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新教材人教版选修上册同步练习:第四单元 逻辑的力量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新教材人教版选修上册同步练习:第四单元 逻辑的力量 Word版含解析

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 课后篇一起巩固 课时作业 建议用时:40分钟 实际用时:   分钟 ‎ 满分:29分 实际得分:   分 ‎ 一、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所谓整体思维,是以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看待世界的思维方式。整体思维方式将整个世界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认为构成整个世界的一切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并且每一个事物又是一个小的整体,除了它与其他事物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之外,其内部也呈现出多种因素、多种部件的普遍联系。西人所说的“关联思维”“关联宇宙论”“有机宇宙哲学”或“有机主义宇宙观”,今人所说的“系统思维”,实际上就是“整体思维”。‎ 注重整体统一的整体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整体思维从整体原则出发,强调事物的相互联系和整体功能,探讨天与人、自然与人为、主体与客体、人与人、人与自我的相互关系,以求得天、地、人、我(心)的和谐统一,即注重“天人合一”“天人和谐”。这种整体思维方式,在道家、儒家以及中华传统医学中表现得十分突出。‎ 早在西周时期,“天人合一”思想就已经萌生。《周易》“推天道以明人事”,“天人合一”思想是《周易》整体思维观念立论的基本依据之一,其目的在于揭示人与天地、自然的相互关系,从而合理指导人之所作所为。在《周易》看来,人与天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因此,人应当随顺天地之道而为。如此,方可“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东周以降,道家的列子、庄子以及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张载等不但合理继承了“天人合一”思想,而且有所发展和创新。道家认为,天、人同类而合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董仲舒对天、人问题作了详细的论证和明确的表述,明确指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即天人本来合一,故“天人之际,合而为一”。至宋代之时,张载正式将“天人合一”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明确提了出来,“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易》所谓不遗、不流、不过者也”。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张载在《正蒙·乾称篇》中提出了宝贵的“民胞物与”思想,为合乎德性的实践行为提供了一种观念阐释,将儒家的天人观、物我观、知行观提升至新的境界和层次。‎ 5‎ 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华传统医学,亦以“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观念为立论的理论依据,并且将这一整体思维观念具体化、实践化。中国医学理论将人体看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认为人体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及各个组成要素之间既是相互联系的、不可割裂的,又是互相制约的、互为作用的。并且,“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因此人之保健养生等都应合乎天地之道、日月之行。在临床治疗中,中医反对单纯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强调整体而观、全面诊断、辨证论治,亦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治病必求于本”。进而言之,中医学不仅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且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是一个统一体,亦即人体—自然—社会是统一的有机整体。‎ ‎“天人合一”思想既是一种宇宙观或世界观,又是一种伦理道德观(生态伦理),代表着一种人生追求、一种精神境界。中国传统文化以“天人合一”“天人和谐”为根本特点的整体思维观念和思维方法,对于保持人类的生态平衡,促进社会的协调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编自彭华《中国传统思维的三个特征:‎ 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直觉思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整体思维是看待世界的思维方式,它认为世上万事万物均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B.“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点,最早是宋代学者张载提出的。‎ C.“民胞物与”是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发展,它提升了整体思维的境界和层次。‎ D.中华传统医学以儒家思想为理论依据,在临床上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项,原文指出“早在西周时期,‘天人合一’思想就已经萌生”“至宋代之时,张载正式将‘天人合一’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明确提了出来”,由此可知选项表述“最早是宋代学者张载提出的”有误。C项,由“张载等不但合理继承了‘天人合一’思想,而且有所发展和创新”“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张载在《正蒙·乾称篇》中提出了宝贵的‘民胞物与’思想”可知“‘民胞物与’是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发展”。由原文“将儒家的天人观、物我观、知行观提升至新的境界和层次”可知选项表述“提升了整体思维的境界和层次”错误。“整体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古今中外可能都存在,“儒家的天人观、物我观、知行观”与“整体思维”这一思维方式并不等同。故C项不正确。D项,第四段中指出,整体思维在儒道两家学说中均有体现,故不可将“儒家思想”等同于“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所以选项表述“中华传统医学以儒家思想为理论依据”理解不当,故D项不正确。‎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首段论述“整体思维”,是论述传统思维中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前提。‎ 5‎ B.第四段引述儒道两家的代表性观点,论证了他们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发展。‎ C.文章不仅论证了中国传统整体思维与西方的渊源关系,也论述了其现代价值。‎ D.文章以总分总的结构,论证了中国传统思维中的“整体思维”的表现与发展。‎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分析文本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的能力。C项,涉及论证内容。由文章末段指出“对于保持人类的生态平衡,促进社会的协调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知“阐明了其现代价值”合理。但文章第一段在论述“整体思维”的内涵时谈及西方的“关联思维”“关联宇宙论”“有机宇宙哲学”或“有机主义宇宙观”与“整体思维”相一致,这只能说明中西“整体思维”间的相似,并不能说明二者的“渊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从《周易》到儒道两家诸子,虽然在“天人合一”之理的表述上有差异,但在思维观念上是一以贯之的。‎ B.我国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五育”并举教育体系的实践,体现了中国传统思维特征中整体思维的理念。‎ C.根据中华传统医学理论,人体与天地相互影响,因而医生可以选择从自然或社会的角度诊断并治疗疾病。‎ D.继承发展中国传统思维中的“整体思维”,有助于保持人类的生态平衡,也可使社会发展更加协调稳定。‎ 答案C 解析本题重在考查综合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C项,其推断的原文依据是文章指出中医“强调整体而观、全面诊断、辨证论治”,又指出“中医学不仅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且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是一个统一体,亦即人体—自然—社会是统一的有机整体”,由此可知,“人体与天地相互影响”是恰当的理解。但中医问诊运用整体思维,是对人体、自然与社会综合考虑的过程,而“医生可以选择从自然或社会的角度诊断并治疗疾病”的推断只是片面选择其中的某一方面,此推断并不成立。‎ 二、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抗金名将岳飞的这首《满江红》让大部分人对贺兰山      。如今“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时代早已远去,但在南北长200多千米的贺兰山腹地,神秘的岩画世界,向世人展现了一条      、蔚为壮观的艺术长廊。 ‎ 5‎ 在沟谷两岸绵延600多米的山岩石壁上分布着300多幅贺兰山岩画,这些岩画      广泛,大至表现日月宇宙,小至描画动物足蹄,并有狩猎、放牧、舞蹈的场面,岩画艺术造型粗犷奔放,构图      ,具有独特的意境和艺术价值。根据岩画图形和西夏刻记分析,贺兰山岩画是不同时期先后刻制的,其最早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早中期,远古先民刻画了在三千至一万年前放牧、狩猎、祭祀、争战、娱舞等生活场景、图腾信仰、社会习俗等。“岁月失语,唯石能言。”如今,我们已经无法寻觅那些曾经留驻贺兰山的先民们的踪迹,(    )。 ‎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在三千至一万年前刻画了远古先民放牧、狩猎、祭祀、争战、娱舞等生活场景、图腾信仰、社会习俗等。‎ B.记录了远古先民在三千至一万年前放牧、狩猎、祭祀、争战、娱舞等生活场景、图腾信仰、社会习俗等。‎ C.刻画了远古先民在三千至一万年前放牧、狩猎、祭祀、争战、娱舞等生活场景、图腾信仰、社会习俗等。‎ D.在三千至一万年前记录了远古先民放牧、狩猎、祭祀、争战、娱舞等生活场景、图腾信仰、社会习俗等。‎ 答案B 解析“在三千至一万年前”是岩画内容所反映的时间,并非刻画时间,应移到“远古先民”后。据此可排除A项、D项。C项中,“刻画”与其后宾语“图腾信仰、社会习俗”搭配不当,排除C项。‎ ‎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耳熟能详  眼花缭乱  题材  朴实 B.司空见惯  扑朔迷离  体裁  朴素 C.耳熟能详  扑朔迷离  题材  朴实 D.司空见惯  眼花缭乱  体裁  朴素 答案C 解析“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此处应用“耳熟能详”。“眼花缭乱”侧重写人的感受,“扑朔迷离”突出事情本身的特点。文中形容艺术长廊,应用“扑朔迷离”。“题材”,构成文学和艺术作品的材料,即作品中具体描写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如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文中介绍岩画的内容,应用“题材”。“‎ 5‎ 朴实”,形容讲究实际、不求虚浮,可用于思想、感情、做事等方面。“朴素”,形容讲究自然、保持原样,多用于衣着、陈设、生活等方面。文中说岩画的构图特点,应用“朴实”。‎ ‎6.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来自远古的信息,隐隐地通过风传达出来,这些最初的印记镌刻在岩石上 B.只有这些镌刻在岩石上的最初印记,在风中向后人们隐隐传达着来自远古的信息 C.这些镌刻在岩石上的最初印记,是来自远古的信息,隐隐地通过风传达出来 D.这些最初的印记镌刻在岩石上,在风中向后人们隐隐地传达着来自远古的信息 答案B 解析根据文中“岁月失语,唯石能言”,可知下文应该写岩画“言说”的内容,并且括号内所填句子要与“我们已经无法寻觅那些曾经留驻贺兰山的先民们的踪迹”构成转折关系。A项的主语是“来自远古的信息”,与前文衔接不紧密。C项和D项缺少关联词语,与前文衔接不畅。故选B项。‎ ‎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迄今为止,还没有①                    。现有人工智能系统的通用性较差,这与其计算理论基础和系统设计原理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图灵机模型取决于人对物理世界的认知程度,②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是存储程序式计算,③                     ,无法根据外界的变化演化。而我们的大脑却是一个出色的、能够长时间稳定工作的通用智能系统,不仅能举一反三,处理视觉、听觉、语言、学习、推理、决策、规划等各类问题,还可以在学习和发育过程中不断适应和进化。 ‎ 答案示例①一个通用智能系统能接近人类水平 ②因此人限定了机器的认知 ③程序也是预先设定好的 ‎8.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5分)‎ 春联又称“春贴”“桃符”,是过年喜庆元素“年红”中的一个种类。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抒发美好愿望,是人们过年的重要习俗。当人们在家门口贴年红(春联、福字、窗花等)时,意味着春节正式拉开序幕。每逢春节,无论城乡,家家户户都要把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发展为春联,表达了劳动人民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参考答案春联来源于过年喜庆元素“年红”及古时春贴;它对仗工整、简洁精巧。它意味着春节开始,人们以之表达美好的愿望。‎ 5‎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