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2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吉林省梅河口五中、辽源五中、四平四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www.ks5u.com 高三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第四、五单元。 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1839年,林则徐令英美鸦片商交出鸦片后,未封锁广州海口,只要求外商具结保证不携带鸦片。此后半年中,共有62艘外国商船在保证不携带鸦片的情况下还在正常贸易。只有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率英国商人退出广州,并下令英国商船一律不准进入广州贸易。上述史实可以用来说明 A.虎门销烟获得欧美各国广泛理解 B.清政府秉持了自由贸易原则 C.鸦片走私是中英冲突的主要诱因 D.英国有意全面中断对华贸易 2.右面漫画再现了《望厦条约》签订的场景。该漫画 A.揭露了清廷外交观念的落后 B.揭示了《望厦条约》的不平等性 C.指出了列强发动战争的目的 D.反映了中国外交条约制度的确立 3.下图是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的玉玺的印拓,上面刻有“天父天主、基督主王”等字样。该玉玺反映了太平天国 A.充满宗教神权色彩 B.具有浓厚的反封建意识 C.学习西方程度较深 D.固守“天朝上国”的观念 4.有学者认为,《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是脱离中国实际的、必定会失败的“超时代” - 9 - 闹剧。其主要依据是,这两部文献 A.严重迟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没有明确提出反封建的革命目标 C.只能作为农民阶级的革命纲领 D.提出的改革方案超越生产力水平 5.1895年2月,在威海卫爆发了保护北洋海军根据地的防御战,北洋舰队弹尽粮绝。面对求援,张之洞以南洋水军多为木制舰船,“管带不得力,炮手不精练,不过徒供一击”为由拒不奉诏。仅派几百湘军出战,甚至截留军火,,以充湘军之用。由此可见,甲午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是 A.军事装备的落后 B.晚清吏治的混乱 C.军事策略的失当 D.日军力量的强大 6.1899年4月,《上刚子良相国书》中说:“伏念中国之近弱,自甲午之败始;而外洋各国之占我内地则自德之踞胶澳始;由是交涉之事日棘。在彼则欲壑无厌,在我则动辄得咎,百端千事,应接不遑……”这说明当时 A.国民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高涨 B.八国联军侵华加剧民族危机 C.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形势恶化 D.中西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 7.在义和团运动发生时,外国传教士宣扬“反孝”甚或“仇孝”,这种上帝独大的“反孝”立场与当时“百善孝为先”的中国伦理形成了针尖对麦芒的态势。这反映出当时 A.义和团已有明确的反帝目标 B.列强以期改造中国传统文化 C.义和团曾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D.中西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 8.下表是20世纪初我国知识界中部分革命组织的发展简表。这些革命组织的成立 A.推动了民主革命形势的发展 B.体现了三民主义的指导意义 C.促进了清末“新政”的启动 D.表明革命拥有广泛群众基础 9.1911年12月29日,17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举行会议,孙中山以16票(每省一票)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说明 A.清朝政府的统治正式被推翻 B.辛亥革命增强了国民的参政意识 C.民主共和成为社会发展趋势 D.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基本完成 - 9 - 10.有学者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欲将总统制改为内阁制,但已经建立的制度改动起来殊非易事,临时参议院不得不寻求平衡,在赋予内阁行政权力的同时,保留了总统制体制下国家元首享有的若干权力,以致后来发生府院之争。该学者意在强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切实维护了共和体制 B.在政体选择上因人立法 C.扩大了参议院的权力 D.在政体设计上存在缺陷 11.下表是新文化运动主将陈独秀在五四运动前后思想观点的变化情况。这些变化表明五四运动 A.加快了革命领导力量的改变 B.走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C.影响了国人救国方案的选择 D.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12.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们感到“仅有学界运动,其力实为薄弱”,须找一个共同奋斗的同盟军,于是一部分学生领袖往民间去,跑到工人中去办工人学校,去办工会。这一转变促进了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C.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 D.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13.继井冈山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之后,中国大地上又出现了闽浙赣、湘赣、湘鄂赣、洪湖、湘鄂边、左右江海陆丰等地方“工农武装割据”,井冈山的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这一现象可用来说明中国革命 A.斗争策略与时俱进 B.军事路线逐渐统一 C.前途目标开始明朗 D.逐渐找到正确道路 14.1932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对时局的主张,要求“民众的苏维埃政府将无条件地没收地主阶级的一切土地与他们的生产工具,交给农民、兵士、群众,并取消一切苛捐杂税,实行统一的累进税”。中国共产党的这一主张 A.根本改变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意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 C.调动了农民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 D.正式拉开了农村土地革命的序幕 - 9 - 15.1934年初,日伪当局重新公布经过修正的《暂时保甲法》,接着又改变原东北行政区划,将东北划分为10个省,设5个军管区。此外,在内蒙划4个省并在各省分别设立警备司令部,还在各地扩充伪警察机构。日伪的这些举措旨在 A.缓和侵华战争的紧张局势 B.强化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C.改变对华侵略的战略方针 D.破坏国共合作统一战线 16.1939年,中国共产党在香港领导创办中国新闻学院。在教学中,卢豫冬等人“经常对学生们讲《论持久战》……打开学生们的眼界”,使之“认识了抗日战争的全局……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心”。由此可知,该新闻教育机构的创办 A.巩固了香港的舆论中心地位 B.排斥了国民政府的政治影响 C.推动了抗日战争形势的转变 D.适应了民族解放战争的需要 17.1945年8月,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答应把解放区100多万军队改编为20个师,仅占国民党军队的1/7;1946年1月,国共两党达成《停战协定》,中国共产党允许国民党在停战条件下可派五个军至东北;政协会议期间,中国共产党又从退让代表名额到承认“国大”旧代表做了原则性的让步。这一系列“让步”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A.渴望和平建国的真挚诚意 B.在军队建设上出现右倾错误 C.错误估计了国共内战形势 D.努力建立中国特色民主政治 18.1949年2月3日,人民解放军举行解放北平入城仪式,通讯记者刘白羽写道:“这时,欢迎的人们已经站立了整整一天,他们忘记了寒冷,忘记了饥饿,并与行进的队伍汇合起来,高唱‘我永远跟着你前进’,昂首通过一向为帝国主义禁地的东交民巷。”这一场景 A.表明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古代建筑的保护意识 C.说明帝国主义列强在华势力消亡 D.宣示了广大军民对实现民族解放的坚定信念 19.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是不断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无产阶级通过努力争取获得政治解放、经济解放、社会解放、精神解放的过程。可见,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人类解放中具有 A.权威性 B.渐进性 C.整体性 D.稳定性 20.下表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大事记。由此可知,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瓦解 - 9 - A.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B.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C.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破产 D.表明同盟内部不具备联合的条件 21.1871年4月10日,巴黎公社委员会决定:“市政厅伙食费规定每人每餐2法郎”,并严禁公社委员们的家属在公共食堂用餐。这样就使公社的政府行政支出仅占总支出金额的1.3%。此规定说明巴黎公社 A.克服了官僚作风 B.保障了人民利益 C.践行了民主理政 D.构建了廉洁政府 22.马克思说,巴黎公社的选举,“正如个人选择权服务于任何一个为自己企业招雇工人和管理人员的雇主一样”,而“企业也像个人一样,在实际业务活动中一般都懂得在适当的位置上使用适当的人,万一有错立即纠正”。马克思的这一论述强调了巴黎公社 A.是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B.和平夺取政权的斗争方式 C.具有鲜明的民主性原则 D.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典范 23.1903年,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创始人和领袖之一普列汉诺夫在《火星报》上发表文章《不该这么办》,“反对在俄国提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主张俄国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资产阶级革命和充分发展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发展成熟的基础上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实践。这一认识 A.背弃了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 B.否定了俄国革命爆发的迫切性 C.根源于俄国国内矛盾的缓和 D.符合落后国家革命实践的需要 24.列宁在谈到消灭农奴制度和封建制度的社会关系时说:“从1917年10月25日(新历11月7日)到解散立宪会议(1918年1月5日)这十来个星期里,我们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比资产阶级民主派、自由派(立宪民主党)以及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在他们执政的八个月里所做的要多千百倍。”对这一观点解读合理的是 A.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毫无作为 B.十月革命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新局面 C.十月革命是对二月革命的否定 D.十月革命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 9 -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5题14分,第26题13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3分,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鸦片战争发生后,西方人以交往不能仅仅局限在贸易层面为由,要求与中国政府进行直接而全面的外交往来。作为自1757年就成为清朝唯一对外贸易港口的广州,自然成为清政府的属意之地,两广总督衙门就是清朝的外交部。1856年10月,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的首先攻击点是广州,很重要的战略目标就是逼迫清政府将外交机构移到京都(北京),与清朝中央而不是地方当局打交道。清廷担心外使入京后会直接挟制中国中央政府,故于1859年上谕授两江总督“为钦差大臣,办理各国事务”。1860年10月,北京被英法联,军占领,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其中要点便是“外国使节长期驻守北京”。1861年,总理衙门在北京成立,完成了清朝外交机构的转移。 ——摘编自郭卫东《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外交体制的变迁》 材料二 自列强在北京设立驻华使馆后,清政府开始意识到对外遣使的必要性和迫切性。1875年8月,清政府指派郭嵩焘出使英国,并于1877年1月在伦敦建立中国第一个驻外使馆。之后,驻外使馆在欧、美、日等国陆续创设。一批批公使走向世界,既体现了中国与西方关系的日益密切,也反映了中国人对世界认识的深入和变化。公使中的大多数人成为传播西学,鼓吹社会、政治、文化、教育改革的先锋。当列强想在中国扩大其利益时,公使直接与驻在国的外交部门交涉,阻止或削弱其扩张的势头。在与驻在国进行的直接谈判中,驻派各地的领事们接触和了解了外国政治体制及运行机制,熟悉和掌握了国际规范与国际惯例等。 ——摘编自姜德琪《中国外交近代化内在成因分析》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外交体制的变化趋势。(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遣使外驻的意义。(6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晚清外交的认识。(2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政党政治在民主体制的政府运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关于这点,在孙中山的政治思想中,有相当多的着墨。辛亥革命期间,孙中山指出:“ - 9 - 中华民国以人民为本位,而人民之凭借则在政党。国家必有政党,一切政治始能发达。”民国元年,孙中山在《国民党宣言》中说:“一个政党之兴,只宜二大对峙,不宜小群分立。”孙中山将党争譬喻为“亲爱之友,相对围棋”,而认为是绝好之事,但政党的竞争应以国家的利益为前提,不应以党的相互倾轧为能事。至于政党竞争的过程,孙中山则是特别强调“党纲、党德”的重要性。 ——摘编自李酉潭《辛亥革命期间孙中山政党政治的思想》 材料二 五四运动前后是中国政党和政党制度的一个重要转型期。民初之议会民主政党在北洋军阀专制势力的摧压下,日渐走向衰败,革命型政党取而代之;多党竞争制经过民初短暂尝试后,即被认为行不通而遭国人整体性否弃,中国政党制度随之向政党联合、一党专政、一党领导、多党合作之新趋势发展。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政党及政党制度的转型,既有其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北洋军阀统治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障碍,其所谓的“合法性”统治日渐衰微,进而发生裂变,南北对峙的分裂政治局面出现;也是中国政党自身发展演变内在逻辑的显现,许多议会民主政党徒有其名,而无政党之实,有的甚至甘愿充当北洋军阀之附庸。五四运动前后,各种主义与思潮的广泛传播,为中国政党及政党制度的转型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摘编自路爱林《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政党与政党制度转型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政党政治思想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政党及政党制度转型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转型的原因。(7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进入20世纪后,中华大地政权不断更迭,国歌几度易换。 - 9 - 对上表中国歌的变迁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公社是由巴黎各区通过普选选出的市政委员组成的。这些委员是负责任的,随时可以罢免。其中大多数自然都是工人或公认的工人阶级代表。公社是一个实干的而不是议会式的机构,它既是行政机关,同时也是立法机关。……从公社委员,自上而下的一切公职人员,都只能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报酬,从前国家的高官显宦所享有的一切特权以及公务津贴,都随着这些人物本身的消失而消失了,社会公职已不再是中央政府走卒们的私有物。不仅城市的管理,而且连先前由国家行使的全部创议权也都转归公社。……一切公务人员,今后均由选举产生,要负责任,并且可以罢免。 ——摘编自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材料二 巴黎无产阶级和广大群众创立的举世闻名的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的政权。马克思曾在《法兰西内战》中指出:“公社给共和国奠定了真正民主制度的基础。”巴黎公社的伟大创举,给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实行民主制、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提供了极为丰富而宝贵的经验。 ——摘编自陈学裕《巴黎公社的民主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巴黎公社体现的政治原则。(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巴黎公社在世界民主进程中的伟大意义。(7分) - 9 - - 9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