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练习卷-(附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练习卷-(附答案)

1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练习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两靥.(yè) 口讷.(nè) 玷.污(zhān) 自惭形秽.(huì) B.鼓噪.(cāo) 放诞.(dàn) 敕.造(chì) 纨绔.膏粱(kù) C. 惫.懒(bèi) 拗.开(ǎo) 誊.写(téng) 面面相觑.(qù) D. 庇.佑(pì) 沽.酒(gū) 迤.逦(yǐ) 雕梁画栋.(dò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福祉./扺.掌而谈 祈.祷/颀.长 屏.除/屏.气 B.麦穗./恣睢. 梦魇./笑靥. 挑.拣/挑.战 C.感喟./匮.乏 拮.据/狡黠. 角.色/角.斗 D.磕.碰/窠.臼 隔阂./弹劾. 漂.白/漂.洗 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终于踏上漠北塞上去感悟西夏王朝的神秘,身临其境去触摸这段消失了的历史。看着那 些珍贵的文物,西夏国昌盛的景象仿佛历历在目。今宁夏全部和甘肃大部、陕西北部以及青海、 内蒙古部分地区都曾属西夏疆域。然而,西夏王朝 189 年的历史中创造的文化与文明,在中国历 史上竟然是一片空白,消失得无影无踪。这种有悖历史常态所造成的历史之谜,让人们只能在 700 多年后的今天,通过一片片残存的朝不保夕的废墟去遥想西夏的沧桑,去触摸那段消失在蒙古大 军铁骑之下的历史——鹰一样崛起,又鹰一样消失的西夏王朝。 A.身临其境 B.历历在目 C.无影无踪 D.朝不保夕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世界级网球名将桑普拉斯在 ATP 总决赛冠军争夺战中,以 3 比 0 轻松地击败老对手阿加西,夺 得冠军,这是他第五次 ATP。 ②春节期间,漫步街头,只见不少大中型商厦为促销贴出这样的布告:凡在本店购货满 200 元者, 本店将热忱 一份精美的礼品。 ③正当海峡两岸人民“三通”呼声愈高时,台湾方面认为,与大陆谈判的时机并不成熟。本来可 以深入的新一轮谈判因此而 了。 ④艾滋病在全球呈蔓延趋势,成为人类的公害,这已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防止艾滋 2 病的行动,远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事情。 A.问鼎/敬赠/搁浅/因而 B.夺冠/敬赠/搁置/因而 C.夺冠/惠赠/搁置/而且 D.问鼎/惠赠/搁浅/而且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 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 B.我国的改革在不断深化,那种什么事情都由政府包揽的现象正在改变,各种社会组织纷纷成 立,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 C.一个孩子学习绘画,即使基础不太好,但是如果老师能夸奖夸奖,哪怕给一个鼓励的微笑, 他也会感到非常高兴,越画越有信心。 D.执法部门对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传播反动、淫秽、暴力、凶杀、封建迷信的 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应依法从重处罚。 6.给下面句子排序,语意连贯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②人人生而平等 ③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在他们中间建立政府 ④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 ⑤而政府的正当权利,则是经被统治者同意授予的。 ⑥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 A.①⑥④③②⑤ B.③⑤⑥④②① C.⑥③②④①⑤ D.⑥②④①③⑤ 二、名句默写。(共 12 分) 7. , 。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8.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 。 9.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 。 10. ,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11.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 。 12. , 。匪汝之为美,美人之贻。 三、阅读鉴赏。(共 18 分) 荷塘月色 朱自清 3 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 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 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②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 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③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 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 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 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④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 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 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⑤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 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 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 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 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 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⑥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 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 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 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 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⑦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 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 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欋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 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⑧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⑨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⑩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 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13.“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3 分) 4 14、阅读第④、⑤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两段文字所写景物有何不同?(3 分) (2)赏析“袅娜”、“羞涩”的妙处。(3 分) (3)“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句话运用 了什么手法?有何效果?(3 分) 15.《采莲赋》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从全文看,有什么表达作用?(6 分) 三、语言运用(2 题,共 12 分) 16. 仿照画线句子,续写句子,与画线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6 分) 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往哲先贤那里,人们学得他们的品格。从孔子学得仁爱的情怀,从鲁 迅学得批判的精神, , ;从古今 中外的著述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司马迁《史记》的严谨态度,文天祥《正气歌》的浩然正 气, , 。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 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17. 下列一段文字,有三处错误,请找出来并改正。(6 分) 2013 年 6 月 8 日,两位外貌非常迥异的球员莎拉波娃和小威廉姆斯,闯入了法网决赛。结果技高 一筹的小威廉姆斯以两个 6:4 的比分击败了莎拉波娃,时隔 11 年之后再次染指法网桂冠。赛后, 小威谦虚地表示:“取得如此成就,关键在于专注是十分重要的。” (1) (2) (3) 5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练习卷答案 一、基础知识 1.C(A.玷 diàn B.噪 zào D.庇 bì) 2. B(A 项,zhǐ/zhǐ, qí/qí,bǐnɡ/bǐnɡ;B 项,suì/suī, yǎn/yè,tiāo/tiǎo;C 项,kuì/kuì, jié/xiá,jué/jué;D 项,kē/kē,hé/hé,piǎo/piǎo。) 3、D(“朝不保夕”指早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 难以预料。不合语境。) 4.A(①“夺冠”不能带宾语;②“惠赠”是敬辞,只用于对方对自己的行动;③“搁置”和 “搁浅”均有停止不能进行之意,但“搁浅”一般是事情进行到中途的时候遭到阻碍,搁置 则不强调阶段。④句是因果关系复句,故选“因而”。 5.C(A 项否定运用错误,“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应改为“因为好经也要提防被念 歪”。B 项搭配不当,“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应改为“这有利于社会矛盾的 化解和社会责任的分担”。D 项成分残缺,“执法部门对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 传播反动、淫秽、暴力、凶杀、封建迷信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一句的后面应该加上宾语 “的人或单位”。 ) 6.D.⑥②④①③⑤ 二、名句默写 7.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8.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9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10.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11.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12.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三、阅读鉴赏 13.从结构上看,起了总领全文的作用。(1 分)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是难以摆脱的“不 宁静”,是笼罩作者心头的哀愁,给荷塘、月色染上了一层忧伤。(2 分) 14.(1)前段以荷塘为主景,月色为背景,描绘了月光下的荷塘的花叶之美(月下荷塘); 后段以月色为主景,荷塘为背景,勾勒了整个荷塘上月色的光影之美(荷塘月色)。(3 分) (2)运用拟人手法(1 分),把盛开的荷花比作成熟的女子袅娜的身影,把含苞待放的荷花 比作害羞的少女的脸庞,形象地表现出月下荷花的楚楚动人,可谓形神兼备。(2 分) (3)运用通感手法(1 分),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表现出荷塘上月光和月影明暗搭配自 然和谐,令人如痴如醉的美妙图景。(2 分) 15.《采莲赋》描写了江南艳丽少男和美貌少女,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采莲的热闹欢乐情 景。(2 分)从《采莲赋》的热闹、欢乐可以看出作者在现实世界中的寂寞,与现实抗争的 6 失败,于是思乡成了作者为了摆脱现实忧伤的再一次努力。(2 分)从全文看,《采莲赋》反 映了朱自清先生的思乡之情与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2 分) 三、语言运用 16.第一组所举人物要符合“往哲先贤”,“学得”的宾语要与“往哲先贤”一致。第二组, 所举例子要符合“古今中外著述”,作者与著述要对应,著述与后面的中心语要对应。 示例:从庄子学的淡泊的心态;从周敦颐学得高洁的情怀 海明威《老人与海》的顽强意志;余秋雨《文化苦旅》的丰富内涵 17.(1)“非常迥异”改为“迥异”或者“非常不同”(“迥异”即相差很远的意思,与“非 常”一词语意重复。) (2)“染指”改为“获得”(“染指”比喻获取非分的利益,与语境不合,用词褒贬不当。) (3)“关键在于专注是十分重要的”改为“关键在于专注”或者“专注是十分重要的”(“关 键在于专注是十分重要的”为句式杂糅,它包含了两个句式“关键在于……”和“专注 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