作翻译工作,在书斋这个“洞穴”口窥望外面的世界。(每一点 3 分,意思对即可) 3.不矛盾。①固执体现在傅雷满头棱角,脾气急躁,不善于在世途上圆转周旋,表现 了他耿直的一面;随和体现在傅雷在好朋友面前,有事和朋友商量,并接受朋友的批评,从 谏如流。②狂傲体现在信手拈来一些翻译家谬误的例子,不留情面,但狂傲的背后更多的体 现了一位不通人情事故、忠诚于自己事业的翻译家形象;虚心体现在对翻译工作无限认真, 不懈地虚心求进,不满足于现在,向朋友虚心请教。(每一点需写出相反的两个方面,得 3 分。意思对即可) 4.观点一:赞赏傅雷的做法。①宁可玉碎,不为瓦全,士可杀不可辱,这是中国传统 知识分子的风骨。②傅雷具有孤傲、倔强的性格,在屈辱面前愤而自杀,符合傅雷的一贯性 格。③傅雷以死明志,是对黑暗势力的有力反抗,为后世张扬了一种不屈精神。 观点二:认可其他人的看法——保全性命。①世上最可宝贵的是人的生命,只有生命存 在,才能继续战斗和奉献。②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能屈能伸才显英雄本色,才能做出大的 事业和成就。③活着并不一定就是向黑暗势力的妥协和退让,失去的只是可怜的自尊,得到 的却可能是对敌人最终的胜利。(选择一个观点作答。每一点 3 分,答出 3 条给 8 分。意思 对即可) 5.一是城里的“80 后”与农村的“80 后”大不相同;二是“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对 其影响也不大。 6.农村“80 后”既与城市“80 后”,也与农村“70 后”迥异;农村“80 后”与两者 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与新的倾向,特别是成长环境、个性特点、生活理念、工作目的、理 想追求等;农村“80 后”还对融入主流社会,融入城市有着强烈的期盼,但主观、客观因 素使得这一进程有些难度。 7.首先,农村“80 后”与城市“80 后”大不相同,具体为:城市为“独生子女”的成 长环境,农村“80 后”则是部分“独生子女”;城市“80 后”有浓厚的自我、情绪化、颠 覆性色彩,而农村“80 后”则为勤奋、朴实、认真刻苦、原始等。其次,农村“80 后”与 “70 后”也相去甚远,具体为:第一代农民工普遍将谋生、赚钱作为第一目标,而新生代 农民工则还有“享受现代生活”等目的;与“70 后”相比,农村“80 后”具有更多“城市 化冲动”,对城市有更多的认识。 8.本则调查报告作者采用了几种方法:一是列数字,列数字使得文本调查结论确凿可 38 信,无可辩驳,如:据统计,在珠三角地区……共占 71.4%。二是作比较。本文比较有两 个层面:一是农村“80 后”与城市“80 后”的比较;二是农村“80 后”与“70 后”“60 后”的比较,这样结论才全面富有针对性;三是分类别,比如文章将农村“80 后”的状况 按照“地域”“时间”等分别分为“珠江三角洲”“杭州”及“60 后”“70 后”“80 后”。文章中上述几种调查方法为综合使用。 9.BC。B 项,概括不全面。林清玄之所以不认同周作人的作品,原因里还有周的文字 没有伸缩性。C 项,原文是说“如果完全放弃传统,我们就无法理解到生活中深刻的部分, 就会缺乏自信”。 10.一是林清玄是如何进行文学创作的;二是林清玄是如何看待国学热的问题的;三是 林清玄是如何理解生活的;四是林清玄是如何看待商业炒作的。 11.①林清玄的丰富的人生经历,使他认识到快乐是比成功重要的东西,他的作品也很 好地反映了这一点;②苏东坡、泰戈尔等古今中外作家对他的创作理念产生了较大影响,注 重写生活的、自由的、浅显的东西;③十年的新闻工作经历对他的写作帮助很大,使其文字 浅显易懂;④在都市忙碌浮躁的生存状态下,林清玄能够保持内心的从容、淡定,使他的作 品有清新淡雅的风格。 12.示例一:认同。这句话是说,人生不需要准备太丰富的物质条件,而需要准备从容 的心态。林清玄早年的经历使他认识到不能一味追求物质与现实的享受,而应该追求内心的 丰盈和快乐。(或:尽管都市生活节奏是很快的,但并不妨碍一个人追求内心的从容,也即 做事时要有定力、有定见,也要有对人生的长久规划。) 示例二:我不认同林清玄的观点,我觉得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人只有拥有足够 多的物质财富,才能满足生活的各种所需,比如买书、旅游等。而物质缺乏的人,无论如何 他的生活质量都不会高。 【精练提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上海,那场初冬的花祭 刘炎迅 11 月 28 日,上海市胶州路。距离那场导致 58 人遇难、数百个家庭离散的大火,已经 半月有余。 凌晨两点多,路灯散出的光芒被一圈蓝色的铁皮围墙挡在外面,火灾过后的大楼隐没在 漆黑之中。 铁皮墙下,一排白菊独自静默。一尊蓝色的小佛像,用细绳子扣着,挂在墙上。 11 月 16 日,灾难次日,这座城市里的许多男女老少,纷纷来到这里,站在烟火散尽的 大楼下,捧花相祭。 他们打出横幅:“上海不哭”。 (一) 王小塞觉得应该做点什么。 火灾后,他看到遇难者家属去哭泣,去拜祭,还有市民零星去祭拜,去献花。他觉得自 已不能作壁上观。 “头七”是个机会。按中国传统,这一天,逝者会返世,需要特别祭拜。 王小塞是上海一家广告公司的创意副总监,本是浙江台州人。但这么多年在上海打拼, 39 落地生根,对这座城市有新上海人的特殊眷念之情。 11 月 20 日下午 3 点多,王小塞在曾杨路花鸟市场订花,同时在微博里发消息:“外地 的朋友需要代送,转发注明‘替我送一支鲜花’,我会统计后免费帮你完成心愿,如果代购 一束以上,8 元一束,我统一预订,让鲜花铺满整条马路。” 应者如云。 (二) 莫拉莫(网名),王小塞的朋友。 灾难次日,他在新闻里看到火灾现场附近一家汤包店义卖,挂出的标语是:上海不哭。 他感受到了这平凡的四个字里的力量。 从事广告创意的他发挥专长,和团队一起设计了一款海报:折叠成十字状的黑挽带,下 方四个黑体字——“上海不哭”。黑底白字,简单,肃穆。 海报出炉。他们将大样贴上网,号召网友下载打印,在头七那天,与鲜花一起,祭奠逝 者。 11 月 20 日,头七前一日。他在微博里写下:“上海,你正用无声的哀悼震撼着全世界。” (三) 赵睿毅,金融证券从业者,上海人。 他戴着眼镜,白净,斯文,地道上海人,却是一口京腔。他说,单身的时候和一帮北方 哥们儿玩乐队,落下这口音。在网络上,他有一个很嬉皮的名字:查理·奥特曼。 11 月 20 日,周六,头七前一日。他和上一年级的儿子聊天,说起胶州路的大火,儿子 自然也知道。“我问他愿不愿意第二天一起去献花,他说好。” 赵睿毅说,“让儿子在很多年后回忆时能记得,当年自己的家乡有这样一场灾难,并且 他到了现场做了一点事情。”20 日下午 3 点左右,他去买花。本来只想买几百支,个人祭 奠,进了花市一看,几百支花是那么小的一捧,觉得不够意思,于是决定加购。 他跟老板说要多买些,老板就问,是不是去胶州路?两人于是聊起来,越聊越激动,赵 睿毅最后一张口:“给我来 3 000 支。”单价一元的菊花,花店老板以每支 8 毛的价钱卖给 了他。 (四) 曹小夏,又名石渡小夏,日籍华人,现常住上海,负责上海城市交响乐团的运营。头七 这天,他和乐队成员们,来到胶州路义演。 当天下午两点多,徐瑞延等从杭州过来悼念的网友,一走到胶州路口,就听到了乐声。 那是《圣母颂》。“这声音,震撼每个人的内心。”徐瑞延说。 这个乐团本来由 85 岁的曹鹏老先生担任指挥。不巧曹老正在新加坡,他于是委托学生 童光荣来补缺。童光荣是越南人,正在上海音乐学院读研究生。为了义演,他连夜背诵乐谱; 乐团成员陈怡倩,是一家杂志社的编辑,她提前写好了祷文,演出那天,由团里嗓门最洪亮 的大管演奏者周丕元现场朗诵。 这场演出即时被传到网上。看了的人都说:这才是“上海的腔调”。 (五) 现场,警察随处可见。 他们有的穿制服,有的着便装。但耳朵上挂着统一样式的黑色耳机,很容易辨认。 事后很多市民回忆,现场警察维持秩序,态度平和,“那么多人聚集,一个‘小火星’ 就能蔓延”,大家都很谨慎小心。 40 按照事前的约定,来此献花的人们,尽量避免大声喧哗,尽量不乱丢垃圾。除了遇难者 家属大哭声,更多的悼念者只是在默默流着眼泪。 有人抬着事前做好的花圈走到楼下,上面用白黄两色菊花拼成“上海不哭”四个大字, 一下子成为众人目光焦点。随后,又有人拉出数米长的横幅,接受每一个悼念者签名。 没有人来阻止。 人们看到,一些警察也眼含泪水。大家觉得:“穿不穿制服,都是上海人。” “上海不哭”小海报很快成为标志,几乎人手一张。这张海报被挂到网上后,很多人自 已下载,自己打印,然后带到现场。 这让设计者莫拉莫感到“很给力”。莫拉莫后来在微博里说:“看着自已设计并制作的 海报被传阅,被张贴,被纪念,感到很欣慰及感动。” 上海,这座城市珍爱每一个生命,每一个生命都微小却洪亮。 (《中国新闻周刊》精选考题年第 45 期) 1.“11 月 28 日,上海市胶州路。距离那场导致 58 人遇难、数百个家庭离散的大火,已经 半月有余。”这句话属于新闻的哪部分内容?有什么作用? 2.在文中,作者为什么要多次强调“上海不哭”这四个字? 3.作者以五个片段叙写了不同的人在这场初冬的花祭中的具体行为,这样写有何用意? 4.作者在文章结尾说:“上海,这座城市珍爱每一个生命,每一个生命都微小却洪亮。” 请结合全文,探究这句话的时代意义。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8 题。(25 分) 下笔不觉师造化 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隐居的时期。这并不是纯粹的巧合,无需应 酬杂务的宁静生活可以让他深思内省,促使画作和自然风景、隐居生活进一步契合。池阳湖 画风之变是一次突变,源自他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也来自他蓄积已久的思考,还来自苦 涩现实对他心灵的影响。其弟子王伯敏多年后还难忘他老师的教诲:“读书的人,要甘于寂 寞。寂寞能安定,定则心静,静则心清,清则心明,明则明白一切事理。作画,墨是黑的, 只要眼明心清,便能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便猛进。” 1929 年的一件盛事是教育部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南北国画家都参加。 此时在上海美专任教的黄宾虹参加了展出工作,并发表了评介文章《美展国画谈》。文章提 倡士大夫的逸品画格,以为不必求悦于人,人不知而不愠,才是真画者;还以为当时沪上流 行的一种是细谨、工于涂泽的媚人习气,另一种是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以浮滑 为潇洒、以轻软为秀润,真画者反不合时宜。他希望画者能坚持避俗趋雅的操守,力求华滋 浑厚的画风,不要因一时俗世弃取而改变。 黄宾虹一向以为书画同源,所以称作画为“写画”。他以为上古时代书画不分,如伏羲 画八卦,仓颉造字的一种主要方式就是象形,中国最早的文字中已有横线、纵线、弧线等线 条形式;汉以后虽分书画,但仍是道归于一,三代以上笔法可从甲骨、古玉、铜器中求之。 他在 1929 年编辑的《滨虹草堂古印谱》里曾谈到古印上的籀篆文字:点画的肥瘦方圆奇正 各不同,有助于绘画笔法;而结构的疏密、参差离合、抑扬顿挫、回环往复,更可见章法布 置之妙。所以,他作画时要置备金石拓本在案头。他由古玺印这种上古金石实物、临近原始 的艺术形式中悟出笔法要旨,认识到书法、文字、金石、绘画都是同一来源,即来源于自然 山水,从而找到回归造化之路。 黄宾虹常提到古代书法家从观察自然中有所领悟,如在雨后看车行泥沼,车轮在泥中转 41 动犹如笔被纸墨所滞却仍圆转,不疾不徐、不粘不脱,由此笔法大进。他也常以自然山水之 理来诠释自己的笔法,如“平”就是如风吹水动、一波三折;“圆”如行云流水、宛转自如, 而石有棱角、树有桠杈,则是圆中有方;“变”则如石有阴阳向背、树有交互参差,山有起 伏显晦、水有缓急动静。1922 年他在给友人陈柱尊的信里说到,自己是以山水作字,而以 字来作画。可见,他已将山水自然之理、《说文》六书之法、书法、画法相互打通。 现代画家以画为道抑或以画为艺,这种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上的对比,在黄宾虹和张大 千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张大千一生充满传奇色彩,黄宾虹一生平静淡泊。张大千 1925 年 在上海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26 岁就扬名南北,后又去北平办画展,被称为“南张北溥”, 可谓名满天下;而黄宾虹虽较早就有“南黄北齐”之称,但他直至 1943 年才在上海举办第 一次个人画展,这时他已经 80 岁了。 黄宾虹自来沪上就以鉴赏、鉴别真伪著称;而张大千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 大行家罗振玉、黄宾虹及其老师曾髯,可谓出神入化。还有对画与钱的关系,黄宾虹一生力 避卖画,多以画赠友人知己。虽有润笔,与他的名气相比也很低,他一直严守传统士大夫不 言阿堵的精神,过着清寂的学人生活;而张大千却有着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追求,有过 极高的润格,也卖商品画,出手阔绰。不同的人生态度最终体现在他们的画中,黄宾虹的画 是典型的恪守传统的雅正的士夫画,张大千的画则有趋向民间、时尚的意趣。两人都是一代 宗师,只是在境界上和被认可的领域不同而已。 (摘编自吴晶《画之大者——黄宾虹传》) 5.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针对当时沪上流行的细谨、涂泽的媚人习气和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黄 宾虹推崇细腻、轻软的逸品画格,倡导做“真画者”。 B.由于我国书法、文字、金石、绘画同源异流,道归于一,要研究中国书法、绘画的 笔法意蕴,就只能从上古时期的甲骨、古玉、铜器人手。 C.书画家常能从观察自然中领悟到艺术的真谛,如由雨后看车行泥沼悟得笔法的疾徐 粘脱,由石的阴阻向背、树的交互参差悟出笔法的变化。 D.张大千有着深厚的艺术修养,模仿的水平也极为高超,以至于他仿作的石涛画,甚 至瞒过了当时的书画大行家罗振玉等人。 E.本文通过记述黄宾虹博采众长、学习绘画的艰苦历程,描写了他在中国绘画艺术上 的理论创见与突出成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位艺术家的感人形象。 6.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的隐居时期。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 (6 分) 7.黄宾虹作画时为什么要把金石拓本摆在案头?请简要分析。(6 分) 8.尽管黄宾虹和张大千都是一代宗师,但二人的人生态度、对金钱的看法以及艺道旨趣却 大相径庭。这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 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2 题。 没有天堂 赵鑫珊 在东西方宗教中都有一个假设:在地球之外某个地方有一个天堂,那里尽是金碧辉煌, 尽是山珍海味,没有尘世的种种苦难和悲惨。这假设中的天堂,纯属子虚乌有,纯属幻想。 要知道,除了地球,我们没有其它的任何星球可去! 月球、火星、金星……是万万去不得的。人类只能生存在地球上,人类无法生存,更无 42 幸福可言——这就是“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句口号的涵义。 如果人类能够快乐地生活在月球、火星或金星上,并且还可以把 60 亿人统统移民过去, 那么“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就是多余的。 摆在人类面前的出路只有两条:坚决控制地球上的人口,下决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或 将人类统统移民到别的星球上去居住。 但这后一条处理几乎是不可能的。比如,在月球表面上如何建造密封式的居住空间就是 个大问题。月球上没有大气,它是一个完全没有生命的世界—夜间极冷(-166°C),白天奇 热(99°C)。 在世界工业化之前,地球只能供给 10 亿人的温饱。假如我们现在决定不搞工业化,那 么 50 亿人就必须离开地球。而在决定哪 50 亿人离开地球这场混战中,我们所有的人都会死 去。 把我们的工厂搬离地球生物圈,进入太空,让它们高悬在我们头顶上几千公里之外,那 也是不现实的。 火星同样不适合人类生存,那里的昼夜温差达 100°C,气候极寒冷并且干燥,大气非 常稀薄。主要是二氧化碳。;火星大部分的水贮存在冻土圈的地壳层中,地表到处是干换的 荒漠。 火星的英文名称是维纳斯,听起来很美、很温柔,但名不副实。其大气和表面对人类的 生存也抱有敌意。金星稠密云层的下面,是个巨大的、炎热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气体的海 洋,或者说是一层厚厚的碳酸气浓雾——除非是一些特殊植物,动物是无法呼吸、生存的。 更有甚者,金星的表面温度高达 465°C,大气压力比地球高出 90 倍。这样的生存环境, 简直是个酷热的地狱。今天的金星地表还在不断发生地震,熔岩四溢,且伴有雷鸣闪电。 过去,火星上也有氧气,两极也有冰雪,只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日渐积聚,形成温室效 应,入射的太阳光不能向外散发,表面温度日渐增高,氧气的生成越来越少,两极的冰雪全 部融化、蒸发。从此河川消失,地面日渐沙漠化,生物亦被一扫而空,成了今日干旱的不毛 之地。如果 21 世纪地球的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那么金星的今天便是地球的明天。为此, 我们大家有理由不寒而栗。 最近我读了一些鼓吹人类到地球以外的行星上去另谋生路的文章,之中最著名的是美国 德克萨斯大学艺术和人类学教授透纳的《到火星上去生活》,文中乐观的声称,将火星改造 成一颗可供人类居住的行星正在变得越来越可行。他的口号是:“把火星改造成为花园吧!” ——通篇都是私人的幻想,而不是严谨的科学论证。 如果我们都对火星或者金星的严酷自然环境缺乏想象力,那就请把目光转向新疆的塔克 拉玛干大沙漠。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的蒙古语意思是“进去出不来”。 这是一片 32 万平方公里的死亡沙海!我可不愿意看到整个地球有朝一日变成塔克拉玛干。 在宇宙太空中,地球原是一条很安全的、很舒适的小飞船。如今它因人类的错误误触了 点礁,漏了些水,人类理应积极行动起来,亡羊补牢,拨正航向,这才是唯一的出路,而不 是弃船逃走。 听听在航天飞机上负责地球观测、摄影的飞行专家斯普林格说的话吧: “实际上,在飞船上你能一瞬间瞥见整个大陆,至少是从东到西的大陆。你能看到,最 有价值的财富是陆地;你还能看到,地球环境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当你看到到处都有被砍伐 的森林的地块时,心里真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这迫使人民认识到,我们必须要开始保护我 们的环境。要比现在做的更好些。” 43 因为,天堂是没有的。 (选自《天地徜徉录》,有删改) 9.作者在文章开头描述的东西方宗教中“天堂”的目的是什么?(4 分) 10.结合文章,简要分析两划线部分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4 分) 11.文中为什么重点介绍金星的情况?(4 分) 12.请结合文章探究“没有天堂”这一标题的意蕴。(6 分) 参考答案: 1.新闻的背景。有利于了解新闻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新闻的认识和理解,丰 富了内容。 2.(1)内容上,“上海不哭”,反映了上海人在灾难面前的坚强,他们能正面现实, 承受苦难,强化了主题。(2)结构上,以“上海不哭”串起全文,使文章结构紧凑,浑然一 体。 3.以点带面,五个片段写了多个不同职业、不同身份、不同籍贯的代表人物,反映了 上海人在灾难面前共同表现出的坚强意志和人性美;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从不同的角度来 写上海人面对灾难的态度行为,更真实可信。 4.每个个体的生命虽是微小的,但上海人通过自发进行的花祭,以鲜花的海洋托举起 生命的尊严,以哀悼彰显出“生命在这个时代所具有的最高贵的价值”。这场“花祭”,显 示出我们这个社会对生命的尊重。一个对生命和人性尊重的社会才是一个进步的社会。这场 “花祭”,反映出不仅关心自身的悲喜,也关心公共的悲喜的公民精神的存在。 5.C 给 3 分,答 D 给 2 分,答 B 给 1 分;答 A、E 不给分。 解析:A、黄宾虹提倡士大夫的逸品画格,以为不必求悦于人,人不知而不愠,才是真 画者,力求华滋浑厚的画风;以浮滑为潇洒、以轻软为秀润是沪上流行的画风。B、三代以 上笔法可从甲骨、古玉、铜器中求之,不是“只能从上古时期的甲骨、古玉、铜器人手”。D、 应是鉴赏、鉴别真伪的大行家罗振玉。E、本文没有记述黄宾虹博采众长、学习绘画的艰苦 历程,没有描写黄宾虹的突出成就。 6.①减少应酬杂务,生活清净,便于深思内省和作画;②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使他 的画风发生了突变;③安定生活使他眼明心清,能够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艺猛进。 解析:从第一段中分层归纳,即可得到答案。 7.①从金石文字的点画结构中,他受到绘画笔法与章法布置方面的启发;②从金石拓 本认识到书画同源,悟出画艺回归造化的路径。 解析:抓住上下文中的关键语句“更可见章法布置之妙、悟出笔法要旨、认识到书法、 文字、金石、绘画都是同一来源”即可总结出答案。 8.观点一:恪守传统,力求雅正,甘于清寂淡泊,追寻艺术真谛。①与平静淡泊中求 真务实的人生态度;②淡泊名利,不言阿堵,保持传统学人本色;③避俗趋雅,不为流俗所 动,寻求华滋浑厚的画风。 观点二:创新与模仿并重,理想与时尚兼顾。①创造与仿作兼顾;②对金钱的开通看法 和潇洒态度;③注重民间时尚意趣。 观点三:既恪守传统,又踊跃创新,在追求自己理想的过程中享受人生。①守正出新, 继承与创新兼顾;②怀抱艺术理想,追求名山事业;③脚踏实地,享受人生。 9.(1)描述“天堂”中的情境,与下文月球、金星、火星的情况作对比。(2)突出所 谓“天堂”的虚幻性,引起下文。 44 10.(1)运用了拟人手法,将金星比拟成对人类抱有敌意的生命体,从而形象生动地说 明了金星不适宜人类生存的情况。(2)运用了比喻,以小飞船比喻地球,用触礁、漏水比喻 地球灾变,强调了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以及人类积极行动起来保护环境的必要性、紧迫性。 11.(1)描述金星大气与地表的状况,从而论证人类移民外星球的不可能性。(2)金星 环境原来与地球相似,后来因为二氧化碳的积聚导致温室效应而成为不毛之地,这样写更能 警示人们要保护地球环境。 12.(1)东西方宗教中的“天堂”是虚幻的,宇宙太空中没有其它星球适合人类移民和 生存。(2)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人类应面对现实,放弃各种幻想。(3)地球已经出现各 种问题,人类应该立即行动起来,解决这些问题,保护地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