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沈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沈阳市2019-2020 学年度(下) 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90 分钟 考试分数:100 分 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1-32 题,共 48 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33-35 题, 共 52 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 48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48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振鹤在《中国地方行政制度》中说:“商周之际,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周王朝在推 翻殷商统治之后,还必须加意防止被征服者的反抗”。这意在说明西周 A.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必要性 B.实行分封制旨在直接统治被征服地区 C. 采取分土而治的政策是形势使然 D. 确立宗法制度有其社会基础 ‎2.丁山先生在《宗法考源》中说:“宗法之起,不始周公制礼,盖兴于宗庙制度……宗法者,辨先祖宗庙昭穆(指宗庙、墓地或神主的辈次排列)亲疏之法也。”而王国维先生指出,“殷以前无嫡庶之制”,“商人无嫡庶之制,故不能有宗法”。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关于宗法制的起源考证存在着争议 B. 嫡长子继承制是判断宗法制的依据 C.宗法制在西周以前已经产生 D.宗法制只存在于贵族阶层中 ‎3.下表信息出自于中国军事史编写组对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爆发情况的统计。该表反映出当时 时期 时间起止 诸侯国数量 变化 战争爆发频 率(次)‎ 战争爆发次数 ‎(年平均)‎ 没有战争 的年数 ‎(年)‎ 春秋 公元前 770 年—‎ 公元前 476 年 ‎123→27‎ ‎203‎ ‎1.859‎ ‎90‎ 战国 公元前 475 年-‎ 公元前 221 年 ‎27→1‎ ‎150‎ ‎1.527‎ ‎105‎ A.富国强兵是时代主题 B.战争规模不断扩大 C.统一成为大势所趋 D. 和平发展占据主流 4. ‎“汉初以皇帝为一极的中央政府辖中央政府京畿及重要地区共十五郡,其人力物力远远 强于任何一个诸侯国。郡国并存的严峻形势,也促使中央政府谨慎从事,采取无为而治轻徭 薄赋与民休息的总方针,中央辖区内的经济也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据此可知,郡国并行 制 A. 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B. 扩大了地方割据的力量 ‎‎ C. 推动了封国经济的发展 D. 适应了汉初统治的需要 ‎5.东汉初年,将军马援在平定岭南地区叛乱后,在当地参照汉代法律, 对越律进行整理,,修正了越律与汉律矛盾的地方,以约束当地人。,。这一政(策 A.消除了中原民族和越族之间的矛盾 B.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拓展了东汉的统治区域 ‎6.“三分相权,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 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这表明三省六部制 A. 使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B. 具有三权分立政治的民主性 C. 有效地限制了皇权的滥用 D. 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 ‎7.2014 年 6 月 22 日,隋唐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隋唐大运河跨越地球 10 多个纬度,‎ 地跨 8 个省、直辖市,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大动脉,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巨大作用。隋唐大运河的修筑从根本上得益于 A 中央集权制度的优势 B.隋唐雄厚的经济实力 C.科举制度下技术人才的选拔 D.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 ‎8.南宋学者郑樵曾说:“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 婚姻,必由于谱系……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这反映了 A. 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B. 社会改革引起观念变化 C. 贵族政治开始瓦解 D. 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9.苏轼任杭州知州时,当地发生瘟疫,他创建“安乐坊”收治病人,闻说三年医好病人千人 以上,得到朝廷的承认,继而买田收租、以租金维持病坊的日常支出。后来,朝廷在各地设置“安济坊”,专为穷人治病。据此可知当时 A. 地方政府享有很大的自主权 B. 确立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C. 政府重视对民众的医疗救助 D. 土地兼并的现象十分严重 ‎10.有学者指出,在张居正之后,“一个个阁臣在舆论的攻击中神情懊丧……(阁臣)无人 敢担当……没有了内阁的中枢支柱,明代便在后张居正时代迷失了方向,不可能将政治与社 会引向正确的发展轨道”。该学者意在强调晚明时期 A.阁臣懒政导致内阁衰败 B.阁权式微加速王朝衰亡 C.中枢权力机构荡然无存 D.内阁严重冲击皇权专制 11. 泛雅典娜节是古代雅典庆祝守护神雅典娜生日的节日,献祭过程由各个团体分别进行: 宗教公职人员与男女祭司组成他们自已的分队,年长的男人与处于服兵役年龄的男人分开游 行,外邦人的儿子与外邦人的女儿分开游行。这种献祭仪式反映出古代雅典 A.宗教活动不受政治的影响 B.不同社会群体的宗教信仰不同 C.居民的身份存在严格区别 D.各阶层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力 ‎12.在古罗马共和国时期,刑事诉讼中法庭已发展成为受法律保障的上诉法院,犯罪嫌疑人 有多达四次的上诉机会;住宅是市民的保障,逮捕只能在门外执行;在侦查期间须避免置人于 狱。这说明了古罗马法( )‎ A.重视保护个人权利 B.强调维护私有财产 C.注重调解经济纠纷 D.重在保护贵族利益 ‎13.在向外征服和扩张的过程中,罗马统治者赋予不同地区的居民不同的权利,或给予全公民权,或给予半公民权,或以条约的形式建立同盟。罗马统治者的这一做法旨在 A.维护罗马公民的特权 B.防范被征服地区形成统一阵线 C.保持公民权的诱惑力 D.利用公民权激化与殖民地矛盾 ‎14.在英国,每周三下午有半个小时的首相质询时间,首相要接受下议院议员的质询,并作出 合理的解释。除此之外,还有议员对各部大臣的质询时间。这种现象表明英国 A. 议会监督内阁行政事务 B. 首相服从议会领导 C. 首相与内阁大臣共进退 D. 各阁臣由议会任命 ‎15.英国通过《1832 年改革法案》,改变了下议院由贵族保守派独占的状态,加入了中产阶级的势力,是英国议会史的一次重大改革。这说明 1832 年改革( )‎ A.解决了不同集团权益之争 B.强化了议会至上理念 C.推动了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D.扩大了下院选民基础 ‎16.下面是某一法律文件的一些特征,据此可知该法律文件是 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 行政首脑对议会负责 法律的制定体现了工业革命对政治的推动 A. 英国《权利法案》 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C. 美国 1787 年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17.西方民主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天赋人权”思想和“三权分立”原则……但英美现代西方民主制度出现了行政权扩张、立法权式徽和司法权的政治化,英国被认为是“首相 民主”,美国总统被称为“皇帝般的总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反映代议制民主下权力运行机制的调整 B. 立法和司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监督形同虚设 C. ‎“首相民主”是直接民主的一种表现形式 D. ‎“皇帝般的总统”是指美国保留部分封建残余 ‎18.有学者认为,美国 1787 年宪法“追求一种效率和安全之间的平衡,不唯人民的意志是瞻, 对民主层层设防,充分利用民主,同时又对民主加以控制”。下列措施最能体现“对民主加以控制”的是 A.参议员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 B. 众议员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 C.总统对过会议案有否决权 D.最高法院大法官两届任期 ‎19.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研究者李剑农认为表面上是因为禁止鸦片问题而起,然而就战争真正意义来说,可称为中西文化的冲突。而研究者张馨保认为文化和体制上的不同,外 交平等的问题以及司法上的冲突并不会导致战争。(英国)所代表的巨大经济力量,他们肩 负着一项使命,砸烂不合时宜的广州贸易制度,推翻过时的朝贡外交……这是鸦片战争的直 接原因。两位学者对鸦片战争原因的认识不同主要是因为 A.对历史真相的了解不同 B. 阶级立场的不同 C.所处的时代不同 D. 研究的角度不同 ‎20.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这位 28 岁的亲王为中国制定了一项新政策:中国应 ‎‎ 在外交上接纳西方以获得一段时期的和平,并于这期间在西方帮助下加强军事力量”。据此 可知,此项新政策的实施 A. 打破了中国对外闭关锁国的状态 B.提供了中国自强运动的良好环境 C. 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利益冲突 D. 引发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1.下表是有关太平天国时期妇女的部分史料。由此可以判断太平天国 内 容 出 处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天朝田亩制度》‎ 妻道在三从,无违尔夫主 洪秀全《幼学诗》‎ 当我们行走在(南京)街上时,沿途可 以看到不少的女子……许多人骑着马, 其余的人则是步行,大多数人都是天足 ‎《慕维廉牧师的一封信》(1861 年)‎ A. 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 基本上实现了男女平等 C. 冲击了社会成员的固有角色定位 D. 打破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 ‎22.鲁迅说过,抽在中国人身上的三鞭,除了甲午战争,就是这两次鸦片战争。这种痛不仅 是身体上的痛,更是心灵上的痛。下列最能反映当时统治阶级“心灵上的痛”的一项是 A.赔款 2 亿两白银 B.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 增开天津为商埠 D.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23.《拳事杂记》记载“团匪起时,痛恨洋物,犯者必杀无赦”;联军入京后,则一变为“西 人破帽只靴,垢衣穷裤,必表出之”。19 世纪末中国社会的这种变化反映出。‎ A. 民众复杂矛盾的心理状态 B. 学习西方成为社会的共识 C. 清政府沦为列强治华工具 D. 西装成为社会主流的服饰 ‎24.民国初年《申报》《大公报》以及政府公报中,“武昌首义”“共和成立”“民国肇 生”“辛亥之役”等名词连篇累牍;1917 年孙中山在汕头追述革命历程,称“一次革命,‎ 起于武昌,为推翻清政府之专制。二次革命,则在南京,为袁世凯暗杀宋教仁而起”。据此 可知,民国初年 A. 国民获得的民主自由权利有限 B. 国民评价辛亥革命缺乏共识 C. 辛亥革命的历史影响逐步扩大 D. “辛亥革命”一词未被广泛接受 ‎25.1919 年 5 月 9 日,北洋陆军第三师师长吴佩孚在衡阳越级通电大总统徐世昌:“彼莘莘学子,激于爱国热忱而奔走呼号,前仆后继,以草击钟,以卵击石……其心可悯,其志可嘉, 其情更有可原!”这表明 A.五四运动体现了民主启蒙精神 B 五四运动反帝不反军阀 C.五四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D 五四运动学生的主力军作用 ‎26.1924 年 1 月,孙中山在接受以往失败的教训时指出:中国以内……贫乏之农夫,劳苦之工人,所在皆是……革命之运动,必持全国农夫工人之参加,然后可以决胜。这一认识 A.基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B. 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C. 折射出国民党性质的根本改变 D.反映出国共两党目标趋于一致 ‎27.1937 年 9 月,蒋介石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中说:“对于国内任何派别,只要诚意救国,愿在国民革命抗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自无不开诚接纳,咸使集中于本 党领导之下,而一致努力。”材料说明 A. 各党派政治主张趋于一致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C. 国民党政府坚持一党独裁 D. 中日民族矛盾是当时主要矛盾 ‎28.1942 年 10 月 24 日,晋绥边区首届临时参议会开幕,参加会议的包括参议员及各界人士 共 400 余人,大会参议员共 145 人,各界当选为参议员的共产党员有 47 人,不及大会参议员的 1/3。这表明晋缓边区政府 A. 具有统一战线性质 B. 践行联合政府主张 C. 属于工农联盟政权 D. 体现社会主义原则 ‎29.把敌人这个既重要而又薄弱的战略后方变成了解放军继续前进的战略基地,南可进退长 江,威慑国民党统治的中心;西可直出汉水、大巴山,叩击川东门户。这样的战略态势 A. 揭开了渡江战役的序幕 B. 出现在淮海战役结束后 C. 表明国共决战的时机成熟 D. 得益于进军大别山的行动 ‎30.马克思说“他们还在梦想用试验的办法实现自己的社会空想……而为了建造这一空中楼 阁,他们就不得不去央求资产阶级放软心肠,解囊施舍……所以,他们就愤怒地反对工人的 一切政治运动。”马克思意在强调 A 资产阶级的残暴性 B 阶级调和的必要性 C 工人运动的阶段性 D 阶级斗争的必然性 ‎31.巴黎公社期间,负责劳动与交换委员会的弗兰克尔在给马克思的信中写道:“如果我们能对社会关系进行根本的改造,三月十八日就会成为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有效的变革。”这反 映出 A 无产阶级专政急需打破旧制度 B 公社曾试图尝试变革巴黎社会 C 巴黎公社社会的改造迫在眉睫 D 巴黎公社寻求马克思主义指导 ‎32.1917 年夏秋,布尔什维克针对工人、卫戍部队以及前线战士进行宣传,要求和平、土地、面包以及“一切权力归苏维埃”,这使得大批新成员加入布尔什维克,在一个又一个的苏维埃选举中获得多数。这反映出当时布尔什维克 A 推动了革命形势向前发展 B 基本上掌握了临时政府的权力 C 初步确立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D 坚持以和平方式夺取政权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52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其中 33 题 25 分,34 题 12 分,35 题 15 分,共 52 分。‎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 分)‎ ‎2020 年 5 月 28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经全国人民大会审议通过。这部新中国历史上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应时代所需,既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也是权利保障的宣言书。‎ 材料一 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就是被拿破仑称为一生荣耀的《民法典》,拿破仑 武力所及之处,其法典必然随之。这部法典遵循古代罗马“法典”的传统,在编纂过程中,广 ‎‎ 泛吸收了各种来源,于 1804 年 3 月颁布。法典内容丰富,包括总则、三编(35 章),共 2282 条。其中最突出的有这样几个方面:‎ ‎537 条规定:“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544 条规定:“所有权是对于物有绝对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 ‎1134 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而且规定原 料的取得,商品的流通,工人的雇佣,都必须通过契约,买卖、交换,一切均可以自由经营。第 8 条规定:“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民事权利是指非政治性权利,包括关于个人 的权利、亲属的权利和财产的权利。‎ 第 488 条:“满 21 岁为成年,到达此年龄后……有能力为一切民事生活上的行为”。‎ ‎《拿破仑法典》是法国大革命的重要成果。经过多次修订,至今仍在使用。‎ ‎——百度百科《法国民法典》‎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于 1912 年 3 月颁布施行,共七章五十六条。其目的是防范袁世凯的专制独裁,确保中国走上民主政治的道 路。1914 年 5 月由袁世凯的《中华民国约法》取代。‎ ‎《临时约法》的失败固然是由于当时的中国社会政治环境所造成,但其本身存在的严重缺陷,乃是导致其失败的根本原因。由于《临时约法》的制定在形式上就缺乏代表性,所以在内容上很难反映各阶层意见,其内容虽然是先进的,但从其形式来看,科学性、民主性均有所欠缺,宪政在一个国家的确立,往往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 尤其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几千年专制的国家。‎ ‎——摘编自音正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缺陷》‎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拿破仑法典》所体现的原则;并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法典》的历史影响(12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临时约法》体现的原则及辛亥革命未能在中国实现 宪政的原因。(13 分)‎ ‎34.(12 分)陈旭麓先生指出:“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乎并不同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爱国主义应该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爱国主义的外延和内涵 都不相同。历史上的爱国主义与近代的爱国主义有很大的区别。……历史发展到近代,爱国主义的外延和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义和团时期的广大民众在帝国主义的侵略、欺侮面前表现了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表现出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无比痛恨,不能说不是一种爱国主义。……但是,义和团民众的泣血行动最终没有达到爱国的目的,反而导致中国近代历史上更大的灾难,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的爱国初衷却转化成误国结果。‎ ‎——刘宗绪主编《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 请以近代中国人民的爱国斗争史实为主,论证说明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的内涵。(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楚。)‎ ‎35.(15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朝鲜战争爆发后,英国政府认为,这是苏联全球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不 予反击会导致苏联在其他地区采取行动,且不利于英国在香港等地的统治。英国政府虽然出兵,但却反对美国把朝鲜战争与亚洲其他地区的共产主义威胁联系起来,担心冲突一旦扩大, 苏联就会卷入,西方就有可能把战略重心转向东方,从而削弱西欧的防御力量。‎ 美国第七舰队进入中国台湾海峡后,英国政府反对美国把在台湾地区的单方面行动与联合国的集体安全行动挂钩,要求美国奉行严格的中立立场,约束蒋介石反攻大陆,要求美国对台湾归属中国作出正式承诺,不得借机改变台湾的最后地位,引起中共以武力解放台湾。‎ 在“联合国军”是否越过三八线问题上,英国和美国也发生了矛盾。英国当局为防止中美冲突的进一步扩大,积极谋求朝鲜问题的政治解决,建议“联合国军”撤至并固守住朝 鲜半岛的腰部,要求美国接纳中国进入联合国,在联合国内通过谈判解决朝鲜问题和中国台 湾问题。‎ ‎‎ ‎(1)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英国在朝鲜战争问题上的立场。(8 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持上述立场的原因。(7 分)‎ ‎——摘编自韩晶《英国和朝鲜战争研究》‎ ‎2019-2020 学年度(下) 期末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学科答案 考试时间:90 分钟 考试分数:10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C A C D C D A B C B C A B A D B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A C D B C B A D C B D A D D B A ‎33.(25 分)‎ ‎(1)原则:所有权的原则;契约自由的原则;自由、平等的原则。(6 分)‎ 影响: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用法律的形式巩固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否定了封建等级及其特权制度,强调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传播到其他国家,起到了立法规范的作用。(6 分,任意 3 点)‎ ‎(2)原则:主权在民;责任内阁制;权力的制约和平衡。(3 分)‎ 原因:中国几千年的专制传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自身存在缺陷;宪政确立的长期性;近代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 性质。(10 分,任意 5 点)‎ ‎34.(12 分)‎ 示例:近代中国爱国主义的内涵 首先,爱国主义是和中华民族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2 分)当中华民族遇到亡国灭种的危机时,能够挺身而出,坚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是一种爱国行为。(2 分)关天培、邓世昌及抗战时期抵御外侮、为国捐躯的将士,就是爱国英雄。(1 分)‎ 其次,近代爱国主义还要与社会进步联系在一起。(2 分)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只有实现现代化,才能从根本上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2 分)而义和团运动却盲目排外,仇视西方近代工业文明,守护已经陈腐的旧观念、旧制度,其“爱国初衷 却转化成误国结果”。(1 分)‎ 综上,只有将反抗侵略,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与学习西方工业文明、推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紧密联系在一起(或反抗西方侵略和学习西方先进事物的统一),才是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的内涵。任意割裂两者,都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爱国主义。(2 分)‎ ‎35.(1)出兵朝鲜,但反对冲突扩大;(2 分)反对美国单方面介入中国台湾问题;(2 分)反对“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2 分)主张在联合国框架下解决朝鲜和中国台湾问题(2 分)‎ ‎(2)战后英国实力削弱,战略重点在欧洲;(2 分)英国在朝鲜没有利益牵扯;(2 分)保持对香港地区的控制及稳定香港经济、政治的考虑。(3 分)‎ 高二年级历史答案 第 1 页 共 1 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