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www.ks5u.com 语文试卷 分值: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 第一卷 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经历了长达数千年不间断的发展过程。中华传统文化蕴藏着生生不息的自我更新能力,能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获得新生。今天,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中华传统文化面临新的挑战。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这一代人必须解答的时代课题。‎ 众所周知,文化是民族自身的烙印。在形成一个民族的诸多因素中,地缘、血缘因素都不如文化来得重要。这个观点虽然是现代西方的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提出来的,但事实上,中华民族的先贤早就有所认识。例如,孔子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可见,孔子并不是从地缘、血缘的角度来认同周王朝的,而是着眼于文化。那么,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特性是什么呢?应该说是以人为本。‎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到人类自身创造力的民族。火是人类最早掌握的自然力。古希腊人认为火种是普罗米修斯从天庭盗来馈赠给人类的,而中华民族的先民则认为取火方法是他们中的一员——燧人氏发明的。这非常典型地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传统文化的精神差异:西方人把崇拜的目光投向天庭,中国人则对自身的力量充满了自信。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人不是匍匐在诸神脚下的可怜虫,更不是生来就负有原罪的天国弃儿,相反,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人的道德准则并非来自神的诫命,而是源于人的本性;人的智慧也并非来自神的启示,而是源于人的内心。先秦的诸子百家虽然议论蜂起,有的甚至势若水火,但他们都以人为思考的主要对象,其智慧大都是关于人生的智慧。这种思维方式为中华传统文化打下了深刻的民族烙印,那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当其他民族对各路神灵的至高权威顶礼膜拜时,中华民族的先民则把人间的圣贤当作崇敬和效仿的对象;当其他民族把人生的最高目标设定为入天国以求永生时,中华民族的先民则以“立德、立功、立言”等生前的建树来实现生命的不朽;当其他民族从宗教感情中寻求灵魂的净化或愉悦时,中华民族的先民则从日常人伦中追求仁爱心和幸福感。‎ 既然中华民族的先民以人为万物之本,他们的理想国就在人间。孔子为了实现其政治理想,栖栖遑遑,席不暇暖;庄子热爱个体生命,对自然界的生命现象也抱着爱惜态度。如果说儒家更注重整个民族和社会的群体利益,那么,庄子更重视的就是个体生命的价值和尊严。儒、道两家相辅相成,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人生思想,他们对人生价值的把握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文化心理。显然,这种文化心理既有丰富内涵,又有积极意义,可以滋润当代中国人的心灵。‎ - 25 -‎ 对于当代中国人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至少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宝贵遗产需要我们继承:一是重视自然环境的生命观,以“民胞物与”的态度看待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二是既重物质又重精神的价值观,不会在追求物质文明时丧失对精神境界的追求;三是既重视群体又重视个体的道德观,儒家的大公无私与道家的个性自由形成互补;四是见贤思齐的学习态度,随时准备学习其他文化的长处;五是见隐知微的忧患意识,重视国家和民族可能面临的祸患而绝不讳疾忌医。今天,西方文化依然风靡全球并对其他文化强势入侵,许多民族都对如何维护本民族的文化忧心忡忡,我们当然也不例外。既然如此,我们在努力学习其他民族文化优长的同时,更要从本民族的文化遗产中汲取宝贵的精神资源。只有当我们在这两方面都取得成就时,才能打造出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软实力,进而为实现全人类的美好未来作出更大贡献。‎ ‎(摘编自莫砺锋《以优秀传统文化滋润心灵》,2017年6月20日《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古老的中华传统文化几千年不间断地发展,中华民族有了生生不息的自我更新能力,并最终获得了新生。‎ B.中华的先贤早就认识到,形成一个民族的诸多因素中,地缘、血缘因素加起来都不如文化因素来得重要。‎ C.中西方传统文化对生命认知完全不同,中华先民效仿圣贤求得生前建树,西方膜拜神灵求得死后入天国。‎ D.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特性是以人为本,理想国就在人间,以儒、道两家为代表,都有对人生价值的把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旨在阐释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当代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B.文章兼用事例论证和对比论证,将中西方传统文化作比较,论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特性应是以人为本。‎ C.文章通过剖析中西方传统文化差异,即人的精神崇拜、道德准则等源自人还是神,阐明中华文化的先进性。‎ D.文章比较论述儒、道两家均以人为本,其思想同中有异而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人生思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化是一个民族自身的烙印,孔子从文化的角度来认同周王朝,支持了这一历史观。‎ B.中西方传统文化的精神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火种来源认知的不同表现得最为典型。‎ C.中华先民从日常人伦中追求仁爱心幸福感,与中华民族的基本文化心理有很大关系。‎ D.需要我们继承的中华传统文化中五个方面的宝贵遗产,其核心应是人生价值的把握。‎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材料一 ‎2019年被称为“5G元年”,而中国在世界各国面向5G的“冲刺”中占据了先机。以“大带宽,大连接,低时延高可靠”为特征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究竟会带来哪些变化?‎ - 25 -‎ 技术改变世界。技术被人们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着向前发展,而技术发展又为应用升级提供可能,激励开发者创造层出不穷的应用场景。因此,“要以发展、前瞻的视角看待5G的可能性”。‎ ‎5G技术在生活层面的应用最易被大众感知。“最大的变化就是速率更快。因为‘大带宽’的特质,5G比4G快10倍左右,下载一部电影大片一两分钟就足够,高清视频也不再卡顿了”,刘多代表介绍。此外,虚拟现实、无人驾驶、远程医疗……都将在5G的助力下更快更好地得以实现。影响更为深远的是5G技术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工业互联网有三大体系:网络是基础、平台是核心、安全是保障。而5G的‘大连接’特质可以把水表、电表、煤气表、设备、家电等都通过传感器连入网络,大大提升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化水平,其‘低时延高可靠’的特质,为工业互联网的实时控制和预警等提供了技术保障。”刘多代表认为,这对落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的部署有很大帮助。‎ ‎(摘编自《5G时代的精彩,将超乎想象》,《光明日报》2019年3月)‎ 材料二 材料三 一方面,在目前智能手机出货量萎缩的情况下,智能手机产业希望5G能够带来新一轮的换机潮,再造一条这样的曲线。但是另一方面,其实用户对于智能设备的使用已经基本上达到了饱和,甚至过度的使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5G到底要为用户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这是值得大家去思考的一个问题。‎ 在智能手机出货量萎缩的情况下,有一个领域风景独好,这就是中高速模组的出货量在持续增长。2014年4G商用以后,4G的模组出货增长很快。这意味着行业对于中高速通信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也是我们很多行业现在都在关注5G的发展,希望能够搭上5G这班车的原因。‎ 这里面也是存在很大的挑战,我们的垂直行业实际上对于5G的认知并不是那么充分。也就是说,希望行业跟5G绑定起来,希望得到政府的投资或支持,但实际上没有思考现在这些应用是不是4G可以满足,甚至于说有了5G能不能满足他的需求,这些都是问号,这都给这一产业带来了挑战。‎ - 25 -‎ ‎(摘编自《中国移动肖善鹏:5G终端的机遇与挑战》,《通讯世界》2018年6月)‎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技术发展为应用升级提供可能,激励开发者创造层出不穷的应用场景,所以,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5G的未来。‎ B.5G技术的应用有益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的部署。‎ C.材料二显示,预测到了2030年,5G带动的直接产出和间接产出预计将分别达到10.6万亿元和6.3万亿元。‎ D.5G技术将使虚拟现实、无人驾驶、远程医疗得以快速地实现,同时还可以提升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化水平。‎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5G将以其“大带宽,大连接,低时延高可靠”的特征促进行业数字化,赋能各行各业,改变世界。‎ B.5G技术可以把多种家用设备连入网络,提升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化水平,为制造业升级转型赋能。‎ C.虽然目前智能设备的使用已经基本达到了饱和,但5G技术的发展将有望带来新一轮的换机潮。‎ D.技术改变世界。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强势来袭,一定可以满足各种人群、各个行业的所有需求。‎ ‎6.为推进“5G”建设,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请结合材料分角度概括说明。(6分)‎ ‎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无言师 钟春香 宋医生又被请来为医科大学上解剖课。其实,他是不愿意来的,因为在医院里做一个手术比上课来钱快,而且如果手术成功了,也更容易引起医院的关注。但这次是医科大学的副校长——他的老同学邀请,不好意思拒绝。‎ 宋医生走进解剖室,学生们已经等在那里了。学生们呼啦一声围上来,望着他胸前写有“某医院胸科手术专家”的吊牌,露出崇拜的神色。‎ 他抬了抬头,眼角睥睨了一下这群学生娃,嘴边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傲慢,迫不及待地说:“我们开始吧。”‎ 据老同学讲,今天解剖台上的死者,生前曾在他所在的医院工作过,很崇拜他,立志让女儿成为像他那样的医生。但医院那么多人,面孔如潮水一样涌来涌去,他又怎能记住每一张面孔呢?‎ 他端详死者,像往常做手术一样,程式化地在胸膛处画出一条定位线,对学生们讲:“这是心脏的位置,只要我下刀,就可以取出他的心脏。但在取心脏之前,让我们估计一下死者的年龄和死亡的原因。”‎ ‎“老师,让我来说!”‎ 一名清秀的女生走上前来,“死者年龄49岁,确切地说,还有两个月零5天才到50岁生日,他身上无伤,面部也较干净,可以肯定是心脏病突发。”‎ - 25 -‎ 他看了女生一眼,笑着说:“说得没错,但你对他年龄的估计也太武断了,你怎么知道他还有两个月零5天过50岁生日?记住,没有事实依据,不要做这样的推断!”‎ 女生没直接回答他,手颤抖着抚摸死者的脊椎,眉毛凄楚地拧着,面容忧戚地说:“老师您看,他腰部和臀部的脊椎,向外微凸变形,由此可以推断他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原因是他经常弯腰——他有可能是弯腰插稻,也有可能是弯腰打扫卫生……”‎ 他说过不让她做这样的推断,但她还是一意孤行,最让他不能忍受的是,她的脸上居然还带了感情!这是一位医者最不能有的!‎ 他想批评她,但又要保持尊严,所以只冷冷一笑,双手抱在胸前,打量着女生。‎ 他是从农村考到医科大然后分到医院工作的。工作之后,他很少回老家。假如自己不是来自贫穷愚昧的农民家庭,而是来自城市某个知识分子家庭,那自己取得头衔和成就将会更容易,也会轻松一些……‎ 当然,这么多年,通过业务钻研和一些手段,有些头衔他也得到了,但付出的艰辛却是别人不能想象的……‎ 女生旁若无人地说着解剖之外的死者的劳作。学生们哄笑。‎ ‎“够了!”他一声大吼,制止了她。女生哇的一声哭了。‎ 时间突然凝固。‎ ‎“老师,”过了一会儿,女生擦干眼泪抬起头,朝他深深地鞠了一躬,“我想问的是,假如躺在解剖台上的是您父亲,您还能冷静到没有一点儿感情吗?我母亲死于绝症,是我父亲靠种稻卖钱将我辛苦养大,他立志让我成为名医,这是他最大的愿望,但我偏偏不喜欢医生这一行,而我又不想让他伤心,所以就违心地上了医科大……”‎ ‎“他一直以为我喜欢医学,在我上大学后,他还兴冲冲地找了一份在医院打扫卫生的工作,开玩笑说等他死了,他会将遗体捐献给医科大,让我解剖……”‎ ‎“但他不知道的是,早在上大学的第一天,我就开始自修设计,铁了心要转行!” ‎ ‎“——没想到他死前真就立下医嘱捐献遗体,今天他就躺在这里,等我……我……”‎ 女生泣不成声。‎ 解剖室里空气瞬时凝结,一片寂静。‎ 他真的被感动了,眼里噙满了泪水。‎ 他走上前去,像父亲一样轻轻地抚摸着女生的头,无比愧疚地问道:“那你现在还转行吗?”‎ 女生满脸泪水,不停地摇着头……‎ ‎“我相信将来,你一定会成为一名好医生。今后,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可直接找我。”‎ 话音刚落,周围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开头介绍宋医生是接受副校长同学的邀请,并非心甘情愿给学生上解剖课,因为在医院做一个手术更容易获得金钱和医院的关注,这说明宋医生更看重名利。‎ B.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来塑造人物,宋医生走进解剖室,学生们望着他胸前的吊牌“露出崇拜的神色”,这就写出了学生对宋医生的态度。‎ - 25 -‎ C.宋医生告诫学生“没有事实依据,不要做这样的推断”,而她“还是一意孤行”,并且脸上还带了感情,由此可知她是一个有主见的女孩。‎ D.小说中的父亲虽然只是一个平凡的农民,但对女儿有着无限的爱,他用捐献遗体供女儿解剖这一行为,促使女儿的学医态度有了转变。‎ ‎8.小说为什么插叙介绍宋医生的农村出身?请简要回答。(6分)‎ ‎9.小说通过女大学生以“局外人”身份,客观地、由浅入深地介绍死者情况的方式,逐渐呈现死者与她之间的父女关系。请分析这种呈现方式有何表达作用。(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项羽略地至河上,陈平往归之,从入破秦,赐平爵卿。项羽之东王彭城也,汉王还定三秦而东,殷王反楚。项羽乃以平为信武君,将魏王咎客在楚者以往,击降殷王而还。项王使项悍拜平为都尉,赐金二十镒。居无何,汉王攻下殷。项王怒,将诛定殷者将吏。陈平惧诛,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平身间行杖剑亡。渡河,船人见其美丈夫独行,疑其亡将,要中当有会玉宝器,目之,欲杀平。平恐,乃解表裸而佐刺船。船人知其无有,乃止。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是日乃拜平为都尉,使为参乘,典护军。其明年,淮阴侯破齐,自立为齐王,使使言之汉王。汉王大怒而骂,陈平蹑汉王,汉王亦悟,乃厚遇齐使,使张子房卒立信为齐王。封平以户牖乡。于是与平剖符,世世勿绝,为户牖侯。平辞曰:“此非臣之功也。”‎ 上曰:“吾用先生谋计,战胜克敌。非功而何?”平曰:“非魏无知臣安得进?”上曰:“若子可谓不背本矣。”乃复赏魏无知。其明年以护军中尉从攻反者韩王信于代卒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不得食高帝用陈平奇计使单于阏氏围以得开高帝既出,其计秘,世荚得闻。孝文帝立,以为太尉勃亲以兵诛吕氏,功多;陈平欲让勃尊位,乃谢病。孝文帝初立,怪平病,问之。平曰:“高祖时,勃功不如臣平。及诛诸吕,臣功亦不如勃。愿以右丞相让勃。”‎ 太史公曰:陈丞相平少时,本好黄帝、老子之术。方其割肉俎上之时,其意固已远矣。倾侧扰攘楚魏之间,卒归高帝。常出奇计,救纷纠之难,振国家之患。及吕后时,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脱,定宗庙,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非知谋孰能当此者乎?‎ ‎(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蕊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其明年/以护军中尉从攻反者韩王信于代卒/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不得食/高帝用陈平奇计/使单于阏氏/围以得开/‎ B.其明年/以护军中尉从攻反者韩王信于代/卒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不得食/高帝用陈平奇计/使单于阏氏/围以得开/‎ C.其明年/以护军中尉从攻反者韩王信于代卒/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不得食/高帝用陈平奇讨/使单于阏氏/围以得开/‎ D.其明年/以护军中尉从攻反者韩王信于代/卒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不得食/高帝用陈平奇计/使单于阏氏/围以得开/‎ - 25 -‎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三秦,项羽将陕西的关中一带一分为三,分封给原秦朝的三位降将,因以称之。‎ B.河,秦汉前,“河”专指黄河,“江”专指长江;两者以外河流通常称“川”“水”。‎ C.参乘,古代乘车,尊者在左,警卫在中,车夫在右陪坐,称“参乘”或“车右”。‎ D.剖符,封建帝王封赏有功者时,将符节剖分为二,君臣各执一半,以作为凭证。‎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陈平跟随项羽,也曾得到垂青。他跟随项羽人奖攻破泰国,项羽赐给他卿一级的爵位,平定殷王反叛后,项羽任命陈平为都尉,并赏给他黄金二十镒。‎ B.陈平逃离项营,遇险机智自保。他横渡黄河时,看到船夫对他图谋不轨,就解开衣服赤身露体地帮助船夫撑船,这样船夫知道他身上无钱才没有下手。‎ C.陈平知恩图报,荣贵不忘故人。刘邦封他为户牖侯,他辞谢说若没有魏无知,自己就不能入朝为官,于是就将封爵让给了魏无知,皇帝为此称赞了他。‎ D.陈平富有智谋,处事谦虚谨慎。孝文帝时,他认为太尉周勃在诛灭吕氏宗族的事情上功劳居多,于是托病引退,想把右丞相的尊位让给周勃。‎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陈平惧诛,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平身间行杖剑亡。(5分)‎ ‎(2)汉王大怒而骂,陈平蹑汉王,汉王亦悟,乃厚遇齐使,使张子房卒立信为齐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临江仙 陈克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 ‎ 送老齑盐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注)①陈克:南宋词人。②江城:指建康,今江苏南京。③齑盐:细碎的腌菜,这里代指养老之处。‎ ‎14.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 交代了危急的时局,点明感慨的原因,具有统领全词的作用。‎ B.“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写出诗人的落魄形象,也点出“客心惊”的缘由。‎ C.“送老”一词承上启下,上承 “十年”“岁华销尽”“疏髯”“衰涕”,下启“应吴兴”“别愁”“孤影”。‎ D.“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 25 -‎ 两句,以景结情,营造迷离恍惚的气氛,寄托词人难言的苦衷,含不尽之意。‎ 15. 词中寄寓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通过自己的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了学习不能单靠坐在房子里冥思苦想,而要实实在在地学习。‎ ‎(2)李商隐在《锦瑟》中运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创造性地发展了传统的比兴手法,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出回忆,暗示自己才华出众而年华流逝。‎ ‎(3)在写早春景象时,“草”是诗人的常用意象,比如: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写出了季节更换时乍见春景的喜悦;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借一句“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嫩草初生时的逼真形态;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则以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早春春草尚不丰茂的清新景象。‎ 第二卷 语言文字运用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时光不断地在流转,任谁也不能攀住它停留片刻。“( )”我们每天撕一张日历,日历越来越薄,快要撕完的时候便不免矍然一惊,惊的是又临岁晚,假使我们把几十册日历装为合订本,那便象征我们的全部的生命,我们一页一页的往下扯,那是什么样的滋味呢?“冬天一到,春天还会远吗?”可是你一共能看见几次冬尽春来呢?‎ 不可挽住的就让它去罢!问题在于我们所能掌握的尚未逝去的时间,如何去打发它。梁任公先生最恶闻“消遣”二字,只有活得不耐烦的人才忍心地去“杀时间”。他认为一个人要做的事太多,时间根本不够用,哪里还有时间可供消遣?不过打发时间的方法,亦人各不同,士各有志。乾隆皇帝下江南,看见运河上舟楫往来, ,顾问左右:“他们都在忙些什么?”和坤侍卫在侧,脱口而出:“无非名利二字。”这答案相当正确,我们不可 。不过三代以下唯恐其不好名,大概名利二字当中还是利的成分大些。“ 。”时间即金钱之说仍属不诬。‎ 例如我翻译莎士比亚,本来计划于课余之暇每年翻译两部,二十年即可完成,工作计划虽然详细,但是我用了三十年,主要的原因是懒造成的。翻译完成之后,体力渐衰,有 之感。假使年轻的时候鞭策自己,如今当有较好或较多的表现。然而悔之晚矣。‎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二十年即可完成,虽然工作计划详细,但是我用了三十年,主要的原因是懒造成的。‎ B.二十年即可完成,虽然工作计划虽然详细,但是我用了三十年,主要的原因是懒造成的。‎ C.二十年即可完成,工作计划虽然详细,但是我用了三十年,主要的原因是懒。‎ - 25 -‎ D.二十年即可完成,虽然工作计划详细,但是我用了三十年,主要的原因是懒。‎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引用的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B.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 C.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 D.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不绝如缕 以人废言 有钱能使鬼推磨 力所不及 B.熙熙攘攘 以人废言 有钱能使鬼推磨 力不从心 C.不绝如缕 因噎废食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力所不及 D.熙熙攘攘 因噎废食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力不从心 ‎20.下面是某省普通高校招生网上报名流程图,请把此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10个字。(5分)‎ ‎21.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在许多国家,公鸡的啼叫被当作破晓的象征。但公鸡为什么会在早上打鸣?这个问题可不简单。多年来,科学家认为是因为太阳升起后,光线由暗至明,______。不过,有些人认为,公鸡不是受到光线刺激,而是知道早上要来了才打鸣的,也就是说,______,到了早上就像闹钟一样叮叮叮地响个不停。科学家还有一个有趣的发现:地位优势明显的公鸡叫得比其他公鸡更早一些,地位最高的公鸡有破晓的最优先权;然后按顺序挨个打鸣,地位最低的只能在其他鸡叫完后默默垫个底;且地位越低的公鸡,打鸣的频率也越低。这表明,______。‎ 四、写作(60分)‎ - 25 -‎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后,全国上下一心,齐力抗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防控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 度,做到令行禁止。”然而有个别人隐瞒到过疫区的事实,其不自觉隔离的行为给疫情防控带来了重大的安全隐患。‎ 材料二:2020年2月初,在抗疫一线的感染病学家李兰娟院士公开建议:“在这次疫情之后,希望国家给年轻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高薪留给德才兼备的科研、军事人员。希望控制娱乐圈所谓的‘明星'动辄上千万的片酬。只有少年强则国家强,为祖国未来发展培养自己的栋梁之材。”‎ 材料三:为防控疫情并加强对学生居家学习生活的指导,多省市教育行政部门采取了“延迟开学”和“停课不停学”的措施。同时,有识人士也指出,此次疫情所暴露出的全民科学素养问题, 亟需解决。学校和家长要利用不停学的契机,要多宣讲防护知识,进行健康教育,让孩子们养成 良好的卫生习惯;更需培育孩子们的科学精神,让他们养成科学思维,掌握科学逻辑,关注社会问 题,培养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操。‎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光明中学青年学生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写一篇在社区广播站播放的演讲稿;‎ ‎②给李兰娟院士写一封慰问信;‎ ‎③给全校同学写一份倡议书。‎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身份,联系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漏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25 -‎ 参考答案 ‎1.D ‎2.C - 25 -‎ ‎3.B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仔细区分选项表述与文中内容的差别。A项,偷换概念。据原文,中华传统文化“能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获得新生”,此“新生”是传承意义上的创新;说“最终获得了新生”,此“新生”则有焕然重获新生的意思。B项,外加信息。据原文,“地缘、血缘因素都不如文化来得重要”,并无“加起来”的意思。C项,过于绝对。据原文,“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到人类自身创造力的民族”,是说“认识最早”,即便是“对生命的认知”,也没说“完全不同”。故选D。‎ ‎2.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论证的方法等。答题时注意根据文章内容具体分析。C项,外加信息。据原文,“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到人类自身创造力的民族”,不能借此说“中华文化的先进性”。故选C。‎ ‎3.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重点在对文中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主要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B项,曲解文意。据原文,古希腊人认为火种是普罗米修斯从天庭盗来馈赠给人类的,而中华民族的先民则认为取火方法是燧人氏发明的,“这非常典型地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传统文化的精神差异”,而说“火种来源认知的不同表现得最为典型”是曲解文意。故选B。‎ ‎4.C ‎5.D ‎6.①政府(政策):政府的投资或者支持,加大投入,提供政策支持。②行业(市场):增加行业对于5G的认知,让行业与 5G 绑定起来,加快 5G 的融合。③技术(理念):加快 5G 技术在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大大提升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化水平,为工业互联网的实时控制和预警等提供技术保障。‎ ‎【解析】‎ ‎4.‎ - 25 -‎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锁定答题区间,然后筛选出答案。本题中C项“5G带动的直接产出和间接产出预计将分别达到10.6万亿元和6.3万亿元”,表述错误。根据图表显示,2030 年,5G 带动的直接产出和间接产出预计将分别达到 6.3 万亿元和 10.6 万亿元。故选C。‎ ‎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注意认真研读文本,然后将选项与文本内容进行细致的比对分析。本题中D项“一定可以满足各种人群、各个行业的所有需求”以偏概全,在材料三的最后一段中,原文表述为“甚至于说有了 5G 能不能满足他的需求,这些都是问号,这都给这一产业带来了挑战”。 而选项是“5G 一定可以满足各种人群、各个行业的所有需求”说法过于绝对。故选D。‎ ‎6.本题考查的是归纳和概括原文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筛选主要的信息,并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最后得出答案。本题中要求:为推进“5G”建设,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请结合材料分角度概括说明。解答此题时,根据文本“这里面也是存在很大的挑战,我们的垂直行业实际上对于5G的认知并不是那么充分。也就是说,希望行业跟5G绑定起来,希望得到政府的投资或支持,但实际上没有思考现在这些应用是不是4G可以满足,甚至于说有了5G能不能满足他的需求,这些都是问号,这都给这一产业带来了挑战”可知,为推进“5G”建设,需要从政府、市场、技术三方面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点睛】‎ 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的是对文意理解的考查,考生要注意选项中常见的错误有曲解文意、枉加推断、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问题,考生要结合对文意的理解准确判断选项中的表述是否正确。总之,这类试题考生要注意认真研读作品内容,然后将原文与选项进行认真的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完成这类试题。‎ ‎7.C ‎8.①由农村出身讲到他的奋斗,使宋医生的形象更为丰满。②为下文宋医生对女生态度的转变埋下伏笔,使情节发展自然。正因为都来自农村,故更懂得求学之路的不易。③丰富小说的内容,又避免了情节发展的平铺直叙。‎ ‎9.‎ - 25 -‎ ‎①这种呈现方式,一开始便让宋老师和同学们感到奇怪,引发了宋老师对她的一系列劝阻式语言、心理和行为,以及同学们的哄笑,使情节产生了起伏,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②这种呈现方式,一开始便在读者心理制造了悬念,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了小说的阅读趣味的艺术吸引力。③这种呈现方式,更利于揭示死者生前的想法、行为和生平经历,更能体现他对女儿将来成为一名出色医生的恳切期望和深沉的爱女之情。④这种呈现方式,更利于塑造女大学生冷静、理智,而又不失温情的性格特点,更有利于表现小说的思想主题。‎ ‎【解析】‎ ‎【分析】‎ ‎7.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C项,“由此可知她是一个有主见的女孩”错误,她之所以会这样,那是因为躺在解剖台上的是她的父亲,对父亲深深的爱促使她这样。‎ ‎8.试题分析:题干问“小说为什么插叙介绍宋医生的农村出身”,要求简要回答,这是考查小说中插叙的作用。作答时可以从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刻画、主题表现等角度考虑。小说在中间部分穿插介绍了宋医生的农村出身,表达出自己作为农村出身的人奋斗的艰辛的情感。而小说中的“女生”也来自农村,这可以引起宋医生的情感上的共鸣,那么作答时就可以从情节发展角度考虑,即为下文宋医生对女生态度的转变埋下伏笔,同时也避免小说情节发展的平铺直叙。从对宋医生形象的刻画角度考虑,讲述他的农村出身及他的奋斗,也丰富了宋医生这一人物形象。‎ 点睛:插叙的作用一般有:(1)在叙事时运用插叙,可使所写的内容更加充实,情节更加充分,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使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更鲜明、更深刻。(2)运用插叙,可以起到补充主要事件或衬托主要人物的作用。(3)加上插叙,可使文章的结构,避免呆板、拘谨,使行文起伏多变。‎ ‎9.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分析“小说通过女大学生以‘局外人’身份,客观地、由浅入深地介绍死者情况的方式,逐渐呈现死者与她之间的父女关系”这种呈现方式的表达作用,这是一道探究题,作答时可以从小说的情节发展、结构安排、人物形象刻画、主题表现等角度考虑。小说中女大学生以“局外人”身份,客观地、由浅入深地介绍死者情况,“死者年龄49岁,确切地说,还有两个月零5天才到50岁生日,他身上无伤,面部也较干净,可以肯定是心脏病突发。”“老师您看,他腰部和臀部的脊椎,向外微凸变形,由此可以推断他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原因是他经常弯腰——他有可能是弯腰插稻,也有可能是弯腰打扫卫生……”这样的介绍一开始便在读者心理制造了悬念,同时让宋老师和同学们感到奇怪,引发了宋老师对她的一系列劝阻式语言、心理和行为,以及同学们的哄笑。从情节角度考虑,使情节发展起伏。从人物形象刻画角度考虑,突出了这个女大学生冷静、理智,而又不失温情的性格特点。而通过这个女大学生对“死者”情况的介绍,更有利于表现小说“无言师”这个主题。‎ - 25 -‎ ‎10.D ‎11.C ‎12.C ‎13.(1)陈平害怕被杀,便封好项王赏给他的黄金和官印,派人送还项王,自已单身拿着宝剑抄小路逃走。‎ ‎(2)汉王大怒,斥骂韩信,陈平踩汉王的脚,汉王也有所悟,于是优厚地款待齐王使者,并派张子房立即封韩信为齐王。‎ ‎【解析】‎ ‎【分析】‎ ‎10.‎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 本题,“卒至平城”句意是(陈平)匆忙行军到了平城。“卒”译为“匆忙”,作状语,修饰“至”,所以“卒至”之间不能断开,排除A、C项。“为匈奴所围七日不得食”句意是被匈奴围困七天,七天吃不上饭。可见句中“七日”是说他七天吃不上饭,不是说被匈奴围困七天。所以应在“七日”前停顿,排除B项。‎ 故选D。‎ ‎11.‎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C项,“古代乘车,尊者在左,警卫在中,车夫在右陪坐,称‘参乘’或‘车右’”错误,古代乘车,尊者在左,驾车者在中,一人在位陪坐,称“参乘”或“车右”。‎ 故选C。‎ ‎12.‎ - 25 -‎ 本题考查文言文的分析综合能力。属于信息筛选。解答本题,要求考生认真审题,题干要求“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做题时要回归语境,对选项中的内容进行分析,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译错等。‎ C项,“于是就将封爵让给了魏无知”错,原文“乃复赏魏无知”,是说魏无知是另外得到的封赏,而不是陈平将爵位让给魏无知。‎ 故选C。‎ ‎13.‎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使使”,派人;“间”,抄小路;“杖”,拿着。第二句关键点:“蹑”,踩;“遇”,款待;“卒”同“猝”,立即。‎ ‎【点睛】‎ 解答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要点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还有细节方面容易出题,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特别是细节处,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参考译文:‎ - 25 -‎ 丞相陈平,是阳武县户牖乡人。项羽攻占土地到黄河边上,陈平前往投奔项羽,跟随项羽入关攻破泰国,项羽赐他为卿并赐予相应的爵位。项羽东归,在彭城称王.汉王回军平定三秦向东进军,殷王反叛楚国。项羽于是封陈平为信武君,让他率领魏王咎留在楚国的部下前往。击败并降服了殷王而凯旋。项王派项悍任命陈平为都尉,赏给他赏金二十镒。过了不久,汉王又攻下殷地。项王大怒,准备杀掉前次平定股地的将领们。陈平害怕被杀,便封好项王赏给他的黄金和官印,派人送还项王,自己单身拿着宝剑抄小路逃走。陈平横渡费河,船夫见他-一个美男子单身独行,怀疑他是逃亡的将领,腰中定当藏有金玉宝器。就盯着陈平,打算杀痒他。陈平很害怕,就解开衣服赤身露体地帮助船夫撑船。船夫知道他身上-无所有,才没有下手。陈平于是到修武投降汉军.通过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他进去。汉王当天就任命陈平为都尉,让他做参乘,主管护军。第二年,淮阴侯韩信打败了齐国,自立为齐王,派使者把这件事禀报给汉王。汉王大怒,斥骂韩信。陈平踩汉王的脚,汉王也有所悟,于是优厚地款待齐王使者,并派张子房立即封韩信为齐王。汉王把户牖乡封给陈平。当时与陈平剖符,世代相传而不断绝,封为户牖侯。陈平辞谢说:“这不是我的功劳。”‎ 皇上说:“我采用了先生的计谋,克敌制胜,这不是功劳是什么呢?”陈平说:“如果没有魏无知,我怎么能被提升呢?”皇上说:“像先生您这样可以说是不忘本了。”于是又赏赐了魏无知。第二年,陈平以护军中尉的身份跟从高帝在代地攻打谋反的韩王信。匆忙行军到了平城,被匈奴围困,七天吃不上饭。高帝采用了陈平的妙计,派人到单于的阏氏那里去疏通。才得以解围。高帝脱身以后,陈平的计策始终秘而不宜,世间没人得知内情。孝文帝即位后.认为太尉周勃亲自率兵诛灭吕氏宗族,功劳多,陈平想把右丞相的尊位让给周勃,于是托病引退。孝文帝刚刚即位,觉得陈平病得奇怪,就去探问他。陈平说:“高祖时期,周勃的功劳不如我陈平。到诛灭昌氏宗族时。我的功劳也就不如周勃了。我愿把右丞相的职位让给周勃。”‎ 太史公说:丞相陈平年轻的时候,原本喜欢黄帝、老子的学说。当他在砧板上分割祭肉的时候,他的志向本来已经很远大了。他颠沛忙乱于楚魏之间,最终归附高帝。他常常想出妙计,解救纷繁的危难,消除国家的祸患。到了吕后执政时,他颠沛忙乱于楚魏之间,最终归附高帝。他常常想出妙计,解救纷繁的危难,消除国家的祸患。到了吕后执政时期,诸事多有变故,但陈平最终能自免于祸,安定汉室,保持荣耀的名望终身,被称为贤相,难道不是善始善终吗!假若没有才智和谋略。谁能做到这一步呢?‎ ‎14.B ‎15.①亡国之悲愤。词人作此词时,中原已沦陷,兵临建康,作者面此痛心疾首,又无可奈何,满腔忠愤溢于言表。‎ ‎②年华已逝之悲恨。“岁华销尽”,鬓发如雪,作者对自己年华老去、无法驰骋疆场深表遗恨。‎ ‎③对安居生活的渴望。词人生逢乱世,侨居异乡,渴望能归老吴兴。‎ ‎④离别的哀愁。词人想归老吴兴,但又对建康的老朋友依恋不舍,离愁别绪笼罩心头。‎ ‎【解析】‎ ‎【分析】‎ 14.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这首词的分析与鉴赏。B项“拟人”错误,‎ - 25 -‎ ‎15.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词的情感的题目,是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词的标题、注释和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结合“南宋词人”分析,亡国之悲愤;“岁华销尽”,鬓发如雪,作者对自己年华老去、无法驰骋疆场深表遗恨;词人生逢乱世,侨居异乡,渴望能归老吴兴;词人想归老吴兴,但又对建康的老朋友依恋不舍,离愁别绪笼罩心头。‎ 点睛:正确分析词句中包含的感情,首先要求把握“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其次要能正确分析句子结构和词性,有时还要注意词句的修辞。一般的解题思路:内容——这个词或者句子所描绘的画面(或者所抒发的情感、阐述的道理);表达效果——往往是景物描写对情感表达所起的作用。‎ ‎16.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草色遥看近却无 浅草才能没马蹄 ‎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须臾”“端”“柱”“遥”“没”“蹄”。‎ ‎【点睛】‎ 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 ‎17.D ‎18.D ‎19.B ‎【解析】‎ ‎【分析】‎ - 25 -‎ ‎17.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画线句子:二十年即可完成,工作计划虽然详细,但是我用了三十年,主要的原因是懒造成的。有两处语病,一是关联词语语序不当:把“虽然”放在“工作计划”前面;二是句式杂糅,去掉“造成的”。故选D。‎ ‎18.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的连贯、语句复位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考点考向的特点把握,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高考题目一般为科普类的说明性文字,文段表述结尾严密。要求填写的较为准确,这样就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尽量文中的词语组织句子进行填写,这样能够减小误差。“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这是朱熹用切身体会告诫年轻人的经验之谈。说明人生到老,学问难成,因而必须爱惜光阴。“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那时正是青春年少的时候,不要辜负这大好时光。“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由时光的流逝,自然联想到人生易老,年华难驻。这样,诗意自然而然地转到对光阴的珍惜。而D表达时间飞逝之感,符合文意。故选D。‎ ‎19.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语境说的是“运河上舟楫往来”,指人多,所以用“熙熙攘攘”;以人废言:因为说话人地位的低下或犯有错误就不采纳他所说的正确的意见。因噎废食:比喻因小而废大或怕做错事而索性不干,贬义词。语境中是指和珅说的话,所以用“以人废言”;有钱能使鬼推磨:俗语,形容有了钱,什么事情都能办到,金钱万能。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是旧时俗语,本义是“人为了追求金钱,连生命都可以不要,鸟为了争夺食物,宁可失去生命”,引申义为“生物在难以保全自身生命的情况下会尽全力尝试”。语境中指的是“时间即金钱之说”,所以用“有钱能使鬼推磨”;力所不及:凭自己的力量不能做到。力不从心:意思是指心里想做某事,但是力量不够。语境中是指翻译的力不从心的感觉。故选B。‎ ‎【点睛】‎ - 25 -‎ 辨析并修改病句类试题,考生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病句的典型例句,然后结合病句病因的辨析不同类型病句的特点。常见的病句类型例如,成分残缺或赘余:是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主语残缺,谓语残缺,中心语残缺,介词残缺,较典型的是介宾短语淹没主语造成主语残缺,修饰语过长淹没中心词造成中心语残缺,结构较复杂造成介词残缺,成分赘余典型的是前后的语意重复,答题是注意划分句子成分,找到残缺的对象。表意不明:是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指代不明,划分不明,省略不明和词义内涵不明。句子中出现指代性词语,看指代是否明确;查看句子中的修饰成分,看是否能同时修饰后面的两个词语。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杂糅表现为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搭配不当:是病句常见的类型,主要有主谓、动宾、主宾搭配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一面对两面等,较为典型的是一个词语和后面或前面的两个词语配合,和其中的一个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一面对两面。‎ ‎20.普通高校招生网上报名需先进入网报系统进行报名。若已完成报名,查看报名信息,确定信息无误,则报名成功;若未完成报名,需阅读网上报名须知,进行报名。若查看报名信息有误,应联系老师,修改报名信息,确定无误后,方为报名成功。‎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这是一道图表说明的题目,属于图文转换类的题目。此类试题解答时,图表说明的题目,重点关注图标的表头和所问问题,此题根据题干可知是“某省普通高校招生网上报名流程图”,答题时注意搞清图表的要素之间的关系,注意箭头的指向,注意“报名完成”后的“是”“否”两个要素,若已完成报名,查看报名信息,确定信息无误,则报名成功;若未完成报名,需阅读网上报名须知,进行报名。‎ ‎21.公鸡受到光线的刺激而做出反应 公鸡有时间概念 打鸣还是公鸡宣扬地位的一种方式 ‎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以情境补写的方式出现。答题时注意语意和结构上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 第一空处,根据前文“公鸡为什么会在早上打鸣”“因为太阳升起后,光线由暗至明”及后文“不过,有些人认为,公鸡不是受到光线刺激,而是知道早上要来了才打鸣的”,可推知此处应填“公鸡受到光线的刺激而做出反应”;‎ 第二空处,前文说“鸡不是受到光线刺激,而是知道早上要来了才打鸣的”,此处转换一下表达方式“公鸡有时间概念”;‎ - 25 -‎ 第三空处,此处是一个总结句,前文说“地位优势明显的公鸡叫得比其他公鸡更早一些,地位最高的公鸡有破晓的最优先权;然后按顺序挨个打鸣,地位最低的只能在其他鸡叫完后默默垫个底;且地位越低的公鸡,打鸣的频率也越低”,据此总结观点为“打鸣还是公鸡宣扬地位的一种方式”。‎ ‎【点睛】‎ 语句补写题,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同时有字数限制。补写的语句的内容来源于文本:具体来说,所补写的语句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的语句与上下文的关系为: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 ‎22.例文 科学精神+公民素养=抗疫胜利 各位听众朋友:‎ ‎ 大家好!我是光明中学的一名学生。我今天为大家演讲的主题是“科学精神+公民素养=抗疫胜利”。‎ 犹如当年的非典防治战,这场敌人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战争,所挑战的不只是医疗机构,也是对全民共同体,乃至每个人的考验。‎ 不少时候,碰到灾难等突发状事故,舆论都会习惯表达“我们都是某某人”,但就关联度而言,恐怕没有什么能够比得上“人传人”的传染病疫情,能让我们更真切的感受到——“我们都是防疫人”。‎ 钟南山院士就建议,“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去武汉”。此类忠告和防控应对,需要每个人的配合,也必然会或多或少影响到不少人一时的便利、打乱原有的春节计划。像一些人原本约好的同学、亲友聚会,可能就得注意场合乃至取消,甚至一些商业行为也难免受影响。‎ 必须承认,不少防控工作,尤其是涉及管控、监测、检查等,都是以削减民众的便利程度、牺牲局部利益为前提的。其中一些或可通过构建合理的机制来实现社会共担,但有一些可能注定需要个体的承担,这是必须接受的事实,也是非常时期的不得已而为之。‎ 本质上,这次疫情也是对民众科学素养与公民精神的“拉练”。多相信科学,遵循那些科学的“自我保护指南”,别被那些蹭疫情夹带私货的“鞭炮防传染,吸烟能消毒”、兜售阴谋论的“生物战”话语所蒙蔽;多循守理性,不盲目不恐慌,服从防疫的管制安排,尽量避免成为交叉感染的一环……这些都是个体应有的“价值自觉”。‎ 当无数的个体能真正依据科学精神、秉持公民素养,合理调整防疫期的个体行为,全社会战胜疫情的砝码就大一些,成本就更低一些,最终带来的公共利益增量,也将回馈给每个人更多的安全感。‎ - 25 -‎ 病毒所挑战的是整个社会的应对系统。这个应对系统里面,没有人可以例外。目前病毒的传播和疫情发展,仍有诸多不确定性。但可以确定的是,不管是个体还是相关部门、机构,在应对上多一些“打提前量”和冗余准备,少一些盲目乐观和侥幸,多一些配合、公开,少一些自行其是,这样人们的从容就多一份,战胜病毒也能愈发可期。‎ 说到底,就是科学精神和公民素养越充沛,越能给战胜疫情增加砝码。‎ 相信我们社区的抗疫工作一定会取得胜利,我们国家、整个世界一定会渡过这次难关。感谢您的收听,下次再见。‎ ‎【解析】‎ ‎【分析】‎ ‎【详解】‎ ‎[审题]‎ 本题考查写作能力。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是2015年高考语文作文新出现的题型。旨在着重考查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要求学生读懂材料,在读懂的基础上按照任务指令作文,所以审题时的阅读能力和领悟能力要求较高。与以往传统作文不同的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写作目的、要求,更加明确、单一。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此次作文题的命制注重思想性和语文性的统一,力求将彰显宏大主题与贴近考生实际相结合,以厚重感与鲜活兼具的材料、新颖而灵动的形式,直观而又巧妙地反映时代精神,正面而有效地传递价值观念,在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能力的同时,有效地落实对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的考量,是一道由“材料+任务+情境”构成的任务驱动型作文。‎ 本题是由多则材料组合而成的,在审题立意时,要找出这三则材料的契合点。多则材料作文在提炼观点时,必须对所提供的各则材料先逐则分析,再比较分析,最后综合分析,归纳提炼出恰当的观点。多则材料作文的难点在于,如何找准各个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全面、准确、周密的分析。 ‎ 材料一从正反两方面强调了要团结抗疫,统一行动是决胜保证。材料二则表明:国家培养年轻一代,经费要向科研、军事人才倾斜!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材料三提出:全民科学素养问题亟需解决。三则材料的契合点体现在情境相同:2020年春季,中国处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因此,三则材料的主题相关联,都是关于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科学理性的认识与思考。 ‎ - 25 -‎ 具有情境设置的应用性文体写作是近年高考备考重点,书信、演讲稿在高考中已有考查,其他文体,比如辩论稿、倡议书、发言稿、意见书、感谢信和慰问信等也有必要了解。这道作文题要求考生以“光明中学青年学生”的身份向社区居民演讲,给李兰娟院士写慰问信,给光明中学全校同学写倡议书。 ‎ ‎[立意]‎ ‎①令行禁止,共克时艰;‎ ‎②命运共同体要舍弃小我;‎ ‎③服从指挥,胸怀大局;‎ ‎④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⑤致敬德才兼备的李兰娟院士;‎ ‎⑥中国需要更多的李兰娟院士;‎ ‎⑦少年强则中国强;‎ ‎⑧崇尚科学,求真求实;‎ ‎⑨给年青人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 ‎⑩给娱乐降温,给人才升值;‎ ‎⑪防控疫情需要科学精神;‎ ‎⑫战“疫”的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怀不可少。‎ ‎[素材]‎ ‎1、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硝烟,却是生命攸关的激烈战斗。一时间全国上下展开了与疫情殊死搏斗的持久战。“串门就是互相残杀,聚会就是自寻短见",“今年过年不串门,来串门的是敌人,敌人来了不开门"……这一句句接地气的“土味”标语横幅,像泥石流一样“无情"却又十分硬核,达到了防疫宣传的目的。为了防止疫情蔓延,有效地切断传播途径,村里的党员干部,志愿者们在村口设置了卡点,他们不畏寒冷,不惧辛苦,日夜值守,对外来人员进行排查。爸爸也是其中的一员,我感到很自豪。作为学生的我们,我们无法冲到最前线,但我们可以做到:待在家里不串门,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不信谣,不传谣。‎ - 25 -‎ ‎2、保持基本的手卫生和呼吸道卫生,勤洗手,避免和有发热咳嗽打喷嚏的人密切接触,对于不可避免要出现的说话场景时,戴一次性外科口罩(至少两层)或者n95口罩,一次性口罩最长4小时就要更换,或被水汽浸湿失去防护效果时也需更换,还有出门注意防护,戴口罩。尽量不要摸脸、不要揉眼睛、不要直接拿食物。回家时洗头、洗澡、洗衣服,羽绒服之类不方便每天洗的,可以挂阳台大风吹。最后要规律生活、合理营养、充足睡眠。‎ ‎3、还有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不要被感染,听从政府的指令,减少外出,安心呆在家里,为国出一份力,为医生减少一份负担。‎ ‎4、这个冬天,梅花依然宁静地开放;这个冬天,蓝天依旧明净如洗;这个冬天的武汉却非常艰难,全国人民却非常艰难。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们谨遵医嘱,静静地待在家中。我们为武汉忧心忡忡,我们为治愈病例的增多而感到高兴,为武汉的人们牵肠挂肚。‎ ‎5、“我可以带队去支援武汉。”疫情爆发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向上级部门提出申请。“国家的大事,自己义不容辞”这位传染病专家、浙大教授如是说。她与钟南山一同,前往防疫一线连续查看现场,赶往北京做疫情汇报,郑重建议“隔离”武汉。然后再连夜回到杭州,早上8点准时出现在医院接诊。让我们感慨的是,不顾劳累、无畏生死的她,已经73岁高龄!中国传统文化里,有一种称谓叫“国士”,用来形容那些德才兼备、以身许国之人。此刻,我们庆幸,也自豪,国士仍在!‎ ‎[结构]‎ 这篇文章是一篇对社区群众进行广播的演讲稿,首先是称谓和问候语,然后是自我介绍和演讲稿题目的介绍。正文部分首先强调个人在防疫工作中的重要性,然后论述这次疫情也是对民众科学素养与公民精神的“拉练”,接着指出,病毒所挑战的是整个社会的应对系统。这个应对系统里面,没有人可以例外。最后重申“就是科学精神和公民素养越充沛,越能给战胜疫情增加砝码”。结尾部分是结束语,提出希望,表明信心,感谢听众。‎ ‎【点睛】‎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一)一个响亮的标题。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二)引述+表态+观点。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 - 25 -‎ 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四)进一步深入阐述。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 - 25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