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2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三学案:第一章第一节 区域的基本含义
www.ks5u.com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区域的基本含义 [学习目标] 1.了解区域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了解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和影响因素。3.了解区域产业结构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4.利用相关图表、数据资料,分析区域产业结构以及空间结构的变化。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1.区域概念:通常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2.主要特征 (1)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 (2)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二、区域空间结构 1.概念:是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2.影响因素 3.区域的分类 从总体上看,一个区域大致可划分为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 ,二者的主要区别和联系如下: 4.空间分布形式 三、区域产业结构 1.概念:产业结构是指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3.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 (1)表现:三次产业占国内(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等。 (2)差异 4.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 (1)前期:农业经济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2)中期:工业经济比重迅速上升。 (3)后期: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逐渐超过第二产业,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 [教材P2~4活动] 1、2.略 3.图1~5以自然景观为主,主要有农田、山地、河流,人口稀少,以农业为主。图1~6主要有道路、楼房、工厂等人文景观,人口较密集,以工业为主。图1~7主要以高楼大厦等人文景观为主,人口密集,以第三产业为主。 [教材P4~5活动] 1.交通运输线路由线状渐变为网状,交通运输方式由早期的河运渐变到中、晚期以陆路交通为主,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2.(1)原因:城市化和第三产业的大力发展,大、中、小城市数量不断增多,使得人口和产业不断向城市聚集,在空间分布上也表现出渐趋均衡的特点。 (2)动力: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以及区域对外联系不断加强等。 [教材P7活动] 1.A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A、B地区工业相对发达;C、D地区农业经济占有较大比重;D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区域发展早期农业经济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随着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工业经济比重迅速上升;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上升,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逐渐超过第二产业。 2. 农业地区 工业地区 城市地区 人口分布特点 分散 相对密集 非常密集 产业分布特点 面状 点状 点状 产业结构特点 以第一产业 为主 以第二产业 为主 第二、三产业 都发达 对外经济联系 不太密切 密切 非常密切 对生态环境 的影响 小 大 大 3.(1)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原因:最开始是自然经济时期,科技不发达,工业几乎没有,主要以农业为主附带部分服务业。 (2)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原因:工业革命开始,工业比重增加逐渐超过服务业。但是农业仍然是占最大比重。 (3)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原因:工业革命开始发展到最高峰,完全替代了农业成为第一大产业。这个时期差不多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末期。 (4)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原因: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始,科技已经很发达了,农业比重进一步下降,随着科技发展,第三产业兴起,成为全新的发展点,第三产业超过农业。 (5)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原因:第三次工业革命发展到高峰,生产力过剩,工业无法消化,大量的资源转到第三产业,第三产业超过工业成长为产业结构比重最大部分。 主题一 区域的主要特征 上海世界博览会的展馆中,黑龙江馆展示了冰雪世界风光,内蒙古馆展示了草原风光,海南馆展示了热带沿海风光。 (1)上述三个展馆反映了区域的什么特征? 试答:区域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2)区域都有明确界线吗? 试答:有的界线是明确的,如国界、省界等;有的区域界线是模糊的,如气候区、植被区等。 区域的主要特征 区域的发展需充分考虑区域的特征。在充分了解各区域特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发展区域,具体分析如下: 特征 表现 实践意义 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 有的区域有明确界线,如政治区界线;经济活动区和自然区界线通常不很明确,如温带草原区、美国小麦区等 进行区域划分、确定具体区域的基本依据 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性 不同区域之间也有相似性,区域内部也有差异性,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区里面的植被情况也不尽相同 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开发区域优势资源的依据 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如矿区的矿产资源优势,旅游区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特色,中心商务区的商业和服务功能等 确定区域发展方向的依据 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区域发展对其他区域都会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对华北平原的影响 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思路 根据区域的内涵和特点,常从以下五个方面认识一个区域。 1.思考领悟 (1)“某一区域如何发展是该区域的事情,与其他区域没有任何关系”。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提示:不正确。因为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会影响其他区域的发展。 (2)同一区域内部的特征是完全一样的吗? 提示:区域内部具有相对一致性,但并不是说内部就没有差异,只是求大同存小异罢了。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小,区域内部的差异性就越小。 2.题组实践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 D ) A.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 B.边界有实有虚 C.属不同层次的区域 D.相互间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 解析: 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图为非洲西部地区的植被分布图,图中四区域是以单一要素(植被)来划分的,属于同一层次的区域;四区域之间存在一定的过渡区,没有明确的边界;四区域内部特征具有相对一致性,而区域间差异较大。 (2)下列有关四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甲区域光照充足而热量不足 B.乙区域降水少但季节变化大 C.丙区域河流长而流量变化小 D.丁区域土层厚但土壤肥力低 解析:甲区域为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光照和热量条件都非常充足;乙区域为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少且季节变化不大;丙区域有著名的尼日尔河,因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分明,故河流的流量变化明显;丁区域为热带雨林气候区,水热充足,土层深厚,但因流水的冲刷和淋洗以及植物的吸收,土壤中养分含量较少,肥力较低。 主题二 区域空间结构 下图为某区域城镇发展过程示意图。 (1)从交通运输方式和城市发展的角度看,该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试答:前期交通方式单一,线路较少,城市区域狭小;中期交通方式和交通线路增加,城市区域扩大;后期交通网络密集,线路四通八达,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2)该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导致这些变化的内在动力是什么? 试答:原因: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内在动力:生产力的发展。 1.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举例 自然地理条件 山区城市空间结构呈条带状或组团式,平原地区多集中式 社会经济活动 农业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 人口状况 人口稠密区域形成城市群,表现为岛状,人口稀少区域城市表现为点状 城市化水平 长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高,城市表现为岛状的城市群 区域开放程度 东南沿海地区开放程度高,经济发达,工业集中,工业区呈岛状 对外联系 交通发达,区域交通线呈网络状 2.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 区域发 展过程 交通运输 城市发展 农业用 地规模 区域发 展早期 交通方式单一,线路较少且表现为线状 城市区域狭小 农业用地规模大 区域发 农业用地变少 展中期 出现铁路运输,交通线密集并交织成网 乡村地区发展为城镇地区,城市区域扩大 区域发 展后期 交通网络稠密,交通线路四通八达并深入区域的各个部分 城市地域不断扩大 农业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 图示法理解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的区别和联系 1.思考领悟 (1)从区域空间结构的角度,怎样理解区域的概念? 提示:区域是汇集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等产业,点、线、面相结合的自然和社会综合体。 (2)从经济活动的角度来看,区域空间结构发展的动力与形成的原因各是什么? 提示:从经济活动的角度看,生产力是区域空间结构发展的原动力,劳动地域分工是形成区域空间结构的直接原因,区域空间结构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2.题组实践 读某区域的发展阶段图,回答(1)~(2)题。 (1)关于该区域由发展阶段1→阶段2→阶段3交通状况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交通运输线路的长度在增加 B.交通运输线路的种类在增加 C.交通运输线路的密度在增加 D.交通网络体系没有变化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交通运输线路的种类、长度、密度在增加,交通网络体系不断完善。 (2)从该区域空间结构发展变化看,该区域( C ) ①非城市空间范围在扩大 ②区域核心范围在减小 ③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 ④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从经济活动的角度来看,区域空间结构由区域核心、网络系统、外围空间三部分组成,从图中该区域空间结构的发展来看,网络体系不断完善,城市化区域不断扩大,非城市化范围减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主题三 区域产业结构 下图为四个地区2015年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构成图。 结合材料探究: (1)四个地区中,发展水平较低的是哪两个?判断依据是什么? 试答:③和④地区。四个地区中,③和④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较高,就业人口比重也较高。 (2)四个地区中,以先进科技和信息、金融为区域发展主导力量的是哪一个?判断依据是什么? 试答:①地区。四个地区中,①地区的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均很高,说明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先进科技和信息、金融等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区域产业结构 1.产业结构的内涵、变化及影响因素 产业结构是指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产业结构能反映一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产业结构的合理与否影响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差异表现及变化,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 2.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及变化 图示法理解产业结构的变化 随着社会发展,第一产业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先上升,后降低;第三产业先降低,后升高。产业结构最终转变为以第三产业为主。 1.思考领悟 (1)随着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什么不同? 提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时,表现为生态破坏;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时,表现为环境污染。 (2)第一产业比重小是不是说明农业不发达?请说明理由。 提示:不是。产业结构是指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并不完全反映各产业的发展水平。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的比重小,但农业发达;发展中国家第一产业的比重大,但农业不发达。 2.题组实践 根据新、渝、黔、川人口及各部门产值占西部十省区比重表和图示资料,完成(1)~(3)题。 人口/%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新疆 6.7 10.4 10.5 10.3 重庆 10.8 10.2 11.7 13.7 贵州 12.3 9.8 6.9 7.1 四川 29.1 33.8 30.7 28.9 (1)第三产业产值最少的是( C ) A.新 B.渝 C.黔 D.川 解析:图中所示信息为“各部门产值占西部十省区比重表”,贵州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最低,因此产值最少,C正确。 (2)人均第一产业产值最高的是( A ) A.新 B.渝 C.黔 D.川 解析:用第一产业比重除以人口比重就可以得出正确结论。经计算新疆人均第一产业产值最大,A正确。 (3)对渝、黔、新三地产业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 C ) A.第一产业的比重均占末位 B.第二产业的比重均不低于第三产业 C.第二产业的比重均高于第三产业 D.第三产业的比重均超过1/3 解析:从三省区的产业统计图中找出相关信息即可判断A、B、D正确。渝(重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相当,因此C为错误描述。 读我国西北某地区新垦区位置图,回答1~2题。 1.该流域新垦区( C ) A.区域的界线与行政边界一致 B.区域内部农业生产无相似性 C.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水源 D.与非农垦区相互独立 解析:西北地区位于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所以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水源。 2.图中行政中心与新垦区的区域空间结构分别表现为( D ) A.面状与点状 B.线状与岛状 C.点状与岛状 D.点状与面状 解析:读图可以看出:行政中心呈一个一个的点状分布,而两块新垦区呈面状分布。 读图,回答3~4题。 3.根据上图推断出的结论判断,关于第一产业表述错误的是( D ) A.我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远远高于其产值比重,说明我国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较低 B.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会导致第一产业劳动力剩余 C.日、韩两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比我国的低得多 D.日、韩两国第一产业在产值和就业结构中比重都较低,说明其第一产业发展落后 4.根据上图推断出的结论判断,关于第三产业表述错误的是( C ) A.日、韩两国第三产业的比重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 B.日、韩两国的第三产业成为其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来自第一产业 D.第三产业的发展能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下岗职工 解析:该组题目的判断,首先应读准题干的要求,题干要求选择“错误” 的选项,和常规要求不同。第3题,我国第一产业——农业就业比重大,但劳动生产率低。由于我国农业人口众多,有8亿多农民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会导致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剩余。随着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下岗职工。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日本、韩国第三产业的比重大,第三产业成为两国的经济支柱,日本是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之一,韩国也是发展中国家中经济水平较高的国家,第三产业的比重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是一致的。我国目前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来源十分广泛,不仅仅限于第一产业。 5.图甲是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城市分布图,图乙是该地区1976~2008年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以平原地形为主。 (2)该地区城市空间分布特点是沿河、沿海、沿公路、沿铁路分布(或沿交通线分布)。 (3)试分析该地区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 (4)近20年来,该地区三大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试说明此变化。 答案:(3)煤铁资源丰富;水源充足;水陆交通便利。 (4)第一产业比重大幅度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变化不明显,一直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比重大幅度上升。 解析:第(1)、(2)题,结合图甲分析即可。第(3)题,由图可知,该地区煤铁资源丰富,水源充足且交通便利,适于工业发展。第(4)题,结合图乙分析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