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2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模块1第4单元第10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
第10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民权的制度保障——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背景: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国民政府的统治被推翻。 2.筹备: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讨论筹建新中国事宜。 3.成立: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4.意义 (1)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结束,它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3)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二、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初步形成: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①内容: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②作用: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作了准备。 (2)职能转变:1954年全国人大召开后,主要职能转变为政治协商和 民主监督。 (3)新阶段: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标志: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体现了人民民主与社会主义两大原则。 (2)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目的: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确立:“共同纲领”明确规定,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其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实施: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之后相继建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1965年,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 (4)意义:①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②对发挥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奠定了基础。 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民族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指的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各民族共同行使自治权力,而不是某一少数民族的自治。 三、“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1.法律制度:大批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人、各界知名人士和学者惨遭迫害;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失去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一纸空文。 2.社会秩序:各“造反派”之间激烈斗争,许多地方发生武斗,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从中央到地方掀起夺权风暴。 3.民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不能实行。 4.影响: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中断了。 四、新时期民主法制的重建与完善 1.法制建设 (1)措施 ①法制建设方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方针。 ②平反冤假错案:对包括刘少奇冤假错案在内的各种冤假错案平反。 ③加紧全面立法: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成就: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 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和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 2.民主制度 (1)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1998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探究 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史料一 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 ——根据1953-2009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思考] 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促进史料一中选举比例规定的时代背景。 [解读] 史料一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全国人大代表城乡的比例。 [试答]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一五”计划的建设;工人阶级居于主导地位。 史料二 新中国初创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主要是两项:一是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二是对公民进行与社会主义民主的相关教育和公民的民主实践。其中,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主要指国体、政体、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党内民主制度等的确立。 ——摘编自张荆红《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民主 政治建设评析》 [思考] 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民主政治的特点。 [解读] 史料二从政治制度建设、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三个方面说明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 [试答] ①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主要形式。②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面代表团结在一起。③根据社会主义民主原则,建立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平等关系,并建立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的正确关系。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新中国民主政治的本质和特点 (1)本质: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2)特点 ①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相继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理论成果包含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 ②以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为基础:新中国成立之前的革命环境里就有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如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苏维埃政权,抗日根据地的“三三制”政权,都是为实现人民民主而进行的探索和创造。新中国成立后宪法几经修改,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 ③以始终保持先进性的中国共产党为领导力量: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也是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要求。 ④适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巩固和发展既适应我国基本国情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又因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民族特点和文化传统相承接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就是战争年代中国革命实践的产物。 ⑤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强大的生命力: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能够发展完善,一方面在于先进政党的领导;另一方面在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为其提供了源泉和动力。 以家国情怀认识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教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时间 主要法律法规(节选) 新中国成立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工会法、婚姻法、土地改革法、惩治反革命条例等;1954年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1982年宪法颁布 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人民法院组织法;个人所得税法、经济合同法、商标法;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国籍法;1982年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中共十二大至中共十四大前 修改1982年宪法;加入《保护知识产权巴黎公约》的决定,涉外经济合同法等;民事诉讼法;民族区域自治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行政诉讼法…… 中共十四大至中共十五大前 1982年宪法第二次重要修改;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商业银行法等;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票据法、广告法、拍卖法等;对外贸易法;教师法、科学技术进步法…… 中共十五大至中共十六大召开前 第三次修宪;证券法、信托法;行政复议法、政府采购法等,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修改了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高等教育法、科学技术普及法…… 新中国法制建设历程可以反映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多种趋势。依据表格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种趋势并分析形成的历史原因。(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充分) 解析:针对新中国法制建设反映出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多种趋势,主流观点从宏观角度出发,认为新中国法制建设反映出我国民主法制的不断健全完善,而现代学者则从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入手,从某一角度分析,认为其反映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完善,我国逐步融入世界经济,我国向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转变等社会发展趋势。 答案:趋势一: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完善。1954年宪法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义务再到民族区域自治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的颁布,新中国通过不断立法健全各级民主制度。 原因:国家性质;吸取“文化大革命” 的教训;经济发展或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人民的民主诉求增强(或公民政治参与积极性提高);世界民主化潮流;等等。 趋势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确立并日益完善。商标法、专利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规范市场行为的法律法规日渐增多。(或答出以下趋势,并有简单说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逐步融入世界经济;健全法制,向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转变;越来越重视科教兴国;等等。 原因:新中国成立,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吸取“文化大革命”的教训;第三次科技革命;新中国外交重大突破,国际环境改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作重心转移,改革开放决议;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教训;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1999年,“依法治国”写入宪法;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全球化潮流;等等。 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教训 (1)民主一定要制度化、法律化。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三十年最主要的教训。 (2)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但党必须善于领导,也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党政关系,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3)切实加强党内民主建设,以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进程。 (4)只有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才能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2019·凌源一模)在论述新中国的民主制度时,毛泽东认为,二者应该是按照核子和电子的动力学相互联系起来。核子虽小,却非常重。环绕核子的电子很轻,却是自由的。没有电子,就没有进步。据此可知,毛泽东旨在强调( ) A.要求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B.要实现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性 D.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C [毛泽东把中国的民主制度比喻成核子和电子的关系,“没有电子,就没有进步”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性,故选C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是解决民族问题而非民主问题的,排除A项;毛泽东对民主政治的论述与两岸关系无关,排除B项;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排除D项。] 2.(2019·衡阳一模)1949年9月7日,周恩来向政协代表作解释说:放弃联邦制,除了防止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考虑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考虑就是中国和苏联的民族国情不同。“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据此可知,周恩来( ) A.认为联邦制是国家分裂的根源 B.主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反对照搬照抄苏联斯大林模式 D.首倡“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B [由材料可知周恩来认为中国不能实行联邦制,中国民族问题应该采取适合国情的民族政策,即民族区域自治制,故选B项;由材料内容可知,周恩来没有认为联邦制是国家分裂的根源,排除A项;材料与苏联斯大林模式无关,排除C项;“一国两制”的首倡者是邓小平,排除D项。] 3.1982年宪法颁布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五次宪法修正案,先后把坚持改革开放、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写入宪法。由此可知( ) A.中国高度重视保障人权 B.公民法制意识日益增强 C.法律要为社会发展服务 D.法律的经济职能得以强化 C [材料强调的是宪法修正案而非保障人权,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修宪而非公民法制意识,故B项错误;由材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五次宪法修正案,先后把坚持改革开放、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写入宪法”可知,法律保障中国民主政治、社会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实现祖国统一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背景 (1)1949年,国民党退往台湾后,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隔绝的敌对状态。 (2)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2.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4.意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一国两制”的前提是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种制度并存,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但并不是完全自治。 二、“一国两制”的实践 1.背景: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极大发展。 2.香港回归 (1)概况:1984年12月,中英双方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意义: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为澳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3.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打破两岸隔绝状态(20世纪80年代) (1)1979年元旦,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间30年来的真正停火。 (2)中央人民政府倡议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 (3)1987年开始,台湾当局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 2.海峡两岸关系的新突破(20世纪90年代) (1)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次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2)1992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3.两岸关系的新发展(2000年以来) (1)2005年,胡锦涛会见国民党主席连战率领的“和平之旅”访问团,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2)2008年,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终于实现。 (3)2015年,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探究 “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史料一 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是中央与地方的谈判 。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公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史料二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反分裂国家法》 [思考] 根据史料一、二,说明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分析《反分裂国家法》制定的主要目的。 [解读] 史料一体现了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和问题的实质,史料二说明了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原则和国家反对分裂的决心。 [试答] 基本立场: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台湾问题为中国内政问题,绝不容许外国插手;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坚决反对“台独”。 主要目的: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一国两制”、国家统一的五点认识 (1)“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香港、澳门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2)实行“两种制度”: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和平共处、相互支援、共同发展。 (3)高度自治: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宪法规定在港、澳、台设置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4)和平谈判:通过接触谈判,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5)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具有稳定性。 以唯物史观认识影响祖国统一的因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与台湾关系大事记 1950年6月,美国总统杜鲁门有关封锁台湾海峡的声明中声称:“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和约的签订或经由联合国考虑。” 1954年12月,美国又与台湾当局签订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将中国的台湾置于美国的“保护”之下。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公报称:“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 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李庆山《志愿军援朝纪实》 材料二 1948年9月8日,蒋介石签署“修正国定纪念日日期表”。其中规定:“九月三日是抗战胜利纪念日,全国一律悬旗庆祝。”1951年8月,周恩来签署通告,宣布将抗战胜利纪念日改定为9月3日,每年全国举行纪念。至此,海峡两岸抗日胜利纪念日保持一致,但纪念活动却各搞各的,自说自话。 2008年,国民党再度执政,台湾当局恢复了对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的纪念规模。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两岸表述虽各有侧重,但彼此照顾到对方的关切,互动意味明显加强。 ——席志刚《胜利日:两岸,70年》 (1)材料一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美国与台湾关系的演变历程。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台湾地位认识的变化,结合史实分析20世纪50-70年代美国对台政策的背景。 (2)材料二反映了台湾和新中国分别设立抗战胜利纪念日,每年举行全国纪念活动。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两岸纪念抗战胜利日活动从“各搞各的,自说自话”到“互动意味明显加强”的有利因素。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变化”可根据材料一“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等信息回答;第二小问“背景”可从新中国成立、中国实力增强、国际地位及世界局势等角度回答。第(2)问,可从主、客观两个大的方面回答,主要角度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两岸政府的政策、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等。 答案:(1)变化:从台湾地位“未定”(不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到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美国对新中国政权采取孤立、敌视、包围、封锁政策;美苏对抗;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有利因素:中国政府提出了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的方针;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海峡两岸交流的政策措施;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晤,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海峡两岸经济合作、互补、互利关系不断加强;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要求与努力。 影响祖国统一大业的因素 (1)阻碍因素 ①国际反华势力推行“以华制华”战略,谋求其所谓全球化战略利益与国家利益是台湾问题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 ②“台独”势力采取“公投制宪”、渐进式“台独”、去中国化等。 ③两岸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分歧。 (2)有利因素 ①两岸人民同宗同祖、血肉相连,文化一脉相承,结束两岸分裂状态,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②中国国际地位提高,赢得国际社会普遍认可。 ③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为我们的和平统一大业提供了条件。 ④切实可行的“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 ⑤港、澳回归的成功范例。 ⑥历史依据——自古以来,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⑦两岸关系的缓和,经济合作的交流等。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2019·无锡一模)郭溪土在《试论周恩来“和平解放”台湾的思想》中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内外形势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1955年,周恩来在作《关于亚非会议的报告》中,第一次正式地、公开地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主张。”这表明我国政府( ) A.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确立和平方式统一祖国政策 C.正式提出了“一国两制”方针 D.对台政策灵活务实积极主动 D [在“国内外形势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的情况下,提出“和平解放”台湾,这体现了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对台政策灵活务实,故选D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外交政策”,排除A项;确立和平方式统一祖国政策的时间是20世纪70年代末,排除B项;正式提出了“一国两制”方针是20世纪80年代初,排除C项。] 2.“一国两制”既充分尊重了中国的文化精神和政体传统, 又吸纳了联邦制的包容性优点,从而具备了一般单一制国家结构模式所没有的柔性特征。这充分说明“一国两制”( ) A.吸收了联邦制所有的优点 B.整合了中西政体和文化精神 C.发展了联邦政体的柔性特征 D.继承了传统政体和文化精神 B [“吸收了联邦制所有的优点”说法过于绝对,故A项错误;材料“充分尊重了中国的文化精神和政体传统,又吸纳了联邦制的包容性优点”反映了“一国两制”包容中西的特点,故B项正确;“一国两制”不仅仅吸收了联邦政体的特点,还有中国的文化精神,故C项错误;“继承了传统政体和文化精神”说法过于片面,故D项错误。] 3.(2019·天津十二区一模)下图是香港中国旅行社签发的《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有了这张“台胞证”,台湾同胞终于实现了“少小离家老大回”。“台胞证”问世的直接因素是( ) 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B.台湾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 C.两岸达成了“九二共识” D.两岸“三通”的最终实现 B [从材料可以看出,台湾同胞可以回大陆,直接促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台湾当局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允许台湾居民回大陆探亲,故选B项;《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于1979年,而上图台胞证签发日期是1988年,排除A项;“九二共识”是1992年达成的,排除C项;两岸“三通”最终实现是在2008年,排除D项。] 4.国台办曾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中国政府一再申明,对于台湾同外国的民间经济文化往来,不持异议。但是,“国际生存空间”的提法,是要搞“ 两个国际法人”“平行的国际代表权”,对此,中国政府不能不坚决反对。这体现了在台湾问题上党和政府( ) A.力求早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B.坚持原则和立足发展相结合 C.尽可能增加交往和取得互信 D.双方以经济贸易合作为前提 B [由材料“对于台湾同外国的民间经济文化往来,不持异议。但是,‘国际生存空间’的提法,是要搞‘两个国际法人’‘平行的国际代表权’,对此,中国政府不能不坚决反对。”可见,在台湾问题上党和政府坚持原则和立足发展相结合,故选B项;材料没有涉及早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是党和政府对台湾与国际社会的关系的态度,排除C项;在台湾问题上党和政府以“一个中国”为前提,排除D项。] [真题研练·感悟考法] 挖掘历史题源 学科考核目标活学活用 (2019·北京卷·19)1972年,中国致函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指出“香港、澳门是被英国和葡萄牙当局占领的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完全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根本不属于通常所谓‘殖民地’范畴”。联合国采纳了中国的立场。中国政府这一举措( ) A.奠定了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石 B.掌握了解决港澳问题的主动权 C.是“一国两制”的具体体现 D.标志着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明立意:本题以港澳问题切入,考查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这两大历史核心素养。 抓关键:“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完全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联合国采纳了中国的立场”是主要信息。 理思路:解答本题时要找到题干材料的“落脚点”,即“ 联合国采纳了中国的立场”,这显然有利于港澳问题的解决。加上联合国的认可,中国在这件事上便掌握了主动权。综上B项正确。 练点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法制建设 (2018·全国卷Ⅲ·30)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 ) 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 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 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 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 C [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变成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阶级矛盾降到次要地位,故C项正确。A项中“开始”这一表述错误,在此前已经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一系列法律,开始了制度化建设,排除;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政治体制改革、依法治国的方针都是在改革开放后推进的,排除D项。] 练点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2014·江苏卷·8)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 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 A [解答本题注意两点:一是时间1953年6月,二是妇女选举权的扩大。人民民主原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自由和民主权利,材料中妇女选举权的扩大就是其典型表现,故A项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是在1954年,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政治协商制度,故C项排除;D项出现在改革开放后,排除。] [新题快递·自我评估]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这一规定表明( ) A.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正式结束 B.人民政协在特殊条件下暂行人大职权 C.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新中国政权组织形式 D.人民代表大会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C [“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这表明新中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故选 C项;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正式结束是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颁布于1949年,排除A项;材料主要论述人大而不是政协,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人大的群众基础,排除D项。] 2.(2019·南昌一模)《五四宪法》第九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举办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群众卫生事业,并且逐步扩大这些设施,以保证劳动者享受这种权利。这充分体现了宪法的( ) A.社会主义性 B.完备性 C.过渡性 D.人民性 D [“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保证劳动者享受这种权利”,这使人民的合法权益得以保障,故选D项;社会主义突出党的领导、公有制、马克思主义,排除A项;材料仅反映了保障公民权利的一个方面,排除B项;《五四宪法》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不具有过渡性特点,排除C项。] 3.(2019·南充一模)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 ) A.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改变了国家的基本法律架构 C.适应了当时经济建设的需要 D.标志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立 C [1954年宪法适应了我国过渡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1982年宪法适应了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故选C项;1954年到1982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发生变化,排除A项;国家的基本法律架构都是以宪法为核心的,不会因为宪法的修改而改变,排除B项;我国正在向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迈进,排除D项。] 4.(2019·南充一模)1991—1993年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投资快速增长。其原因是( ) 年份 企业(个) 年增长率(%) 合同金额(亿美元) 年增长率(%) 1991 1 735 57.3 13.90 54.6 1992 6 430 270.6 55.43 298.7 1993 10 945 70.2 99.03 79.9 A.和平统一方针的承诺与实施 B.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 C.“一个中国”共识的达成 D.两岸“一国两制”的认同 C [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一个中国”共识,促进了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投资快速增长,故选C项。]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