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专题 论述类文本阅读必考练习全国通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语文 专题 论述类文本阅读必考练习全国通用

专题13 论述类文本阅读(必考)‎ 导向 客观型论述文本 题型频度 考查概率 理解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 ‎>60%‎ 分析综合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 ‎>90%‎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 ‎>50%‎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 ‎>80%‎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 ‎>80%‎ ‎  (据课标区最新信息拟制)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们在评判历史时,往往首先承认那些已经“死亡的”物质形态,即文物。古代的长城作为一道军事防御线,今天已失去原有的功能,成为“死亡的”历史创造,而大运河仍然“活着”,发挥着其原有的部分功能。随着世界遗产申报工作的深入,传统的文化观念逐步发生改变,人们发现今天仍然在使用的活态历史创造也是一种文化遗产。现有的文化遗产理念认为,过去的创造不是现代化的包袱或者障碍,而是积极参与现代化甚至有着非凡价值的文化成就。‎ 大运河申遗张扬了开放、共享的价值。东西走向的长城和南北走向的大运河构成了两个反差巨大的文化遗产类型,前者是防御的、静止的,后者是开放的、流动的。与走向封闭与隔离的长城不同,大运河把多种地域文明形态串联起来,增强了文明的流动性和文化的共享性。它发挥的作用不仅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文化纽带。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推进人类发展的是流动开放的文明形态,固守防御的创造只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起作用。‎ 大运河申遗改变了我们对古代文化的审美观念。以往的遗产申报重视宫殿、都城、帝陵等所谓精英层面的文化形态,而忽视了那些由普通人创造、供普通人使用、服务于人们日常生活的遗产形态。虽说大运河的出现跟隋炀帝的个人意志紧密相关,但它主要是地方政府和普通劳动人民建造起来的,是用于生活而非为特定政治行为服务的水利和交通工程。‎ 大运河的长远保护之路更为漫长。大运河沿岸有着多种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形态,既有城镇、乡村、集市和码头,也有商业、工业、交通和水利设施。可以说,大运河在文化遗产形态上的整合性、复杂性和利益的多边凝聚性,把历史与现在乃至未来有机结合起来的交融性,超越了我国其他所有的文化遗产类型。大运河的保护与发展必然涉及运河两岸的土地使用和环境保护等问题,牵涉到水利、交通和文化等诸多部门,更与沿岸地区的人民对大运河文化遗产体系这种历史创造的认知度息息相关。‎ 大运河是一个活态的遗产,是一个活着的生命机体,我们应该允许在对其保护的前提下进行修复。据我所知,很多工程主要是出于安全而修复两岸的舶岸和码头,并且在修复的时候,尊重它原有的结构、机理和材料。‎ 重新开掘山东以北的大运河河段,恢复通航,这是大运河的复兴,是值得赞赏的。因为南北大运河本来就是连通的,后来因为公路、铁路和航空等现代交通方式的兴起,传统运河的使用价值渐渐衰退,造成北河段的废弃。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发现水运其实是一种环保且成本低廉的交通方式,而且对于北方而言,大运河的复兴在用水、排水、绿化和生态方面的价值也逐渐凸显。所以,我们复兴大运河,既是对历史的一种复活,也是对古代创造的古典价值的重新认识与利用。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肩负保护大运河文化价值的责任,如航线的选择及运河的形态,都要尽量尊重原貌。‎ ‎(有删改) ‎ ‎1.下列各项中,有关大运河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天仍在使用的“活态”历史创造——大运河是一种文化遗产,不是现代化的包袱或者障碍,而是积极参与现代化甚至有着非凡价值的文化成就。‎ B.大运河申遗开放、共享的价值体现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流动开放的文明形态,大运河申遗改变了人们对古代文化的审美观念。‎ C.对于大运河,应该允许在对其保护的前提下进行修复,如出于安全修复两岸的舶岸和码头时,都要尊重它原有的结构、机理和材料。‎ D.虽然大运河的建设跟隋炀帝的个人意志紧密相关,但它主要由地方政府与普通劳动人民建造,是用于生活而非为特定的政治行为服务的。‎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C.“都要尊重它原有的结构、机理和材料” 错,原文为“据我所知,很多工程主要是出于安全而修复两岸的舶岸和码头,并且在修复的时候,尊重它原有的结构、机理和材料”。‎ 答案 C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东西走向的长城和南北走向的大运河构成了两个反差巨大的文化遗产类型,而作为防御的、静止的历史创造,长城已经丧失了原有的功能。‎ B.大运河把多种地域文明形态串联起来,如今仍然“活着”,依然像以前一样,发挥着其沟通南北经贸文化交流的功能,促进了文明的流动和文化的共享。‎ C.大运河作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文化纽带,将历史与现在乃至未来有机结合起来,其交融性超越了我国其他所有的文化遗产类型。‎ D.大运河是用于生活的水利和交通工程,它的申遗说明人们开始重视那些由普通人创造使用、服务于人们日常生活的遗产形态。‎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依然像以前一样,发挥着其沟通南北经贸文化交流的功能”错误,原文认为大运河依然“发挥着其原有的部分功能”。‎ 答案 B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运河沿岸具有多种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形态,复兴大运河既是对历史的一种复活,也是对古代创造的古典价值的重新认识与利用。‎ B.大运河是一个活态的遗产和生命机体,保护大运河跟沿岸人民对大运河文化遗产体系这种历史创造的认知度息息相关。‎ C.由于水运是一种环保并且成本低廉的交通方式,在经济发达的今天恢复大运河的通航是造福两岸人民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D.大运河保护工作任重道远,我们要肩负起保护大运河文化价值的责任,如航线的选择及运河的形态等,都要尽量尊重原貌。‎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在经济发达的今天恢复大运河的通航是造福两岸人民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说法不当,原文只是说“恢复通航”“是值得赞赏的”,且这一因果关系的表述也不恰当。‎ 答案 C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